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唐山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命题人:梅鹏飞 审核人:刘连军 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卷Ⅰ(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段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这里的“封建”指的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行省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封建”指的是分封制,A正确。郡县制和行省制是封建社会下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属于“帝制”阶段,BD错误。宗法制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目无关,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分封制。解答本题时,首先学生要理解材料中的“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分别指的是分封制阶段、君主专制阶段、民主政治阶段。其次,再结合所学知识和选项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2. 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 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 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强大 C. 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 D. 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出现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故B不正确。稷下学宫是国君设立的,不能体现私人讲学出现,故D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故C不正确。稷下学宫是国家设立的饿机构,一般是在天子的都城。但到战国时期,却设立在诸侯的国都,说明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 ‎3. 在西周分封制下,被嫡长子继承制排除在王位继承圈以外的众王子弟,获得了新建诸侯国的权力,更得到了一般宗族子弟绝不会出现的各种政治特权。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 A. 推动了王室宗族迅速分化 B. 强化了王室间的血缘纽带 C. 有效缓和了各诸侯国矛盾 D. 实现了地方对中央的拱卫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新建诸侯国、各种政治特权”等字眼均在强调分封制直接推动了王室宗族迅速分化,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淡化了而非强化了王室间的血缘纽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缓和各诸侯国矛盾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王室宗族迅速分化而非方对中央的拱卫,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4. 《大清律例》载:“嫡庶子男,除有宫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表明清代在财产继承方面 A. 所有家庭成员均分财产 B. 嫡长子享有优先继承权 C. 子女都有平等继承权 D. 嫡庶长幼之分趋于淡化 ‎【答案】D ‎【解析】略 ‎5. ‎ 秦朝规定: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受到法律治罪。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且不准带随员赴任;到了新任职位之后,也不得随意除其故官佐,更以之新官……违者依法治罪。这些规定,旨在 A. 强化君主专制 B. 规范官吏从政 C. 树立法律权威 D. 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来看,皇帝的任命是官员任职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地方官吏必须受到中央政府的任命,这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体现,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涉及的是君主专制内容;B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C选项材料没有突出法律的特点。‎ 点睛:本题涉及到的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分清楚究竟是中央集权制度还是专制主义部分,搞清楚这一点才能够分清楚主次关系,找出要点,排除干扰项。‎ ‎6. 公元前133年,多次朝议后,汉武帝决定发兵30万征匈奴,企图诱敌深入、围而歼之。但终因汉朝官吏“具告单于”,匈奴全师而退,使汉军无功而返。据此推测,汉武帝此后采取的针对措施有可能是 A. 实施推恩令 B. 建立中朝 C. 推行察举制 D. 设置刺史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朝议……汉朝官吏具告单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央机构的丞相等官员参与朝议,他们具告单于,说明相权对皇权有所制约,故汉武帝此后采取的针对措施建立内朝,以内朝制约外朝相权,故B项正确;推恩令是解决地方的王国问题,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设置刺史是为了监督地方官员,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 ‎7.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 分封制长期存在 B. 官僚政治的弊端 C. 中央集权的削弱 D. 行政效率的低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废分封、行郡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官员的职位不再世袭,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免。但由于地方日常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往往需要依靠熟悉地方政务的胥吏,从而造成了官有升迁、调防,吏无升迁、调防的现象,造成久居地方的胥吏成为了地方最大的势力和利益集团,由此可知这种的情况的形成,其根源是官僚政治的弊端,B正确。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崩溃,A错误。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逐步加强,C错误。行政效率的低下包含于官僚政治的弊端之中,并不是根本原因,D错误。‎ ‎8. 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 A. 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 B. 使王国领地缩小,亲缘更近 C.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 D. 践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汉景帝的做法使诸侯国的领地面积缩小,而新分封的诸侯王之间的亲缘更近,B正确。郡国并行制开始于汉高祖时期,A错误。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也是汉高祖时期发生的,B错误。推行“推恩令”的是汉武帝,D错误。‎ ‎9. 公元前128年,汉武帝规定:“不举孝,不举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这反映出当时 A. 世家大族把持地方政治 B. 地方政府人才匮乏 C. 孝子廉吏较少很难荐举 D. 察举制度推行不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中的规定大意是凡是不举荐孝子的,属于不遵守诏令的行为,应当按‘不敬’的罪名论处;凡是不察举廉吏的,就是不胜任职务,应当免官。这反映出了当时地方官员按察举举荐人才并不积极,察举制度推行不力,D正确。材料中并不能体现出世家大族把持地方政治,A错误。材料未体现地方人才匮乏,B错误。本题中的规定是针对地方官员的,并不能说明地方孝子廉吏较少很难荐举,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察举制。尊重材料是解答选择题的唯一秘籍,切不可脱离材料过度推断。本题学生需要结合材料,理解材料主旨,排除错误选项。‎ ‎10. 汉代郡守有权任命属吏,属吏往往与郡守结为一种私恩关系。他们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这一状况 A. 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稳定了地方的统治秩序 C. 使豪强地主势力崛起 D. 影响了人才的公正选拔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属吏往往与郡守结为一种私恩关系。他们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说明属吏服从郡守,但未必忠于中央,故选A。 “只有郡守而无朝廷”可加大地方分裂力量,不利于稳定了地方的统治秩序,故排除B。材料只提到地方官吏,没有涉及豪强地主势力,排除C。汉代实行察举制,是地方官察访和举荐士人,并非属吏,故不会影响了人才的公正选拔,排除D。‎ 点睛:本题实际是在反思地方郡县制度的不足。郡县制相对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地方管理,但自身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这说明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不断完善的制度。‎ ‎11. 对于玄武门之变,史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双方各自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简况如下表 所代表和依靠的社会集团 李建成和李元吉 关陇军事集团,主体是魏晋以来的军事贵族 李世民 山东豪杰集团,主要是北魏下层士兵的后裔,隋末农民战争中崛起的各民族的武装农民等 据此可以判断,玄武门之变导致了 A. 世家大族势力受到削弱 B.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丧失 C. 下层民众控制初唐政权 D. 皇权的加强和相权的削弱 ‎【答案】A ‎【解析】玄武门之变结果是李世民最终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从图表看出李世民代表“北魏下层士兵的后裔,隋末农民战争中崛起的各民族的武装农民等”,李建成和李元吉 代表“北魏以来的军事贵族”即世家大族,故玄武门之变导致了世家大族势力受到削弱,故A正确;B表述错误;仍然是封建地主阶级控制初唐政权,C错误;D与材料无关。‎ ‎12.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最能反映钱穆观点的制度设计是 A. 三公九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内阁制 D. 军机处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下,九卿执掌繁杂,大多数是为皇家服务的,如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这与材料中的“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不符,排除A。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于隋朝,中枢机构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辖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严格区分了政务内容,与皇族事务分离,B正确。内阁设立于明朝、军机处设立于清朝,都不能制约皇权,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的材料,读懂材料中所述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13. 唐代门下省对中书省草拟的文书,具有审查权,如果认为文书中的建议、方案和处理方式不妥,就可以封驳奏还,将文书退回中书省重新拟定。这反映出 A. 门下省掌握着中央监察权 B. 唐朝政府重视提高决策水平 C. 门下省和中书省相互对立 D. 唐朝中央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不妥文书可退回,中书省重新拟定,这说明了唐朝政府重视决策水平的提高,B正确。门下省不具备监察权力,A错误。门下省和中书省分别负责审议、决策,二者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C错误。唐朝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但不是分权制衡原则的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体现,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学生需熟记和理解三省运作的程序,明确三省之间的关系,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14.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检察院(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责备亲王府秘书长(长史)权万纪,责怪他未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柳范说“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下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李世民大怒回宫,后发现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嘉勉,这反映出 A. 唐代监察机制完备 B. 三省六部制下君主权力被有限制约 C. 唐代谏议制度形成 D. 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 ‎【答案】B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唐代监察机制完备,排除A;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君主专制,B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李世民善于纳谏,C不是材料主旨,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用,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取得了 “贞观之治”盛世局面,故D正确。‎ ‎15.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要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前期为州县两级制,后期则为道、州、县三级制。材料中“唐代中后期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的现象,这与唐代中后期地方节度使权利膨胀、藩镇势力的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削弱有关,故C项正确;材料中“唐代中后期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体现了地方节度使权利膨胀,“皇权强化”、“刺史权利膨胀”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唐朝中后期刺史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无法体现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设置节度使。‎ ‎16. 下列政治举措推行之初,对打破贵族专权、推动官僚政治发展未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A. 设置郡县 B. 创建太学 C. 创立科举 D. 设立刺史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郡县制下的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和调遣,改变了以前分封制下贵族世袭的局面,打破了贵族专权、推动了官僚政治发展,A不符合设问,排除。西汉时期太学的创建,太学生考试合格可直接做官,打破了贵族专权,B不符合设问,排除。隋朝时科举制设立,出身庶族的寒门子弟凭读书考试可做官,打破了贵族专权,C不符合设问,排除。汉武帝时期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但并不是针对贵族专权而设,D符合设问,故选D。‎ ‎17.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机构是“中书门下”,它主要行使的是 A. 决策权 B. 行政权 C. 军政权 D. 财政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解题的关键是对北宋设立的“中书门下”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宋初设立的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B符合题意。A、C、D三项权力分别主要由皇帝、枢密使、三司使掌握,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书门下 ‎18. 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皇帝亲自提点试卷、诏问举子的“殿试”成为常制,并规定禁止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这些做法 A. 促使人才选拔更加公平 B. 意在强化君主集权统治 C. 推动了文人政治的形成 D. 打破了人情关系的羁绊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皇帝亲自提点试卷、诏问举子”、“禁止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强化皇权,弱化官僚派系的意图,故B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强化皇权,不是人才选拔的公平与否,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文人政治的形成,故C选项错误;打破人情关系的羁绊也是为了强化君主集权,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时学生的疑惑往往在于怎么理解“禁止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科举制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往往容易形成官僚派系,不利于皇帝的权威的巩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9.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宋太祖曾对大臣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经书。”宋太祖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将领的文化素质 B. 确保北宋政局的稳定 C. 改变社会的价值取向 D. 选拔杰出的军事人才 ‎【答案】B ‎【解析】令武臣读经书,是因为儒家思想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确保北宋政局的稳定。故答案为B项。AD项不是主要目的;要求读经书是针对武臣,C项结论不能得出,排除AC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要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后,儒学在维护专制统治的作用中去分析,以此确定正确答案。‎ ‎20. ‎ 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行省设丞相1员、平章政事2员、右丞1员、左丞1员、参知政事2员,采取群官圆署、集体议政方式,其中丞相、平章政事总领民政和军政,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主管区内的具体行政事务。据此可知,元代 A. 中央政府过分集权 B. 政制缺乏制约机制 C.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D. 地方行政体制混乱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地方行省权力较大,所以中央政府过分集权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采取群官圆署、集体议政方式”是指元代行省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故B项错误;C项正确;D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21.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 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 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行省是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大行政区,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行省有利于中央有效管理地方,所以排除ACD;由材料“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的政治体制的演变·元朝的行省制度 ‎22.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理藩院 D. 行中书省 ‎【答案】A ‎【解析】从题干可知,元朝为加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管理,设“官”管理,从所学知识看,元朝管理地方主要是行省,但对西藏和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宣政院进行管理,A正确,D错误;中书省是管理大都及周围地区,排除B;理藩院是清朝设置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央机构,排除C。‎ ‎23. 明代中央秘书机构及各部门的秘书由进士通过馆选,进入翰林院学习后才能担任。同时实行了进士观政、监生历事的实习制度和从地方现任职官中挑选秘书的“观政进士”。明代的这一制度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制约力度 B. 提高了秘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C. 促使君主专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D. 推动了秘书选抜的公平公正和实效性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所涉及的明代中央秘书处及各部门的秘书选拔是非常严格的,这样有利于保证秘书选拔的公平公正和实效性,D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A错误。秘书这一职位的地位并不高,B错误。材料未体现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中的“由进士通过馆选,进入翰林院学习后才能担任”、“实习制度和从地方现任职官中挑选秘书的‘观政进士’”的实行的意思,即程序严格,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24.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 皇权渐趋衰落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都是来源于皇帝的信任,才能让他们权力增大,所以说明皇权加强而不是衰弱,故B项正确,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故C项排除;虽然“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但并不是说明权力就失控,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 ‎25.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但没有决策权;清朝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加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军政要务,但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综合以上分析,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故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清代军机处的比较 ‎26. 《明神宗实录》载:“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皆奉圣断;……皆听主者。”这说明 ‎①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阁臣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 ‎②明朝内阁的设置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③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皆听主者”,可知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阁臣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①正确。明朝内阁的设置,加强了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②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③正确。根据“皆奉圣断;……皆听主者”,可知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明代内阁。明朝朱元璋废丞相,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为减轻政务负担,设殿阁大学士,后发展为内阁。内阁只是內侍、顾问机构,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学生需对内阁的相关知识识记、理解,再结合选项内容得出答案。‎ ‎27. 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 A. 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 B. 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 C. 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 D. “华夷之辩”的观念消失 ‎【答案】B ‎【解析】乾隆意为,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同于俄罗斯,不能称西藏使者为“夷使”,故B正确,A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没有涉及中俄争端,排除C;乾隆只是说西藏使者不能称为“夷使”,不能说明乾隆皇帝“华夷之辩”的观念消失,排除D。‎ ‎28.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三十多位大商人立传,并提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原则。据此可知,司马迁 A. 赞同汉武帝的商业政策 B. 反对逐利致富的社会风气 C. 强调商业发展顺其自然 D. 颠覆了儒家推崇的义利观 ‎【答案】C ‎ ‎ ‎29. 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 A. 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 B. 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C.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 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 ‎【答案】B ‎【解析】由“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结合所学可以分析出当时田庄聚族而居,拥有强大的凝聚力,一个田庄实际上就是一个坞堡,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地方格局,造成国家分裂,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说法错误,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地主土地私有制;C项说法错误,直接由题干材料分析不出田庄与朝廷分庭抗礼;D项说法虽然正确但是与题干材料无关。‎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田庄体现了宗族的特点,结合宗族的特点进行分析选择。‎ ‎30. 据《后汉书》记载: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在安徽寿春修建了芍陂,灌溉农田一万多顷,扩大了稻田。芍陂得以修建的背景是楚国 A.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 水旱灾害较为严重 C. 新式农具推广使用 D. 经济实力最为强大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央集权建立于秦朝,A错误。修建水利工程,不一定是因为水旱灾害严重,二者没有必然关系,B错误。结合材料中的“春秋时期”,可知铁农具已被使用,芍陂工程浩大,这与新式农具推广使用相关,C正确。春秋时期,楚国并非实力最强,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春秋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了芍陂这项水利工程工程浩大的特点,结合春秋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1. 《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此后宋元明清几代法律都承袭了这一规定。这一规定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形成 B. 反映了平等平均观念盛行 C. 导致土地经营日益细碎化 D. 表明了古代法律不断健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个体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末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不选;汉代以来,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历朝历代延续,主张三纲五常等级秩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诸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可知,小农经济更容易导致土地细碎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法律的不断健全,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 ‎32. 宋太祖“首定商税则例”,建立了上自三司,下至州县的征收体系,“自后累朝守为家法”;宋人更是将侵夺盐、茶商人利益的行为与违背祖宗家法相比拟,称“非独妨害客人兴贩,显是有违祖宗成法”。这些政策和认识 A. 遏制了官僚集团的腐败 B. 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 C. 导致了经济思想趋于保守 D. 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将侵夺盐、茶商人利益的行为与违背祖宗家法相比拟”可知,宋朝保护盐、茶商人利益,这有利于促进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该政策和认识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故B项错误;保护商人利益,体现了经济思想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更加开放,故C项错误。‎ ‎33.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部分年份的赋税收入,见下表:‎ 年份 农业两税 茶、盐、酒、商等 总税收收入 太宗至道末年(997年)‎ ‎2321万贯 ‎1238万贯 约3559万贯 真宗天禧末年(1021年)‎ ‎2762万贯 ‎2936万贯 约5723万贯 神宗熙宁年间 ‎2162万贯 ‎4911万贯 约7070万贯 表中数据说明当时 A. 人民赋税负担较重 B. 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 农业生产破坏严重 D. 商业地位日渐突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体现税后主要是茶、盐、酒、商等,农业税下降,故A错误;材料中不能说明当时经济结构合理,B错误;农业生产不能反映,C错误;不茶、盐、酒、商等税收增加,说明商业税后提高,D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商业发展·商业税收 ‎34. 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佣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这反映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A.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 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C. “不抑兼并”政策的推行 D.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在强调租佣关系的盛行、宋代佃户地位的提高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从而推动了宋代农业的发展,材料并未涉及到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不抑兼并”政策的推行,A、B、C是均不能选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利用知识。‎ ‎35. 对于大禹的传位过程,战国时期儒家的说法是伯益主动让位于启,法家则说是启在与伯益的武力争夺中获胜而即位的。这种差异源于二者 A. 对占有史料考证的不同 B. 应对社会变革的主张不同 C. 对诸侯争霸的态度不同 D. 在各国受到的重视度不同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大禹的传位过程”当时没有文字史料,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中各派对社会变革的主张不同,与材料中“战国时期儒家的说法是”“法家则说是”相符,故B项正确;诸侯争霸与材料中“大禹的传位过程”不符,故C项错误;“在各国受到的重视度不同”是“这种差异”导致的结果,与题干设问“这种差异源于二者”不符,故D项错误。‎ ‎36. 有学者指出:中国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与下表信息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同情行将消失之封建 承认正在萌长之专制 厌弃一切制度 同情宗法 反对宗法 放弃宗法 ‎④个人观点 ‎①贵族观点 ‎②平民观点 ‎③君主观点 A. ①道家②墨家③法家④儒家 B. ①儒家②法家③墨家④道家 C. ①儒家②墨家③法家④道家 D. ①墨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儒家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可以判断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①贵族观点表示出对旧制度的留恋,希望恢复,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②平民观点反对宗法血缘关系,体现了墨家“尚贤”的思想;③承认正在萌长之专制,放弃宗法,体现了法家顺应历史潮流,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④厌弃一切制度,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体现了道家超越世俗人际关系,追求个人内心平静的价值取向,故对应正确的是C。 ①儒家②墨家③法家④道家。‎ ‎37. 1657年,清政府建立了经筵制度,接受大臣“遵旧典,遣祀阙里(孔子故里),示天下所宗”的建议,“择端雅儒臣,日译进《大学衍义》及《尚书》典谟数条”,供皇帝学习。由此可见经筵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树立清政府的正统形象 B. 维护孔子权威和宗法观念 C. 提高清朝皇帝儒学修养 D. 提升《大学》《尚书》地位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57年是清朝建立初年,清政府建立经筵制度弘扬儒学的根本目的是树立清政府的正统形象,维护新生的清朝政权,故A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维护宗法观念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提高清朝皇帝儒学修养,显然不是主要目的,故C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提升《大学》《尚书》地位,且这也不是主要目的,故D选项错误。故选A。‎ ‎38. 宋代儒家尊崇“仁且智”,强调“知者不惑”的同时,又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这反映出宋代儒学 A. 崇尚自身力量反对迷信鬼神 B. 以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为目标 C. 理性意识与道德规范相结合 D. 关注社会和谐崇尚君子风范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知者不惑”是理性意识的体现,“礼之用,和为贵”、“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是道德规范的体现,C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迷信鬼神问题,A错误。B项片面,不能体现材料中的两个内容,排除。材料中所述是个人的修养,而非社会和谐,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宋代儒学。学生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全面理解材料,不可断章取义和过度推断。本题学生理解材料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9. ‎ 某学者认为“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下列属于黄宗羲的思想并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 工商皆本 B. 天下为主君为客 C. 经世致用 D. 循天下之公 ‎【答案】B ‎【解析】“工商皆本”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材料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天下为主,君为客”有利于限制君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B项正确。“经世致用”强调经书研究和社会现实相结合,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循天下之公”属王夫之的思想,故D项错误。‎ ‎40. 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 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 B. 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C.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 D.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答案】B ‎【解析】材料“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有利于一般的市民进行理解和阅读,为粗识文字的读者最大限度的扫除阅读障碍,体现了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故B项正确;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与学术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书籍出版适应了市民阶层壮大的需要,与科举改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学校教育,故D项错误。‎ 卷Ⅱ(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41题14分,42题12分,43题14分。)‎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 材料二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3)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答案】(1)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 关系: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但地方势力较大。‎ ‎(2)创新: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作用:消除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 ‎(3)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可得知特点是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这反映出了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但地方势力较大。‎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从郡县制两级到行省制多级,可以得出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从历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的发展情况,可得知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 ‎42. ‎ 材料明代中叶,田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是金花银的出现,而是苏(州)松(江)府等地的均田均粮活动。金花银即货币化的田赋,它是封建国家为保证朝廷财赋收入对实物田赋制进行的灵活改革。“以太祖尝折纳税粮于陕西、浙江,民以为便。遂仿其制,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共四百余万石,折银白万余两,入内承运库,谓之金花银,其后概行于天下。”与金花银几乎同时发生的还有明中叶江南的均田、均粮活动。这里所说的均田、均粮不是平均地权,而是“欲因田以平其赋,使无不税之田”。‎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中叶田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叶田赋制度改革的影响。‎ ‎【答案】(1)田赋货币化趋势明显;覆盖面扩大;田赋征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2)—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为以后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解题时紧扣史料,注意概括材料,从田赋货币化、覆盖面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角度作答。‎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解题时注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农民负担、国家财政收入、商品发展、社会矛盾和对以后改革的影响角度作答。‎ ‎43. 在中国,宋朝在许多方面都是个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材料二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绘画特点的影响。‎ ‎(3)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 ‎【答案】(1)市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或都市商业繁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 ‎(3)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儒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或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 ‎【解析】(1)从材料中的“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可知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从材料中的“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可得出海外贸易更加兴盛;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市场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从材料中的“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可知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由材料中的“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可得知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 ‎(3)结合所学知识,从李贽所处的时代,即明末清初的社会形势进行探讨,最后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加以概括。‎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