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淄博专版)2020届中考语文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
阶段检测卷(七年级)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Ⅰ卷(共12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qǐnɡ)绿地。当年张骞肩负着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像中荒凉箫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B.旅鼠是一种啮(nìe)齿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这些植物遍布北极草原,即使达到每公顷250只的密度也还是地广鼠稀,不可能发生严重的饥荒。 C.一些文人、士大夫喜欢把自己宅第的正房叫做堂,如“世伦堂”“秉(bǐnɡ)礼堂”“慎德堂”等等,以标榜其风雅和有德。 D.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和并缓慢地褶(zhě)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边突然飞来一大片乌云,一场大雨骤然而作,戛然而止,来得如此粗犷,去得如此利索,天气也似乎随着这场雨变得凉爽起来。 B.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C.在温婉的音乐当中,杨丽萍用她轻盈的舞姿将高贵的孔雀演绎得惟妙惟肖。 D.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必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引发全民背古诗热潮的《中国诗词大会》,到“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的《朗读者》等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了观众的强烈追捧。 B.鸡蛋掉在地上就会摔碎,汽车相撞一定会变形,这些尽人皆知的常识,却被一家中关村企业颠覆了。 C.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D.在这人类从未到达过的珠穆朗玛峰北坡最后二三百米的路途中,他们将要遇到什么困难?要走多长时间?事先确实很难精确估计。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必须加强自我约束,否则,如果不能约束自己,沉溺其中,就会后患无穷。 B.只有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用于学习和工作,才能弥补我资质的不足,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事。 C.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功能,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繁星》《春水》是她的代表作。 B.“记”“铭”“说”都是古代的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C.《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 D.《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国别体史书;《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的作品集。 6.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B.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第Ⅱ卷(共108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2分) 7.默写填空。(7分) 7 (1)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4)杜甫《春望》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对偶、对比的修辞,表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情感。 (5)浩渺的自然山水,往往会使人心灵澄澈。在古诗词中,不乏纵情山水,返璞归真思想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3分)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A.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投”“村”字都需玩味,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规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B.“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义更丰富。 C.“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营造出悲伤的气氛。 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独”意思是唯独、只有,“独”字暗示了老妇人“出入无完裙”的儿媳也被官吏抓走了。只剩老翁,此时的老翁、诗人做何感想,留给人想象的空间。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靳尚为仪谓楚王曰:“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见楚之无秦也,楚必轻矣。”又谓王之幸夫人郑袖曰:“子亦自知且贱于王乎?”郑袖曰:“何也?”尚曰:“张仪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丽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庸六县为汤沐邑,欲因张仪内之楚王。楚王必爱,秦女依强秦以为重,挟宝地以为资,势为王妻以临于楚。楚王惑于虞乐,必厚尊敬亲爱之而忘子。子益贱而日疏矣。”郑袖曰:“愿委之于公,为之奈何?”曰:“子何不急言王,出张子。张子得出,德子无已时,秦女必不来,而秦必重子。子内擅楚之贵,外结秦之交。畜张子以为用,子之子孙必为楚太子矣,此非布衣之利也。”郑袖遽说楚王出张子。 (《战国策·楚怀王拘张仪》)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3处)(2分) 秦 王 有 爱 女 而 美 又 简 择 宫 中 佳 丽 习 音 者 以 欢 从 之 资 之 金 玉 宝 器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愿委之于公 委:______________ ②德子无已时 德:______________ ③子内擅楚之贵 子:______________ ④郑袖遽说楚王出张子 遽: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下见楚之无秦也 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 B.奉以上庸六县 势为王妻以临于楚 C.子亦自知且贱于王乎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挟宝地以为资 资之以金玉宝器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靳尚想方设法救张仪是出于对楚国的国家利益和郑袖的宠妃地位考虑的。 7 B.战国纵横家张仪为秦破纵连横得罪了不少国家,所以经常有生命危险。这次是险些在楚国丧命,幸好有靳尚搭救。 C.郑袖从自身利益出发听信了靳尚的话,也要去说服楚王释放张仪。 D.靳尚拐弯抹角地说张仪会送来漂亮的秦女,会使郑袖失宠这样的事实来说服郑袖,郑袖为了不失宠于楚王,只得搭救张仪。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 张子得出,德子无已时,秦女必不来,而秦必重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12分)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①说起斑马线,我们最熟悉的,由多条相互平行的白实线组成的人行横道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条纹而被称为斑马线。 ②斑马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跳石”(如图)。当时四轮马车与行人混行引发了许多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于是,人们在马路上砌起凸出路面的“跳石”,行人可以踩着它们穿越马路。“跳石”成为一种指示行人过街的标识,这就是斑马线的祖先。1951年10月31日,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 ③最有名的斑马线也在英国。1969 年,著名的披头士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艾比路》,该唱片的封面为四位歌手走在伦敦艾比路的一条斑马线上。2012 年,艾比路斑马线被英国政府提升到文物地位,成为伦敦的文化地标。 ④斑马线像是拦腰搭在道路上的白色飘带,看似简单朴素,却不是随意画出来的。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构成斑马线的白色平行粗实线的线宽为40~45厘米,两条平行粗实线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 ⑤作为城市交通生态中的一个重要标识,斑马线在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保护行人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漫漫车流中,法律赋予了斑马线上行人优先的路权,机动车临近时须减速避让,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还应停车让行。斑马线作用的发挥,需要机动车尊重行人的路权,也需要行人珍惜自己的权利,两者缺一不可。 ⑥然而,现状并不令人乐观。由于机动车和行人互争斑马线,致使斑马线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据统计,我国近三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多达1.4万起,致死人数高达3__898人。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行人在斑马线上“散步”等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⑦现在,为了提高斑马线的醒目程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的城市在斑马线色彩搭配和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彩色斑马线、3D立体斑马线等。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看手机过马路成为新的安全隐患,为此有的城市推出了闪灯斑马线——在斑马线上安装多条醒目的灯带,斑马线在灯带的映照下与路口的信号灯同步变换颜色,为“低头族”过马路提供有效的警示。 ⑧斑马线是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唯有守法守序,才是对这道风景的最好守护——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10.下列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斑马线的宽度根据规范不应超过4米。 B.构成斑马线的白色粗实线须平行排列。 C.斑马线的宽度与人流量无关。 D.所有的路口都应设置斑马线。 11.依据文本内容,摘录相关信息并进行概括,完成下表。(4分) 信息摘录 信息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斑马线的祖先 斑马线的起源 1951年,世界上第一条斑马线在英国诞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斑马线之“最” 7 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1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提到,有的城市对斑马线设置进行了大胆尝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18分) 红山楂 矫友田 校园的西北角儿,有一小片山楂林。那是多年以前,一些毕业前的学生栽种的。到了秋天,那些山楂树上,就挂满了绿色的“弹珠”。渐渐地,那些绿色的小果儿,开始泛出红晕,像女孩羞涩的面孔,躲在叶丛中,注视着一些青春朝气的身影。 一些淘气的同学,在山楂果儿还未熟透的时候,便会偷偷采摘一把,然后带到教室里,像儿时弹琉璃球一样弹着玩。即使那些喜欢吃零食的女生,也不屑将它们塞入口中;因为她们的口袋里,从来就不缺口香糖、话梅果儿。偶尔,她们只是相互恶作剧地将那些酸得发涩的山楂果儿咬碎,而后,将它们吐掉。 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总是喜欢独自到那片山楂林旁,静静地思考,或者阅读。每次,见到滚落在教室墙角的山楂果儿,他就会弯腰拾起,并将它们保存起来。 尽管学校总务处的负责人,早已在山楂林旁竖上了“切勿采摘”的牌子,但是那些喜欢恶作剧的学生,仍会趁着晚自习的时候,悄悄下楼去采摘。 一天,他们的班主任带着一份通知书走进教室,她是一位身材胖胖,面容温善的中年教师。通知书的内容,是安排他们班在下午的时候,将那一片山楂林砍掉。 听了之后,他蓦地站了起来,不解地问:“张老师,为什么要砍掉那些山楂树呢?” 他莽撞的举动,令同学们感到有些惊讶。而张老师并没有生气,她只是温和地一笑,解释道:“因为经常有一些不自觉的同学,去采摘山楂果儿,并扔得到处都是,校领导对此很恼火——” 下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拥向那一小片山楂林,唯有他待在教室里。有些同学发现他的眼里竟闪动着泪花…… 从此,那片山楂林从校园里消失了。他变得愈加沉默了。时而,同学会发现他失魂落魄地站在那一个空荡荡的角落,在思考着什么。年终的联欢会,眼看就要举行了。为了将联欢会办得隆重一些,几名班干部经过磋商,决定将班费全部用来装饰教室,而食品和饮料啥的,则由同学们自备。 联欢会那天,各式各样的水果、饮料和小食品摆满了桌子。他带来的礼品,竟是一兜大煞风景的山楂果儿。 几个舍友都清楚那些山楂果儿的来历,那是他在同学们砍完山楂树之后,独自到现场,一个一个从地上捡起来的。然后,他将那些山楂果儿洗干净,放在更衣橱里“捂红”的。 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去拿一颗酸酸的山楂果儿吃,尽管它们已经红得那么诱人。同学们竞相登台表演节目,待到他上台的时候,他说他要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多年以前,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他们一家只靠山上的那片山楂林子维持生计。每天,他的父母都要上山侍弄那一片山楂林子,期待着秋天果儿红时,能够有个好收成。 果儿熟时,他的父母就会将采摘的山楂果儿挑到几十里的山外卖掉,再用所得的钱维持生活和孩子的学费。然而几年后,山楂果儿的身价陡然跌落了,很少有人喜欢吃山楂了。在山楂红了的时候,小男孩再也见不到父母那挂满汗珠的笑脸。 天蒙蒙亮的时候,父亲便挑着一担山楂果儿到山外去了。当天黑父亲赶回来时,筐子里的山楂果儿常常是原封不动。 父亲经常蹲在那一片山楂林旁,一袋接一袋地抽着旱烟。终于有一天,父亲狠了狠心说: 7 “咱们把那山楂树砍了吧——” 母亲苦苦哀求道:“咱不能犯傻呵,山楂林可是娃儿的学费。俺想过了,咱可以把山楂果儿做成糖葫芦卖,或许还能多卖几个钱哩。” 于是,母亲学会了做糖葫芦。晚上,她忙着做糖葫芦;白天跟丈夫一起,扛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步行几十里到小镇上卖。 就这样,那些山楂果儿养活了他们一家,也把那男孩送入了大学。然而在去年冬季一个风雪交加的一天,扛着草靶的母亲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了,再也没有醒来…… 讲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哭了;继而,他拿起一颗山楂果儿,塞入嘴里咀嚼起来,说:“你们也许不知道,她就是我的母亲……” 此时,张老师站了起来,她也拿起一颗红山楂吃了起来,眼里噙着泪花说:“这红红的山楂果儿,就是父母的心呵!来,让我们重新体味一下父母的心吧!” 转眼之间,那一兜红红的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了。 最后一个节目是张老师的,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我是你们的老师,也喜欢你们叫我一声妈妈!” (选自《当代》) 14.仔细阅读这篇小小说,补充完成下面对故事情节的概括。(4分) 玩山楂——拾山楂——①____________——护山楂——忆山楂—— ②____________ 15.作者为什么要以“红山楂”为题?试从情节和主题方面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文中“他”在联欢会上讲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分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张老师这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专题性学习(共6分) 19.国学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血脉,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和创新的智慧源泉。近日,光明中学拟开展“读国学经典”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设计一条宣传语悬挂在校门口。要求宣传语含有“国学”二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典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下面材料均出自国学经典,请写出你的阅读收获。(2分) 【材料一】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弟子规》) 【材料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材料三】 见彼贤则思与之齐等。(《孔颖达疏》) 【材料四】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有好友要求你向他推荐国学经典阅读篇目,请你从下面的经典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2分) ①《诗经》 ②《论语》 ③《道德经》 ④《弟子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写作(共5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7 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着与希望。欣赏别人吧,看别人如何把自卑表达成自信,把不满改写成奋争,把孤僻挥洒成壮观;欣赏自己吧,看自己如何把委屈升华成冷峻,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摔打成练达。 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要求内容具体,认识深刻,感情真挚,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箫瑟—萧瑟; B.啮—niè;D.聚和—聚合。 2.A 【解析】 戛然而止:指声音突然中止。 3.D 【解析】 应将问号改为句号。 4.A 5.D 【解析】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6.D 【解析】 A. “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B.“指点”“不吝赐教”是请人指教的客气话。C.“垂询”是敬词,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7.(1)萧萧班马鸣 (2)箫鼓追随春社近 (3)濯清涟而不妖 (4)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5)示例:①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8.D 【解析】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独”意思是唯独、只有,“独”字暗示了老妇人也被捉走了,诗人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做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9.(1)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丽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 (2)①拜托 ②感激 ③你 ④立刻、马上 (3)C 【解析】 A.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的;B.介词,用/连词,然后;C.副词,将/副词,将;D.名词,资本/动词,资助。 (4)A 【解析】 蕲尚不是这个目的,只是利用了这个说辞。文中有“靳尚为仪谓楚王曰”之句。 (5)张仪如果能够获得释放,必然对您感激不止,秦国的公主也就不会来了,那秦国必定会尊重你。 10.B 【解析】 A.原文说的是“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不是说“斑马线的宽度根据规范不应超过4米”;C.原文说的是“按照设置规范,斑马线最小宽度为3米,可以根据行人流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行人越多的地方斑马线越宽”,而不是说“斑马线的宽度与人流量无关”;D.原文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斑马线呢?一是未设置人行过街设施的路口,二是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并不是说“所有的路口都应设置斑马线”。 11.古罗马时期的“跳石” 最有名的斑马线是(英国伦敦)艾比路斑马线 保护行人安全 斑马线的作用 12.列数字。具体说明近三年来,我国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之多,后果之严重,强调了重视斑马线作用的重要性。 13.示例1:认同。这些大胆尝试增强了视觉效果,使斑马线更醒目,让行人和车辆能更清楚地注意到斑马线,尤其是为“低头族”提供了有效的警示,能更好地发挥斑马线的作用。 示例2:不认同。斑马线有严格的设置规范,对其颜色、宽度、间距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随意改变既不符合设置规范,也有可能对路人的视觉造成干扰,不利于发挥斑马线的作用。 14.砍山楂 抢山楂 15.情节上以“红山楂”为线索展开叙事,主题上红山楂是母爱(父母爱子之情)的写照。 7 16.这是插叙,交代上文“他”与众不同的表现的原因,突出主题,表现母爱的伟大。 17.这是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他”得知砍树消息后的震惊(莽撞举动),表现了“他”对山楂的深厚感情。 18.①推动情节的发展;②烘托母亲的形象;③深化主旨,揭示红山楂的内涵。 19.(1)示例1:用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 示例2:品国学经典,展中华风采 示例3:读国学经典,塑高尚人格 (2)见到德才兼备的人,我们要向他看齐。 (3)示例1:《诗经》——所谓天籁,在此一方。 示例2:《论语》——半部书籍能治天下,认真领悟布衣成圣贤。 示例3:《道德经》——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无有不治。 示例4:《弟子规》——教人处世的道理。 20.略。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