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专版)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 文言文(6 五人墓碑记)试题
专题2:文言文(6五人墓碑记) 李仕才 1.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同“________”,__________ 同“________”,__________ (2)独五人之曒曒,何也 同“________”,__________ (3)敛赀财以送其行 同“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只 不过,仅仅 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皎皎 明亮的样子 (3)资 钱财 2.古今异义 (1)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3)吴之民方痛心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极端伤心。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压住。 (5)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看;看待;考察。 (6)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7)慷慨得志之徒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惜。 (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答案 (1)到了。(2)党羽。(3)痛恨。(4)追究,查办。(5)比较。(6)头颅,借指性命。(7)胸怀大志。(8)两个词,行,品行;为,成为。 3.一词多义 (1)发 (2)徒 (3)视 (4)行 (5)按 (6)被 (7)望 (8)除 答案 (1)散发,拿出/发动/头发/抒发 (2)同一类的人/空、徒然 (3)比较/看,端详/看待 (4)品行/走,上路 (5)用手压或握/追究,查办/按压/抑止/按照 (6)表示被动/遭受,蒙受/同“披”,穿在身上 (7)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名望,声望/遥望,远望/希望 (8)清理、修整/授官/清除、去掉/逝去、过去 4.词类活用 (1)去今之墓而葬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疾病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缇骑按剑而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买五人之头而函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旌其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皆得以隶使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众不能堪,抶而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安能屈豪杰之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能容于远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用作动词,筑墓 (2)名词用作动词,患疾病 (3)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4)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这里是用棺材收殓的意思 (5)名词用作动词,表扬 (6)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7)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倾倒 (9)形容词用作名词,远近的人,远近的百姓 7 5.说出下列句式类型 (1)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判断句 (2)判断句,被动句 (3)被动句 (4)被动句 (5)状语后置句 (6)状语后置句 (7)定语后置句 6.翻译句子 (1)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但凡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激昂得志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 (2)我们社里那些品行(可以)成为读书人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 (3)有位有名望的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棺材收殓,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 (4)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那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使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叹息,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1)“在丙寅三月之望”——十干和十二支依次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形成了干支纪元法。“丙寅”指天启六年(1626)。“望”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7 (2)“缇骑按剑而前”——本指古代高官的前导和侍从,这里指明代专门从事侦查、逮捕人犯的马队。缇,橘红色,指这些吏役制服的颜色。 (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也作“搢绅”,指古代缙笏(将笏插于腰带)、垂绅(垂着衣带)的官员,即士大夫。 (4)“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5)“赠谥褒美”——谥号,褒贬死去的帝王或高官的称号。 (6)“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匹夫”指平民,文中指五义士。 一、语言基础及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蓼洲(liǎo) 逆阉(yān) 湮没(yān) 皦皦(jiǎo) B.赀财(zī) 缇骑(tí qí) 抶(chì) 户牗(yǒu) C.逡巡(qūn) 扼腕(è) 溷藩(hùn) 傫然(léi) D.谥号(shì) 邂逅(xiè hòu) 詈(lì) 投缳(yuán) 答案 A 解析 B项“骑”读jì。C项“傫”读lěi。D项“缳”读huá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去今之墓而葬焉 B.人皆得以隶使之 C.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D.缇骑按剑而前 答案 B 解析 B项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B项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项介词,在/介词,表被动。C项介词,凭借/连词,用来。D项动词,成为/动词,做,与“所”结合显名词性,“所为”,此指事迹。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7 B.吴之民方痛心焉 C.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D.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答案 D 解析 A项古义:党羽。今义:与“公家”相对的个人。B项古义:痛恨。今义:极端伤心。C项古义:头颅,借指性命。今义: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5.下列各句与“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的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B.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D.斯固百世之遇也 答案 B 解析 B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A、C两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判断句。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丙寅三月之望 丙寅:利用天干地支纪年的方法,文中“丙寅”指天启六年。 B.缇骑按剑而前 缇骑:明清穿橘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或捕役。 C.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编伍: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D.赠谥褒美 谥:又称“谥号”,是朝廷根据王侯官员的政绩而授予的一种称号。 答案 D 解析 “谥号”指褒贬死去的帝王或高官的称号。 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1)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_____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________________,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3)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一旦抵罪,______________,不能容于远近,________________,佯狂不知所之者。 答案 (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2)大阉亦逡巡畏义 (3)亦以明死生之大 (4)或脱身以逃 而又有剪发杜门 7 二、阅读理解训练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詈:斥骂 B.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用棺材收殓 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哀:悲哀 D.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 答案 C 解析 哀:惋惜。 9.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以 为 A.两个“以”相同,两个“为”也相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为”相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为”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为”也不同 答案 D 7 解析 以:①相当于连词“而”;②连词,表目的,来。为:①读wéi,是;②读wèi,介词,替。 10.下列叙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有名望的人以重金赎回五位志士的头颅一并装在匣子里埋入墓中。 B.魏忠贤畏惧正义撤回军队,没有马上对抗暴的民众进行残酷镇压。 C.魏忠贤未能篡夺帝位,后又畏罪自缢,这里有五位志士的一份功劳。 D.张溥与复社的同仁在五人墓前竖立起一块石碑,并在上面镌刻了碑文。 答案 C 解析 A项应为把头颅和尸体合到一起埋葬。B项“没有马上镇压”错。D项是张溥写的碑记并非镌刻。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