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地理 第4单元单元分层突破同步学案 鲁教版必修1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分层突破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单元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 ①自然灾害 ②形成原因 ③可持续利用 ④土地资源 常见自然灾害 1.寒潮的危害及防御 危害 强烈降温 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大风 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 - 4 - 暴雪、冻雪 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 沙尘暴 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环境;破坏植物生长 防御 交通 保暖防滑、慢速驾驶 农业 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采取保暖措施 电力 确保供暖供电 航运 海上的船只及时回港或到避风场所避风 2.影响地震灾害程度的因素 (1)震级大小。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就越大,造成的地震灾害就严重。据统计,一次6级地震平均死亡3 993人,7级地震平均死亡13 377人,而8级地震的死亡人数达29 433人。 (2)与震中距的远近。等震级的地震,离震中越近,地震灾害就越严重;距震中越远,地震灾害就越轻。 (3)震源深浅。等震级的地震,震源越深,地震灾害就越轻,震源越浅,地震灾害就越严重。一些震源深度特别浅的地震,即使震级不太大,也可能造成“出乎意料”的破坏。 (4)地质条件。包括土质、地形、地下水位和是否有断裂带通过等。一般来说,土质松软、覆盖土层厚、地下水位高、地形起伏大、有断裂带通过,可能使地震灾害加重。 (5)房屋建筑、工程设施和设备的抗震能力。无数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死亡、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建筑物的破坏倒塌以及伴随的次生灾害。房屋的抗震能力越强,倒塌的比例就越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越小。 (6)发震时间。相对而言,夜间发生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比白天要重,平均可达3至5倍。唐山地震伤亡惨重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地震发生在深夜3点42分,绝大多数人还在室内熟睡。如果这次地震发生在白天,伤亡人数肯定要少得多。 (7)地震区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的程度。地震灾害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成正比。地震如果发生在没有人烟的高山、沙漠或者海底,即使震级再大,也不会造成伤亡或损失。相反,如果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在大城市,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灾害。 (8)预测预报程度。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如果能对地震前兆有所觉察,及时做出比较准确的地震预报,为防震抗灾赢得宝贵的时间,就可以把灾害引起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人类第一次准确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我国辽宁海城7.3级地震。 (9)震区群众的救灾意识及震后抗震救灾措施。 3.防灾与减灾措施 (1)自然灾害的防御 ①非工程性防御措施:通过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 - 4 - ②工程性防御措施: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③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 a.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 b.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 (2)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①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震前准备,掌握震中的避震方法,震后进行相关的自救与互救,可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死亡。具体方法图解如下: ②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方法图解如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 - 4 - 材料二 灾害自救的几种方式。 (1)在材料一a、b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 A.冲锋舟 B.食品 C.矿泉水 D.棉衣 (2)材料二中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原因分别是什么? 【解析】 第(1)题,由图中经纬度可推知,a、b均在长江中游地区,这里多发生洪水灾害,应大量储备冲锋舟。第(2)题,发生泥石流、水灾时应往高处逃;山崩、地震时要快速寻找安全的空间,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好头部,防止被砸伤;当火灾发生时浓烟上升,贴近地面可获得氧气,也能防止把浓烟吸入体内。 【答案】 (1)A (2)①⑤ 原因分别为: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会被淹埋,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 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