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R·七年级语文下册 1.了解生活化、具有人情味的鲁迅,进而了解 鲁迅的平凡和伟大。 2.学习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体会文章自然亲切、平淡朴素的语言特色。 3.理解作者对鲁迅的热爱、景仰和怀念之情。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萧红】(1911—1942年),原名张迺莹,中国 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 “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 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她 的一生在苦难中挣扎、抗争,萧军的出现直接影 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 【代表作】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生死场》《小城三月》等;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等; 散文《天空的点缀》《在东京》等。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萧红长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回忆 鲁迅先生》,作于鲁迅逝世三年后。 萧红是一位经常从记忆深处挖掘写作素材的 作家,而这篇文章是她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作者将自己与鲁迅交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 感剪裁提炼,组织成文。节选部分共分八个生活 片段叠加而成,自然空行成段。 全文布局自由随意,用女性独有的敏锐目光 悉心观察,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灵动传神的细 节,以质朴浅白清新隽永的语言,于细微之处写 出了一个真实的、充满人情味的活生生的鲁迅, 彰显了一代伟人鲁迅的思想和人格。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 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 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 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 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相关介绍 【代表作】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 咳嗽 调羹 瞿秋白 揩 阖 疙瘩 字词积累 sou gēng kāi hé qú gē da 【会心】已经领会,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深恶痛绝】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嘱咐】叮嘱,吩咐。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抹杀】完全勾销,一概不承认。 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可敬的长者; 可亲的父亲; 有血有肉的伟人; 幽默风趣的智者。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概括写鲁迅先生“笑”的情态, 突出其笑声“明朗”的特点。 第二部分:(2)概括写鲁迅先生“走”的情态, 突出其走路“轻捷”的特点。 第三部分:(3-13)概括写鲁迅先生的待人、饮 食情况。 第四部分:(14-17)鲁迅先生同“我”开玩笑。 第五部分:(18-23)写“我”和鲁迅先生一家 对“天晴啦,太阳出来啦”的喜悦之情。 第六部分:(24-26)写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写信 写得太草率的态度。 第七部分:(27-30)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原稿及 校样纸随随便便的态度。 第八部分:(31-34)许先生每天愉快地从早忙 到晚。 第九部分:(35-40)夜里去看电影时,鲁迅先 生对“我们”的照顾。 第十部分:(41-42)写鲁迅先生的休息。 第十一部分:(43-54)鲁迅先生夜间写文章时 的情景。 第十二部分:(55-60)鲁迅先生对海婴的信任。 第十三部分:(61-63)鲁迅先生在小事上也认 真细致。 第十四部分:(64-67)鲁迅先生不顾自己的身 体健康,忘我地工作。 本文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琐事?刻 画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神情姿态: 细读感悟 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 乐观开朗、 平易近人。 饮食起居: 喜欢北方饭、对萧红做的韭菜合子吃地开心 简单随和、体恤他人。 待人接物: 读青年来信、不在意自己的原稿和校样、陪客人 严格、宽容、和蔼、热情。 休闲娱乐: 开玩笑、看电影、翻书休息 幽默风趣、珍惜时间。 工作习惯: 深夜工作、病中工作 不同寻常、忘我精神。 日常琐事: 吃鱼丸、包书 严谨、细致、认真。 本文虽然看似杂乱,但有一个情感上的线 索。全文除了许广平先生的一句极为朴实的感 叹,没有一个地方有直接的赞美,却处处透露 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同样的, 没有一个“悲”字,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沉 重的悲伤。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但本文 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1)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 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 点和习惯,这就给了读者一个活生生的、真实 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2)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 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 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 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点。而这 些都不是通过作者的抽象说教中来的。 (3)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 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 情毕现。尤其是写到鲁迅生病之后的各个细节, 看似完全平静的叙述,无一“悲”字,但悲剧 色彩流溢其间,读来令人心酸。 (4)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 的生活细节的描叙,可以引起读者的浓厚的阅 读兴趣。 (5)更有表现力。也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 写法的最大的妙处。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十分 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 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 思想含量。 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 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 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 作用: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 表达效果。 ①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 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 量(抒情的张力)。例如平静的叙述中饱含的 深刻的情感,尤其是“悲”感。 ②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 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 ③写许广平,是更典型的侧面烘托。例如 她对鲁迅先生工作的支持,尽管整天为家庭琐 事忙忙碌碌,但却能让鲁迅先生有更多的时间 忙于工作。她的坚强也反映了鲁迅的坚强。 文中有许 多细节描写, 找出来并赏析。 品味语言 写鲁迅笑的神态,形象生动。寥寥几笔, 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 上。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连烟 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2.“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 还是坐着”“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 黑大” 刻画了鲁迅先生深夜坐着工作的情景,表现 了鲁迅先生就像一个斗士在漫漫黑夜里孤独而坚 忍地战斗,用自己坚强的意志迎接黎明。 这样开玩笑的话,可见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 3.“我一走进卧室去……‘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鲁迅的严谨。 4.“鲁迅先生把海婴……‘他说不新 鲜……就抹杀是不对的。’” 写法探究 1.语言朴实。 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琐事,语言朴 实,刻画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 鲁迅,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在文中,作者很少用“他”来指称鲁迅,多称 “鲁迅先生”,更多的时候,作者将这种崇敬 和爱戴之情不露痕迹地融在了对琐事的叙述中。 2.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 作者把自己与鲁迅先生交往过程中的情绪体 验原生态地表达出来,把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情绪 记忆真实地加以再现。这种把生活碎片、细节、 意象性的事件加以串并的结构方法,更接近生活 的本真状态,也更具有一位女性作家直觉思维的 特性,从而更便于凸显具体生活中的鲁迅。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 待人接物、饮食起居、与家人相处、会见朋友、 读书写作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一个真实、 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表现了鲁迅 先生高尚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了作 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景仰和怀念之情。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鲁迅 先生 的琐 事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以小见大 烘云托月 可 亲 可 敬 1.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 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随堂练习 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您留给了我们一 笔巨大的物质精神财富,其中有您爱国爱民的 精神,有您关心帮助他人的品格,有您对读书 的思考。但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您对珍惜时 间的感悟。” 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 补充对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无私宽广不求报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