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含解析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含解析1

北师大二附中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用木材制桌椅 C.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稀硫酸 B.胆矾 C.碘酒 D.空气 ‎3.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错误的是(  )‎ A.氧化镁(MgO) B.氯化铝(AlCl)‎ C.硫酸亚铁(FeSO4) D.氧化钠(Na2O)‎ ‎4.盐是一类物质,有的能食用,有的不能食用.误作食盐使用会引起中毒死亡的是(  )‎ A.NaNO3 B.Na2CO‎3 ‎C.KCl D.NaNO2‎ ‎5.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6.下列情况中,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燃烧氢气②燃烧烟煤③工业废气的排放④植物光合作用⑤燃放鞭炮⑥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7.某同学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种物质制取的方法不一定相同 B.式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D.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9.下列各组中的气体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收集的是(  )‎ A.H2、O2、CO2 B.H2、O2、CO C.CH4、CO2、CO D.H2、CH4、CO2‎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 ‎11.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 A.蓝色、红色、紫色 B.红色、无色、蓝色 C.无色、蓝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12.下列四种物质中,其中有一种物质能和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  )‎ A.石灰石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烧碱溶液 ‎13.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应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量取等操作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14.下列每组中的两种气体混合后,遇火可能发生爆炸的一组是(  )‎ A.N2、O2 B.N2、H‎2 ‎C.CO、CO2 D.CH4、O2‎ ‎15.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腐蚀的速度最慢的是(  )‎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16.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方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加热 B.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 D.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17.只用一种试剂将NaOH、Ca(OH)2、稀H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A.BaCl2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D.碳酸钠溶液 ‎1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Cl3、NaOH、稀盐酸 B.AgNO3、NaCl、稀硝酸 C.MgSO4、NaNO3、石灰水 D.CaCl2、Na2CO3、稀盐酸 ‎19.(1分)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O4 B.CaCO3→CO‎2 ‎C.MgO→MgCl2 D.BaCl2→BaSO4‎ ‎20.(1分)相同质量的CaCO3、MgCO3、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的是(  )‎ A.NaHCO3和MgCO3 B.CaCO3和Na2CO3‎ C.CaCO3和MgCO3 D.Na2CO3和NaHCO3‎ ‎21.(1分)过氧化氢(H2O2)可以按下式分解:2H2O2→2H2O+O2↑.若将H2O2、MnO2、CaO、MgCl2混合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2.(1分)下列物质溶于水,pH大于7的是(  )‎ A.NaCl B.HCl C.CaO D.CO2‎ ‎23.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  )‎ A.①或③ B.②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24.CO和X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则X是下列气体中的(  )‎ A.CO2 B.NO‎2 ‎C.SO3 D.SO2‎ ‎2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经过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①苛性钠②碳酸钠晶体③浓盐酸④浓硫酸(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26.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振荡,可得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 A.AgNO3、BaCl2、HCl(过量) B.MgCl2、Na2CO3、NaOH(过量)‎ C.CaCO3、NaOH、HNO3(过量) D.CuO、Na2SO4、H2SO4(过量)‎ ‎27.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  )‎ 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 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 ‎28.现有氯化钠溶液‎140克,当蒸发掉‎20克水或向原溶液中加入‎4克氯化钠,均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钠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是(  )‎ A.‎30克 B.‎24克 C.‎20克 D.‎‎16克 ‎29.(1分)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为(  )‎ A.Fe和Cu B.Fe和Ag C.Ag D.Cu 和Ag ‎30.在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已知氧的质量分数为42%,则混合物Fe的质量分数为.(  )‎ A.21% B.32% C.37% D.无法确定 ‎ ‎ 二、选择题 ‎31.对于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分别与氧化铜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水生成 B.都有还原剂参加反应 C.都是置换反应 D.都有红色的物质生成 ‎32.(2分)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属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FeCl3 B.ZnCl‎2 ‎C.CuCl2 D.MgSO4‎ ‎33.下列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4.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  )‎ 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的H2还原CuO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D.用CO还原Fe2O3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35.‎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 A.把溶剂蒸发掉 B.加入‎7.5g硝酸钠固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硝酸钠溶液‎30g ‎36.(2分)向工厂排放出的一澄清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液中一定含有Ag+ B.废液中一定含有CO32﹣‎ C.废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废液中一定含有H2SO4‎ ‎3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甲.有关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AlO2‎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g C.甲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甲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9%‎ ‎38.取式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  )‎ A.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其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D.其化学式为CH2O2‎ ‎39.一定条件下,氮的某种氧化物与NH3反应只生成N2和H2O.若生成N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7:12,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NO2 B.NO‎3 ‎C.N2O D.N2O5‎ ‎40.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减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顺序:Y>X>Z B.相对原子质量:Y>Z>X C.X、Y、Z可能是Hg、Zn、Cu D.X、Y、Z可能依次是Cu、Zn、Hg ‎ ‎ 三、填空题(24分)‎ ‎41.(4分)从固体烧碱、纯碱、盐酸、氢氧化钙、浓硫酸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写化学式).‎ 可用来配制石硫合剂的是___________;可用于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___________;将纯碱与熟石灰相混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 ‎42.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可以加入适量的(只选一种试剂)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3.大麻是一种毒品,我国政府严禁生产、销售和吸食.大麻的主要成分是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可生成CO2和H2O,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4.经测定某生石灰样品中含有25%的碳酸钙,现将此样品在高温下充分煅烧至反应完全反应,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原样品的质量的___________%.‎ ‎45.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等糖类化合物是人们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已知核糖的式量为150,其中含碳40%,含氢6.7%,其余是氧.则核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6.(2分)现称取质量相等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配成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定质量盐酸恰好完全中和,将等质量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呈___________色.‎ ‎ ‎ 四、实验题 ‎47.某化工场排放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Fe3+、Ba2+、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pH值,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 ‎ 五.计算题(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8题4分,49题7分共计13分)‎ ‎48.(4分)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9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13克CO2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49.(7分)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该温度下,将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17.2克,放入‎19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36.5克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 ‎ ‎2016年北师大二附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用木材制桌椅 C.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用木材制桌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用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 ‎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稀硫酸 B.胆矾 C.碘酒 D.空气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解答】解:‎ A、稀硫酸是溶液,是混合物,故错误.‎ B、胆矾是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故正确.‎ 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故错误.‎ D、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 ‎ ‎ ‎3.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错误的是(  )‎ A.氧化镁(MgO) B.氯化铝(AlCl)‎ C.硫酸亚铁(FeSO4) D.氧化钠(Na2O)‎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由所写化学式计算其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0,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解答】解:MgO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2,代数和=(+2)+(﹣2)=0,化学式正确;故A书写正确;‎ B、AlCl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1,代数和=(+3)+(﹣1)=+2≠0,化学式不正确;故B书写错误;‎ C、FeSO4中亚铁(+2价)与硫酸根(﹣2价)的化合价代数和=(+2)+(﹣2)=0,化学式正确;故C书写正确;‎ D、Na2O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代数和=(+1)×2+(﹣2)=0,化学式正确;故D书写正确;‎ 故选:B.‎ ‎【点评】铁元素有+2、+3价两种化合价,当铁为+2价时,称为亚铁;当铁为+3价时,称为铁;因此硫酸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 ‎ ‎ ‎4.盐是一类物质,有的能食用,有的不能食用.误作食盐使用会引起中毒死亡的是(  )‎ A.NaNO3 B.Na2CO‎3 ‎C.KCl D.NaNO2‎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分析】白色工业用盐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但是它有毒,不能食用.‎ ‎【解答】解:NaNO2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但是它有毒,能使人中毒,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食品安全不容忽视,要了解甲醛、亚硝酸盐、黄曲霉素、三聚氰氨、二氧化硫等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 ‎ ‎5.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因为pH表示酸碱度,pH值越小酸性越大,所以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则人体的血液pH值将会变小.‎ ‎【解答】解: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越多,则酸性越强pH值越小;所以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值将会变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且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 ‎ ‎6.下列情况中,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燃烧氢气②燃烧烟煤③工业废气的排放④植物光合作用⑤燃放鞭炮⑥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  )‎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氢气燃烧生成水,煤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光合作用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燃放鞭炮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 ‎【解答】解:燃烧氢气、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不能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 燃烧烟煤、工业废气的排放、燃放鞭炮、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等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物质.‎ 故选C.‎ ‎【点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保护环境,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 ‎ ‎ ‎7.某同学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B、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 ‎【解答】解: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不一定都是单质,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物均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Cu+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合物不需要加热也可以发生分解反应,如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种物质制取的方法不一定相同 B.式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D.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分析】A、制取一种物质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如氧气的制取就有工业制法和化学实验室制法;‎ B、不同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相同;‎ C、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就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 D、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化学性质相同.‎ ‎【解答】解:A、制取一种物质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如氧气的制取就用分离空气法和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不同方法; 正确;‎ B、不同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相同;因物质的结构不同,但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否相等没关系; 正确;‎ C、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就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正确;‎ D、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看似简单,其实涉及知识面很多,跨度较大,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解题能力.‎ ‎ ‎ ‎9.下列各组中的气体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收集的是(  )‎ A.H2、O2、CO2 B.H2、O2、CO C.CH4、CO2、CO D.H2、CH4、CO2‎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分析】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如图所示,它主要有“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三种.‎ ‎【解答】解:‎ A、H2、O2可用排水法收集,而CO2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O2、CO2可用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而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只能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H2、O2、CO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C、CH4、CO可用排水法收集,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CO有毒,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H2、CH4可用排水法和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需用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故选B.‎ ‎【点评】收集气体选取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等.如果气体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并且不与水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排水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向下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 ‎ ‎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分析】A、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B、烧杯底面积大,不能直接加热,会受热不均,炸裂;‎ 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会发生事故;‎ D、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 ‎【解答】解: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则会污染药品,故A错误;‎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炸裂,故B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操作错误,故C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及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 ‎ ‎ ‎11.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 A.蓝色、红色、紫色 B.红色、无色、蓝色 C.无色、蓝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分析】根据物质的酸碱性进行分析,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生石灰的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解答】解:生石灰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石蕊为紫色,观察选项,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12.下列四种物质中,其中有一种物质能和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  )‎ A.石灰石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烧碱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应用.‎ ‎【分析】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时,要注意对反应物溶解性的要求,盐与碱或盐发生反应时,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的.‎ ‎【解答】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该物质不溶于水,与碱或盐不能发生反应,故A与D或C不能发生反应,排除得出答案为B,‎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要完成此类题目,需要同学们掌握住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以及对反应物溶解性的要求.‎ ‎ ‎ ‎13.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应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量取等操作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先计算出所需溶质与溶剂的量,而后进行根据所知的量进行称量、量取及溶解 ‎【解答】解:配制‎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先知道用溶质氢氧化钠多少克,溶剂水多少克,故首先是计算.计算完后,先称固体氢氧化钠,后量取水,最后是溶解,故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溶液配置实验的考查,重点复习配制溶液的步骤,对强化学生对溶液配制的知识有一定帮助 ‎ ‎ ‎14.下列每组中的两种气体混合后,遇火可能发生爆炸的一组是(  )‎ A.N2、O2 B.N2、H‎2 ‎C.CO、CO2 D.CH4、O2‎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包括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解答】解: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A、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氧气只具有助燃性,二者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不正确;‎ B、氢气是可燃性的气体,但氮气不能助燃,二者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不正确;‎ C、一氧化碳是可燃性的气体,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者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不正确;‎ D、甲烷是可燃性的气体,氧气能助燃,二者混合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正确.‎ 故选D.‎ ‎【点评】安全重于泰山,生产、生活安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特别是食品安全、饮水安全、易燃易爆物的安全问题等,不但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 ‎ ‎ ‎15.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腐蚀的速度最慢的是(  )‎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分析】铸铁生锈的条件是铸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铸铁生锈.据此判断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条件.‎ ‎【解答】解: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铸铁管道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铸铁管道与酸性物质充分接触,容易生锈;‎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铸铁管道的生锈速率很慢;‎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和水,铸铁管道不容易生锈;‎ 通过对比可知,D种情况下铸铁管道腐蚀最慢.‎ 故选D.‎ ‎【点评】在了解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缺一不可的同时,丰富了生活知识.‎ ‎ ‎ ‎16.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方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加热 B.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 D.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对于本题中的杂质氧化铜,铜与盐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虑即可.‎ ‎【解答】解:A、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把原物质除去了,故选项错误;‎ B、铜和氧化铜都不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C、铜和氧化铜都不能与铁粉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铜与盐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虑即可,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是中考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除杂质的条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还要加强记忆除去常用离子的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 ‎ ‎17.只用一种试剂将NaOH、Ca(OH)2、稀H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A.BaCl2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D.碳酸钠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BaCl2溶液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与NaOH和Ca(OH)2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故A不适合;‎ B、由于NaOH、Ca(OH)2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B不适合;‎ C、由于NaOH、Ca(OH)2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C不适合;‎ D、Na2CO3溶液与NaOH不反应,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H2SO4反应有气体生成,故D适合.‎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 ‎ ‎1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Cl3、NaOH、稀盐酸 B.AgNO3、NaCl、稀硝酸 C.MgSO4、NaNO3、石灰水 D.CaCl2、Na2CO3、稀盐酸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不能得到无色的溶液;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A、FeCl3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沉淀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但氯化铁溶液显黄色,故选项错误.‎ B、AgNO3、NaCl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溶液变浑浊,不能得到无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C、MgSO4能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溶液变浑浊,不能得到无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D、CaCl2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但是碳酸钙沉淀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能否得到无色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 ‎ ‎19.(1分)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Zn→ZnSO4 B.CaCO3→CO‎2 ‎C.MgO→MgCl2 D.BaCl2→BaSO4‎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和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即可.‎ ‎【解答】解:A、锌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但锌和硫酸铜溶液等反应也可以生成铜和硫酸锌;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但高温下分解也能生成二氧化碳,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C、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镁只有与稀盐酸反应才能生成MgCl2,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钡与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反应均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和酸的化学性质、抓住关键词“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 ‎ ‎20.(1分)相同质量的CaCO3、MgCO3、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的是(  )‎ A.NaHCO3和MgCO3 B.CaCO3和Na2CO3‎ C.CaCO3和MgCO3 D.Na2CO3和NaHCO3‎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Na2CO3、K2CO3、MgCO3、Ca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分别找出Na2CO3、K2CO3、MgCO3、CaCO3与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比,由Na2CO3、K2CO3、MgCO3、CaCO3的质量可表示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方法一)直接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假设CaCO3、MgCO3、Na2CO3、NaHCO3的质量都为‎1g,则:‎ 设‎1克Na2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1g‎ x ‎ x=g 设‎1克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y.‎ NaHCO3+2HCl═2KCl+H2O+CO2↑‎ ‎84 44‎ ‎1g‎ y ‎ y=‎ 设‎1克Mg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z.‎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44‎ ‎1g‎ z ‎ z=‎ 设‎1克Ca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a.‎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 ‎1g a ‎ a=‎ 根据上述计算可以知道:MgCO3、NaHCO3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CO2质量相等.‎ 故选A.‎ 方法(二):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守恒来完成解答,结合这四种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碳酸盐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即碳酸盐中碳元素含量相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就相等;设碳酸盐的质量为m,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可以判断碳酸盐中碳元素的质量为:m×,根据该计算式可以知道,当碳酸盐的质量相等时,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就相等,分析所给四种碳酸盐可以知道:M(Na2CO3)=106,M(NaHCO3)=84,M(MgCO3)=84,M(CaCO3)=100,所以可以判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相等的为碳酸镁和碳酸氢钠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计算要细心、准确.‎ ‎ ‎ ‎21.(1分)过氧化氢(H2O2)可以按下式分解:2H2O2→2H2O+O2↑.若将H2O2、MnO2、CaO、MgCl2混合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若将H2O2、MnO2、CaO、MgCl2混合,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故可能发生的反应有3个.‎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22.(1分)下列物质溶于水,pH大于7的是(  )‎ A.NaCl B.HCl C.CaO D.CO2‎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解:A、NaCl溶于水形成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故选项错误.‎ B、氯化氢溶于水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故错误;‎ C、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正确;‎ D、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溶于水后的酸碱性,以及溶液酸碱性与pH大小的关系.‎ ‎ ‎ ‎23.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  )‎ A.①或③ B.②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分析】根据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所选物质不能和氯化钠反应,不能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钠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加.‎ ‎【解答】解:①二氧化碳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 ‎②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时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此项正确;‎ ‎③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且生成氯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 ‎④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但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带入新的杂质,此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除杂的试剂选择,在使用化学方法分离混合时选用的化学试剂应只与混合物中杂质反应,并且反应后不带来新的杂质.‎ ‎ ‎ ‎24.CO和X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则X是下列气体中的(  )‎ A.CO2 B.NO‎2 ‎C.SO3 D.SO2‎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该题可以利用极端假设法,来分析求解.即首先,假设原物质是CO;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某元素质量分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原子个数的乘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计算出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用已知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即55%)与之相比较,如果大就从选项中找个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其更大的;如果小就从选项中找个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其更小的;使已知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即55%)处于中间.最后,分别计算出选项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寻找合适的选项即可.‎ ‎【解答】解: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7.1%.‎ 由于已知数55%<57.1%;所以X只能是氧元素的质量分数<55%的物质才有可能.‎ 同理可得,A、C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2.7%;‎ B、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9.6%;‎ C、S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 D、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 由此可见,只有D选项中的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已知数55%.‎ 故选D.‎ ‎【点评】本题既考查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又考查了据此推断混合物的组成成分.解答此类题目时,常常采用极端假设法来分析推算.即假设原物质是纯净物,根据题意的信息,求算出相应数值来,然后,通过比较大小后,再进行推断物质的可能组成.‎ ‎ ‎ ‎2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经过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①苛性钠②碳酸钠晶体③浓盐酸④浓硫酸(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苛性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变质从而质量增加,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会失掉结晶水发生反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而使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质量增加.‎ ‎【解答】解:苛性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变质从而质量增加,故①正确,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会失掉结晶水发生反应,自身质量减小,故②错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而使质量减小,故③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质量增加,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保存与质量的变化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在空气中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 ‎ ‎26.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振荡,可得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 A.AgNO3、BaCl2、HCl(过量) B.MgCl2、Na2CO3、NaOH(过量)‎ C.CaCO3、NaOH、HNO3(过量) D.CuO、Na2SO4、H2SO4(过量)‎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物质在水中电离成的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沉淀,则生成沉淀时会得到浑浊液,还要注意无色溶液这一信息.‎ ‎【解答】解:‎ A、因物质在水中电离产生的Ag+、Cl﹣能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则不能得到溶液,故A错误;‎ B、因物质在水中电离产生的Mg2+、CO3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碳酸镁的沉淀,则不能得到溶液,故B错误;‎ C、因硝酸过量,可将碳酸钙完全溶解,可以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故C正确;‎ D、因硫酸过量,可将氧化铜全部溶液得到溶液,但得到蓝色的溶液,与无色不符合,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物质溶于水能否得到溶液,学生应熟悉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及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来解答.‎ ‎ ‎ ‎27.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  )‎ 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 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信息:足量稀盐酸,投入等质量的锌和铁可分析出关键在于产生氢气的多少,来判断天平偏转情况.‎ ‎【解答】解:由于投入等质量的锌和铁,所以关键看谁产生氢气多,哪一边就轻,由于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所以最后偏向于锌.‎ 故选:A.‎ ‎【点评】在学习中我们应记住一些常用的数字,如要得到两份质量的氢气,需要铁56份,锌65份,铝18份,镁24份,以便在做题时能方便使用.‎ ‎ ‎ ‎28.现有氯化钠溶液‎140克,当蒸发掉‎20克水或向原溶液中加入‎4克氯化钠,均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钠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是(  )‎ A.‎30克 B.‎24克 C.‎20克 D.‎‎16克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由蒸发掉‎20克水或向原溶液中加入‎4克氯化钠,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钠溶液,利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设原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 ‎×100%=×100%‎ x=‎‎20g 故选C.‎ ‎【点评】明确外界条件变化后溶液的组成,利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 ‎ ‎29.(1分)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为(  )‎ A.Fe和Cu B.Fe和Ag C.Ag D.Cu 和Ag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在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铁粉,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在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铁粉,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由题意,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银溶液,即加入铁粉的量很少,只发生了铁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故析出的少量金属为银.‎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考虑各种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30.在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已知氧的质量分数为42%,则混合物Fe的质量分数为.(  )‎ A.21% B.32% C.37% D.无法确定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根据FeSO4和Fe2(SO4)3两物质的组成特点,可知混合物中S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1:2,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混合物中O元素质量分数为44%,则可计算混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 ‎【解答】解:‎ 在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32:(16×4)=1:2,‎ 由于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42%÷2=21%‎ 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21%﹣42%=37%‎ 故选:C.‎ ‎【点评】根据混合物组成中两化合物的中组成元素的特别关系,确定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此类问题通过存在这种特点.‎ ‎ ‎ 二、选择题 ‎31.对于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分别与氧化铜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水生成 B.都有还原剂参加反应 C.都是置换反应 D.都有红色的物质生成 ‎【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A、根据生成物分析;‎ B、根据还原剂的定义分析;‎ C、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D、根据生成物的性质分析分析.‎ ‎【解答】解:A、氧化铜与木炭、一氧化碳的反应中没有水生成.故A错误;‎ B、氢气、木炭和一氧化碳在适当条件下分别跟氧化铜反应,夺去了氧化铜钟的氧,是还原剂.故B正确;‎ C、氢气、木炭在适当条件下分别跟氧化铜反应,都是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一氧化碳、木炭和氢气还原氧化铜具有相同的现象:黑色变红色.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考点探究了铜的冶炼原理,实际上也是考查了一氧化碳、木炭和氢气的还原性,考查了反应的现象,又考查了反应的基本类型,希望同学们加强记忆、认真把握.‎ ‎ ‎ ‎32.(2分)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属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FeCl3 B.ZnCl‎2 ‎C.CuCl2 D.MgSO4‎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解答】解: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亚铁盐,不是氯化铁,故A错误;‎ B、锌在氢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故B正确;‎ C、铜在氢后,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故C错误;‎ D、镁在氢前,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的性质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 ‎ ‎33.下列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生成物只能是化合物.故错误;‎ B、分解反应中有些没有单质生成,例如高温煅烧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故错误.‎ C、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故正确;‎ D、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单质生成,因为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故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反应中的物质的所属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 ‎ ‎34.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  )‎ 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的H2还原CuO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D.用CO还原Fe2O3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以及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判断.‎ B、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及铜的金属活动性判断.‎ C、根据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铁和水判断.‎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产物及铁的金属活动性判断.‎ ‎【解答】解:A、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故能用盐酸除去,所以正确.‎ B、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固体物质是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不能通过与盐酸反应而除去,所以错误.‎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铁和水,故能用盐酸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氢氧化铜,所以正确.‎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固体物质是铁,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亚铁和水,故能用盐酸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铁,所以正确.‎ 故选B.‎ ‎【点评】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是教学难点,也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透彻理解掌握酸、碱、盐及氧化物的化学性质,了解反应现象、物质状态和颜色,明确各类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解题的前提条件.‎ ‎ ‎ ‎35.‎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 A.把溶剂蒸发掉 B.加入‎7.5g硝酸钠固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硝酸钠溶液‎30g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过两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60g10%的硝酸钠溶液中硝酸钠钠的质量为:‎60g×10%=‎6g,含溶剂‎60g﹣‎6g=‎‎54g 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60g﹣x)×20%=‎6g,x=‎30g,应将溶剂蒸发掉溶液质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剂质量的一半,故A错误;‎ B、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60g+y)×20%=‎6g+y,y=‎7.5g,故B正确;‎ C、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60g﹣x)×20%=‎6g,x=‎30g,故C正确;‎ D、向‎60g10%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30g20%的硝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小于10%,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浓缩问题,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 ‎ ‎36.(2分)向工厂排放出的一澄清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液中一定含有Ag+ B.废液中一定含有CO32﹣‎ C.废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废液中一定含有H2SO4‎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分析】根据题干叙述进行分析解答,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产生的沉淀含有碳酸钡,可能含有硫酸钡,不可能含有氯化银,据此解答.‎ ‎【解答】解: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产生的沉淀含有碳酸钡,可能含有硫酸钡,不可能含有氯化银;‎ A、废液中一定不含有银离子,错误;‎ B、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正确;‎ C、废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错误;‎ D、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一定不含有硫酸,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离子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离子的性质结合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 ‎ ‎ ‎3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甲.有关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AlO2‎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g C.甲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甲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9%‎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Al,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是O,形成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Al2O3;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进行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Al,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是O,形成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Al2O3,因此甲的化学式为Al2O3;故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不是g,故说法错误;‎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甲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7×2):(16×3)=27:24;故说法错误;‎ D、甲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2.9%,故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 ‎ ‎ ‎38.取式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  )‎ A.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其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D.其化学式为CH2O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利用‎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可求C、H两种元素的质量,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等于‎4.6g,则有机物不含有O元素,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小于‎4.6g,则有机物中含有O元素,然后利用质量来求原子个数之比来确定有机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 一种物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肯定含有碳和氢元素.‎ 是否含氧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确定:‎ ‎8.8g二氧化碳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8.8g×=‎6.4g,含碳元素的质量为:‎8.8g﹣‎6.4g=‎2.4g;‎ ‎5.4g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5.4g×=‎4.8g,含氢元素的质量为:‎5.4g﹣‎4.8g=‎0.6g;‎ 则‎4.6g某纯净物中含氧的质量为:‎4.6g﹣‎2.4g﹣‎0.6g=‎1.6g;‎ 则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此有机物中原子个数比为C:H:O=(::)=2:6:1;‎ 故选:B、C.‎ ‎【点评】本题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和对元素守恒以及质量守恒的运用,属于很典型的习题,但对氧元素的确定及含量容易出错.‎ ‎ ‎ ‎39.一定条件下,氮的某种氧化物与NH3反应只生成N2和H2O.若生成N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7:12,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NO2 B.NO‎3 ‎C.N2O D.N2O5‎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分析】先确定氢原子的个数是由NH3提供的,它的系数应为8,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该氮的氧化物中氮的个数与氧的个数比,即可推断出其化学式.‎ ‎【解答】解:由题意知,生成7个N2分子和12个H2O分子,故反应物中H的个数应为:12×2=24个,故反应物NH3的系数为:24÷3=8;那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氮的某种氧化物中氮的个数为:2×7﹣8=6,氧的个数为:12,氮的个数与氧的个数比为:6:12=1:2,故可推断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2.‎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找准突破口,得出含未知数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正确解答.‎ ‎ ‎ ‎40.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减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顺序:Y>X>Z B.相对原子质量:Y>Z>X C.X、Y、Z可能是Hg、Zn、Cu D.X、Y、Z可能依次是Cu、Zn、Hg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质量关系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 ‎【解答】解:A、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则Y>X,X投入Z(NO3)2溶液中,X溶解,则X>Z,说明Y>X>Z,故A正确;‎ B、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只有当X、Y的化合价相同时,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X,所以,Y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大于X.故B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铜>汞,根据A判断,Y>X>Z,符合不活动性顺序.故C错误;‎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铜>汞,根据A判断,Y>X>Z,符合活动性顺序,根据B判断,符合相对原子质量关系,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以及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质量关系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三、填空题(24分)‎ ‎41.(4分)从固体烧碱、纯碱、盐酸、氢氧化钙、浓硫酸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写化学式).‎ 可用来配制石硫合剂的是 Ca(OH)2 ;可用于作干燥剂的是 NaOH、H2SO4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 Na2CO3 ;将纯碱与熟石灰相混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Ca(OH)2+Na2CO3═CaCO3↓+2NaOH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氢氧化钙能与硫磺混合配制石硫合剂,其化学式为:Ca(OH)2.‎ 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均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其化学式分别为:NaOH、H2SO4(浓).‎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指纯碱,即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分别是Na2CO3、Ca(OH)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答案为:Ca(OH)2;NaOH、H2SO4;Na2CO3;Ca(OH)2+Na2CO3═CaCO3↓+2NaOH.‎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 ‎ ‎42.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可以加入适量的(只选一种试剂) 氯化钡溶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aCl2+Na2SO4═BaSO4↓+2NaCl .‎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实质就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可利用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溶液,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 故答案为:氯化钡溶液;BaCl2+Na2SO4═BaSO4↓+2NaCl.‎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 ‎43.大麻是一种毒品,我国政府严禁生产、销售和吸食.大麻的主要成分是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可生成CO2和H2O,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21H30O2+55O242CO2+30H2O .‎ ‎【考点】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进行书写,大麻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解:大麻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2C21H30O2+55O242CO2+30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燃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 ‎ ‎44.经测定某生石灰样品中含有25%的碳酸钙,现将此样品在高温下充分煅烧至反应完全反应,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原样品的质量的 89 %.‎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样品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原样品的质量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样品的质量为m,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 CaCO3CaO+CO2↑,‎ ‎ 100 44‎ ‎ m×25% x ‎=,‎ x=‎0.11m,‎ 所得固体的质量为:m﹣‎0.11m=‎0.89m,‎ 所得固体质量是原样品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00%=89%,‎ 故填:8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 ‎ ‎45.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等糖类化合物是人们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已知核糖的式量为150,其中含碳40%,含氢6.7%,其余是氧.则核糖的化学式是 C5H10O5 .‎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分析】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求出碳和氢的原子个数,再根据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该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求出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从而写出化学式.‎ ‎【解答】解: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150×40%÷12=5‎ 一个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150×6.7%÷1≈10‎ 一个分子中氧原子个数为:(150﹣10×1﹣5×12)÷16=5‎ 故核糖的化学式为:C5H10O5‎ ‎【点评】以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所学知识,体现了科学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特点.‎ ‎ ‎ ‎46.(2分)现称取质量相等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配成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定质量盐酸恰好完全中和,将等质量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呈 红 色.‎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所显示的颜色.‎ ‎【解答】解:‎ NaOH+HCl═NaCl+H2O;KOH+HCl═KCl+H2O ‎40 36.5 56 36.5‎ 观察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消耗相同的盐酸需要氢氧化钾的量多,当使用相同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来与盐酸反应时,盐酸有剩余,故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故答案为:红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以及指示剂的性质,解答时,可以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 ‎ ‎ 四、实验题 ‎47.某化工场排放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Fe3+、Ba2+、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pH值,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Ba2+、OH﹣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Fe3+、CO32﹣、SO42﹣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Na+、Cl﹣ .‎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物质能否共存的问题,若物质在水中解离成的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时,物质就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污水为无色透明溶液,则应注意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 ‎【解答】解:污水无色,说明不含铁离子,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含有钡离子,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说明废水呈碱性,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存在与否无法确定,所以本题答案为:Ba2+、OH﹣,Fe3+、CO32﹣、SO42﹣,Na+、Cl﹣.‎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共存问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 ‎ ‎ 五.计算题(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8题4分,49题7分共计13分)‎ ‎48.(4分)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9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13克CO2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根据提供的数据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设一氧化碳质量为x,‎ ‎ CuO+COCu+CO2,气体质量增加 ‎ 28 44 44﹣28=16‎ ‎ x ‎13g﹣‎9g=‎4g,‎ ‎=,‎ x=‎7g,‎ 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100%=77.8%,‎ 答: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77.8%.‎ ‎【点评】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 ‎ ‎49.(7分)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该温度下,将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17.2克,放入‎19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36.5克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进行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和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然后计算溶液是否饱和,再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CO2↑+H2O ‎ 106 73 117 44‎ ‎ z ‎36.5g×20%y x ‎===‎ ‎ x=‎‎10.6g ‎ y=‎‎11.7g ‎ z=‎‎4.4g ‎(2)生成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17.2g﹣‎10.6g=‎‎18.3g 溶液质量为:‎17.2g+‎19g+‎36.5g﹣‎4.4g=‎‎68.3g 所以水的质量为:‎68.3g﹣‎18.3g=‎50g,‎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6.5%.‎ 故答案为:(1)‎4.4g;‎ ‎(2)26.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