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部编版语文下册一年级教案与反思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部编版语文下册一年级教案与反思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并借助图片,听懂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借助图画讲故事,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声音响亮。 3.有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认真倾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 难点:能借助图画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老鼠吗?你们害怕老鼠吗?今天呀,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老 鼠结婚的故事,看看我们故事的主人公鼠小妹要嫁给谁。 二、听故事,讲故事 1.出示图画,逐一讲述图画上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1)老鼠爸爸说:“谁最神气就把女儿嫁给谁。”同学们知道“神气”是什 么意思吗?(威武、帅气、强大) (2)老鼠爸爸首先找到了谁?(太阳)他为什么认为太阳最神气?(太阳 会发光,没有太阳,万物就无法生存。) (3)老鼠爸爸找到太阳说了什么?(太阳,太阳,你是不是世界上最神气 的呀?)太阳是怎样说的?老鼠爸爸找到乌云说了什么?(乌云,乌云,你是不 是世界上最神气的呀?)乌云是怎样说的?老鼠爸爸找到大风说了什么?(大风, 大风,你是不是世界上最神气的呀?)大风是怎样说的?老鼠爸爸找到墙说了什 么?(墙,墙,你是不是世界上最神气的呀?)墙是怎样说的? (4)最后,老鼠爸爸找到了谁?(猫)你们说说老鼠能嫁给猫吗?(不能) 为什么?(因为猫会吃老鼠) (5)教师完整地讲一遍故事。 2.学习梳理故事要点。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老鼠嫁女》) (2)老鼠女儿要出嫁,最后嫁给了谁?(猫) (3)故事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老鼠女儿被猫吃了) 3.学生讲故事。 (1)教师把学生分成 5 个小组,小组内自由讨论、交流刚刚听到的故事。 (2)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到讲台上讲述故事,声音要响亮。 (3)大家评一评哪个小组讲故事讲得最生动、最有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听得十分认真,讲故事的同学非常勇敢,故事讲得也很棒。 老师喜欢你们这样自信的样子,回到家,也给爸爸妈妈讲一讲鼠小妹的故事吧。 [教学板书] 《老鼠嫁女》 太阳→乌云→大风→墙→鼠→猫 [教学反思] 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我紧紧抓住“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求开展课堂 教学,从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树立 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一年级的孩子最爱听故事,对故事抱 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耐心地引导他们看图说话,及时地给予他们点 评和肯定,让学生勇敢开口,抓住这个锻炼机会,以达到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2.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童谣和儿歌;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难点:尝试结合生活实际增强阅读体验。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课前导语 师:同学们,你们会唱童谣和儿歌吗?哪位同学愿意自告奋勇,为大家唱一 首呢?(请两位学生表演) 师:这两位同学唱得真好听,我们鼓掌,向他们表示感谢。今天老师也给大 家带来了一首童谣和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二、学习《摇摇船》 1.指导朗读。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摇摇船》的音频。学生认真听。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教师指出需要注意的字音,让学生读读记记。 (4)学生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顺。 (5)教师指名朗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2.讲解童谣。 师:为什么这首童谣读起来这么朗朗上口?(相机指导学生了解押韵) (1)押韵,是指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 朗诵或咏唱时,朗朗上口。 (2)《摇摇船》的每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带有“ao”,所以是押韵的,朗 读起来非常轻松、上口。 三、学习《小刺猬理发》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1)师:图上是谁呀?(引导学生认识小刺猬) (2)师:这两只小刺猬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引导学生观察小刺猬身上 的刺) (3)师:你们喜欢哪一只小刺猬?为什么? 2.教师引出儿歌,指导学生理解儿歌的内容。 (1)师:那我们来想个办法,让这只小刺猬变得又漂亮又干净。(学生讨论) (2)师:把你们的办法告诉大家。(引出儿歌的标题:小刺猬理发) (3)教师把儿歌编成故事讲给学生听。 师:原来小刺猬去干什么了?(理发) 师:那大家想想,我们去理发店理发的时候会听到什么声音呢?(嚓嚓嚓) 师:小刺猬理完头发后变了一个样,变成什么样了?(小娃娃) (4)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四、朗读并表演 1.师生一起朗读童谣和儿歌。 2.教师为童谣和儿歌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配合朗诵,教给学生。 3.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诵。 4.教师指名上讲台表演,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推荐分享图书 1.教师推荐。书里还有很多有趣的童谣和儿歌,大家可以多读读。 2.分享图书。(出示课文中学习小伙伴的对话) 小结:同学们不仅可以交流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还可以分享自己的书籍。 六、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那么快就学会了读童谣和儿歌,大家也从中体会到 了语文阅读带来的快乐了吧。请大家在课外寻找其他的歌谣试着读一读。 [教学反思] 本课时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童谣和儿歌有助于培养学生听和读的 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记、正确读的能力。教学时,我以激励为主,注重 评价,对于声音响亮、态度大方、朗读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 识字 1 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落”等 8 个生字和雨字头、 双耳旁 2 个偏旁;会写“春、冬、风”等 7 个生字和横斜钩 1 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 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 8 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 演示理解词义。 难点:了解四季景物特征及现象,积累相关词语。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认识偏旁“ 、阝”,会写 1 个笔画“ ”。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难点) 一、儿歌导入 1.播放儿歌视频,引入课文。 春天到,春天到,小草探头问声好。夏天到,夏天到,大肚青蛙呱呱叫。秋 天到,秋天到,苹果柿子枝头闹。冬天到,冬天到,小伙伴们穿棉袄。 2.同学们,儿歌中提到了哪几个季节?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板书课题“春夏秋冬”,用红色粉笔圈出“春”“冬”二字) 3. 教师相机教认“春”“冬”二字。(上下结构)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指名学生用句式“这幅图是( )天,因为我看到了( )”来表达。) (2)课件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教师指导读好后鼻音:风、降、冬;翘舌音:春、吹、霜) (5)识记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来识记;比较识记法:“吹” 和“次”;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四幅图片及相应词语,连线区分并认读。 4.出示:“霜”和“雪”字。 (1)交流: 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认识偏旁雨字头“”,雨字头的字大多与 天气现象有关。 (3)仔细观察,说说“雨”作偏旁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4)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5.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生字卡片“吹、落、降、飘”。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与其他季节对比) (3)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4)了解“霜降”,学习双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偏旁的其他字。 (5)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引导学生做做动作,感受雪花的轻盈,使其知 道雪花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凸显“风”的笔 画——) (6)课件视频展示“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加深词语理解。 (7)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 师:什么吹? 生:春风吹。 师:什么落? 生:夏雨落。 师:什么降? 生:秋霜降。 师:什么飘? 生:冬雪飘。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风、雪”。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4)让学生当小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 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注意:“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给下面的部件留下足够的空间; “风”的“横斜钩”的横要平,滑到下面往上勾;“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雪”字底部是“彐”。) 2.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 (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 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 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 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景物特点, 体会四季的美好。(难点) 一、复习词语导入 1.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让学生认读。 2.复习课间操小游戏。(教师说“什么吹”,学生回答“春风吹”……) 二、看图学习新词 1.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 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青草在哪里?红花在哪里?鱼和鸟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要说完整的句子。 (3)教师相机出示词串。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如熟字比较:“池——他”“入——人”;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 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 (2)小组内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4. 指导朗读词语和短语。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4.指导背诵课文。同桌互相背,全班齐背。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花、飞、入”。 (1)指名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观察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互相交流观察结果。 (3)教师讲解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注意:“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2.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 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 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 姿势) 4.教师巡视,检查指导,集中纠错。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指名读生字。 2.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上学会了书写哪些字。教师指定三个学生到黑板上模仿 教师的板书写一遍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田字簿上书写。 [教学板书] 春夏秋冬 春——春风吹 青草——池草青 夏——夏雨落 红花——山花红 秋——秋霜降 游鱼——鱼出水 冬——冬雪飘 飞鸟——鸟入林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学习了与四季相关的字词及景象,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深切 体会到四季不同的特点,了解到四季的季节变化所带来的不同现象。在教学环节 的设计上,我主要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四季的特点,在情 境中识字、记字。本节课我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予充分的自 主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识字 2 姓氏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 12 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 字旁 3 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 7 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会用合适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了解姓氏文化并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读背课文。 难点:知道姓氏的正确读法,对中国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认识偏旁“ 、 、钅”。(重点)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 一、视频导入,活跃课堂 1.出示课件,播放《百家姓》表演视频。(学生专注观看) 2.(教师简单讲解《百家姓》)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姓氏 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中国姓氏 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画出要求会认的字,自由练读。 2.指导学生正确拼读下列汉字,指导正音。 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 (1)多种方式练习认读:个别读、全体读、开火车读。 (2)学习三个新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 3.播音乐,加动作,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出姓氏,说说课文有几节。 4.同学们,熟读课文后,谁来说一说课文中都提到了哪些姓氏?(李、张、 胡、吴、徐、许……) 三、品读课文,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齐读第一小节。 2.师生采用问答式朗读第一小节,课件相机出示内容。 (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分解部件”的方法介绍姓氏) (2)拓展练习: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 —双口吕”“林——双木林”等。 3.同桌用玩拍手歌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 4.用不同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结合课后练习“照样子做问答游戏”,引 导学生发现“方”采用的是组词的方法介绍姓氏的。(拆字法、组词法) (1)课件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 (2)实践活动。你姓什么呢?老师(同桌)问,你来答!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7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中国的姓氏文化。(难点) 一、游戏导入,复习姓氏 1.“你问我答”游戏。 2.说一说你家人、朋友的姓氏。 二、品读课文,学习第二小节 1.中国的姓氏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去第二小节中再找一找,找出姓氏,自由 读。 2.引导学生将各种方法用于识记“赵、钱、孙、周、王”及自己的姓氏。 3.组织学生认读复姓,并回忆读过的故事,交流其他复姓。(如司马光、欧 阳修、诸葛亮、公孙策、东方朔等) 4.交流复姓和单姓的区别。 5.拍手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课文读熟了,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有哪位同学愿意当小老师,来 教同学们读一读课后的生字?请举手。(学生举手,领读生字) 2.课件出示会写字,找出本课生字中的独体字、左右结构的字,认识全包围 结构的字“国”。 姓:xìng,左右结构,书写时应注意左窄右宽。 国:guó,全包围结构,部首是“囗”。书写时应注意:先里头,后封口。 方:fāng,第三画是“横折钩”。 3.口头组词,记忆生字。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练写生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笔画。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所学的姓氏及按字的结构记忆姓氏的方法。 2.学生齐读生字和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板书] 姓氏歌 姓氏歌 《百家姓》 单姓 赵、钱、孙、李…… 复姓 东方、上官…… [教学反思] 开课伊始,我播放了生动有趣的视频《百家姓》,激发学生了解姓氏的兴趣, 然后导入课文,使学生更易接受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姓氏文化这一说法比较抽 象,学生不太理解,但是姓氏又是伴随人一生的东西,所以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 我再辅以简单易记的姓氏分解歌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便活跃得多。 识字 3 小青蛙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眼”等 12 个生字和病字旁 1 个偏旁;会 写“青、清、气”等 7 个生字和横折提 1 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朗读儿歌。培养学生喜欢小青蛙,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难点:正确朗读儿歌。培养学生喜欢小青蛙,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知道儿歌共有几句话。 一、猜谜语,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 身子。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捉害虫,顶呱呱。 2.指名猜谜。(青蛙) 3.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小青蛙》。(板书课题,齐读) 4.学写生字“青”。(上宽下窄,第三横最长,月字底第一笔是竖)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圈生字。 2.教师教读生字,相机正音。 3.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4.游戏:摘苹果。(每选中树上的一个苹果,就要读出写在苹果上的生字的 读音,读正确了才能摘到苹果。) 5.将生字宝宝放回课文中,你还认识它吗? 三、再读课文,了解文意 1.请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间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3.教师范读,注意“眼睛”“事情”“做了”中的加点字读轻声。 4.指名读儿歌。请学生数一数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并做标记。 5.比赛读儿歌。(小组、男女)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6 个生字和笔画“”,认识偏旁“疒”。 (重点)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重点) 3.正确朗读儿歌。培养学生喜欢小青蛙,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难点) 一、复习生字导入 卡片认读生字,点名读、齐读。 二、再读儿歌,深入理解儿歌意思 1.学生自由读儿歌,师生合作读。 2.请学生朗读儿歌第一句话,想一想小青蛙长什么样子,生活在哪儿。 3.教师相机教写“清”“晴”“气”。(结构、笔顺;“气”的第四画是横斜钩, 横微斜) 4.(教师引读第二句)提问:小青蛙做了什么好事情?(保护禾苗吃害虫, 做了不少好事情。)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指名回答) 5.(根据回答引出第三句话,指名朗读)想一想: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我们要爱护小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 6.指导学生朗读儿歌,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 7.根据课文内容讲解“清”“晴”“睛”“情”“请”的不同。(“清”与水相关, “晴”与太阳、天气相关,“睛”与眼睛相关,“情”与心相关,“请”是礼貌用 词。) 三、运用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 1.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朋友。 2.学习“青”字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新字。 (1)出示生字,比一比,认一认。 (2)提问:加上的这些偏旁和字义有什么关系呢?说说这 5 个字各有怎样 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偏旁理解字义) (3)出示课后第 2 小题,让学生练习选字组词,加强对生字的理解。 (4)教师小结:原来汉字的偏旁和汉字的意思还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了 这种规律,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能正确理解更多汉字的含义。 3.学习本课中的其他生字。 (注意:“请”字第二笔为横折提“ ”)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教师范写,提示关键笔画和笔顺。 (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要写得宽窄合理,比例合适。) 3. 学生根据提示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延伸 1.引发交流:同学们,学了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你们以后会怎么 做呢?(学生自由交流怎样保护小青蛙) 2.总结: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保护小青 蛙。 [教学板书] 小青蛙 [教学反思] 这首儿歌充满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中,“青、清、晴、情、请” 这些形近字的识别和记忆是重难点。我通过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进行 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字的印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识字 4 猜字谜 [教学目标] 1.认识“相、遇、喜”等 12 个生字和又字旁、两点水 2 个偏旁;会写“字、 左、右”等 7 个生字。 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 3.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谜面巩固“青”字族汉字;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难点: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认识偏旁“ 、 ”。(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则字谜。 3.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第一则谜语的谜底。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师: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 么?(谜底)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语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 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2.今天我们一起进入谜语花园《猜字谜》。(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学写“字”。(结构、笔顺、宝盖头宽度适中) 字: ,第五笔的笔画名称是弯钩。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一边读一边把“我会认”中的生字在文中找出来,做上标记。 4.出示生字卡片,点读、齐读生字。 5.出示词语“相遇、喜欢、尊重、感动、纯净透明”,理解词语意思,识记 生字。 三、学习第一则谜语 1.朗读谜语。 2.教师引导学生把几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 (1)什么“绿”?(禾苗绿)什么“红”?(火苗红) (2)“禾”“火”相遇起凉风。 (3)什么季节起的是“凉风”呢?(秋季) (4)指导朗读最后两句: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思考:什么 最喜欢及时雨?(禾苗)什么最怕水来攻?(火苗) 3.当学生猜出来时,教师可用绿色和红色粉笔共同写出“秋”字。 4.让学生回想一下是怎么猜出谜底的,相互交流。 5.总结:线索一提示字的结构和意义,线索二提示字中各部件的意思。 6.教师讲解“左、右”的书写、笔顺,注意“左、右”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都 是半包围结构)。 7.学生练写生字,教师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第二则谜语的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 3.通过汉字字谜,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难点) 一、复习导入,认读字词 1.各小组比赛读字、词。 2.板书课题,继续猜谜。 二、学习第二则谜语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从后两句入手。 (1)想想“‘日’出万里无云”是一个什么字。(课件出示“晴”) (2)想想“‘水’到纯净透明”是一个什么字。(课件出示“清”) 3.点拨第一句。 (1)请两个同学表演互相尊重的情景。 甲:请你坐下。 乙:请你也坐下。 (2)发现彼此友好、互相尊重的特点。 (3)猜出第一句是什么字,课件出示“请”。 4.点拨第二句。 (1)这两位同学是多么要好的朋友,他们的友情多令人感动啊! (2)猜猜第二句是什么字,课件出示“情”。 5.猜出谜底“青”。 6.让学生比较“请、情、晴、清”四个字的异同,并说一说猜谜的感受。 7.比赛背谜语。 三、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复习生字词。 2.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的特点。 左右结构的字:时、红、动。(书写时注意左右部件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 独体字:万。(第二笔是“”)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5.展示、评价并组词。 四、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拓展活动 1.猜字谜。 一口咬断牛尾巴。(告) 天无它大,人有它大。(一) 2.收集谜语。 3.自编谜语。 [教学板书] 猜字谜 [教学反思] 猜谜语是学生经常玩的游戏,我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导入环节让学生猜谜 语,一开始就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在识字环节,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在指导写字方面,我先 让学生仔细观察,注意占格情况,边说笔画名称边书写,然后对关键笔画进行点 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整个过程扎实到位,活泼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天气有关的常见词语。能主动在生活中识字。 2.认识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熟记字母表。 正确认读 8 个生字,通过归类练习,复习前后鼻音。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诗歌,大 致读懂诗歌的内容,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写好几个全包围结构 的字,养成写字前先观察的良好写字习惯。 4.积累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能通过画面想象,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5.通过和大人一起读,读懂儿歌的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读生字词。 难点:熟读儿歌和诗歌,理解儿歌和诗歌内容。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和天气有关的常见词语。能主动在生活中识字。(重点) 2.认识字母表,能有序地正确认读,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熟记字母表。 正确认读生字,通过归类练习,复习前后鼻音。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诗歌,大致读 懂诗歌的内容,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重点) 一、导入 今天,学校广播站要招聘一个气象播报员,你们想不想去呀?但是呀,应聘 前需要闯关成功,才能去呢! 二、识字加油站 1.教师:同学们能说说今天是什么天气吗?谁来当当小小气象播报员?除了 晴天,还有哪些天气类型?谁来说一说? 2.出示生词卡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教师正音。 (注意:“阴、阵”前鼻音的发音,“冰、冻”后鼻音的发音。“冰、冻”都 是两点水旁;联系前面已学的“净”,归类识记。) 3.开小火车读,检查认读情况。 4.出示天气符号,让学生将天气预报中的天气符号和文字连线,以此复习巩 固识字。 5.拓展延伸:还有哪些与天气有关的词语,谁来说一说?(小雨、多云、雷 阵雨等) 6.再读词语,巩固字音,加强字形记忆。 三、字词句运用 1.师:认读、熟记字母表是为学习音序查字法作铺垫,现在,我们一起去认 识一下它们吧! 2.教师教读 26 个字母。 3.自由地读一读这个表格,找一找大小写字母有什么不同。(大小写字母的 字形不同,大小不一样) 4.通过指名读、齐读等多种认读方式熟记字母表。(指导学生有序认读) 5.引导学生动手找一找字典中的字母表,更加直观地感受字母表在字典中的 用处。 6.读一读 8 个生字,给 8 个生字找朋友并组词。 7.找出每个字的韵母,按照共同的韵母给它们分个类。 “见、万、全、半”的韵母都是“an”,“王、方、长、上”的韵母都是“ang”。 强调汉字在田字格中要书写工整,注意占格。 8.引导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字韵母是“an”,哪些字韵母是“ang”。 四、读一读 1.自由拼读,不会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指名朗读,正音纠错。 3.分小组比赛朗读,评出最佳小组。 4.师生齐读。思考:诗歌中提到了哪些地方?它们有什么不同? 5.理解文章大意,感受我们祖国的广大。 6.借助中国地图,找一找“大兴安岭、长江两岸、海南岛”等地,并说一说 对这些地方的认识,直观感受祖国的“广大”。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写好几个全包围结构 的字,养成写字前先观察的良好写字习惯。 2.积累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能通过画面想象,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难 点) 3.通过和大人一起读,读懂儿歌的内容,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识字加油站字词,开火车读。 2.师生合作复习“读一读,记一记”。 二、书写提示 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全包围结构或 具有全包围结构的特点。 2.教师范写生字“白”“回”“国”,强调占格和笔顺,书写规则为“先外后 内再封口”。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日积月累 1.观察图片,认识词语。 (1)图片上画了些什么?这是哪个季节?(春天,出示词语“春回大地”“万 物复苏”) (2)图片上分别是燕子和黄莺,它们在柳树边上开心地歌唱、跳舞。(出示 词语“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3)春天到了,山间流淌着泉水,气温上升,什么都融化了呢?(出示词 语“冰雪融化”“泉水叮咚”) (4)再看看草地上,有各种各样的花,好看极了。(出示词语“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2.教师: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就知道春天来了。齐读 8 个生词,指名读, 开火车读,男女生交换读。 3.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说一说看到的图片内容。 4.教师讲解四字词语的意思,让同学们边听边想象这些词语所描绘的画面。 四、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初步体会儿歌的语言美,理解儿歌内容。同桌之间讨论: 儿歌中说了几组“谁和谁好”?分别是“谁”和“谁”?(藤和瓜、蜜蜂和花、 白云和风、我和同学) 3.教师引导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的道理。 4.学生齐读儿歌。 五、课堂小结 学生齐读词语、儿歌。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一 白 回 国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正确书写,能正确朗读儿歌并对儿歌内 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能读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注重以多样的课堂形式 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当地安排赛读环节,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 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集中精力。通过一定的知识拓展,让学生积累了词语,丰富 了词汇量。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吃、忘、井”等 13 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 2 个偏旁;会写“吃、 叫、主”等 7 个生字和“横折弯”1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 难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感受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2 个生字。认识偏旁“、”和笔画“”。(重点)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毛主席画像,简单介绍人物。 2.揭题:毛主席一生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简单解释题目意思,并出示“井”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井”对农村生 活的重要性,为理解下文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利用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3.朗读课文,标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读,检查朗读情况。注意“井”是后鼻音,“亲”是前鼻音。 (正音:“吃水”“村子”“主席”“乡亲”等) 5.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品读课文,理解第 1 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示地点的词语。(“瑞金”“沙洲坝”“江 西”) 2.指名读,全班齐读。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城外 的沙洲坝住过。) 3.教师介绍背景,学生细听,提示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第 2 自然段。(问 题:沙洲坝是个什么地方?那里的人民遇到了什么困难?) 4.对比学写生字“吃、叫”。(口字旁,左右结构,“吃”的右边是“乞”不 是“气”) 四、读想结合,理解第 2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2 自然段,数数有几句话。 2.毛主席在沙洲坝住的时候,那儿的人民遇到了什么困难?从哪句话可以看 出来? (1)从“很远”这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2)想象一下,没有水吃,乡亲们会有哪些困难?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样做的?读第二句讲一讲。(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 挖了一口井。) (1)想一想:“带领”是怎么表现的? (2)想一想:挖井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4.学生自由回答: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说明他是一个什 么样的人?(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1)(出示图片)师:看图,这就是水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上清凉、 甘甜的水时激动的场面。 (2)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 (3)想象他们之间说了什么?(练习对话)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5 个生字,会写“ ”1 个笔画。(重点) 2.能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体会乡亲们的情感。(难点) 一、童谣导入 师:在当时的沙洲坝,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 无水洗手帕。”请大家读一遍,说说你的理解。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毛主席为乡亲们解决了困难。他这样关心人民,那么 沙洲坝的乡亲们又是怎样做的? 二、学习第 3 自然段 师:村里有了井,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他们念念不忘毛主席 的恩情,就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出示课文插图) 大家看看石碑上刻了些什么?有哪些我们会认的汉字?教师范读石碑上的 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指名读。 2.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乡亲们什么时候会想念毛主席? (2)是啊,虽然毛主席已经离开了这里,可是,沙洲坝的乡亲们却不曾忘 记他,经常想着他,希望再见到他。课文中哪两个词写出了乡亲们的心情?(“不 忘”“想念”) (3)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关心着你的成长,无私地帮助过你?你会 忘记他们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要心怀感恩,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人,也 不要忘记我们身边那些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 3.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对毛主席的崇敬、怀念之情。 三、整体感知,朗读回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吃水不忘挖井人”中的“挖井人”是谁?井是挖给谁用的?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学生完整表达) 4.开展朗读挑战赛。(可以同桌进行,也可以小组进行)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指名读生字,复习读音,教师正音。(课件出示生字及注音) 2.分类学习生字: “江”和“没”都是三点水,左右结构,学习横折弯“ ”这一笔画。 “主”和“住”都有相同的部件“主”。 3.指导学生用加偏旁、组词的方法识记生字。 4.重点教写“以”,左右结构、竖要直、提要稍长,保持字的平衡。 5.教师指导读背“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试着用这些词语说句子。 五、课堂小结 学生说一说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教学板书]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瑞金 沙洲坝 江西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利用图片资料来介绍毛主席,让学生加深印象。在学习生字时, 我利用卡片,加深学生的印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吃水不 忘挖井人”这句俗语的意思,懂得心存感恩的道理。 2 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诉”等 11 个生字;会写“会、走、北”等 6 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学习,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难点: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 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2 个生字。(重点) 2.初步朗读课文,粗略熟悉课文内容。 3.学习第 1 自然段,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重点)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知道这是哪里 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对,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教师简单介绍北京及其美 景)刚才看了这么多图片,又听老师说了这么多,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北京太 美了!我多想去看看!) 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有这个愿望,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我们 一起来认识他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 音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识记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一读。 4.代入课文中,自由读一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学习第 1 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配图,老师范读第 1 自然段,让学生思考:小男孩想去哪里? 小男孩的家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理解词语“弯弯的”和“遥远”。 (1)读读词组:“弯弯的小路”和“遥远的北京城”。(展示地图,找到北京 的位置) (2)想一想:山里的孩子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出大山后,还要走多少路 才能到“遥远的北京城”?(理解“遥远”) (3)教写汉字“北”“京”。(结构、笔顺;“北”的第三笔是提,为左右结 构) 3.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 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1)课件出示: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 非常壮观。 (2)用视频展示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体会“雄伟”“壮观”二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第 1 自然段。(读出自豪、向往之情) 4.理解句子“我多想去看看”。 (1)这句话连续说了两遍,抒发了小男孩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指导 学生朗读时语气要坚定,读出小男孩的迫切心情,重读“多想”,表达强烈愿望。) (2)语句对比:把“我多想去看看”和“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作对比,体会哪一句所表达的情感更加迫切,请同学来演一演。 (3)理解文末的感叹号的用法,体会感叹语气。读好感叹句。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4 个生字。(重点) 2.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通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感情,激发学生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一、衔接旧知,导入新课 小男孩想去北京的原因是想去看看壮观的升旗仪式。其实呀,在我们的国家, 有许多的文化古城,像北京、西安、南京等等,还有许多奇山秀水、异域风情。 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 2 自然段,看看另一个小男孩想去哪里看看。 二、学习第 2 自然段 1.自由读第 2 自然段,这个小男孩想去哪里?为什么想去? 2.课件出示新疆风貌图、天山图、雪莲图等。 3.出示课文第 2 自然段,指名朗读,全班齐读。让学生边读边画出描写新疆 的句子。 指名说出文中小男孩说的内容。(课件出示文段的最后一句话) 4.开火车读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我”迫切想去看看祖国 新疆的愿望,体会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和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内容,点读,齐读。 2.学写生字: 上下结构:会、京、走独体字:门、广左右结构:北 (1)教写“会”“走”“门”“广”。(“走”的两竖是分开的。“门”上下一般 宽。) (2)强调笔顺,学生书空,描红。 3.给生字宝宝找朋友,组词。 四、总结,拓展 1.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两个小男孩分别想去祖国的北京、新疆看一看的愿望, 感受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2.同学们,你们想去祖国的哪里看一看呢?和爸爸妈妈计划一次旅行,去感 受祖国的美丽吧! 3.用“我多想……”开头,写一写自己的愿望。 [教学板书] 2 我多想去看看 新疆天安门、升旗仪式天山、雪莲北京 [教学反思] 本课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我”的心情。因此,在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用视频为学生展现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壮观的 场面,用图片为学生展示新疆的奇异风貌,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新疆的小男孩 向往北京、北京的小男孩向往新疆的迫切心情。 3 一个接一个 [教学目标] 1.认识“接、再”等 12 个生字和单耳旁 1 个偏旁,读准多音字“觉”的字 音;会写“过、各”等 7 个生字和横折折撇 1 个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我”的快乐,愿意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诗歌中孩童的想法,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 的经历。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觉”、偏旁“卩”和笔画“”。 (重点) 2.能把儿歌读通顺,读流利,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一、导入 1.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看看图画里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她们玩得 正开心的时候,突然听见大人叫她们赶快回家,她们是怎样做的?怎么想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个接一个》。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对照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后生字圈画出来。 2.同桌之间互读生字,抽查检验,查漏补缺。 3.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正音校错,范读生字,学生跟读。 4.讲解多音字“觉”。“感觉”中读“jué”,在本课诗句中,和睡眠有关,应 读“jiào”。 三、指导朗读,读好长句 1.划分课文小节。(共四小节)指名分段朗读,教师相机正音。 2.挑出文中长句,重点指导朗读,学会用划分符号“/”划分长句。 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 四、走进诗歌第一小节 1.自由朗读第一小节,读熟诗歌。 2.这一小节讲了什么?(“我”正在玩,大人叫“我”快回家睡觉) 3.从这一小节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情感变化?可以画一画表情。 正玩着踩影子高兴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不情愿倒可以做各种各样 的梦呢! 心情好转 4.带着这样的情感变化来读一读第一小节。指导读好“唉、啊”。指名朗读。 5.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6.引导学生想象“我”会做哪些有趣的梦呢?(有时候看似烦恼和无聊的事 物,也蕴含着乐趣。) 五、学习生字,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生字,每个字读三遍,口头组词。 2.学习“过”“各”“种”“样”,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加一加:种=禾+中样=木+羊 换一换:冬口各 还不寸过 3.梳理笔顺,走之旁是三笔,书空练习,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小朋友矛盾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想 象空间。(难点) 一、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二、走进诗歌,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1.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数数一共有几句话。 2.小作者先是在做什么呀?是谁叫醒的呢?这时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3.这一小节讲了哪些内容?(读诗歌,感受心情的变化,仿照第 1 小节画心 情图。) 4.引导学习第三小节。(同第一、二小节教学方法) 5.看表情变化图,带着感情认真朗读第一、二、三小节。 6.齐读第四小节,两个问号表明小作者的疑问,你能回答她吗?(学生自由 表达) 7.结合课后第 1 题,引导学生尝试着说说自己的经历,感受“我”的好奇。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伙、伴、这”。 左右结构:“伙、伴 ”,可以作为一个词来理解记忆。 半包围结构:“这”,用换一换的方法,过寸文这,注意走之旁为 3 笔写成。 2.理清笔顺,书空练习。 过、这:先里头再外头;“这”字中“文”的捺画变为长点。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四、课堂小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教学板书] 3 一个接一个 踩影子—回家睡觉—做各种各样的梦 做好梦—起床上学—见到小伙伴 玩跳房子—上课了—听老师讲故事 一个接一个快乐、有趣的事情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语言简单通俗,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们多读几遍,对课文内容都 能基本了解。因此,在朗读与交流时,他们十分积极踊跃。课文贴近学生们的生 活,他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有着相同的经历,就能自主融入课文情景, 走进文本,达到双基落实、情感升华的效果。 4 四个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太、阳、道”等 13 个生字和舌字旁、页字边 2 个偏旁;会写“太、 阳、校”等 7 个生字和“横撇弯钩”1 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和问句。 难点:能结合文中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认识偏旁“舌、页”和笔画“”。(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第 1 自然段,读好长句子,理解文本。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请你们猜个谜语: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 东。 2.指名猜,教师在黑板上画太阳,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太阳的了解。 3.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课后生字,每个字多读几遍。 2.同桌之间相互合作,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男女生赛读。 (1)这些生字宝宝中,哪些是你的老朋友? 太/阳/校/金/秋/因/为 (2)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么记的? 加笔画:大 太/力 为/全 金 加偏旁:日+阝=阳/火+禾=秋/大+囗=因 4.读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指导朗读“高山”“果园”“田野”,读准字音。 三、走进文本,学习第 1 自然段 1.学习第 1 自然段,教师范读,朗读指导。 (1)读好长句:到处/一片清凉。 (2)学生模仿。强调顿号比逗号停顿时间短促一些。 2.理解文本。 (1)“我”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太阳?挂在哪里? (2)夏天有了绿绿的太阳,你有怎样的感受?(清凉) (3)借助语段拓展,理解“到处”。 ①绿绿的太阳照着高山,高山(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田野,田野(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街道,街道(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校园,校园(一片清凉)。 ②除了高山、田野、街道、校园,还有哪些地方也会一片清凉? ③小结:绿绿的太阳,把清凉带到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文中用了一个 词语写出了这个意思,那就是——“到处”。 3.鼓励个性化朗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4.思考:为什么给夏天画一个绿绿的太阳?(下节课再揭晓答案) 四、指导书写 1.学习新笔画横撇弯钩“”,书空练习。 2.学习“太”“阳”“校”三个生字,观察字形,“校”左窄右宽,理清笔顺。 3.找朋友。给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习。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4 个生字。(重点) 2.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难点) 一、复习旧知,学习新词 1.复习生字。 2.学习生词,教师教读,学生跟读。(出示生词卡片:“碧绿”“金黄”“火红” “清凉”“香甜”“温暖”) 3.开小火车读词语,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二、走进文本,学习第 2-4 自然段 1.自由读第 2 自然段。 (1)指导学生朗读句子:长句要用分隔号“/”划分句子长度。 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2)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里果子熟了,落叶是怎样邀请小伙伴品尝香 甜的水果的?谁来说一说? (3)为什么“我”要画绿绿的太阳给夏天,画金黄的太阳给秋天? (因为绿色的景物能给人带来清凉感,所以夏天的太阳是绿绿的。秋天是丰 收的季节,所以是金黄的。) (4)指名读第 2 自然段。 2.学习第 3 自然段。(教学方法同第 2 自然段)3.学习第 4 自然段。 (1)指名读。 (2)我们的小朋友有点困惑了,他在困惑什么呢?(指名读) (3)“哦”字表现出小朋友怎样的一种心情?(惊喜、恍然大悟) 谁能读出他的惊喜?(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春天为什么是多彩的?春天有哪些色彩?谁来说一说? 4.通读全文,分小组接力朗读,感悟春天景色的美丽。 5.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要表达什么心愿?(学生充分发挥 想象力,小组讨论后回答) 师: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画一画,比一比谁画得好。 三、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 2.出示生字“金”“秋”“因”“为”,组词。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生字,加强练习。(注意:“秋”左边的“禾” 的捺变成点;“为”的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 四、课堂小结 1.教师请学生总结四个太阳的不同特点。 2.学生一起朗读整篇课文。 [教学板书] 4 四个太阳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借助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季节特点,引导学生理 解课文内容。此外,我注重朗读指导,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在读中 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通过画太阳想要表达的心愿,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样, 更能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认识“辆”“匹”“册”等 7 个生字,正确认读“一辆车、一匹马”等 6 个数量短语,初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对于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量词。 2.熟读并背诵《字母表》。能将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一一配对。 3.学会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形近字的字形,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4.熟读并背诵《春晓》,感受雨后清晨的美丽春光。 5.阅读《阳光》,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量词,背诵古诗。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理解诗文的内容与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正确认读 6 个数量短语,初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 对于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量词。(重点) 2.熟读并背诵《字母表》。能将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一一配对。(重点) 3.学会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形近字的字形,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词卡片。教师领读生词,学生跟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仔细观察,这一组词语有什么样的特点?(都是以“一”开头的词组,揭 示量词的概念) 3.学习量词。出示相关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根据图 片上的信息,来说一说物体的数量。 如,老师问:一( )车?学生答:一辆车。 4.量词的用法:这些量词都是用来表示事物的单位,针对不同的事物,所使 用的量词也不一样。量词不可乱用,要使用恰当。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量词?说一说。(一只鸡、一头牛、一朵花、一个苹 果) 二、字词句运用 1.找一找,连一连。 (1)复习语文园地一中的《字母表》,指名背诵,分小组背诵,评选出背诵得 最熟练小组。 (2)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字母表》,仔细观察每一组大小写字母,说说它们 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同桌展开游戏活动,一个同学出示大写字母,另一个同学从字母卡中 找出对应的小写字母,然后两个同学将字母卡同时放在桌上,一起读一读。 (4)出示课本上“找一找,连一连”的内容。学生完成课本练习,教师出示 答案,学生自行对答案,对全对的同学提出表扬。 (5)学生拿出练习本,开始默写《字母表》,查漏补缺。 2.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课本上的两组字,教师指名读,及时正音。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各有怎样的特点。(第一组字都有部件“日”, 第二组字都有部件“寸”。) (3)小组讨论:我们如何认识、记住这些字,并且能够区分开来。(可以用“换 一换”的方法记住字形,如“过”字去掉一个走之旁,加上一个日字旁,就是“时”。) (4)引导学生总结识字方法。我们刚刚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识字?(“加一加” 或者换偏旁的方法) 三、展示台 1.同学们自由读课本上的词语,说说你在哪里能看到这些词语。 减法、算式、计算、排列,数学书上可以找到。 品德、家庭、尊重,品德书上可以发现。 2.你还从其他的书上认识了哪些字?请你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3.复习生词。开小火车读生词。 4.小结:语文与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我们要学会在生活 中留意新字词,积累知识。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并背诵《春晓》,感受雨后清晨的美丽春光。(重点) 2.阅读《阳光》,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难点) 一、日积月累 1.导入:春天来了,唐朝诗人孟浩然感受到了这美丽的春光,他眼中的春天 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读《春晓》,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同学互读等方式正音。(注意“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 3.思考:“春晓”是什么意思呢?(春晓即春天的早晨,写的是作者在春天的 早晨刚刚醒来时的所见所感) 4.整首诗里,描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句,然后请同学来说一 说。 (鸟啼、风雨声、落花满地) 5.理解诗句的内容。 出示相关的图片,根据图片上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这首诗的每一句是什么 意思?讨论五分钟,然后反馈讨论结果。教师补充学生说得不完整的地方,总结 发言。 6.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7.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8.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背诵。如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填空的形 式,想象画面的方式,帮助学生背诵。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范读,同学们请认真听,把自己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 2.把做上记号的生字多读几遍,同桌间相互帮助,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师生合作朗读短文。师生轮流,按照自然段交换着读。 4.通过朗读,你知道了阳光给大自然带来的哪些好处?(禾苗绿了,小树长 高了,河面闪着阳光,“我”家明亮了。) 5.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阳光的宝贵之处,让学生分组交流,再想想阳光还有哪 些作用。 6.小结:阳光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促进植物的生长,还能杀菌、消毒,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我们要珍惜阳光。 三、小结 语文园地二中,我们学习了量词的用法,也复习了《字母表》。学习了用“加 一加”“换一换”的方法来识记生字,相信同学们日后一定能积累更多的生字。 语文的学习不仅在课堂上,也在生活中,需要我们细心地去观察。就像伟大的诗 人孟浩然,将春天的景象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二 量词:一(辆)车 《春晓》闻啼鸟 风雨声 花落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多,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内容分解成两部分,以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课堂,参与课堂讨论,自 己得出知识点和结论,这样的学习效果比教师满堂灌好得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 生活感知,来理解诗句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学有所用。通过这样 的方式,学生能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点,语文的学习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块、捉、急”等 12 个生字和提土旁、足字旁 2 个偏旁;会写“他、 地、河”等 7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 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 生动形象。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懂得伙伴之间要团 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 的对话。 难点:读懂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认识偏旁“”“”。(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3.学习第 1、2 自然段,知道小公鸡和小鸭子在做什么。 一、图片导入,解读课题 1.课件出示图片(小公鸡和小鸭子),请同学们说一说图片上的是什么动物。 2.教师:对啦,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小公鸡和小鸭子》。(板书课题) 3.指导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让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你们是怎么认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小公鸡的嘴巴是尖的,脚趾分开; 小鸭子的嘴巴是扁的,脚趾间有蹼(pǔ)相连。) (2)你们知道小公鸡喜欢吃什么吗?小鸭子呢?(小公鸡:虫子;小鸭子: 鱼) 4.他们是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来互相帮助的呢?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中的生字,用笔圈画出来。 2.同桌互学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正音。 3.生字卡片认读检查。(指名读,开火车读)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中有几幅插 图?(注意“不”的变调,捉不(bú)到,不(bù)行,不(bú)会,不(bú) 信) 5.课文读熟了,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这篇课文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互相帮助的故事。) 三、学习第 1、2 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 1、2 自然段,教师范读,学生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去哪儿 玩呀? 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第一幅图片,同学们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在做什么。 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开课前的观察,思考问题,同桌互相讨论。 (1)为什么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 (2)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4.指名朗读课文,全班同学思考:小公鸡捉到虫子后,是怎么做的?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教师强调“不”的读音) (1)想想:“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应当以什么语气读?小公鸡捉 到虫子给小鸭子吃,小公鸡是那么热情地帮助别人,应当怎么读?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3)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①“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要怎样表演出来?小公鸡“吃得很欢” 又应该怎样表演出来? ②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当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时,小鸭子会说些什么? 四、学写汉字 1.学写汉字“他”“也”“地”。 2.提示:结构,偏旁。 3.提示:笔顺,注意点。(“也”的横折钩向右上倾斜) 4.学生书空,描红,练写,教师巡视。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4 个生字。(重点) 2.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 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能使句子更生动形象。(难 点)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懂得伙伴之间要团 结友爱、互相帮助。 一、复习字词导入 齐读字词,比赛读。 二、图文结合,学习第 3、4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3 自然段。 (1)他们又来到了什么地方?(小河边) (2)小鸭子要为小公鸡做什么?他说了几句话? (3)小公鸡又是怎样做的?(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偷偷地” 表现了小公鸡调皮、淘气的样子。) 2.课件出示小鸭子讲的话。同学们自由读,并说说他说的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①小鸭子要到河里去为小公鸡捉鱼吃;②他不让小公鸡下水。) 3.结合第 1 课时所讲内容,鼓励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不会游泳,所以捉不到鱼。) (2)小鸭子为什么能捉到鱼?(小鸭子会游泳) 4.学生自由读课文。带着问题,学习第 4 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小鸭子听到小公鸡的呼救,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鸭子 奋力抢救小公鸡?(“飞快地游”“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 (3)你能演一演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的过程吗? 5.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小公鸡找到虫子请小鸭子吃。小鸭子到河里捉鱼给小公鸡吃。当小鸭子听 到小公鸡喊救命时,就飞快地游过去,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救了小公鸡的 命。) 三、自读课文,深入体会 1.教师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1)我知道了小公鸡不会游泳,小鸭子会游泳;小公鸡会捉虫,小鸭子不 会捉虫。(生活习性不同) (2)小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拓展:讲讲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事。 四、复习拼音,学习字词句 1.课件出示生字,做猜字游戏,巩固字音。 2.学习生字“河”“说”“听”“哥”。 (1)学生自学会写字,识记字音、字形。教师指导用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 字。 (2)学生组词,教师指导。 (3)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指出“哥” 字的书写顺序: 。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 法。 3.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练习将句子写生动具体。 五、教师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鸭子和小公鸡不同的生活习性,感受到了他 们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教学板书]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生动有趣,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我用色彩丰富的 图与课文的文字内容相结合,全面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多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最后我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知生活道理,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和其他同 学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6 树和喜鹊 [教学目标] 1.认识“只、窝、孤”等 9 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 2 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 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招”等 6 个生字。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 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 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掌握“孤单、邻居”等词语 的意思。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只、种、乐”和偏旁“、”。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播放课文录音,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 文《树和喜鹊》。(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并读准“一”的变调。 4.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1)认识部首“”,“子”变成部首后横变提。 (2)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谁还能说几个?(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出示 AABB 式词语,指导学生认读,积累。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正音。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引导,联系课文理解。 3.教师提问: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谁来说一说? 4.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勇敢发言)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单、居、乐”。 2.学习新偏旁倒八“丷”。 3.学生观察生字,师生交流。 4.学习结构和书写。 5.学生口头比赛组词,教师指导。 6.学生描红,练习生字。(教师巡视检查)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叽叽喳喳、安 安静静”等词语。(难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 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一、复习字词导入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复习识记。 2.教师检查字词,同学比赛认读。 二、学习第 1、2 自然段,理解“孤单”的意思 1.指名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故事里有哪些事物?你知道了什么? 2.指一名学生发言,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3.重点引导理解“孤单”一词。(教师板书“孤单”) (1)引导学生读第 1 自然段,联系“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了解 “孤单”表示只有一个。 (2)通过读句子,抓住连续三个“只有”,把“只有”换成“有”进行句子 比较,让学生想象喜鹊的心理,感受无人陪伴的“孤单”。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 喜鹊。 (3)你有过“孤单”的经历吗?当你周围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你自 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4.带感情朗读第 1、2 自然段。 三、学习第 3-6 自然段 1.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后来树和喜鹊还孤单吗?为什么?(发生了什么) 2.分段朗读课文。小组比赛读课文。 3.分小组自由讨论,师生交流。 (1)树和喜鹊后来不孤单了,因为有了好多树和好多喜鹊,树有了邻居, 喜鹊也有了邻居。 (2)因为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也互相成为彼此的邻居,他们每天都 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3)联系上文理解“邻居”一词。 4.联系插图理解“叽叽喳喳”“安安静静”。 5.教师小结。 (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有朋友才会快乐”的体会。引导学生学会团结 友爱。 (2)小结: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各自的朋友,所以后来他们 都很快乐。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课后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结构。 “招”和“呼”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快”字是竖心旁,左点垂,右点平。 (2)教师讲解笔顺,学生口述书空。 (3)学生组词。 2.通过编故事的方法,复习、巩固生字。 [教学板书] 6 树和喜鹊一棵树 一只喜鹊孤单→快乐好多树 好多喜鹊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 悟课文的中心思想。最后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说说自己的收获,深化了 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发挥了学生自学的主动性。 7 怎么都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怎、独、跳”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的字音;会写“玩、 很、当”等 7 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 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 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学习表示动作的词语。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 (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第 1 小节,联系上下文理解“独自、静悄悄”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 积累“跳绳”等词语。(难点)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提出问题。 (1)同学们,当你们一个人的时候,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你觉得快乐吗? (2)两个人呢?许多人一起的时候呢?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原来同学们这么会玩啊,无论一个人玩,还是很多人一起玩,都很快乐。那 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怎么都快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将不会读的字圈画出来。 2.同桌互读生字,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3.出示易读错的字,指名读,并讨论如何将字读正确。 4.教师指导正音,重点指导前鼻音:怎、篮、连、运;后鼻音:绳、讲。(“怎” 是平舌音;多音字“得”是读音的难点,要帮助学生读准确。) 5.以小组为单位,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将字音读错的同学当作小鸡抓 出来,指导读音。 三、朗读课文,学习第 1 小节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数小节。 2.指导朗读第 1 小节。(围绕“独自”“静悄悄的”这两个词语,想象一个人 在家玩游戏的画面,读出一个人玩耍时特有的安静和自由。) 3.回答问题:一个人的时候是怎样的?可以做什么? 参照句式:一个人的时候,周围( ),可以( ),也可以( )……这样 玩,很好! 4.出示动词,练习读,体会动词。 5.拓展一个人玩的游戏名称,学生尝试说一说。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玩”“很”“当”“音”,认读。 2.说生字结构,偏旁,组词。 3.教师范写,说笔顺,学生观察。(“当”的笔顺,“音”上宽下窄) 4.学生书空,描红练习。 5.教师检查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学习第 2-4 小节,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劲”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踢 足球”等词语。(难点) 3.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 活中处处有快乐。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1.学生齐读第 1 小节。 2.教师引入:一个人可以玩这么多游戏,那两个人,三个人呢?是不是可以 玩更多游戏? 二、学习第 2-4 小节 1.指导朗读第 2-4 小节。(联系与伙伴一起玩游戏时的情景,读出热闹、有 趣、快乐的感觉。) 2.学习理解第 2 小节。 (1)两个人可以玩什么游戏?为什么好玩? (2)课件展示游戏,学生练读,体会动词。 3.同理教学第 3、4 小节。 4.课件展示游戏,学生练读,标出动词。 (1)课件出示词语:踢毽子/跳绳/搭积木/听音乐/下象棋/讲故事/打羽毛 球/拔河…… (2)学生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动词+活动名) (3)让学生做一做这些动作,并说说还知道哪些动词。 5.齐读课文,感受游戏的快乐。 6.教师小结: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许多人玩都会很快乐。 三、教师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看书写笔顺。 2.找汉字规律,识记生字。 (1)找出偏旁相同的汉字:讲、许;很、行 (2)引导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偏旁与之相同的字,上台书写展示。 (3)找出结构相同的汉字: 上下结构:当、音;左右结构:玩、很、讲、行、许 (4)口头组词比赛。 3.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回顾,拓展延伸 教师小结:无论是一个人玩,两个人玩,还是三个人玩,或是很多人一起玩, 大家都会感到很快乐。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我们把快乐分享给彼此,一个人的快 乐就变成大家的快乐。 [教学板书] 7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玩很( ) 两个人玩很( ) 三个人玩很( ) 许多人玩更( ) [教学反思] 《怎么都快乐》这首儿童诗歌充满着童真童趣。诗歌中动词偏多,因此我让 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以加深对课文印象。后面小节的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增 强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其在学习中感到快乐。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教学目标] 1.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2.学会请别人帮忙时运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3.知道说话时要把要求说清楚,正视对方的眼睛,态度诚恳。 [教学重难点] 请求别人帮忙要能大致说清楚要求,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小公鸡和小鸭子》吗?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 吃;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的时候飞快地去救小公鸡。他 们互相帮助,是很好的朋友。同学们,你们也有自己的朋友,那么当自己遇到困 难时,要怎么向朋友求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礼貌用语 1.创设情境。创设一个借橡皮的情景。两个同学为一组,请三组同学相继上 台表演,底下的同学看完他们的表演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先说优点,再说 不足之处) 如果是你,你愿意借给他吗?为什么? 教师相机引导,罗列要点:请别人帮忙首先要有礼貌,其次是说清楚自己的 要求,看着对方的眼睛,态度要诚恳。 2.出示句式。 我能吗?请你好吗?可以吗? 你能用上这些句式来说一说吗? 3.情景表演。就借东西、问路等情景,请同桌或者小组合作,练习表演。老 师挑选优秀小组上台展示。 (1)教师相机指导:在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为了表示感谢,我们又可以说 哪些话呢? (2)出示句式:谢谢你! 太感谢你了,我又可以! 因为你的帮助,我,谢谢! 三、实践活动 1.做一做。在学校里,向老师、同学寻求一次帮助;在家里,向长辈寻求一 次帮助。 2.想一想。平时生活中,哪些忙可以帮,哪些忙不可以帮。 四、总结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求助 我们的朋友。求助朋友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这样朋友才会热心地帮助你。 [教学板书] 请你帮个忙 礼貌用语 [教学反思] 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上,我用生活情境的演绎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学 习、生活中的用语不够规范,然后让学生参考句式练习礼貌用语,以达到口语交 际教学的目的。不仅让学生充分大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也锻炼了学生从容自信 的心态,使学生更加敢于表现自己。在这堂课上,我着重培养学生清晰表达自己 要求及请求帮忙的能力。创设情境,也使得整堂课充满趣味性。最后,我通过布 置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学有所用。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字典,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找生字,学习独立认字。养成在 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并背诵。能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 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难点:熟练朗读古诗和短文,理解其内容。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正确使用字典,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找生字,学习独立认字。养成在学 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重点)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不认识的字有很多,那么碰到不认识的字怎样才能最 快、最准确地知道它怎么拼读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字典,来帮助 自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查字典。 二、认识字典 1.课前布置作业,这节课每位同学准备一本字典。拿出字典,我们一起来认 识它。字典里有目录、页码、音节表…… 2.了解查字典的几种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笔画查字法) 三、教学音序查字法 1.出示“厨”。当我们知道一个字的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不知道这个字的 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音序查字法。 2.以“厨”为例,学习“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第一步: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面找到大写字母“C”;第二步:在大写 字母“C”下面找到音节“chu”,在正文第××页; 第三步:翻到正文的第××页,找到“chu”,在二声那部分找到“厨”。(指 导学生快速翻阅字典正文页码的方法。比如,先根据页码数字的大小来进行大致 判断,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翻页,如一页一页地翻,一叠一叠地翻。) 3.实战操作。请同学们按照我们刚刚学习的步骤查找汉字“厨”,不会的可 以举手寻求帮助。 4.口诀练习。 音序查字法口诀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首个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熟读熟记音序查字法口诀,做到人人会背。 5. 比一比。用音序查字法查找“池”“首”“漂”“机”,看谁又对又快。 四、课堂小结 1.指名朗诵口诀。 2.教师总结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并背诵。能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 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难点)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学习日积月累 1.导入:今天我们要和一位熟悉的老朋友见面了,他就是大诗人李白。李白 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首送别诗《赠汪伦》。 2.初读古诗。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流畅。强调读准“赠” “汪”“乘”“行”“声”“情”等后鼻音的字。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自己读不准的字,并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4.学生自由读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写了哪些人和事物。 (李白、舟、歌声、桃花、潭水、汪伦) 5.教师解释词语,让学生把词语意思串联起来,理解整句诗句。 (译文:李白刚想要坐船离开,突然听见岸边传来踏歌之声。潭水上漂着片 片桃花,潭水有几千尺那么深啊,可是也都比不上我的好友汪伦来送别我的情意 深啊。) 6.揭示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表达了李白和朋友之间深深的情意以及离别时的不舍) 7.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8.全班一起齐读古诗。会背的同学踊跃举手,展示自己。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领读短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思考:兰兰画了那么多的画,为什么 爸爸只贴这一张画了兰兰胖乎乎的小手的画呢?(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即可:因为 这双胖乎乎的小手帮爸爸拿过拖鞋,帮妈妈洗过手绢,帮姥姥挠过痒痒。) 3.兰兰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大家都喜欢我这双能做事又勤劳的手,我以后还会帮助家人做更多的事。) 4.分小组合作读短文。 5.学生齐读短文。 三、小结 1.全班一起背诵古诗《赠汪伦》。 2.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把短文读给家长听,并用你们自己的小手, 帮助家人做一件事。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三 查字典 音序查字法 《赠汪伦》 李白 手——劳动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个全新的内容就是查字典,我简单地介 绍了字典的结构和查字典的三种方法,并重点地讲解了音序查字法。通过带领着 大家一起查字典,让学生熟悉查字典的流程和方法,并进行课堂练习,学生在实 践中能更加熟练地掌握查字典的方法。本课通过学习《赠汪伦》这首诗,加深了 我们对李白的了解。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古诗的意象,让学生充分理解友人分别时 的场景,体会朋友之间即将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熟读并背诵古诗,也是我们这 一节课的目标,也落实在了课堂上。 8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夜、思、床”等 9 个生字,会写“思、床、前”等 7 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 难点: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 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重点)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借助插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一、揭题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月亮吗?(喜欢)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 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板书课题:静夜思)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题。 (1)师:“静夜”是怎样的夜晚?(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2)师:请你们用“思”扩词,并说说哪一个词与诗题中的“思”意思相 近。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在安静的夜晚想念自己的家乡)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简介诗人。 (1)(出示李白的图片)师:你们知道图中画的是谁吗? (2)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 (3)师:你们看李白在干什么呢?(抬着头看月亮) (4)师:对,他看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家乡的 亲人,于是写出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 (5)(课件出示古诗)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读古诗。 (2)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读出这些 生字。 (3)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①小老师领读。 ②理解“故乡”,说说你的故乡在哪儿。 ③同桌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4)请已经认识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 识的。 如,生活中识字:光——灯光月光举——举重举手 熟字加偏旁:田——思木——床古——故 形近字比较:忘——望底——低凝——疑 (5)教师检查认读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开火车认读) (6)放生字在诗中,朗读古诗。 三、指导书写“思”“床”“前”“光” 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口头组词,教师引导。 3.认真书写,同桌交流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写一个。 4.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笔顺规则。(“床”的广字旁,横不宜过长,“前” 的“月”的撇变成了竖)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手把手辅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朗读古诗,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难点) 一、课题引入 1.板书课题,设疑: (1)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 (2)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导入新课。 二、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并把不懂的地方标 出来。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月下美景图,感受“明月光”。认识生字“望”。(边做动作边 识记) (2)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时候见过霜,用上“什么好像什么” 的句式。 (3)简介古诗创作背景,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 (4)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解释“举头”“低头”。 三、想象诵读,品悟诗情 1.课件出示李白月下吟诗图,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有 什么感受? 预设:(1)远离亲人会感到孤独。(2)在这样的夜晚会感到冷清。 2.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诵读诗句,体会李白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四、教写生字“低”“故”“乡”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观察占格。 2.教师讲解、范写。(“乡”的两个撇折转折处基本对齐) 3.学生书空、描红练习。 4.教师巡视检查。 [教学板书] 8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读,本节课通过反复朗读古诗,让学生在 情境朗读中体会意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如在学生朗读了古诗,对古诗 的意境有了一定理解之后,再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体会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我 再相机点拨引导,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9 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胆、敢、往”等 12 个生字和厂字头 1 个偏旁;会写“色、外、看” 等 7 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好长句的停顿;正确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我”的转变过程,从小就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认识偏旁“厂”。(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第 1 小节,结合插图了解从前的“我”是怎样的。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夜晚星空的景象,引导学生交流。 师导入:夜晚的星空多么美呀,可是有个小朋友却害怕夜晚,不敢往外瞧。 他是谁呢?我们一起去文中看一看吧。(板书课题:夜色) 2.学写“色”。(结构、偏旁、笔顺;下面的“巴”要舒展) 3.齐读课题。说一说你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 二、读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2.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向同学请教,读准拼音,重点强调“胆、敢、 往、勇”都是第三声,“窗”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散”为平舌音。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1)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2)用字组词、说话。看谁说的句子更精彩。 4.自己再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分为几个小节。(2 个小节) 三、感知课文内容 1.认真读课文,找出从前的“我”和后来的“我”分别是怎样的。 2.出示课文插图及第 1 小节。 (1)指导朗读第 1 小节,提出“词语连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在了解句子 意思的基础上准确停顿。如: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那时候的“我”胆子很小,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看图片,结合第 1 小节内容说一说图中描绘了什么。 (4)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分享“勇敢”的故事) (5)带感情读第 1 小节,教师指导节奏。 四、学写生字“外”“看” 1.出示生字,观察占格。(“外”的“卜”要写得长而宽) 2.教师讲解,范写生字。 3.学生书空,描红练习。 4.教师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4 个生字。(重点) 2.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难点)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字词认读比赛。 二、朗读课文,学习第 2 小节 1.指导朗读第 2 小节,重点指导长句子的停顿。如: “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2.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偏要”说一句话?(指名说) 3.“我”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4.后来的“我”还胆小吗?为什么? 5.体会“我”由“害怕”到“不害怕”的过程及变化。 三、带感情朗读课文 1.体会害怕时是怎样的,来朗读第 1 小节。 2.看着夜色下的美景,带着不再害怕的感受,来朗读第 2 小节。 3.小组比赛读。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课文中的生字你都会认了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2.课件演示会写字的笔顺动画。 3.教师指导“笑、再、晚”的结构笔顺。 笑:共十画,注意下面“ ”字的撇捺舒展才好看。 再:笔顺是。注意第四笔是竖。 晚:日字旁,共十一画,第十画为撇。 五、领悟“夜色” 1.教师播放歌曲《小星星》,引导学生通过听儿歌,感悟“夜色”的美。 2.你觉得夜色怎么样?(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来板书,如“美丽、迷人”等, 相机出示课文第二幅图。) 3.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谁能带领大家来读一读呢? [教学板书] 9 夜色 “我”从前 胆小散步亲自看 现在 勇敢不怕黑 [教学反思] 在导入的时候,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夜晚星空景象图片,引导学生“说 说自己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感悟课文内容时,我 以课文插图为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进行直观地了解,形成对课文的初步印 象。同时,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生字、新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 识字认字的能力,还能为以后写作文积累词汇量。最后,我引导学生通过听歌曲, 感受到夜晚的美丽,懂得黑夜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亲近自 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10 端午粽 [教学目标] 1.认识“端、粽、节”等 13 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 2 个偏旁;会写“午、 节、叶”等 7 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文,了解与粽子相关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 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 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认识偏旁“ 、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猜谜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一种食物有关,大家来猜一猜是什么吧! 课件出示谜面: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上扎根细绳子。(学生举手猜 谜) 2.同学们真聪明,没错,这种食物就是——粽子。出示课件:粽子图片。 3.学写生字“午”。 (1)观察占格。 (2)教师范写,学生口述笔顺。(区分“牛”) (3)学生书空、描红。 二、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读,想想,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 2.同桌或小组交流: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3.展示识字情况。 (1)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2)用多种方法识记。 4.把生字放回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读顺。学生自由朗读, 标出全文自然段。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悟 1.学习第 1 自然段。 2.师:课文里外婆一到端午节就会做什么? (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3.师:外婆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盼着,表现外婆期待、高兴的心情) 4.谁来读出外婆期盼的心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全班齐读第 1 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让学生认读“节、叶、米”。 2.观察分析: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比比谁是火眼金睛,看得最认真, 最仔细。 3.教师范写“节、叶、米”等字。重点指导:“竖”画的写法。(午、节、叶、 米) “竖”画的写法:“午、节、叶”为悬针竖;“米”为垂露竖,“米”要左右 对称。 4.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5.让学生练习口头组词、扩词。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文,了解与粽子相关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 好课文。(难点) 一、解题导入,了解传统节日 (板书课题)有没有人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你 们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呢?(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同学们知道得真多,那 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还会做什么啊?(学生回答)没 错,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课件出示有关端午节习俗的图片) 二、学习第 2、3 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 2、3 自然段,指名说一说,读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让学生画出描写粽子的句子,齐读画出的句子。 3.分析句子。第 2 自然段中描写了粽子由外到里的样子、颜色、味道。 师:箬竹就是竹子的一种,叶子宽大,是一种很好的包粽子的材料。 师:粽子颜色十分丰富,糯米是白白的,枣子是红红的,粽子外衣是青青的。 师:粽子的味道呢?(又黏又甜) 4.指名读句子。分小组比赛读画线的句子。 5.学生想象粽子的样子,并拿彩笔在自己的图画本上画一画,比比谁画得更 好看。 6.师:齐读第 3 自然段,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红枣粽、红豆 粽、鲜肉粽。) 7.出示: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乐于分享的人) 三、学习第 4 自然段,了解历史人物屈原 1.出示屈原图片,提问:有没有谁了解这个人物? 2.老师讲解爱国诗人屈原及他沉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3.指名读第 4 自然段。师: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啊?(屈原) 4.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真”“分”“豆” 1.出示生字,观察占格。 2.学习笔顺,教师范写。(“真”里面是三横) 3.学生书空练习,教师指导。 五、回顾拓展 1.全班齐读课文,指名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教师回顾总结:这篇课文讲了外婆给“我们”包端午粽,以及端午节是为 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更加了解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 来源,课后同学们去了解一下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吧。 [教学板书] 10 端午粽 热爱 思念青青的箬竹叶 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花样多(红豆粽、红枣粽、鲜肉粽)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学生们都吃过粽子,知道人们在端午节 都会干什么。因此,我用谜语导入时,学生很快就猜出了谜底。通过引导学生抓 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与爱国诗人屈原 有关,并适当地向学生普及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知识。 11 彩虹 [教学目标] 1.认识“虹、座、浇”等 12 个生字和衣字旁 1 个偏旁;会写“那、着、到” 等 7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 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读懂、读好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认识偏旁“衤”。(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趣味导入 1.课件出示儿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云散了,雨停啦,太阳公公笑眯眯。小朋友,望天边,一道彩虹真美丽!彩 虹颜色有几种?认真看,仔细数:红橙黄绿青蓝紫,一二三四五六七。 2.你看到的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3.同学们说得真好,彩虹就像一座七彩桥。在七彩桥上你们会想做些什么 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小女孩,看看小女孩想在彩虹桥上做什么吧。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教师示范读课文,让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借助拼音学生字。(“衤”的教认) 4.同桌互读生字,帮助纠正读错的字音。 5.教师巡视,指导正音。(注意“虹、镜、兴”是后鼻音,“拿”是鼻音) 6.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7.全班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学习课文内容 1.课件出示第 1 自然段,指名朗读。 (1)“一座美丽的桥”是指什么?(彩虹) (2)彩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雨后出现) 2.课件出示文中第一幅图片。 (1)图中小女孩在哪里?她在做什么?(一个小女孩在彩虹上,拿着水壶 洒水。) (2)指名读第 2 自然段。画出与图片内容相符的句子。 (3)想一想:“我”为什么要拿着爸爸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 (4)课件出示句子: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①标出难读的词语:挑水、高兴。 ②同桌合作学习,一个读,一个听,是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③反馈交流,抽几对同桌一个读,一个评价。 ④情境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在评价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体会“我” 的体贴懂事,关心家人。 四、学写生字“那”“到”“高”“兴” 1.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占格。 2.教师讲解笔顺、范写。 兴:点的分布要均匀,第一、二笔点方向相同,第三笔撇略长,最后两笔分 布于下半格左右两侧,舒展、平稳。 高:“高”字中的两个“口”要写得扁一点。 3.学生口述笔顺,书空练习。 4.学生描红、练写,教师检查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读懂、读好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难 点) 3.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一、复习导入 复习字词,认读比赛。 二、朗读课文,学习第 3、4 自然段 1.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第 3 自然段。 (1)自由读段落。 (2)小女孩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3)课件出示: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 ①句中“圆圆的月亮”是什么?“你”指谁? ②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 课件出示文中第二幅图片。 (1)让学生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课文内容,指名读第 4 自然段。 (2)同学们互相讨论:小女孩把秋千挂在哪里?她坐在秋千上做什么? (3)学习词语“荡来荡去”。 指名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 让学生做做动作、想象画面积累“飘来飘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感受 这类词语的形象。并用这几个词说一句或几句话。 (4)想一想:为什么小女孩会说“你看见了,高兴吗”? 三、回顾课文,自由讨论 1.学了课文,小女孩在彩虹桥上都做了什么? 2.小女孩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为了让爸爸、妈妈和哥哥高兴) 3.你有没有做过什么事情让家人高兴呢? 4.你觉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你要向她学习吗? 5.假如你也走到了彩虹桥上,你想为谁做点什么?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吧。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着”“千”“成”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2.教师指导认识偏旁衣字旁“衤”,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加强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着:起笔点和撇在竖中线左右两侧,第五笔长横在横中线上。 4.学生书空、描红,练习书写生字。 5.教师巡视,及时校正。 [教学板书] 11 彩虹 彩虹桥上/水壶/下雨/镜子/月亮/花裙子/彩云 爸爸、妈妈、哥哥 高兴 [教学反思] 本课开始时,我以一首关于彩虹的儿歌作为导入,以此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 趣。在讲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先出示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图 片中的内容,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文字内容,无形中也锻炼了学 生看图说话的能力。最后在循序渐进的问答中,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对家人的爱, 从而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联系人体部位,在游戏中正确认读与身体有关的词语,识记有月字旁的字。 2.认识“字词句运用”中的 9 个词语,读准轻声词。 3.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的顺序也不同”的笔顺规则。养成“一看二写 三对照”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4.熟读并背诵《寻隐者不遇》,朗读绕口令《妞妞赶牛》,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读生字、词,注意“点”的笔顺规则。 难点:背诵古诗,理解古诗意思,体会情感。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人体部位,在游戏中正确认读与身体有关的词语,识记有月字旁的字。 (重点) 2.认识“字词句运用”中的 9 个词语,读准轻声词。(重点) 3.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的顺序也不同”的笔顺规则。养成“一看二写 三对照”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我说,你做”的小游戏,请同学们全 体起立。仔细听老师的指令,我说哪个词,你就摸哪个地方。比如说当老师念到 “耳朵”,你们就像这样摸自己的耳朵。好啦,让我们开始吧。 1.出示这些词语的生字卡片,逐一示范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之间相互抽查认读情况。 3.学生齐读词语,开小火车检查认读情况。 4.观察 8 个生字。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目字旁的字都跟眼睛有关, 月字旁的字都跟身体有关) 教师:在古代,月字表示肉,所以跟身体有关的字几乎都有月字(四肢、手 腕等)。你还知道哪些跟身体有关的词语,有谁来说一说?(眼睛、肩膀、胸部、 腹部、腰部、臂部、大腿) 巩固识字,出示人的身体图片,让学生把词卡贴在相应的位置。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学生自由读词语,引导学生把字音读到位,注意轻声的发音。 (2)范读、跟读、开火车读,让每个学生都有倾听和朗读的机会。 (3)游戏环节。帮词语宝宝找家。课件出示三个小房子,标题为“带‘子’ 的轻声词”“叠音词”“其他轻声词”,让学生通过读词来分清词语的发音和结构 特点。 (4)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也要读成轻声。(姐姐、奶奶、 弟弟、爷爷、句子、桌子、本子、消息、地方、喜欢、告诉等) (5)齐读词语,读准字音。 2.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独体字:主、书、门、我。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观察“主”“门”中点的书写顺序与“书”“我” 中点的书写顺序的不同。 (3)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 后写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提示“一看二写三对照”的书写习惯。 (5)作品展示,师生全班交流。 三、课堂小结 1.教师指名认读词语,校音纠错。 2.学生练习写字,比一比,谁的写字姿势最标准。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并背诵《寻隐者不遇》。(难点) 2.朗读绕口令《妞妞赶牛》,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课题《寻隐者不遇》,解释课题意思,导入新课。 我们的诗人贾岛,到山中去寻访一位隐士,结果没有碰到他,那么诗人会遇 到谁?又会看到什么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把不会读的生字圈出来,小组讨论。教师领读学生圈出 的生字,学生再自由读古诗。 3.小组讨论: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写了哪些事物?(课件出示图片, 以便于学生理解) 4.教师串讲故事大意,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5.读好诗歌。想象画面,再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 6.演一演。请同学上来扮演诗人和童子,补充对话,进一步地理解古诗的情 景。 7.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古诗,读出自己的特色和情感。尝试着背诵古诗。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借助拼音,把绕口令读准确、读流利。 2.教师解读绕口令,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绕口令挑战赛:设计比赛环节。哪位同学能大胆地挑战一下,能一字不错、 流利地读完这段绕口令就算挑战成功,给小组加分,最后评出得分最高的小组, 给予奖励。 4.全班一起,边拍手边诵读绕口令,先慢读后快读。 三、课堂小结 1.全班尝试齐背古诗。 2.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读读绕口令吧。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四 主 书 门 我 《寻隐者不遇》 《妞妞赶牛》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识字,正确书写汉字,正确朗读 古诗并理解文本的内容。在课堂上,我设计多个游戏环节,使课堂生动活泼,学 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气。上课过程中,我不断地引导学生讨论 交流,解决学习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 落实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通过充分的读读记记,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美和语言 的无穷魅力。 口语交际:打电话 [教学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2.打电话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接电话时,能听清楚主要内容。接打 电话时,都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打电话时表达清晰明了,说话时态度大方得体。 难点:用普通话沟通,把自己要说的话说清楚,懂礼貌。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情景导入 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电话。同学们,你们打过电话吗?你们是怎样打电话的? 有谁来给大家表演一下。(请同学上台表演,教师点评) 二、学习打电话 1.出示课本插图,学生自由读泡泡中的对话。与你的同桌之间分角色演一演。 2.请两组同桌上台来演一演。 3.打电话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说话热情,有礼貌,语言尽量简洁。 (2)电话接通后要先向对方问好,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结束时记得要说 再见。 (3)大方自信,说普通话,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 三、试一试 1.创设情境。指名同学上台表演情景。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表演完毕指名 点评。 2.选一个场景和同桌相互练习。 3.补充要点:别人没有听清的时候要耐心地重复一遍,切忌用不耐烦的语气。 四、情景示例及小结 1.情景示例:到同学家里玩,同学的爸妈留你吃饭,你打电话告诉家里人。 情景演练: 小明:“喂,爸爸,我是小明。” 爸爸:“小明啊,怎么啦?” 小明:“爸爸,我在鹏鹏家玩儿,鹏鹏的爸妈让我留下来吃饭,我一会儿吃 完饭就回家,告诉您一声。” 爸爸:“好的,吃完饭早点回来,别玩太晚。” 小明:“好的爸爸,再见。” 爸爸:“嗯,再见。”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打电话和接电话的步骤与要求。 [教学板书] 打电话 语言简洁明了 态度大方自信 说话礼貌文明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上,我主要落实打电话的步骤和要求,紧扣教学目标,通过情景创 建、情景再现的方法,让学生多次参与情景剧的表演,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 为主体,让学生在练习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识字 5 动物儿歌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迷”等 12 个生字; 会写“间、迷、造”等 7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难点: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难点) 一、由图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美丽的夏天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到小河边,你看到了什 么?它们正忙着干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生动,并随机板书昆虫名) 2.这些小昆虫可喜欢夏天了,它们给夏天增添了美丽,增添了快乐。让我 们一起来认识这些美丽的精灵! 二、学习字词 1.自由读儿歌,用“ ”画出藏在儿歌里的小动物,并大声多读几遍。 2.开火车读儿歌,读词。 3.(出示词: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它们都从儿歌里跑出 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4.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5.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蜻—青/蚂—马/蜘—知/蛛—朱 6.继续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加一加、变一变”等) 三、初读儿歌,理解内容 1.看图说说,夏天到了,小动物们在做什么?(教师指导说,清楚完整表达) 2.出示图片和词语“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游得欢”“结 网忙”。(重点指导“捉迷藏”“造宫殿”) (1)“蝴蝶花间捉迷藏”,引导学生做动作,并展开想象,蝴蝶在花间飞来 飞去就像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多有趣! (2)“蚯蚓土里造宫殿”,把蚯蚓在土里松土比作“造宫殿”,可以引导学生 把蚯蚓想象成建筑师,感受蚯蚓的勤劳,感受儿歌的有趣,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 儿歌的趣味来。 3.集中质疑解答。 (1)自由朗读儿歌,找出不理解或不懂的地方。 (2)交流分享疑问。 (3)教师引导学生解答。 四、学写汉字“迷”“造”“运” 1.出示三个汉字,学生观察认读,组词。 2.走之旁的写法要点和半包围结构。 3.教师讲解笔顺,先内后外。 4.学生口述笔顺,书空练习,教师检查。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4 个生字。(重点) 2.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梳理全文。 3.通过儿歌朗读擂台赛,激发学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一、复习词语导入 课件出示词语,组织学生认读。 二、研读课文,自由表达 1.自由读课文,结合上节课讲解理解文意。 2.教师提问相关词语的含义,学生自由表达。 3.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梳理全文。如,什么半空展翅飞?蜻蜓半空展翅飞。 4.读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夏天小动物们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教师引导学生大 胆表达。(青蛙打鼓(唱歌),萤火虫点灯,知了唱歌……) 三、学写汉字“间”“池”“欢”“网” 1.出示汉字,学生观察占格、结构。 2.教师讲解,范写。(“网”的“冂”要大而正,里面的“”要分布均匀) 3.学生口述笔顺,书空。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带感情朗读,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觉得应该怎样 来读这首儿歌?(学生再读儿歌) 2.我们来一个儿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最棒。 3.评选小擂主。 五、作业延伸 学了这一课,你还想多了解一些小动物吗?课下,同学们可以观察一种小动 物活动时的特点。 [教学板书] 动物儿歌 蜻蜓展翅飞 蝴蝶捉迷藏 蚯蚓造宫殿 蚂蚁运食粮 蝌蚪游得欢 蜘蛛结网忙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看文中插图,并提出问题: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正 忙着干什么?有了感性的认识,再让学生自由拼读儿歌,说说有哪些收获。一些 细心的学生发现这些小动物很可爱,蜻蜓、蝴蝶等小昆虫的名字左边都有个虫字 旁,它们的读音都与右半部分有关。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指导,让学生掌握了 形声字的“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并学会了识记形声字的方法,锻炼了 他们的识字能力。 识字 6 古对今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寒”等 12 个生字;会写 “古、凉、细”等 7 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 7 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 实际理解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通过朗读,认识 7 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难点)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图片上的景色。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教师与学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2)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①(课件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 随机出示对应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②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三、初读韵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巩固生字。 2.小组比赛读。 3.指导学生发现对子歌中的特点。 (1)字数相同。 (2)意思相反或相近。 (3)动物与动物对、植物与植物对、天气与天气对。 四、学习第 1 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2.课件出示第 1 节对子,指名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 1《春夏秋冬》所 学) 五、学习生字“古”“凉”“细” 1.出示生字,观察占格、结构。 2.教师讲解,范写。(绞丝旁的笔画分布) 3.学生口述、书空。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5.集中纠错讲解。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4 个生字。(重点) 2.朗读对韵歌,感悟对子的精妙,并试着背诵对韵歌。 3.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一、复习导入 师生玩游戏对对子导入。 二、研读课文,学习第 2 节对子 1.指名读第 2 节对子。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霞—夕阳”两对词。 4.结合识字 1 冬雪与秋霜的图片,理解“雪对霜”。 5.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 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三、学习第 3 节对子 1.自由读第 3 节对子,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四、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读出节奏)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五、指导写字 1.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古(十+口)凉(冫+京)细(纟+田)李(木+子) 语(讠+吾)香(禾+日)夕(多-夕) 2.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教师范写,讲解“李”“语”“香”“夕”。 (1)“李”“香”的竖要短。 (2)“夕”的撇要与横撇的撇平行。 3.学生书空、描红、临写,教师巡堂指导。 [教学板书] 古对今古—今晨—暮桃—李 圆—方雪—霜柳—杨 严寒—酷暑 和风—细雨 莺歌—燕舞 春暖—秋凉 朝霞—夕阳 鸟语—花香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的识字课,在诵读对子的过程中,我尝试引导学 生感知对子的语言形式,激发学生收集对子的兴趣。经过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 对对子就是把字数相同、内容相关联的字词对起来。同时,学生在边读边悟的过 程中了解了对子中描写的景物,从而感受到了对韵歌中的意境美,完成了预先设 计的教学目标,引起了教学共振的效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识字 7 操场上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认识“操、场、拔”等 12 个生字 和火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打、拍、跑”等 7 个生字,写好足字旁。 2.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培养热爱运动,锻炼 身体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类识字、写字,学习动词。 难点:了解形声字的形旁往往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这一规律。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下课都会去哪里活动呢?(操场上)你们在操场上都做些什 么活动呢?(鼓励学生自由举手发言)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话。 (1)说清楚谁在干什么。 (2)按一定顺序把图意说完整。 二、看图学词,练习说话 1.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图片中的小朋友都在做哪些活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本课所学词语。 打球/拔河/排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 3.开火车让学生读一读不带拼音的与“体育活动”相关的词语。(教师指导 正音,点拨易读错的字音) 4.一起读一读课件上的词语,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停顿。 5.归类识字。 (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上面两组词语中的动词。(打、拔、拍 / 跳、跑、 踢) (2)让学生说说“打、拔、拍”有什么共同点,复习提手旁,做相应动作, 并说说为什么都带提手旁。 (3)说说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提手旁的字。(捉、提、挑) (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带足字旁的动词。(跑、踢) (5)出示卡片,开小火车读词语,再全班齐读。 6.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吗?谁能练习用“我最喜欢的体 育活动是……,因为……”的句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让学 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三、朗读儿歌,学习字词 1.出示儿歌,自由朗读,读的时候把有困难的地方画出来,请拼音来帮忙。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借助拼音读正确。 (1)小组练读。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儿歌读音,小组派代表读儿歌,看谁读得最好。 3.再仔细读儿歌,找一找儿歌中写了哪些体育活动。 4.说说除了儿歌中的体育活动,你平时还参加过哪些体育活动。随机出示词 卡认读:“打球”“跑步”“踢足球”“丢沙包”。 5.认真读儿歌,范读,个人读。 (注意读时要强调节奏,掌握好停顿;教师要强调“了”“闹”轻声的读法) 6.读完儿歌,你读懂了什么? (体育活动能锻炼身体,使身体更加强壮,但我们也要注意安全)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所有会认字,玩“摘苹果”游戏,检查字音识记情况。 2.指导书写并组词,比较“足”字作为偏旁和作为独立汉字时书写有什么不 同之处。“足”字作为偏旁时,最后两笔改为竖和提,作为生字“足”时最后的 两笔为撇和捺,要写舒展。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教学板书] 操场上 打球拔河拍皮球(提手旁) 跳高 跑步踢足球(足字旁) [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注重探究识字,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探究识字就是在识字过程中 让学生自主识字,初步寻找汉字的规律,培养自主认字能力。在教学时,我让学 生做做“打球、拔河、拍皮球”以及“跳高、跑步、踢足球”的动作,在实践中 发现“打、拔、拍”这些动作都是跟手有关的,所以用了提手旁;而“跳、跑、 踢”这些动作都是跟脚有关的,所以用了足字旁。这样学生就能进一步了解形声 字的形旁表意的规律,为以后的识字打下基础。 识字 8 人之初 [教学目标] 1.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性”等 13 个生字;会写 “之、相、近”等 7 个生字。 2.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 8 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 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背诵课文。 难点: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认读 8 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 1 小节,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难点) 一、播放视频,谈话导入 1.《三字经》是中国众多传统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 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三字经》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 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 2.教师播放小学生《三字经》舞蹈表演视频和朗读视频。(学生观看) 3.观看了视频,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来表演?不急,我们先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领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3.自学检查,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出示拼音,自我检查哪些字读错了。教师重点指导正音。 (1)翘舌音的字:之、初、善、专。 (2)前鼻音的字:专、迁。 (3)后鼻音的字:性。 5.小组比赛读生字。 三、朗读课文,熟悉文本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互相帮助。 3.小组比赛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最流利。 4.师生拍手读。 四、学习第 1 小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 2.师生交流不懂的地方。 3.教师讲解重点词的含义。(苟:如果,假如;乃:就;迁:改变、变化。)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文意。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天性虽然相近,但是由于成长过程中, 后天的环境、教育不一样,因此所形成的习性、习惯也就相差很远。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最重要的方法就是 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第 1 小节。 五、写字指导“之”“远”“近” 1.观察占格、结构。 2.教师讲解,范写。(重点是“之”和走之旁的书写,平捺要舒展。) 3.学生口述笔顺、书空。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4 个生字。(重点) 2.学习第 2 小节,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难点) 3.背诵课文。 一、复习生字,导入 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比赛读。 二、研读课文,学习第 2 小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 2.教师答疑解惑,师生交流。(宜:适宜,合适;琢:雕刻;器:器具,有用 的玉器;义:道理。) 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文意。 4.教师讲解,学生体会文意。 (1)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译文:小孩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 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玉石不加打磨雕琢,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 道理,不能成才。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1)师:你们认为哪句话对你们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2)师: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你们小时候就应该怎么样?(学 生自由回答) 三、再读课文,尝试背诵 1.接龙读。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 2.学生赛读。师生齐读。 3.自由背诵。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4.师生互动,考考你。 (1)教师考学生。教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2)学生考教师。学生说上句,教师接下句。 5.全班拍手背诵全文。 6.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四、写字指导,读记词语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3.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呢?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义:起笔是一点,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 5.认读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教学板书] 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教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学 [教学反思] 本课所学内容是《三字经》的一部分,主要是从教育和学习两个方面来讲的。 本文内容虽然读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理解起来较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开课伊始,我播放了生动活泼的舞蹈视频和朗读视频。通过直观的感受,学生们 很快就进入学习的氛围中。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阅读“包”部字族文,认识 8 个生字,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识记同音字,区分形近字。 3.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有一点速度。 4.初步了解歇后语,对积累其他歇后语有一定兴趣,熟读成诵。 5.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包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扩大识字量。 难点:总结识字方法,初步了解歇后语的特点。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包”部字族文,认识 8 个生字,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重 点) 2.识记同音字,区分形近字。(重点) 3.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有一点速度。 一、识字加油站 1.了解形声字。 (1)教师出示“饱、泡、跑、抱、袍、炮”的生字卡片,学生自由拼读。 (2)这 6 个字都是形声字,字义分别跟形旁“饭、水、足、手、衣、火” 有关,音节都跟“包”有关。 2.认读生字、字谜。 (1)教师出示 8 张生字卡片,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读生字。 (2)同桌之间相互指读,检查字音拼读情况。 (3)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字谜,力求读通顺。 (4)讨论交流谜底:包。 3.总结识字方法。 (1)总结识字方法:独体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另外的字,它们不 仅字形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2)像这样的字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皮:坡、波、披、被、玻、菠、 婆)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插图,自由读生字。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组字,你发现了什么? (每一组字都有共同的偏旁) 2.这些相同偏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呢?(口字旁的字大都与嘴巴有关,提手 旁的字大都与手有关,足字旁的字大都与脚有关。) 3.你还能想出哪些与它们具有相同偏旁的字? 4.学生一起认读生字,分三组朗读,口头组词。 5.引导学生说说还学过哪些相同偏旁的字。(筒、笔、竿、篮等) 三、字词句运用 1.出示“青”“清”,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共同点?(一个有三点水, 一个没有;两个字共同部分是“青”。“青”表示一种颜色,“清”跟水有关。) 2.学生小组讨论“青”和“清”还可以组哪些词,并用所组词语造句。 3.说说“再”与“在”的区别,完成课本练习。(“在”表示地点,在哪里。 “再”表示又一次,与“在”不同。) 4.出示选字组词练习:( )家、正( )、( )学校、( )次、( )来。 学生讨论怎样填写,并用填写的词语造句。 5.比一比,谁能最快最准确地从字典中查找到下列生字:溪、解、准、楼、 伯。 6.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流程和方法:找出拼音大写字母;字母下面找音节;音 节之后看相应的页码;记住页码往后找。 7.拓展:补充分辨“请、情”“巴、把”“做、作”等形近字、同音字,强化 学生在语境中根据字义正确选择汉字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分组朗读课本上的生字。 2.给所学过的汉字总结偏旁,按偏旁归类。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了解歇后语,对积累歇后语有一定兴趣。熟读成诵。(难点) 2.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包含的道理。 一、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拼读歇后语,观察 4 句话的特点。 2.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知大意,初步感受歇后语生动活泼 的语言形式。 3.教师讲解:这样形式的句子叫作“歇后语”。“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义,像谜底。通常在使用 的时候只说前面一部分,后面一部分不言而喻。 4.师生开展对读歇后语比赛,师读前半部分,生读后半部分。 5.组内互背,指名背。 6.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歇后语。教师也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几句歇后 语,并让学生试着背诵歇后语。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范读故事,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故事,把认为有难度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向同学或者教 师寻求帮助。 3.教师领读长句、难句,学生再次自由读故事。 4.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故事。 5.你能说说这篇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 6.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得出结论,全 班一起讨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信花言巧语,否则是很容易上当受骗的。) 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对乌鸦说些什么?你想对狐狸说些什么?请同桌之间相 互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1.全班一起大声朗读歇后语,背诵歇后语。 2.把《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吧!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五 口:与嘴有关 扌:与手有关 歇后语 《狐狸和乌鸦》 [教学反思] 本次的语文园地教学中,我结合文本内容,注意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拓展, 既能让学生及时巩固旧知,又能在相关拓展中提升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我 的发现”教学中,我并没有止步于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关系,而 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一步拓展这些偏旁的字还有哪些,巩固学生对所学汉 字的记忆,让学生学会初步的归纳总结。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了教 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前后知识的联系,在综合多样的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 合能力。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迹”等 12 个生字;会写“首、采、无”等 7 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 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2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池上》,背诵古诗。 3.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字词的意思, 初知古诗大意。(难点) 4.感受诗中儿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板书:古诗二首。 2.教学“首”。 (1)量词,一首歌,一首诗等。 (2)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画出来,读一读。 3.(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 前,诗人白居易来到池边,看见发生在荷花池里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 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是 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揭示诗题) 4.板书课题:池上 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宝宝,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 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 的读法。(“首”为翘舌音,“踪”为平舌音、后鼻音,“萍”为后鼻音) (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 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 首:共九画,下半部分是“自”,第三笔是长横,第四笔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撇、点、点、撇”,爪字头的撇是横撇。 3.生字宝宝告诉老师,它们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 里去了,看大家能不能准确地找到并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古诗) 三、诵读古诗,了解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古诗,读通读顺。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图上画 了一片荷塘,荷塘里开着几朵粉红的荷花,有一个小朋友撑着小船,到荷塘中采 莲蓬。) 3.教师解读古诗。 (1)课件出示词语的意思。 撑:撑船,划船。小艇:轻小的船。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解:知道,懂得。浮萍一道开: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2)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件出示每句诗的翻译,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诗句。 (4)指定一名学生读诗句翻译,另一名学生朗读诗句。 4.集体讨论: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的“小娃”可爱吗?你从哪 里看出他的可爱?(“偷”,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 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 5.指导朗读、背诵古诗,读出小娃的天真无邪、顽皮可爱。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5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小池》,背诵古诗。 3.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一、看图揭题,学习《小池》 1.出示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的字音。 3.指名两人一组朗读并汇报。 三、学习生字,巩固词语 1.出示生字,带音节认读,去掉音节认读。 2.认读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3.指导书写生字。 “树”用“加一加”的方法:木+对=树。 “爱”为上下结构;“角”字中两横不能碰到左右两边。 “尖”字上方“小”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短竖。 四、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一)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见了什么。 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泉 眼、树阴、小荷和蜻蜓。) (二)理解诗意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理解“泉眼、晴、柔”的意思,教师引导理解“惜”“爱”的 意思。 (泉眼:涌出泉水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5.简单讲述诗意。(联系生活理解) 6.全班齐读全诗,说说此诗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 7.各种方式诵读古诗。(齐读、比赛读、合作读) 五、课堂小结 1.教师请学生欣赏荷花池的美景图片。 2.全体学生朗读古诗。 [教学板书] 12 古诗二首 [教学反思] 学习古诗的时候,我先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领悟图画内容,充分尊重了 学生的已有经验。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然后让学生 自由质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和生成。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意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 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激发阅读 兴趣。 13 荷叶圆圆 [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躺”等 12 个生字和身字旁 1 个偏旁;会写“亮、机、台” 等 7 个生字。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等词语的 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字词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在朗读中感受夏天的美好。 难点: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 个生字,认识偏旁“”。(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学习第 1、2 自然段,能借助图片了解“摇篮”的意思。(难点) 一、导入揭题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出示荷叶图片) (1)啊,放眼望去,小池塘里到处都是——(引导学生说出“荷叶”) (2)想一想:荷叶可以当什么?(可以当伞、扇子等) 2.揭题,齐读。(板书课题:荷叶圆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自学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语。 (1)出示词语,小老师领读。 (2)引导识字,传授识字方法。 (3)去掉拼音读。 3.熟记生字。 (1)动作演示,识记“摇”“躺”“唱”等。 (2)认识身字旁。 三、学习文本,初读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荷叶都有哪些朋友。 2.学习第 1 自然段,指名朗读。 师:荷叶有什么样的特点?(圆圆的,绿绿的) 学生齐读第 1 自然段。 (出示苹果的图片)师:你能不能模仿这句话说一说苹果有什么样的特点 呢?(练习说话)指名说一说。 3.学习第 2 自然段。 师:荷叶的第一个朋友是谁呢?(小水珠) (出示水滴荷叶图)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小水珠是怎样附在荷叶上的? (躺在荷叶的叶面上) (出示“摇篮”的图片)师:摇篮是小宝宝睡觉用的,小宝宝睡在里头舒适 又安全,那么我们的小水珠躺在里头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安全又舒适,惬意的) 谁来说一说,读一读。 师:小水珠是透明的,阳光照射在水珠上,小水珠就会闪闪发亮,课文中是 怎么形容小水珠闪闪发亮的?(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师:你们觉得小水珠可爱吗?你喜欢这个朋友吗? 4.指名读第 2 自然段,全班齐读。 5.男女生比赛读,小组分段读第 1、2 自然段,达到熟读,尝试背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齐读生字。 2.指导书写。 亮: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口”字要写得小而扁,下方“几”的撇、横折 弯钩不能超出上方秃宝盖。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练习书写。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6 个生字。(重点)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歌台、凉伞”等词语的意思。 通过做动作知道“展开”等词语的意思。(难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一、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微风吹拂下的荷叶美景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13 课《荷叶圆 圆》,齐读课题。 2.你们瞧,圆圆的荷叶多漂亮呀!想得到它吗?只要你们能闯过生字关,把 荷叶上的生字读准、读好,就能得到它!(指名读) 二、走进文本,读中感悟 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荷叶的第一个好朋友——小水珠,你们还记 得它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 2 自然段。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去认识荷叶 的其他几个朋友吧! 1.学生自由朗读第 3~5 自然段。 2.学习第 3 自然段,齐读第 3 自然段。 (1)师: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小蜻蜓。小蜻蜓说荷叶是它的什么? (停机坪)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停机坪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停机坪图片,教师简单介绍。学生识读生词“停机坪”。 (2)师:小蜻蜓就像飞机一样,停在荷叶上,荷叶对于蜻蜓来说很大很宽 阔,所以小蜻蜓可以展开它透明的翅膀。 (3)带着对荷叶和小蜻蜓的喜爱,读第 3 自然段。 3.学习第 4 自然段。 (1)齐读,出示图片“歌台”,点明小青蛙爱唱歌的特点。那么小青蛙的歌 声是怎样的?(呱呱) (2)指名读、齐读。 4.学习第 5 自然段。 师: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荷叶帮助小鱼儿挡住太阳光,所以荷叶是小 鱼儿的“凉伞”。 5.分小组按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 6.你最喜欢谁?角色扮演你喜欢的小动物,向大家说明荷叶是你的什么,你 可以在荷叶上面或下面做什么。 7.分角色朗读表演全文,体会快乐。 三、开心写字,学写句子 1.教师指导,学写生字。 (1)体会、描红,寻找关键笔画。 (2)教师展示生字,提示关键笔画。 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台:上下结构,“口”要写得上宽下窄。 放:左右等宽,注意反文旁第一笔撇和第二笔横不宜太长。 朵:第二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美:由“羊”和“大”组成,注意“羊”字的竖不出头。 鱼:斜刀头要小,中间“田”上宽下窄,最后一笔长横要长而有力托起整个 字。 (3)学生根据提示再临摹。 2.学写句子。 (1)出示例句“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同学们说一说句子有什么特点。 (2)出示图片,学生自由仿照例句,写一写。 (3)同学互评,谁写的句子最好。 [教学板书] 13 荷叶圆圆 小水珠的摇篮 小蜻蜓的停机坪 小青蛙的歌台 小鱼儿的凉伞 [教学反思] 让学生扮演小动物的角色无疑是这节课的亮点,只有让学生亲身去扮演,学 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小动物们的快乐以及充满生活情趣的夏天。在角色扮演中,可 创设多种情境,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得到了生 命的体验。多种情境的创设,多元化的个性阅读,为课堂注入了活力。 14 要下雨了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沉”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 呀、边”等 7 个生字。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 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 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在对话中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 表现。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板书:下雨了) 3.下雨时,自然界会有许多变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变化呢?学 完本文,同学们就会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识。(补上课题:要下雨了)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圈出来,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纠正读音,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1)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潮、湿、消”都与水有关;“坡”与土地有 关;“闷”与心有关。 (2)找出偏旁相同的生字“呀、呢、吗、吧”加以区分。 (3)指导书写“直”“边”“加”。 直:中间有三横。边:走字旁是三画。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自然段序号。 3.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课文 中出现了几幅图?(3 幅) 4.再读课文,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5.指名汇报说,全班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4 个生字,能采用借助图片、结合生活等方法理解“潮湿”等词语的 意思。(重难点) 2.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3.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 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抽读。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并组成词语。 二、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第 1-3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通过做动作理解生字“弯”“直”的意思。 (2)练习朗读第 1 自然段。 (3)教师引读第 2 自然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 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插图。(小白兔好奇小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 思考:小燕子飞得低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找出来。(指名回答) (5)联系生活理解“潮湿”的意思,从而理解句中的因果关系。 (6)先指名读第 3 自然段,然后教师逐句引读。 (7)说话训练。 小燕子正忙着( )!( )正忙着( )! 2.半扶半放,学习第 4-6 自然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个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 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先自己读读第 4-6 自然段,然后 同桌之间分角色读一读。 (3)引导学生看第二幅插图。(小白兔好奇小鱼游出了水面) 思考: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 (4)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闷”字的意思。 3.放手学习第 7-9 自然段。 (1)自主学习第 7-9 自然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小白兔又看见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2)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连忙挎起篮 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 (3)“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白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 (4)小白兔是怎样把消息告诉蚂蚁的?你能学着小白兔的样子说说吗?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读好语气词) 四、快乐学写汉字 1.课件出示“呀”“呢”“吧”“吗”,观察结构。 2.教师讲解,范写。(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左窄右宽) 3.学生口述笔顺、书空。 4.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教学板书] 14 要下雨了 [教学反思] 我在导入时采用播放录音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了熟悉的雨声、雷声,选取学 生知晓的生活常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将他们引入情境,又能引出本课的课文题目,同时向学生渗透认识自然现象 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在巩固识字时,我运用课件从易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充分尊重学生 及其独特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印象。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学习与夏天相关的词语。 2.掌握识字方法,扩展识字量,乐于与他人交流识字的收获与感受。 3.学会仿照例句把句子说具体,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 点符号。学习抄写句子,做到格式正确,书写端正。 4.朗读并理解谚语和短文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名句,朗读短文。 难点:掌握识字方法,学会仿照例句把句子说具体,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学习与夏天有关的词语。(重点) 2.掌握识字方法,扩展识字量,乐于与他人交流识字的收获与感受。(重点) 3.学会仿照例句扩句子,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 学习抄写句子,做到格式正确,书写端正。 一、导入 我们本单元学习的课文都与夏天有关,你喜欢夏天吗?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 经验谈谈对夏天的认识。夏天已经到来了,我们一起去认识它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学生自由认读四行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分行朗读词语,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正音:强调“汤”“萤”为后鼻音, “扇”“织”是翘舌音。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熟字组词。如,木棍、棍子等。 (2)词语归类。如,夏天的食物:冰棍、西瓜、绿豆汤;夏天的用品:凉 席、蚊香、花露水、蒲扇、竹椅。 (3)通过“看图贴词卡”游戏巩固识字。 4.拓展:结合生活经验拓展其他与夏天有关的词语,进行积累。 三、字词句运用 1.出示课本例句。 (1)指名读这三句话。 (2)说说这三句话有什么变化。第二句、第三句多了哪些内容?(第二句比 第一句多了“在山坡上”,第三句比第二句多了“弯着腰”) (3)揭示扩句训练点:通过补充(怎么样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把句子 说具体。 (4)扩写模仿。出示“小鸭子游泳”。小组讨论如何扩写,讨论完汇报讨论 结果。 (5)选取优秀的仿写作品进行展示。出示例题,多加练习。 2.读一读,加标点。 (1)朗读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逗号:短暂的停顿。句号:一句话完结。 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常带有“吗、呢”等疑问语气词。 感叹号:感叹语气,常常带有“啊、呀、哇”等感叹词。 (2)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完成后老师对答案。 (3)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句子,学生了解抄写格式。(开头空两格,标点符 号占一格,上下左右要对齐,大小相似,字匀称) (4)带着感情朗读句子,读好语气。 四、展示台 1.准备道具,展示包装盒上的文字,请同学来读一读,通过食品的包装主动 识字。 2.在生活中,除了食品包装袋上,你还能从哪些地方认识到更多的汉字呢? (知识拓展,激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扩大识字量) 五、课堂小结 生活中处处能识字,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发现,不但能在食品包装袋上认识 汉字,还能从更多的地方认识汉字呢!请同学们回家后收集你从别的地方认识到 的汉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气象谚语,初步懂得通过观察自然界有趣的现 象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难点) 2.用多种合作方式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感受童话的美好。 一、日积月累 1.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谚语,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2.同桌之间相互帮助,解决不会读的生字词。 3.小组交流,说一说字词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补充说明。 4.学生自由读谚语。(注意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 5.男女生赛读,比一比哪一边读得更好;小组合作读。 6.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学完这几则谚语,你知道了哪些气象知识? (早上有云霞说明要下雨,晚霞出现说明第二天是大晴天,可以出远门……) 7. 知识拓展。教师拓展两个关于气象的谚语,让学生自由朗读,拓展积累。 (1)棉花云,雨快淋。 (2)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8.自由练习朗读,尝试背诵。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范读全文,学生仔细听,初步体会夏夜的美。 2.学生自由读文本,边读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教师串讲长句、难句。教师领读。学会用分隔号分隔长句。 4.分小组轮流读文本,读完小组讨论:课文中小蚂蚁在水池里遇到了哪些朋 友?他是怎样回家的? (小蚂蚁遇到睡莲姑姑、蜻蜓、萤火虫;是蜻蜓和萤火虫送他回家的。) 5.分组讨论,你们所看到的夏夜是什么样子的?自由地说一说。 6.学生再次自由朗读文本,感受夏夜的趣味。 三、课堂小结 1.齐读有关天气的谚语。 2.回家后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六 朝霞/云在山顶/蚂蚁搬家/蛇过道 要下雨 晚霞/云在半山腰 晴天 [教学反思] 本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大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这节课的教学,我 采用朗读指导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来学习这一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在充分的朗读 中,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不怕生字词, 对于较难的文本,我逐步引导学生分析词句,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难题,培养他 们迎难而上的学习信心,助其领悟文本的内涵,更好地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5 文具的家 [教学目标] 1.认识“具、次、丢”等 13 个生字和斤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文、次、找” 等 7 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 话。 3.了解各种文具的用途,懂得爱护学习用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会写生字。 难点:观察插图,联系生活,体会心情,读好对话。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认识偏旁“”。(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学生们丢失的文具,请同学们认领。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文具盒里 摆放的铅笔、橡皮等分别有什么用途。 2.学生自由发言。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随文识字(具):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具”里面有三横)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 (1)出示生词: 文具/一次/丢失/平平安安/仔细/检查/所有/每天 (2)指名读生字生词,齐读。 (3)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识记生字。 (1)小老师领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指名说一说) (4)教师指导用多种方法识字。 加一加:扌+戈=找 换一换:拍-白+戈=找 (5)小组讨论其他生字,反馈总结。 三、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质疑思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也会像贝贝那样经常丢东西吗?你想过为什么会丢东西吗? 3.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四、写字指导 出示“文”“找”“办”3 个生字。 1.教师范写,强调占格:“文”字最后一笔起笔不要与横相接,“找”字右边 的“戈”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 2.学生口述笔顺,书空练习。 3.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 4.教师巡视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4 个生字。(重点) 2.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话。(难点) 3.了解各种文具的用途,懂得爱护学习用品。 一、联系实际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出示文具图片。 师:这么好的文具都被不小心弄丢了,我们怎么把它们送回家呢?继续学习 课文。 二、看图读文,理解文本 1.出示课本插图。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桌上乱丢的文具,小女孩愧疚的表情)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 3 自然段。 师:你认为妈妈为什么会吃惊、生气?(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文 具)引导学生关注妈妈的话中“天天”这个词语,从而读出“你怎么天天丢东西 呢?”这句话中带有吃惊、责备的语气。 3.妈妈说贝贝天天“丢东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贝可能丢过哪些东西? 4.指导朗读,着重指导“眨着一双大眼睛”。 5.练习说话。用“眨着眼睛”说一句话。 6.朗读第 4 自然段,说一说:妈妈是如何教育贝贝的? 7.请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读出妈妈耐心教育时亲切的语 气) 8.朗读第 5、6 自然段,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贝贝现在对文具的爱护。 9.讨论: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鼓励大家发言) 三、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次”“平”“让”“包”。 2.小组讨论,分析字形。 3.注意“包”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先外后内;“次”“让”左窄右 宽;“平”点和撇的方向向里。 4.给生字找个朋友,组词。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习。 四、拓展课文,总结方法 1.在班级召开文具认领会。 2.引导学生总结爱护文具的方法。(包书皮、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 书包等) [教学板书] 15 文具的家 铅笔/橡皮 仔细 转笔刀/文具盒 平平安安 [教学反思]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很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创 设了有趣的情境,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去感悟课文的中心思想,使学生受到教育。 最后通过在班上召开文具认领会,引导学生总结爱护文具的方法,从而养成爱护 文具的好习惯。 16 一分钟 [教学目标] 1.认识“钟、丁、元”等 13 个生字;会写“钟、丁、元”等 7 个生字。 2.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 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4.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 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区分“已、己”两个形近字;学会“要是……就……”这个句式。 难点:在读中理解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一、谈话设疑,导入新课 1.教师利用一分钟时间讲一个小故事。 2.这个故事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讲这个小故事用了多长时间?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4.设疑:我们都知道,一分钟是 60 秒,可我们的元元同学却因为晚起一分 钟导致迟到了二十分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共 6 个自然段) (2)圈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2.认读生字。 (1)同桌互读,接龙读。 (2)教师出示卡片认读。 3.去掉拼音认读,巩固生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 (2)选择生字中的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 后评议。 3.小组内讲一讲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全班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四、快乐学字,正确书写 1.出示生字“元”“钟”“丁”,观察生字占格、结构。 2.教师讲解书写要点,范写生字。 “钟”左右结构,最后一笔为悬针竖,长而直。 “元”两横长短不同,略向右上方倾斜,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3.学生口述、练习,教师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4 个生字,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 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难点) 3.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 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难点)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情?(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师: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上课却迟到了二十分钟? 二、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讨论。 (1)再读课文,思考讨论: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板书:多睡一分钟),为 什么会迟到二十分钟呢?(板书:迟到二十分钟)他后悔吗?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 看出来的? (2)小组内交流。 2.集中讨论第 1-3 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 1-3 自然段。 (2)元元叹了几次气?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他又说了什么? 3.品读。 (1)分自然段朗读,想一想:从以下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该怎样朗读 这些词句呢? (2)交流: ①“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板书:遇到红灯)“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读出沮丧、后悔的语气) ②“等了一会儿”“才”“跑”“眼看”“车子开了”(板书:汽车开了)“要是 早一分钟就好了。”(读出焦急、后悔、自责的语气) ③第 4 自然段:“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只好“决定走 到学校去”。(板书:走路上学读出十分焦急的语气) 4.自由读第 5 自然段,想想李老师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 齐读) 5.发散思维:元元非常后悔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1)借助插图观察元元的表情,联系上下文理解“后悔”一词。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后悔”说一句话。如,今天我和妹妹吵架 了,我十分后悔。 6.讨论交流: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共”“已”“经”“坐”。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在田字格中的占位特点。(“共”的横和竖要分布均匀; “已”要与“己”区分;“坐”先写两个“人”,再写“土”。)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集体讨论,懂得惜时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2.引导学生对元元说些什么,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3.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通过元元的故事,思考自己是如何看待一分钟的。 4.续编故事:第二天的元元。 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续编的故事。 五、实践活动 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2.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板书] 16 一分钟 [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读,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展开合理想象,感 受阅读乐趣,享受阅读生活,增强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 词来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以此来感受文本所讲述的故事。再引导学生回忆 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传递出的珍惜时间的道理的感悟,自然而有效地进 行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虎、熊”等 13 个生字和牛字旁 1 个偏旁;会写“要、连、百” 等 6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角色体验读好对话,读出疑问句和 感叹句的语气,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借助插图读懂课文,了解发布通知的要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识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具体的时间、地点等几个要素说清楚。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认识偏旁“ ”。(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一、谈话导入,引导质疑 今天,我们来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茂盛的树 木、盛开的鲜花,到处充满了动物们的欢笑声。想知道这个地方叫什么吗?那就 是动物王国。(板书课题,随机讲解“物”字)动物王国要准备做什么事呢?(板 书“开大会”)开大会前又要做哪些准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自读情况。 2.看,生字娃娃等着和我们交朋友,请自己读一读。 (1)学生自己拼读。 (2)指名读、齐读、小老师领读。 (3)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 翘舌音:注、舌、准 后鼻音:熊、通;边音:脸 (4)在字形上,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加笔画:白+一=百 古+=舌 加偏旁:车+辶=连 不+辶=还占+灬=点 (5)给生字组个词。看谁最先和生字娃娃成为好朋友,一见面就能认出来。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共有 18 个自然段)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参加大会的动物。 3.自由讨论:(1)狗熊一共通知了几次? (2)哪几个动物帮助了狗熊?它们分别说了哪些信息? 4.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言) (1)课件展示: 时间: 地点: 参加人: 事情: 通知人: 通知时 间: (2)教师引导学生填写内容。 四、快乐学习生字“要”“连”“还” 1.出示生字,观察生字,交流。 2.教师范写讲解,学生口述。(“要”字中的横画要长,要写平;“连、还” 是半包围结构,走之旁是三笔) 3.生字组词游戏。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借助图画、角色体验读好对话,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能分角色朗 读课文。(重点) 3.借助插图读懂课文,了解发布通知的要素。(难点) 一、复习旧知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第 1-6 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 1-6 自然段。 (1)读第 1 自然段:老虎让狗熊通知大家开会,狗熊是怎么说的? ①课件出示句子: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②你们来说一说:动物王国的大会开得起来吗?为什么?(学生互相讨论) (2)读第 2-4 自然段:狐狸为什么说大会开不起来? ①课件出示句子:因为你没告诉大家,大会在哪一天开,是今天,还是明天, 还是…… ②你们说狐狸说得对吗?(学生自由回答) (3)读第 5、6 自然段:听了狐狸的话,狗熊是怎么做的?老虎是怎么说的? ①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②师生讨论:这次动物王国的大会开得起来吗?要怎样说,大会才能开得起 来? 2. 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老虎、狗熊、狐狸),分角色朗读 第 1-6 自然段。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将学生进行分组,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向导。 1.小组合作读通课文。 (1)在小组长带领下读课文。(按第 7-12 自然段,第 13-16 自然段,第 17-18 自然段分组朗读) (2)分角色朗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每一段落都讲了什么内容。(第 7-12 自然段对应第二次“通知”;第 13-16 自然段对应第三次“通知”;第 17-18 自然段对应第四次“通知”。) 2.思考讨论。 (1)思考:狗熊的每次通知都说清楚了吗?都有谁来指出狗熊说得不明白 的地方? (2)讨论:要怎样才能把通知说清楚? (3)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通知人、通知时 间) 四、总结全文,学习通知 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懂得了什么?(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很重要) 同学们说得很对。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则通知,说说你们从通知里得到了哪 些信息。 1.课件出示课后练习第 2 题。 2.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通知人:通知时间: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百、舌、点”。 2.学习牛字旁。“牛”字作偏旁时,第三笔“横”改成“提”,且变成第四笔。 3.观察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在写字时该注意什么。 4.指名汇报,结合汇报强调: “百”是独体字,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点、舌”是上下结构, “点”字中的四点底要打开,间隔一致。 5.学生描红、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6.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六、指导读出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 1.什么叫祈使句?(要求、请求或命令、劝告、叮嘱、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 件事,句末一般用感叹号。) 示例:请等我一会儿! 2.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祈使句和问句。 问句出现 2 次:“为什么?”狗熊问。 狗熊捶捶自己的脑袋,说:“我怎么没问清楚呢?”于是又去问老虎。 祈使句:主要集中在狗熊四次发布通知和老虎说的话中。 3.指导朗读。 (1)狗熊两次问“为什么”。第一问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出疑问、思考的 语气。第二问可结合狗熊的动作,对照插图,读出自责的语气。 (2)四次通知的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句中“注意、都、准时”这些词语 表示强调,要读重音。 4.教师范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练习读疑问句和祈使句。 5.教师请学生上台表演,分角色朗读并加上适当的肢体动作。 [教学板书]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老虎—狗熊狐狸:哪一天开 大灰狼:几点钟开 梅花鹿:哪儿开时间、地点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充满了童趣。上课时,我除了让学生会写、会认本课生字外,还让 他们了解通知包含的内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我运用分角色朗读的 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去理解和记忆本课的 重难点。在朗读结束后,学生自己总结通知必须包含的内容,并在最后让他们练 习从通知中提取重要信息,加深他们的印象。整个教学过程扎实到位,活泼有序,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8 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掰”等 12 个生字,会写“块、非、常”等 7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 摘、捧、抱”这些动词,并能选几个动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 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4.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掰、扛”等动词的含义,并学习运用。 难点: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动词,并 能选几个动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一、以图导言,激趣导入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教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瞧,今天我们的课堂上 就来了一只小猴子。(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 猴子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猴子的故事。(板书课题: 小猴子下山)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1)圈出生字,生字读 3 次。 (2)标自然段,读通句子。 2.教师组织小组认读生字。 (1)小组认读生字,成员互相检查。 (2)教师去拼音检查认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在文中画出小猴子都去了哪些地方。 3.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小猴子下山来了,他首先来到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他做 了什么呢?(板书:玉米地) 课件出示: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见,非常高兴,就。 5.理解“掰、扛”两个动词。 (1)指名上台做“掰、扛”的动作。 (2)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用“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 大的特点。 6.指导带感情朗读。 (1)小猴子下山了,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毫不犹豫地掰了一个,扛着 往前走,别提有多高兴了!现在请同学们戴上小猴子的头饰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 有感情地朗读第 1 自然段。 (2)指名上台表演读。 四、回顾所学,小结学法 1.刚刚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 1 自然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小猴子下山做的第 一件事是什么?(教师板书:掰玉米又大又多掰、扛) 2.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学习第 1 自然段的方法。 (1)小猴子来到哪里,做了什么? (2)理解小猴子的动作。 (3)借助“又大又多”,读出小猴子初见玉米时的欣喜之情。 五、快乐学写字“块”“非”“常” 1.展示汉字,学生观察结构、占格。 2. 教 师 讲 解 范 写 。(“ 非 ” 的 横 画 之 间 距 离 匀 称 ,“ 非 ” 的 笔 顺: ) 3.学生口述笔顺、书空。 4.小组比赛谁在书本上写得又快又好。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4 个生字。(重点) 2.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难点) 3 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文第 1-4 自然段的结构类似,下面,请四人一组选择第 2-4 自然 段中你们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尝试用老师刚才使用的方法进行学习。 二、利用学法学习第 2-4 自然段 1.教师引导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学习: (1)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争取读明白。 (2)想一想: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小猴子是怎样 做的? (3)议一议:找出文中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学着做一做。 (4)演一演:有感情地朗读并表演。 2.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指导,梳理文章内容。 三、学习第 5 自然段 同学们,小猴子下山来,他掰过又大又多的玉米,摘过又大又红的桃子和又大 又圆的西瓜,追过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他这次下山来看到了那么多的好东西,最 后却空着手回家。这是为什么呢? 1.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出示:三心二意) 三心二意导致的结果是什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一无所获) 2.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说说自己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 如果有,今后你准备怎样做。 四、复习生字、学习词语 1.出示生字“往、瓜、进、空”,指导书写。 (1)“瓜”是独体字。 (2)“往”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注意笔顺。 (3)“空”是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下两部分要中心对正、宽窄合适。 2.学习量词。 (1)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课本中的量词填入括号里。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 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指名读句子,学习量词的使用。 3.积累并学会运用“又( )又( )”的词语。 (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又( )又( )”的词语。 (2)出示图片,让学生将上面“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三个词 语贴在对应的图片处。 4.说话练习。用今天所学的动词各说一句话。 [教学板书] 18 小猴子下山 玉米——又大又多——掰、扛、扔 桃子——又大又红——摘、捧、扔 西瓜——又大又圆——摘、抱、扔 小兔子——蹦蹦跳跳——追空着手回家 做事情要有明确目标,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反思]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文章。全文配有五幅图,形象生动,有 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执教这一课时,我首先示范讲解一个自然段,教学生总结学 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支配课堂,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很高。 在学生自主学习,读懂课文后,我抓住文本特点,让学生自主积累课本中的 好词,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字词教学上不但要善于发现规 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从识记到运用的落 实。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教学目标] 1.介绍一个游戏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边说边做动作,使别人更容易理解。 2.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难点:教会别人玩游戏。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玩过游戏吗?都喜欢玩什么游戏?指名说一说。教师引入课题:一起 做游戏。 二、交际指导 1.出示课本插图,玩“贴鼻子”的游戏。 (1)看黑板上有一只小熊,多可爱的小熊啊,可是他不小心弄掉了自己的 鼻子,怎么办呢?你们来帮帮他吧。 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请两名同学上台来玩游戏,一个贴,一个指挥。 (2)玩后反馈。做完游戏后,让“贴”的同学说一说他贴时的感受。让指 挥的同学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3)小组讨论。想一想:我们怎样邀请别的小伙伴一起玩游戏呢?如果他 (她)不会玩,你准备如何教会他(她)呢? (4)反馈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发言。 指导:邀请别人一起玩的时候要有礼貌,态度要热情诚恳,教别人玩游戏时 可以边说边做动作,这样别人更容易理解。 2.情景表演。 出示各种游戏的图片,先让学生观察图片,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同桌 之间相互邀请,练习说话。(提示学生:可以边说边做动作;用上“先……接着…… 最后……”等简单的连接词分步骤说清楚游戏的规则。) 3.组织游戏。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选择一个小游戏,上台演示,并推荐给大家,详 细解说玩游戏的过程,最后评选出一个“最受欢迎游戏”。 三、实践活动 1.课间,同学之间玩一玩喜欢的游戏。 2.回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玩过的游戏。 [教学板书] 一起做游戏 语言+动作理解 [教学反思]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但是学生必须培养良好的沟通交际能 力,才能更和谐地进行游戏。这堂口语交际课上,我主要以学生讨论为主,使他 们参与到游戏中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通过情景演一演的方式,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如何邀请小伙伴。这也是一个双向交互的过程,全方位 地调动了学生的感情、肢体和语言。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巩固“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2.通过比一比,填一填区分形近字,能用词语练习说话。 3.正确书写半包围结构的汉字。 4.背诵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了解名言大意。 5.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读生字,正确书写,积累词语。 难点:能用词语说话,背诵并理解关于学习的名言。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巩固“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重点) 2.会区分形近字,能用词语练习说话。(重点) 3.正确书写半包围结构的汉字。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闯关游戏,还有一个小伙伴也与我们一起,看, 这是谁?(出示孙悟空图片)就是我们的孙悟空,让我们一起与孙悟空开始闯关游 戏吧! 二、第一关:识字关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2.小组讨论,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学生说说认识今天的生字后有什么新的发现。(生字可以用“加一加”“减 一减”的方法记住它们) 4.拓展训练。回忆我们所学过的生字,还有哪些字我们也可以用到“加一加” “减一减”的方法?(如:工+力=功片+反=版超-走=召) 5.教师总结,出示几道课堂练习题,当堂练习。恭喜各位同学闯关成功,顺 利进入下一关。 三、第二关:字词句运用关 1.分辨形近字。 (1)出示四组字,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谁来说一说这些字都有什么特点?(四 组字字形相似) (2)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我们怎么分辨他们,准确地记住他们?(根据字义 记忆,或者放进词语中记忆) (3)完成课本练习。完成后教师对答案,检查完成情况。 (4)拓展练习。出示已学独体字,如“干——千”“无——天”“几——儿”, 让学生比一比,再选字填空组词。 2.运用词语说话。 (1)出示 8 个词语,学生认读,指名读。 (2)教师示范用词语说话。以“花朵”和“草地”为例:草地上盛开着许 多花朵。 (3)模仿说话。学生从剩下的词语中抽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同桌之间相互练习。反馈交流。 (4)尝试用多个词语连在一起说一句或者一段话。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大 家点评一下哪个小组的句子又准确又优美。如,“草地上盛开着许多花朵。我们 喜欢在草地上唱歌。草地上到处都是我们的笑声。” 教师:同学们实在太棒了,又轻轻松松地通过了第二关,那么接下来就更难 了,大家准备好闯下一关了吗?准备好咱们就出发吧! 四、第三关:书写关 1.出示四个生字,梳理笔顺,强调书写姿势。 2.学生完成课本田字格的书写。 3.教师强调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汉字的笔顺书写规则。(左上包围和右上包 围的字“先外后内”) 4.同类型加强练习。出示“右”“庆”“句”三个字加强练习,每个字写三个。 5.作品展示。第一关注笔顺规则,第二关注生字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课堂小结 1.学生朗读课本上的生字词。 2.总结课本中的识字方法。 3.教师:有了孙悟空的帮助,同学们真厉害,已经顺利闯过三关了,后面可 还有两关等着我们去挑战呢,等到下节课,我们接着挑战吧!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了解名言大意。(难点)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的小伙伴孙悟空带领着我们连闯三关,同学们还记得我 们取得的胜利果实吗?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出示第 1 课时的生字词,学 生朗读生字复习巩固)我们今天接着来闯关,看看今天又会有怎样的挑战等着我 们。 二、第四关:日积月累关 1.学生自由读读课本上的四句名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指名读,其他同学点评。强调“好”读四声 hào,“见”读 xiàn,同 “现”,补充这两个字的意思。 3.分组朗读。讨论这四句话的意思。 4.反馈汇总。教师讲解这四句话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天资聪明又好学,并且不以向比自己成绩差的 人请教为耻。 (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不知道就要虚心向别人请教,有不明白或做不 到的事情就要深入学习。 (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书读得多了,不用讲解,其中的意思就自然 明白了。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一样。形容多读书, 则见多识广。 5.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由读、师生合作读、指名读、填 空等方式,练习背诵。 6.练习背诵。评选“背诵小能手”。 三、第五关:朗读关 孙悟空陪着我们一路闯关,他觉得你们特别棒,他现在有一份小礼物要送给 你们,你们想要吗?他把自己的一个精彩故事分享给你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1.播放音频《孙悟空打妖怪》,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读故事,理解文本内容,小组之间讨论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物。 3.教师指名说一说讨论的结果。 4.学生跟着朗读配乐一起来读故事。 四、课堂小结 1.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2.全班一起熟读四句名言,课后再收集两则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七 名言 《孙悟空打妖怪》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儿歌《孙悟空打妖怪》,所以我采用 一种游戏的形式,设计了孙悟空这个角色与同学们一同学习,把课本上的五个板 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兴趣。在教学中,我将重点放 在朗读、书写和理解文本内容上,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文本,通过不断的朗读,逐 步理解文本的含义。在指导学生朗读中,第一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步读懂 意思,第三步就是读出趣味。课堂环节紧紧相扣,增加孙悟空这个形象,也增加 了课堂的趣味性,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播放童谣,也使学生能在长短句 交错的节奏里读出儿歌的无限乐趣。 19 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棉、娘、治”等 13 个生字和大字头 1 个偏旁;会写“病、医、别” 等 7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 说话。 4.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出文中的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 难点: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捉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认识偏旁“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导入:“说它是花不是花,冷天人人需要它。白白胖胖真可爱,一堆 一堆白花花。”(谜底:棉花) 2.棉花用处那么大,又长得那么可爱,你想怎样称呼它?我们可以称它为— —棉花姑娘。(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字。(“娘”是鼻音,“治”是翘舌音,“啦”是轻声) 3.组织全班进行认读生字比赛。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棉花姑娘希望有人给她治病,大自然的医生可多了,棉花姑娘遇到了哪些 医生呢? 2.自由读课文,互相交流。 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 3.这些医生能为棉花姑娘治病吗?为什么?(教师简要介绍这些小动物) 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捉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捉蚜虫 四、学习第 1 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可爱的棉花姑娘怎么啦?(生病了) 2.棉花姑娘身上长满了蚜虫,她觉得怎样?这时她会怎么想呢? (1)出示句子: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2)根据上下文讲解“盼望”一词。 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自由读——齐读。 4.学习第 2 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图。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 (2)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呢?用“ ”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 ”画出燕子 说的话。 (3)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读,同桌互读) 5.学习第 3-5 自然段。 (1)第 3-5 自然段分别是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来了。他们和棉花姑娘又 说了些什么话呢?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分角色朗读。 (2)小组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读出祈使句中棉花姑 娘急切、请求的语气;“对不起、请”等词感受动物们的礼貌。) 6.讨论总结。 (1)学习了第 2-5 自然段,你们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都能 捉哪里的害虫了吗? (2)你最喜欢他们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五、快乐学写汉字“病”“医”“别” 1.出示汉字,观察字的结构、占格。 2.教师讲解,范写汉字。 (“病、医”,半包围结构;“病”先写病字旁;“医”最后一笔是竖折;“别” 左宽右窄。)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4 个生字。(重点) 2.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难点)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 说话。 4.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一、复习旧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棉花姑娘提不起精神来,这是为什么呀?(生病) 二、复习生字,巩固认读 1.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自读生字,边读边记。(“治、然”是翘舌音; “姑娘”的“娘”读轻声。)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互相交流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玩“摘果子”游戏,看谁记得最多、最准。 4.自由读课文,巩固认字。 三、学习第 6 自然段 1.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你知道是谁治好了她的病吗?(七星瓢虫)为什么 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呢?(同桌互相讨论) 2.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自读第 6 自然段,用“”画出 体现她心情的句子。 3.这段中有你喜欢的词语吗?画出来,读一读。(如碧绿碧绿、雪白雪白)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星、奇: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注意大字头。 干、七:独体字。注意“干”与“千”的区别,“七”字先写横。 五、总结、拓展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不同的动物会捉不同的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这些小动物。 3.出示课后“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学习体会表达效果。 (1)朗读两组词: 碧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的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 体会后面的表达显得更“绿”更“白”。 (2)出示小草、浪花等图片,说说“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3)拓展同类短语。如火红火红的太阳(朝霞)、金黄金黄的落叶(稻田)。 [教学板书] 19 棉花姑娘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很多形式的朗读,如出示图片、猜谜语、让学生分角 色朗读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欢乐的课堂氛围唤起了学生学习的 欲望,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使他们学会了倾听、评价、欣赏的技能。在 本课中,学生对“棉花、蚜虫、七星瓢虫”比较陌生,如果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 绍棉花的用处和蚜虫、七星瓢虫的知识的话,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 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20 咕咚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熟”等 13 个生字,会写“吓、怕、跟”等 7 个生字。 2.通过图片、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 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 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了解故事内容。 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3 个生字,会写 3 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借助插图,学习第 1-4 自然段。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把一个橘子扔进事先准备好的水桶中)听,这是什么声音?(咕咚、 咕咚)(板书:咕咚)对,就是这个声音吓跑了好多动物呢!想知道这是怎么回 事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森林王国看看吧。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 它们的读音。 2.不会读的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确。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认读。 (2)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3)借助连环画,图文对应学习,读懂故事内容。(或根据学生已有的读连 环画的经验——“段落之间有空行”来判断逐步梳理文本信息。) 三、借助插图,学习第 1-4 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一,学习第 1、2 自然段: 小兔子怎么了?从课文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来?(第 2 自然段) 2.出示课文插图二,学习第 3、4 自然段: (1)谁听见了小兔子的喊声?(小猴子)他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2)“咕咚”是什么? (3)听到他们的喊声,还有谁也跟着跑起来了? 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3.根据这些动物们的表情,猜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学生大胆想象,教师相 机引导) 4.引导学生朗读第 1-4 自然段,体会小动物们害怕的心情。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吓”“怕”“跟”三个生字,组词,观察结构。 (1)三个字均为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2)“跟”字复习足字旁笔画的变化,右边第一笔横折起笔与足字旁齐平。 2.教师范写,讲解要点。(“吓”左窄右宽,“怕”左窄右宽,足字旁最后一 笔是提。) 3.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练习。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4 个生字。(重点) 2.通过图片、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 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 推断。(难点) 4.初步懂得遇到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咕咚》一文,谁知道“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听到“咕 咚”都是什么反应?(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二、借助插图,学习第 5-7 自然段 1.出示第三幅插图,学习第 5 自然段。 (1)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没有跑,他 把大伙儿拦住了,我们看看野牛是怎么说的。自己读读第 5 自然段。 (2)出示第 5 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 来。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3)自由读第 5 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清楚。 2.出示第四幅插图,学习第 6-7 自然段。 (1)听了野牛的话,兔子领着大家来到了湖边。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 赶快读读第 6 自然段。 (2)读了第 6 自然段,谁来说说大家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咕咚”是什 么了吗? (3)读第 7 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大伙都笑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 动物,在亲眼见到什么是“咕咚”后,你心里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这个 “笑”既是虚惊一场的笑,也是不好意思地笑) 3.小结:通过这件事,动物们懂得了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 事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的道理。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回顾课文,思考有哪些收获。 2.分角色进行模仿表演。 3.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先问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家”“羊”“象”“都”四张生字卡片。 “家”和“象”撇画较多,梳理笔顺。 家: ,10 笔。 象: ,11 笔。 “都”字左宽右窄,左高右低,相互错位。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书写练习。 3.教师巡堂指导。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森林王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以后做事要向野 牛学习,听了别人说的话也要动脑筋思考,别人说得对还是错。回去以后我们把 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教学板书] 20 咕咚兔子 小猴子听见咕咚 跑大叫 狐狸、山羊、小鹿、大象、野牛(爱动脑筋) 跟着跑、叫拦住、问看 [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篇幅较长且不带注音的课文,因此要充分保证学生自由朗读 的时间,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可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结合插图,让学生观察动物们的 不同表情,从而体会出动物们在遇事时的不同表现,进一步感受文本故事的趣味 性。 21 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1.认识“壁、墙、蚊”等 12 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 2 个偏旁;正确书写 “捉、条、爬”等 7 个生字。 2.通过多种方式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图画,理解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测字义。 难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2 个生字,认识偏旁“ 、 ”。(重点) 2.通过多种方式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的大 致内容。 一、激趣导入,读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猜猜是什么动物? 身体扁平四肢短,模样丑陋本领大。 脚有吸盘墙上爬,专吃蚊子人人夸。(壁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小壁虎的故事。出示“壁虎”一词,读准字音。 2.揭题读题,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要问的吗?(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2.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勾画出生字,读一读,并用喜欢的方法识记。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①“加一加”:虫+文=蚊 扌+发=拨 女+且=姐 ②利用形旁识记:“壁”“墙”部首都是“土”,墙壁是用土做的。 (3)教师检查生字认读。 三、读文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仔细听。 2.借助六幅插图,引导学生带着课后问题“小壁虎都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 么样”看图读文,思考故事的主要情节。 四、学习课文第 1~2 自然段 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段是写小壁虎要借尾巴的原因?(读第 1 自然段) 2.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捉蚊子时,蛇咬住了 他的尾巴,一挣,尾巴断了。) 3.理解“挣”(用力摆脱),做做动作。 4.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心情怎样?他想怎么办呢?(齐读第 2 自然段) 5.带着小壁虎难过、伤心的情绪再练习朗读第 1~2 自然段。 五、快乐学写“捉”“条” 1.出示汉字,观察结构、占格。 2.教师讲解范写。(“捉”是左右结构,“条”的最下面不要写成“木”) 3.学生口述笔顺,书空。 4.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 5 个生字。(重点) 2.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难点) 3.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自由读课文。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小壁虎借尾巴》。 二、继续理解课文 1.学习第 3~5 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怎么借的?借到了没有?为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班内交流。 ①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学生看图回答。(板书:小鱼老牛燕子) ②小壁虎是怎么借的?(读书上的句子) 指导朗读:要用很有礼貌的语气读。 ③为什么没有借到?说说他们不借的理由。(板书: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 找到三个表示他们动作的词(摇、甩、摆),做做动作。 (4)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三个自然段中都出现了“爬呀爬”,说明了什么?(小壁虎爬得很慢,很艰 难)小壁虎失去尾巴多着急呀!可他为什么不快点爬去借尾巴,反而这么慢?(讨 论) 2.学习第 6~7 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小壁虎为什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了? (2)指导朗读。用高兴的心情去体会小壁虎的话。 (3)介绍小壁虎尾巴的特点。 3.借助插图和板书,串讲故事。 (1)导语: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小鱼、老牛、燕子这三种动物的尾巴作 用都不一样。现在你们能借助课本插图和板书,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吗? (2)自由说、指名说、三人小组说。 三、指导写字 1.“姐”为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部分的长短和笔画的穿插。 2.“草”“您”为上下结构。 3.“爬”和“房”为半包围结构。重点指导“爪”和“户”的书写,注意书 写规律、先外后内。 4.根据汉字结构给生字分类。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课件出示:老虎、松鼠、袋鼠等动物用尾巴做事 的情景,教师讲解它们的尾巴的作用) 3.小壁虎没有尾巴,于是就跑去向其他动物借。请想象一下小壁虎会怎样 借?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5.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板书] 21 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示意图来表示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 的话来描述。利用示意图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课文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 想象力,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指导朗读方面,我让学生假想一下自己就是那 只小壁虎,当自己高兴时是怎样的语气,当自己悲伤时又该是怎样的语气。这样 学生会感同身受,读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正确认识 11 个生词、8 个生字,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 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学习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用替换偏旁的方法增加识字量,复习巩固 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3.了解一类表示心情的词语,并练习说话和写话。 4.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5.熟读短文,并能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教学,学习换偏旁、加偏旁的识字技能。 难点:发现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联系生活,正确认识 11 个生词、8 个生字,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 培养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重点) 2.学习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用替换偏旁的方法增加识字量,复习巩固 形声字表意的规律。(重点) 3.了解一类表示心情的词语,并练习说话和写话。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自己家的卫生间吗?里面都有些什么物品?大家一起回 忆一下,看看谁最细心。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教师正音。 2.读词语。把生字宝宝带入到词语中,学生自由读词语,同桌之间相互指读, 互相检查。 3.请小老师领读生词。 4.引导学生在熟读词语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左边“牙刷、梳子” 等词语表示生活用品,右边“刷牙、梳头”等表示用途。 5.认字说话。如“梳子、梳头”:妈妈用梳子给我梳头,一共梳了 11 条小辫 子,还扎上了彩色的皮筋,漂亮极了! 6.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和“卫生间”有关的词语,进行积累。 三、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上的插图和汉字,学生自己认一认,读一读。 2.观察这三组汉字有什么共同特点?(每一组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反犬旁的 字大多跟兽类有关,鸟字边的字大多与鸟类和禽类有关,虫字旁的字大多与昆虫 有关。) 3.拓展:按偏旁分类。你还知道哪些字也属于这一类?(睡眼睛眉、脸背腰 腿) 4.教师总结识字规律。 四、字词句运用 1.观察图画说心情。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女孩脸上的表情,说说她此时的心 情,出示四个词语“高兴、生气、害怕、难过”。 2.说说这些词语还可以用哪些其他的词语来表达。比如“快乐”“开心”“伤 心”“发怒”“难受”等,拓展词汇量。 3.根据心情练习说话。教师示范:今天我写作业写得很认真,老师表扬了我, 我非常高兴。(只要是表达四种心情的词语都可以,切忌变成看词语造句)指名说 说自己的句子。 4.练习写话。拿出练习本,让学生从诸多表示心情的词语中选择两种心情写 两句话。注意正确地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 五、课堂小结 1.学生练读生词。 2.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写话作品。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难点) 2.熟读短文,并能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日积月累 1.朗读古诗。 (1)播放《画鸡》的朗读音频。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同桌之间相互朗读,看谁读得更棒。 教师:想要读好这首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接下来老 师范读一遍,同学们注意听老师在哪些地方稍有停顿,你就画上分隔线。教师范 读。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5)齐读古诗。 2.读古诗,品诗韵。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么诗人唐寅究竟画了一只怎样的大公鸡呢?你从 哪里看出来的?什么样的鸡冠?(红冠,不用裁)不仅鸡冠好看,羽毛也很漂亮,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雪白) (2)齐读第一句诗。指导朗读,读出公鸡骄傲的情感。 (3)公鸡在平时生活中会乱叫吗?从哪里看出来?(平生不敢轻言语) 公鸡叫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一叫千门万户开) (4)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呢?(勤劳的大公鸡) (5)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这只大公鸡,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句诗。 3.再读古诗。 学生齐读古诗,自由识记,同桌之间相互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4.学生尝试齐背古诗。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播放《小熊住山洞》音频,学生欣赏。 2.教师范读,学生疏通文本,读通句子。 3.学生自由读短文。读后指名说一说森林里的动物为什么要感谢小熊一家,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小组讨论: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5.学生熟读短文。 三、课堂小结 1.学生朗读古诗和短文。 2.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吧。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八 《画鸡》 《小熊住山洞》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为了教给学生多种识字的学习方法,我通过举例归纳和拓展, 来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语文的学 习更加生动、有趣。在教学“我的发现”过程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主动发现语文汉字的特点,主动探究规律,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 力。“字词句运用”的学习,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不同的心情和不 同的表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这节课我依然重视朗读和背诵,扎实落实教 学目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