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0届高三综合能力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南海区2020届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 语文 2020.03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项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说,《野草》里有我的哲学。《野草》集中讨论的是个体生命深层困境的问题,展现了鲁迅人生哲学的精髓。 在《野草》里,鲁迅塑造了许多文学意象,以象征人类某些方面的深层困境。如《死火》一篇,以被人遗弃在冰谷中的行将熄灭的“死火”,推出了“冻灭”与“烧完”两种选择。“冻灭”就是留在原地“坐以待毙”; “烧完”就是随“我”走出,做“垂死挣扎”。尽管最后等待它的都是死亡,但是“冻灭”和“烧完”是有区别的。这个“冻灭”,他是什么事儿不干,他的生命没有光影,只是一个空壳。这个烧完,虽然最后也是完,但他燃烧的那个瞬间是发出灿烂的光辉的,他的生命是充实的。这就是一种人生哲学,生命的价值不在手结果,而在于过程。人就是在冻灭和烧完之间作选择。导师王瑶先生曾对我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因为垂死挣扎有一种挣扎之美。 - 30 - 《野草》里还有一篇《影的告别》,影子的物理特征是正午阳光直照或者完全黑暗的时候,影子就没有了,影子只能存在于明暗之间。鲁迅就用影子的形象,来象征自己这样一种“历史中间物”的命运。“历史中间物”的意义是什么呢?鲁迅说,就是要反抗黑暗,要和黑暗捣乱,它生命的价值是和黑暗连在一起的,实现在对黑暗的反抗当中。它当然不被黑暗所容,当黑暗笼罩的时候,这样的影子会消亡;但当黑暗真正消失、光明完全普照的时候,这个历史中间物的价值没有了,影子也要消亡。所以像鲁迅这样的历史中间物,他不仅在黑暗中没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在光明中也没有自己的地位,他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他只能够彷徨于无地。这“无地彷徨”四个字,实际上说尽了“知识分子”的深层困境。 但是当一个人绝望到顶点的时候,就会大彻大悟。所谓大彻大悟,就是看透了人生、社会、历史的局限,看透了自我选择的有限性。很多事情你之所以失望,在于你原来抱的希望太大。如果你把问题都看透了,想透了、你就不绝望了。这就是鲁迅说的“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就是“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绝望到底,就成了大彻大惜。大彻大之后,还可能出现两种态度。一种是,既然一切都如此,那我就什么事也不做了,就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之。还有一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前面是坟,但还要努力地往前走,要反抗,要奋斗。鲁迅的哲学就是要“反抗绝望”。 这种反抗绝望的哲学,其实包含两个侧面。一个是看透一切,大彻大悟,打破一切幻想与神话,清醒地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生存困境,这是打破一切瞒和骗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另一个是采取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一种反抗绝望的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家、佛家的大彻大悟和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结合。在我看来,这样一种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其特点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哲学的核心,同时也是20世纪的中国所留下来的非常重要的精神遗产。 (摘自《和钱理群一起阅读鲁迅》)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死火”被遗弃在冰谷中,如果它选择了被人带出“烧完”,生命会更有意义。 B. “无地彷徨”四个字,说尽了知识分子在黑暗与光明中都没有地位的深层困境。 C.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是说把问题看透、不抱希望,可以摆脱绝望,以利奋斗。 D. “反抗绝望”一言以蔽之,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面对黑暗,毫不妥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使用文学评论常用方法,多次引用鲁迅话语,以增强对鲁迅作品阐析的说服力。 B. 作者善于进行两分,以“两种态度”“两个测面”引出对比论证,有《死火》遗风。 C. 本文通过对“影子”意象的分析,揭示了“历史中间物”的命运,使说理生动形象。 - 30 - D.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先明示中心论点,再具体举例论证,最后深入分析,揭示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野草》通过塑造文学意象,探讨了个体生命深层困境的问题,可以把它当作人生哲学去读。 B. “历史中间物”指的是鲁迅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反抗黑暗,从而不容于黑暗势力。 C. 明知前面是坟,仍需努力往前走,要反抗,所以鲁迅赞赏青年们向北洋军阀政府的徒手请愿。 D. 反抗绝望的哲学,是鲁迅哲学的核心,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D项,“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面对黑暗,毫不妥协”错误。原文看“反抗绝望”含两个侧面,一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二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选项概括不全,漏掉了“清醒的现实主义”。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B项,“引出对比论证”错误。“两个侧面”是指“一个是看透一切,大彻大悟,打破一切幻想与神话,清醒地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生存困境,这是打破一切瞒和骗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另一个是采取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可见不是对比论证,而是并列关系。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 - 30 - C项,鲁迅主张的“要反抗,要奋斗”,不包括“徒手请愿”。“青年们”此处指刘和珍等人。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从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的持续增长,我国减贫事业发展漫长且不易。70年,减贫7亿人。我国现已基本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中国减贫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70%……截至2018年底,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还有未脱贫人口627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45.4%,贫困发生率达6.4%。剩余贫困人口中,“老、弱、病、残”人口占比高,文化水平低,很多都是“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难啃“硬骨头”。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战阶段,无论是国家单位、地方各级部门,还是各类型企业、社会组织等,都广泛地参与到了脱贫攻坚战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责任和重大意义。30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在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计扶贫、救灾扶贫、公益伙伴合作、国际扶贫和扶贫倡导等领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介绍说。中国扶贫基金会产业扶贫项目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性建设为基础,以小农户参与为核心,以价值链提升和人才支撑为两翼,破解农产品产业发展过程中效率、品质和品牌三大核心难题。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覆盖了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7个县(市/区),扶持并孵化了近40家农民合作社,帮扶20种品类的特色农产品。 作为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中央企业奋勇争先,充分发挥员工人数多、购买力较强的优势特长,充分利用企业电商平台资源和销售网络资源。2018年以来中央企业已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24.88亿元。此外,自2015年“万企帮万村”活动开展以来,已有5.54万个民营企业参与帮扶,帮扶贫困人口数达755.98万人。 (摘编自《咬定目标、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战》 - 30 - 材料二 农村电商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对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就业和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开辟了新路径。 (摘自《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 材料三 2018年,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消除农村贫围的决议,把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理念与实践写入其中,中国为全球消除贫困提供了经验。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村减贫战略主任本杰明·戴维斯表示,“我们正在探索如何将中国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国家。中国与拉丁美洲、非洲地区国家间开展了一系列扶贫项目合作,这些项目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 30 -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消除贫困的同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敢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开展对外援助以来,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4000亿元援助,并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中国设立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已在30多个国家实施了200余个有关救灾、卫生等领域的发展合作项目。赞比亚经济学家优素福·多迪亚说,“赞比亚的经济社会发展从中国的投资中获益良多,与中国合作是非洲最好的选择,希望中非合作进一步推动非洲的工业化进程和科技发展”。 (摘编自《国际社会点赞中国扶贫工作: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4至2018年,农村网络零售额不断增长,其中2017、2018年突破了万亿,电商扶贫成绩突出。 B. 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率在2016年达到顶峰后逐年降低,可以推测农村网络零售额在不久后继续回落。 C. 2018年农村网络零售额的地域分布不均,东部地区的农村网络零售额远高于其它地区的农村网络零售额。 D. 2018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率高于当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率。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战阶段,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不仅要依靠国家单位、地方各级部门,还需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 B. 中国现已基本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剩余贫困人口中,“老、弱、病、残”人口占比高,文化程度低,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 C.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精准扶贫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其产业扶贫项目破解了农产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D.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企业通过企业电商平台资源和销售网络资源,2018年以来已经帮助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24.88亿元。 6.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在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消除贫困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经验? 【答案】4. B 5. D 6. 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②各级社会组织积极参加到了脱贫攻坚战中; ③精准扶贫项目大量开展;④央企、民企等企业积极参加扶贫工作; ⑤大力建设、充分利用好电商平台资源;⑥有针对性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⑦重视农业的转型升级,重视农民的就业。 【解析】 【4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本题, B项,“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率在2016年达到顶峰后逐年降低,可以推测农村网络零售额在不久后继续回落”错误,“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率在2016年达到顶峰后逐年降低”与“农村网络零售额不久后继续回落”,没有必然关联,而且,选项忽略了零售额近年来是高位发展。 故选B。 【5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整合和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结合文中的对应句子对读选项,找到细微的差别,重点注意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本题, D项,“已经帮助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错误,中央企业不仅是购买了贫困地区农产品,而且还帮助销售了贫困地区农产品。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 30 - 由国家各项扶贫政策可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由“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战阶段,无论是国家单位、地方各级部门,还是各类型企业、社会组织等,都广泛地参与到了脱贫攻坚战中”可知,各级社会组织积极参加到了脱贫攻坚战中;由“30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在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计扶贫、救灾扶贫、公益伙伴合作、国际扶贫和扶贫倡导等领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可知,精准扶贫项目大量开展;由“中央企业奋勇争先,充分发挥员工人数多、购买力较强的优势特长,充分利用企业电商平台资源和销售网络资源……有5.54万个民营企业参与帮扶”可知,央企、民企等企业积极参加扶贫工作;由“农村电商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对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就业和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开辟了新路径”可知,大力建设、充分利用好电商平台资源;由“以小农户参与为核心,以价值链提升和人才支撑为两翼,破解农产品产业发展过程中效率、品质和品牌三大核心难题。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覆盖了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7个县(市/区),扶持并孵化了近40家农民合作社,帮扶20种品类的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可知,有针对性提升农产品的品质,重视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民的就业。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在此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 恼 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雪,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它那瘦骨嶙嶙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姚纳和他的瘦马已经有很久停在那个地方没动了。他们还在午饭以前就从大车店里出来,至今还没拉到一趟生意。可是现在傍晚的暗影已经笼罩全城。街灯的暗淡的光已经变得明亮生动,街上也变得热闹起来了。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姚纳听见了喊声。他猛地哆嗦了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 姚纳就抖动一下缰绳,从背上和他的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撇下来,那个军人坐上了雪橇。车夫习惯地挥动一下鞭子,那匹瘦马也缓慢地离开原地走动起来。 姚纳在赶车的座位上局促不安,他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 - 30 - 姚纳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姚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这是上帝的旨意哟。” “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车夫就又伸长脖子,微微欠起身子,挥动起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 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有三个年轻人走了过来。 “赶车的,到警察桥去!”其中一个驼子说。“三个人,二十戈比!” 姚纳抖动缝绳,吧哒嘴唇。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一个卢布也罢,五戈比也罢,如今在他都是一样,只要有乘客就行……三个青年人一条齐抢到座位上去了。 “快点跑!嘿,瞧瞧你的这顶帽子!彼得堡也找不出比这更糟的了。” “你到底赶不赶车,老不死的?难道就这样赶车?你抽它一鞭子!嘿,抽它!” 姚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趁他们谈话停顿的时候,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你赶车吧!诸位先生,照这样的走法我再也受不住了!他什么时候才会把我们拉到呢?” “赶车的,你有老婆吗?”一个问。 “我?快活的老爷,我的老婆现在成了烂泥喽……在坟墓里!现在我的儿子也死了,可我还活着……死神认错门了……它原本应该来找我,却去找了我的儿子……”姚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 姚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后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寂静又向他侵袭过来。 姚纳瞧见一个扫院子的仆人,就决定跟他攀谈一下。“老哥,现在几点钟了?”他问。 “九点多钟。……你停在这儿干什么?把你的雪橇赶开!” - 30 - 姚纳把雪橇赶到几步以外去,伛下腰,听凭苦恼来折磨他。…………他受不住了。“回大车店去,”他想。 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姚纳已经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空气又臭又闷。姚纳瞧着那些睡熟的人,搔了搔自己的身子,后悔不该这么早就回来…… “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想。“一个人要是能让自己吃得饱,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嗽一嗽喉咙,往水桶那边走去。 “你是想喝水吧?”姚纳问。 “是啊,想喝水!” “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你听说了吗?这个星期在医院里死掉的!” 姚纳发现自己的话一点影响也没有,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老人就叹气……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 “你在吃草吗?”姚纳问他的马说,看见了它的发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唉……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他要是活着就好了……” 姚纳沉默了一忽儿,继续说:“我的小母马……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地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忽然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 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摘编自契诃夫短篇小说《苦恼》)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对大雪的描写,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渲染了清幽的氛围,为主要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 B. 作者写姚纳的小马瘦骨瘦骨嶙嶙,腿像棍子般直挺挺,从侧面表现了其主人贫穷的生活状况。 C. - 30 - 姚纳“顾不上”对不公道的车费讲价,这既因乘客难得,也因他需要有人乘车,听他说话。 D. 作者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倾向自然地融入客观描写,对现实的揭露入木三分。 8. 作者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姚纳是怎样的一个人。 9. 对姚纳“倾诉”的对象,请分类加以分析,并概括其中蕴含的意义。 【答案】7. A 8. 姚纳是个年老力衰命运悲惨的车夫。 ①命运悲惨:“我老婆现在成了烂泥喽”,妻子早死,“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年轻的儿子上周病死了。 ②性格善良、安分、隐忍:“要是能让自己吃得饱,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他对人说话都很谦卑。 ③疼爱儿子,内心孤苦,渴望倾诉:“死神认错门了。……它原本应该来找我,却去找了我的儿子”,表明他宁愿自己死让儿子活着。几次找人言说儿子去世,表现他渴望同情。 9. 倾诉对象大致可分为三类: ①军官与年轻人,与车夫有些许问答,“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赶车的,你有老婆吗?”,对车夫有一丝同情:但整体自私冷漠。 ②仆人与年轻车夫,虽与姚纳同样卑微苦难,但对他毫不同情,麻木冷漠。 ③小母马“听着,向它主人手上呵气”,虽是无意识的,却让姚纳感到了温暖。姚纳的苦痛在人间无人倾听,只有在小马跟前才能把心里的话讲出来,这是作者对黑暗社会人间冷酷的控诉与批判。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 A项,“清幽的氛围”错;“为主要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错。景物描写为人物设定了一个晦暗冷清的背景,渲染悲凉凄苦的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内心的痛苦。 各项A。 【8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把握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明确人物描写手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细节描写,然后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特点。 由“我的老婆现在成了烂泥喽……在坟墓里”“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他要是活着就好了……”可知,姚纳年老力衰,早年丧妻,儿子病死; 由“他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一个人要是能让自己吃得饱,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可以看出,姚纳对人说话谦卑,为人善良、隐忍,对生活要求很低; 由他一次次向别人诉说儿子的去世和“他要是活着就好了……”等句子可以看出,姚纳疼爱儿子,内心孤苦,渴望倾诉。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作品内容和把握主旨的能力。文本主题需要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梳理情节发展,把握时代背景和环境描写,理解小说标题和整体思想等进行分析概括。 第一次与军官倾诉,军官说“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毫不同情他的遭遇; 第二次向三个年轻人倾诉,驼子说“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你赶车吧”,一个问“赶车的,你有老婆吗”可以看出她们有一点同情,但是并未过多安慰; 第三次向仆人倾诉,仆人说“九点多钟……你停在这儿干什么?把你的雪橇赶开!”第四次向另一个赶大车的倾诉,“姚纳发现自己的话一点影响也没有,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这两个人与姚纳同样卑微苦难,但对他毫不同情,麻木冷漠。 第五次向小母马倾诉,“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通过母马无意识的安慰,控诉和批判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 30 - 【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考生要从小说中勾画关于这个人物言行举止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文中其它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解题思路可以分为四步:一、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二、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夷简,字坦夫。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官。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我材木于曲方。有司责期会,工徒至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又言:“盛冬挽运艰苦,须河流渐通,以卒番送。”真宗曰:“观卿奏,有为国爱民之心矣。”擢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蜀贼李顺叛,执送阙下,左右称贺。既而属御史台按之,非是,贺者趣具顺狱,夷简曰:“是可欺朝廷邪?”卒以实奏,忤大臣意。寇准判永兴,黥有罪者徙湖南,道由京师,上准变事。夷简曰:“准治下急,是欲中伤准尔,宜勿问,益徙之远方。”从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真宗祔庙,太后欲具平生服玩如宫中,以银罩覆神主。夷简言:“此未足以报先帝。今天下之政在两宫,惟太后远奸邪,奖忠直,辅成圣德。所以报先帝者,宜莫若此也。”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契丹聚兵幽蓟,声言将入寇,议者请城洛阳。夷简谓:“契丹畏壮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景德之役非乘舆济,则契丹未易服也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或曰:“此虚声尔,不若修洛阳。”夷简曰:“此子囊城郢计也。使契丹得渡河,虽高城深池,何可恃耶?”乃建北京。自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夷简之力为多。其后范仲淹屡言事,献《百官图》论迁除之敝,夷简指为狂肆,斥于外。时论以此少之。夷简当国柄最久,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虽数为言者所诋,帝眷倚不衰。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七十》)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契丹畏壮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景德之役/非乘舆济河/则契丹未易服也/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 B. 契丹畏壮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景德之役/非乘舆济河)则契丹未易服也/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 C. 契丹畏壮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景德之役非乘舆/济河则契丹未易服也/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 D. 契丹畏壮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景德之役/非乘舆/济河则契丹未易服也/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0 - A. 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举人明清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B. 祔庙,是祔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祔”的意思是送死者的牌位入祖庙,与其先祖共享祭祀。 C. 郊祠,指古代帝王在郊外祭天地神祇。始于西汉,后被各朝统治者利用,规制逐渐完善。 D. 幽蓟,指古幽州和蓟州的并称,指北京、天津与山西、河北北部地区,是中原的天然屏障。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发现被送进京的叛贼“李顺”是假的后,那些曾向皇上贺喜的大臣想将错就错,吕夷简坚持奏报实情、违逆了群臣。 B. 太后想按真宗宫中服饰玩物的水准厚葬他,吕夷简劝阻说,太后远奸邪、奖忠直、辅成圣德、才是对先帝最好的安葬。 C. 范仲淹以《百官图》进谏,指出随意提升官员的弊端,吕夷简斥责他狂姿放肆,将他贬到外地,人们对此意见并不大。 D. 吕夷简很有政治才能,对内政敢直言,御外敌不退缩、他长时间执掌朝政,为太后临朝时期的天下太平,做出了贡献。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责期会,工徒至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2)准治下急,是欲中伤准尔,宜勿问,益徙之远方。 【答案】10. B 11. A 12. C 13. (1)有关部门规定期限上交木材,工匠徒役有被逼至死的,有关部门就诬陷他们逃亡了,还速捕监禁他们的妻子儿女。 (2)寇准统治管理当地人民严格急躁,这是想证陷寇准而已,应该不要问罪追究寇准,要把他们流放到更远的地方去。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 30 - 句子意思是:契丹怕强欺弱,我们如果急着在洛阳筑城,无以显示威势,景德之战如果不是皇上渡过黄河,那契丹是不会轻易屈服的。应该在大名修建都城,以示将御驾亲征以打破他们的图谋。 “畏壮侮怯”是并列短语,做“契丹”谓语,表意完整,应与后文断开,排除AD;“乘舆”这里代指皇帝,做主语,“渡河”做谓语和宾语,表意完整,应与后文断开,排除C。 各项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 A项,“及第……特指考中……举人”错,只“特指”进士。 各项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 C项,“人们对此意见并不大”错,由“时论以此少之”可知,实际上是当时的言论都因此批评他。 各项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 (1)有关部门规定期限上交木材,工匠徒役有被逼至死的,有关部门就诬陷他们逃亡了,还逮捕监禁他们的妻子儿女。关键词:“有司”,有关部门;“工徒”,工匠;“亡命”,逃跑;“妻子”,妻子儿女。 (2)寇准统治管理当地人民严格急躁,这是想证陷寇准而已,应该不要问罪追究寇准,要把他们流放到更远的地方去。关键词:“治下”,统治管理当地人民;“中伤”,诬陷;“尔”,而已;“问”,问罪追究。 - 30 - 【点睛】1、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如盖追先帝之殊遇。 (2)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如: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注意其中的“乎”,有时通介词“于”,往往居于句中,如《醉翁亭记》中有“颓然乎其间者”;“焉”有时也居于句中,如《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3)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所欲有甚于生者。 (4)复音虚词有:且夫、若夫、乃父,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复音虚词大多位于一句话的开头,它们之前一般要断句。如: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向使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找名代,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和代词一般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再次出现是只提名不提姓。如:“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为“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3、察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然后进行断句。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这里总共三句话,就能直接用“曰”断开的就有三处,其余的可根据名词标志断开,为“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依总分,定句读 在文言文中,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可以据此进行断句。如:“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乐乐宴乐损矣。”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是一个总分关系。 5、据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互文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也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断句。 (1)顶真断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 (2)对偶断句: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愿不期深浅/其于伤心。(《战国策》) - 30 - (3)反复断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孰与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这几句话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可根据这一特点断句 6、辨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等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1)判断句式:“……者,……也”及其变式 (2)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 (3)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 (4)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其……耶” 参考译文: 吕夷简字坦夫,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官。屡迁升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当时京师大建宫观,在南方砍伐木材。有关部门规定期限上交木材,工匠徒役有被逼至死的,有关部门就诬陷他们逃亡了,还速捕监禁他们的妻子儿女。吕夷简请求放缓劳役,皇上听从了他。又进言:“隆冬牵拉运输艰苦,须等到(开春)河流渐通,以军队兵卒运送。”真宗说:“看你的奏章,有为国爱民之心啊。提升为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蜀贼李顺造反,被捕获造送朝廷,左右大臣称贺。不久交付御史台审问,发现其人并非李顺,称贺者催促就当作李顺来结案,夷简说:“这事可以欺骗朝廷吗?”终于按实情上奏,违逆了群臣之意。寇准管理西安永兴,将有罪的人黥面迁徙湖南,罪犯取道京师,上告寇准改变刑制。吕夷简说:“寇准统治管理当地人民严格急躁,这是想诬陷寇准而已,应该不要问罪追究寇准,要把他们流放到更远的地方去。”真宗听从了他。仁宗即位,升吕夷简任右谏议大夫。送(驾崩的)真宗进先祖宗庙,太后想按他活在宫中时的样子布置服饰玩物(陪葬),用银罩覆盖真宗的牌位。夷简上言:“这样不足以报答先帝。现在天下政权由两宫掌握,希望太后疏远奸邪小人,嘉奖忠直之士,辅助新君成就圣德。用来报答先帝的,应没有比这更好的。”旧制,郊祠完毕,辅臣升官,吕夷简与同列大臣都推辞,此后成为定例。契丹在幽蓟聚兵,扬言将入侵,议事者请求在洛阳筑城。吕夷简说,“契丹怕强欺弱,我们如果急着在洛阳筑城,无以显示威势,景德之战如果不是皇上渡过黄河,那契丹是不会轻易屈服的。应该在大名修建都城,以示将御驾亲征以打破他们的图谋。”有人说:“这是虚张声势而已,还是不如修筑洛阳。”吕夷简说:“这是子囊修筑鄂城的计策。如果让契丹渡过黄河,即使高城深池,能用来依凭吗?”于是修建北京。自从仁宗即位,太后临朝听政十多年,天下太平,夷简功劳很大。后来范仲淹多次进言议事,献上《百官图》论述随意提升官员之弊,吕夷简指责为狂肆,把他贬斥到外地。当时的言论都因此批评他。吕夷简掌握国家大权最久,对于天下大事,屈伸进退,处理有方。虽然几次遭到上言者的诋毁,而皇帝对他的眷顾依赖不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 30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 顾炎武① 愁听关塞遍吹茄,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②,一成犹启少康家③。 苍龙日墓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廷明诏④近,五湖同觅钓鱼槎⑤ 。 [注]①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曾参加江南抗清斗争,②熊绎国:指楚国。③一成: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方圆十里。少康,夏代中兴之主。④明诏,这里指胜利后颁赏的诏书⑤五湖,范蠡复兴越国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槎,木筏。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两句写北方关塞已被清人占据、胡茄吹遍,却术见中原明军战车驰驯的抗战局面。 B. 第三句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表达晚明虽已落败、但反击仍可取胜的信念。 C. 诗人用“苍龙日暮还行雨”比喻清军暴虐,又以“老树”“著花*表达了自己抗清的意志。 D. 全诗从直述时局落笔,多处用典、设喻,挥洒自如,思路明晰,表现了学人之诗的特色。 15.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与开头的“愁”字呼应,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14. C 15. “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意思是等到汉家王朝获胜,朝廷论功行赏的诏书到来,你我再一起归隐垂钓,泛舟五湖。表达了抗清复明之心与功成身退之意。全诗开头一个“愁”字,直抒忧国情怀,经中间老当益壮的表白与尾联相呼应,表现了作者的家国担当与高风亮节。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 C项,“苍龙日暮还行雨”比喻清军的暴虐,错。“苍龙日暮”与下句“老树春深”都是作者自比,自己虽然年老,报国之心仍在。 - 30 - 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对重要诗句的考查主要包括:含义(意义);既考查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又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句子进行赏析和评价。做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再分析诗句情感。 先分析诗句意思,“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意思是等到汉家王朝获胜,朝廷论功行赏的诏书到来,你我再一起归隐垂钓,泛舟五湖。 再分析诗句情感:诗人满怀希望地想象“待得汉廷明诏近”,朝廷论功行赏,要封他们做大官,而他和傅山已功成身退,一起到五湖去寻舟垂钓、归隐林泉了。本诗开头展现现实图景,侧耳听关塞,满耳是清人的胡笳,再也不见汉军所驾的战车在中原纵横驰奔,不免愁上心头,深为复国前途担心。但作者的信心是不死的,作者自己虽如苍龙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仍要行风播雨;虽如老树已年深月久,一到春天,仍要怒放鲜花。从中可见,诗人为国事发愁,想报效国家,却不为名利,表现了诗人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 【点睛】读懂诗歌的技巧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30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表现孔子推己及人的为人处事原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屈原认为、自己有良好素质,也要不加强修养。在《离骚》中表达此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寥寥十余字,尽写羁旅愁与孤独感。 【答案】 (1). 己欲立而立人 (2). 己欲达而达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4). 又重之以修能 (5). 万里悲秋常作客 (6). 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情境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纷”“重”“常”“作”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有自己的创作原则。如“心师造化”,强调以自然为师,通过“月识心记” 写生自然,概括提炼物象的基本特征,获得艺术素材,再去创造图画的意境。“中得心源”则着重于主体因素的积极发挥。宋人讲“胸有丘壑”,明讲“丘壑内营”,都是强调主体因素的作用。作画的程序是要先求形似,但中国画不 存形写实 ,而求于以形写神,遗貌取神,在形似的基础上,突出内在的精神。古诗云“笔在传石神”,( ),就不再冥顽而有了神韵。古人更知其神情寄寓于物,借物抒情。文同画纡竹以示其遭遇,米芾画枯木怪石以遣其 ,辽元代文人雅士大都以笔墨写愁寄恨。中国画的这种写意精神,心师造化,画心相应,具有天人合一的卓越中国哲学精髓。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0 - A. 甚或 着眼于 栩栩如生 盘郁 B. 或是 着眼于 惟妙惟肖 盘郁 C. 甚或 立足于 惟妙惟肖 情思 D. 或是 立足于 栩栩如生 情思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顽石一块,经画家潜心用意,笔墨点染 B. 一块顽石,经画家潜心用意,笔墨点染 C. 顽石一块,画家以笔情墨致,点染勾勒 D. 一块顽石,画家以笔情墨致,点染勾勒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画的这种心师造化、画心相应写意精神,具有天人合一的卓越中国哲学精髓。 B. 中国画心师造化、画心相应这种的写意精神,是天人合一的哲学卓越精髓之所在。 C. 中国画这种心师造化、画心相应的写意精神,体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精髓。 D. 中国画这种写意精神,正是心师造化、画心相应的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之精髓。 【答案】17. B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和词语的能力。此类题一般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和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中, 或是,表并列关系的选择;甚或,意为“甚至”,有递进意。语境是选择关系,应用“或是”,排除AC。 着眼于,对……关注、主要考虑;立足于,处于某种立场。此处指中国画不注重“存形写实”,应用“着眼于”,排除D。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语境是“存形写实”,说明是模仿的逼真,用“惟妙惟肖”。 情思,情感,心思;盘郁,曲折幽深。根据“文同画纡竹以示其遭遇”可知,这里指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应为“盘郁”。 故选B。 【18题详解】 - 30 - 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本题属于选填衔接句, “顽石一块”,强调了“顽石”,与后面的“就不再冥顽而有了神韵”承接紧密,排除BD;“画家以……”,偷换主语,排除C。 故选A。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本题, A项,前句“的”应放在“写意精神”前,后句“卓越……精髓”搭配不当,“卓越”一词应删去;“具有……精髓”动宾搭配不当。 B项,前句“这种”是指示性定语,应放在定语的最前面,后句中“卓越”一词应删去。 D项,“心师造化、画心相应”做“中国哲学”的定语,错。 故选C。 【点睛】辨析近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 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七、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八、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九、主动和被动不同:有些近义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同 十、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有些近义词适用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不同。 - 30 - 20.请把下面的诗歌补充完整,要求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句式一致,每句不超过10字(含标点符号)。 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 _________________。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叱咤时代的风云。 ________________。 舞动神州的烈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 【答案】 (1). (1)唤醒拂晓的沉默 (2). (2)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和语意连贯的能力。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审清题意。②明确话题。③分析结构。④判断修辞。⑤美化语言。 第一处,根据下文“叱咤时代的风云”可知应为“动词+偏正短语”,根据“昂首高吭的雄鸡”可知,应写出雄鸡报晓; 第二处,根据“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可知,句式为“你是+偏正短语”,根据“舞动神州的烈火”可知,此处对象是“雄狮”。据此可以分析出答案。 【点睛】仿句题基本解题思路: ①析原型。即分析例句的基本格式,尤其要关注其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 ②定格式。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确定所写的句子应有的格式。 ③关注句式和修辞。根据格式创写句子时,应特别注意所采用的句式是否和例句相同、修辞运用的是否恰当。 21.下面是2019年11月2日《佛山日报》对2019年佛山秋色巡游活动的报道,请根报道概括提炼五个关键词(每項不超过4字),展现本次秋色巡游的特点。 昨晚,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佛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9年“岭南味 - 30 - 佛山品”首届佛山文旅欢乐季系列活动之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在佛山祖庙历史文化街区盛大开启。来自全国各省市、港澳地区和佛山海外友城的20支表演队伍,55个表演项目组成的近3000人秋色巡游队伍,宛如一条五彩缤纷、激情满怀的巨龙,为踏入金秋时节的岭南名城佛山,献上了一场异彩纷呈的“民俗大派对”。 集彩灯扎作、舞龙舞狮、音乐、舞蹈、戏剧、杂技、化装表演等为一体的佛山秋色是佛山传统民俗活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从2009年起,佛山秋色定为一年举办一次,已成为展示岭南文化魅力、传播佛山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从2016年至今,秋色巡游活动与广东(佛山) 非遗周结合举行。 两个多小时里,巡游队伍在《佛山韵律 秋醉岭南》《辉煌七十年礼赞新中国》《启航大湾区 扬帆新征程》《狮舞岭南 多彩广东》《珠江泛粤情 五岭载欢歌》《牵手幸福路 友城共欢乐》《龙腾盛世中国梦团结奋进新时代》七个篇章的引领下,轮番上演灯色、车色、马色、飘色、地色、水色、景色的传统秋色 “七色”。众多市民夹道观看,争相摄影留念,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巡游的“大牌”当属色彩绚丽的彩车,不同主题、元素多样的彩车,玲珑灯色,流光溢彩,传达着佛山人们的美好愿望。 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⑤__________ 【答案】 (1). ①历史悠久 (2). ②人数众多 (3). ③炫美如画 (4). ④热闹非凡 (5). ⑤时代感强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具体为提取关键词题型。找关键词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 新闻报道了首届佛山文旅欢乐季系列活动之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的情况,要求概括此次活动的特点,可以从参加人员、活动特色等角度考虑。由“来自全国各省市、港澳地区和佛山海外友城的20支表演队伍,55个表演项目组成的近3000人秋色巡游队伍”可知,参加人数众多;由“佛山秋色是佛山传统民俗活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可知,秋色巡游历史悠久;由“《佛山韵律 秋醉岭南》《辉煌七十年礼赞新中国》《启航大湾区 扬帆新征程》《狮舞岭南 多彩广东》《珠江泛粤情 五岭载欢歌》《牵手幸福路 友城共欢乐》《龙腾盛世中国梦团结奋进新时代》七个篇章”可知,秋色巡游时代感较强;由“轮番上演灯色、车色、马色、飘色、地色、水色、景色的传统秋色‘七色’”可知,秋色巡游绚丽多彩,如同画卷;由“ - 30 - 众多市民夹道观看,争相摄影留念,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可知,此次活动热闹非凡。 【点睛】提取关键词注意遵循四个基本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是指答题者所提取的词语必须包含整个语段的主旨,避免出现过宽或过窄的错误;第二:代入反馈原则。是指把选出的关键词带入原文段,看是否与题干要求相符合,要点是否齐全,是否字数超限等;第三:数量达标原则。试题所限定的词语数量通常是参照最佳答案设定的,对答题应有一定的暗示作用,一定要按要求提取规定数量的关键词语;第四:次序固定原则。即是考生所选择的关键词在填入答案栏时,位置和次序不能颠倒混乱。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我国将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有人说要倡导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弘扬工匠精神。也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竞争的世纪,科技强国才是时代的主旋律。 广佛中学学生会将就此话题举办辩论天赛,以引导同学们树立理想,从当下做起。 甲方观点:弘扬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报国 乙方观点:高扬创新旗帜、投身科技强国 请你任选一方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辩论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方认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应当“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那些耗费体力、进行重复劳动的工匠们,与舞文弄墨的读书人相比较,地位是卑微的,尽管他们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物质文明。在古代西方,工匠们的地位和中国大体相似。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之前的手工劳作,工匠一度被认为将会被时代淘汰,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的专著《匠人》,为我们重新认识工匠的历史价值及其精神寓意提供了新视角: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很多工作被机器人替代,但是工匠身上所拥有的精益求精、专心敬业的精神品格是代替不了的。 匠人也称为工匠, - 30 - 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而这些人身上所具备的严谨、专注、敬业精神,被称为工匠精神。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工匠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产,工匠逐渐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这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在由“匠人”、“匠艺”、“匠艺活动”三部分组成的《匠人》中,曾任纽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的理查德·桑内特跨越了历史时空,用冷峻理性的笔触,梳理了西方历史上匠人的社会地位、劳动生活状况以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从古罗马的制砖工人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从巴黎的印刷社到伦敦的工厂,都是他笔下探讨的对象。据他的考察,可以这么讲,科技越是发达,工匠精神越发重要。当今社会,并不是一味地鼓励人们去当从事手工劳动的工匠,因为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去复返。我方要说的是:我们可以不做工匠,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工匠,但是工匠精神值得学习。在高新技术主导工业生产的今天,工匠精神显得尤为宝贵。 坦白地讲,不少中国人对于工匠心存偏见,甚至有些看不起。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如果你被称为工匠,这意味着你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只有一个行业内非常专注、做得出类拔萃的人,才能被称为工匠。有人对工匠心存偏见,认为工匠所从事的劳动,是重复性的,没有创造性可言。实际上,无数事实都表明: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不仅仅是专家和工程师的事情,工匠同样大有可为,央视播出的系列电视片《大国工匠》中则有更直观的表现。 有媒体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为什么能存在,因为他们都在传承着匠人精神。当前,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而言,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匠精神不仅仅可以帮助企业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还可以使企业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综上所述,“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既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富强的必备条件。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们,“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希望我们携手奋斗,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 【解析】 【详解】一、材料分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目。 (一)对象任务 - 30 - ①写作身份:题目情境为“学生会将就此话题举办辩论大赛”。一般情况下,辩论赛有正反方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一辩负责立论陈词;二辩负责主攻,提出质疑;三辩负责防守,自由辩论;四辩负责总结陈词。材料中没有提供明显的反驳信息,只要求“请你任选一方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辩论稿”,故以甲方或乙方一辩的身份写作更恰当。 ②辩论对象:对方辩友。 ③目标对象:辩论赛的目标对象为第三方,即评委或观众。本题明确“以引导同学们树立理想,从当下做起”,故写作的目标对象应为“广佛中学的同学”。 (二)适题任务 “请你任选一方观点”,即选择站队,或支持甲方(“弘扬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报国”)或支持乙方(“高扬创新旗帜,投身科技强国“)。需紧扣材料,任选一方,提出己方观点,对观点进行阐释和论证。辩论的特点之一是“立场鲜明”,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甲方“弘扬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报国”,乙方“高扬创新旗帜,投身科技强国”,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面举办本次辩论赛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树立理想,从当下做起”,因此考生还需在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之间构建联系。 (三)文体任务 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辩论稿”,行文要符合辩论稿的文体特征。 顶格写称呼(辩论赛一般有主持人、评委老师与对方辩友和现场观众,这里特指“同学们”),下一行空两个写问候语,并开宗明义,说明观点,结尾重申观点,不需落款。如: 尊敬的主持人、评委老师、对方瓣友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方观点是…… ……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本方观点陈述完毕,谢谢! “事实胜于雄辩”最好有数据、事实支持观点,尤其要注意辩论的逻辑和语势等,要有对话感、代入感、现场感、说服力。 【立意】(一)甲方(“弘扬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报国”》 1.要实现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型,亟须工匠精神的回归。 2.从当下出发,提升自身技能,弘扬工匠精神。 可从“弘扬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报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立意。 (二)乙方(“高扬创新旗帜,投身科技强国”) 1.实现科教兴国、科技强国战略需要高扬创新旗帜。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需要我们提升科技素养. 可从高扬创新旗帜,书科技强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立意。 - 30 - 【结构】本文开篇表明己方观点,然后从古到今,由中及外,论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第二段先解释工匠精神的含义,再指出:我们可以不做工匠,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工匠,但是工匠精神值得学习。在高新技术主导工业生产的今天,工匠精神显得尤为宝贵。接着说明当代人对“工匠”的偏见,用全球企业证明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和国家富强的必备条件。结尾以名言作结,呼吁号召大家携手奋斗,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 【素材】1.在日本,如果你的面食做得很好,旁人就会称赞你是一个好工匠。工匠会根据气候、温度的因素,结合面粉的实情擀面,然后做出独此一家的面食。同样,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是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曾说:“ 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除此之外,三菱、日立、新日铁等大型企业,都具备彻底的工匠精神。 2.工匠在整个企业的生产流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一切有关生产的设计、蓝图、标准,都依靠工匠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来实现。换句话说,没有技艺精湛工匠的企业,企业发展的目标无从实现。工匠从事的劳动固然是重复性的,然而好的工匠,在工作中能不断发现新问题,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从而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益。 3.谈及工匠精神,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瑞士手表。手表作为一种高精密的器物,完全是由手工制作完成。而瑞士手表之所以名扬世界,就是因为精准、精确,工艺细致入微,工匠精神在此呈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德国的工匠精神也值得我们敬重。德国管理大师赫曼·西蒙在《隐形冠军:21 世纪最被低估的竞争优势》曾指出:德国保持所在领域出口世界第一的秘密, 就在工匠这群“隐形冠军”身上。这群“隐形冠军”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优秀的手工艺传承,具有令人尊敬的工匠精神。德国企业家认为:一个专注的技能操作工人(工匠) 和科学家没什么两样。“德国制造”成功的背后,有着庞大的工匠群体以及工匠精神作为动力支撑。德国的工匠精神在多方面都有呈现,如许多家庭主妇煮鸡蛋要用量具精确量出水的容量,煮面条同样要用天平称面条的分量,以此保证精确性。 4.回顾我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便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自古以来我们似乎并不缺少“技近乎道”的源流。《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底层人眼里,再多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保证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还愿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工匠精神就这样在无形之中.逐渐形成。 5. - 30 - 在儒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下,“读圣贤书”才是正途,当工匠不能出人头地。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而今天的情况也并不乐观,人们趋之若鹜的是当官、做老板、成为大明星,热衷于创新创业。另外,在中国教育机构中,依然在崇尚所谓“精英教育”,似乎唯有培养“能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人”才算是成功教育。当下中国对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理解,从知识精英阶层到普通百姓,都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 6.制造强国“急需工匠精神”。当前,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而言,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得不说,我国企业“短、平、快(投资少、 周期短、见效快)”的心理和行为尤为明显。有的企业往往为了短期利益,忽略了产品质量。中国企业界,目前不仅需要大批技术过硬的工匠和技术工人,更需要努力培育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与企业精神中的诚信、担当、创新和坚持,都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工匠精神不仅仅可以帮助企业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还可以使企业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回首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我国企业发展之路,诸多企业强调经济利益至上的理念。在竭尽全力追求快速盈利的动机下,这些企业当然不可能在产品制造、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方面下硬功夫。近年来,随着各类企业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一些企业慢慢开始重拾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可是也有一些企业家,为了迎合潮流,也为了给自己贴金,经常将自己的企业与大数据、互联网等概念捆绑在一起。大数据、互联网当然是未来企业发展须臾不可少的,问题在于,有些企业本身规模不大,产品质量、产品规模和产品口碑还在“低位运行”,对他们来说,最根本的,还是扎扎实实苦练内功,在企业管理、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中,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对此,王石就曾提出这样的忠告:“别在我面前说大数据,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 - 30 - - 3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