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15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部编版语文下册二年级教案与反思1古诗二首
1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认“莺、拂”等 11 个生字,会写“诗、村”等 8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并背诵。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难点) 一、激趣导入,走进春天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景物,图中的人物都在做什么。 2.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清代诗人高鼎是怎样来描绘春天的景色的。(板书课 题:古诗二首村居,范写“村”字) 3.齐读课题,读准字音。 4.教师解释“村居”。(居住在乡村。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 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听配乐朗读,圈出文中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3.玩放风筝的识字游戏,掌握生字读音。 4.学生交流生字识记方法,教师重点指导。 (1)对比识记:拂——佛堤——提 (2)重点指导:“柳”是边音;“醉”是平舌音;“纸鸢”的“鸢”要读准(出 示风筝图)。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朗读,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借助书上的插图想象:孩子们在干什么?他们脸上的表情会是怎样的? (2)除了看到一群孩子正趁着春风开心地放风筝,你还看到了什么?引导 学生抓住具体的事物想象画面,如“草、莺、堤、杨柳”等。 2.出示第一、二句诗,早春二月的乡村有怎样的美景? (1)边读边想象:你发现了哪些美景?分组交流。(指名回答,教师补充) (2)你能把你看到的事物,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学生互 评) 重点引导学生重读“长、飞、醉”字,用轻缓的语气读“草、莺、拂堤、春 烟”,来感受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再次配图、配乐,教师范读,再齐读) 3.出示第三、四句诗,孩子们在干什么呢? (1)边读边想象:图中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快乐) (2)你能读出孩子们放风筝时快乐的心情吗? 重点引导学生重读“归来早、忙趁”,读得快而重,来体会欢畅、快乐的心 情。 4.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古诗大意,然后全班交流。 5.拓展:春天里除了放风筝,还能进行哪些活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把生活中的体验带到古诗的学习之中。) 四、朗读积累,背诵古诗 1.教师总结前两句诗的诗意,学生回答对应诗句。(课件依次出现诗句) 2.教师带领学生诵读一遍古诗。 3.以补白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古诗。 4.去掉文字,看图背诵古诗。 五、指导写字 1.学写“诗、童”两个字。 出示生字课件,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先让学生自由发言,找关键笔画, 再由教师补充讲解。) 诗:注意右边三横的写法,三横的行距相等,第二横最长。左窄右宽。 童:“立”字在田字格的横中线以上,“丶”要写在竖中线上。“里”的竖画 也要写在竖中线上。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描红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5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咏柳》,并背诵。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难点)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村居》。 2.(出示白鹅在柳树围绕的池塘里划水的图片)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在放风 筝,大白鹅在水中游泳,柳姑娘的头发随风飘扬、轻沾水面。大家想到了之前学 过的哪首古诗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板书课题,讲解“咏”的含 义)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自读古诗,边读边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4.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咏:读“yǒng”。妆:翘舌音。绦:读“tāo”。)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交流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 说出古诗大意与听后感受) 三、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诗。 (1)课件出示“碧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碧玉的外形特点,尤其是颜色 和光泽,再想一想它和柳树的哪部分相似。(诗人用碧玉来形容柳树鲜嫩发亮的 新叶。) (2)课件出示“丝绦”图片,“丝绦”就是衣裙上长长的丝带。思考:“丝 绦”和柳树有哪些相似之处?(“绿丝绦”指的就是垂下来的、长满叶子的柳条。) (3)指名读。教师指导断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诗句的理解。(柳树好像是用碧玉装扮成的一样, 垂挂着千万根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枝条。) 2.自读第三、四句诗。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读第三、四句诗。多读 几遍,读出感情。教师相机指导断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读到第三句诗的时候,让同学们观察柳叶的形状,并出示图片作对比 讨论。 (3)读到第四句诗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不仅赞美了柳树,还赞美了 春的创造力。 (4)学生谈诗意。 (是谁裁出这一片片细小的嫩叶?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神奇的“剪刀”裁 出来的啊!)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四、指导写字 1.学习“碧、妆、绿、丝、剪”五个生字,学生观察、讨论:你是用什么方 法记住这些字的? 碧、剪:都是上下结构,上部分笔画较多,可以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绿:左边是“纟”,右边“录”字的第三笔要穿头;“录”的下半部分与“水” 字作区别,第五、六笔分别是点和提;笔顺多次书空,巩固记忆。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3.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遍。 [教学板书] 1 古诗二首 村居草、莺、杨柳 儿童:放纸鸢 生机快乐 咏柳树高枝叶:绿、多、细美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春天的,而且极具画面感,所以我采用了以图导入, 先描绘画面,再来理解诗意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 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好意境,我结合朗诵和图片,让学生对古诗的基调有一个 大致了解,并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感知到诗的意境。 2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脱、袄”等 14 个生字,会写“冲、寻”等 9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自主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2.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2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 (难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呢?(板书“春天”)今天,我们一 起去找春天。(板书课题:找春天,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语 句。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重点指导“遮、触、嫩”的读音) 3.分组出示词语,指名读,教师带读。 第一组:杜鹃/棉袄/嫩芽/音符/杏花 第二组:触到/探出/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重点指导:第一组词语表示事物名称,可通过出示图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 法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组词语是动词,可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4.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能够说出自己从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即可) 三、研读课文,感悟快乐 1.轻声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思考:孩子们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 2.出示第 1 自然段: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思考:春天来了,我们可以做什么呢?你们喜欢春天吗?(学生讨论) 指名读。(读出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喜悦的心情) 3.指名读第 2 自然段。 (1)孩子们在找春天时,做了哪些准备?(出示第 2 自然段,动词标红) (2)谁能来表演一下这几个动作?谁能将激动、急切的语气读出来呢?(指 导重读表示动作的词)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冲”“寻”。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占位,找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口头组词造句。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检查。 五、小结 春天就躲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找到春天。下节课,我们就去 田野里寻找春天,去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7 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文中感叹句、问句的语气和句子的重音。(难点) 3.能说出课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体会春天的美好。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2.春姑娘知道我们要找她做游戏,她却藏了起来,你们能帮老师找到她吗? 二、学习第 3 自然段,寻找春天 1.出示第 3 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叠词标红。春姑娘为什么会藏起来呢?(害 羞) 2.指名读第一句话,用轻缓的语气。(女生读) 3.出示: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小朋友们找到了吗?谁能读出耐心与期待的语气? 三、自读第 4-7 自然段,发现春天 1.“我们”那么仔细地找春天,找到了什么呢?(学生交流) 2.学习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我们找到了( ),它就像是春天的( )。(出示课件) 3.指名朗读这四个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这样比喻? 学生自由交流:“探出头来”表现了小草的好奇和调皮,体会“探”字的好 处;“一朵两朵”表现了早开的野花已迫不及待地先睁开眼睛来看看这个世界了; “点点嫩芽”“音符”描绘出树木逢春初吐的芽苞;“叮叮咚咚”“琴声”写出了 初春溪水活泼而不张扬的特点。 4.讨论:你还能从春天里找到什么?可以把它比作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四、学习第 8 自然段,感受春天 1.全班男生齐读第 8 自然段。 2.“我们”是怎样找到春天的?春天在哪里呢?(看、听、闻、触) (1)出示课件,理解“闻”“触”。 (2)“我们”看到、听到、闻到、触到了什么呢?(小组交流讨论) 3.自读最后一句,练习照样子说话。 (1)出示课件:我们(看到)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2)思考文中的省略号:春天还会在什么地方?(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 间,告诉大家春天已经来到,就在我们身边,快快去寻找吧,与课题“找春天” 相呼应。) 4.小组比赛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比一比哪组读得更好。 五、拓展积累 1.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赞美春天,你会怎么说呢?(学生自由回答) 2.课后积累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积累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六、指导书写 1.学习书写“姑、娘、吐、柳、荡、桃、杏”7 个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注意难字指导: (1)同偏旁的字:姑—娘柳—桃—杏 (2)对比识字:娘—狼/桃—跳 (3)重点指导: 柳:右边“卯”字的写法,注意不要丢了“撇”画,注意“卩”与“阝”的 区别。 荡:上扁下宽,下部的“汤”字要注意“ㄋ”的写法,最后是两撇,不要多 写或漏写。 [教学板书] 2 找春天找小草眉毛 野花/眼睛 嫩芽/音符 小溪/琴声/看、闻、听、触 美 [教学反思] 开课时,我播放了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春天的美景。 这种把音乐美、语言美、文字美、图画美融于一体的方式,给学生营造了在美景 中赏读课文的意境,引起了他们寻找春天的兴趣。随后,我将课堂交给学生,用 简单的提问引导他们去寻找春天,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感受找春天的快乐,并充 分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感受作者的这种情感,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感悟。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教学目标] 1.会认“邮、递”等 14 个生字,会写“鲜、邮”等 9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啊”。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角色的语气;能根据图画,仿照例句写句子。 3.知道“美好的礼物”的含义,并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礼物。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角色的语气。 2.能借助插图讲故事,知道“美好的礼物”指什么,并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 美好的礼物。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4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啊”。(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 1~3 自然段,能分角色朗读邮递员和鼹鼠的对话。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图片中开满鲜花 的小路时的感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开满鲜花的小路)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播放朗读音频,标注自然段序号,圈画课后生字。 2.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熟字加偏旁识记:弟—递奇—寄子-籽 (2)形近字比较识记:油—邮波—破推—堆 (3)同音字比较识记:员—原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开火车读生字,教师指导正音。 (2)重点指导生字。 ①“啊”是多音字;“刺猬”连读时注意“猬”读轻声。 ②“懊丧”的“丧”,注意读四声;“堆”的韵母是“ui”而不是“ei”。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朋友? (2)读完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 本文讲的是( )给( )先生寄了一个包裹,里面装的是( ),包裹破 了,( )洒在路上,春天来了,小路上开满了( )。 你能将老师这里的图片,贴到对应的位置上吗?(长颈鹿大叔、鼹鼠、花籽、 鲜花) 四、学习课文第 1-3 自然段 1.轻声朗读第 1-3 自然段,思考:谁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当鼹鼠先 生收到包裹时会是什么心情? 2.你能演一演邮递员和鼹鼠先生是怎样对话的吗? 课件出示: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您的包裹单!”(指导“喊” 用响亮好听的声音读,“包裹单”读音拉长,语气可夸张一点儿。) 过渡:包裹里的小颗粒是什么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 们继续探索。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9 个生字。(重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角色的语气;能根据图画,仿照例句写句子。(难 点) 3.知道“美好的礼物”的含义,并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礼物。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鼹鼠先生收到的包裹里的小颗粒是什么呢?他去寻求了哪些小动物的帮 助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由朗读第 4-5 自然段,谁帮助了鼹鼠先生?得到帮助的鼹鼠先生开心 吗? (1)出示课件:他问松鼠太太:“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您能帮我看看 是什么东西吗?”(从“您”可以看出鼹鼠先生很有礼貌,所以要读出礼貌、询 问的语气。) (2)出示课件:松鼠太太拿过来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①鼹鼠先生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吗? ②出示课件:鼹鼠先生很懊丧。 ③为什么他很懊丧?(联系上下文理解“懊丧”:包裹破了,东西不见了, 心情很糟糕。) 过渡:鼹鼠先生不开心了很久,直到春天来了,他去松鼠太太家做客,发生 了一件让他开心的事。 出示课件: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2.句一: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她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 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 句二: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她奇怪地问:“这是谁在我家 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1)指名说一说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 (2)如果你是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走出门看到如此绚丽多彩的鲜花,心里 会想什么? (3)总结学生的发言,可一字一顿,字字重读,读出刺猬太太惊喜与赞美 的语气。 (4)教师指导积累词语,学习两组近义词: 绚丽多彩——五颜六色/惊奇——奇怪 (5)出示课后第二题,练习说句子。 (6)再出示:鼹鼠先生回答:“我不知道!” 这时的鼹鼠先生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是鼹鼠先生,听到这样的赞美会开 心吗? (7)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重点指导读出刺猬太太、狐狸太太“惊奇” “惊喜”的语气,读出鼹鼠先生“欢快”的语气。) 3.出示第 12 自然段,指名读。 思考、讨论:“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美好的礼物”指长颈鹿大叔送给鼹鼠先生的花籽。漏在地上的花籽,在 春天变成了美丽的鲜花,开满了小路,给所有小动物带来了快乐。) 三、课堂小结,演故事,讲故事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角色表演。 (1)分组练习,派代表戴头饰上台表演。 (2)借助图片讲故事。 2.你喜欢这条小路吗?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礼物呢?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生字。教师指导正音。 2.将汉字按结构进行归类,重点讲解“递、原、局”。 递、原、局: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或捺画要写得伸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提醒写字姿势) 4.口头组词,加强记忆。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板书]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教学反思] 《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一篇童话故事,我先从课文标题入手,用欣赏图片的 形式将学生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联 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比如“懊丧”“美好的礼物”,学生都能够积极 主动地思考和发言,课堂气氛比较热烈。通过朗读、分角色表演读的方式,学生 能走进课本情境,自主学习,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更深一步地体会“美好的礼物” 的含义。整堂课,我将话语权交到学生手上,让他们成为课堂小主人。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目标] 1.认识“邓、坛”等 14 个生字,会写“邓、植”等 8 个生字。积累“碧空 如洗、万里无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图片说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积累“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等词语。 2.默读第 3 自然段,能借助插图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4 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邓小平爷爷的画像,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 2.简介邓小平爷爷。(邓爷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百忙之 中能抽出时间参与植树非常难得。邓爷爷还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带头人,并亲 自参与了很多个植树节。)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分小组自学生字。小组成员之间汇报、检查。 (1)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学习提示:后鼻音:邓、龄 前鼻音:坛 三拼音节:选、茁、填 (2)识记生字。学生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3)积累四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 致勃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天气如何? 邓小平爷爷植树后,公园有怎样的变化? 2.汇报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8 个生字。(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图片说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难点) 一、复习字词 1.复习字词。 2.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朗读感悟,感受人物 1.默读第 2、3 自然段。(提示: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专心用眼看,用 心想) 2.思考: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的? (1)找出写邓爷爷动作的词语,用“△”标出来。(握、挖、挑选、移、挥、 填、扶正) (2)同桌合作,一人口述邓爷爷植树的过程,一人做动作。 (3)品读关键词句,体会邓小平爷爷爱树、做事一丝不苟的品质。 ①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抓住“兴致勃勃”“满是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体会邓爷爷植树不 怕累,做事认真、坚持到底的精神。) ②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 锹土。 (抓住“精心”“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从中体会邓爷爷植树时 的认真态度。) ③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是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 走上前把树苗扶正。(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感受邓爷爷植树时 的认真、执着。) (4)你能看着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过程吗?(提示: 用上“先……接着……”和表示植树动作的词) 3.指名读第 4 自然段。 (1)出示小柏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找一找:第 4 自然段中是怎样描写这棵 小柏树的?(抓住“绿油油”“笔直”来感受小柏树的形象,学习比喻的修辞手 法。) (2)引导学生体会邓小平爷爷此时的心情。(抓住“满意的笑容”,体会邓 小平爷爷喜悦的心情。) (3)为什么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树 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 (4)小练笔。如果你来到天坛公园,面对这株柏树,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和着这优美的旋律,齐读课文。 2.同学们,邓小平爷爷提出改革开放的方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奔小康的 道路。邓小平爷爷曾说过:“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他的 话令人难忘。83 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热爱祖国、 绿化祖国。同学们,现在正是万物复苏、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赶快行动起来, 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认读。 2.学生仔细观察,谈发现。 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植:左窄右宽,“直”的下部框内有三横,不能漏写。 满:该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氵+艹+两=满”。书写时注意“两”字 里面两个“人”字末笔捺改点。 4.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板书]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柏树——美丽的风景 (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学生年龄小,出示图片能够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主人翁是谁,课前收集的资料 在于加深他们对邓小平爷爷的印象。本课首次提出了默读技能的培养,课堂中, 我把这项技能作为重点训练对象,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情 感。我让学生用“△”标注出植树的动词,并拓展以“植树”为话题的说话活动, 让大家感受邓小平爷爷的美好心愿,树立环保意识。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教学目标] 1.懂得与人交流时,语气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 2.与人交流时,能注意用恰当的语气说话。 [教学重难点] 说话时,使用恰当的语气和礼貌用语,让听的人感到舒服,并懂得语气不同 会有不同的效果。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情境导入 1.一位同学撞到了老师,他应该怎么做呢?(向老师道歉) 2.同学们,你们说这位同学向老师道歉时应该用什么语气呢?今天我们就来 交流一下,如何用恰当的语气与别人交流。(板书课题:注意说话的语气) 二、读读想想 1.(出示课本两组对话)同学自由读对话,小组讨论:哪一种说话方式更好? 为什么? 2.请 2 个小组上台表演情境,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情境一:我不是故意的!(读出骄傲自大,不讲道理的语气。说这句话时语 速快,语调持续上扬,音调高,音量大。) 情境二:我不是故意的。(读出愧疚,带着歉意的语气。语气弱,音量较小, 配合表情。) 3.交流:说说哪种语气更合适,让人听起来更舒服。 4.小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常常会说这几句话,那么我们自己说的时 候,要使用恰当的语气来表达,态度要诚恳、有礼貌,这样才会让别人听起来舒 服,别人也更加愿意和你交流。 三、解决问题 1.出示图片:妈妈让我学钢琴,我想学画画。我会跟妈妈说些什么? (1)小组讨论,然后上台表演。 (2)学生互评,教师补充。 (示例:妈妈,比起弹钢琴我更喜欢画画,我画得很好,老师经常表扬我。 我想学习我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妈妈,请您允许我学习画画吧。) (3)教师适时点拨: ①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场合、身份、年龄。 ②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说话。 2.同学们自由讨论,解决剩下的两个实际问题,师生合作表演。 四、课堂小结 经过了我们共同的讨论,我们初步学会了如何运用礼貌用语与他人交流。希 望同学们都做一个懂礼貌、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 表演课堂上的情境哟! [教学反思]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教学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礼貌地交流,会使用恰当的语气 跟人沟通。所以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我首先用一个实际情境导入本课,让学生 不只是停留在课本上,而是感受到这些事情经常发生在生活中,从而把课堂教学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整节课,我把话语权交到学生手上,让他 们尽情地发言,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表演,培养他们树立一种规范、 礼貌地表达自己感受的意识。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产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 内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能从目录中大致了解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 容从哪一页开始。 3.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难点] 1.对儿童故事产生兴趣,且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 容。 2.初步学会看书的目录,学会从目录中了解相关信息。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借助音频,激发情感 1.激趣: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有声故事。 2.播放《一起长大的玩具》音频选段,引导学生认真倾听,边听边试着用自 己的话说说故事片段的主要内容。 3.引言:在《抽陀螺》《兔儿爷》《泥泥狗》三篇文章中,金波先生回忆了自 己童年时代有趣的玩具和游戏。其他几组文章又讲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 一同走进这本书吧! 二、借助书籍,体验阅读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书——《一起长大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封 底和书脊,读一读书名和作者。 2.教师简介作者。 3.引导学生观察封面上的人物形象,根据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尝试猜 测故事内容。 4.学生打开《一起长大的玩具》,读一读序言,看一看目录。 5.集体交流:你能根据序言和目录,说一说或者猜一猜《一起长大的玩具》 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6.小结:我们在读儿童故事的时候,可以先读一读序言,看一看目录,它们 会告诉我们书里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7.教师引导学生再读一读目录,看一看标题,思考:哪些题目最吸引你? 8.学生对照目录,确定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找到相应页码,自由阅读。阅 读时可以先通读,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复读,最后想一想片段中的人物给自己 留下了什么印象。 9.学生汇报交流:你读的片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在这个片段中,哪个人物 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10.教师小结:一个片段一个故事,通过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说出了很 多有教育意义的道理。 三、丰富书籍,拓展阅读 1.过渡:你还读过哪些有趣的儿童故事?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2.学生带着自己准备的《神笔马良》《七色花》《愿望的实现》等儿童故事书, 站到讲台前,为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看的儿童故事。 (1)可以展示书的封面,向大家介绍书名、作者。 (2)可以结合封面或插图介绍主人公的样子、性格特点。 (3)可以借助投影仪为大家展示书的目录,结合目录给大家讲一讲这本儿 童故事书的主要内容。 (4)可以从目录中选择最喜欢的章节,给大家读一读。 (5)可以跟大家说一说自己读完这本故事书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的儿童故事书区逛一逛。先根据目录了解故事的主 要内容,再选择最喜欢的书进行阅读。 2.与爸爸妈妈一起读自己喜欢的儿童故事书,给他们讲一讲故事的主要内 容,还可以把喜欢的故事情节读给他们听。 [教学反思]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儿童故事书的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趣浓厚,而且 上学期学生认识了书的封面,所以这次“快乐读书吧”要学会看书的目录也较为 容易,总体达到了教学目标。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 6 个词语,会认 10 个生字;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的意识,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2.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 能根据提问正确读出句子的重音。 3.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 4.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5.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树立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掌握两组半包围结构的字。 2.能根据提问正确读出句子的重音;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 6 个词语,会认 10 个生字;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的意识,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重点) 2.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 能根据提问正确读出句子的重音。 3.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重 点) 一、我是小导游 我们今天去中心公园玩儿。公园可真大!(出示导览图)老师这儿有一幅地 图,你们能发现上面有什么吗? 1.同学自由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同桌检查读词语,互相评价正音。 2.读句子,巩固认字。 星期天,我和妈妈来到湖心亭公园游玩。妈妈带着我,先到管理处买票,然 后到咨询处问路线。我们还登上了宝塔,满园的景色尽收眼底。下了宝塔之后, 我们去了露天剧场,从露天剧场出来,已经十二点了,我们就来到公园的餐厅吃 午餐。 3.玩“我来当小导游”游戏,再次复习词语。 4.小结:这张图就是我们在公园里经常见到的导览图,以后我们去公园就能 明白公园各处的功能和位置了,游玩就会更方便了。 二、读读写写 1.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说说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课件出示春天的田野图,请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中事物的特点填空。 _______的天空 _______的阳光 _______的田野 _______的微风 _______的柳条 _______的草坪 3.拓展语言:你能用几组短语,说一段赞美春天的话吗? 示例:我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细长的柳条。/暖暖的阳光让我感到春天来了。 4.出示: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指名根据教师的提问读句。(根据提问的侧重点不同,读的过程中,重读的 地方也不一样。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提问所问的要点。) 5.合作实践: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句子,其他同学认真听,说说同学 想强调的内容。 6.出示生字课件,请学生观察字形特点并分类。 7.课件出示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半包围部分的书写特点。 “底”“原”是左上包围的字,写的时候注意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伸展; “处”“递”是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伸展。 8.教师范写,学生在书上描红、书写。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看公园的导览图。这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 关,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增加自己的识字量。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难点) 2.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一、走进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1.导入: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课文后,我们发现了许多春天的景象, 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小草的古诗。 2.自由朗读古诗,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再读古诗,画出朗读节奏,了解大致的意思。 (1)出示课本插图,学生观察:“离离原上草”,辽阔的大地上长满了茂盛 的野草。 看到插图后,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惊讶,舒服,心旷神怡) (2)(出示春、夏、秋、冬小草图)让学生讲这几幅图的不同,从而理解诗 句“一岁一枯荣”。 (3)看春、秋小草图,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读到此句诗时, 大家心中有了什么感觉?说一说。(无情的野火也无法将小草烧尽,春天一到, 小草又恢复了生机。小草的生命力真顽强啊!) (4)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应该怎样来读? (体会到了作者对小草的赞美、喜爱之情。第三句“野火烧不尽”语调上扬, 显示野火的无情和小草的顽强,“烧不尽”读重音;第四句“春风吹又生”语调 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吹又生”读重音。)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二、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录音,请学生仔细听录音,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圈画出来,不理解 的句子画上波浪线。标注自然段序号。 2.指名分段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评总结。 4.思考: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在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春 雨姑娘、雷公公、笋芽儿妈妈和太阳公公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你感受到了什 么? 5.指名回答,教师点评。(分角色再读课文) 6.小结:笋芽儿在大家的帮助下长成了健壮的竹子。 [教学反思] 在第一课时,我创设导游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在第二课时,我要求学 生充分地抓住文本特点,通过边朗读边想象的形式,来理解文本的意思,体会诗 人的情感。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活动,感悟知 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合作交流的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会认“曾、蒙”等 13 个生字,会写“锋、昨”等 9 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 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 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重点) 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3.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 2.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 (1)强调“锋”左窄右宽,提醒右下部分“丰”的三横不要写错。 (2)联系形近字“蜂、峰”,区别偏旁,比较识记。 (3)学生用“锋”说词语,如“先锋”“刀锋”。 (4)指名说:我们刚刚运用了哪些方法识字? 3.学生交流雷锋的相关故事。 4.小结:这么受人尊敬的雷锋叔叔在哪里呢?(补充课题,板书“,你在哪 里”)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思考:读完诗歌,你知道了什么? 2.边读边标注小节号,圈画课后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4.重点强调:“锋、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课文 中读“céng”;“棘”读二声;“泞”读四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出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重点指导:第 2 个“你在哪里” 语气加重,读出寻找、呼唤的语气;男女生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2.你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小溪、小路) 小结:大家可真厉害,下节课我们继续看看雷锋叔叔在小溪上、小路上都做 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书写美观 1.“冒”上宽下窄,“ ”最后一笔两边不封口。 2.“暖、昨”“洒、温”,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重点指导“暖”中“爰” 不要写成“爱”)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查,随机点评,展示。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 法。 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复习生字词。 2.上节课,小溪和小路告诉了我们雷锋叔叔的位置。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 他在那里干什么呢? 二、精读课文,直击重点 1.出示:第一、二小节 (1)提问:雷锋叔叔曾在哪里出现? 出示词语“泥泞”,引导推测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关注“蒙蒙的细雨”“路 上的脚窝”等细节,联系上下文推测;也可以根据“泥”的意思以及“泞”字的 三点水进行推测。 (2)出示“泥泞的小路”图片,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走在泥泞路上的经历, 想象雷锋叔叔抱着孩子走在泥泞路上的情景。(“抱”得紧紧的,甚至用自己的外 套裹着孩子,生怕孩子被雨水淋着。) (3)指名朗读第一、二小节,进一步体会雨水多、脚步重,抱孩子走路不 易。 (4)师生合作读第一、二小节,升华情感。 2.出示:第三、四小节(自学这两节内容) (1)自学要求:①小组内合作读第三、四小节,读完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②哪些词语你还不懂,把它勾画下来。 (2)重点指导:“年迈”“晶莹”“荆棘”的理解。(配图,联系生活) (3)小组汇报,教师评价总结。(“背着年迈的大娘”,“背”的样子如何? “背”得背都弓着了,汗水直流。) 3.出示最后一节,齐读。 (1)联想近义词猜测“寻觅(寻找)”的含义。 (2)你读懂了什么? (3)出示最后一句话。 ①雷锋叔叔最爱出现在哪里?(需要帮助的人的身边) ②雷锋叔叔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爱心、乐于助人) ③我们身边有像雷锋叔叔这样的人吗?举例说说。(班级同学) 4.总结:我们身边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我们要学习雷锋关爱他人, 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指导写字 1.“弯、留、背”,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呢? 2.重点指导“弯”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教师巡查,随机点评,展示。 [教学板书]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首诗歌,我把重点放在了对文本的诵读感悟上。通过不同方式的朗 读,抓住重点词语进行配图,联系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含义。第二课时,我放 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再结合身边的事例来体会雷锋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以此来攻破本课的难点。 6 千人糕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糕、特”等 15 个生字,会写“能、桌”等 9 个生字,掌握多 音字“的”的读音。 2.默读课文,能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初步掌握用默读的方式了解米糕制作的过程。 2.能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的读音。(重点) 2.默读课文,初识千人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揭题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蛋糕)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不予评价) 2.今天,我们的小作者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糕点,看看和我们平常吃的糕点 有什么不一样吧!(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讲了什么。 2.标注自然段,画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1)重点认读:“蔗、汁”为翘舌音,“菜、算”为平舌音;“嘛”读轻声; “应”读第一声;“的确”的“的”是多音字,读“dí”。 (2)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甘蔗”和“甜菜”。 4.指名朗读各段,思考课前质疑的问题是否得到解答,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5.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通过父子的 3 次对话,爸爸告诉 孩子,千人糕是很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 过渡:千人糕到底是怎样做成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三、学习课文第 1-5 自然段 1.自由读第 1-5 自然段,想一想千人糕是什么样的。 2.分角色朗读这几段话。 3.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 (1)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指导朗读: 第一句读出好奇、疑惑的语气,第二句读出不以为然的语气。 (3)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需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共同劳动才能做成 的糕) 四、书写指导 1.学习“能、桌、味、买”4 个生字。 能:左下部的“月”字撇画要改为竖画,右边两个“匕”字分写上下格,下 “匕”略大。 味:右边“未”字,上横短,下横长,注意与“末”字区别。 买:起笔横钩居上居中,末笔要写成长点,而不是捺画。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 3.练习组词说句子。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5 个生字。(重点)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插图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积累近义词。 好奇/特别/急忙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千人糕,但是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我们还没有 找到答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研读第 6-11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6-9 自然段。 (1)出示问题:千人糕是怎样做成的? (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出示课本句子及千人糕制作流程图:千人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3)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没有工人叔叔、农民叔叔以及其他人的合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 是很难吃上这香甜的“千人糕”的。) 2.指名读第 10-11 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1)比较词语:平常——平平常常(“平平常常”比“平常”程度上要深些, 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 (2)指名说这句话的意思。(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那 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经过许多 人的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3)练习说话。以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衣服、文具等)为例,学习课文 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的共同劳动创造出来的。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 要经过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创造出来。 3.齐读课文,思考: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珍惜劳动成果) 三、指导书写 1.学习“具、甘、甜、菜、劳”5 个生字。 2.学生互相交流写字方法。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具:框内三短横等长,注意不要漏写。 甘、甜:带有相同的偏旁“甘”,都表示甜的意思。 菜:上“艹”下“木”,中间是“爫”。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4.评议学生写的字,学生积累本课喜欢的词语。 [教学板书] 6 千人糕 [教学反思] 《千人糕》一文的中心是赞美了不起的劳动者,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 让学生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怎样让学生学会自主 学习、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呢?我首先从导入上设悬,让学 生带着思考去读课文,基于这一点,学生能较快找出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的思 想感情。在细节的处理上,我注重口语表达训练,因为口语表达训练是语文能力 的外延,在读中加以认识,在认识中加以理解,在理解后方有感悟。 7 一匹出色的马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郊、泛”等 15 个生字,会写“匹、妹”等 9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3.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识记字词,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2.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5 个生字。(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散步时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情呢?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讲一讲吧。(指名回答) 2.同学们的故事十分有趣,我们今天也来学习一篇有趣的故事《一匹出色的 马》。(板书课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遇到生字拼读有困难时, 反复朗读。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3.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2)教师相机正音,提示注意区分前鼻音、后鼻音和三拼音节。 (3)交流识字方法,相机指导:“郊、波、纹”等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 记,“葱、毯”等可用图片帮助理解记忆,其他生字可以采用组词认读的方法识 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轮流读课文。将各组选派的代表指定顺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选 出“最佳朗读小能手”。 2.交流阅读收获。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在郊外,他们看到了哪些自然景色? 3.提出疑难问题,存疑,让学生再继续细读课文想想、议议。 (1)妹妹求抱抱时,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 (2)“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 (3)妹妹前后有哪些变化? 四、细读第 1~3 自然段,积累词句 1.出示: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指名读) 2.思考:春天的郊外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在第 1、2 自然段中找一找,想象 句子所描述的画面。(出示表示“碧绿碧绿”“泛起层层波纹”“拂过”“葱葱绿绿” “柔软的绿毯”这些词的配图,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语句,读出喜爱、享受的语气。) 过渡: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家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呢?你们有过类似的感受 吗?(教师总结,补充学生发言) 3.再次出示: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男女生比赛读) (指导:读出快乐的语气,想象一家人在一起时温馨、和谐的生活画面,进 而体会妹妹快乐的心情,可突出读“异常”。) 五、小结 这么美丽的春景,让大家都有些恋恋不舍,到了回家的时间,妹妹有什么表 现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9 个生字。(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3.读句子,能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开火车读。 2.妹妹得到“一匹出色的马”,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继续来学习吧! 二、分角色朗读第 4-7 自然段,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 1.小组指派代表,分角色朗读。 2.从妹妹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妹妹会有这样的表现?(小组 讨论,教师补充) 3.角色扮演,体会妹妹的变化。 (1)出示句子: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 了,抱抱我。”(妹妹的话要读出哀求、撒娇的语气) 想一想:如果你是妹妹,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妹妹会求妈妈抱她? (2)出示句子: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想象妹妹 骑“马”时高兴的样子,读出愉快、得意的语气) 想一想:①此时妹妹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为什么妹妹会从“求”到“高兴”?(因为妹妹得到了“一匹出色的马”) ③妹妹的“马”是从哪里来的?这匹“马”是一匹怎样的“马”?(爸爸在 一株柳树下拾到的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④为什么爸爸会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鼓励妹妹自己回家)你觉得这 匹“马”怎么样?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一匹出色的马》,欣赏到了春天傍晚时郊外美丽的景 色,也从这匹出色的“马”中体会到了想象的乐趣。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也要 像妹妹一样对自然、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想象,并从中体会到快乐。 四、指导写字 1.将生字按结构分类。 2.重点指导。 (1)妹、波、纹、像: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像”字书写时,右边“象” 的第六笔撇从“口”字中间穿出去。 (2)景、恋、舍:上下结构,“景”字上面的“日”要写得小而扁;“恋” 字注意每个点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舍”字的“人”字头要写舒展。 (3)求、匹:独体字和半包围结构,“求”字下部是四笔,“点、提”“撇、 捺”笔势互为呼应,与“水”字作对比观察;“匹”要注意书写顺序,先里边后 外边,最后一笔是竖折。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教学板书] 7 一匹出色的马 妹妹求抱抱 骑一匹出色的马 又长又细的柳条 高兴 [教学反思] 初步接触散文,为了抓住散文语言优美的特点,我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深入朗读,分角色扮演,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去体会课文的情感。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会认 11 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两类词语的特点, 能选择词语说句子。初步掌握写好字的方法。 2.展开想象,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句子。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里有 不同的意思。 3.能尝试写出好朋友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 4.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2.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1 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两类词语的特点, 能选择词语说句子。初步掌握写好字的方法。(重点) 2.展开想象,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句子。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里有 不同的意思。(重点) 3.能尝试写出好朋友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能不能给我们 做个简单的介绍?(指名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 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 正音。 3.指名读词语,针对读不准的生字,集体讨论识记的好方法。(联系生活识 记法,形近字对比识记法,数笔画识记法) 4.交流:你的家人中有这些职业的人吗?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介绍一下。 二、字词句运用 1.出示课本短文。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画面内容。 2.你喜欢哪些景物?为什么喜欢它们?请同学来说一说。 景物:花草树木,山峰,河流,建筑等都属于景物。(图片展示) 3.指名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提示:鲜花——蝴蝶小河——飘带圆月——白玉盘 4.写一写。拿出练习本,写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句式。 5.作品展示。挑选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三、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别圈出两组句子中的“特别”“经过”。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 这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吗?分别是什么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讲解。 特别:第一句中的“特别”强调“格外、非常”;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 “与众不同”。经过:第一个“经过”是“经历”的意思;第二个“经过”是“通 过某个地方”的意思。 4.小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 词语的意思时,必须把它放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 四、我会写话 (一)引导交流,明确训练目的 1.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 什么?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课件出示三个男孩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描述,猜一猜他们分别是 谁的好朋友。 (1)淘淘的好朋友,剃了光头,眼睛很大,睫毛像小刷子一样长长的、密 密的。 (2)君君的好朋友,脸圆圆的,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眼睛眯成了两条小细 缝儿。 (3)大宝的好朋友,眉毛很粗,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 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3.学生猜测,并交流自己猜测的理由。 4.教师小结:只有抓住人物的外形特点来介绍,才能让别人知道你介绍的好 朋友是哪一位。 (二)观察实践,介绍朋友外貌 1.学生回忆或看照片,想一想:自己好朋友的外貌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2.指名交流,如果介绍的人物是大家认识的,可以猜一猜同学介绍的是谁。 如果介绍的人物是大家不认识的,可以把照片展示给大家,让大家说一说介绍的 内容是否体现了好朋友的外貌特点。 3.根据评议时大家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再来回忆一下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用 准确的语言说出他的外貌特点。 4.过渡:我们熟悉好朋友的外貌,我们也经常和好朋友一起做些事情。请你 想一想,你经常和好朋友一起做什么事情? 5.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说完整。 (三)练习写话,落实写话要求 1.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清楚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可以采用书中表格的形式填写内容,也可以将这三个方面连成一段话,完整地写 下来。 2.学生动笔实践,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五、展示书写、交流经验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同学的写话片段,重点展示书写美观的片段。 2.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同学的书写,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组展示:你最近有没有自己比较满意的书写作品,展示给小组同伴,组 员互相评价,说说这些作品好在哪里,或有什么建议。 4.经验交流:你是怎样把字写美观的? 预设: (1)我在写字时注意观察字的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得越仔 细,字就写得越漂亮。 (2)我在写字时还特别注意了书写姿势,姿势正确,字才会写得更端正。 5.请大家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句子,美观大方地抄写在田字格中,注意回忆同 学总结的经验,并用上这些经验。 6.将同学写得好的书写作品集中展示在黑板上,让其他学生参观、学习。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难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 一、我会积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 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出示 3 句谚语)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2.交流句意。(学生先自由说,教师总结) 3.读了这些谚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要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4.背诵并积累这几句谚语。 5.小结:通过民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 语,让我们懂得了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无私地帮助他人, 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二、我爱阅读 1.播放诗歌音频,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诗歌,把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读完小组交流。 3.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特别是自己勾画的地方。 4.分五个小节,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指导正音。 5.理解诗歌内容。(出示“踮、疲倦、挂牵”,放到句子中理解) 6.复述诗歌内容。 (学生把一株紫丁香种在老师的窗前,让老师消除疲倦,体现了学生对老师 的关心和喜爱。) 7.师生合作朗读诗歌。尝试背诵诗歌。 三、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很多有趣的语言形式等着我们去探索。这些都是古 人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好好地继承和发扬。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 为主动探究学习,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本 次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述者变成学 生自主探索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 方式,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悟,理解谚语和诗歌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长大后想干什么说清楚,简单说明理由。 2.能听明白同学说的话,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疑问。 [教学重难点] 能自信地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梦想;认真听其他人的发言,并对自己感兴 趣的内容提问。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看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搜集的各种职业的图片(7-9 张),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上的叔叔 阿姨分别是做什么工作的。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可以用上句式:我猜他是,因为。 2.同学们真会观察,那么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说 说。(板书课题:长大以后做什么) 二、感受话题 1.指导说说:“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并追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开头方式说自己的愿望。 (1)我一直盼望着长大以后做,因为______。 (2)是我的愿望,因为______。 3.教师引导学生练习用这个句式说话,练习完之后指名说,教师个别指导。 预设:我一直盼望着长大后做一名老师。因为可以给学生讲课,让学生学到 更多的知识,老师多么伟大呀!看到学生一点一点地进步,那是多么甜蜜呀! 三、我是小记者 1.情景演出。安排两名同学扮演采访者,其他同学为被采访者。采访的问题: 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 2.师生点评。学生点评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表现,教师点评总结。 四、小结 教师总结:有了目标,还要有行动,不能半途而废,要一步一步努力地靠近 自己的目标,不能遇到困难就放弃,要坚持不懈地去奋斗。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 好好学习,这样我们才能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活动,在课堂上我创设了多个不同层次、 由易到难的交际情境,如同桌互相问一问、小记者采访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体现 了鲜明的互动性,使学生在双向互动的实践中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表达能力。不过, 在这堂课上,我的交流示范指导有所不足。学生在交流时,还存在着各说各话的 现象。如果在这一环节之前穿插一次我和学生的互动交流示范,再让同桌之间相 互讨论,最后让学生邀请好朋友互动,学生应该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说话方向。 识字 1 神州谣 [教学目标] 1.会认“州、华”等 15 个生字,会写“州、华”等 9 个生字。 2.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3.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词,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谈话导入,启发想象 1.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同学们对我们的祖国有哪 些了解?(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祖国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等。)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祖国图画。 (板书课题,识记“州”字,出示“州”字的汉字演变图,与“川”比较讲解。)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 2.读课后的生字表,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采用“你演我猜”的游戏来巩固识字。 5.同学们想用哪些好的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 6.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适时补充。 (1)偏旁归类识记。如,“涌、浓”都是三点水旁,“隔、陆”都是双耳旁。 (2)利用熟字识记。加一加:“耸、峡、浓、奋、华”。 (3)联系生活识记。如,结合地名识记,峡—三峡。 (4)结合语境识记。“繁、荣”二字可组成词语“繁荣”,借助近义词在具 体语境中加深理解。 7.学生分句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三、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1.教师范读,思考:你有什么发现?(每句三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 2.第一节: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1)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祖国的山川壮美,风景如画。配图) (2)你们喜欢美丽的祖国吗?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全班齐读。(读出喜欢 的语气) 3.第二节: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1)指名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出示图片,教师范读。思考:写了哪些壮美的山川? (教师范读时,着重突出“奔、涌、长、耸”的语音语调,引导学生体会) (3)播放相关小视频,身临其境地感受山川的壮美。 (4)男女生分别读、配合读。 4.第三节: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1)分小组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地图,让学生指认台湾、海峡、大陆的地理位置。 (3)指导朗读,读出期盼祖国统一的语气,语气要低缓、深情。 5.齐读、有节奏地读、男女合作读前三小节,教师总结、评价朗读。 6.第四节: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1)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繁荣”: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铁 路四通八达…… (2)指导朗读。通过老师的朗读,学生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 (3)学生齐读,指导读出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发向上、共创繁荣的语气。 7.齐读全文。说说读完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感受。 四、指导书写,读记词语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并组词,任选其中两个词语,练习说话。 2.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对“岛”进行指导。 3.学生自由练习书写,同桌评议,对写得好的同学奖励一颗小星星。 [教学反思] 这篇识字课文,是以儿歌的形式呈现的,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文中 涉及许多课外的知识,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图文结合对照学习。同时,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感受祖国的壮美山河、各民族的团结 奋发和祖国的繁荣昌盛。 识字 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会认“传、统”等 15 个生字,会写“贴、街”等 9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 3.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过节日时的趣事。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 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图片导入 1.出示: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图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知道图中分别是什么节日吗?(学生 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 来说一说?(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二、读儿歌,随文识字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传递的欢快情感,读清明节时,应声音低沉,读出 缅怀之情。 2.自读检查。 指名轮流读,一人一句。教师相机正音。 三、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 1.指名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节、清 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4.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吗? 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农历日期,大家 记住了吗? 四、学习我国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传统文化 1.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1)画出句子中春节的活动。(贴窗花、放鞭炮) (2)春节里还会有哪些活动?(守岁、贴春联、拜年……) 2.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1)元宵节的风俗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2)“人如潮”是什么意思?(展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3.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1)讲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扫”所表示的含义。 (2)补充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来理解这一句内容。 4.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1)请同学讲述端午节的来历。(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2)“粽香艾香满堂飘”,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端午要吃粽子,插 艾草) (3)总结:端午的习俗有赛龙舟,插艾草,吃咸鸭蛋、粽子,喝雄黄酒…… 5.出示: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播放牛郎织女的动画片,讲述七夕的来历以及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 节。 (2)理解“会鹊桥”的意思。 (3)拓展: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知识。 6.出示: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1)中秋节的习俗:吃月饼、赏月。 (2)为什么中秋节的时候我们要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合家团圆) (3)拓展:中秋节那天月亮为什么是圆的? 7.出示: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1)为什么叫作“重阳节”? (2)重阳节有哪些习俗?(踏秋、赏菊、登高) (3)“要敬老”这句话怎么理解? 8.出示: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春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今天学习的这么多传统节日中还有哪一个节日也是 全家团圆的节日?(中秋节) 五、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接下来就来开展节日故事分享会,哪 位同学能给我们讲讲你是怎样过节的?(任选一两个节日来讲)课后大家可以把 自己过节的故事写下来。 2.中国有 56 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后同学们去搜集资 料,看看每个民族自己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特色吧。 六、指导写字 1.看图识字学词,认读词语,理解字义。 贴窗花/敬老/大街小巷/龙舟/团圆/艾草/转眼/热闹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发现书写规律。 3.教师重点指导难写字。 街:“行”字中间加两个“土”,注意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下面的“土”最后 一笔改为提。 舟:最后三笔的顺序是点、横、点。 转:“车”字做部首时,最后两笔的顺序是竖、提;“专”字的笔顺是横、横、 竖折撇、点。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三点: 1.开篇就将学生带入到传统节日的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逐句的读文过程中,学生认识了大量生字词,并且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来 龙去脉及相关习俗。 3.节日故事分享会的开展将课堂引入高潮,学生的表现欲都很强,讲故事为 后面的写话打下基础。 识字 3“贝”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甲、骨”等 15 个生字,会写“贝、壳”等 9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漂”。 2.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字演变的过程以及用“贝”作偏旁的 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重难点] 1.识记字词,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能讲述“贝”的故事,了解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 关。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退潮时的情景)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2.(出示贝壳图片)简单介绍贝壳是什么。你喜欢它们吗?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 (1)合作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注自然段。 (2)小组合作拼读词语,互相正音。 (3)小组合作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出示会认字。 (1)抽读生字。玩摘苹果游戏,巩固生字。教师正音。 (2)学习词语。将词语放回句子中让学生练读。 (3)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比较字形识记:田—由—甲/品—晶/巾—币 同偏旁识记:财、赚、赔、购、贫 组词识记:漂(piào 漂亮)(piāo 漂浮)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1)贝壳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出示甲骨文汉字图片) (3)古时候的人们喜欢把它们当作什么?(饰品)贝壳可以做成哪些饰品? 为什么它能作为饰品呢? 贝壳的特点:漂亮、珍贵(解释“珍贵”的意思)。 2.出示第 2 自然段第二、三句话,指名朗读。 (1)贝壳还有什么特点?(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因为这个特点,所以贝壳被当作钱币。(课件出示以物易物的交易图片) (2)根据这个特点,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与钱财有关) (3)除了书上列举的“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贝”字旁的字呢? (学生查字典回答) 3.课堂小结:贝壳容易携带,不容易损坏,被当作钱币。现在看到“贝”字 旁的字,就知道它大多与钱财有关。 四、拓展延伸 1.教师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2.出示课后第 3 题,学生讨论分析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铜镜(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珠宝(王字旁与玉石有关) 3.请你写几个带有“金”字旁和“王”字旁的字。 4.你还知道哪些形旁表义的字?课后大家一起讨论。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将生字按结构进行归类。 独体字:贝、甲、币、与 上下结构:关、骨 左右结构:钱、财 上中下结构:壳 2.出示课件,教师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进行易错字指导。 [教学反思] 本节识字课的重难点是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 工具,从“贝”字的起源、贝壳的特点和贝壳的作用这三个方面,以形象直观的 图片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同时,利用课后习题进行拓展 延伸,使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对形声字的认识更清晰、具体,有效地落实了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识字 4 中国美食 [教学目标] 1.会认“菠、煎”等 15 个生字,会写“烧、茄”等 9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炸”。 2.能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灶、烫、烈”等字,发现偏旁“火”和“灬”的联 系。 3.能说出用“炒、烤、爆”等方法制作的美食。 4.能说说自己家乡的美食。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读准词语。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与中国的饮食文化。 2.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片段《舌尖上的中国》)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短片,你们有什 么感受? 2.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美食的世界,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魅 力。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说美食,学习生字词 1.出示美食图片。 2.指名看图依次说出美食的名称。 3.出示美食名称,看看和学生讲的是不是一样的。 4.出示词语,学生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5.同桌出示字词卡片,互读检查。 6.教师检查:根据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开火车读生字。看图说词语。 三、了解食物的制作方法 1.出示词语,请学生找出词语中表示食物制作方法的汉字。 2.除了课本中说到的美食的制作方法,你还知道哪些?(焖、熬、煲……) 3.从上面的这些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 (煎、煮、蒸:都是四点底;烧、烤、爆、炖、炸、炒:都是火字旁;拌: 提手旁) 教师讲解食物制作方法以及查字典了解“灬”“火”字旁的字代表的含义。 4.同学们,制作哪些食物时会用到上面的这些方法呢? 蒸:粉蒸肉烧:红烧鱼炒:小炒肉…… 四、了解一日三餐中食物的不同 1.请同学们说一说昨天早上、中午和晚上各吃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2.大家吃的东西真丰富,下面就来看看我们的一日三餐。 3.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让学生将它们进行归类。 午餐或晚餐: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蛋炒饭…… 早餐:蒸饺炸酱面小米粥…… 4.小组讨论早中晚餐有什么区别。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一日三餐很重要,俗话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 我们吃东西可不能挑食,要讲究营养均衡,同时更不能浪费,这些食物就像《千 人糕》一文中所讲的那样,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劳动才做成的。 六、拓展延伸 1.分小组以“家乡的美食”为主题制作一张小报。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美 文,还可以把介绍家乡美食的制作方法的文章剪贴在小报上,在班级文化墙上展 示。 2.请同学们回家自己学着做一道简单的菜肴。 七、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位和书写顺序。 2.学生每个字书空,指出难写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 出示“烧、炒、烤”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与“火”有关。 烧:“火”字做偏旁时捺改点,右上部分不加点。 烤:“考”字最后不要多写一横,和“与”字区分开。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本节识字课以中国美食为载体,继续带领学生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 学习与食物制作方法相关的汉字。不足之处是没有细致讲解每个汉字的书写要 点,学生掌握笔画多的汉字还有一定的困难。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津、溜”等 9 个生字;积累“甜津津、酸溜溜”这样的词语,并能 说句子。 2.能借助形旁猜测字义、准确选用形声字并查字典验证。 3.知道“鹿、金”等字可作部首,能用这些部首查字典;能发现“火”与“灬” 等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4.能按顺序背记十二生肖,初步了解生肖文化。 5.自主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能明白事物各有各的长处。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汉字偏旁分析字义,掌握部首查字法。 2.初步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9 个生字;积累“甜津津、酸溜溜”这样的词语,并能说句子。(重 点) 2.能借助形旁猜测字义、准确选用形声字并查字典验证。(重点) 3.知道“鹿、金”等字可作部首,能用这些部首查字典;能发现“火”与“灬” 等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4.能按顺序背记十二生肖,初步了解生肖文化。(难点) 一、我会读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词语,感受词语在形式上的特点。 2.联系生活,说说读到这些词语的时候会想到什么食物。(甜津津的葡萄、 酸溜溜的梅子、脆生生的黄瓜、香喷喷的烤鸭、油腻腻的炸糕。) 3.指导学生用“甜津津、酸溜溜”这样的词语说说自己吃过的美食。(“我吃 过软绵绵的蛋糕。”“我吃过硬邦邦的糖果。”) 4.游戏巩固、运用词语。用“甜津津、酸溜溜”这样的词语介绍自己喜欢的 食物。 5.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与食物有关的词语吗?(示例:热腾腾、凉丝丝、黏糊 糊) 二、我会认偏旁 1.出示:霄、宵、削,猜一猜:它们的部首是什么?和什么有关?(提示: “ ”与雨有关,“刂”与刀有关) 出示:赔、陪、培,猜一猜:它们的部首是什么?和什么有关?(提示:“贝” 大多与钱有关,“ ”与土地有关) 2.出示“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小组讨论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猜一猜:这些汉字都与什么有关?是什么意思?(与偏旁有关,偏旁表义) 火字旁、四点底:与火有关;心字底、竖心旁:与人的心情、情感有关;立 刀旁、刀字旁:与刀或切割有关。 4.出示课本中的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对于学生错误集中的题目做重点讲 解) 5.用部首查字法,分小组完成任务。 (1)出示:鹿、金、高、音、黑、衣、辛、鱼 ①查出每个生字的部首,记录下来。 ②请小组代表回答。(“鹿、高”两个字,既可以当它们的部首,也可以分别 查广字头、点横头。) (2)出示:麝、鉴、敲、章、默、装、辣、鲁 ①与刚才找出的部首作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②教师总结:后一组字的偏旁或部首是前一组字。 (3)学生开火车读一读这两组字。 三、我爱传统文化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1)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 (2)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3)学生说说自己的属相是什么。 (4)简单说说生肖前面的字。(表示动物的作息时间) 3.读读与背背。 (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十二生肖的顺序朗读。 (2)学生按顺序背十二生肖。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能自主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能明白事物各有各的长处。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咱们班来了两位朋友,它们分别是小枣树和小柳树(学 生看图片回答),我们跟它们打声招呼好吗? 二、品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展示读课文,请 8 名同学一人读一段。 3.思考:读完短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小柳树在春天看不起小枣树,到了秋天,小枣树却没有嘲笑小柳树。) 4.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总结。 (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三、总结升华 1.小柳树和小枣树,你喜欢和谁做朋友?为什么?试着用“虽然……可 是……”的句式说一说。 我喜欢和( )交朋友,因为( ),虽然( ),可是( )。 2.总结: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处和缺点,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尺有所 短,寸有所长。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谈谈自己和身 边其他人的优、缺点。 [教学反思] 在“识字加油站”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我用学生 最喜爱的食物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用 ABB 式词语来生动形象地形容食物的味 道、口感。“字词句运用”的教学,我将课堂还给学生,只稍加点拨。“日积月累” 部分,我通过故事、邮票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生肖的认识并识记。“我爱阅读” 部分,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自读自悟。本课教学解决了教学重难点,以学 生为本的教学主旨贯穿整节课,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积极性。 8 彩色的梦 [教学目标] 1.会认“盒、聊”等 9 个生字,会写“彩、梦”等 9 个生字。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并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2.仿照课文第 2 小节或第 3 小节,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9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写字,提高识字能力,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一、图片展示 (PPT 出示图片:彩色铅笔画的森林图)同学们,这幅图上都画了什么?画 得美不美?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讲一讲画中的景物好吗?(指名回答)这幅画叫作 《彩色的梦》,什么是彩色的梦?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文《彩色的梦》,一起去作 者的梦里遨游,观赏森林的美景吧。(板书课题,范写“彩、梦”) 二、初读课文,指导朗读 1.配乐,教师范读。学生圈出生字,标注小节号。 2.同桌互读,指导正音。 3.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1)后鼻音的字:坪、囱、精、叮、咛、梦、苹、灵 ①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自主识记:坪、叮、咛 ②猜字谜:一人一口酥(盒) ③熟字换偏旁:柳——聊,评——坪、苹,没——般,睛——精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4.教师指导诗歌朗读的节奏。 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 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 (这两个句子都带有破折号,朗读时声音要拖长一些) 三、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完课文,你知道作者的“彩色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吗? 2.为什么说这个梦是彩色的呢?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9 个生字。(重点)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并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难点)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个彩色的梦是作者用彩色铅笔画出来的,他画了一个关 于森林的彩色的梦。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看看作者都用彩色铅笔在森林里画了什 么吧。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学习诗歌 1.出示第 2 小节,思考:“我”的彩色铅笔在白纸上跳蹦,画了些什么呢? 有哪些景物?是什么颜色?(草坪、野花、天空) (1)学生交流,教师评价、总结、补充。 (2)出示蓝天图片,引导理解:“蓝得透明”是怎样的“蓝”?透明得能看 见什么? (3)朗读指导,排比句语气渐强,突出画面的明丽色彩与变化之快。(教师 范读) (4)指名再读,师生合作读。 (5)结合课文插图,扣“绿了、红了、蓝了”,想象画面色彩的明丽,抓“大 块、大朵、大片”,感受孩子画画的欢畅心情。 2.出示第 3 小节,思考:彩色铅笔还画了什么? (1)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森林、雪松、小鸟、小屋、太阳) (2)出示葱郁的森林的图片,理解“葱郁”是“青翠茂盛”的意思。 (3)思考:在这茂盛的森林里会发生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合理即可) (4)出示“请小鸟留下歌声”,引导想象雪松与小鸟对话的场景,以及小鸟 会留下怎样的歌声? (5)出示(小屋的烟囱)第 2 句,指导朗读“结”,教师提问:小屋的烟囱 上结出太阳,你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说) 过渡: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脚尖滑过的地方还有哪里呢?模仿第 2、3 节说 一说。(出示相应模板) 3.出示第 4 小节,指名读,思考:彩色的梦境里有什么? (1)出示“紫葡萄的叮咛”,思考:紫葡萄在说些什么呢? (2)引导学生想象:“我”的彩色梦境里还有什么?用“有……有……还 有……”的句式说一说。 (3)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 你想用彩色铅笔画出怎样的彩色梦呢?把你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仿 照课文第 2 小节或第 3 小节写一首小诗。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将字写好。 2.教师示范难写的字,指出有关笔画的变化。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4.写字反馈,师生评议。 [教学板书] 8 彩色的梦 [教学反思] 本课的成功之处是开课时我就展示图片,通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的方式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到一个彩色的梦的情境中,再引导 学生由图片内容过渡到文本的朗读,由直观的视觉感受到发散思维去想象,从而 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文本内容。 9 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目标] 1.会认“渡、荫”等 9 个生字,会写“伞、姨”等 8 个生字。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3.能根据课文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9 个生字。(重点)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一、猜谜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猜一个谜语,打一个动物。(出示谜语:昔日鸟儿归来乐 开怀) 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喜鹊,喜鹊是吉祥鸟、幸福鸟,能为我们带 来吉祥。枫树上的喜鹊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 书课题:枫树上的喜鹊)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边读边圈画课后生字,与同桌互读生字,相互评价。 3.出示认读生字、词语。(指名读、合作读) 读准“荫、冈”,读第一声。“撑”借助“撑伞、撑船、支撑”等词语来读准 字音。 4.用什么方法能熟记会写字呢?(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5.去拼音,再齐读生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呢?(“我”喜欢枫树和喜鹊,“我”能听 懂他们交流的语言) 2.指名朗读第 1-4 自然段,思考:“喜欢”一词出现了几次,找出句子画下 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含有“喜欢”一词的 4 句话) 3.“我”为什么很喜欢枫树呢? (1)出示: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 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2)指名读,思考:枫树像什么?有什么作用?“它”指的是谁?(像太 阳伞,能遮太阳,“它”指枫树) (3)指导朗读,读出喜欢的语气。 4.“我”除了喜欢枫树,还喜欢什么呢?(喜鹊的窝,喜鹊) 5.让我们带着“喜欢”的情感来朗读这几句话吧!(指名合作读) 四、小结 “我”不仅喜欢枫树、喜鹊的窝,还喜欢喜鹊,还想和他们说说话呢。“我” 会说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8 个生字。(重点) 2.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难点) 一、复习导入 “我”和他们说话了吗?说的什么呢?一起去听听吧! 二、学习第 5-13 自然段 1.默读第 5-12 自然段,思考:喜鹊阿姨都在忙些什么呢? (1)教喜鹊弟弟唱歌,教喜鹊弟弟做游戏,还教喜鹊弟弟“学拼音”。 (2)教喜鹊弟弟认太阳。 2.出示句子,学习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1)先用上面的句式把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2)学习用上面的句式造句。 3.喜鹊阿姨真是个好妈妈,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怎样教喜鹊弟弟“学拼音” 的。 (1)学生和教师分角色朗读第 6-8 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拼音”的句子,师生配合读。 (2)教师说明省略号表示还学习了其他的拼音。 (3)小组分角色组内表演读第 9-12 自然段。 (4)各小组指派代表上台表演。(学生评议,教师指导) 4.出示句子,比较朗读,体会“?”与“!”的不同作用。(根据“鹊”的多 少读出节奏,根据提示语“快乐”和 3 个感叹号读出喜鹊弟弟的兴奋与快乐。) 5.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读一读,其他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 什么?(“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 三、拓展延伸 1.喜鹊一家还会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大家来说一说。(互相讨论) (1)出示课后习题。 (2)现在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她和喜鹊弟弟之间会有怎样有趣的 故事呢?我们来说一说。(分组讨论,完成填空) 2.在枫树下,“我”就这样听着喜鹊阿姨问,听着喜鹊弟弟答,这样的生活 是快乐的,这样的童话是多么的有趣。如果同学们有兴趣,你也可以把这个有趣 的故事继续写下去,课后续编《枫树上的喜鹊》。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写字和 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教师范写较难掌握的生字,强调重点笔画。 姨:“女”字做部首时,横画不穿头。夷=大+弓,“大”字要长,“弓”字要 扁。 母:笔顺是竖折、横折钩、点、横、点。 游:左中右结构,三点水和“方”字书写时要窄,居于竖中线的左侧,“子” 字要宽一些。 3.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教学板书] 9 枫树上的喜鹊 我喜欢喜鹊阿姨 学认拼音 太阳 喜鹊弟弟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以多种方式的读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体会课 文的情感。与此同时,分角色扮演也将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 10 沙滩上的童话 [教学目标] 1.认识“堡、插”等 15 个生字,会写“周、围”等 9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量”。 2.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读懂课文内容,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 情景。 3.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2.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过沙滩吗?会在沙滩上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 《沙滩上的童话》,看看文中的几个小伙伴在沙滩上做了什么。(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1.自由认读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2.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自由认读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 (2)指名读词,其他同学评议正音。 (3)开火车抽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4)从词中再抽出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 4.指名逐段开火车读课文。 5.集体评议,纠正错误。 三、整体感知,描述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分组讨论: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指导反馈,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 4.教师总结: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在沙滩上,我们用沙子垒起城 堡,筑起围墙,插上树枝,开始编织勇士攻打魔窟,解救美丽的公主的童话故事。 四、教学生字 1.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 2.说一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 4.教师重点指导:“补”的左边不能写成“礻”。 5.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读懂课文内容,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 情景。 2.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难点) 一、复习生字新词 1.抽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2.指名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孩子们是怎样在沙滩上编织童话的。 二、想象情景,体会玩耍的快乐 1.自由读课文,想想“我们”编织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故事? (1)小组内讨论。 (2)初步了解:“我们”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勇士救公主的童话故事。 2.垒城堡。 (1)默读第 2 自然段,思考:“我们”是怎样垒城堡的呢?画出表示动作的 词句。 (2)指名读,表演读,读好表示垒城堡动作的词句,突出快乐的情绪。 3.编故事。 (1)指名读第 3-6 自然段,思考:“我们”在玩游戏时做了什么?(编故事) (2)师生分角色读第 3-6 自然段。相机指导朗读,指导读好感叹句。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童话故事,顺势在语境中理解“补充”的意 思。 4.攻城堡。 (1)出示: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 魔窟的勇士。(结合生活实际,引导联想理解“魔窟”。) (2)出示第 9、10 自然段,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重点指导“反驳”。 ①出示第 9-11 自然段,分角色朗读,思考:这三个小朋友都互相说出了自 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这叫什么呢? ②出示第 8 自然段,“商量”标红。教师总结:原来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去 解决问题,叫商量呀!那我们也试着读出商量的语气吧! 过渡:“我”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自由读第 12、13 自然段,思考:“我 们”是怎样挖地道的呢?勾画相关词语。 ③学生交流,表演挖地道的动作,体会玩耍的快乐。 ④师生配合读第 11-13 自然段。 5.救公主。 自由朗读第 14-19 自然段,思考:“我们”救出的公主在哪儿呢? 6.教师总结:孩子们还在继续编着他们的童话呢,天色已经晚了,妈妈也许 早就在他们身后了,可是看见孩子们玩得那么开心,编的童话如此有趣,真不忍 心打扰他们。而当孩子们回头看到了温柔的妈妈,怎么会不把她当作美丽的公主 呢?也许在每个孩子的心中,妈妈就是公主。 三、布置作业 1.向爸爸妈妈讲述沙滩上的童话故事,或是自己编一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可 以用课后练习中的开头和提供的词语。 2.找一片沙地,和伙伴们一起编个沙滩上的童话故事。 [教学板书] 10 沙滩上的童话 沙滩上的童话 城堡——魔窟 我们——勇士 妈妈——公主有趣、快乐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法,从最初的小组检查读课文,到分角 色朗读课文,再到组内分角色说话练习,一切学习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这样的 形式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融入角色,理解句意,并且利用课 堂的有限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体会到在玩中学习的乐趣。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学目标] 1.会认“屁、股”等 15 个生字,会写“屁、股”等 8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泡”。 2.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义特点,不认识的字能查字典认读。 3.朗读课文,能就感兴趣的部分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了解月字旁代表的意思。 2.从小虫子有意思的生活中体会到日常生活的快乐。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5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泡”。(重点)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认识昆虫 你知道哪些昆虫,你喜欢它们吗?大家想去了解它们的生活吗?今天老师带 领大家去感受一下小虫子的有意思的生活。(板书课题:我是一只小虫子) 二、合作探究,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互相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 些生字的。 2.组长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边读边组词。 3.教师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出示词语课件。 (2)指名根据拼音认读,隐去拼音认读。 (3)练习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 (4)组词学习多音字“泡”。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当一只小虫子十分快乐) (1)指名读第 1、2 自然段。 (2)出示句子: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这个句子要怎么读?谁来 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出懊恼的语气) (3)到底有哪些地方不好呢?(指名回答) ①屁股被苍耳刺痛。(你们知道苍耳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吗?被苍耳刺到以 后,小虫子是什么反应?)(指导朗读,读出“刺痛”的感觉) ②被淹得昏头昏脑。(“很深很深的水”是什么?“昏头昏脑”是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重读“很深很深”“昏头昏脑”) ③还有被小鸟吃掉。(你是怎么知道的?想一想:当小虫子看到小鸟时,心 里会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强调“但”“没有谁”稍停顿,突出语意的转折,男女生配合读。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8 个生字,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义特点,不认识的字能查字 典认读。(重点)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虫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难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就感兴趣的部分和同学交流。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 2.“我”的伙伴们觉得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也不好,总是遇到种种不快, 那“我”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趣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细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当小虫子还真不错。 (1)教师读第 2 自然段:不过,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 (2)为什么小虫子会这么说?他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的? ①可以在草叶上伸懒腰,用露珠梳洗打扮,还可以跳到狗的身上去旅行。 ②你觉得小虫子在奔跑的小狗身上,会是什么感觉?(像乘着免费的特快列 车) 你坐过特快列车吗?当时你有什么感受? (3)你觉得当小虫子还有哪些好的地方? 2.有意思的伙伴们。 (1)指名读第 5、6 自然段。(“有意思”怎么理解?) (2)你们认识小虫子的这些朋友吗?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出示图片) ①屎壳郎:这是什么虫子?他有什么特点?小虫子觉得屎壳郎有趣在哪里? ②螳螂:螳螂有什么特点?小虫子怕螳螂吗?螳螂会不会跳,有谁知道? ③天牛:你觉得天牛为什么会顶小虫子?(脾气不太好) 3.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谁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我”为什么喜欢当小虫子?你觉得当小虫子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3)你能猜猜这只小虫子叫什么名字吗?(蟋蟀)你是从哪里判断出来的? 三、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这只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如果是一只别的虫 子,它会有怎样有趣的生活?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吧。 2.找有关虫子的绘本故事读一读,学着自己编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是 用日记的形式来记录一下你自己的有意思的生活吧。 四、指导书写,掌握汉字规律 1.出示课后第 2 题,学习汉字规律。 股/脾/腹/胳/膊/肩/臂/胃/肾 (1)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再读一读。 (2)指名认读汉字。 (3)这些汉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偏旁,你发现了吗?(月)这些汉字都和什么 有关?那么这个偏旁表示和什么有关呢?(与身体器官有关) (4)有没有同学还能写出几个含这个偏旁的字?(脖、肚、胸、肝、脸) 2.我们今天学的生字中还有几个生字也含有相同的偏旁,请找出来。 屁/尿/屎 (偏旁“尸”与身体排泄物有关) 3.学习其他生字,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板书]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一点儿也不好 还真不错 特别有意思 喜欢当一只小虫子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这篇童话故事的趣味性,更清晰、直观地认识课文中的 各种昆虫,我以展现图片的形式教学。值得改进的是,如果在教学中设计了分角 色朗读的环节,让学生戴着角色的头饰读,效果会更加显著。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认识“陀、螺”等 11 个生字。能认读有关玩具名称的词语。能说出自己 玩过的玩具。 2.能把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分类写下来。能仿照例句,用“一会儿…… 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3.掌握三包围结构的字和全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4.积累背诵与诚信有关的名言。 5.自主阅读《手影戏》,能了解内容,感受手影戏的有趣。 6.能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 下来。 [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词语,会模仿例句写句子。能根据图片内容,发挥想象,完成写话。 2.积累与诚信有关的名言,知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1 个生字。能认读有关玩具名称的词语。能说出自己玩过的玩具。 (重点) 2.能把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分类写下来。能仿照例句,用“一会儿…… 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重点) 3.掌握三包围结构的字和全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们都喜欢玩哪些玩具?有没有同学能给 我们介绍一下。(指名交流自己喜欢的玩具) 1.出示“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枪”“橡皮泥”“七巧板”“溜溜球” “遥控坦克”的图片,分别找同学来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玩具。 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玩哪种玩具,为什么。 3.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你还会认吗? (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4.你还玩过别的什么玩具?小组之内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5.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还玩过哪些好玩的玩具?指名说。 6.齐读生字词,每个词读三遍。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词语积累 1.创设情境,概括出情绪特点。 情境一:你好不容易画好一幅画,你的一个同学故意在你的画上乱画了两笔, 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生气的) 情境二:在课堂上你的画被老师表扬了,你的心情又如何?(高兴的) 情境三:你满怀信心地把你的画拿去参加比赛,结果你的画没有被选上,此 时,你感觉怎么样?(难过的、伤心的) 2.积累词语。 教师:我们在表达情绪时,可以用很多不一样的词语来表达。我们一起来找 一找,有哪些词可以用来形容生气。 出示:愤怒、发怒、气恼、恼火、气呼呼、怒发冲冠(出示相对应图片,辅 助理解) 3.请你按照找形容生气的词的方法来找一找形容高兴和难过的词,小组之间 相互讨论,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多又准。 (示例:兴高采烈、兴奋、欢喜、快乐、喜滋滋、美滋滋、手舞足蹈、喜笑 颜开等;欲哭无泪、痛心疾首、悲痛、哭泣、泪流满面、心如刀割等) 4.教师领读示例中的词语,讲解难理解的词语。 5.把你积累到的词语工整地写在课本的练习题上。 (二)用加点词语说句子 1.出示原句,齐读原句。标出词语: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2.教师:“一会儿”表示时间间隔比较短,动作连续发生。 3.创设情境,学生练习说话。 (1)妈妈回到家后。(2)孙悟空与二郎神对战。 4.指名说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三、写话 教师:刚刚我们学会了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样的句式 说话,我们再来看一个小故事。这是发生在小虫子、蚂蚁、蝴蝶和鸡蛋壳身上的 故事,它们这一天有怎样有趣的经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课本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上画了些什么?(图片上有谁, 在做什么)分别请同学描述四幅图片。 2.出示提示词: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 哪位同学能用上这些词,把四幅图的内容连在一起说一说? 教师引导:早上,小伙伴在做什么呢?(图一)过了一会儿,它们在做什么 呢?(图二)到了下午,下雨了,它们在做什么呢?(图三)天黑了,要睡觉了, 那么三个小伙伴在做什么呢?(图四) 预设:早上,蝴蝶到草丛中玩,它看到小虫子和蚂蚁在鸡蛋壳上玩跷跷板。 蝴蝶说:“我们一起去旅游吧。” 过了一会儿,大家一起将鸡蛋壳做成了一个热气球。小虫子和蚂蚁坐在里面, 和蝴蝶一起飞了起来。 到了下午,天空中下起了大雨。小虫子、蚂蚁和蝴蝶把蛋壳当成了一间小房 子,躲在里面,一点儿也没打湿。 天黑了,它们又把蛋壳当成了一个摇篮,躺在里面,用一片大大的树叶当被 子,舒舒服服地睡着了。 3.同桌之间相互讲讲这个故事,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4.请一两名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编写的故事。 5.拿出练习本,把你编的故事写一写,不会写的字写拼音,注意开头空两格。 6.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四、书写提示 1.看课本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字形。 2.梳理笔顺。学生书空、描红。 3.指导:三包围的字,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大小要写得协调,外面的框 要稍写大些;全包围的字,书写时要把国字框写得方正,框内部分的大小要合适。 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 4.学生练习书写,注意写字姿势。 5.围绕书写要点,评议学生写的字。 6.结合学生书写情况,拓展练写已经学过的字。如医、同、风、网;园、因、 回。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与诚信有关的名言。(难点) 2.自主阅读《手影戏》,能了解内容,感受手影戏的有趣。 一、日积月累 导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与诚信有关的名言。 1.自由读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读,合作理解句意。 3.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句意。(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 3 条名言的共同点:都 有“信”字,与诚信有关。) (1)失信不立。 立:立足。意思是:不讲信用,就难以立身立国。 (2)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结:关键。意思是: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 (3)小信成则大信立。 意思是:在小事上讲信用,就能在大事上建立信用。 4.学生自由吟诵。练习背诵。 5.开展诚信故事会,学生上台讲述故事。 6.教师总结诚信的重要性。 二、我爱阅读 1.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把课文读正 确、读通顺,不添字、漏字。 3.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宁宁和男孩之间的一个什么故 事。 宁宁开始和一个不认识的男孩儿展开生动的手影较量,后来,宁宁想了一下, 主动让步,那个小男孩也不好意思,不再较量了,他们就一起高兴地玩了起来。 4.引导学生讨论:宁宁和那个男孩为什么后来都变出了鸽子?(可启发学生: 宁宁和男孩是怎样用手影戏进行较量的?他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想到变出鸽 子呢?鸽子代表什么?小男孩又是怎样想的?) 5.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再读课文,受到教育。 通过这篇阅读引导小朋友们要学会相互关爱、友好相处。 6.组织学生玩手影戏,感受手影戏的有趣。(“小鸡、兔子、猫、狗、大老 虎、鸽子”该用什么样的手势?) 7.指名分角色戴上头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我着力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允许学生既可以就某一方 面的内容来谈,也可以把几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谈。把说话落实到笔上,做到会 说、能写,扎实地落实说和写的教学目标。同时,用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深刻体 会中华传统美德——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课堂 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节课需 要注意的是,在练习写话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交换写话看,让学生学习别人写话 的优点。教师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就学生写话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指导, 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 12 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会认“寓、则”等 15 个生字,会写“亡、牢”等 8 个生字,会写“亡羊 补牢、劝告”等 5 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识记字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 述第一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难点)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板书:寓言二则)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教师板书课题:亡羊补牢。(讲解“亡、牢”) 3.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4.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教师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3.小组讨论: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羊?(两次。羊圈破了个窟 窿。)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丢羊的? 2.自由读第 1-4 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后,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1)羊圈破了个窟窿。 ①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②齐读第 1 自然段第三句话。 ③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④理清这三句话之间的联系。 (2)街坊劝告,他不听。 ①“街坊”是指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②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引导评议,齐读) ③养羊人是怎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互相讨论,指名读句子,评议。 (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④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 朗读。(指名读,评议) (3)指名读第 4 自然段,引导思考: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 1 自然段,想一想。 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5.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 5 自然段,画出 有关句子。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 “赶紧”能去掉吗?为什么?(不能,因为“赶紧”能体现出养羊人改正错 误的急迫心情。)“堵上、结结实实”说明了什么?(说明养羊人很认真,把羊圈 修得很好。)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指导读出后悔之 情) (4)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5)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从 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四、体会寓意 1.分角色朗读全文,揭示寓意。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2.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 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回家后将这个故事 讲给父母听听。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牢、告、钻、劝”。 2.学生交流生字识记方法。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2 个生字。(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的意思。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难点)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片,谁知道这幅 图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揠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希望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2.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这个人为什么那么焦急地让禾苗长高? (1)出示:第 1 句话。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他很焦急?(巴望,天天……)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巴望”。 (2)指导朗读,读出渴望的语气。(“一天,两天,三天”读得越来越快, “一点儿、焦急、转来转去”等词语重读。) 3.默读第 2-4 自然段,思考:他想了个什么办法?成功了吗? (1)出示:第 2 自然段,体会“筋疲力尽”。指导抓住“一棵一棵”“从中 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理解“筋疲力尽”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想象种田人一棵一 棵拔苗时会说些什么。从而体会种田人为了帮禾苗生长,很卖力。 (2)出示第 3 自然段,抓住“一边喘气一边说”“没白费”等词体会种田人 “愿望”实现后的喜悦。 (3)出示第 4 自然段,体会“禾苗都枯死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禾苗需要慢慢生长,人为破坏了它的生长规律,自然就枯死了。) 4.拓展讨论。 假如你是这个人的邻居,看到他拔禾苗,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自由发言) 5.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揠苗助长”的理解吗?(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 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6.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那你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吗? 四、指导书写 1.学习“筋”“疲”两个生字。教师范写,指导两字的占位及笔顺,“疲”字 偏旁“疒”要先写“广”再写点、提。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口头扩词,加强记忆。 [教学板书] 12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结果 又丢 再没丢(未为迟也) 揠苗助长 巴望——长得快 办法——往高拔 结果——全死了(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反思] 《寓言二则》中的两篇寓言故事,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 刻。教这两篇课文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寓言故 事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在教学时,我采用了逐步深入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故事 的情节,理解故事的寓意,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效果不错。 13 画杨桃 [教学目标]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倒”。能积累“靠、视” 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人物对话的语气。 3.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 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用自己的话说出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我” 画的杨桃的不同做法。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倒”。能积累“靠、视” 等生字拓展的词语。(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后,老师和同学们 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让学生自由 举手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 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 2.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3.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重点字词 1.指读生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2.学生交流易读错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而:零声母音节,念“ér”。肃:平舌音,念“sù”。 晌:念“shǎng”,与“响”要区分字形。 嘻:念一声,“xī”。诲:念四声,“huì”。 3.学习多音字“倒”,做组词练习。 4.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字。 摆:扌+罒+去,注意左窄右宽,“罒”字中间是两竖。 嘻:注意右边“喜”的写法,“士”不要写成“土”,第九笔横要长。 5.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全班交流解决。 问题预设: (1)课文中老师怎样提的问题? (2)提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3)同样是杨桃,同学们为什么画出了不同的样子? (4)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地提出问题? (5)课文最后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语气。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难点) 一、明确目标 1.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 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感悟文义 1.学习第 1 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 ①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我”画杨桃的过程) ②“我”是怎样画杨桃的?(理解“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准确”等词语) ③猜测“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 (2)同学们仔细找一找,“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从“我”坐的角度看杨桃,杨桃就像个五角星。) (3)老师出示杨桃实物,请同学们观察。 (学生亲自实践,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 容。) 2.学习第 2-17 自然段。 (1)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我”的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老师有 什么反应?(指导学生读出老师耐心询问,同学们肯定、嘲笑的语气) ②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④举例子说说为什么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不一样。(板书:角度不同,样 子不一样) ⑤对于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法不同时,应该怎样做?(当别人的看法 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出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①强调同学们一开始嘲笑的语气,以及后来不好意思、尴尬的情绪。 ②强调老师一开始严肃的语气,以及后来和颜悦色的态度。 3.学习第 18 自然段。 (1)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对“我”来说终生难忘?(板书:终生难忘) (2)讨论:老师的话只适用于画画吗?(老师的话表明了一个道理:要实 事求是,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 的很多事情。) (3)按照老师所讲的,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 (板书:不要……要……,要……要……) (4)指名用“不要……要……”说一句话。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先不要认为别人错了,要看别人是 从什么角度看待问题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 这样做,那么,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老师说的那段话。 3.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生字。 [教学板书] 13 画杨桃 [教学反思] 课程伊始,我以实物导入新课,让学生自己观察杨桃的外观,看看他们能不 能有什么发现,继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做好了“读”的铺垫后,步步 设疑,引导学生更深地进入课文,去更好地把握主要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观 点。整体来说,本堂课的设计比较严谨,思路清晰。 课文讲解快要结束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老师的话是否只适用于画画?学生 积极参与讨论,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14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会认“棚、驮”等 13 个生字,会写“愿、意”等 8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坊”。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 2.分角色朗读,理解老马说的话的含义,并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坊”。(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小马要过河的原因。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小马图片)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谁想和新朋友打个 招呼?他就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他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他的小故事,下面我 们就来听听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本课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教师适时正音。 (2)去拼音认读,开火车认读。 (3)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4)请学生把认读的生字、新词带进文中,再读课文。 3.小组合作,相互交流生字识记方法。 (1)熟字相加:马+大=驮/麻+石=磨/土+方=坊/扌+当=挡 (2)记词组:深—浅(反义词) 4.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结构,探讨书写笔顺。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练习。 注意:“愿”的下半部分“心”字在“厂”的里面;“该”“刻”有相同的偏 旁“亥”,书写时,注意“亥”中两撇要平行,第二撇要比第一撇短。 (4)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练习临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引导提问,训练说话 过渡:同学们太棒了,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本课的生字。下面请同学们再读 一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要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 坊去。) 2.小马可真懂事呀!他完成妈妈交给他的任务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 习这篇课文。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恰当的语气。 2.能用上提供的词语讲故事。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难点) 一、整体入手,捕捉重点,理清脉络 1.导入: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小马过河》这篇课文。 2.出示学习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3.思考:小马几次从家里跑到河边?每次的结果如何? 二、细读第 3-6 自然段,引入情境,质疑解疑 过渡:小马第一次跑到河边,为什么没有过河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 听老师朗读第 3-6 自然段。 1.教师配乐朗读,为学生做好榜样,激起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 2.出示学习要求: (1)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想的? (2)同样一条河,老牛和松鼠的说法一样吗?用“ ”画出牛伯伯和松鼠 说的话,再有感情地读一读,想一想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3.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分小组讨论。 三、深入理解,深化感悟,品读角色,初明事理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1.师: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请你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明确:小河挡住去路,小马为难) 2.去磨坊的路被一条小河挡住了,此时小马心里是怎么想的? 出示句子: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小马遇事不动脑筋,就想依靠别人,自己不去试 试。) 3.请你用为难的语气把此时小马心里的想法读给你的同桌听。 (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1.同样一条河,老牛和松鼠的说法一样吗? (1)学生回答后,出示老牛和松鼠说的话,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2)分角色朗读老牛和松鼠的话。 2.同样一条河,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呢?请你用“因为……所以……” 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其中的原因。 3.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们仔细想过了,可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仔细想过他们的 话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出示句子:(1)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 (2)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①指名读。 ②“立刻”“连忙”都表示什么?请你再读一读,看看你能明白什么。(小马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不实践) (三)学习第 7 自然段 学生自读第 7 自然段,并画出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1.出示句子。 2.指导学生读老马教育小马的话,要求: (1)读——读出亲切温和的语气。 (2)说——说说“光”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别人”指的是谁。 (3)写——做改写句子的练习,用“不应该……而应该……”的句式表达 老马的意思。 (4)背——要求有感情地背诵。 (5)议——读了老马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 四、突破难点,加深理解 过渡:听了妈妈的话,小马又一次跑到河边,这次他蹚过去了吗?请同学们 自己读读第 8 自然段。 1.学生自读第 8 自然段,并说说从哪里看出小马记住了妈妈的话,遇事开动 脑筋,能自己去试试了。 2.讨论:小马亲自下河去试了试,他觉得河水的深浅怎么样?(河水既不像 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松鼠、小 马对河水的深浅说法会不一样,究竟谁说得对?(学生讨论交流,举手作答) 3.用“既不像……也不像……”的句式训练说话。 4.小马过河后,心里可高兴了,他不但完成了妈妈交给他的任务,还明白了 一个道理。你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吗?(指名回答)(遇事要自己动脑筋,光听别 人说,自己不去试是不行的。) 5.教师总结: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呀。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老师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勇敢的、爱动脑筋 的孩子,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够真正地成长。 [教学板书] 14 小马过河 老牛——水浅(高大) 松鼠——水深(矮小) 妈妈——试一试小马——不深不浅 (动脑筋亲自实践) [教学反思] 1.通过多次提问,逐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 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训练学生用“既不像……也不像……” 的句式说话的能力。 3.通过对文中小马两次过河的分析,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好习 惯。 口语交际:图书借阅公约 [教学目标] 1.能主动发表关于班级图书角管理方法的意见。 2.交流时,能学会先倾听他人的发言,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倾听,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2.能学会小组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得出探究成果。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图书角,已经有上百册的课外书了,为了方便每 个人都可以看这些书并且保护好我们的图书,我们现在需要制定一个图书借阅公 约,让大家有秩序地借书还书。今天,我们的课堂主题就是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板书:图书借阅公约) 二、合作探究 (一)联系实际,思考问题 联系实际,想一想:我们的图书角现在出现了哪些问题呢?(指名答)教师 汇总。(课件出示提示:1.图书摆放凌乱;2.图书损坏;3.图书出现涂画痕迹;4. 图书丢失;5.图书借阅没有固定时间;6.图书管理员工作繁重。) (二)小组讨论 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 3-4 名同学。 2.围绕给出的提示问题,小组逐一将对应的管理方法讨论出来,最后统一结 果,由组长汇总。(课件出示提示:讨论的时候,注意听别人的意见) 3.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讨论进度。(讨论要求:每 个学生轮流说自己的观点、看法,其他同学认真听) 4.每组组长最后汇总小组讨论结果,在全班汇报、讨论并总结。 5.教师综合各组讨论结果,把条例逐条列出来,写在黑板上。 6.综合考量,拟定出最终的《图书借阅公约》。 7.全班齐读公约。 三、课堂小结 在我们共同讨论、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我们班的《图书借阅公约》,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自觉遵守。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它。 四、课后完成 将《图书借阅公约》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图书角,方便每个人都能看到, 并严格遵守。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的教学重难点就在于学生能主动发表意见,并学会倾听。在这节课 上,我采用了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集思广益,每个人都主 动参与到制定《图书借阅公约》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图书的习惯,也加强 学生对班级公共财产的保护意识。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在教材的提示下,有 目标、有方向地讨论,确保不会偏离讨论的主题,以保证讨论的质量,最终综合 各组的讨论结果,张贴公约,让学生树立班级主人翁意识,加强班级团结,促进 班级建设。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 2.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并选词演一演;能发现“教诲、寻找” 这类词语的特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4.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 5.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能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厂字头、穴宝盖所代表的意义,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 2.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3.能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重点) 2.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并选词演一演;能发现“教诲、寻找” 这类词语的特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重点) 3.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正音。 3.分两组出示生字卡片,请同学们找找这些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相同 的偏旁“厂”和“穴”) 4.课件出示古代汉字及相应图片,教师讲解“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以 及部首名称。(“厂”表示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人可居住的地方。厂字旁的字常 与房屋、处所有关。“宀”表示洞上面盖着的东西,一撇一捺表示洞口,引导学 生感悟“穴”字象形的特点。穴宝盖的字多与洞穴有关。) 二、词语积累 (一)笑得不一样 1.(播放剪辑视频)这些都是不同的笑,场合不同时笑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 样。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笑都叫什么名字吧! 2.出示 9 个关于笑的词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理解词意。理解每一种笑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一边放一边讲解,一 一对应) 4.读一读。教师读词语,全班学生来演一演,看谁反应最快,演得最像。 5.拓展: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笑”的词语。(苦笑、笑嘻嘻、笑盈盈) (二)我的发现 1.出示 6 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教师:“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 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单个字的意思差不多。你们从中发现了什 么?(指导: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单个字的意思差不多。) 3.举例,验证猜想。观察剩下的 5 个词语,验证这个规律。 4.教师:你们还能说说结构类似的词语吗?(叫喊、道路、跳跃、寒冷等) 5.小结:我们还学过很多这种类型的词语,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它们组 成的词也和它们单个字的意思差不多,掌握了这个规律,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部 分词语的意思。 三、句子朗读 1.出示 3 句带加点字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2.加点的部分,应该怎样读出相应的语气呢? 教师指导:“连蹦带跳”读出欢快、兴奋的语气,声音洪亮,语速较快,带 动作读; “难为情”读出勉强、愧疚的语气,声音低,语速慢; “和颜悦色”读出和蔼、平易近人的语气。 3.指导读句子。分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4.教师小结:朗读人物说的话,可根据前面的提示语,读出恰当的语气。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难点) 2.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能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一、学习《弟子规》(节选) 1.播放《弟子规》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弟子规》(节选)的韵律美和节奏 美。 2.教师简单介绍《弟子规》,其中“弟子”是指学生。“规”是指行为准则。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第 69 页《弟子规》(节选),把不理解、不会读的 地方画出来。 4.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比赛朗读。 5.教师讲解《弟子规》(节选)的内容。 提示学生:前两行讲的是怎样穿戴和放置衣物。意思是:帽子要戴正,纽扣 要扣好,袜子要穿好,鞋带要系紧;衣服、帽子、鞋袜等要放到固定的地方,不 要随意乱放,以免弄脏弄乱了。 后两行讲的是要注重德学才艺。意思是:如果发现自己在品德、学问、才能、 技艺等方面不及别人,就要勉励自己,奋发图强;至于穿着打扮、饮食方面不如 别人,则不要悲伤难过。 6.学生自由背诵。全班齐背。 二、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完思考:这个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个短文的故事内容,主要人物、事件有哪些。 4.分角色朗读短文。分四个角色:老奶奶、大儿子、小儿子、老爷爷。 5.思考:老爷爷说的话有没有道理?(指名说) 这个故事说明事物的“好”和“坏”是相对的,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 可能会不一样,甚至相反。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学内容分为读读认认和阅读理解两个部分。 难度遵循从易到难,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开 动脑筋解决问题,我只从旁引导,给予学生正确的探究方向。学生可以通过合作 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充分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弟子规》是我国传 统文化经典,在这节课上,我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弟子规》的部分内容,熟读 并背诵《弟子规》(节选),初步培养学生朗读古文的语感,感受古文的韵律。《弟 子规》(节选)的内容对学生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让学生能进一步规范自 己的行为,做一个讲文明的学生。 15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认“晓、慈”等 11 个生字,会写“湖、莲”等 8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行”。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 画面。 3.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诗赏句,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美景和诗人的心 境。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 3.理解诗意,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想象六月西湖独特的美景。(难点) 一、揭题导入 出示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指名读、齐读。教师注意指导“净慈寺”的读音及诗题的停顿。 2.相机解释“净慈寺”和“林子方”。 3.从诗题当中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诗题是什么意思。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门去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二、朗读古诗,识记生字 1.朗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指正。 (3)听朗读音频,指名读,指导古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有节奏 感。 (4)分组比赛读,读出诗的韵味。 2.学习生字。 (1)学生根据读诗的感受,指出不好读的字,教师指导。 (2)玩一玩“生字连连看”游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读古诗,学生仔细听,思考下列问题: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 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六月西湖风光:莲叶荷花) 四、品析诗句,想象意境 过渡:我们知道诗人在诗中写了六月西湖的莲叶和荷花。那么诗中具体是怎 样写的呢? 1.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自由读第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莲叶?(碧 绿碧绿的莲叶无穷无尽的绿色) ①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接天无穷碧) 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看,体会这句诗。 ③请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看到的画面,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④让学生说说“接天”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领会。(荷叶挨挨挤挤,向远 处看,看不到尽头,仿佛与天相接了。) ⑤指名朗读。指导朗读时语速放慢,读出壮观的感觉。 (2)读“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这一片碧绿之中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①“别样”是什么意思? ②这六月西湖的荷花果真特别的娇艳,你看,她红得像什么?(图片展示) ③这荷花为什么这么红?(映日,在太阳的照射下)还有什么原因?(在荷 叶的映衬下) (3)诗人是早上从净慈寺出门去送别林子方的,此时的太阳是朝阳,同学 们再想想,在碧绿的荷叶上,你还能看到什么?(晶莹的露珠……)(齐读诗句) 2.出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这两句诗告诉了我们什么?(地点:西湖/时间:六月) (2)为什么诗人会说六月西湖的风光“不与四时同”? (3)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赞叹的语气。 3.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1)看着这样一幅图,假如你是诗人杨万里,来尽情地赞颂一下这六月的 西湖吧!谁来读读这首诗?(指名朗读) (2)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再说说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3)师生共同入情入境地诵读全诗。 五、指导写字 学习“湖、莲、穷、荷”4 个生字。 1.出示生字课件,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及书写顺序。 2.进行口头组词训练,加强记忆。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行”。(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下来。 3.能初步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和诗人杨万里一起欣赏了六月西湖的美景,这节课 我们再一起来学习“诗圣”杜甫写的一首《绝句》,走进古诗的世界,去感受古 诗中如画的春天美景吧。(板书课题:绝句)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按上节课的方法,自读学习。学习生字,进行识记,读准字音。 2.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2)个别字注意扩词练习,加深对字意的理解,促进识字。 3.指读诗句。抓住重点的字音进行指导。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二句诗。 (1)你们从诗句中读出了哪些景物?(黄鹂、柳树、白鹭、青天) (2)“鸣”是什么意思?(叫)“翠柳”指什么?(碧绿的柳树) (3)此时正是春天,想一想:诗人看到的会是一棵怎样的柳树?(引导背诵 《咏柳》) 2.齐读第二句诗,理解“行”“上青天”。(行:行列。上:飞上。青天:蓝 天。) 3.理解第三四句诗。(展示图片,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1)“窗含”是什么意思?(窗对着)“千秋雪”指什么?(终年不化的积 雪) (2)“泊”是什么意思?(停泊靠岸) 4.指名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5.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呢?(由近及远) 6.结合插图想象说话,说说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美景,并体会诗人的心境。(表 达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开阔的胸怀,同时也表达了对闲适、宁静的生活的向往。) 四、指导写字 书写“绝、含、岭、吴”4 个字。 1.引导学生从字形、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学生找出自认为难写的字,并把 自己提醒大家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说清楚。 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 “含”和“岭”中都有相近的部分,注意“含”的上部是“今”,“岭”的右 边是“令”。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教学板书] 15 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绝句 莲叶:接天,无穷碧 六月西湖 荷花:别样红 风光不与四时同 黄鹂叫 白鹭飞 千秋雪 万里船 秀美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努 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学生仿佛置身于自然美景中。 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时,我遵从了从整体感知到品读悟情, 再到有感情地诵读的教学规律,力求做到教学从学生出发,落实读悟品等每一 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美景。在教学《绝句》这首诗时,我放手让学生自 读自悟,更鼓励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色,理解诗意,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古诗的 意境美。 16 雷雨 [教学目标] 1.会认“压、蝉”等 5 个生字,会写“雷、乌”等 9 个生字。 2.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 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3.能说出自己见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并能说出 自己见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雷雨前的景象。 3.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一、猜谜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则谜语,看谁能够猜出谜底。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是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雷 雨) 2.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现象。同学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 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讲解“雷”字) 二、合作探究,学习生字 1.小组内学习“我会认”的生字。互相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的。 2.组长考查生字认读,边读边组词。 3.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思考: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景 象) 3.指名读第 1-3 自然段,思考:雷雨来临前天空和身边的景色有什么变化 呢?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1)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 一声也不出。 ①画出“黑沉沉”和“压”,结合图和表演“压”的动作体会云层很厚很低 的状态。 ②比较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和“树上的叶子不动, 蝉不叫”。(前一句强调了没有一丝风,表现出天气很闷热。) (2)课件出示:忽然……垂下来,逃走了。 ①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吹、摆、垂、逃) 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画面。你觉得哪个字用得特别好? 为什么?(“垂”用得好。从中可以感受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急切地想 溜走。) (3)课件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指导朗读时,强调“越、 亮、响”,后一句情感高于前一句。) 4.小结:电闪雷鸣,闷热的气压终于缓解了些,接着会发生什么,我们下节 课继续学习。 四、书写指导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在组内讨论这些字的书写方法,在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2.小组汇报。 3.教师重点讲解: 黑:要注意书写的笔顺,上部“口”字中的点和撇写完封口后先写竖画,再 写两横。底部四点要写宽一些,起笔点要向左撇。 垂:第一笔的撇要写得短而平,最后一横要缩短。 迎:先写“”,后写“辶”;“ ”左高右低,注意与“卯”字区别。 2.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说说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难点) 2.能说出自己见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一、复习导入 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 握情况。 2.分段朗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二、雷雨中 1.默读第 4-6 自然段,思考:雷雨中的天空和身边的景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 化?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2.出示: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播放小雨、中雨、暴雨的音频) (1)听一听,老师带给大家的雨声,你觉得课文中是哪种雨声? (2)谁来读出这种雨声?(指名读,“哗”重音可适当拖长) 过渡:雨越下越大,当你看向窗外时会发现什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第 5 自然段第 2 句),雨一直是这么大吗? 3.出示: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雨是突然变小的吗?你能读出雨变化的样子吗?(指导朗读,两个“渐渐地” 用轻缓的语气,逐渐变慢呈现) 4.男女生合作读,再次感受雷雨中,雨水、天空和身边景色的变化。 三、雷雨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 7、8 自然段,圈一圈课文描写的景物。(太阳、 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2.品读句子,想象画面。 (1)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引导想象:彩虹像什么一样挂在天空?你有什么感受?(一条彩带、一座彩 桥……) (2)蜘蛛又坐在网上。 从“坐”字体会到蜘蛛在雷雨后的悠闲自在。 3.雨停后,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就在这幅画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 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自主识字,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和书写生字的。 2.教师范写“乌”,学生书空。 3.学生练写,教师巡查,点评、展示。 [教学板书] 16 雷雨 雷雨 雨前 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雨中 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雨后 太阳→彩虹→池塘水满了 认真观察 乐趣无穷 [教学反思] 本文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当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 容后,我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时结合生活中的感受来体会恰当运用词语的 奇妙之处。此外,我围绕“体会雷雨前、中、后自然景象的不同”的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读句,说出景象的不同之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与语言表达 能力。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会认“慌、辨”等 13 个生字,会写“指、针”等 9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 意思。(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第 1-2 小节,知道“天然的指南针”——太阳,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 方向的。 一、故事导入 一群小朋友到野外去郊游,玩得可高兴了!可是走着走着,树林越来越密, 渐渐地他们找不到集合的地点了——迷路了,大家非常着急。你们能想出好办法 帮助他们吗?(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组织学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课后的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注小节号。 2.认读生字词。 (1)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来读准并牢记这些词语吧。(出示词 语) (2)自由读。同桌互读。全班交流怎么记住“忠、盏、稠”等重点字词。 ①利用熟字加偏旁识记:中+心=忠/巳+寸=导/禾+只=积/禾+周=稠/禾+希= 稀 ②利用熟字换偏旁识记“盏”:浅-氵+皿=盏 ③利用形近字的区别识记“慌”:谎—慌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同学们,你们迷过路吗?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会害怕吗?(让 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找找诗歌中有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太阳、 北极星、大树、积雪) 四、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1.教师范读第 2 小节,思考:这里的天然指南针指什么?它是怎样帮我们辨 别方向的呢? (1)出示: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指导朗读,“忠 实”重音) (2)课件演示太阳一天的变化。师生配合问答,太阳从(东边)升起,在 (西边)落下。(学生答括号中的内容) 过渡:太阳每天都会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从不会改变,因此它成了我们忠实 的向导。 (3)指名读第 2 小节。 2.小结:自然界里还有哪些像太阳这样的向导为我们指引方向呢?下节课我 们再接着学。 五、书写指导 1.出示“指、针、碰、积、助、特”,引导学生观察结构、高低关系。 2.教师范写“碰、助”,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教师巡查、点评、展示。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第 3-6 小节,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 辨别方向的。(重点) 一、复习导入 1.利用字词卡片,指读字词。一名学生任读一词,其他学生书写。 2.划分小节,指名读课文,让学生说出上节课的学习收获。 二、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1.指名读第 3 小节,思考: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北极星) (1)出示: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2)游戏互动,教师戴北极星头饰,学生指出方向。 2.指名读第 4 小节,你知道了什么?(大树是指南针) (1)教师:谁来说说大树是怎样为我们指点方向的?(指名说) ①理解“稀”和“稠”,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比较常见的“稀”,知道“稀”指 枝叶少,树叶之间的空隙大。 ②结合语境,来猜“稠”的意思。 ③课件出示枝繁叶茂的大树图片,进一步形象感知“稠”是指枝叶多而密, 从而学习借助反义词来理解新词的方法。 (课件演示: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2)小组讨论:为什么同一棵大树一面枝叶稠,一面枝叶稀?(因为大树 的生长靠阳光,朝南受光强,枝叶就长得稠;朝北受光弱,枝叶就长得稀。) (3)“大树也会来帮忙”是什么意思?(大树也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3.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 5 小节,同桌相互交流感受。 (2)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教给我们辨别方向的方法是什么呢? (3)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呢?同桌相互交流。 4.学生反馈自学情况,教师补充总结。 预设: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方,还是北方?(根据生活经验来引导) 5.总结: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男女生合作读 课文) 三、学习第 6 小节 1.自由读第 6 小节。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分组比赛读。 2.寻找“天然的指南针”靠什么?(一靠“细细观察”;二靠“多多去想”) 3.这一小节有什么作用?(揭示主题,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四、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1.根据树的年轮知方向:南面由于阳光充足,植物生长迅速,因此年轮稀疏, 北面则相反,年轮较密集。 2.根据建筑物特征知方向:房屋,一般门向南开,我国北方尤其如此,庙宇 通常也向南开门,尤其庙宇群中的主体建筑。 五、书写指导 1.认读生字,自主分析。 2.学生交流写字要领,教师相机指导。 3.重点指导: 导:横画要长,上部竖弯钩要写得扁长。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板书]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用故事导入并留疑,让学生能够饶有趣味地去朗读 课文,去课文中搜寻答案,找寻“宝藏”——在野外迷了路,如何辨别方向。当 学生从文中找出了大自然中的指南针,随即又抛出问题:那么,这些指南针是如 何为我们指引方向的?引导学生学习第二、三、四小节,自学第五、六小节的内 容。这样的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结构紧凑,学习氛围特别浓厚。 18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 13 个生字。会写本课 8 个生字。 2.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 3 组词语,能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课后 3 组词语,能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2.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并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 3 组词 语,能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睡觉的。(难点)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天舟一号”发射和“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的视频。 2.同学们,太空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宇航员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在太 空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太空中的生活趣事 吧。(板书课题:太空生活趣事多)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边读边圈画课后生字,同桌相互检查自主识字情况。 3.请学生拿出字卡,学生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形状,如飞船等。(根据学生 的想象自己完成)自由读字卡、同桌互相指认、小组内识字比赛、全班开火车读。 4.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字扩词,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5.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 6.教师读字词,学生亮出卡片。 三、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学习讨论:太空生活怎么有趣?太空生活与我们地面上的生活有什 么不同? 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加深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钻入睡袋里睡觉、 活动需要技巧、用带吸管的饮水袋喝水、洗澡特别不容易) 3.精读文段。 (1)出示第 2 自然段。 ①自由练习——指名读。 ②理解“安稳觉”:什么是安稳觉?(没有人来打扰)可是在太空上想舒舒 服服地睡个安稳觉,必须怎么样?(板书:钻进睡袋里) ③你看见过这种睡觉方式吗?想象一下,如果在太空中睡觉的时候,不钻进 舱壁上的睡袋里,会发生什么情况? 预设 1:会飘来飘去,一觉醒来,自己不知会飘到哪儿去了。 预设 2:睡着了,飘来飘去,可能会把仪器撞坏,也可能撞伤自己。 ④指导朗读:在太空中睡觉多有趣啊!你能用有趣的语气读一读吗?(指名 带着感情朗读,教师随机评价) 除了睡觉,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说一说,与大家分享一下!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自主观察,发现规律。 (1)“容”的部首是宝盖头。书写时,下部的内容不能超出宝盖头覆盖的范 围。“谷”字由“八、人、口”组成,“八”字书写时捺要改为点。 (2)扩词方式学习生字。(课件出示课后第 2 题) 如“密——密封——密封浴桶”“题——习题——数学习题”。 (3)易:“日”窄“勿”宽,注意区分“勿”与“匆”,不要多写一点。 2.教师范写,学生感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规则、动笔方法。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难点) 一、复习导入 1.拿出字卡,小组抽查认读情况,给生字组词。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太空生活中趣事多,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就读哪一段, 把其中的趣味读出来。 二、精读课文,感悟趣事 1.课件出示第 3 自然段。 (1)说说舱体中为什么要安装很多特制的扶手。如果没有这些扶手,对宇 航员有什么影响呢? (2)(出示插图)宇航员就是依靠这些扶手或其他设施来稳定自己的身体。 假设你此时此刻身处太空的宇宙飞船里,你能学学宇航员走路的情景吗? (3)指名读第 3 自然段。能把你感受到的有趣之处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吗? 2.课件出示第 4 自然段。 (1)想象:要喝水了,可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杯中的水也不会往下流。 (2)所以在太空中喝水,只能用带吸管的饮水袋。(板书:带吸管的饮水袋) (3)在太空里喝水真是太奇妙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过渡:刚才我们试了在太空中睡觉、活动、喝水,下面啊,咱们该做什么了 呢?对,洗澡,在太空中洗澡又会发生哪些事情呢?咱们往下看! 3.课件出示第 5 自然段。 (1)我们平时洗澡非常容易,可是在太空中可就变成大难题了。为什么呀? (水总是飘浮在空中) (2)宇航员要在太空中洗澡,这个难题怎么解决? 这个可太有趣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读吧! 4.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交流,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趣事的吗? 三、复习总结,拓展延伸 1.太空生活中有趣的事还有很多,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别的趣事吗?你是 怎么知道的?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教学板书] 18 太空生活趣事多 趣事多 睡觉——钻进睡袋里 活动——依靠扶手稳定身体 喝水——使用带吸管的饮水袋 洗澡——用免洗湿巾擦拭身体 [教学反思] 课程伊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以及对科学探索 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我以各种各样的朗读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 反复的朗读中感悟太空生活的“趣”。在读的过程中,围绕教学重点相机抛出学 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帮助学生体悟课文是怎样讲述太空生活有趣的,为 突破教学难点打下基础。课后我还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还学生一个自主学习、 自主实践的天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述说他们感兴趣的太空生活。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认识“博、馆”等 9 个生字。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 称识字。能正确书写结构易错、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 2.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3.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 写下来。 4.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 5.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6.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 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在句子中根据语境推断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2.能大胆写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多问为什么,展开想象,引发对大自然的思 考。 3.背诵古诗,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 9 个生字,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能正 确书写结构易错、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重点) 2.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重点) 3.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 写下来。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所”字,请学生说一说去过哪些带有“所”字的地方。 2.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 3.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场所是干什么的。 4.出示生字“馆”,认读“馆”,说一说自己去过的带有“馆”字的地方。 5.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 6.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场馆是干什么的。 7.同桌互相读一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圈出要学习的生字。 8.课件出示生字:博、馆、览、技、育、研、究、哨、诊。全班交流识字方 法。 9.去掉词语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10.小游戏:我说你指。(出示带有这些场所的模拟地图,一个同学说要去的 场所,另一个同学指出相应的地点。) 11.小结:看来,生活就是我们识字的好场所。只要我们用心想、用心记, 就一定会有发现、有收获。 二、字词句运用 (一)我会写 1.出示第一组字“含、迎、留”,指名说说它们的笔顺,全班一起书空,梳 理笔顺。 2.出示第二组字“荡、满、敬”,指名说说它们的汉字结构。 指导:“荡”是上下结构,“满”“敬”是左右结构。学生书空练习,梳理笔 顺。 3.完成课本上生字的书写,每组字抄写两遍。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书写姿 势。 (二)猜词意 1.出示:渔船靠岸了,原本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指名读。(配图) (1)指出“喧闹”这个词,让同学们根据这句话的语境,猜猜它是什么意思? (2)同学们可真聪明,你们是怎么猜到的?(根据语境,“安静的码头一下子 喧闹起来”,应该与“安静”相对,所以是喧哗吵闹的意思。) 2.出示另外两个句子,小组讨论。 3.讨论结束后,指名各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成果,交流猜测词意的方法。 指导:可以根据语境,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字形结构、偏旁部首猜测词意。(暗 示: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泄露:不该让人知道的事让人知道了。) 三、写话 1.播放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及风、雨、雪等自然现象的图片。 教师:大自然是一首优美的诗,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大自然更 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用心感受大自然,比一比谁最会向大自然提 问题。 2.课件示范,启发思考。 (1)过渡:有一个小朋友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所以他提出了很多问题。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想要问的问题吧! (2)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自由读一读,圈出句子中的“为什么、哪儿、谁、 怎么”等疑问词。 (3)指名说一说这个小朋友都提了哪些问题,有没有你感兴趣的问题。 (4)过渡:这个小朋友提了好多他感兴趣的问题。有的是关于植物方面的, 有的是关于动物方面的,还有他比较感兴趣的一些自然现象。 3.你的心中是不是也藏着很多“问号”呢?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吧!尝 试用上刚刚圈出的疑问词。 4.指名交流,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5.指导写话。 (1)如何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呢?大家看看书上的示范,你受到了什么 启发?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讲解写话要点。(要把句子写通顺,正确使用标点 符号,每一个问题的末尾应该用问号,一个问题是一行。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 代替。) 6.出示问题卡,指导学生在问题卡上写话。 问题卡 蚊子冬天到哪儿去了呢? 金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吗? 鸟儿为什么要唱歌呢? 是谁给彩虹穿上漂亮的外衣? 7.带着自己的问题卡,向小伙伴请教,问问小伙伴知不知道答案。 8.小结: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孩子,所以才会有这 么多精彩的“问号”。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 2.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难点) 3.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 兴趣。 一、展示台 1.导入:在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经过小组讨论,精心制订了《图 书借阅公约》,完善了我们的图书角。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成果。 2.小组推选图书角小顾问。 3.小组交流,明确交流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管理班级图书角。如,自 己在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做了些什么;展示图书角建立后自己的阅读 收获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自己是如何借阅图书的,阅读了哪些书,自己有什 么收获。 4.全班成果展示交流。 二、日积月累 1.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悯农(其二)》这首古诗 吗?大家一起背一背。(带领学生背诵)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李绅写的《悯农(其 一)》这首诗吧。(板书课题) 2.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3.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4.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配相关视频、背景说明)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出诗句意思,教师及时帮助指导) 三、我爱阅读 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最大的书是什么书?有多大?今天,我们的小伙伴 川川去爬山时就见到了一本最大的“书”,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究竟有多大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自主阅读,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标出自然段序号。(一共有 13 个自然段) 3.教师:岩石上有哪些字和图画?(雨痕、波痕、矿物;树叶、贝壳、小鱼) 4.交流:文中写了岩石“书”的哪些内容?岩石这本书是怎样形成的?有什 么作用?请你默读短文,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集中在第 10、12 自然段)指名 读这两个自然段。 5.出示“刨根问底”。教师: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刨 根问底”: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精神。) 6.教师:原来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书”啊!读懂这本书,就能为国家 找到更多的宝藏了。你们想去找宝藏吗?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这篇短文吧!(学 生自由读短文) 四、课堂小结 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掘。只要我们能像川川一样有“刨 根问底”的钻研精神,时常问“为什么”,我们就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秘密。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主要是对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作总结归纳。强调汉字的结构和书写 规律,识字写字是本节课的要点。在引导学生理解词义时,我创设情境,给学生 做示范,为学生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写话练习我主要是采用 评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对大自然进行探索,让学生学会多 问为什么,并能自己通过多种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让他们对大自然抱有 好奇心,能感受到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9 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1.会认“耷、咦”等 7 个生字,会写“扇、慢”等 8 个生字,掌握“似、扇” 2 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 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读好文中的问句,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似、扇”2 个多音字。(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一、猜谜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 一动物) 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学 生举手回答)没错,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 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出 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 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 方法。 (1)多音字:扇:shān 扇动;shàn 风扇。似:shì 似的;sì 似乎。 (2)图片识字:竖、竿、舞 (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名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象因 为别人的看法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后来又把耳朵放下来的故事。)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4.指名读第 1 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 (2)练习说句子。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_______有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像《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动物们的尾巴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动物 们的耳朵多种多样,功能也不同。那么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下节课 接着来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写的字,明确其书 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写字,强调重点笔画。 遇:半包围结构,笔顺是,“辶”是三画,右边的笔顺要记清。 最:“耳”的首横要写长,盖住“又”,末笔横变为提。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课文中的问句。 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重点)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难点)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谁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有哪些作用? 2.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二、学习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 2-8 自然段。 (1)指导读好问句。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好奇)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疑惑)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怀疑) (2)分角色朗读,看看谁读得最好。 (3)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出现了哪些动物?(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 小马、小老鼠)读完后,你发现了什么?(大家都疑惑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 着的) (4)学习第 8 自然段。 ①“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这一段? ②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吗?他有必要把耳朵竖起来吗? 2.学习第 9-12 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大象是怎样让耳朵竖起来的?(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3)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大象舒服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不舒服,经 常有小虫子飞到大象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朵眼儿里面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 心烦。) (4)现在,你觉得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不应该,因为大象的大耳 朵耷拉着能起到保护作用。)起到了哪些保护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读第 12 自然 段。(学生举手回答:防止虫子飞到耳朵里,还可以把虫子赶跑。) (5)了解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改变后导致了什么结果。填写下列表格: 大象的耳朵撑起来(竖着)有小虫子飞进去跳舞吵又头痛,又心烦放下来(耷 拉着)虫子飞不进去一扇赶跑舒服 3.指名读第 13 自然段。 (1)指导学生读出轻松的语气。 (2)现在你知道大象为什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了吗?我们请几个 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一谈。(要喜欢自己,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地方,不能 只听别人的意见,去迎合别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三、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地对待别人 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 2.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教学板书] 19 大象的耳朵 大象的耳朵 耷拉着 虫子飞不进来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时,开课是非常顺利的,猜谜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之一,学生 进入课堂学习的效率非常高。另外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分角色朗读,学生的表现 欲很强,代入角色朗读能帮助他们比较好地掌握问句的读法,同时用角色扮演的 方式也能帮助他们很快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不足之处是没有提前准备头饰,另外 就是学生对本文道理的感悟还不够深刻。 20 蜘蛛开店 [教学目标] 1.会认“店、蹲”等 15 个生字,会写“店、决”等 9 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根据示意图讲述这个故事。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把握故事内容。 2.能根据示意图讲故事,并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5 个生字。(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第 1 自然段,知道蜘蛛要开店的原因。 一、趣味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大象的大耳朵是它 的特点之一。那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下面这几个小动物,你知道它们最突出的特 点是什么吗? 1.出示图片:蜘蛛河马长颈鹿蜈蚣(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2.同学们真棒,都答对了。那么你们知道这几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怎样有趣 的故事吗?我们接下来学习新课文《蜘蛛开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同学 们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教授识字方法。(出示课件) (1)偏旁归类识字:寂、寞;蜈、蚣。 (2)加偏旁识字:店、编、付。 (3)联系生活识字:口罩的“罩”,照顾的“顾”,交换的“换”,匆忙的“匆”。 (4)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4.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出示课件) 三、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再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找一找: (1)蜘蛛为什么要开店? (2)蜘蛛开了什么店?都有哪些顾客?都卖了哪些商品? 3.交流反馈。 四、学习第 1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 2.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蜘蛛为什么要开店吗?(好寂寞,好无聊) 3.教师:文中哪些字词写出了蜘蛛无聊的原因?(每天、蹲、等) 4.指导朗读,读出蜘蛛心中的抱怨。(重读两个“好”字)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9 个生字。(重点) 2.朗读课文,能根据示意图讲述这个故事。(难点)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生字。 2.开火车读词语,齐读。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蜘蛛开了什么店,卖了什么商品,他的顾客是谁。(学生 讨论,教师总结) (1)口罩编织店——口罩——河马; (2)围巾编织店——围巾——长颈鹿; (3)袜子编织店——袜子——蜈蚣。 2.学习第 2-4 自然段。 (1)小组合作朗读,思考: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蜘蛛开了口罩编织店) (2)蜘蛛为什么开口罩编织店?(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3)蜘蛛的口罩编织店里口罩卖多少钱?(一元钱)你觉得一元钱贵不贵? 为什么? (4)蜘蛛的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这位顾客是谁呀?(河马)给河马织口罩简 单吗?(不简单)为什么?(因为河马的嘴巴那么大)所以蜘蛛感叹“口罩好难 织啊”。(指导学生体会“简单”到“难”的变化) (5)出示句子: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 终于织完了。 ①指名读句子,指导读出万分感叹、如释重负的心情。 ②学习“工夫”“终于”两个词语。 ③请学生用“终于”练习口头说句子。 3.出示第 5 自然段。 (1)学生自由举手朗读。 (2)蜘蛛觉得围巾织起来很简单,你们说对吗?(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织围巾到底简不简单。 4.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学生分组学习第 6-8 自然段。 (1)分组讨论,小组长按照合作要求指导学习课文。(2)教师总结反馈。(蜘 蛛卖围巾,碰到长颈鹿,长颈鹿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蜘蛛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 织完围巾。可见织围巾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5.指名读第 9-11 自然段。 最后蜘蛛的袜子店迎来了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蜘蛛的反应是怎样的? (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6.学完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做任何事情不能只图简单,碰 到困难就退缩,要学会思考应对困难的方法。) 三、复述课文,讲故事 1.(出示示意图)小组内交流故事内容,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奖励讲得好的 同学。 2.课文的最后,蜘蛛跑回网上,那么蜈蚣的袜子到底织没织出来呢?接下来 会发生什么呢?请在小组内交流,派代表发言。 3.教师:大家的故事不仅讲得好,编得也好,回家后,将故事讲给爸爸妈妈 听吧!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 9 个“会写字”,书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全班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 商:与“摘”的右半部分作区分,“冂”里面是“ ”,不是“古”。 期:左右宽窄相当,“其”字中间是两横。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全班互评。 [教学板书] 20 蜘蛛开店蜘蛛开店 口罩编织店 卖口罩 河马(一整天) 围巾编织店 卖围巾 长颈鹿(一个星期) 袜子编织店 卖袜子 蜈蚣(跑回网上) 做事不能只图简单,要勇于面对困难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让学生充分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在教 学过程中应加入一个环节:把学生平时遇到困难时的各种表现与故事中的蜘蛛作 对比,从而让学生懂得遇到事情不能只挑简单的来做,要勇于面对困难,学会寻 找应对困难的方法。 21 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烂”等 14 个生字,会写“蛙、卖”等 8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喝”。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了解故事内容。 2.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喝”。(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2.谁来给大家讲讲你的猜测?(指名回答)你们真会想象!小青蛙到底是怎 么卖泥塘的呢?他卖出去没有呢?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板书课题, 讲解生字“蛙、卖”)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2.教师检查读生字。 (1)根据拼音认读生字。注意读准“舒”是翘舌音,“撒”是平舌音,“坑、 挺、泳、愣”是后鼻音。 (2)去拼音认读生字。 3.读课文,读通顺词句。 (1)现在请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入课文中,看看能否把句子读得更通顺些。 (2)学生自由读。读完的同学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思考:青蛙为什 么要卖泥塘?他卖出去没有?原因是什么?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呢?(他觉得自己住的烂泥塘不怎么样,想把 它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5.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 (1)结合图片。 ①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 ②青蛙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 (2)启发学生回忆平时在哪儿、什么时候听过吆喝。(指导读好青蛙的吆喝)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认读“蛙、卖”等 8 个生字。 2.学生自己记字形,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3.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里怎样写才好看?(指名交流) 4.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蛙:右边是两“土”字叠加,注意横画的长短分布。 搬:中间的“舟”字横画不穿头。 卖:与“买”字对比分析。 5.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2.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难点) 3.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来讲一讲这个 故事?(指名说)同学们讲得真好,那么,你们知道青蛙为什么卖泥塘吗?接下 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 3-9 自然段,想一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买了没 有?为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 (2)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泥塘里的水太少了。 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不满意的语气读出来。 (1)指名读老牛说的话。(老牛遗憾的语气) (2)指名读野鸭说的话。(野鸭嫌弃的语气) (3)指名读青蛙的三次吆喝,比较三次吆喝有什么不同。(一次比一次有自信 了,声音更大了。) 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1)想:①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②要是能往泥塘里引 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2)做:①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②砍竹子,引山泉水。 5.经过改造后的泥塘有什么变化?(泥塘周围长出绿茵茵的小草,灌足了水)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7.自由读一读第 10 自然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小动物从泥塘边经过?他们 说了些什么? 8.教师指导做想象说话的训练。 出示:(1)一只小鸟飞来了,他说:“_________。”(2)_________来了,他 说:“_________。”(3)_________来了,他说:“_________。” 9.“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旁吆喝起来”,谁来读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 的?(指名读青蛙的话) 10.青蛙说:“多好的地方!”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好?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自己读一读。(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勾画。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11.谁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可 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 上晒太阳”。) 12.听了青蛙的吆喝,你会怎么想呢?(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13.难怪青蛙愣住了!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指 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11 自然段) 三、回归整体,拓展思维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组织讨论:青蛙为什么没有卖掉泥塘?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 3.同学们说得真好,青蛙用他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我 建议,同学们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好吗?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1.学生在小组内把故事讲一讲。 2.分小组试着把课文演一演,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小组在全班表演。 4.对演得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教学板书] 21 青蛙卖泥塘 青蛙卖泥塘 老牛——没有草 野鸭——水太少 小鸟——缺点儿树 蝴蝶——缺点儿花 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教学反思] 《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是用我们勤劳的双 手创造出来的。我在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阅读的 兴趣,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故事里人物的情感变化及情节的发展。在这节课的教学 中我还有一些不足:没有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青 蛙从卖泥塘到不卖泥塘的变化,对第 11 自然段中“卖泥塘的吆喝”的教学也不 够完美。 22 小毛虫 [教学目标] 1.会认“昆、怜”等 15 个生字,会写“整、抽”等 8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尽”。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3.通过理解课文懂得自然界的规律,每个人都要按照规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情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了解小毛虫经历的变化,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联系课文理解“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5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尽”,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等词语。(重 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看图片,引出课题 1.(出示各种蝴蝶图片)教师:春天来了,同学们,你们看——看到了什么? 2.你们知道蝴蝶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小毛虫)它又是怎样变成蝴蝶的 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同桌合作,交流自主识字方法。 3.出示字词,教师检查自学结果,重点指导多音字“尽”的读音。 4.标注自然段序号,学生接龙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 5.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 三、研读第 1、2 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文,讨论: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出示:可怜又笨 拙的小毛虫) 2.交流反馈。(出示句子: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 跑,更不会飞。) 3.读句思考:从这个句子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很可怜?(不会唱、不会 跑、不会飞) 4.动画演示: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 机勃勃。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昆虫们的快乐,发现这与小毛虫的可怜形成 强烈的对比。 (2)图片展示,学习理解“生机勃勃”的意思。 5.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读第 1 自然段。 6.出示句子: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 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1)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的“笨拙”? (2)动画演示理解“挪动”。(观看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理解“挪动”的意 思,并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来理解“笨拙”, 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 7.小结:小毛虫这么笨拙、这么可怜,但它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下节 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8 个生字,理解并积累“尽心竭力”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重点) 3.通过理解课文懂得自然界的规律,每个人都要按照规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情的道理。(难点) 一、复习巩固,练习说话 介绍小毛虫。课件出示:小毛虫真可怜,_____。小毛虫真笨拙,_____ 。 二、学习第 3-7 自然段 1.读第 3、4 自然段,理解“悲观失望”“羡慕”。 2.默读第 3、4 自然段,思考:小毛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3.小组讨论交流。 想: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 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做: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4.现在,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尽心竭力) (让学生感知小毛虫的坚强,体会它不悲观失望,不羡慕任何人和尽心竭力 做好自己工作的心理。) 5.自由读第 5、6 自然段。 (1)理解“与世隔绝”的意思。 (2)出示句子: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思考:这是怎样的规律?小毛虫耐心等待会有怎样的结果? 6.动画演示:小毛虫破茧而出变成蝴蝶。(利用动画,形象地将小毛虫变成 蝴蝶的过程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既帮助学生理解小毛虫蜕变的知识,又渐渐地把 学生带入本文,为小毛虫而高兴。) 7.自由读第 7 自然段,画出小毛虫变成蝴蝶后的样子。 (1)出示句子: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 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2)配乐朗读。 (3)出示第 2 自然段,把小毛虫之前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作对比,思考: 小毛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8.出示图片及相关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借助提示说一说小毛虫经历了哪 些变化。(虫变茧,茧变蝶) 三、复习巩固 1.做游戏,词语搭配。 2.出示课后习题中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口头练习造句。 3.写字训练,教师指导难写字。 整:“束”的捺画要改为点,撇画要舒展,与“攵”的捺画相呼应。“正”字 写在田字格下方居中的位置。 [教学板书] 22 小毛虫 (可怜、笨拙)小毛虫 不悲观失望 尽心竭力 蝴蝶(灵巧、轻盈)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小毛虫变为蝴蝶 的过程。其中设计的亮点是用了几次动画演示,直观的画面瞬间激起了学生学习 的兴趣和讨论的热情,通过多媒体动画,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生机勃勃、色彩斑 斓”等词语的意思。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引导学生多说,训练了学生的表 达能力和根据重点词句复述故事的能力。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帚、抹”等 9 个生字,积累多音字“扫”。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 清洁活动的词语。 2.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学习含有“好像”“像…… 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3.能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 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4.能写清楚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5.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6.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能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能根据句意猜测生字的意思。 2.学写比喻句;练习写话,写清楚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3.积累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 9 个生字,积累多音字“扫”,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 语。(重点) 2.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学习含有“好像”“像…… 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重点) 3.能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 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4.能写清楚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难点) 一、识字写字 (一)生字认读,情境导入 导入: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热爱劳动,上个星期五大扫除时,同学们干得非 常认真,有扫地的,拖地的,还有擦玻璃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室被打扫 得干干净净,同学们真棒!这周五,我们又要进行大扫除了(出示相关图片和词 语),看看这些工作,你想做哪一项?请你大声地读一读它。 1.指名读词语。教师正音指导,读好“扫”的平舌音。 2.开火车读。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3.分别说说两组词语的特点。(一组表示清洁工具,一组表示清洁活动) 4.引导学生说说“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这些清洁工具的用途。 如,用扫帚扫地,用抹布擦玻璃,用拖把拖地,用水桶拎水,用簸箕装垃圾。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清洁工具或清洁活动? 如,用吸尘器吸灰尘,用洗衣机洗衣服,用消毒柜消毒等。 (二)汉字与偏旁 1.出示“又——劝”“土——堆”。仔细观察汉字变为偏旁后,在笔画大小和 形态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小组讨论) 2.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指导:汉字作为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又”字最后一捺 变成点;“土”字最后一横变成提。 3.出示“转、特”,请同学们模仿刚刚的方法来分析剩下两个字的偏旁特点。 4.学生书空笔顺,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二、词语积累 (一)猜一猜 1.出示句子和加点的字“摸”,先让学生猜猜这个字的意思,再查字典检验。 指导:“摸”,用手去碰,动作很轻。“扌”表示跟手有关。 2.出示剩下的两个例句,依照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猜测加点字的意 思。 3.总结方法: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我们首先通过偏旁猜测字意,再通过全句 的语境来联想字意,最后查字典检验自己的猜测。 (二)学习比喻句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读句子,注意读通顺。 2.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读完句子,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有“像”这个词) 3.去掉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对比总结学生的发现。 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那棵大枫树又高又大。 4.学习比喻词“像”“好像”。 5.出示图片,学生仿照写句子。 __________燕子的尾巴像__________。 三、写一写 1.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动物图片。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与我们一起生活在美丽的 大自然中,使整个世界充满生机。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2.看图片,用一两句话说说它们最大的特点。 大家看它们可爱吗?如果让你养一只小动物,你想养什么?今天,我们就来 说一说。说的时候,先告诉大家你想养什么,再说说你的理由。 3.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说说理由。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可以从动物的外 形方面说理由,如眼睛、耳朵、毛色等;还可以从生活习性方面说,如喝水、睡 觉等。 4.小组合作,教师提示:每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我们想养它可能因为它 温顺,也可能因为它可爱,也可能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乐趣。 5.以“我想养的小动物是”开头,写写你想养它的理由。 示例(一): 我想养的小动物是小狗,因为它很乖巧,是我忠诚的朋友。每次放学回家时, 总能看见小狗在门前等着我。它一见到我,就会摇着尾巴往我这里飞奔而来,然 后在我身边蹦来蹦去。这么效忠主人的小狗能不讨人喜欢吗? 示例(二): 我想养的小动物是小白兔,因为它很可爱。它全身长着雪白的毛,就像穿了 一件白色的皮袄,看上去又洁白又美丽。它有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对红宝石一样 的眼睛。一条短尾巴,毛茸茸的像个小圆球。它的前腿长,后腿短,走起路来一 蹦一跳,有趣极了! 6.写完后,多读几遍,尝试进行修改。 7.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修改评价。 8.学生继续练写,再展示评议。 9.教师总结:我相信如果我们养了这些小动物,我们一定会好好地爱它们的。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难点) 2.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能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一、《二十四节气歌》 导入:同学们,在古代,人们为了更好地掌握时间,就定出仲春、仲夏、仲 秋和仲冬四个节气。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 的节气,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它们,就把它们编成了歌谣。我们 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吧。 1.出示歌谣,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说说每句歌谣中所包含的节气,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逐一显示正确答 案。 3.具体介绍每个节气的特点。(结合图片,选取部分节气,有详有略) 4.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多种形式朗读,如师生、生生对读,拆句接读等 方式,让学生在熟读中背诵。 5.引导学生课外翻翻日历,进一步了解二十四节气。 二、我爱阅读 1.学生借助拼音读文,认读生字。试着根据上下文猜一猜不认识的词语的意 思。 2.学生自由读故事,思考: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指导学生认识描写月亮变 化的词句。 如: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4.全班齐读故事,想想“哪个地方很有趣”。 5.引导学生交流:抓住写裁缝师傅和月亮的对话,引导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 趣味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6.拓展:启发学生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图画做记录。 [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要想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语 文,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这节课上,我充分 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声音、图片、动画等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一 个奇妙的童话世界,这样就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地尊重学生,让他们在小 组里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节课生动 有趣,学生的参与热情高,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切忌拖拉。 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会认“祖、掏”等 7 个生字,会写“祖、啊”等 9 个生字。能认读含有 “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 2、3 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 2、3 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读好第 2、3 小节中的问句。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 2、3 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 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 2、3 小节中的问句。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 族“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祖先的摇篮》。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讲解“祖”)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 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标注小节号,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小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请 4 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学生 交流,教师补充) 2.出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3.思考:为什么把原始森林当作我们祖先的摇篮呢?他们会在摇篮里干什么 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画一画。 (1)出示: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2)这些词你能表演一下吗?如果你也在原始森林里做这些事情,会有什 么样的感受呢?(快乐、自由) (3)谁能读出这样的语气?指名读第 2、3 节,教师评价,男女生合作读。 四、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 2、3 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难 点) 一、复习巩固,引出新课 1.复习生字、词语。 2.上节课,我们体会到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得很快乐,这节课我们来继续 学习。 二、研读课文,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最后一小节,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1)引导学生理解“苍苍茫茫”,联系第 1 小节中的“一望无边”理解。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示原始森林图片,感受原始森林的辽阔、 茂密、美丽) (3)大家现在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结合前文 理解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4)说一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不被污染?(保护环境) 2.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一读。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配乐) 三、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仿 照第 2 小节或第 3 小节说一说。如果学生有困难,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第 3 题的词 语展开想象。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想问? [教学板书] 23 祖先的摇篮 原始森林(美好) 猜想祖先生活(快乐) [教学反思]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诗,诗歌通常较难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加强朗读训 练,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在重视朗读训练的 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 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学生会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表达抽 象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尽可能 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促进 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教学目标] 1.会认“纪、必”等 14 个生字,会写“世、界”等 9 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奇妙的想象,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词,读好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课文奇妙的想象;能根据提示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4 个生字。(重点) 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奇妙的想象,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难点) 一、谈话导入 1.大家在小的时候,都学习过什么?(自由交流)大家想知道我们生活的世 界在小时候都学些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板书课题,讲解“世”“界”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出课后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根据注音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3.分组自学生字,讨论、识记字形。 (1)小组长领读生字,互相检查字音识记情况,互相帮助解决难读的字。 (2)交流字形识记方法,教师巡视检查。 ①熟字加偏旁:己—纪/页—须/力—功/每—敏/间—简/争—睁 ②形声字识记:譬/糙 (3)教师重点指导。 譬:念“pì”,四声。糙:平舌音,念“cāo”。秩:翘舌音,念“zhì”。 三、整体感知,质疑思考 1.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太阳、月亮、水是怎样学习生活的?都学会了什 么? 3.你最感兴趣的是课文哪一部分? 4.文中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做上标记。 5.质疑:下面的两个句子怎么理解? 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四、学习第 1-5 自然段 1.教师朗读第 1 自然段,学生思考:“每样东西”指哪些东西? 2.指名说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并朗读该段落,随机教学。 (1)学习第 2 自然段。 ①太阳是怎样学习的?它学会了什么?(学习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 ②太阳还学习了什么,成功了吗?(唱歌;没成功) ③学习“譬如”“粗糙”“敏感”等词语。 (2)学习第 3 自然段。 ①月亮学会的是什么?(不断变化) ②你见过的月亮是不是这样的,有时亮有时暗,一下子变圆,一下子又变缺? (3)学习第 4 自然段。 ①水是怎样学会流动的?(一直往低处流) ②除了太阳、月亮、水以外,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怎样学习生活的?它们又 学会了什么呢?(学生自由讨论) 课件展示:蝴蝶学会飞行,小树学习扎根长叶,小虫子学习爬行等等。 3.教师朗读第 5 自然段。 出示: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 就行了。(学生讨论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师总结)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9 个生字。(重点) 2.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 2.上节课我们知道太阳、月亮、水都要学习自己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世界万 物还要学习哪些事情呢?我们今天接着学习。 二、学习第 6 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第二句话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有哪位同学可以来补充? 3.这段话中,哪句话你不明白? 出示: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1)解释“秩序”的意思。(图片展示) (2)同学们可以做哪些最容易做的事,然后世界会比较有秩序呢?(过马路 时要看红绿灯,在图书馆里看书不吵闹等等) 三、学习第 7-9 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 7-9 自然段。 2.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当世界年纪很小的时候,万物都在学习 怎么生活,自由生长,世界相当有秩序。) 3.出示句子: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1)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万物都在学习,那么同学们,你们要怎样学习呢? (2)这个故事有很多开头,课文是以“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开头 的,那么请你从下面选一个开头也来讲一讲“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故事吧。 出示:①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②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畅所欲言。预设:星星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和我们 捉迷藏;小鸟在树上安家,为树歌唱…… (4)小组合作讲故事。小组指派代表上台讲故事,评选最佳故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的故事都非常精彩,想象也非常奇妙。那么学完课文后,你们知道了 什么呢?这篇课文教会我们要不断学习,保持生活中应有的秩序。同学们,就让 我们从最容易做的事情开始行动吧。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课件,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及书写顺序。 2.学生自学生字,指出难写的字。 3.教师重点指导。 世:笔顺是,最后一笔为竖折。 式:笔顺是,注意不要多写一撇。 4.学生临摹,练习书写。 5.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6.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教学板书]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世界太阳——学习发光、上山下山 月亮——学习不断变化 水——学习流动 ……有秩序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中做得比较好的是将词语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将字词 理解与之前在语文园地中学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攻克了本课 中的几个难点词语。另外在讲解词语的过程中,将课文内容很好地融入其中,让 学生明白了“秩序”的重要性。 25 羿射九日 [教学目标] 1.会认“射、值”等 12 个生字,会写“觉、值”等 8 个生字。 2.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3.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并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2.能够复述羿射九日的故事。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重点) 2.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难点)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吗?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主阅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圈画课后生字词。 2.全班交流: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3.教师小结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 (1)借助图画猜读生字:射、熔、裂、窜、腾 (2)比较识字:直——值/坚——艰/家——稼 (3)组词识字:炎(炎热) 庄(村庄) 滋(滋润) 三、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默读课文,借助表格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 故事的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故事的经过羿射下了 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故事的结果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2.指名读第 1-3 自然段。 3.读了这三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4.指名反馈。(很久以前,世界上有十个太阳。后来这十个太阳一同出现在 天空中,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5.思考下列问题: (1)太阳是怎样值日的?(每天天快亮时,扶桑枝头的太阳就坐上两轮车, 开始从东往西穿过天空。)为什么是从东往西穿过天空? (2)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如果十个太阳一同 出现,会怎样呢?(学生自由讨论) (3)出示干旱、沙漠等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以下内容。 ①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解释“炙烤”的意思) ②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 像都要熔化了。(理解“熔化”的意思) (4)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那该怎么办呢?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帮助人类吗? (学生自由讨论)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2.学生互相交流写字方法。 3.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觉、害:上下结构,重点区分上部“”“宀”,“”上部两点一撇,与“” 一竖一点一撇写法不同。“害”字中部是“丰”,竖笔两端都出头。 类、炎:上下结构,上下要均匀,上部的“米”“火”最后的捺改为点。 值、艰:不要多笔画或少笔画,“值”右部框内有三横,“艰”右部“艮”无 点。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坐姿和执笔姿势。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够复述羿射九日的故事。(难点) 2.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指名复述故事的起因。 二、学习第 4-6 自然段,了解后羿射日的经过 1.教师朗读第 4-6 自然段,学生思考:羿是怎样射日的? 2.让学生画出羿射九日的句子。 (1)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这句话说明了 什么?羿射九日的路程之艰辛。) (2)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 是一箭。(从这句话中你能看出什么?羿的箭术高超。) 3.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羿的箭术高超? 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指导学生读出害怕的语气) 4.羿把十个太阳都射下来了吗?(学生回答)为什么羿留下了最后一个太 阳?(没有太阳,世界就会一片黑暗,人类和动植物就没法活下去。) 5.你们觉得羿的做法对吗?(学生自由讨论) 三、学习第 7 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结局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了,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画出文中句子) (1)展示图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2)理解“勃勃生机”的意思。 (3)指名用“勃勃生机”口头造句。 3.与前文对比,理解羿射九日是为民造福。 四、讲述神话故事 1.播放无声动画,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2.这么好的动画如果加上配音就更好了,谁来试试? 3.小组内合作: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神话故事复述出来,一会儿我们进行小组 展示,好吗?(学生看动画练讲故事,教师巡视) 4.小组展示。 五、拓展延伸 1.讨论:你觉得羿是一个怎样的人? 2.故事里有哪些内容很神奇?和同学互相交流。 3.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板书] 25 羿射九日 羿射九日起因:十个太阳炙烤大地 经过:羿射下九个太阳 结果:大地重现勃勃生机 [教学反思] 《羿射九日》是一个神话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教学过程中,我从神话故事 导入课堂,让学生对这个故事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通过图片想象、读文的方 式,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中的不足 之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教学时,我应该多以小组讨论的 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说清楚。 2.能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 3.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2.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动画片片段混剪,每个片段 10 秒钟,让学生猜片名,以小组为单 位,一题一分,得分高的小组将获得可以播放自选动画片的奖励。 1.教师放短片,学生猜片名。 2.计分,评出得分最高的小组。 3.选出最受欢迎的三部动画片。 二、范例演示,学会交际 1.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你喜欢哪些动画片。如果让你向同学 推荐,你会推荐哪一部?(板书:推荐一部动画片) 2.看范例,学方法。 (1)听别人来介绍动画片。 播放音频:我喜欢的动画片。 要求: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看看他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印象 深刻。 (2)说一说:刚才同学推荐的是哪部动画片?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预设:刚才同学推荐的是动画片《名侦探柯南》。他最喜欢的人物是柯南, 因为柯南非常聪明,而且胆大心细,侦破了很多案件。 (3)其他同学把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推荐给大家。除了介绍自己喜欢的角色, 还可以介绍什么?或者可以给大家提提建议。 预设:动画片里有时候很多角色都挺让人喜欢的,我还可以讲讲其中的一个 故事情节。 预设:我们在讲的时候,要注意声音响亮,让人听得清楚、听得明白。 三、练习表达,进行分享 过渡:那接下来我们就在小组内学习,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动画片向大家推荐 一下。 1.课件出示口语交际要求。 2.小组推荐辅助句式,比如:我们小组推荐的动画片是,我最喜欢的是,我 认为,最吸引我的是,大家都去看看这部动画片吧! 3.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之间给予评价。 4.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到班内进行交流。 5.按照要求进行评议。 四、总结回顾,形成能力 过渡: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有趣的动画片,看到了很多我们喜欢的动画片里 的人物,还听了精彩的故事片段。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吗? 1.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2.课后和家人、朋友聊一聊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可以说说自己喜欢的人物、 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也可以围绕“我喜欢的卡通人物”办一次画展,开展讲故 事比赛,还可以演一演卡通人物的故事! [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本身就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我在课堂上主要是引 导学生自信地表达,说话时注意语速,同时让学生学会倾听。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而我只在一旁引导他们 清楚地说出推荐的理由。不但很好地落实了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也使课堂生动 有趣,学生乐在其中,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有所得。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 10 个生字。积累近义词,能 选用词语说句子。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2.了解“礻、衤”“冫、氵”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 字表示的意思。 3.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4.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教学重难点] 1.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紧密联系。 2.发挥想象创设情境,写句子;积累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 10 个生字。积累近义词,能选用词语说句 子。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重点) 2.了解“礻、衤”“冫、氵”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 字表示的意思。(重点) 一、偏旁部首与字义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片,教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 2.开小火车读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把生字带入词语中,学生自由读词语,一个词语读三遍。教师指名读词语, 正音指导。 4.教师:这五组词都分别与金、木、水、火、土有关。请你仔细观察字形特 点,说说你的发现。 指导:“金”字旁的字大都跟金属有关;“木”字旁的字大都与植物、木头有 关;三点水的字大都与水有关;“火”字旁的字大都与光亮有关;提土旁的字大 都与土地有关。 5.引导学生对照生字表,找一找带有这 5 个偏旁的生字,归类巩固识记。 (二)我的发现 1.出示第一组字“神、祖、礼、福”,学生仔细观察这组字,说说你有什么 发现。 指导:这一组字都是“礻”字旁,大都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 有关。 2.出示其他三组字。小组讨论,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指派小组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指导:“冰、冷、冻、凉”这四个字的偏旁都是两点水,都表示气温低。 “补、袜、衫、被”这四个字都是“衤”字旁,都与布料有关。 “海、流、洒、滴”这四个字的偏旁都是三点水,都与水有关。 4. 方法小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通过分析字的偏旁结构来猜测 字意,从而理解这个词或者句子的意思,要学会归纳总结,找到汉字的共性和特 性,以便扩大我们的识字量。 二、字词句运用 1.出示 6 组词语,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表示快的词语,第 二行表示慢的词语;每组词都是近义词。) 2.引导学生借助熟悉的词来理解生疏的词。如,借助“慢慢”理解“徐徐”。 3.再次合作读词语,加深印象。师生配合拓展近义词。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选择一两个词语说话。 示例:一瞬间,飞机就飞上了天空。 上课铃响了,小花立刻跑进教室,小明还是慢吞吞地走着。 5.出示例句,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 地躲进了大海里。 (1)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外在表现的词“慌慌张张”来体会太阳害怕的心情。 (2)学生朗读例句,强调“害怕极了”“慌慌张张”,边读边想象画面。 6.指导仿写,出示: 李明杰,跑进了教室。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画面。想一想:着急的李明杰,会 怎样跑进教室?(急急忙忙、风风火火、急匆匆) (2)完整地说句子:李明杰很着急,风风火火地跑进了教室。 7.自由仿写。 (1)想一想:如果一个同学很高兴或者很难过,会怎样跑进教室? (2)学生试着照样子写一写。写完后读给同桌听一听,互助修改,将句子 写通顺。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难点) 2.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一、学习《舟夜书所见》 1.播放《舟夜书所见》朗读视频,学生跟着朗读。 2.学生凭借拼音自由朗读整首诗,做到读正确,读通顺。不认识、不理解的 字可以相互讨论或问老师。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 止。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者查慎行的“查”是多音字,在这里读 zhā;“慎” 是前鼻音。 4.教师范读,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诵读,读出节奏和语调。 5.再读古诗,想象画面:你看到什么样的景象?感受到了什么? 6.播放视频画面,结合课文插图,学生交流。 (漆黑的夜晚,孤零零的一盏渔灯像萤火虫一样闪现在河面上;一阵微风吹 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倒映在水中的一点渔灯随着波浪散开了,变成无数颗 星星,在河面闪烁。)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并进行背诵积累。 8.男女生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二、我爱阅读 导入:今天要学的课文《李时珍》讲的是我国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 故事。 1.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并尝试解决下面 4 个问题: (1)李时珍从小立下什么志向?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2)李时珍是怎样向父亲学习的?他发现旧的药物书上存在什么问题? (3)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些事情? (4)李时珍花了多长时间写成新的药物书? 3.联系全文,思考:李时珍能写成著名的《本草纲目》的原因有哪些? 指导:处处留心、不畏艰难、坚持不懈、亲口尝药、呕心沥血、苦心钻研。 [教学反思] 这次的语文园地教学,我着重于对汉字偏旁和字义关系方面的指导,引导学 生自主探究,让他们试着归纳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通过举例子,做示范,让学 生模仿等方式,提高了学生参与讨论探究的积极性。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同偏旁汉字的归纳可以放手交给学生去做,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只需要适当地 拓展,这样课堂效果会更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