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举办了多次报告会。下面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2.小丽同学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找出自己穿过的几件衣服进行观察、对比,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从衣服商标上摘录了面料的种类。 (2)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不同面料的下脚料。 (3)在空气中分别燃烧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它们燃烧的现象。 (4)归纳得出所穿衣服用的是什么面料。 在以上探究活动中,没有涉及的科学方法是( ) A.调查法 B.观察法 4 C.文献法 D.实验法 ★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4.做蜡烛燃烧的实验时,下列有关讨论中正确的是 ( ) 5.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请教 6.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实验2中白瓷片的两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变黑 D.实验4中烧杯的内壁有水雾生成 ★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试完成实验报告。 探究内容 实验步骤、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 4 ①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续表 探究内容 实验步骤、方法 实验现象 分析、结论 ②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③水蒸气含量是否相同 探究创新 8.某研究小组在探究性学习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2)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 535 2 750 约1 800 钠 97.8 883 约1 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金属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答案:1.D 4 2.C 本题考查科学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常见方法。解题时要结合小丽同学的探究活动逐项分析。找出自己穿过的衣服进行观察、对比,涉及观察法;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涉及调查法;在空气中分别燃烧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它们燃烧的现象,涉及实验法和观察法。在这些探究活动中没有涉及文献法。 3.B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小,不足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C 蜡烛燃烧时,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A错误;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时先熔化,此过程为物理变化,B错误;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C正确;二氧化碳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新物质,蜡烛中不含二氧化碳,D错误。 5.A 6.B 7.答案 ①空气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后振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后振荡,澄清石灰水明显浑浊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②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立即熄灭 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小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③呼出的气体使干燥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8.解析 火焰是气体物质燃烧时产生的,蜡烛燃烧时内焰产生的物质能用金属导管导出,说明内焰产生气体;液态变成气态对应的是物质的沸点,因而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沸点有关;钠的沸点883 ℃,比燃烧时的温度低,能产生火焰。 答案 (1)气态 (2)沸点 有 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