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探索科学奥秘 5 论无性造人课后作业 鲁人版必修2
5 论无性造人 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题。 这还不算。你还得有把握能再造他的环境,大约还要造得丝毫不差才行。“环境”一词其实意味着人群,因此,你要克隆的恐怕远远不止于那个外交家本人。 这是克隆问题的非常要紧的方面。我们对于克隆而成的个体本身激动不已,却基本上忽视了这个方面。你用不着完全同意B.F.斯金纳的全部论点,就可以承认,环境就是能造成不同。而当你审视我们用“环境”意指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最终指的就是其他生人。我们用委婉语和行话来表达这个,诸如“社会力量”“文化影响”,甚至还有斯金纳氏的“言语群体”,但是,这些词语真正的意思,是指邻近的密密挤挤的人群,在讲,在听,在微笑,在皱眉,在给予,在保留,在勉励,在推动,在爱抚,或对这个个人抡起大棒。不管那些基因组说什么,那些人对于这个人性格的塑成至关重要。真的,如果你仅有些基因组,而没有人在其周围,你会培育出一株脊椎植物,不会更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不管那些基因组说什么。 (2)如果你仅有些基因组。 剖析: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除了理解词语本身的意义外,还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把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考查、辨析,以求推断出词语的具体含义。联系上下文可知:第一个“基因组”指“那些人”,即社会中的人或人群;第二个“基因组”“会培育出一株脊椎植物”,显然说的是“克隆人”。 答案:(1)社会中的人或人群。 (2)克隆人。 2.作者认为形成人的个性的主要条件是什么?其心理学依据是什么? 剖析:选文主要论述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关键句是“你还得有把握能再造他的环境,大约还要造得丝毫不差才行。”关于“心理学依据”则更为简单,从“你用不着完全同意B.F.斯金纳的全部论点,就可以承认,环境就是能造成不同”就可得出答案。 答案:条件是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依据是斯金纳有关人类个体成长的心理学试验。 3.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群是从哪几个主要方面来影响个体的? 剖析:抓住“我们用委婉语和行话来表达这个,诸如‘社会力量’‘文化影响’,甚至还有斯金纳氏的‘言语群体’”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行为力量、思想文化、语言等。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揭示出整个无性造人的不可能性的? 剖析:此题考查论证方法。作者反对克隆人的实验,为了论证此实验的荒谬,他姑且同意,然后一步步地推出不可能的结论,“你会培育出一株脊椎植物,不会更多”。这是典型的归谬法。 答案:作者运用归谬的方法,使整个实验显得荒谬不堪,以此揭示出整个无性造人的不可能性。科学实验就应该是在实验对象“原始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的,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我们如果要做到对克隆人一点不加干预的观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更难做到的是,人的发展是离不开环境的,要再造一个生命个体,实际上就应该再创造一个与原来一模一样的生存环境,照此下去,为了完成实验,就必须再造一个完整的世界。这无疑是痴人说梦了。 (二)课外阅读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草堂·诗魂 ①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②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③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慕名而来的远方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④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⑤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⑥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⑦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通过层层对比来表达,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4 B.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 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剖析:概括有误。文章列举了杜甫的许多著名诗篇,只是为了说明杜甫诗歌写作的巨大成就,从而说明“文章”和“命达”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对这些诗篇的历史意义展开“深入探讨”。 6.从文章第④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剖析:“从开元到天宝,……这些是不必说的”为一个方面,讲杜诗的价值。“但仅仅如此……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是第二方面,暗示杜甫的悲剧人生。“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与命运的二律悖反”是第三方面,讲透过杜甫的人生所揭示的深层意蕴。在概括每一点时要注意抓准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关键词语。避免用过于抽象笼统的词语,譬如第一点,用“杜甫的不朽、辉煌和价值”就不如用“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具体而确切。 答案:①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 ②杜甫的苦寒人生 ③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或矛盾冲突) 7.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剖析:第一问,在第③段有“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句,是谈杜甫身后的影响与生前的遭遇的对比。第④段是具体谈成就与命运的对比。第⑤段中提到杜甫的宏图大志与薪俸不足以养家的现实的对比。第⑥段中提到“个人的遭际”与“心地足以光照日月”的对比。而对第二问的回答,一定要扣住文章中心,从艺术手法为文章中心服务这个角度切入。 答案: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杜甫个人不幸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 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突显了语言运用杜甫的辉煌成就与伟大人格。 语言运用 (对应学生用书第72页)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冰窗花儿的美,还在于它变幻、亮丽的色彩。 。 。 。 。 ,记下了自己的晶莹剔透,记下了自己曾经的绚丽和多姿。 ①窗花儿的莹白,开始放射出七彩的缤纷 ②太阳的光线越来越热,冰窗花儿开始溶化,在窗玻璃上纵横流淌,把曾经的辉煌,变成了一道道流淌的记忆 ③最初,只是一种明亮,渐渐地,不同的色彩从冰花上散射出来 ④太阳出来了,冬日的太阳,淡淡的,以一种柔弱的姿态,照射到冰窗花儿上 ⑤先是橘黄的,橘黄中带着一种浅紫和淡蓝,慢慢地又变成一种耀眼的红 A.④①③⑤② B.④②③①⑤ C.④③①②⑤ D.①④③⑤② 剖析:首先应关注本题中的时间性词语,如“出来”“最初”“渐渐”“先是”“开始”“越来越”等,确定④为第一句,④和①有顶真关系,并有“开始”一词,③用“最初”照应前句的“放射出”,⑤句紧接着解释“不同的色彩”,②句用“越来越热”显示出层次感。 4 9.一句熨帖得体恰到好处的话,可以化解心灵的寒霜,甚至可以化解一触即发的矛盾。如果你是艾威尔先生,在以下情景中,你将怎样得体而幽默地要回自己的大衣? 某一豪华酒店内,艾威尔发现一个客人错穿了他的大衣,于是他异常谦恭地碰了碰这位顾客,说:“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艾威尔 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啊。”艾威尔舒了一口气,“ 。”二人相视一笑,客人愉快地脱下了大衣。 剖析:不仅要根据说话人的身份、年龄、职业、习惯、修养和性格来表述人物的语言,注意长幼尊卑、身份地位。还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娱乐场所要生动幽默;生活场合要亲切自然,多用口语;庄重的场合要用语规范、庄重、准确、严肃,多用书面语。题目有要求,得体而幽默,从这两个角度入手即可。 答案:(示例)那我没弄错,我就是他,您错穿了他的大衣。(语义对即可,得体、幽默、通顺都要有所体现) 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