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4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 湘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十四)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 (限时:40分钟) (对应学生用书第277页) 一、选择题 (2018·江西师大附中月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的变化。读图,回答1~3题。 1.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种植习惯变化 C.机械化程度提高 D.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 2.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棉花、玉米的种植面积缩小 B.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 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 D.作物适宜种植高度有所下降 3.根据图中冬小麦和冬油菜种植界线的变化,可推测( ) A.沿海地区的低地可能被淹没 B.北温带耕作区向低纬方向扩展 C.高纬度地区降水减少 D.中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 1.A 2.C 3.A [第1题,图中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向偏北方向推移,说明该地区的气温,尤其是冬季气温明显升高。选A。第2题,随着气温升高,热量的增加,喜温作物如玉米、棉花、冬小麦、冬油菜等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而喜凉作物(如春小麦)会呈现种植面积缩小的趋势;同时由于气候变暖,作物适宜种植的高度也会有所上升,作物复种指数会有所增加。选C。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或岛屿。选A。] 7 4.下图为某地沿145°经线附近1月、7月降水量分布图,据图可知( ) 【导学号:92040054】 A.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B.乙地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C.丙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D.丁地位于高大山脉背风坡,降水稀少 C [由图可知,甲地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乙地地处背风坡,降水少;丙地位于南纬30°~40°,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最有可能是地中海气候,所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丁地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下图为某地逐月累计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5.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能反映该地气候状况的是( ) A B 7 C D D [图中折线表示的为某地逐月累计降水量,其中6~8月的累计降水量变化很小,说明这段时间降水极少;而在12月前后的一段时间内累计降水量变化较大,即该段时间降水丰富;故该地可能为南半球的季风气候或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A项所反映的是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B项所反映的是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C项所反映的是热带雨林气候,D项所反映的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测试)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左图为我国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右图为甲树种春季凋落景观图。读图,完成6~7题。 6.乙树种广泛分布地区所属的自然带,在我国对应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7.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风力较大 B.气温回升 C.日照充足 D.降水稀少 6.D 7.B [第6题,乙树种凋落物集中在夏半年,秋季最多,冬季为零,说明秋季树叶落光,为落叶阔叶林,对应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第7题,甲树种为常绿林,春季气温回升,蒸发增强,树叶水分缺乏,出现落叶现象。] 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因素中,与①沿岸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形 B.洋流 C.副热带高压和信风 D.季风环流 9.下列四种气候类型在上图所示两个区域内均有分布,但成因明显不同的是 ( ) 7 A B C D 8.D 9.A [第8题,①沿岸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分布特征体现为东西窄、南北长,主要是受南北向的山脉阻挡和沿岸寒流的影响,同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第9题,选项中A为热带雨林气候,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有:位于山地迎风坡,东南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沿岸暖流增温增湿;纬度低,气温高。而南美洲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2017·全国卷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0~11题。 10.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11.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10.A 11.B [第10题,A对,B错:由材料可知,尼罗河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说明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是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C、D错: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说明降水集中,季节分配不均。第11题,尼罗河泛滥区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B对:地中海气候区植物的耕种期在夏季,此时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适合在尼罗河泛滥区种植。A、C、D错: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植物的耕种都是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不适合尼罗河泛滥区。] 二、非选择题 12.读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图,回答问题。 7 (1)北冰洋冰面范围产生图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北冰洋冰面范围的变化对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3)北冰洋冰面变化有利于缩减从北美到亚欧大陆东西岸航运的时间和成本,为什么? (4)为抑制气候变暖的趋势,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请简要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及可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北冰洋冰面覆盖面积不断缩小,说明全球变暖现象还会持续。其原因主要从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分析,从气候变暖、排放温室气体和毁林等方面考虑。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的影响可从淹没沿海低地、影响生产生活等方面来分析。第(3)题,北冰洋冰面范围缩小,有利于通航,从北美到亚欧大陆东西岸的轮船经过纬度较高的北冰洋航道,可使路程缩短,从而节省能源和时间。第(4)题,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环境,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措施主要包括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答案] (1)世界气温波动上升;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多;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森林面积减少。 (2)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坏,影响航运;沿海水产业会受影响。 (3)有利于开拓北冰洋航线,缩短从北美到亚欧大陆东西岸的航程。 (4)意义:①有利于节约资源;②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④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可采取的措施: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或使用清洁能源);②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③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④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提倡适度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欧大陆略图。 7 材料二 亚欧大陆40°N~50°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 (1)将材料二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属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对应: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列表比较D、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成因及气候特征的差异。 地点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的差异 D B (3)A、B、C、D四地气候海洋性最强的是________地,简要分析其成因。 [解析] 第(1)题,结合气候类型分布知识,从图中看出,A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为地中海气候,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为温带季风气候。根据材料二,①地7月、1月降水距平值相差不多即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因此判断①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A;据此方法对比分析可知,B—③,C—④,D—②。第(2)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征差异。从图中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出B为地中海气候,D为温带季风气候。第(3)题,据图可知,A位于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陆地轮廓破碎,海洋深入陆地内部,加之常年有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四地中海洋性最强。 [答案] (1)① ③ ④ ② (2) 地点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的差异 D 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雨热同期,气温年较差较大 B 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雨热不同期,气温年较差较小 7 (3)A 常年受来自大西洋暖湿西风的影响;西部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且暖流的势力较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海岸线曲折,陆地轮廓破碎,加深了海洋对陆地气候的影响。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