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应试注意事项与技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复习应试注意事项与技巧

中考复习应试注意事项与技巧 中考临近,现将本人收集到的一些中考注意事项与应试技巧文章整理转发于下,供学生与家长参考。‎ 借此向文章原作者表示感谢。‎ ‎     目 录 ‎    (一)中考应试技巧 ‎    (二)中考考前及考试期间注意事项 ‎    (三)中考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及调整 ‎    (四)政治中考考前提醒 ‎    (五)中考答卷要领及考前复习指导 ‎    (六)政治中考命题趋势 ‎    (七)提高学习成绩的几点技巧 ‎    (八)中等学生快速提高成绩的三大法宝 ‎    (九)中等学生怎样在中考中进步更快 ‎    (十)优秀学生中考成功的十项原则 ‎ ‎ ‎ ‎ ‎                                 (一)中考应试技巧 ‎    考试是对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检验手段。但是并非所有的同学平时学得好,考试成绩就一定高,这里有临场心理问题,有考试方法问题。因此,了解和改进应试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    1.考试时如何克服心理和生理难关?‎ ‎    应考时,思想上不要把考场看成多么特别的地方,想一想我们都“身经百战”,这次考试不也是我们经常经历过的考试中的一场吗。答题时,应遵循先易后难的规律。遇到难题时若已仔细读题三遍还没一点思路,就应跳过去做下一道。答题间隙也可看一看窗外景色,调节一下紧张的情绪。若一道题花了10分钟还做不出来,那就放弃,因为你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扔一道题没什么。最后当其他题目均已完成时,还可以换一个角度重读一遍该题,说不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能呢。‎ ‎    在考试当天,至少提前2小时起床,有意识地积极改善大脑机能状况,在大脑完全没有醒来的时候想象下自己成功的场景和考完后的尽情玩乐等。若住处离考场很近,则可以在保证提前到达的前提下,和朋友一起徒步走到考场。一路上,应该和朋友找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聊聊天,使大脑兴奋起来;千万别一个个三缄其口,因为在那种寂静压抑的气氛中,大脑往往会受到抑制,在考场上就无法充分发挥其能量了。‎ ‎    2.如何对待第—科考试 ‎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科考试,无论你考下来的自我感觉如何,过早的喜悦和泄气都是非常有害的。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马上转入后面的考试才是正确的策略。就像我们在群岭中爬山一样,刚刚越过的那一个山头的险峻已经不十分重要了,因为无论你是从顶峰越过还是在山腰绕过,都已经落在了我们身后,重要的是面前的这座山该怎样去攀登。‎ ‎    3.临场答题应注意些什么?‎ ‎    ①要小心,不要把答案写错地方。‎ ‎    ②不要忙着草草得出结论,对无把握的题目,不要轻易地做出判断。‎ ‎    ③一定要看清指导或提示语。‎ ‎    ④答题先易后难。合理安排解题的顺序,基本原则是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会做的题目放在前面做,需要思考才能理出头绪的题目其次做,难度较大的题目放在最后做,规划好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因在某道题上花费的时间太多而影响解答本来会做的题目。如果在顺序上先分值较高的难题,由于考试刚开始,自己一时还没有适应过来,未达到“竞技状态”,一旦解题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影响自己整个的考试情绪,挫伤自己的锐气和信心。容易题应快速做,对占分数比例大的题目应重点投入,对属个人优势的题目应确保万无一失。切忌单纯追求速度,这样难免忙中出错。‎ ‎    ⑤解题思路要宽,要善于发散思维。‎ ‎    4、答题时的几个怎么办 ‎    ①解一道题时中途难住怎么办?有时,看似容易的题目,解到中途却被难住了,这时,应断然丢开,赶快改做其它题目,最后有多余时间再解决它。‎ ‎    ②一时想不起来怎么办?有的题目并不难,甚至平时做过,但就是回想不出来。这可从与它有关联的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事物,或性质相似、形状相同的事物,或有因果关系、从属关系的事物开始回想。‎ ‎    ③当二者选一拿不定主意时怎么办?一般而言,最先想起来的是正确答案。记住了的某件事总是一下子浮现在脑海,紧接着出现有脑海里的东西牵强附会的可能性比较大。‎ ‎    ④遇到全然不懂的问题怎么办?要镇定不乱,战略上藐视它。如果其孩子题目都做好了就向它发起总攻。任何难题都不会超出所学知识的范围,首先想这道题跟学过的哪一类题有关?思考一下,这一内容大致在教科书的哪些章节?已知哪些条件?由这些条件可想到什么?再反过来思考,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这样思考、推理往往会“柳暗花明”。有些试题貌似很难,其实平时已学过,只是改变了原来的形式,若能深入分析,其“庐山真面目”终会出现。‎ ‎    有的同学做完试卷后,往往以为万无一失,得意洋洋,要么东张西望,要么闭目养神,要么提前交卷,这些做法均不妥。‎ ‎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为答卷时过度紧张,容易产生疏忽或笔误,这就需要通过复查纠正。一般来说,每次考试,至少要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复查,要检查标点与行文格式错误和明显的事实错误,如错字、错误结论或人物张冠李戴,有没有抄错了字母、符号等。要看题目是否有遗漏,答案是否正确,重审题目的要求,要仔细与原题对照。‎ ‎    如果离交卷的时间已不多,还有一、两道难题攻不下,已做好的答案又需要检查时,应舍“难”取“易”,弃“少”求“多”,从而获得“失少得多”的效果。‎ ‎    5、考完即考好 ‎    交卷后不要立即对答案,发现错误不但无济于事,而且会影响下一场考试的情绪。即使有点错误也是正常的,考满分的人毕竟是极少数的。何况是对错还未有定论,别自己吓破了自己的胆。‎ ‎    在考试结束后,尽快离开考场,这是纪律。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应对过多的“考得怎么样”的提问,而更主要地则是避免有同学找你“对得数”。“对得数”是考试焦虑的产物,同时也是考后焦虑的起源,因为“对得数”往往只能对出错题却对不出对题:难道得数一样就说明都对了吗?所以,既不要与别的同学对得数,更不要张罗着与别的同学对得数。考试已经结束了,成绩已成定局了,至于考的好坏,那在此时只不过是一个自我感觉问题:考完就是考好。‎ ‎   ‎ ‎ 这是一个重要的自我评价原则,是需要家长帮助或要求孩子建立的:不仅不要依赖别人的判断,其实连自己都没有必要再判断一次,因为刚才在考场里已经判断了很多遍了。这时,考生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选择性忽视”,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调节方法:通过一些特定的做法将那些可能会使人产生不适心理感受的事情忽视掉。‎ ‎    6、考间复习 ‎    考间复习指的是两门考试之间的休息时间内进行的复习,分为中午考间复习和晚间考间复习两种。按理说,由于考试期间孩子的精神一般都比较亢奋,所以考间复习并不会有太好的效果。考间复习的任务并不是准备下一门考试,而仅仅是忘掉上一门考试。‎ ‎    考生在中午的考间时间最好能安排一个小时的午睡,适当的午睡将能使考生的体力和精力得到恢复;如果做不到,索性就复习一下下午考试的功课。不过,应该告诉考生:不要为中午考间复习定什么任务、指标,只需随便拿一本教材、笔记或做过的篇子看看,不为复习只为“挡眼”。‎ ‎    相比之下,晚间考间复习要困难一些,因为时间比中午长。所以,父母的责任就重起来了:有时候,父母就是要陪着孩子消磨时间。‎ ‎    父母最好能陪着孩子进行复习:不要做题也不要看书,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某个公式定理。当然,如果父母对教材不熟悉,考间复习最好还是让孩子独立进行:把中考总复习里做过的题再看看,着重看看那些比较难的题目。‎ ‎    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在考试期间,考生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紧张感的快速衰减。但这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它同时也可能导致注意力的分散和抑制力的减弱,而这时的心理打击往往有极大的破坏性。‎ ‎    考间复习是整个中考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处理得好,孩子可能就会越战越勇;处理得不好,孩子可能就会虎头蛇尾,甚至出现大的失误。‎ ‎    7.发挥最佳水平 ‎    ①要考出最好的成绩,首先需要校准“最好”的参照系,一般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别人高,那么自己与别人相比就达到了“最好”,这是一个误区。其实,真正的“最好”取决于是否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你有七分才气,你就不必因为别人能考出九分的成绩而自责。对你来说,是如何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不是别的。你不懂的东西,你是不可能解答好的,因此,你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今天我所要将我所掌握的知识全部发挥出来,我不会为那些我本来就做不出的题目而懊悔和沮丧的。”视角调整好了,心里也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负担,也就会考出好的成绩的。‎ ‎    ②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见前)‎ ‎    ③持有宽广的胸襟也是发挥最佳的重要保证之一,参加中考从眼前看确实是为了自己的升学和将来的就业,似乎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如果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你就会看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崇高的使命感将使你具有更多的动力。如果说你有完美的人格,那么,发挥自己的最佳成绩也就有了更多的保证。‎ ‎ ‎ ‎                       (二)中考考前及考试期间注意事项 ‎    一是中考前注意事项 ‎    考试是高度紧张的思维活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考场,是考试是正常发挥的必要前提。考试头一天,可以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对明天考试内容简要梳理一下,可以拿出做过的试卷做一做,热热身,找找感觉,使思路通畅就可以了,但是绝对不能做新试卷!更不能找个难题做做!一旦做不出,会影响你的信心,没有任何益处!‎ ‎    1、考试前一天下午到所在的考点看考场 ‎ ‎    ①计算从居住地到考点骑车或步行所需要的时间(按一般速度),要把“红灯”考虑进去,如果乘公共汽车还要计算候车时间(尽量提前到达考点)。‎ ‎    ②到考点后要看好:A 考场位置 B 厕所位置 C 洗手池位置 D 自行车存放处 E 学校集合地点(送考老师一般在考点门口等候)‎ ‎    ③带少量钱以备急用,检查自行车有无隐患。‎ ‎    2、考试前一天晚上 ‎    ①准备好第二天考试用的物品:铅笔盒(不要杂物、去掉有字的纸片等)、钢笔(要灌好蓝黑钢笔水)、圆珠笔(要换好蓝色笔芯)、铅笔(另准备真2B铅笔1—2支,要两头削好)、塑料软橡皮、圆规、三角尺、手绢、清凉油等。‎ ‎    ②准考证要放在铅笔盒中,不要放在衣服口袋里或夹在课本中(每场考完后都要放到铅笔盒中)。‎ ‎    ③晚饭后可将知识要点再温习一下。‎ ‎    3、考前生理准备:考试前一天晚上适当早点睡,考试当天不起特别早。早晨一定要吃丰盛的早饭,但不能过于油腻。饮食以清爽、可口、易消化吸收为原则。‎ ‎    4、考前心理准备:成绩优秀的考生应记住:“没有常胜将军”、“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不太好的考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    5、中考当天早晨,应有良好的心理暗示:如“我很放松,今天一定能正常发挥”、“今天我很冷静,会考好的”等。‎ ‎    6、浏览笔记、公式、定理和知识结构:主要是浏览一下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或记一些必须强记的数据。‎ ‎    7、自信地前往考点,要暗示自己有信心:如,全部科目我已做好复习;今天考试,我一定能正常发挥;对此我充满自信……‎ ‎    8、进考场前10分钟:在考室外最好是一人平静地度过,可就近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或看一下笔记,再次浏览知识结构。设法避开聊天。‎ ‎    9、入场前提醒自己作到“四心”:一是保持“静心”,二是增强“信心”,三是做题“专心”,四是考试“细心”。‎ ‎    10、见老师,问声好:以消除对监考老师的敬畏感,获得一种和谐的亲近感。‎ ‎    11、不要一心想得满分:特别是对平时成绩中等上下的同学来说,一心想得满分是大忌。当然,应该得的分一定要得,该放弃的敢于放弃。如果有时间再攻暂时放弃的题。‎ ‎    二是考试期间注意事项 ‎    面对中考,很多考生第一次面临如此重要的考试,不免会因紧张而出现一些疏漏。如果稍有不慎,则不仅会影响顺利的参加考试,更会影响考生情绪而影响临场发挥。‎ ‎    (一)临场考试对策 ‎    1、稳定情绪、排除干扰、集中注意力,在考试全过程中这一点都是至关重要的。‎ ‎    2、答卷开始后:‎ ‎    ①要特别重视前40分钟的高效、合理使用:考生的思维状态和能力、头脑的灵敏度和计算的准确率,在前40分钟都是最高的;‎ ‎    ②建议前40分钟不可在自己一时感到困难的试题上冥思苦想,一定要暂时放下,而应以可能的高速度,把有把握、较熟悉、解法思路明确的试题,不论顺序一口气写完,这段时间保证顺利解题,失误必然最少,得分最多。‎ ‎    3、第2个30分钟,从头开始去做自以为困难的试题,不要在原思路下一味苦想,而应重新读题,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由于此时心中已有底了,还未被自以为的难题打击信心,未造成慌乱紧张,心理正常,在心情稳定的情况下,冷静思考,为思维灵感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此时很可能发现难题不难了,这段考试时间内,仍可把暂时无法求解的题目,再次放下,选难中之易者,从读题开始,改变思考角度、转化已知条件,试用数形结合等不同方法,深入探索这一命题,这使一部分难题又得以攻克。  ‎ ‎   ‎ ‎ 4、第3个30分钟,对仍未解出的题目做"死马当活马医"式的最后一搏,以决定应否放弃,如是选择题,可在排除法无法从两个可能答案中找出正确选项时,任选其一,做对的概率也高达50%。‎ ‎    5、最后10-20分钟是留做复查的:‎ ‎    ①应把试卷看作是他人的,想方设法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尽量避免陷入个人解题的原思路和过程中去,那样将很难发现失误;‎ ‎    ②修正答案要理由充分,似是而非,两个答案难于取舍时以不改为宜,切忌将正确答案改错;‎ ‎    ③要检查过程是否严谨,所答与所问是否一致;‎ ‎    ④一题两问的有无漏做,有无整页未答的情况;‎ ‎    ⑤最后一项要检查姓名、报名号等是否按规定填好了。‎ ‎    6、每科出考场后要做到:不回忆考题,不讨论答案,不估算成绩,别人问就说"感觉良好",要信心百倍地    全身心投入未考科目上。‎ ‎    (二)考试第一天上午 ‎    1.早6:30左右起床,择其要点再温习一下语文有关知识。 ‎ ‎    2.早饭要吃饱吃好(不要吃太多难消化、油腻的食物),带好水或绿豆汤。 ‎ ‎    3.提前一小时进入考场,到本校集合点听送考老师有何通知,进入考场前最好上一次厕所。 ‎ ‎    4.根据考点要求持准考证进考场,准考证放在考桌左上角备查,保持安静,认真听取监考老师的讲解,不明白的地方要先举手报告,获准后方可发问。 ‎ ‎    5.用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指定的位置填好准考证号码等。 ‎ ‎    6.答题之前先浏览,一般开考前十几分钟,老师会提前让我们进入考场。刚进考场的时候同学们往往会感到紧张,在气氛严肃的考场里稍微有些紧张很正常,我们要做的是别让这种紧张情绪扩散下去,漫延开来。把注意力从考试上引开,让自己平静下来。开始浏览试卷,先看看试卷有没有缺页或者印刷不清的地方,这些情况当然比较少见,但如果对试卷有疑问一定要立即向老师提问,请监考老师帮忙解决。确认无误后,在姓名栏写好自己的名字,考号。做完这一系列工作以后,可以开始看卷子:主要是看卷子大概有多少页,一共有几种题型,最后有多少道大题。对试卷的整体构成心中有数,可以避免做题的时候没有控制好节奏,考试终场时才发现没时间做完试题的情况。一切准备就绪,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动笔做题了。答卷时要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不会的暂时空着(可用铅笔画个问号,全卷答完后再回过头来逐个攻克,做完后,把问号擦掉)。如有看不清的题目要举手,获准后再发问。答卷过程中要冷静、沉着、细心,不要提前交卷。‎ ‎    7.考完后,马上转入下一门的准备工作,不要议论考试情况,不要互对答案,中考由五场组成,不要因一场考试影响情绪。 ‎ ‎    8.去本校集合点,看送考教师是否有事,然后回家(一般不要结伴游玩或做大运动量锻炼)。 ‎ ‎    (三)衣食住行用 ‎    1、衣:中考前这段时间天气变化无常,提醒同学们要随着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免着凉。出门一定要看天气,阴晴不定的时候最好带把伞,既防晒又遮雨,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了。心理学研究表明,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因此,考试那几天别穿以前没试过的新衣服(红的或喜欢的颜色),免得因为不合身或者不舒服影响情绪。打扮得精神点的去参加中考吧,好成绩一定属于你!‎ ‎   ‎ ‎ 2、食:考试这几天,家里一定会给同学们做很多好吃的。其实,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要记得提醒爸爸妈妈别给你做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平时吃了会过敏的食物考前一定要忌食。多吃了冰淇淋或冷饮,容易引起胃疼,同学们还是少吃或者不吃为妙。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记住喔!‎ ‎    3、住:考前休息很重要。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中午、晚上睡觉尽量不吹风扇,空调温度不要太低,温差过大容易感冒,睡觉时尤其要注意避免腹部受凉。‎ ‎    4、行: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如果被安排在其它学校考试,考前老师会组织大家去看考场。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如果你没有时间,务必请父母替你侦查行车路线。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路上万一遇到堵车,可以向110或交警求助。‎ ‎    5、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有手机的同学,别把手机带入考场,可以带块手表控制时间。并且,最好用数学显示的电子表,以免看错时间。‎ ‎    (四)几点特别注意事项 ‎    1.出门前带好准考证等物品;‎ ‎    2.往返途中思想不要开小差,注意交通安全;‎ ‎    3.路上不要随便买冷饮吃,以防因不卫生而闹肚子;‎ ‎    4.天热时,回家不要马上用冷水洗脸、洗身,可用温水擦洗;‎ ‎    5.中考期间吃饭不可暴饮暴食,亦不可不吃或少吃;‎ ‎    6.每天要随身携带人丹、风油精、卫生纸等必备物品。‎ ‎    7、考试期间班主任、任课教师电话24小时开机,请记住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电话号码,发现问题及时联系。‎ ‎    8、考前20分钟进场(语文30分钟),开考15分钟终止进场(英语8:25),考试终了才出场。‎ ‎    9、诚信考试,通讯工具、涂改液、修整带禁止带入考场。‎ ‎    10、试卷到手,首先填好个人资料:要按照考试要求,认真、准确、规范地填好准考证号码、姓名等相关内容。认真倾听监考老师宣读有关规则和注意事项,以免事后惹麻烦。‎ ‎    11、答题前要纵览全卷:领到试卷后,先用两三分钟浏览一两遍,做到胸有全局,起到稳定情绪、增强信心的作用。‎ ‎    12、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答题前,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准确地从头至尾认真读题,一句一句地读。对不容易理解的或关键性的字句,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    要做到:‎ ‎    ①认真揣摩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    ②对容易的题要仔细考虑是否有迷惑因素。防止麻痹轻敌;‎ ‎    ③对难题、生题要注意冷静分析题目本身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之间的关系,防止心情紧张造成思维障碍。审题时,一是不看错题目,客观准确地把握题意;二是分析要清楚,要善于将问题进行解剖,将那些比较复杂的综合题分解成若干部分,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三是善于联系。在分析题目的基础上,将题目所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都联系起来挖掘出尽可能多的潜在条件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    13、先易后难,增强自信心:要先做基本题,即填空题、判断题,再做中档题,最后做综合题;或者先做自己擅长的题,最后再集中精力去做难题。‎ ‎    14、做题时要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思想静不下来,心神不定,不知从哪个题目做起,误了时间;二是在某一题上花过多的时间,影响做其他题目。‎ ‎    15、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对答题速度的追求,应该建立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之上。如果对试题的要求、解答方案、解题步骤胸有成竹时,便可一气呵成。‎ ‎    16、卷面整洁,不让扣分:答卷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美观,会引起阅卷老师愉悦感,增加评定的分数;反之则会导致印象不好而扣分(特别是作文)。‎ ‎    17、尽量做完试题,分分必争:要做到会多少答多少,即使是没有把握也要敢于写,碰碰运气也无妨。在标准化考试中,敢于猜测的考生有时也会取得较好的分数。‎ ‎    18、认真检查,把好最后一关:要检查试卷要求、检查答题思路、检查解题步骤、检查答题结果,千万不要提前交卷。成功地走过第一天,第二天的胜利又会属于你。‎ ‎ ‎ ‎                       (三)中考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及调整 ‎    在影响中考成绩的20个因素中,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居第四位,而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居第三位,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二位,考场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一位。不论是中考,还是平时学习,既要打好基础,又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更要有良好的考前心态。‎ ‎    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这属于焦虑反应,是正常现象。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也就是说,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有必要的。但是,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焦虑和学习成绩呈“倒U形曲线”,即焦虑水平过低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焦虑的增强而提高,但过强的动机表现为高度焦虑和紧张,反而引起学习效率的降低。‎ ‎    学生患“考试焦虑症”与家长、老师的关系极为密切。如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心态。如有的家长在孩子考试期间,比孩子还紧张。总担心孩子考得不理想,人为地使家庭充满紧张空气。这种做法不仅不会激励孩子学习,反而增加了孩子的焦虑,影响孩子的正常复习。因此,家长、老师还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    考试临近,同学们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在所难免,克服的办法一般是降低标准。降低心中的标准只是一种心理的调整与准备,准备好应付一切可能遇到的情况,包括失败。这会使人没在过重的包袱,能集中精力做好每一个考试前的细节安排。‎ ‎    无数同学的考试经历都说明了同一事实:“光想赢未必能赢,不怕输反而不输”。如果焦虑不安的心情实在难以平静,也可以彻底放松一次,要么痛快玩一阵,要么大睡一觉,不用多长时间,这种躁动不安的心情就会慢慢地平静下来。‎ ‎    长时间用脑之后,要松弛一下,千万不可强迫自己继续学习,不要把散步当作是“浪费时间”,即使是洗洗碗、拖拖地,也能使我们得以放松。‎ ‎    在临考前和考试中,考生要减少压力,不要把考试结果看得太重,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临阵不慌,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解题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相反,如果考试时总担心自己是否能考得好,注意力会被严重分散,心理负担也会因考试中不断遇到难题或不会解答问题而加重。这种心理状况会严重影响人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学识与才能。‎ ‎    考试是高度紧张的思维活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考场,是考试是正常发挥的必要前提。紧张可以使孩子兴奋,兴奋可以使孩子自信;自信可以使孩子绷紧脑子里那跟弦,兴奋可以使孩子毛细血管张开。于是,孩子紧张起来了,注意力集中起来了,状态也就出来了。‎ ‎    把“状态”调整到最佳才是紧张的目的,因为一旦状态出来了,实力心态配合起来了,就能超水平发挥了,就能创造奇迹了。‎ ‎    某个平时学习特好的同学在中考时却一塌糊涂,而另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在中考时却一鸣惊人;某个不起眼的同事忽然之间让人刮目相看,而另一个同事一到关键时刻准掉链子。可是,怎样才能把孩子的状态调整到最好呢?‎ ‎    考前心态对考试成绩影响很大,考生应该学会自我调控。考前心态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适当兴奋型。对考试充满信心,精神愉快,情绪正常。二是过度兴奋型。这种类型的心态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急躁等情绪。三是消沉抑制型。这种类型的心态表现为情绪低落,不自信,对考试难以保持应急状态,甚至会产生“逃考”念头。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不管做什么事情,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是必要的。既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淡化了考试原有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考试的激励与调控功能,我们就没有必要把考试看成是“如临大敌”,过于紧张。当然,也不要把考试当成平时作业,应把考试当成检验平时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因此,第一种类型的心理状态是比较有利于考出好成绩的。‎ ‎    日本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曾说过:“一个人才智优秀而身体虚弱,就好像蒸汽机的锅炉的质量低劣,如果蒸汽量大,锅炉就会爆炸。”强壮的体愧是中小学生所必需的,尤其是考试期间,一定要保护好身体。‎ ‎    有一名同学在临近考试时,感到许多地方没有复习好,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补上那些还没把握的知识,不仅白天不午睡,而且晚上复习得很迟。可到头来,因为缺少足够的睡眠,考试时精神怎么也集中不起来,最后晕厥在考场上,让老师和同学们感到十分可惜。‎ ‎    睡眠是大脑皮层自然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过程,可以解除生理疲劳,给正常的新陈代谢提供补充营养的机会。我们考前应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项科学研究证明:学生睡眠时间的长短与孩子们的智力发展密切相关。心理学家哈特曼通过剥夺睡眠实验发现:学习或考试成绩之所以与睡眠有紧密的关系,是因为睡眠对于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在维持稳定情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适量地增加蛋黄、肉类、鱼类等,有助于提高应考的智力水平。‎ ‎ ‎ ‎                            (四)政治中考考前提醒 ‎    一、阅卷 ‎    发卷后仔细阅卷权衡轻重缓急,本着先易后难的顺序解答。‎ ‎    每题认真审题先思而后答,不能简单照抄。强调逐字逐句读问题和材料,找出关键词(解题的切入点)。‎ ‎    考场注意翻书的次数和频率,不恰当将影响做题速度。不能见题就翻书,妄图找到原题,这是妄想。翻书只能是弥补知识的缺陷和不足,及时检验回馈。‎ ‎    尤其是选择和概括一定要独立思考加强分析不盲目,注意回归和联系课本。‎ ‎    主观试题答题解析要注意角度、层次、理论的完整性、针对性和概括性。一定要按问题要求作答。注意答题技巧和步骤。答案格式正确,尽量层次清晰,标出序号。‎ ‎    注意卷面的整洁和美观,字体端正,不要出现错别字.‎ ‎    二、解题 ‎    (一)单选选择题 ‎    1、认真阅读材料,找出关键信息,主动联系教材理论。‎ ‎    2、不空不漏不错不丢分(思品中招试题得高分的保证)‎ ‎    3、时政题答题尽量找到原材料材料(时政题要关注国际国内的大事)有时要会推断剖析。‎ ‎    4、简单的直接判断;复杂的,可以用排除法。慎用排除法,提倡用选优法和对比法(懂得单选四选一的意义即选择最佳答案)四个答案都要认真阅读,必要时一一代入材料中理解。多层选择题尽量用排除法。一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题肢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    5、注意逆向思维的习题,特别要注意出题者所设的陷阱;(例如:选择题中的以下观点错误的是……,下面不正确的有……,以上观点的原因是……等)‎ ‎    6、理解出题人意图,把握问题方向。‎ ‎    7、学会及时检验,找出选择依据。‎ ‎    十种情况不选 ‎    (1)表述有错者不选 ‎    (2)肢干不符者不选 ‎    (3)肢干双重者不选 ‎    (4)因果相悖者不选 ‎    (5)正误相混者不选 ‎    (6)肢干矛盾者不选 ‎    (7)间接联系者不选 ‎    (8)范围不符者不选 ‎    (9)要求单一者不选 ‎    (10)反向选择者不正选(即题干是要求选择不正确或错误的观点)‎ ‎    (二)非选择题 ‎    审题 ‎    1、审“关键词字”:缩小答题范围 ‎    希望你能直接在问卷上标出关键词字。‎ ‎    2、审“答题方向”:确定答题角度 ‎    (1)是什么:通常有“什么”、“含义”、“内涵”等字眼。注意“分别”与“共同”的限定性设问的区别。如:“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要针对不同设问作出相应回答。‎ ‎    (2)为什么:通常有“原因”、“必要性”、“重要性”、“意义”等字眼。‎ ‎    (3)怎么办:通常有“措施”、“做法”、“建议”等字眼。‎ ‎    (4)是什么+为什么:通常有“评析”、“分析”等字眼。‎ ‎    (5)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青少年应怎么做:通常有“认识”、“看法”、“启示”等字眼。‎ ‎    (6)辨析题(判断说明题)的基本解题步骤和要求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      1)“辨”——辨别正误:正确的 / 错误的 / 片面的(是什么);‎ ‎      2)“析”——联系知识分析对错的原因(为什么)‎ ‎      3)“结”——总结评价:表明正确的观点或升华为自己的觉悟(怎么样)‎ ‎    答题 ‎    1、科学性:‎ ‎    (1)尽量用教材语言,教材没有的,才用自己的语言;(基本原则是:先教材观点,然后是时事小册子,再是看材料内容,最后才是自己总结。)‎ ‎    (2)要求结合生活实际的,请注意答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看清楚关键词,例如:生活中、学习中、家庭生活中、具体的、地方政府、国家等)‎ ‎    2、规范性:‎ ‎    (1)用规定颜色的笔在规定区域内答题;‎ ‎    (2)答案稍微复杂的,一定要分点来答(最好先分层再分点);‎ ‎    (3)做法类的,要注意从不同角度来答。‎ ‎    三、题型 ‎    看法类试题 ‎ ‎    1、表态    ‎ ‎    2、依据、理由(阐述理论)‎ ‎    3、应该的(正确的)做法 ‎    启示类试题 ‎    1、阐述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和道理(涉及教材中有关现象、原因、重要性、必要性、意义、危害等结论)‎ ‎    2、对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应该怎样做 ‎    3、尤其要点到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 ‎    四、其他 ‎    1、考前要准备好开卷考试允许带的资料,并保管好,防止丢失。(最好在头天将所有资料检查后放在透明的袋子里,切忌在考试当天早上匆忙准备。)‎ ‎    2、考前30分钟,最好看“时事”。‎ ‎    3、每道主观题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答完。‎ ‎    4、如有时间,做完之后一定要检查。‎ ‎    5、不会的题目千万不可以空白,要结合材料的关键词将书中的相关重要知识点,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答题。‎ ‎ ‎ ‎(五)中考答卷要领及考前复习指导 ‎    如何在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抓住增值点是每个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事。模拟考试暴露的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    一、关于答卷顺序、要领 ‎    考试一定要审好题,审题是考好试的第一步。审题不准,第一步弄错了,就有可能造成“一步错,步步错”的结果。所以,高效率的解题,必须从审题开始。‎ ‎    有些同学拿到试卷就做,按题目顺序一条一条地做下去,如果遇到难题,就卡住了,既耽误了时间,又影响了情绪。因此,有些同学就总结出答题“先易后难”的技巧,先解答那些觉得容易、花时间少又容易得分的题目,遇到难题,就跳过去,继续往下做。直到把题目过一遍后,再回过头来把第一遍没做过的题目再做第二遍,会做的题做好后,再去攻克难题。这样不仅拿到了基本分,而且还因为解题顺利给自己增强了信心,从而使思维能力增强,甚至开始认为无法解答的题目,也能全部或部分地解答出来。‎ ‎    能拿到手的分再少也多,拿不到手的分再多也少。‎ ‎    如果你把十分钟全用来做那道15分的题,结果可能1分都换不回来;可如果你把十分钟先用来检查那3分的错误,结果可能换回3分来。‎ ‎    光知道自己要的是分数还不够,还要知道自己得用什么去交换:实力,时间,如果没有了时间,你实力再大又有什么用呢?你要是敢多用哪怕半分钟,估计你的考试资格就该被取消了。‎ ‎    先会后不会、先易后难、先大后小,这个顺序是公认的。但是,更关键的原则是先求“做对率”后求“会做率”:如果你的“会做率”达到了90%,那么时间就要优先与“做对率”交换,万一“做对率”只有70%,得分率也不过63%;如果你的“会做率”超不过60%,那么时间就更要优先与“做对率”交换,万一“做对率”能达到100%,得分率也能达到60%呢。‎ ‎    如果你能明白“以时间换分数”的考试规则,你就能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就能从容答题保证每答必对。能够做到这两点的人绝对应该属于最聪明的人。‎ ‎    所以,到底采取什么答卷顺序,我们应该因人而异,采取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答卷顺序。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顺序,在答题前都应当浏览一下整个卷面,对全部试题的题量和难易程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解题力争一次成功,容易出错的地方,每做一步都要对着草稿纸检查一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不至于一错到底。‎ ‎   ‎ ‎ 有拿不准的题目,应在草稿纸上简单地列出提纲,写出自己要回答的主要观点,思考一两分钟,看看观点是否合理,是否有遗漏或重复的地方,想好了以后再动笔,这样可以做到语言扼要,抓住重点。‎ ‎    阅卷一般是“分步”得分或“分部”得分。如,列方程解应题是从假设、列方程、方程检验、答案等,都是一步一步给分的。即使题目不会做,“假设”一步的分数总是可以拿的嘛;像政治这样的学科则采取“分部”得分法,如一个题目要从五个方面回答,那么将这个题目的分数分到五个方面去,答一个方面就给相应的分数。所以即使懂得一两点也要写出来。‎ ‎    解答选择题可按这样的顺序:细心读题;仔细思考每个选项;选择正确答案。‎ ‎    当你不能肯定答案时,可采取这样的对策;先划去肯定错的选支,再将余下的选项互相比较,选择你认为最好的一个。‎ ‎    此外,还应注意两点:(1)每次写答案要看清选择的号数;(2)做好后无须全部重看一遍,因为不存在文字书写错误,倒不如多留点时间去做其题目更好。‎ ‎    论述题解题可分三个步骤:审读题干、构思、组织答案。‎ ‎    审读题干的目的在于准确理解题意,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一步,题意未审读,匆匆答题,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驴唇不对马嘴。因此必须仔细阅读题干,并了解关键词。‎ ‎    构思,理解关键词后,在纸上记下最初的各种想法,然后再看看问题中的关键词,从众多设想中挑出与题意最贴近的设想加以组织,列出明晰的提纲。好的提纲可保证不会离题。‎ ‎    组织答案要注意开门见山触及主旨,抓住要点阐述,要使用题干中的词句概括要点,使思路连贯。做论述题还要注意使用术语,而不能过多地使用个人化、文学化的语言。‎ ‎    端正清楚的字迹,排列整齐的行距,和天马行空的潦草字相比,肯定会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    二、最后几天如何复习 ‎    (一)针对模考问题,查漏补缺抓薄弱学科 ‎    要认真、客观地对模拟考试进行分析。看看哪些题失了分,弄清失分原因。比如,是基本知识没掌握好,思维能力跟不上,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审题不仔细,或者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好。要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因为距离中考的时间有限,要坚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补习“瘸腿科目”,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分析看看哪科没考好,冷静分析丢分原因,判断该科是不是弱科。如果是,则要抓紧时间,多补薄弱学科的基础知识,避免中考时“瘸腿科目”拉分。在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家教”或学科补习,但是不要过分依赖家教或辅导班。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项科目补习基础知识。根据作业或复习中的练习暴露的问题查漏补缺,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或置之不理,可以打电话请教一下老师或同学!‎ ‎    (二)收集整理错题,选择中考真题适度训练 ‎    冲刺复习期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尽量多做历年中考真题。选择课外习题或练习卷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针对自己薄弱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在做完一套真题试卷后,要及时核对答案,看看哪些题目丢分,弄清丢分原因。通过选择性的做中考真题,与复习配套的习题要注意精选,突出典型性、通用性,能举一反三,不轻易重复训练做,通过适当训练可了解中考命题范围、题目深浅以及相关题型。但重要的是做题后,要学会反思,善于总结,尤其是做错了题,要去寻找、分析做错的原因。同时,平时反复易错的习题有目的地通过复印、剪贴的方式汇总,专门誊写在专用的错题本上,或用红笔做上记号,便于下一次复习。一些自己暂时还无法解决的问题,到学校请教老师。‎ ‎    复习中需要适当精选试题进行模拟训练,考察复习的效果,及时做出调整。模拟的试题不仅可以检验复习效果,也可以去体会中考命题的思路和命题的延续性,还可以扩大自己做题的宽度和广度。同时在模拟训练中去把握做题的时间,提高做题的速度和精度。复习中要根据自身特点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适量做题,不要以为做过的题目越多越好、越难越好。‎ ‎   ‎ ‎ 要尝试对各种题目进行归类,要在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盲目重复性做题。复习中切记不要稀里糊涂做题,忽视了对课本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要重视基本运算能力训练,但不要在复习中注重做繁难的计算题,这样容易造成难题解不对,基础题解不好。‎ ‎    (三)梳理考点,形成知识体系与纲要结构 ‎    模考中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主要是对基本的教学概念、定理理解和掌握不到位,基础知识掌握还不扎实,知识遗忘率较高。有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础知识比较模糊,不能准确运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但是,冲刺复习不是第二遍复习,要注重知识的重组和内在联系,要求考生注意把握考点本身的基本含义及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熟悉在心,具体内容理解记忆”,不断“温故知新”。‎ ‎    在冲刺复习时,首先要静下心来,针对这类学生成绩落后,加强基础知识薄弱部分的梳理,“重课本、理考点”,查漏补缺,将易混淆的概念、规律加强对比、区分,配以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对《中考说明》中所列考点重视理解分析,要逐点扫描,逐个过关,扫除复习中的一些盲点,忌呆板机械记忆。其次要关注热点。考生要分析每年中考命题的必考点,这些必考点也就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其次要留心冷点。有些知识点在复习中鲜有涉及,在冲刺复习中不要因为疏忽造成无谓的失分。第三,要注意解决拉分点。对于相当比例的中等生,要想通过冲刺复习有长足的进步,仅仅做好基础题是不够的,还要适当的关注一些拉分点。对于中考中的拉分点一般不是很集中,建议适当选择一些拉分题进行针对性复习,做到有备无患。‎ ‎    (四)强化答题规范意识,避免无谓丢分 ‎    冲刺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善于抓住得分点。首先要读题仔细,注意解题过程的规范性训练,忌轻视“过程”用语。在平时练习中要重视一题多解,有些试题的结果需要分类讨论,不能考虑疏漏和答题马虎,浅尝辄止。其次,解题中要避免 “五种错”,即: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读题不能匆匆而过,应该字字落实,注意不能多字、漏字及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要避免粗心大意,受思维定式和熟题答案的影响。再次,特别是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学生,怕麻烦,解题过程简单化,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不管试题难度如何,自己会做的就一定要在答卷上体现,特别是一些涉及到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复习不能走马观花,复习时不深不透。另外,要适当的安排一些限时解题的训练,重点解决会而不得分的问题,切实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拿到应拿的分数,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丢”。‎ ‎    (五)注意心态调整,变被动复习为主动应考 ‎    不少同学每逢考试心理就紧张,更不要说是中考。那么冲刺复习中应注意有意识地克服这种怯场心理状态。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把每次考试当成中考及早进入应试状态,其次考生要正视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保持良好的心态,忌上考场手脚忙乱,自乱方寸,影响自己的真实水平发挥。‎ ‎    中考复习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自己应有不同的定位和要求。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发展现状:哪部分知识学得最好、哪些知识学得不扎实;自己各门学科的优势或劣势等等。如何分析清楚自己的学习现状呢?一是回忆以往的测验考试;二是分析一下自己曾经积累的错题(或分析收集的考试试卷中的错题),弄清是哪一类习题经常出问题,那就是自己学得不扎实的内容或“弱项”。其次,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力确定目标,树立起自信心,不能因为一轮中一次考试的失利而导致自己丧失信心。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同学要分层分类要求,不能一刀切。在尽可能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前提下,再去做较难一点的题。‎ ‎   ‎ ‎ “优生”和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可上可下的“临界生”的定位要科学合理,不能钻牛角尖。比如,复习中,要端正学习态度,“尖子生”对自己不能过于盲目,过于乐观,迷失自我。中等生对自我定位不能过于消极,丧失信心,过于盲从。基础薄弱的学生更不能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放任自己,上课不听,作业不交,课上睡觉。三类层次的考生要根据自身定位,给自己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目标学校,目标学校的要求应略高于自己的实际水平,但通过考生的努力又有实现的可能,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的主动性,以此来调整好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备考中,很多考生总是抱怨自己的记忆不够好,刚刚复习并记忆过的东西,很容易遗忘,其实如果我们去科学的记忆,相信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每个人每天有两个时间记忆最好,一个是晚上睡觉前半小时,一个是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如果在复习过程中,睡觉前半个小时把老师当天讲的重要知识内容在脑海中象放电影一样过一遍,明天早晨起床后,再把昨天晚上过的知识强化记忆一次,就能够记住了,基本上以后不用反过来再看了。‎ ‎ ‎ ‎(六)政治中考命题趋势 ‎    2009年中考试题将围绕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尤其关注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战略部署、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及颁奖大会、金融危机、两会等时政热点命题,着重考查的知识点有承担责任、基本国情、发展战略、基本路线、民族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同富裕等。‎ ‎    (一)试题热点化,突出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    政治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与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学科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与其他学科不同,思想品德课不仅仅局限于传授学科知识,而是有着更强的生活性、情境性和践行性,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学问。其学习课程不仅体现为对其基本道理的反复理解、认同,而且要把知识、道理自觉内化,追求行为方式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德育功效。因此,学科性质必然要求其与时俱进,在具有导向作用的中考命题中,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和教育的针对性,因而在中考试卷中更加注重对时事热点的关注,更加注重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的关心。‎ ‎    近年来的试题,在选题上注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往往依托现实材料引出问题,以具有时代性的问题为中心,突出当前的热点。时政热点引出考查内容,或者说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点融为一体。这些试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教材重点的理解,而且考查了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对学生养成关心党和国家重大时事,关注社会、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进行自我教育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中考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积极创造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凸显地域特色,通过陈述本土化的事迹材料和创设本土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例,关心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这些都充分显示了让中学生更多地关注世界、关心国家、关心家乡、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并把他们塑造成具有较高素养、崇高品质的人。  ‎ ‎    (二)试题生活化,强化实践性,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拓宽教学空间 ‎    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因为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思想品德课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 ‎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都倡导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主观试题开放性的设问和多元化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创新精神和实践品质,也反映了一种倡导创新、激励创新的时代精神,对充分发挥考生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   ‎ ‎ 在非选择题的命题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具体的材料为背景设计出形式多样的题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凸显对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或考查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而且使学生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这些试题学生下手容易答好难,从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均提出了探究和创新的新要求。‎ ‎    (三)试题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凸显思想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灵魂。因此,本课程的考试在注重考查知识的同时,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注重了正面教育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了思想性,引导学生把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很多题目本身就是对考生视野的拓展和一次生动的自我教育,超越了知识的层面,收到了“好题出好素质,好题育好品行”的良好效果。‎ ‎    (四)试题注重基础,注重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开放程度大 考试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单纯的背课本、抄资料事倍功半。要使学生提高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及重新构造的能力,可以采用“红线串珍珠”的复习策略,用学科思想把具体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所学知识作具体迁移和灵活运用。‎ ‎    回答问题要做到有理有据,须引导学生首先抓准题目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子,不断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然后搭建好所供材料与所学知识之间的桥梁,找准材料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点,做到回归教材。‎ ‎    选择题部分侧重于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的考查,重点考查一年内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有纯粹的时事识记,有热点时事的理解与评价,有时事与教材知识的整合,还有以时事为背景的知识透视等等;也考查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不可分的知识考点,如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提高自立能力、情绪调节、未成年人保护、义务教育、环境问题、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    选择题形式多样,注重能力立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设置一定的情境,题干要求开放,重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材料,培养能力,启发觉悟,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    非选择题部分则注重知识主干化即考查内容的重点都放在最重大的时事和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上;知识综合化即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迁移和整合所学的基础知识;答案生成化即答案在教材中找不到相同的表述,而是要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走进试题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生发、组织答案。‎ ‎    非选择题的试题材料新颖,巧妙,符合人文学科及时反映社会问题的特点;试题简约,指向明确;试题的思路要求更明确,开放性更大,既便于考生准确定位,也为考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空间。‎ ‎ ‎ ‎(七)提高学习成绩的几点技巧 ‎    1.制作学习卡片 ‎    在卡片的一面写上一个主题词,在另一面写上该主题词的定义。用手拿着卡片,看着主题词,试着说出定义,然后核对看是否正确。制作卡片可以让家长或者亲戚朋友拿着卡片随时对他们进行测试。具体做法是读出定义,看学生是否能够说出正确的主题词或者给出正确的答案。鼓励学生把重要问题写在卡片上,在卡片的背面写出答案,这样学习搭档在对同学进行测试时,即便自己没有所测试问题的相关知识,也能够判断出对方是否掌握了问题的答案。‎ ‎    2.阅读知识概要 ‎   ‎ ‎ 有时,在进行单元测试前,学生们会说他们觉得应该重新阅读整个单元,他们会从第一节开始复习,但是通常复习不完所有内容,有时连一半内容都不能完成。学生要认真学习所阅读的内容,真正思考所读到的话语的含义。只复习概要,关注每句话的实际含义,可能会获取更多考试所需要的核心信息。‎ ‎    3.注意图片图表、标题及其他说明文字 ‎    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正文之外信息的重要性,有时我们需要从书中的图片图表中获取信息,来回答试卷上的问题。准备考试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书中的图片和说明文字。如果图片出现在书上,那它一定很重要,作者把图片放在那里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通过看图学习或者领悟某些内容。‎ ‎    4.注意一切用粗体字所写的内容 ‎    学生浏览正文,要特别注意粗体字。这些粗体字通常是核心概念,建议阅读该概念前后的句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的含义。‎ ‎    5.动手记笔记,复习课堂笔记 ‎    教师减慢语速或反复强调同一内容或停止讲解,在黑板上写出某一内容时要做笔记。学生在课堂上听到信息时,他们可能觉得自己不会忘记,但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想法。因为在课堂上很多信息一起进入大脑,而日期、时间等信息很容易混淆。即便孩子们觉得不会忘记,也要做笔记。写下信息不断复习会有助于长久记忆。‎ ‎    6.复习所有的小测试和章后测试的内容 ‎    通常,有些学科,特别是数学,书上会有很好的章节测试题,书后有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做这些测试题,而后对照答案看看自己做得如何。做得不对的试题,告诉他们要努力弄清楚如何得出正确答案。对于临时小测验,让学生把问题抄写在另外一张纸上,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完成后,可以对照书上的测试答案检查自己做得如何。‎ ‎    7.和一个朋友一起学习 ‎    和一个伙伴一起学习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有时同学会抄写下重要的内容,而你可能没有记下这些内容。此外,其他同学记笔记的思路可能对自己的学习也很有好处。‎ ‎    8.一定要在考试当天早晨进行一次复习 ‎    有时,学生在考试头一天晚上学习2-3小时,但是第二天醒来时一些信息也随着睡眠“溜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准备笔记卡片,这样,无论是吃早饭、坐公共汽车还是在学校等候上课,学生都可以复习卡片上的内容。学生不应该以为自己头一天晚上学习了,就已经为考试作好了准备。最好的做法是在考试开始前让大脑重新温习学过的内容。‎ ‎    9.好好休息 ‎    学生不但要在精神上为考试作好准备,还要在体力上进行充分准备。一些常识性的做法就很有效,比如说头一天晚上睡个好觉,考试当天早晨早餐营养平衡,这些都是让他们在考试时能够发挥最佳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家长要注意考试日期,要保证孩子们准时带着必要的材料来参加考试。‎ ‎    10.不要害怕寻求帮助 ‎    向教师寻求额外帮助是没有害处的。很多教师都会把自己的笔记、课上用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还会建议学生要侧重从哪些角度来为考试作准备;他们可能还会提供其他有用的建议,使学生明确复习方向。‎ ‎ ‎ ‎(八)中等学生快速提高成绩的三大法宝 ‎    (一)中考复习三抄写 ‎    中考复习的“抄写”也就是一字儿不落一个标点不改地照着样子“誊抄”。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一个初中生还不具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让他们自主地取舍,结果往往会是去“精”取“粗”、去“真”存“伪”。‎ ‎“中考复习三抄写”中的第一点是“抄写文章”,你只需到书店买一本关于中考语文阅读的复习资料就可以了:那里面的文章也许不是大家之作,但保证每篇都堪称好作文。如果你能连续认认真真地抄上二十篇这样的文章,顺手再把后附的阅读题解答了,那么你就已经一箭双雕了:阅读能力提高了,作文能力也提高了。当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语文考试的分数大幅度提高。‎ ‎    “中考复习三抄写”的第二点是“抄写课本”。所谓“抄写课本”就是把数理化教材抄一遍,写字快的就全写,写字慢的就把所有黑体字和例题抄一遍。“抄写课本”是记住数理化定理定律推论公式这些死知识的最简单最省时最省力的做法了,而且它也可以一箭双雕:既能帮助记忆,又能帮助理解。事实上,那些死知识都已经经过了精心的取舍,基本上已经达到了精确的程度: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不通,逗号不能换成句号,句号不能改成分号。看得再清,介词副词也不一定能记准,读得再细,标点符号也读不出声,而对一个副词一个标点的含糊很可能会使一个定理面目全非。如“中国特色”与“有中国特色”、“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与“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就有很大不同。‎ ‎    理解是最好的记忆,理解得好,不记也能忆起。但在很多时候,如果记得不牢不准就理解不了。不能因为强调理解而忽视记忆。‎ ‎    “中考复习三抄写”中的第三点是“抄写题目”。不抄题目也能做题,可问题也跟出来了:“没看清题”“看错题了”的事是家常便饭,而考试时能让你出一身冷汗的情况只有“看不懂题”。看不懂就是不理解,不理解就是因为“抄”得少。题目文字的精确程度是丝毫不逊色于定理定律的,而且题目所说明的内容要比定理定律的拗口得多。可是,一道题的题目必须把这种事都描述清楚,而且还得保证所有答题者根据题目文字描述画出来的图是一样的。显然,能否描述清楚取决于出题者,但能不能画出一样的图则取决于答题者的理解程度;全理解了画出的图肯定一样,理解不全面画出的图就不全,而一点没有理解的则根本画出不图来。‎ ‎    (二)想明白,还要说出来 ‎    只要你心里明白,你就肯定能说出来,最不济的也可以把内心独白大声说出来。说不出来只能表明其实你还不够明白。显然,对于所有人来说,想明白比说明白要容易。从来没听过谁敢声称自己心里不明白但就是能说明白,换个角度理解就应该是:想明白的“明白”与说明白的“明白”不是一个明白,前者的程度要差一点而后者的则要好一点。说白了:说明白的“明白”比想明白的“明白”更明白。如果谁说自己其实什么都明白可就是不会做题,那恐怕就太牵强了,这多半属于嘴的硬度问题或脸皮的厚度问题。其实,与其硬说明白还不如想办法真的明白过来,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说”。‎ ‎    (三)端正复习态度,正确看待平时考试 ‎    复习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不追求偏、怪、难;以实际掌握知识为目的,过程精细,不搞自欺欺人,追求表面分数。‎ ‎    每门功课搞上十次模拟考试,保证你考试时一打开试卷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一般认为:如果考试的时候感觉像是在训练,你肯定能发挥出很高的水平,甚至还能超水平发挥。把平时当考试,把考试当平时。这也就是说,什么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摸底考试,和模拟考试训练一样,统统都是考试,只有决定能否考上高中或重点高中的中考和决定能否考上大学的高考才是真正意义的考试。这不是说所有的考试都可以漫不经心,而是说要正确地看待考试的结果:输了比赢了好,分数低比分数高好,它把问题暴露出来了。可是,大部分人看不了那么开,他们认为:“训练像考试一样”就等于对于模拟考试要像考试一样看重胜负,斤斤计较。而这种想法往往会使考试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具体的表现是,当自己为模拟考试评分时总会不自觉地放松评分标准,可扣可不扣的分就不扣了。就好像掩耳盗铃,自己听不见就以为别人也听不见。可等打电话询问中考分数时你会发现:原来那些可扣可不扣的分加起来竟足以使你从胜利者变为失败者。‎ ‎   ‎ ‎ 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把模拟考试训练当成“无所谓”,除了对结果的态度之外,模拟考试和正式考试应该是完全一样的。可事实上却正相反:我们常常一厢情愿地希望从模拟考试的分数中获得那种自欺欺人的快感,却很少努力使模拟考试模拟得更加逼真。在进行模拟考试训练时,最起码要做到严格控制时间,要知道在正式考试时超时一分钟都有可能被取消考试成绩。如果有条件,还应该模拟考试时的气氛,找到一些比较难的模拟试题,让学生切身地感受一下大出所料手足无措反败为胜甚至功亏一篑的气氛。如果所有考试的结果都是胜利,那么无论多少场考试实际上都只等于一场。‎ ‎ ‎ ‎(九)中等学生怎样在中考中进步更快 ‎    一、关于复习目标与计划 ‎    (一)运筹复习,决胜中考 ‎    1、发挥有利条件的积极作用并减弱不利条件的消极作用 ‎    如优化问题,达到100%的“会做率”加60%的“做对率”的谋略就不如达到80%的“会做率”加90%的“做对率”的谋略的优化水平,因为前者只能得到60分而后者则可以得到72分。运筹除了要考虑到优化性之外,还必须考虑到可行性。而可行性的判断依据包括:现有的基础、能够用来实施计划的时间、实施计划所需要的精神承受能力、复习进度、复习内容、班级等情况。显然,敢想敢干不等于能够干成。‎ ‎    2、中考总复习从什么时候开始 ‎    中考总复习计划可以把计划开始日定得很早,但前面的一段时间不应该安排太多任务,而应想办法了解中考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搜集一些好的复习资料;了解不同学校高中往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中考总复习最佳时机应该在4月中旬。六十天的时间不仅足够了,而且不至于使孩子感到身心疲惫。‎ ‎    3、怎样优化地安排中考总复习这六十天的时间 ‎    一提总复习,通常自然就联系到做题,考试试卷上全都是题,所以“题海战”往往成了中考总复习的代名词,没完没了的卷子,没完没了的测验。别急着打“题海战”,至少要先拿出二十天的时间复习复习课本、巩固巩固概念,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也不能乱磨一气,至少要知道该磨的是刀刃而不是刀背,更不要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打磨刀把上。‎ ‎    4、如何合理地把时间分配给各个科目 ‎    正确的方法是优化分配法:有所侧轻有所侧重,有所分散有所集中,让每一分钟都发挥出充分的作用。分值高低并不是优化的标准,“分数时间比”才是优化的标准。‎ ‎    什么叫“分数时间比”?就是单位复习时间获得的中考分数增加值。花一天时间在政治身上可以增加五分而在数学身上可以增加三分,这一天时间花给数学还是政治?过了几天,花一天时间在数学身上可以再增加三分而在政治身上可以再增加一分,这一天时间花给数学还是政治?答案非常简单:几门功课横向比,先把时间分配给增加分数容易的那门;一门功课纵向比,先把时间分配给增加分数容易的那一部分。难道分数和分数还不一样吗?‎ ‎    (二)树立正确的目标,努力追赶前面的学生 ‎    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任何人能够成功。确立目标是成功的起点。确立了目标的人,在与人竞争时,就等于已经赢了一半。你必须首先确定自己想干什么,然后才能达到自己确定的目标。同样,你应该首先明确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才能把自己造就成那样的有用之才。学习是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内容,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会设定自己的目标,然后一步步把它实现。只有更好地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在学习和生活中,越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就越能向别人学习,越能提高自己。所以说,发现别人优点,可以让你受益终生,不断提高自己,最大限度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    找比自己强的人;提高心理素质;结交须胜已,似我不如无;每天发现一个优点。‎ ‎    (三)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学习 ‎    人生幸福与否,取决于做每件事情是否有条理。有计划的人永远不会被失败打垮。‎ ‎    1、不断积累知识。学习,与其说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倒不如说是接受知识的洗礼;与其说是人掌握和运用知识,倒不如说是知识把人改变。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够完善、不够好,所以才需要通过学习来重新塑造自己,让自己脱胎换骨。‎ ‎    找回学习的快乐;看课外书;交流读书心得;遇事多问为什么。‎ ‎    2、保证学习时间。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用学习的方式来度过自己每天的时间,让自己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尽量多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最终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    二、关于学生的复习方法 ‎    讲究复习方法能提高记忆效果,因为人脑的记忆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复习中能遵循并利用记忆的规律,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精力充沛的条件下增进理解,深化、巩固知识,并使之有条理性和系统性,同时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事倍功半。‎ ‎    (一)记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 ‎    记忆是一种技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培训,大幅提高自己的记忆力,让死记硬背的苦差事变得有趣而轻松。花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习惯,会让今后的学习事半功倍。‎ ‎    1、遵循记忆规律,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学生要记忆大量的知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记忆都是一件苦差事。但如果掌握了良好的记忆方法,记忆就会变得充满乐趣。如果不能科学用脑,认识记忆规律,学习效果就差,并且越来越没有信心。‎ ‎    增强信心;缓解紧张情绪;认识记忆规律;督促自己及时复习,随学随记。‎ ‎    2、交替学习:孩子需要掌握的科目很多,不能顾此失彼。而交替学习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大脑的兴奋程度。‎ ‎    在学习计划中体现出交替学习;在计划中控制单一科目的学习时间;重点科目分成几段时间来学习;注意文理科交替学习;复习阶段注意同科内的前后交替;休息时要让大脑疲劳的部分彻底放松。‎ ‎    (二)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    思维是一种乐趣,是精神上的享受,是快乐的源泉。养成良好思维习惯,将让难题变得轻而易举,将让成绩突飞猛进,将让自己受益终生。在考试时面对试卷,不可能向任何人请教,只能独立思考问题。所以,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平时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    用自己的话讲知识;对各种题型整理归纳;讨论难题;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德)爱因斯坦 ‎    (三)专心听讲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度过,上课就是学生的工作。在课堂上学习得更有效率,课后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能让每一个学生如虎添翼。‎ ‎    1、专心听讲:上课时,老师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讲解,学生如果跟不上,就会听课的效率大打折扣,甚至白白浪费上课的时间。上课听讲不专心的现象非常普遍,区别只在于走神时间的长短和次数的多少。‎ 改变对老师的看法;不要跟在老师后面走;训练自己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给父母讲课;要尊重他人的劳动 ‎    2、善于抓住一节课重点:一节课上,老师很少像记流水账一样平铺直叙,大多数时候有铺垫,有引申,通过种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加强印象。对学生来说,一节课就像是跟着老师做一次旅行,如果不能从老师的讲述中辨别出什么是重点,以及它和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听课可以说就是失败的,必然会逐渐遗忘。‎ ‎    画知识结构图;总结各知识点之间的异同;自己归纳每个知识点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自学新知识;自己总结的才属于自己。‎ ‎    (四)一轮复习,注重巩固,及时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回忆与反复同在 ‎   ‎ ‎ 大量实验证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越到后面就越缓慢,即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之前进行,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遗忘。复习时间相隔越长,花费的时间就越多,甚至几乎等于从头学起。‎ ‎    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最多。学习外语则最好是在24小时内进行一次巩固复习。如果早上识记的晚上复习一次,晚上识记的则在第二天早上复习一次效果更好。‎ ‎    由于遗忘是随时都在进行的,只进行一次及时复习还远远达不到牢固保持的效果,因此,必须进行多次重复,循环记忆。正确分配复习时间是获得良好复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实验证明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在采取分散复习时,每次复习之间的间隔不宜过短,否则就近似于集中复习,但也不能间隔过长,否则就会遗忘掉,每复习一次都近似于从头开始。‎ ‎    复习的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阅读。应该在尚未记住所学内容之前就积极尝试回忆,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即把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结合起来,这样既容易记住,保持的时间也长。对于要记忆的内容,只要是空闲时间,不管旁边有无书,都应尝试回忆,实在回忆不起,再去看书。其实,对记住了的东西回忆一遍就是进行了一次巩固复习。‎ ‎    (五)二轮复习,注重归纳综合,自测与复习错题相结合 ‎    学生要确切了解自己究竟学得如何,哪些知识已经掌握了,可少花时间和精力去复习,或暂不复习;哪些知识尚未完全掌握需集中力量攻克难关;哪些知识容易搞混淆或出差错,应区分清楚、核实校正或查漏补缺。要学活知识,增强迁移能力、应变能力,提高应考能力。‎ ‎    归类复习就是把繁杂、分散、零碎的知识按其内部联系或外部特征进行分类、归纳,组成不同层次的类别,从而使知识概括化、条理化和系统化。在复习中,对知识进行归纳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知识进行归类复习,既能提高复习效果,又能使知识系统化,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方法。‎ ‎    复习时常用的自我测验有以下几种方式:随时测验自己、定期测验自己、同学之间相互问答、默写自测、设问自测。‎ ‎    做老师们的都知道,很多错误在同一个学生身上发现几次,就连考试题也一样,为此应让学生时常阅读、复习错题,加深错题的印象,以致不犯同样的错误。‎ ‎ ‎ ‎(十)优秀学生中考成功的十项原则 ‎    一、拿下中考的决胜法宝 ‎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必须全方位努力。中高考对你们来说极为重要。中考决定着你们将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高考决定着他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    1、要知道中考考什么 ‎    就目前而言,中考80%考记忆力,20%考思维力。这里的记忆,除了通常所指的概念、单词、公式、定理之外,更主要是指各类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 ‎    对于考生来说,如果遇到过去做过的题目,考的就是记忆力了;如果没见过这道题,考的就是思维力。凭记忆力做的题目速度快、把握大、得分高。而要做到这一点,考生平时就要多做练习题、多看例题,尤其是要对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烂熟于心。这样,考试时可利用的记忆脚本就会比较多。‎ ‎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初中生,如果每门功课都有四五百道例题烂熟于心,那么考试时就一定能触类旁通,轻易得到好成绩。‎ ‎    那么,大家关心的作文能不能靠记忆呢?可以。平时写作文有足够时间修改,考试时就不具备这个条件了。如果不靠记忆(不等同于背作文),到时就会手忙脚乱,很难得高分。从考试方向来看,中考作文主要考套路,高考作文主要考立意。‎ ‎   ‎ ‎ 在中高考中,作文是分值最高的题目。七八百字的一篇作文,阅卷老师在上面所花的时间30秒钟。由于时间限制,阅卷只能是扫描式地看一看开头、中间、结尾。在阅卷老师的扫描中,能否让他看到精彩的句式或一抹亮色,就决定了这篇作文的得分高低。有鉴于此,在作文中可以有的放矢投其所好,令阅卷老师不得不为自己加分,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难。比如,你写校园的荷花,结尾时想到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名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是,水面太小,要说“接天”、“无穷碧”就不恰当。怎么办呢,这位学生灵机一动,大笔一挥:“虽说谈不上‘接天莲叶无穷碧’,可却是名副其实的‘映日荷花别样红’!”经过这么一处理,就能让阅卷老师不得不佩服了!‎ ‎    2、怎样安排考试复习时间 ‎    现在离中考还有157天。这157天这样安排:第一轮4月底,主要任务是把所有知识点弄熟弄精,但少涉及综合题目。因为知识点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后面建立在知识点基础上的综合能力就无法得到巩固,更无法达到提高。第二轮在5月,主要任务是把各知识点融合贯通。第三轮6月,主要任务是进行规范的习题训练,对知识点查漏补缺,最后3天进行脉络整理。‎ ‎    3、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 ‎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决定命运的中考确实不能不重视;可是也要反过来想一想,如果“重视”了就一定考得好吗?也不一定。相反,你越是重视它,就可能越紧张,甚至到时候方寸大乱。‎ ‎    正确的态度是毛泽东所说的:“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里的“藐视”,就是考试再难、再重要,每年也总有那么多人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所以要把考试当做“纸老虎”看待。这里的“重视”,是指不管你平时的学习成绩好坏,复习时要完全模拟考试环境,这是许多考试状元的经验之谈。只有完全模拟正式考试,才能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 ‎    4、学习成绩不是用药物堆砌而成的 ‎    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补脑药”大行其道,考生趋之若骛。可是谁要是把学习成绩的提高寄希望于药物的堆砌上,其本身就是可笑和不现实的(体育考试尤其如此)。这些药物基本上都只能起一种心理安慰作用。从科学角度看,深海鱼油虽然对大脑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只对2岁以内的婴儿起作用;维生素、微量元素、卵磷脂、脑磷脂等,从饮食中就能摄取;提高大脑皮层兴奋程度,只能一时提高学习效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补脑”;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临床上用于老年痴呆症等大脑功能性疾病的恢复,而且有许多副作用,并不适合中学生使用。‎ ‎    二、高分考生必备的四种能力品质 ‎    通过对许多超常青少年的测查和追踪研究表明,他们较之一般青少年有较高的智力,在他们的智力结构中显现出4种最重要的能力品质。‎ ‎    1、观察问题的敏锐和机警 ‎    超常的孩子能敏锐地注意对他来说是新鲜的事物,并能注意到细节。在课堂上听课总是全神贯注,绝不分心,随时准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的洞察力在一切领域都是有价值的。例如,对人的观察,既能看到一个人的缺点也能看到他的优点,能很快地得出正确的结论。‎ ‎    2、良好的记忆力 ‎    记忆力因人而异,一般说,超常的学生总是能够比较容易记住他们用得着的材料,能够把学习新材料和对它们的运用结合起来,从而能毫不费力地做到记住所要记忆的东西。‎ ‎    3、独立的思维能力 ‎   ‎ ‎ 超常青少年有高度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有较好的发展逻辑关系并进行正确推断的能力。他们经过考虑能预见事物的后果;可以判断自己或他所在集体所做的实际工作能否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能常常把自己的工作与其他人的工作进行比较作出判断,能够找出问题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4名超常青少年所作的研究表明,他们对图形知觉推理正确反应等、数学概括推理正确反应率以及类概念分类正确反应率比一般青少年都高得多。‎ ‎    4、创新能力 ‎    所有的进步都有赖于个人的创造能力,这也是天才结构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当青少年复述文艺作品、绘出奇特的图画、唱出与众不同的调子、朗诵韵律不合的诗歌时,在与同龄青少年之间进行比较,都可以发现他们的创新能力。‎ ‎    上述各种能力在绝大多数超常青少年身上都有所表现,而且是完备地结合在一起。不过,每种单独能力的表现程度则有所不同。超常人物除具备上述适合于各种活动的一般能力外,还有适合于具体活动要求的高水平的特殊能力,如数学家、文学家、科学家都有各自的特殊能力。‎ ‎    三、十项成功原则 ‎    第一项成功原则:树立明确目标 ‎    目标是对于所期望自己取得的成就的真正决心。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目标是走向成功的基石,它能使我们潜意识发挥积极力量,使我们更容易找到正确的方向,使我们的学习充满乐趣,使我们更易把握机会。你应该树立一个明确、高水平的理想目标,并把它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有了明确目标,只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然后你必须下定决心,制定可行的计划,并且立即行动。树立明确目标,将目标转化为实践,你会发现自己正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    第二项成功原则:专心致志 ‎    专心致志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到达成明确目标的特定行为上,找到达成这种明确目标的方法并付诸实践。专心致志可以调节人的思想,可以使人到达胜利的彼岸。专心致志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自信心。当你专心致志于明确目标上,并通过思考习惯把明确的目标映射在头脑中时,你就是在调整潜意识,为明确目标的实现做着积极的贡献。专心致志,学会专注,切忌分散自己的力量,要一次只做一件事,同时要把握好现在。‎ ‎    第三项成功原则:保持身心健康 ‎    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是合一的,即身心。一个人有两种能量:身体上的能量、心理和精神上的能量。后一种能量尤其重要。当你的能量水平过低时,你的身体和心理的力量就无法正常发挥,这时就是你充电的时刻了。为了维持身心能量水平,必须不断地锻炼它们,适时地给予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维持健康的身体是很重要的。寻找快乐,有效控制情绪,对于维持健康的心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    第四项成功原则:效率第一,成功不能等待 ‎    我们可以看到,有地位的人往往做出许多旁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成绩,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时间?他们并不比我们活的更久,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高效率。生命因为效率而延长,成功来自于效率。‎ ‎    1.时间无价,让时间给你增值 ‎    充实时间容量的好办法就是挤。工作要挤才紧张,时间要挤才充裕。不轻易放过闲暇的一分一秒,闲暇对于智者来说是思考,对于享受者来说是养尊,对于愚者来说是虚度。费尔德曾精辟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么5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   ‎ ‎ 记住一件事,时间是惟一可以卖给他人或自己的东西,对时间的利用率越高,就越可以靠他卖得好价钱。人获得的最平等的资产也许就是时间。对时间的不同运用,往往会使人生变得富有或者不富有。对不同的人,时间是无情的,但又是慈善的,只取决于你怎样对待它。珍惜时间,你会获得人生的价值,时间也尊重了你,不珍惜时间,时间抛弃了你,你的生命只是虚度。‎ ‎    2.不要期望明天,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    学习成绩的好坏,差别并不在于学习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学习的效率的高低。学习的目的是对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一切学习方法都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 ‎    第五项成功原则:不能忽略细节的作用 ‎    成功不是一朝一夕才能获得的,它需要我们平时去积累,需要我们抛弃那些生活中的烦琐的事,围绕着你的定位去奋斗,正如荀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    1.不要被烦心事挡住成功的步伐:做大事并不一定没有琐事干扰,善于把这些琐事抛到脑后,是非常重要的“抽身法”。要想有地位,就得不在乎你身边的琐事。成大事者对生活不检点叫不拘小节,平庸的人对生活不检点叫做寒酸。‎ ‎    2.不要用“如果”,而改用“下次”:“如果,只要”的态度只能使人迟钝而不能使人振奋,但是“下次”却表示对问题积极的、勇敢的出击态度。排除“如果,不要”的观念,采取“下次”的看法,你就会有把事情做得最好的能力,而且不论什么挫折都不能够妨碍你的前进。‎ ‎    3.过分谨慎导致事与愿违: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也不可能没有挫折,而贵在遇到困难时不气馁,面对挫折不自卑。要有勇气和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力量,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从而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战胜逆境,解脱难题。‎ ‎    4、“开除”自己才能进步:把自己从相对安逸的环境中开除出去,再开除自己身上的缺点,那么,你离成功的彼岸肯定会越来越近。不管怎么说,开除自己,就是给自己提供压力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希望与机遇。‎ ‎    第六项成功原则:兴趣与自我激励 ‎    兴趣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去想办法克服它。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优点上,看到自己的长处,开发自己的长处,利用自己的长处。英国近百年来最年轻的首相是梅杰,他47岁就登上了首相宝座。可他年轻的时候,竟然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退学,后来又因为心算能力差没有被录取为公共汽车售票员。有人想不通:一个连售票员都不能胜任的人怎么就当了首相?梅杰在一次谈话中回答说:“首相不是售票员,用不着心算。”‎ ‎    学习是自己的事,所有困难都要自己来克服。如果不善于激励自己,心理素质不够强,是很难通过最后的考验的。其实,每个学生都具有自我激励的能力,都能比昨天做得更好,而且完全可以应付激烈竞争。‎ 除了你之外,没有什么圣人: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自己的,走怎样的路都只能由自己决定,从没有什么圣人、高人可以帮你。善于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    第七项成功原则:记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 ‎    记忆力水平高低之间的差异只在于记忆方法的不同,如果方法得当,遵循规律,你也可以轻松记住你想要记住的一切知识。记忆是一种技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培训,大幅提高自己的记忆力,让死记硬背的苦差事变得有趣而轻松。磨刀不误砍柴功,花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习惯,会让今后的学习事半功倍。‎ ‎    1、遵循记忆规律:学生要记忆大量的知识。如果不能科学用脑,认识记忆规律,效果将事倍功半,并且越来越没有信心。增强信心;缓解紧张情绪;认识记忆规律;督促自己及时复习,随学随记。‎ ‎    2、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记忆都是一件苦差事。但如果掌握了良好的记忆方法,记忆就会变得充满乐趣。‎ ‎   ‎ ‎ 3、交替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科目很多,不能顾此失彼。而交替学习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你提高大脑的兴奋程度。在学习计划中体现出交替学习;在计划中控制单一科目的学习时间;重点科目分成几段时间来学习;注意文理科交替学习;复习阶段注意同科内的前后交替;休息时要让大脑疲劳的部分彻底放松。‎ ‎    第八项成功原则:养成发散思维、广泛联系、阶段性总结的好习惯 ‎    面对新的问题时,如果能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会让解题过程变得更轻松。考试的真正目的,也正是为了让学生自如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然而,联系已有知识的关键在于一个字——活,如果用得过于死板,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 ‎    学生都不希望孩子在考试中丢分,那么不妨看一下为什么丢分——难道所用到的知识,自己没有学过吗?不是!既然不是,丢分就只有一个理由——思维不够灵活,不知道如何用那些学过的知识。‎ ‎    老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当代)叶圣陶 ‎    《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哪里掌握得比较充分,哪里还有不足。如果连自己的缺点和问题都不知道,你怎么复习?你又怎么面对考试?你的不足不是试卷上老师打的叉,而是头脑里知识的空白。‎ ‎    在课堂上,老师讲出来的知识仅仅是老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消化吸收,做出小结,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的小结能把知识装进了自己的头脑,并且做出初步的整理,把老师的知识连接到自己头脑中。‎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德)爱因斯坦 ‎    提出问题是五分钟的傻瓜,不提问题是永远的傻瓜。‎ ‎    在课堂学习上,提问是积极思考的标志,问题越多的学生知识掌握得越全面,领会得越透彻。而那些很少提问甚至从不提问的学生,虽然也听到了老师的讲解,也听到了别人的提问和老师的回答,但由于自己的手并没有举起来,所以他的思路并没有真正跟上,即使听到了同样的内容,印象也不如积极思考的同学深,不仅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差,而且还非常容易遗忘。‎ ‎    第九项成功原则:养成读杂书、勤作读书笔记、查阅工具书、搜集学习的资料、写作、记日记、养成摘录的好习惯 ‎    渥沦·哈特葛伦博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人,他以前是一所大教堂的牧师,后来退休了。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了解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点时间学习,只要每天花五分钟阅读相关资料,持续五年,你就会成为这一领域中最权威的人。”‎ ‎   想要学习却不知道学习策略的人叫文盲。——(美)阿尔温·托夫勒 ‎    一本书读过了,就会渐渐谈忘。而如果把读书的体会和心得及时记录下来,无论过去多久,你还是一看到笔记,就能唤醒尘封的记忆,回想起读过的内容,让知识在脑中牢牢地扎下根来。‎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代)荀子 ‎    荀子为啥在他《劝学》的文章中讲到这些呢?这位古代先哲就是在告诉人们要善于利用工具。‎ 学习,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薄至厚,逐步积累和丰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积累知识——即搜集学习资料乃是其中的至关重要的阶段。‎ ‎   ‎ ‎ 文字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写作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得到了老师的认同,就会给你更高的分数,没有很好的写作能力,就会让自己失去很多机会。‎ ‎    学习如掘宝,摘录是最好的工具。健康、丰富的阅读资料;培养“动口、动脑、动手”的阅读习惯;正确科学的摘录方法;准备摘录专用本;纠正不正确的阅读习惯;反复阅读已摘录的知识。‎ 第十项成功原则:善于观察、将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 ‎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书山学海包罗万象。获取真知实学的道路千万条,但都得先观察开始。观察如同一把披荆斩棘的开山大斧,给我们开辟出一条通向知识巅峰的通天大道。‎ ‎    开阔视野、激发观察兴趣;提出观察的要求、目的和方法;把观察和表达结合起来;一边观察,一边想象、联想;纠正粗心、马虎的毛病。‎ ‎    学习知识不运用,如同耕地不播种——中国谚语 ‎    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的理论总结,既然书本知识是从实践中来,最终也应回到实践中去,这是学好知识、学精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知识的必然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思想。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是为了创造价值、创造物质和精神的财富。‎ ‎    第十一项成功原则:克服浮躁、学习懒惰、半途而废和定势思维 ‎    懒惰就像一剂慢性毒药,让人丧失斗志,日渐消沉。本应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会因懒惰成性而荒废学业。‎ 我惟一的敌人是半途而废,我惟一的力量就是坚持。——巴斯德 ‎    浮躁是学习的大敌,专一是成功的保障。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必然要经历诸多挫折,遭遇诸多困难。很多学生就在这许多阻挠面前停了下来,最后半途而废,放弃了学业。螃蟹浮躁,寄人篱下;人若浮躁,则无处容身;学习浮躁,则学无所成。‎ ‎    学习中的定势思维控制了人们自由的、充满灵性的思索。破除定势思维要走进自然,接触社会,增加见识,寻找灵感;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氛围;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同中求异;培养想象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