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6月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试卷 语 文 2020.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6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乐,所以有的人一卷在手往往 ,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 生在其间,照镜 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19 世纪的罗斯金,在他的《芝麻与百合》里,劝人读书尚 友古人,那一番道理不失 。 A. 废寝忘食 尘垢 雅量高致 B. 宵衣旰食 尘垢 雅人深致 C. 废寝忘食 尘俗 雅人深致 D. 宵衣旰食 尘俗 雅量高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词语、熟语)的能力。做此类题要从三个方面 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并识记色彩不明、断章 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要求选 择“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废寝忘食”:形容人专心致志。“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务。语境是说读书要专心致志, 显然应用“废寝忘食”,从而排除 BD。“尘俗”:流俗的、世俗的。“尘垢”:尘土积下的 污垢。语境是说人如果不读书,就有流俗之气浸染于内,故选“尘俗”,从而排除 A。“雅人 深致”:形容见解深刻或言谈举止不俗。“雅量高致”:气度宽宏,情致高雅。语境是说 19 世纪的罗斯金,在他的《芝麻与百合》里,劝人读书尚友古人,那一番道理是非常深刻的, 故选“雅人深致”。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 C。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 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 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 - 2 - 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庆阅兵让国人从威武的阵列中强烈感受到祖国强大的力 量。从当初阅兵的“万国牌”到现在的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____________当前,中国便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天安门,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地方,也是汇聚全世界 目光的地方,更是书写历史的地方。 ①见证了新中国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 ②阅尽沧桑的天安门 ③从新中国的初试啼音、改革开放的飞速增长到新时代的砥砺前行 ④抚今追昔 ⑤见证了人民军队的成长与蜕变 A. ③⑤①④②. B. ④②①⑤③ C. ③②⑤④① D. ③④②⑤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话题统一是保持语言表达连贯性的首要条件,一般 说来,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开的话题,前后衔 接紧凑,思维顺势而下。因此解答本题时:一要看几个句子的主语是否一致,二要看主语不 一致的句子是不是从同一陈述对象的角度展开的。当然,有时上下句采用顶真的手法,虽然 主语不致,但上下文也是连贯的。 D项,根据横线前面“从……的……”的句式可以得知③排在最前面,③的句式也是“从…… 的……”,句式一致,上下文衔接紧密,排除 B;根据③讲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到现在的砥砺 前行,④与之联系最紧密,④承接上文,讲过去到现在;排除 AB。根据横线后面一句中的“历 史节点”,可以推断出①与之联系最紧密,①也是讲“历史节点”,故①放在最后。 故选 D。 【点睛】“语句补写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 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同时有字数限制,补写的语句的内容来源于 文本。 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红”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3 - A. 恨西园落红.难缀 B. 翠减红.衰愁杀人 C. 当年拚却醉颜红. D. 乱红.飞过秋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应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 概念、特征和运用效果,并结合诗歌语境去分析和体会。 A项,“落红”中用花的颜色特征代指本体,指落花,运用借代手法。 B项,“红衰”中用花的颜色特征代指本体,指花朵,运用借代手法。 C项,“醉颜红”是在开怀畅饮后喝得酒醉脸通红,取“红”的本意,无修辞。 D项,“乱红”中用花的颜色特征代指本体,指纷乱的落花,运用借代手法。 故选 C。 4.下列选项中,对漫画意图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高度决定格局 B. 金钱奴隶人生 C. 视野决定未来 D. 成功源于坚持 【答案】A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 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漫画,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 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 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本题中的漫 画中有两个人,一个站在高山顶,一个站在低谷,并分别配以文字“人+山=仙”,“人+谷= 俗”,从而得出在低谷的人要比在山顶的人“俗”。在谷底人的头上还有两句话“高度不够 - 4 - 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大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从而可得出重点词语“高度”“格局”。 可知 A 项最符合漫画内容。 故选 A。 【点睛】漫画题答题技巧: 一、读懂漫画的信息 1.读懂漫画的标题 漫画的标题往往是诠释漫画主旨的点睛之笔,对漫画主旨有提示、启发作用。 2.读懂漫画中的对白或说明文字 3.读懂漫画的构图 4.读懂漫画中的要素 要素包括:“人”“物”“对白”等。 二、提炼、升华;整合与重述 1.提炼、升华 通过以上的“读”基本上理解了漫画的含义和主旨,但从答题角度这还是不行的,要答好题 必须找出漫画涉及到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常识的观点。这时需要对书中相关内容进行疏 理,再回过头来解读漫画,这样对漫画的理解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2.整合与重述 在对观点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注意信息与原理的联系,按照“原理、方法、启示、警示、说 明、表明”等,把观点和漫画中读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做到言简意赅,逻辑严密,最后用学 科术语表达出来。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许敬宗,杭州新城人,隋礼部侍郎善心子也。其先自高阳南渡,世仕江左。敬宗幼善属 文,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俄直..谒者台,奏通事含人事。善心为宇文化及所害。敬宗 流转投于李密,密以为元帅府记室。太宗闻其名,召补秦府学士。贞观八年,累除著作郎, 兼修国史,迁中书舍人。十年,文德皇后崩,百官绿经。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异,众或指之, 敬宗见而大笑,为御史所劾,左授洪州都督府司马。十九年,太宗亲伐高丽,皇太子定州监 国,敬宗与高士廉等共知机要。中书令岑文本卒于行所,令敬宗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太宗 大破辽贼于驻跸山,敬宗立于马前受旨草诏书,词彩甚丽,深见嗟赏。高宗嗣位,代李义府 为中书令,任遇之重,当朝莫比。册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并依旧监修国史。乾封初, - 5 - 以敬宗年老,不能行步,特令每朝日乘小马入禁门至内省。敬宗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初, 虞世基与敬宗父善心同为宇文化及所害,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备.见其事,因谓人曰,世基 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人以为口实,敬宗深衔.之。及为德彝 立传,盛加其罪恶。敬宗嫁女与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本皇家隶人,敬宗贪财与婚,乃为九 陇曲叙门阀,妄加功绩。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敬宗又辄以 已爱憎曲事删改,论者尤之。然自贞观已来,论次诸书,自晋尽隋,皆总知其事,前后赏赉, 不可胜纪。威亨元年,抗表乞骸骨,诏听致仕,俸禄如旧。三年薨,年八十一。高宗为之举 哀,废朝三日,诏文武百官就.第赴哭,陪葬昭陵。文集八十卷。谥曰“恭”。 (节选自《旧唐书·许敬宗传》,有删改)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俄直..谒者台 俄:不久 B. 备.见其事 备:完全 C. 敬宗深衔.之 衔:后悔 D. 诏文武百官就.第赴哭 就:到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许敬宗是隋代礼部侍郎许善心的儿子.他的先祖从高阳南渡,世代在江左为官,他年幼时 擅长写文章,被荐举为秀才,朝廷授任他为淮阳郡司法书佐。 B. 许敬宗自幼擅长写文章,举秀才后在隋任职,后来他父亲被宇文化及所杀,他投奔李密。 C. 许敬宗富有才华,深受皇帝喜爱。征伐高丽的时候,中书令岑文本去世,太宗招来许敬宗, 命他在马前起草诏令,文章词彩甚丽,受太宗称赞。 D. 许敬宗历经两朝,死后待遇非凡。许敬宗在隋末做过李密的属官,唐朝时历经太宗高宗, 官职一直升迁,死后皇帝为他举哀,特许陪葬皇陵。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贞观八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国史,迁中书舍人。 (2)然自贞观已来,论次诸书,自晋尽隋,皆总知其事,前后赏赉,不可胜纪。 8. 作史贵在“不虚美,不隐恶”,请概括本史传在记述许敬宗生平时通过哪些事体现出了 “不隐恶”。 【答案】5. C 6. D 7. (1)贞观八年,敬宗经过多次升迁被授予著作郎一职,同时负责撰写国史,后来又升为中 书舍人。 - 6 - (2)然而自贞观年间以来,论定从晋到隋各代史书的编次,许敬宗都总揽其事,前后所得赏赐, 多得记也记不清。 8. 父亲遇害,舞蹈求生;主修国史,歪曲事实;贪财嫁女,阿附权贵;曲叙门阀,妄加功绩。 【解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的根本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 累,从而形成提升文言阅读的素养。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 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 C项,原句的翻译是“敬宗非常怨恨这件事”,衔,应该是“怨恨”的意思。 故选 C。 【6 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 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 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 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 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 D项,“官职一直升迁”分析错误,原文“为御史所劾,左授洪州都督府司马”是被贬官。 故选 D。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 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 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 的关键词。 第一句重点字词:累,多次;除,授予官职;修,撰写;迁,升迁。 第二句重点字词:已来,以来;总知,总揽;赏赉,赏赐;不可胜纪,不能逐一记述,极言 其多。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文本,理清主 要人物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与文中其他人物的关系,然后根据问题整理答案。本题要求概 - 7 - 括本史传在记述许敬宗生平时通过哪些事体现出了“不隐恶”,这就要求考生从原文找关于 许敬宗的事件加以分析。从“敬宗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可知许敬宗主修国史,歪曲事实; 从“初,虞世基与敬宗父善心同为宇文化及所害,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备见其事,因谓人 曰,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可知许敬宗在父亲遇害后, 舞蹈求生;从“敬宗嫁女与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本皇家隶人,敬宗贪财与婚”可知许敬宗 贪财嫁女,阿附权贵;从“乃为九陇曲叙门阀,妄加功绩”可知许敬宗为钱九陇曲叙门阀, 妄加功绩。这些事件都体现了本史传在记述许敬宗生平时的“不隐恶”。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 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 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 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 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许敬宗,杭州新城人,是隋代礼部侍郎许善心的儿子。他的先祖从高阳南渡,世代在江 左为官。敬宗年幼时擅长写文章,被荐举为秀才,朝廷授任敬宗为淮阳郡司法书佐,不久在 谒台值班,奏通事舍人事。敬宗的父亲善心被宇文化及杀害,敬宗哀求不止,才免一死。流 落辗转投奔了李密,李密任命敬宗为元帅府记室。太宗听到他的名声,把敬宗召补秦王府学 士。贞观八年,历授著作郎,兼修国史,升迁为中书舍人。贞观十年,文德皇后去世,百官 披麻戴孝,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陋异常,敬宗拿他侮辱开玩笑,被御史揭发,于是降职为洪 州都督府司马。贞观十九年,太宗亲自出征攻打高丽,皇太子留守定州处理国政,敬宗与高 士廉等一起执掌机密的要政。中书令岑文本死在行所,朝廷令敬宗凭借本官的身份检校中书 侍郎。太宗在驻跸山下摧毁了辽贼,敬宗站在太宗马前接受圣旨起草诏书,词藻文采非常华 丽,深受太宗的赞赏。高宗即位,敬宗又代理李义府任中书令,受朝廷的信任恩遇之厚,在 当朝没有人可以相比。册封为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并依旧监修国史。乾封初年,由于 敬宗年老,不能步行,朝廷特令敬宗每次入朝晋见那天乘小马进禁门到内省。敬宗自从掌管 国史,记事曲从迎合、曲直不正。当初,虞世基与敬宗的父亲许善心一起被宇文化及杀害, 封德彝当时为内史舍人,完全看到了当时的情况,因此对人说:“虞世基被诛杀,世南伏地 而行请求替兄受死,善心被处死,敬宗手舞足蹈用来求生。”人们以此为话柄,敬宗非常怨 恨这件事,到了为德彝立传的时候,大肆强加他的罪恶。敬宗女儿嫁给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 的儿子,钱九陇本来是皇家的奴隶,敬宗贪图财物与他联婤,于是为九陇曲意陈述他的门阀, - 8 - 给他妄加功绩,起初,高祖、太宗两朝的实录,其中由敬宗所撰写的,很多都是详细、真实 的。然而从贞观以来,编次自晋至隋诸书,敬宗都总揽其事,前后所得赏赐,多得记也记不 清。咸亨元年,敬宗上表请求辞官退休,皇帝的诏令听任他退休,俸禄照旧。咸亨三年,敬 宗去世,终年八十一岁。高宗为他举哀,三天停止上朝,诏令文武百官到敬宗的府第去哭丧, 准许他陪葬在昭陵。敬宗有文集八十卷。谥号为“恭”。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上将行 耿漳 萧关扫定犬羊群,闭阁层城白日曛。 枥上骅骝嘶鼓角,门前老将识风云。. 旌旗四面寒山映,丝管千家静夜闻。 谁道古来多简册,功臣唯有卫将军? 9. 首句“萧关扫定犬羊群”有的版本为“胡尘已灭天山外”,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10. 请简要赏析尾联用典的好处。 【答案】9. “萧关扫定犬羊群”更好。本句指在萧关边塞消灭了进犯的敌人。以“犬羊群” 比强敌,表达对敌人的蔑视。一个“扫”字写出了上将雄健的气势。且与“胡尘已灭天山外” 相比,本句末字“群”人韵,音韵和谐。(如答“胡尘已灭天山外”好,能自圆其说亦可。) 10. 尾联用西汉名将卫青的典故来赞美诗中上将的不朽功勋,祝愿其永载史册;表达了诗人对 扫除强虏、赢取和平安定局面的由衷欣喜以及对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将士的赞美与景仰;具 有含蓄深沉的艺术效果。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比较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其次要结 合诗歌所写内容、所用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具体分析,然后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其 所用手法,继而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 本题是比较“萧关扫定犬羊群”和“胡尘已灭天山外”哪一句更好,首先选定诗句,确定答 题方向。然后从句意、表达技巧、炼字的角度、音韵、表达情感等多角度入手去赏析诗句。 从句意和表达技巧角度,原句“萧关扫定犬羊群”,诗的起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强 敌比作 “犬羊群”,在萧关边塞,消灭了进犯的强敌,既有对战事胜利的自豪,又表示了对 - 9 - 敌人的藐视;从炼字的角度看,本句中运用了“扫”字,将强敌一扫而空,悉数消灭,生动 形象的体现出战争中上将雄健的、不可抵挡气势;从音韵的角度,诗歌讲究音乐和谐,朗朗 上口。此句与“胡尘已灭天山外”相比,末字“群”和下一句的末字“曛”更能对韵,会使 诗歌更朗朗上口。(如答“胡尘已灭天山外”好,能自圆其说亦可)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具体考察用典的手法。解答此题首先要指出手法,其 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后写出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 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诗歌尾联提到了“卫将军”,一位奋勇杀敌、名垂青史的将领,这里采用反问句式,谁说史 书记载上奋勇杀敌的威猛将军只有卫将军?言外之意是“上将”也一定会像卫青那样名留青 史的,这种反问实则更加强了这种语气。此句运用卫青的典故来热情地歌颂和赞美诗中上将 的不朽功勋,并坚信这位上将的大名一定也像西汉名将卫青那样,永载史册。运用典故,能 更含蓄的表达对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将士的赞美与景仰。上将像卫青一样奋勇杀敌、扫除 强虏,迎来“丝管千家静夜闻”的安定局面,也让作者由衷欢喜。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 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 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 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 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 ____________, 何不改乎此度? (屈原(离骚》 (3) ____________,未成曲 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4)浮光跃金,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5)_____________ ,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璧赋》) (6)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______________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 10 - (8)_____________ , 冻死苍蝇未足奇。(毛泽东《七律●冬云》) 【答案】 (1). 无以至千里 (2). 不抚壮而弃秽兮 (3). 转轴拨弦三两声 (4). 静影沉璧 (5). 舞幽壑之潜蛟 (6). 官阙万间都做了土 (7). 后生可畏 (8). 梅花欢喜漫天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 不要死记硬背。答题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容 易错的字:“至”、“秽”、“拨”、“璧”、“壑”、“蛟”、“阙”、“畏”、“漫”。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 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 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 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 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五、现代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水(节选) 鲁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 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 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 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 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 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 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 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 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 - 11 - 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 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 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 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 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 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 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 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 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 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 ‘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 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 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 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 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 - 12 - 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 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 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 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 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 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 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 铸的一样。 (节选鲁迅《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 年 5 月版) 12.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 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 B. 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 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C. 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 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 D. 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 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13.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 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 的。 14.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 文的基本特征。 【答案】12. D 13. (1)外貌描写。作者描写了“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 破旧”,写他破黑瘦的面目、粗手粗脚。 - 13 - (2)语言描写。简短有力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朴素、沉着、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 (3)对比手法。通过大禹和大臣们的对比来刻画形象大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 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识。 14. (1)从内容上说,这篇小说取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但是作者虚构了很多原故事中 不存在的人物和情节,推陈出新。作品考查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 (2)“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 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 (3)这篇小说以传说为基础,以新编为手法,体现出一种创新思维。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 作出关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解析】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 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 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 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错误,鲁迅从反顾历史和讽喻现实的目的出发,打破时间和空间 的界限,在上古时代的神话世界里插入大量的现代人事,使作品逸出了传统历史小说的范围, 呈现出鲜明的怪诞性和讽刺喜剧情调。故 D 错误。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 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 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 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 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 象特点。大禹形象的塑造,体现了鲁迅在 30 年代中国内忧外患、灾难频仍的严峻形势下对宏 扬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高度重视。其时,国内政局黑暗、民生凋敝,日军 加紧侵略,国土不断沦丧,舆论界弥漫着悲观失望的调子。为此,鲁迅写作《理水》,赞颂大 智大勇、自苦实干、公而忘私的大禹,意在借古代的英雄人物及其所代表的民族精神的展现, 激励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强意识,启发国民直面现实灾难,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精英人 物身上吸取力量。手法从肖像、语言、对比来分析。 【14 题详解】 - 14 - 此题考查把握文本基本特征的能力。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 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 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简单地说,小说 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理水》的基本特征扣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三个要点去答题。作品中让人们习见不惊的 熟悉事物以陌生的面目出现,使事物蕴含的滑稽丑陋性质基于陌生化的艺术处理而变得尖锐、 醒目,消除习俗偏见涂抹在事物上的假相,给人们提供一个透视事物丑拙鄙陋本质的适当心 理距离和最佳角度。在《理水》中,鲁迅一方面依据史有所载的神话传说,塑造了上古时代 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同时又大胆突破传统历史小说的形式规范,将 30 年代中国社会形形色 色的丑陋乖讹现象披上历史的外衣,讽刺性地嵌入上古时代的神话氛围里,刻划了文化山上 的学者教授、视察大员、水利局官吏等众多喜剧角色,组成了一个古今杂揉的怪诞世界。此 外文本的“新”还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在讲历史故事的同时揉进了诸如“水利局”“时装 表演”“摩登”等现代新词,尧舜的天下不仅有满嘴外语以做学问谋生的学者,还有幼稚园、 飞车等古代根本不存在的事物。鲁迅有意将现代话语和事物植入到古代的时空环境中,使时 间错综交叉,呈现出非古非今、亦古亦今的特征,使文本的结构呈现出反讽的艺术形态。 这种奇诡的艺术构思最典型地体现了作家在 《故事新编》 中所追求的“故”事 “新”编的 独特艺术风貌。 六、现代文阅读(二)(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昭明文选》为何不录《兰亭序》 宋战利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由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撰,是我国现存最早 的文学总集。它是中国文学独立和勃兴的标志之一,并由此造就了一门极富民族特色的学问 一“文选学”。 它自唐初正式被宫廷承认,其后影响日渐扩展。至宋代,更是有“《文选》 烂,秀才半”之说。唐代以后,《兰亭序》被屡屡刻成法帖,文本又一次次入选不同选本。 “文选学”日趋成为显学,《兰亭序》慢慢成为经典。《文选》是文学总集,作品是否入 选,还是需要回归文本自身,用文学的标准去衡量。究其原因,《兰亭序》落选大致有以下几 个方面: 其一,《文选》是选本,主要选录各种文体的重要作品。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萧统 - 15 - 在《文选序》中谈到选择之难:“自非略其芜秽,集其清英,盖欲兼功,太半难矣。”《文选》 收录序共 9 篇,其中有石崇的《思归引序》。石崇虽是一掷千金的宫僚富豪,但其文学成就还 是得到后人认可的。钟嵘《诗品》将其列为中品,与陆云、陶渊明并列。王羲之组织的兰亭 雅集后于石崇的金谷送别 57 年,且《兰亭序》是模仿石崇《金谷诗序》而为。对比二序,思 想和词句确有雷同。既然是仿作,文学价值大打折扣,故不录亦属正常。若以文学价值而论, 《金谷诗序》应比《兰亭序》更合适,但若选录石崇两篇,似有过滥之嫌。 其二,王羲之文才达不到《文选》收录标准。唐朝以后,王羲之书名、文名日盛,我们 今天评论右军先生,容易形成定式和偏见,常常被其“书圣”的光环所左右。故蠡测王羲之 的文学成就如何,唐前文献更令人信服。就现有史料来看,时人或南北朝时期论及王羲之同 时代人的文学成就,对其只字未提。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作为南朝时期重要的 文学批评著作,关于王羲之同样未见片言只语。 其三,王義之以书法名世,而书法并非“胜事”。《兰亭序》成名,是因唐太宗的推崇和 宋人推波助澜造成的。书法对六朝文人而言并非光宗耀祖之业。《世说新语》将能书善画的韦 诞、顾恺之列入“巧艺”类中,《颜氏家训》将书法、绘画、卜筮等并列为“杂艺”,这些都 显示出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和书法家地位不高。 其四,萧统兄弟不认可王義之的处世行为。王立群先生不止一次强调:“《文选》收录作 品概为各种文体之范本。但编选者的文学价值观与爱恶会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萧统、萧 纲、萧绎兄弟是梁代文学繁盛的重要参与者与组织者。萧绎在《金楼子》中评论王述与王羲 之结怨之事时,抨击右军,认为右军只是“能书”而已,其文学成就在时人和《文选》编辑 者看来不足论也。虽不能绝对地说萧统也是如此看待王羲之,但在儒家道统承续上,萧统兄 弟应是一致的。 今天考论《兰亭序》入不入《文选》的问题,并不是否定《兰亭序》的文学影响和书法 美学价值,而是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古人以为美的东西未必符合今人的审美 需求。我们今天认为美的东西,也未必是后人审美的准则,因为世殊事异,环境在变,社会 在变,生活不同,审美会存在差异性。 (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本文集是否选录某个作品,只要看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是否符合该文集的选录标准。 B. 王羲之的文采不怎么被同时代人认可,《兰亭序》得唐宋认可更多的是因其书法成就。 C. 从《兰亭序》未入选《文选》)的原因看,《兰亭序》的文学价值远远不及其书法美学价值。 - 16 - D. 因世殊事异,经典传承也需要创新,流传千载的《兰亭序》已不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 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先阐述《文选》和《兰亭序》的大致情况,为后文阐述作了必要的说明。 B.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来谋篇布局,结构层次清晰,论证思路严密,极富逻辑性。 C. 文章通过对比明确了《兰亭序》的文学价值,印证了《文选》选录作品的标准。 D. 文章分析《文选》不录《兰亭序》)的原因,暗示《文选》的收录标准并不可信。 17. 根据文意概括《昭明文选》不录《兰亭序》的原因。 【答案】15. B 16. D 17. 《兰亭序》是仿作,文学价值达不到“序”这一文体的收录标准;王羲之以书法闻名, 而文才达不到《文选》收录标准;南北朝书法家地位不高,书法对六朝文人而言并非光宗耀 祖之业;在儒家道统承续上,萧统兄弟不认可王羲之的处世行为。 【解析】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 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 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 任意拔高等等。 A项,“只要看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是否符合该文集的选录标准”说法绝对,根据原文“作品 是否入选,还是需要回归文本自身,用文学的标准去衡量”和“《文选》收录作品概为各种 文体之范本。但编选者的文学价值观与爱恶会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可知,作品本身的文学 价值是否符合该文集的选录的一个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编选者的文学价值观与爱恶 也会成为是否入选的因素。 B项,正确。 C项,“《兰亭序》的文学价值远远不及其书法美学价值”无中生有,原文从文学价值角度分 析了《兰亭序》未入选《文选》的原因,但并未比较其文学价值和书法美学价值的高低。 D项,“《兰亭序》已不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强加因果,原文“世殊事异,环境在变,社会 在变,生活不同,审美会存在差异性”这种说法是对的,但得不出“《兰亭序》已不符合当 下的审美标准”的结果,原文没有提及。 故选 B。 【16 题详解】 - 17 -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这就暗示我们《文选》的收录标准并不可信”错误,对文本结论理解不准确,文本虽 重点在探究《文选》不录《兰亭序》的原因,但目的是告诉我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 美趣味”,“审美会存在差异性”。 故选 D。 【17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的题目,解答时应先首先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对内容加以提炼概括,逐条例举。 依据原文“《文选》是文学总集,作品是否入选,还是需要回归文本自身,用文学的标准去 衡量”和“《兰亭序》是模仿石崇《金谷诗序》而为。对比二序,思想和词句确有雷同。既 然是仿作,文学价值大打折扣,故不录亦属正常”可提炼出,《兰亭序》不能入选《文选》的 原因之一是《兰亭序》是仿作,文学价值达不到“序”这一文体的收录标准; 依据原文“王羲之文才达不到《文选》收录标准”和“时人或南北朝时期论及王羲之同时代 人的文学成就,对其只字未提。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作为南朝时期重要的文学 批评著作,关于王羲之同样未见片言只语”可知,王羲之的突出成就主要是书法,在文学方 面成就达不到《文选》收录的标准; 依据原文“王義之以书法名世,而书法并非‘胜事’……书法对六朝文人而言并非光宗耀祖 之业……这些都显示出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和书法家地位不高”可知,南北朝书法家地位不 高,书法对六朝文人而言并非光宗耀祖之业,所以对王羲之也不推崇,也是不能入选的原因; 依据原文“萧统兄弟不认可王義之的处世行为……《文选》收录作品概为各种文体之范本。 但编选者的文学价值观与爱恶会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可知,编选者的文学价值观与爱恶也 是一个重要因素,萧统兄弟不认可王羲之的处世行为,也是其不能入选的原因。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一定读懂。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 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 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 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 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 - 18 - 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七、现代文阅读(三)(12 分)(2018 年高考全国 I 卷 7~9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 滿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 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 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 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 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 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 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 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 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 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 年 8 月 10 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 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 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 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 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一项投资 20 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 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 2016 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 12 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 2017 年 12 月) - 19 -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 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 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 23 亿元人民币,3 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 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 J- PARC 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 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 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 2016 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 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 2017 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 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 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 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 年 5 月 7 日) 1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 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 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 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 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 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 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 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 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 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 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 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人巨 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 - 20 - 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 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 料简要分析。 【答案】18. D 19. C 20. 《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 《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僧领域的奉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人;《读 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中国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 日本带来了压力。 【解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 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 D项,“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说法错误,属于强加因果。原 文是“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选项改为因果论 证,使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的问题范围扩大到了为涉及“基础科学家研究领域”。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 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 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 C项,“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材料二最后一段,原文是“与此 形成对照的是欧洲 2016 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 12 亿美元”,说明欧洲投入巨额资金 错误,同时“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无中生有。 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 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 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 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首先明白题干重点“报道的侧重点”,就是要概 括出每一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第二步,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即找出材料如何体现报道的侧重 - 21 - 点的。 《人民日报》:第一段写“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滿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 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段写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 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从而 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第三段 写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 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综合三段内容可以看出,第一则材料主要是 介绍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 《自然》:第一段将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将他们取得的主 要成就。第二段写潘建伟个人的特点,个人的能力。综合两段可以看出材料二侧重介绍潘建 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僧领域的奉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人。 《读卖新闻》:主要讲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接下来将实验设备一 流的体现。下面两段写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投资大,技术领先,日本的 J- PARC 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发展中心从日本转向中国。中国类似量子通信研究的大型工 程还有很多,成果丰厚。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 足的领域,领先世界。”综上所述,材料三主要讲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 先进,突出中国投人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了压力。 【点睛】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 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 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八、作文(7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39 年,毛泽东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 这一条。” 2016 年 4 月,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说:“青年要敢于做先 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 2018 年 2 月,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 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2018 年 5 月,习近平同北大师生座谈时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 - 22 - 作为身处前所未有的时代、正值芳华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索?请立足 自身,放眼天下,据此写一篇文章,作为以“青春为何,青春何为”为主题的班会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青春的脚印 身处和平时代,享受着先人用血和年轻的生命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那么,处在新时 代的我们,应该如何感恩他们的牺牲?怎样度过我们的青春?2016 年 4 月,习近平在知识分 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说:“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 是的,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对此,我们的先人给我们树立了光辉 的榜样。 一段战争硝烟与政治变换并存的岁月里,一个新潮思想与封建守旧斗争的时代里。一代 伟人毛泽东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用大气磅礴的诗篇抒写豪壮的青春。他树立了一个“永久 奋斗”的信念,践行了一个“模范青年”的职责。他的青春在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场上停留, 在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的读书声中流连。他的青春就是一波巨澜,在潮起潮落时激 荡出惊心动魄的鸣响,显现出他的英雄本色。 有人认为雷锋的一生是伟大豪迈的,而我认为他的一生是如一杯清茶般平淡。没有惊世 骇俗的升官加爵,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有的只是如一条涓涓溪流般绵延不尽的精神。 他把所有的青葱岁月都奉献给了社会与人民。多少个大雨磅礴的雨夜,他踏着泥泞与荆棘背 着受伤的患者寻找前方的路;多少次他节省下自己的口粮,掏钱帮助旅客踏上回家的列车; 又是多少句“我叫解放军”豪迈地在我们心中激荡,激起我们无尽的敬佩与怀念。历史的长 河留下了这些“螺丝钉”们人性的光辉,化作一缕淡淡的馨香滋养着我们。 学习先人,激励自己,我们如何在自己的一生中留下两行踏踏实实的脚印?答案只有两 个字——奋斗!2018 年 2 月,习近平主席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 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习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我们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而 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我们要做那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也许奋斗的结 果不尽人意,但只要我们努力了,我们将无怨无悔。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回想自己的青春, 也曾努力过奋斗过,为了理想勇敢地坚持过,那时候,我想我会觉得那是我一生中最骄傲的。 “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习主席给了我们青年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位,我 们会牢记习主席的教导,在老师用教诲与温情织成的网中,尽情吮吸着知识的甘露,走好自 己的每一步,奏响青春的赞歌,浇灌出人生最美好的花朵! - 23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对于此类 作文,考生要先分析材料的类型,接着分析材料表述的观点。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 作文即可。 【审题】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 果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分析材料主旨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抓住材料关键句/词: 青春、奋斗 分析材料主旨: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所选材料都是较为热 门的话题,都是国家领导人对于青年人和奋斗者的寄语。写作任务十分明确——阐述自己对 于“青春为何,青春何为”的观点,也就是说青春应该怎样度过,青年人要追求什么,青年 人为此应有怎样的姿态和行动。另外,对于班会发言稿的语境要求也不可忽视。该命题有一 定的限制性,“作为身处前所未有的时代、正值芳华的青年”,“班会的发言稿”等内容限 定了写作者的身份、读者的身份,写作大背景以及小情境;“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和思考?”“以上材料”指关于五毛泽东和习近平对青年勉励的四个材料,这是考生展开联 想和思考的触发点。“立足自身,放眼天下”,考生可以就自身的梦想来谈,也可以从国家 民族的角度来谈,无论切入点如何,只要观点明确,自成其理,都可视作佳作,写作时要扣 住“模范”“奋斗”“先锋”“梦想”等关键词,精准立论;以“青年学子该做什么样的奋 斗者”为主题,这个主题要与“以上材料”有机结合,要有明确立意,不能泛泛而谈,命题 人努力规避套作,所以在材料、说明等文字中已经严加限制,考生不加辨析地生搬硬套会导 致跑偏。材料也有开放性,“联想和思考”是考场作文构思的两把钥匙,考生既要对相应材 料进行思考,发掘其主旨,也应该用开放性的视野,将材料与自己的阅读积淀相结合,从而 激发思想的火花;选取的材料,既有历史领导人的寄语,又有当前领导人的嘱咐,从而形成 了抚今追昔、时代契阔的思想空间,极具张力的时代强音,打开了青年人奔放的人生思考, 这与“立足自身,放眼现实”一同构成时空感悟,命题用意深远;“青年学子该做什么样的 奋斗者”的主题是开放式的,可以从其中一个角度切入,或阐述在如歌的青春时光应该不懈 地追求,或为绚丽的青春篇章抒写奋斗的答卷,二者综合更佳。 立意: ①青年人要争当模范,敢做先锋,不做人生的旁观者、犹豫者、懈怠者。 - 24 - ②青年人要大胆追求梦想并实现梦想。 ③奋斗的青春最富足,奋斗的青年是幸福的。 ④青年人要为梦想而持续奋斗,因为梦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追梦之路并非坦途。 素材: 1.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了六点要求。 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的殷切厚望,又为当代青年提高自身素 质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树立远大理想,热 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提升自身 素质,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 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的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的青春篇章。 2.1979 年初,邓小平同志强调:“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 在。” 3.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 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 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4.青年之于国家,未来也,希望也。正视自我,提升能力与价值,“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我们是细小的泥沙,是创造新陆地的泥沙。回首百年,这片土地上曾历经侵略和战乱,无数 流血和牺牲下的从未放弃的奋斗。清廷出海留洋的幼童、仿西而设的学堂、破阻力千重的新 学科、在胶州大地上的五四新青年。一路走来,由表及里,由制度到思想,祖国之强与青年 奋斗不可分割。“丢掉幻想,准备斗争”,青年阔步前行的精神动力与在校刻苦学习相辅相 成。百年前的奋斗动辄血泪播撒,百年后在这个以和平为主色调的世界里我们仍不可松懈, 香港的暴乱是在过于安宁的日子里的一记警醒,动荡与不安从沉厚的泥土中翻腾,从被蒙蔽 的香港青年眼中我们皱眉痛心,知晓能力与修养的重要。望可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亦可以 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5.每一个青年都是国家发展蓝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七十年中祖国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的 信念支撑正是千万青年的家国情怀与不断奋斗。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互依存,青年 不断奋斗的自我价值在国家繁荣富强中实现,“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 足以自立足于地球之上”。青年人在青大中,用奋斗书写使命担当,将人生理想融入民族复 兴的伟大事业,立足自身,落实日日行为中,滴水之流,汇之江河,立志、立德、立身一统, - 25 - 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同行。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 通过分析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 如此题可围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这一中心论点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 全文。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试卷 语文附加 一、(10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王勃等四子之文,皆精切有本原,其用骈俪作记、序、碑码,盖一时体格如此,而后来 颇议之。杜诗云:“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正谓此耳身名俱灭以贵轻薄子江河万古流指四子也。韩公《滕王阁记》云:“江南多游观之 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注谓:“王勃作游阁序。” 又云:“中丞命为记,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则韩之所以推勃,亦为 不浅矣。 (选自《容斋随笔》 22.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4 处) 23. 《容斋随笔》的作者是南宋的_________ ( 填姓名),文中的韩公指.________(填姓名)。 24. 文章结尾说“则韩之所以推勃,亦为不浅矣”,请写出其“推勃不浅”的表现。 【答案】22. 正谓此耳/身名俱灭/以贵轻薄子/江河万古流/指四子也 23. (1). 洪迈 (2). 韩愈 24. 表现:韩愈在《滕王阁记》中表达了对王勃的赞赏之情,并在注释中写道“窃喜载名其 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 【解析】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 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耳”句末语气词,故断开;结合“杜诗云:‘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 - 26 - 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可知“身名俱灭” “江河万古流”属引用,故两处后面应断 开;“以贵轻薄子”含义是“用来指责那些轻薄的文人”,故在其前应断开。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 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 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 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结合题 目要求来表述。 本题要求写出韩愈“推勃不浅”的表现,原文说道“韩公《滕王阁记》云:‘江南多游观之 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注谓:‘王勃作游阁序。’ 又云:‘中丞命为记,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对照文意,表现为“窃 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 参考译文:王勃等四位才子所写的诗文,都十分的精辟恰当,其引用的典故都有出处。他们 都用骈文写记文、序文和碑铭,这大概是当时人们习惯文体风格的缘故,后人对此有很多的 议论。杜甫在诗中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 江河万古流。”正是说的这件事。这句“身名俱灭”,是用来指责那些轻薄的文人。而“江 河万古流”,是指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个人。韩愈在《滕王阁记》中说:“江 南有很多旅游观光的景点,而滕王阁位居第一位。等到见到王勃、王绪、王仲舒三人所写的 序、赋、记等诗文后,很欣赏他们的文辞。”并在此文后面附加注释说:“王勃写《滕王阁 记》。”又说道:“中丞王仲舒命我为滕王阁写篇传记,我暗自欢喜能够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滕 王阁上,纪传就写在他们三人的后面,真是件令人感到荣耀的事。”由此可以看出,韩愈推 崇王勃的文采已经很久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红楼梦》中,迎春和探春姊妹同为庶出,但是性格不同。前者懦弱,人称“二木头”, 后者尖利,是带刺的玫瑰。 B. 《家》中写除夕的前一天下午,觉慧买了一本小说《茶花女》读给他的两个哥哥听,书里 的内容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 - 27 - C. 《白光》中的方玄绰和孔乙已一样都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他 16 次未考中秀才,却 执迷不悟地做着托庇祖宗荫护、当官发财的黄粱美梦,最终鬼迷心窍发疯落水。 D. 《茶馆》中宋恩子、吴祥子之流由做清王朝的鹰犬到做军阀的打手,朝代虽有更替,但恶 人当道、百姓遭殃的本质没有丝毫改变。 E. 《哈姆雷特》中主要的戏剧冲突是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王后的冲突,这一冲突深刻地反 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答案】B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 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理解时要结合作品具体的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作品的主题、 情节、环境等。 B项,“书里的内容激起了觉民的热情”错误,应该是“激起了觉慧的热情”。 C项,“《白光》中的方玄绰和孔乙已一样都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错误,不是方玄 绰应该是陈士成,张冠李戴。 故选 BC。 【点睛】对于名著题的考查的难度越来越大,原来考查的时候,仅仅是考查对名著情节、人 物特点等识记能力,分析近几年的考题,我们会发现,考查的内容越来越细致、具体,包括 重要的形象、情节、主题、艺术特色、个人感受等。应对方法:一要点面结合,范读与精读 相结合,既要了解情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把握全篇的主题思 想与语言风格等。 26.简答题。 (1)曹丕称帝后,被派去看守曹操陵墓的是谁?陵墓的墙璧上画了什么?结果如何?这体现 出《三国演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 (2)《边城》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对歌、提亲、赛龙舟、捉鸭子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有 什么作用? 【答案】(1)于禁 关羽攻战、庞德愤怒、于禁投降的图像。于禁看见后,既羞愧又愤怒, 很快发病而死。这颂扬以忠为核心的封建道德观念。(2)展现了作品中美好的人性所处的美 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有时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著阅读的能力。名著阅读时,要记清人物、情节、环境,不可张冠 - 28 - 李戴。还要把握名著的主题。第(1)题,本题考查识记小说的重要人物、情节并分析小说的 主题的能力。通过阅读首先是要感知作品内容,了解它写的是何地何人何事,故事的情节是 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结束的。小说主题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分析人物形 象后再分析其主题。 本题相关情节是:东汉末年,于禁投靠济北相鲍信,攻打黄巾军。鲍信拥立曹操为兖州牧, 于禁归属于曹操部将王朗。不久,于禁被王朗举荐给曹操,得到了重用。于禁在曹魏阵营中, 领兵作战,攻城略地,屡立战功。于禁治军严明,缴获敌人的财物后全部充公,所以得到曹 操的赏赐也较多。建安二十四年,曹仁和关羽在樊城交战,于禁、庞德奉命支援曹仁。某日 大雨倾盆,汉水暴涨,关羽引水淹曹军。于禁与诸将登上高地,无处可避。关羽乘船攻击曹 军,于禁于是投降,只有庞德不肯屈服,大骂关羽而死。曹操听说后,哀叹良久,又说:“我 和于禁相知三十年,却没想到遇到危难时,于禁反而不如庞德!”不久孙权擒获关羽,将于 禁带到了东吴。曹丕称帝时,孙权向曹魏称臣,于是放于禁回国。曹丕接见了于禁。这时于 禁头发和胡子全都白了,步履蹒跚,面容憔悴。 曹丕想派于禁出使吴国,先让于禁去曹操 陵墓前祭拜。曹丕故意让人在陵墓殿堂上画了关羽攻战、庞德愤怒、于禁投降的图像。于禁 看见后,又羞愧又愤怒,很快发病而死。《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阐释了中国传统文 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于禁看 到三幅画后羞愧而死一事,颂扬了以“忠”为核心的封建道德观念。 (2)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穿插的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阅 读小说。了解主要情节是什么,然后分析小说中穿插的对对歌、提亲、赛龙舟、捉鸭子等苗 族风俗与主要情节、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写以歌求婚、兄弟让婚、外 公和翠翠相依之情,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态和人生的方式,体现了作者理想美的执着追求, 他以这种具有原始野性的纯真朴实的人情美、人性美。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 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小说穿插对对歌、提亲、赛龙舟、捉鸭子等苗族风俗,描写了湘 西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展现了作品中人物美好的人性,具有诗意。 【点睛】名著阅读的方法:1、感知内容,把握情节。通过阅读首先是要感知作品内容,了解 它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人、什么事,故事的情节是怎样发生、发展、达到高潮且结束的, 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都是在情节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 展现出来的,因此阅读小说必须把握故事情节。2、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环境。要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倾向,了解一些作品写作的历史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动机以 及作品问世以来人们的评价等。3、分析人物形象。不同的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能表现的 - 29 - 侧重点不同,例如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侧重于通过人物的外在肖像、语言、行动去体现人物性 格;而外国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更侧重于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展示,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的主要特征及个性是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的关键。一个人物的思想性格 是多侧面多层次的,一般来说少见单一集中的,可是在诸多方面中往往有能够集中鲜明体现 其主导思想性格的因素,使他有别于其他人物而不雷同。4、理解作品思想主题和意义。小说 主题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它有待于读者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去获得。有些 小说的主题不是单一的、可确定性的,而是立体的、多层次的、不确定性的,还需要读者结 合自己的实际去理解。有些名著需要多次阅读,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 收获。5、感悟与收获。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抓住感悟,可以采用圈点批注法、抄录精彩片 段法,写读书随笔、札记、读后感、人物评论、书评、艺术评论等,随着读书量的增多与质 的深入,必将会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与能力。除此之外,小说作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 现形式,为学习写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音乐在古代为别的艺术所利用,在中世纪又成为宗教的装饰。巴赫给它解放,使它独立 为“纯音乐”。到了现代,纯粹的音乐中又掺入别的分子了,但这一次不是音乐为别的东西 所利用,而是音乐利用别的东西。音乐仿佛是从长期的奴隶生活....中脱出,暂时闭居在象牙塔 中,现在又自动地走下象牙塔来与世人相见。这便是标题音乐的发生,即依照标题作曲,在 曲中用音描写标题所示的内容。它是近世浪漫音乐的名物。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差别,前 者以形式为主,后者则注重内容。古典主义的艺术,有一定的形式与一定的美的标准;而浪漫 主义的艺术,则注重独创,崇尚清新。起初作曲家运用音的巧妙的结合,自由地陶写胸中的 情绪与感兴,后又渐渐把外界的自然音加以音乐化,加以诗化。贝多芬是浪漫乐派的先驱, 贝多芬以前的音乐,大都是“绝对音乐”,当时盛行的“室内乐”,就是以音乐美为本体而 不描写事象的绝对音乐。室内乐是王公贵族的宫室中所演奏的音乐,贝多芬给室内乐解除贵 族的束缚,使其始脱离贵族而独立。同时他又倡导音乐的事象描写,他的九大交响乐中有三 曲是有标题的,即《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这三曲交响乐,不仅表现出 对于英雄、田园、命运的抽象的观念,而且具体地描出英雄的力与悲哀、牧童的快乐命运与 人的葛藤,所以贝多芬是近代标题音乐的祖先。 (节选自《丰子恺谈音乐》,有删改) 27. 解释文中加点的“奴隶生活”的具体含义。 - 30 - 28. 根据文意,依次写出音乐发展过程中的流变名称。 29. 为什么说“贝多芬是近代标题音乐的祖先”? 【答案】27. 奴隶生活指音乐在古代为别的艺术所利用,甚至成为宗教的装饰。 28. 纯音乐、标题音乐 29. ①贝多芬是浪漫乐派的先驱;②贝多芬给室内乐解除贵族的束缚,使其始脱离贵族而独 立;③他又倡导音乐的事象描写。 【解析】 【2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需要从上下文寻找答案,首先定位答题区间,再 找出相关解释含义的语句,概括回答即可。本文中提到音乐的“奴隶生活”,是这样描述的: 音乐仿佛是从长期的奴隶生活中脱出,暂时闭居在象牙塔中。首先要从“奴隶生活”这个词 来理解,要知道奴隶的生活是被束缚的生活,是受别人支配的,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然后, 再结合文章内容看,“巴赫给它解放,使它独立为‘纯音乐’”。那么音乐是受什么的支配 和束缚的呢?文章第一句明确指出“音乐在古代为别的艺术所利用,在中世纪又成为宗教的 装饰”。因此可知,“别的艺术”“宗教”是当时音乐的支配者,可得“奴隶生活”的具体 含义,即奴隶生活指音乐在古代为别的艺术所利用,甚至成为宗教的装饰。 【28 题详解】 本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 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 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本题中,音乐从在古代为别 的艺术所利用,在中世纪又成为宗教的装饰,到了巴赫时使它独立为“纯音乐”,然后又掺 入别的分子,利用别的艺术,原文“这便是标题音乐的发生,即依照标题作曲,在曲中用音 描写标题所示的内容”,成为“标题音乐”。所以,从音乐发展过程中的流变看,音乐共分 两个阶段,即“纯音乐”和“标题音乐”。 【2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 思路。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抓住段落的主要内容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即可。 通过阅读文章可知,“贝多芬以前的音乐,大都是‘绝对音乐’,当时盛行的‘室内乐’, 就是以音乐美为本体而不描写事象的绝对音乐”,而“贝多芬给室内乐解除贵族的束缚,使 其始脱离贵族而独立,倡导音乐的事象描写”,尤其在自己的作品中,如他的九大交响乐中 - 31 - 有三曲是有标题的,这三曲交响乐,不仅表现出对于英雄、田园、命运的抽象的观念,而且 具体地描出英雄的力与悲哀、牧童的快乐命运与人的葛藤。综合以上内容可知,贝多芬前的 音乐是“纯音乐”,贝多芬倡导音乐的事象描写,把外界的自然音加以音乐化,加以诗化, 是浪漫乐派的先驱,所以说贝多芬是“近代标题音乐”的祖先。 - 3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