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3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专版)2020届中考物理 模块四 力学 第8讲 质量与密度习题
第8讲 质量与密度 命题点1 天平和量筒的读数 1.(2018·云南)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71.6__g. 2.(2018·曲靖)图中托盘秤上物体的质量是__3.2__kg. 3.(2014·云南)如图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25__cm3. 4.(2014·曲靖)图中量筒内被测物体的体积是__12__cm3. 命题点2 质量、密度的理解及相关计算 5.(2017·云南)一长方体金属块的质量为9×103 kg,体积为3 m3,它的密度为__3×103__kg/m3;若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则其对地面的压强将__减小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2014·昆明)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每立方米冰的质量为0.9×103千克__,那么体积为2 m3的冰的质量为__1.8×103__kg. 7.(2014·曲靖)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混合起来,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__0.9×103__kg/m3(假设两液体混合后总体积不变). 10 8.(2016·云南)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选取铝和铜制成的实心金属组件各1套,形状如图1所示. (1)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游码__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分别测出各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直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金属块的体积. (2)下表为部分小组收集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 物质 组件 m/g V/cm3 物质 组件 m/g V/cm3 铝 a 2.7 1 铜 a 8.9 1 b 21.6 8 b 71.2 8 c 27 10 c 89 10 ①已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组件的m-V图象,请在同一坐标轴中画出铝组件的m-V图象. 解: ②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相同__(填“相同”或“不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__不同__;该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__密度__. ③若测得另一铝质实心物体质量为135 g,则该物体的体积应为__50__cm3. 10 质量 1.(2018·枣庄)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A)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2.(2017·广州)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B) A.9 t B.9 kg C.9 g D.9 mg 天平的使用 3.(2017·衡阳)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B)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4.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向__左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在测量中,当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17.5__g. 密度 5.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由公式ρ=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 C.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6.“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 kg/m3,用它做成体积为100 m3的实心“人造山峰”,质量只有__16__kg,若将它切去一部分,剩下部分的密度将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密度的测量 10 7.(2018·菏泽)小丽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是__27.2__g,石块的体积是__10__ cm3,石块的密度是__2.72__g/cm3. 8.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已知空烧杯的质量是55 g,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66__g;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是60 cm3,则盐水的密度是__1.1__g/cm3;采用这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将__偏大__. 重难点 密度的理解和计算 (2018·昆明五华区一模)一个杯子里装有200 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 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__1.05__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__不变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ρ甲__>__ρ乙(填“>”“<”或“=”);质量为1.8 kg时乙物质的体积为__2__dm3. 【变式训练2】 (2017·南充)容积为250 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则容器质量为__50__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 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0.8__g/cm3.(ρ水=1.0×103 kg/m3) 【变式训练3】 小雪利用烧杯盛某种液体,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该液体的密度,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烧杯的质量为40 g 10 B.液体的密度为1.0×103 kg/m3 C.液体的密度为1.3×103 kg/m3 D.当烧杯中装有60 cm3的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80 g 破解易错题 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 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2.5__kg/m3. 实验 测量物质的密度 (2018·自贡)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甲 乙 丙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__27__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 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__10__ cm3.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__2.7__g/cm3.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__偏小__(填“偏大”或“偏小”). (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__将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于盐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__.盐水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6)小明组设计了图丁所示的步骤测量体积: 丁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金属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然后取出金属块; 10 c.先往量筒装入 V1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使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为 V2,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V1-__V2__cm3. (7)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这个同学测出的金属块的密度比真实值__偏小__(填“偏大”或“偏小”). (8)另一小组同学们也设计了一种测量金属块密度的方案如下: a.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0; b.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c.将金属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金属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挣,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金属块和水的总质量m2;则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ρ金属块=____(用m0、m1、m2、ρ水来表示). (2018·曲靖二模)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甲 乙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_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__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左__调;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4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48__g.酱油的密度为__1.2×103__kg/m.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偏大__(填“偏大”或“偏小”). (3)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ρ水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第8讲 质量与密度 10 考点1 质量 1.(2018·宿迁)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B)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硬度 2.(2018·桂林)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填“g”“ kg”或“t”) (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__g__; (2)中学生小超的质量大约是50__kg__. 考点2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3.(2018·兰州)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实验:天平的使用. 甲 乙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待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左__(填“左”或“右”)端移动. (2)在已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放置一个笔袋,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笔袋的质量为__63.2__g. 4.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__乙__同学读数方法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__60__mL. 考点3 密度的理解和相关计算 5.(2018·邵阳)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A) A.密度小 B.弹性小 C.体积小 D.硬度小 6.(2018·福建)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 cm,体重60 kg,他的体积约为(B) 10 A.0.006 m3 B.0.06 m3 C.0.6 m3 D.6 m3 7.(2018·内江)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1__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__kg__. 8.(2018·黑龙江)一块质量为20 g的冰化成水,质量将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__20__cm3.[ρ水=1.0×103 kg/m3,ρ冰=0.9×103 kg/m3] 9.乒乓球不小心被踩瘪了,但没有破裂,球内气体的质量__不变__,密度__变大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一巨石体积50 m3,敲下一小块样品,称其质量为84 g,体积30 cm3,巨石的质量为__1.4×105__ kg. 考点4 测量物质的密度 11.(2018·岳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甲 乙 丙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__左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 g. (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 (4)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1.1__g/ cm3. (5)若操作第(3)步时,不慎将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__偏大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6)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__牛奶__的杯子.(ρ水=1 g/cm3) 12.(2018·山西)小亮同学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茄子漂在水面上.他想:“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定茄子的密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水平台__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_零刻度线__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左__调. (2)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内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V2.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ρ=____. 10 (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用上述方法测出的茄子块体积__偏小__,茄子块的密度__偏大__.(均填“偏大”或“偏小”) 13.(2018·滨州)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以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C) 甲 乙 A.温度等于4 ℃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 ℃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 ℃、3 ℃、2 ℃、1 ℃、0 ℃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14.(2018·淄博)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甲瓶液体质量__等于__乙瓶液体质量,甲瓶液体密度__小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瓶液体密度. 15.用一个2.5升的瓶子装满食用调和油,油的质量为2千克,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__0.8×103__ kg/m3;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来装水,则最多可装__2.5__ kg的水. 16.(2018·安顺)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_0.8__g/ cm3,容器的质量是__55__g. 实验次序 1 2 3 4 液体体积V/cm3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 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 17.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175.6__g. 10 图1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70__cm3. (3)矿石的密度是__2.51×103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会导致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偏小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