-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数学八上全等三角形
新源县教育系统暑期学习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教材简析与课时划分 初稿执笔人:新源六中 张秋菊 常彬峰 定稿执笔人: 课题 课型 教材内容 知识要点 相关习题 相关复习题 1 全等三角形 新授课 P1-5 ①全等的定义 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表示及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 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④全等变换:平移、旋转、翻折。 习题11.1 1、2 复习题11 1、2 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运用 练习课 P1-5 ①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的长 ②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角的度数 ③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④ 利用线段或角的和、差证明线段或角相等 习题11.1 3、4 3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 新授课 P6-8 ① 尺规作图:已知三边画三角形 ② 利用“边边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③ 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④ 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注意用好隐含条件公共边、中点定义、角平分线定义及利用线段的和、差证明线段相等 习题11.2 1、2、9 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新授课 P8-10 ① 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② 介绍已知两边和夹角画三角形的方法 ③ 利用“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④ 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注意用好隐含条件对顶角、角平分线定义、垂直定义及利用角的和、差证明角相等 ⑤ 画图实验: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习题11.2 3、4、10 复习题11 3 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练习课 P6-10 ① 灵活利用“边边边”“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② 参照P17习题 11.2 13题渗透两次全等的证明思路 习题11.2 13 6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 新授课 P11-13 ① 介绍已知两角和夹边画三角形的方法 ② 掌握“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③ 理清边角的对应关系,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证明 习题11.2 11、12 复习题11 4 7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练习课 P6-13 ① 灵活利用“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 ② 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最优、最简便的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 ③ 小结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强调判定三角形全等三个条件中至少需知一边相等,三角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习题11.2 5、6 8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 新授课 P13-14 ① 利用“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均可以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 ② 介绍已知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画三角形的方法 ③ 掌握利用“斜边和直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习题11.2 7、8 9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练习课 P6-14 ① 小结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② 小结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③ 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最优、最简便的方法证明三角形全等 ④ 强化三角形全等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10 角平分线的性质 新授课 P19-21 ① 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 ② 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几何语言的正确表述 ③ 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线段的长度或证明线段相等 ④ 明确几何命题的证明步骤 习题11.3 1、2、4 11 角平分线的判定 新授课 P21-22 ① 掌握角平分线的判定及几何语言的正确表述 ② 运用角平分线的判定求角度数或证明射线是角的平分线 习题11.2 3 复习题11 5 12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 练习课 P19-22 ① 熟练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 ② 三角形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 ③ 如图: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有4个,在三角形内部有1个,外部有3个. 习题11.2 5、6 复习题11 6 13 全等三角形复习(1) 复习课 P1-27 ①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 ② 典型例题讲解 复习题11 7、8、9 14 全等三角形复习(2) 复习课 P1-27 ① 根据复习题11的第10题探究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高线、对应角的角平分线之间的关系 ② 根据复习题11的第11题探究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或一角上的角平分线所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③ 根据复习题11的第12题复习几何命题的证明步骤 复习题11 10、11、12 15 全等三角形章节检测 章节检测 P1-27 16 全等三角形章节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 P1-27 新源县教育系统暑期学习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第十二章轴对称》教材简析与课时划分 初稿执笔人:新源六中 张秋菊 常彬峰 定稿执笔人: 课题 课型 教材内容 知识要点 相关习题 相关复习题 1 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新授课 P28-31 ① 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概念 ②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及对称点的概念 ③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联系和区别 习题12.1 1、2、7、8 复习题12 1、8 2 轴对称的性质 新授课 P31-32 ①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② 轴对称的性质a.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b.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 c.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的交点在对称轴上 习题12.1 3、4、10 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新授课 P32-33 ①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② 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 习题12.1 5 复习题12 5 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新授课 P33-34 ①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② 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证明线段相等或垂直 习题12.1 12 复习题12 11 5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图 新授课 P34-35 ① 尺规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做法 ②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③ 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图 ④ 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角平分线的性质综合作图 习题12.1 6、9、11 复习题12 2 6 作轴对称图形 新授课 P39-41 ① 利用轴对称性质作一个点、一条线段、一个三角形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点、线段、三角形 ② 作一个图形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 ③ 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习题12.2 1 、5 、10 复习题12 9 7 生活中的距离最短问题 新授课 P42 极值问题的解决、说理及证明 习题12.2 9 8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新授课 P43-45 ① 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特征(X轴、Y轴) ② 关于原点对称点的特征 ③ 利用点的变化规律作关于 X轴、Y轴对称的图形 习题12.2 2、3、4、6、7、8 复习题12 3、10 9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新授课 P49-51 ①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腰、底边、顶角、底角的概念 ②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③ 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证明 ④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 习题12.3 4、6、8 1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练习课 P49-51 ① 分类讨论在求等腰三角形边、角中的运用 ② 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求角相等 ③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运用 ④ 探究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两腰上的高、两腰上的中线的关系 习题12.3 1、3、7、12 复习题12 4 1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新授课 P51-52 ① 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方法二:“等角对等边” ② 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③ 等腰三角形、平行线、角平分线三者知二得一的变式训练 习题12.3 2、5、 复习题12 6 1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练习课 P52-53 ① 尺规作图: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② 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 习题12.3 9、10、13 13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新授课 P53-54 ①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②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③ 综合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三角形全等 习题12.3 11 14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新授课 P54 ①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② 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最优、最简便的方法证明三角形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复习题12 12 15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新授课 P55-56 ①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证明 ② 运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或证明 ③ 介绍该性质的逆命题 习题12.3 14 复习题12 7 16 轴对称复习(1) 复习课 P27-66 ① 相关概念: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② 相关性质:两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特征(X轴、Y轴、原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③ 相关判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复习题12 13、14 17 轴对称复习(2) 复习课 P27-66 ① 经典题型的讲解与训练 ② 根据 P61活动3证明有等腰三角形中其他相等的线段 18 轴对称章节检测 章节检测 P27-66 19 轴对称章节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 P27-66 新源县教育系统暑期学习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第十三章实数》教材简析与课时划分 初稿执笔人:新源六中 张秋菊 常彬峰 定稿执笔人: 课题 课型 教材内容 知识要点 相关习题 相关复习题 1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新授课 P68-69 ①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表示 ② 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双重非负性) ③ 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 ④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习题13.1 1、2 2 估算(a≥0)的大小 新授课 P69-72 ① 估算(a≥0)的大小 方法一:用夹值法确定(a≥0)的大小,体验无限不循环的含义,会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小 方法二:用计算器确定(a≥0)的大小 ② 探究被开方的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 习题13.1 6、 3 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新授课 P72-75 ① 平方根的概念、表示 ② 平方根的性质 ③ 了解开平方运算 ④ 根据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平方根 ⑤ 理清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联系和区别 习题13.1 3 复习题13 1、13 4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练习课 P72-75 ① 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相关练习 ② 算数平方根、绝对值、相反数等概念的综合练习 ③ 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④ 用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习题13.1 4、5、7、9、10 12 5 选讲 新授课 ① 用平方根的概念求等式中未知数的值 ② 根据P76 11题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质 ③ 补充二次根式的化简为勾股定理的学习打基础 习题13.1 8、 6 立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新授课 P77-78 ① 立方根的概念、表示 ② 立方根的性质 ③ 了解开立方运算 ④ 根据立方根的概念正确求立方根 ⑤ 理清平方根与立方根的联系和区别 习题13.2 1、2、3 复习题13 2 7 立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新授课 P79-81 ① 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② 用立方根的概念求等式中未知数的值 ③ 探究被开方的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立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 习题13.2 4、5、6、7、8、9、10 复习题13 3、4、5、6 8 实数(1) 新授课 P82-83 ① 无理数的概念(常见的四种形式) ② 实数的概念 ③ 实数的分类 习题13.3 2、7 9 实数(2) 新授课 P83-85 ① 会求实数的相反树、数绝对值、倒数 ② 会在数轴上作表示无理数的点 ,如:∏,等 ③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 ④ 实数的大小比较 习题13.3 1、3 复习题13 7 10 实数(3) 新授课 P85-87 ① 实数的运算,体会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对实数也适用 ② 实数的近似计算 ③ 与数轴有关的化简题 ④ 实数在坐标系、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习题13.3 4、5、6、8、9 复习题13 8、9、10、11、12、14 11 实数章节复习 复习课 12 实数章节检测 章节检测 P27-66 复习题11 5 13 实数章节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 P27-66 新源县教育系统暑期学习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教材简析与课时划分 初稿执笔人:新源六中 张秋菊 常彬峰 定稿执笔人: 课题 课型 教材内容 知识要点 相关习题 相关复习题 1 变量与函数(1) 新授课 P94-97 ① 变量与常量的概念,能正确区分出数学、物理、生活中的变量与常量 ② 正确理解函数、自变量、函数值的概念。 习题14.1 1、2、3 2 变量与函数(2) 新授课 P96-97 ① 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 ② 能根据所给条件列出简单的函数解析式 ③ 已知自变量的值带入解析式求函数值 ④ 已知函数的值带入解析式解关于自变量的方程 复习题14 1、6 3 变量与函数(3) 新授课 P98-99 ① 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自变量所在的代数式是整式、分式、开偶次方或以上情况的组合) ② 求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习题14.1 4 复习题14 7 4 函数的图象(1) 新授课 P99-101 ① 函数图象的意义 ② 会看函数图象,理解横轴、纵轴表示的实际意义及图象倾斜度的实际意义 ③ 用函数图象解释具体的生活情境 习题14.1 6、7 复习题14 8 5 函数的图象(2) 新授课 P102-104 ① 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② 画普通函数的图象 ③ 会确定点是否在函数图象上 习题14.1 5、 6 函数的图象(3) 新授课 P105-106 ① 画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图象 ② 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的优点及相互转化 习题14.1 8、9、10、11、12 复习题14 9 7 正比例函数(1) 新授课 P110—113 ①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②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8 正比例函数(2) 练习课 P110-113 ① 正比例函数定义、图象、性质的相关练习 ② 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③ 会判断点是否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 习题14.2 1、2 9 一次函数 新授课 P113-114 ① 一次函数的概念 ②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③ 会根据已知信息列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习题14.2 3 10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新授课 P115-116 ① 一次函数图像的画法(两点法(0,b)和(-,0)) ② 一次函数图像的增减性 ③ 倾斜度:|k|越大,图象越接近于y轴;|k|越小,图象越接近于x轴 ④ 直线y=kx+b(k≠0)与y=kx(k≠0)的关系 a. k值相等 <=>两直线平行 b .直线y=kx+b可以看作是由直线y=kx上下平移得到 习题14.2 4、5、10 11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 新授课 P115-116 ① 直线y=kx+b(k≠0)所过的象限和k、b的符号关系 ② 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相关练习 习题14.2 11 复习题14 3 12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 新授课 P117-118 ① 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② 灵活运用图象、点斜、斜截、对称、平行等信息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习题14.2 6、7、8 复习题14 4 13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 新授课 P115-116 ① 求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 ② 求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三角形的面积 ③ 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三角形的面积求k值 复习题14 2 14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5) 新授课 P118—119 ① 利用一次函数(非分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② 利用一次函数(分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习题14.2 12 15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6) 练习课 P110—119 一次函数图象、性质及求解析式的综合运用 习题14.2 9 复习题14 10、11 16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新授课 P123-124 ① 任何一元一次方程(a,b为常数,a≠0)都可以转化为y=ax+b的形式 ② 从数的角度看: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当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③ 从形的角度看: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④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一元一次方程(两种解法) 习题14.3 1、2 17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新授课 P124-126 ① 从数的角度看:求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的解<=>当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0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② 从形的角度看: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当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③ 利用函数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两种解法) 习题14.3 3、4、7 复习题14 5 18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 新授课 P127 ① 将二元一次方程ax+by=0熟练转化为 y=ax+b的形式 ② 理解以二元一次方程ax+by=c的解与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关系。 ③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以看作是两个一次函数y=和y=的图象交点. ④ 利用函数图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⑤ 求两条直线与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 习题14.3 5、6 19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 新授课 P127-128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 习题14.3 8、9、10、11 17 18 哪种灯更省钱 怎样租车 课题学习 课题学习 P131 P132 利用函数值的大小选择方案 方法一:通过解方程或不等式求解 方法二:结合图象求解更直观 19 怎样调水 课题学习 P133 利用函数性质选择方案 复习题14 12 20 一次函数章节复习(1) 复习课 P94-139 21 一次函数章节复习(2) 复习课 P94-139 22 一次函数章节检测 章节检测 P94-139 23 一次函数章节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 新源县教育系统暑期学习八年级数学备课组 《 第十五章因式分解》教材简析与课时划分 初稿执笔人:新源六中 张秋菊 常彬峰 定稿执笔人: 课题 课型 教材内容 知识要点 相关习题 相关复习题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新授课 P141-142 ① 同底数幂乘法法则 ② 底数为单项式、底数为多项式、底数互为相反数、底数间有乘方关系的同底数幂的计算 ③ 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逆运用 习题15.1 复习题15 7 2 幂的乘方 新授课 P142-143 ① 幂的乘方法则 ② 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乘法的计算 ③ 幂的乘方法则的逆运用 ④ 比较幂的大小 3 积的乘方 新授课 P143-144 ① 积的乘方法则 ② 积的乘方法则的逆运用 习题15.1 1、2 4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新授课 P144—145 习题15.1 3、9 5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新授课 P145-146 习题15.1 4 6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新授课 P147-148 ① 熟练掌握多项式间的乘法运算 ② 多项式乘法与整式加减的混合运算 习题15.1 5、7 7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新授课 P147-148 ① 利用整式乘法解方程或不等式 ② 掌握(x+a)(x+b)=x2+(a+b)x+ab的计算规律 习题15.1 6、8、10、11、12 复习题15 10 8 平方差公式 新授课 P151-152 ① 平方差公式的直接运用 ② 构造平方差公式简化计算 ③ 平方差公式与多乘多的加减混合运算 习题15.2 1 9 平方差公式 练习课 P152-153 ① 多次运用平方差公式 ② 平方差公式在几何中的运用 ③ 简单的平方差公式的逆运算 10 完全平方公式 新授课 P153-154 ① 完全平方公式的直接运用 ② 构造完全平方公式简化计算 ③ 完全平方公式在几何中的运用 习题15.2 2、6 11 完全平方公式 练习课 P153-154 ①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的特征求未知数的值 ② 完全平方式非负性的应用 ③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求值 习题15.2 7 复习题15 6 12 添括号法则在乘法公式中的运用 新授课 P155-156 ① 添括号法则的直接运用 ② 添括号法则在三项式乘三项式中的运用例如例如例如:a (x-2y-3)(x+2y-3)添括号后先用平方差再用完全平方 b (a+b-c)2添括号后先用完全平方再用完全平方 习题15.2 3、 复习题15 1 13 乘法公式的综合运用和练习 练习课 ① 运用乘法公式化简求值 ② 运用乘法公式解方程或不等式 习题15.2 4、5、8、9 14 同底数幂的除法 新授课 P159-160 ① 同底数幂的除法 ② 零指数幂 ③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逆运用 习题15.3 1、5 15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新授课 P161-162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习题15.3 2、4、6 16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新授课 P162-163 ①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② 整式的混合运算 ③ 运用整式运算解方程 ④ 整式运算的实际运用 习题15.3 3、7、8 复习题15 2、4 17 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 新授课 P165-167 ① 因式分解的概念 ② 公因式的确定 ③ 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 注意:a.当某项与公因式相同时,提取后余1不余0 b.首项有负先提负 c.当n为偶数时(b-a)n =(a-b)n 习题15.4 1、6、7 当n为奇数时(b-a)n=-(a-b)n ① 提公因式法在计算中的运用 18 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新授课 P167-168 ① 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a、b为单项式或多项式) ② 两次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③ 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习题15.4 2、4 复习题15 12 19 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新授课 P169-170 ① 直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a、b为单项式或多项式) ② 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③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的特征求未知数的值 习题15.4 3、9 20 因式分解练习 练习课 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习题15.4 5、8、11、12 复习题15 3、5 21 x2+(p+q)x+pq型式子的因式分解 新授课 P172 x2+(p+q)x+pq型式子的因式分解为分式的学习打基础 22 整式乘法章节复习(1) 复习课 P141-163 复习题15 8、9、11、13 23 因式分解章节复习(2) 复习课 P163-1176 24 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章节检测 章节检测 25 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