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6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语文(第02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专题 01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18 届山西省运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美学 骆冬青 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汉字的造字原理,以 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 更加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 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 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 深刻的致思方向。汉字构造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 论。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 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的 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其中奥妙,虽与书写的物质变 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 字的美学原则的探索。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 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汉字之中的文 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 内核,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 音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 又一深刻的方面。若深究“文”①之含义,则“文化”本身即为“审美化”的重要体现。所 以,在汉字中积淀的文化史,包含着许多美学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每个汉字都是一 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还是一种哲学。而这些内容,与其他文字不同,是深刻地蕴涵 于汉字的训释之中的。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②之所以重要,显然并非“识字”那么简单。或 者说,广义的“识字”,正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审美的感悟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汉字“偏旁”的构成,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持久的谱系。这当然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 相关,但是,汉字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应对物质世界的变迁,灵动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 自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关。汉字本身内在的美学谱系与汉字观照世界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 的关联。许慎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 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这里的“俯仰”“观象”、“观法”, “近取诸身”等,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在文字本身中如同活 化石般被凝定。 汉字美学的蕴涵,不妨说是无尽的。中国文化的蕴涵,在汉字美学中具有相当充分的体 现。从汉字到汉语,当是一个更广远、更深邃的美学境域。可是,“汉字美学”的独特性, 却可以自成一体,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我们瞩目于“汉语美学”,但 更注重“汉字美学”的奠基性。 (选自《文史知识》《汉字蕴涵的美学》) 【注】①文:许慎《说文解字序》:“文者,物象之本。”②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 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许慎的“六书”说对汉字的造字原理作出了经典阐释,不需要进行进一步归纳和补 正。 B. 汉字在对字音字形的分析中就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史内容,类似情形也出现在西方文 字中。 C. 汉字内在的美学谱系与其观照世界的方式间的关联,是其能长久灵活地承担表达任 务的原因。 D. 汉字美学具有独特性,可自成一体,它虽然只是“汉语美学”的一部分,却是其基 础所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列举“甲骨文”和“六书”两个事例,对比鲜明地论证了研究汉字构造原则 是探索汉字美学的开端。 B. 作者以许慎包羲氏治理天下的话为论据,论述了汉字与世界建立深刻关联的过程。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汉字中的文化精神,彰显了作者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 立场。 D. 全文围绕对汉字构造美学原则的探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其在汉字美学研究中的重 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只有对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进行深入探索,才能投到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 B. 只要深入了解汉字的造字原理及蕴含的中华文化,就抓住了汉字美学的核心内容。 C. 传统的小学并不只是简单地教人识字,也包含审美感悟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而很 重要。 D. 具有无穷无尽蕴涵的汉字美学,能够相当充分地体现中国文化的蕴涵。 【答案】 1.C 2.A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意。A“不需要”错,原文是“或许可以”;B “类似情形” 点睛:解答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先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 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看选项有无改变文 章的表述等。 二、【18 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忠孝仁义与汉代法制的建构 援孝入律,虽是对周秦以来法律制度的继承,但在法律实践中又一改秦法以弦制手段推 行的弊端,在基层社会组织中,设立孝悌、力田、三老等乡官制度,以孝悌伦理劝谕风化, 敦厚民风;在官员的选人制度上,以孝廉作为汉代选官的重要科目,促进了孝道伦理的推行; 在养老制度上,以多种形式优抚老年,将孝道伦理推广到整个社会,形成敬养老人的良好社 会风气。在刑罚制度上,严惩不孝犯罪。这样就构成了教化与惩治相结合、德治与法治相结 合的社会治理模式。董仲舒提出的“春秋决狱”,不仅解决了孝道伦理法律化的道德难题, 也为法律伦理化提供了理论论证。孝伦理法律化以其极大的强制性使得孝伦理得以积极参与 汉代的政治生治,孝伦理的社会化则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方式,使孝伦理观念成为社会全体成 员普遍的价值诉求与伦理原则。 忠伦理与汉代法制的结合,一方面体现在“不忠入律”,汉代法律把不忠行为的种种体 现,诸如大逆无道罪(包括谋反、降敌、大逆罪等)、不道罪(包括诬罔不道、漏泄省中语 不道、匿反者不道、上僭不道、奉使无状不道)、不敬、大不敬等不忠行为纳入法律体系中, 体现了“君为臣纲” 在封建法律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东汉时期形成的《忠经》成为 固定化的法典,标志着两汉时期忠伦理已经成为一种系统而宋整的政治(法律)伦理学说。 《忠经》对忠的概念作了系统阐释,并且赋予忠以神秘化的宗教意蕴,并把忠君作为最高道 德准则,看作是最高的政治价值,强调恪守忠德所产生的政治功能。《忠经》由统治者通过 教化向社会成员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灌输,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价值现念,使忠君道德得到 所有社会成员的认同。而统治者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援忠于律,进一步任化了《忠经》的法 律地位,使《忠经》不仅是一种探讨如何忠君事上的理论学说,而且成为了具有封建法典意 义的法律制度。在现实的法律实战中,忠孝伦理的矛盾与冲突,造成了人们在忠孝关系的伦 理抉择上的两难困境。在忠孝一体的情况下,以孝劝忠、移孝为忠、忠孝两全是人们行为的 正当选择;在忠孝发生矛盾与冲突的情况下,则呈现出由汉代前期的孝重于忠到后来忠重于 孝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忠孝之间的内在联系,忠孝矛盾一直未能被克服,从而形成了道 德佴导的一个重要误区。 汉代伦理与法制的融合内贯着自然一秩序原理、家国同构原理、伦理一政治原理,这三 项原理是和谐之道在自然、家庭和国家中的体现。家庭的伦理秩序与国家的政治(法律)秩 序是一种等级结构,由家庭伦理关系与国家政治关系构成的等级结构沿着宗法血缘这个原点 向外扩展,人的身份等级及其权利义务都会随之递减。但无论如何,维系家庭与国家和谐的 人伦规范与秩序原则都没有变,家庭重孝道,国家重忠道。忠孝虽有侧重,但往往又密不可 分。忠孝仁义与法律长期纠葛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法系伦理法的鲜明特征。道德渗透于法律 之中,使得原本严肃的法条带有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亲情;而法律进入伦理之中,使得原本 柔性的伦理似乎补足了钙质而具有更为刚性的强制力量,可以有效地维系伦理秩序。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6 年 8 月 25 日)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 汉朝对乡官、选人、养老制度的设计,既体现着对援孝人律传统的继承,又体现着 对周秦 援孝入律弊端的自觉规避。 B. 董仲舒提出“春秋决狱”,解决了孝道伦理化的道德难题,使孝伦理观念成为社会全 体成员普遍的伦理原则。 C.《忠经》是成于东汉的一部法典,是忠伦理于东汉发展成为一种系统而完整的政治(法 律)伦理学说的重要标志。 D. 以孝劝忠,移孝为忠、忠孝两全是在忠孝一体情况下的可能选择,而忠孝一体情况 的存在并非任何时候都是如此。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周秦时代就已经援孝人律,而且采取强制措施加以推行,只是结果未必有利于孝伦 理在社会的落地生根。 B. 汉朝援孝入律,又“不忠人律”,而现实忠孝并非都能一体,所以是忠是孝的选择有 时成为“二难选择 C. 汉朝的伦理建设和法制建设相融合,其中贯穿着自然、家庭和社会相互和谐的基本 精神,即“和谐之道”。 D. “家国同构原理”视家庭的伦理秩序与国家的法律秩序为等级结构,它们都是沿着 宗法血缘向外扩展。 6.下列对文中的内容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之所以说《忠经》是一种探讨如何忠君事上的理论学说,是因为《忠经》对忠的概 念作了系统的阐释,并高度评价忠君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 B. 《忠经》本是忠伦理的理论著作,之所以成为具有法典意义的著作,则是因为统治 者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援忠于律,强化了《忠经》的法律地位。 C. 文本先是从《忠经》本身的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进行阐释,接着从统治者的积极推 崇进行论述,从而阐明《忠经》特殊地位形成的缘由。 D. 伦理建设和法制建设相融合的特点,让中华法系伦理法具有了鲜明特征,这种特征 体现为使严肃的法条带有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亲情。 【答案】 4.B 5.C 6.D 【解析】 4.试题分析:概括失当。因为“使孝伦理观念成为社会全体成员 普遍的伦理原则”是 汉朝乡官、选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 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 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C 偷换概念。 6.试题分析:观点概括错误。“原本严肃的法条有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亲情”只是“鲜 明特征”的一个方面的表现而已。 三、【18 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所谓时间 上的阻隔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时代之隔。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 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 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 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 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 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人却时常多 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 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词使我们从 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词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 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 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 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 一人之所以要有记忆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 说认得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 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它们并不 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 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 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 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人不 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 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构筑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构筑桥梁, 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人的生活和时间的关联中,词是最主要的桥梁。有人说,语言造成了人,那是极对的。 《圣经》上也有上帝说了什么,什么就有了,“说”是“有”的开始。这在物质宇宙中尽管 可以不对,在文化中是对的。没有象征体系也就没有概念,人的经验也就不能或不易在时间 里累积, 但是词却不一定要文。文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符号,就是字。词不一定是刻出来或写 出来的符号,也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语言。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 定有“文字”。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节)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和其他动物都能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人时常依靠一个象征体系的帮助,和时间 的接触比其他动物和时间接触要复杂些。 B. 一个小白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是它在具体情境里,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得到的 个别经验,并不能相互传递和学习。 C. 文化作为累积下来的社会共同经验,不能只靠人的本能保存,更要靠人凭借抽象能 力和个人记忆互相学习,逐渐累积而成。 D. 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属于个人经验的“过去”的投影,还包括了代表着社会 共同经验的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时间各句的角度论证了可以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词是打破人和人传情达 意过程中的时间阻隔的桥梁。 B. 文章主体部分立足于人的生活与时间的关联,依次从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时代 之隔等两个方面展开论证。 C. 文章举小白鼠的例子,旨在通过对比,论证人有别于其它动物,能依靠象征体系大 同时间阻隔,而拥有文化。 D. 以文章结尾阐明词与字有别,文化中必须有“词'但不一定有“文字”,这是从另一 角度对文章开头观点的辩驳。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空间和时间阻隔的情境里,只要人和人传情达意就会产生文字,所以不论古代还 是现代,城市还是乡村都有文字存在。 B. 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是因为学习是要改造本能的行为方式,习得新的行为 方式,这新旧更替即有了今昔穿越。 C. 记忆是时间中的桥梁,如果人的记忆完全消失,文化就失去了赖以维持和传承的重 要条作,我们的的时间可以说是阻隔了。 D. 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 这一连串中的“当前”是剪不断的时间链。 【答案】 7.C 8.D 9.A 【解析】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 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 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 D 论点之间的关系理解错误。 9.试题分析:强加条件关系、因果关系,从文末可知:文字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符号、 而词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可见传情达意不一定产生文字.且依据常识可知传情达意 的工具有多钟。后面的结果因此也依据不足。 四、【18 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 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 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 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 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 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 •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 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 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 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 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 “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 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 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 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 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 忑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探自己的 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 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 之赏识也。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做了巧妙的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 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 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后两句张籍对其作了肯定的回答,同 时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作 诗的本意。 “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的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 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0.下列关于“知人论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知人论世”就是要联系作家的生平遭际、思想为人和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 条件等,来理解和评价诗歌。 B. “知人”是指对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动机等作了解;“论世”是指考察文学作品 内容要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 C.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 即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法”。 D. “知人论世”作为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广为人知,影响深远,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 作品鉴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王国维运用假设论证法指出,如果已经做到了知人论世,还不能正确解读诗歌,这 样的读者是很少的。 B. 清人黄子云、章学诚的论述,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了评论诗文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 世处境和时代背景。 C. 鲁迅和朱熹对陶渊明的评论,都指出其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知人 论世”的必要性。 D. 朱庆馀和张籍的献酬诗,极富生活气息,看似写闺情,实则另有深意,以此论证了 “知人论世”的重要性。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作品相关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 B. 如果对作品任意取舍,不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就必定会影响到对其作 品的理解。 C. 如果不用“知人论世”进行赏析,那么《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很可能被看成闺情诗。 D. 有了文学常识的积累,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能力,就构建起了文学 史的框架。 【答案】 10.C 11.A 12.D 【解析】 10.试题分析:“知人论世法”是后来文论家提出来的,不是孟子。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 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 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此题 C 项张冠李戴。 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五、【18 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文化复兴是一种文化自信,它意味着文化的绵延不断。何为文化?马林诺夫斯基将文 化分为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即生产、生活工具;组织层次,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组织; 精神层次,即伦理、价值取向,等等。五千年来,器物层次和组织层次的中国文化都在发生 变化,但以“仁”为核心的传统伦理价值体系始终绵延不断。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以 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都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延续的体现。 ②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力不断释放,以儒家文化为重要传统之一的中华文化,能 否与经济基础发展相适应并不断演进,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器物、组织、精神三个层次自洽 的文化体系?答案是肯定的。 ③当西方还是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就已是一个市场经济体系的社会。在欧洲中世纪, 农民是半农奴,依附于土地,而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已经有相当活跃的劳动力市场, 商品市场也颇为活跃。可以说,中华文化以及以“仁”为核心的传统伦理价值跟市场经济体 系是共容的。 ④从文化自我更新的角度来看,中华文化既能适应经济基础不断提升、政治组织与经济 组织不断变化,又能保持其精神实质,并以相应形式与变化相呼应。以儒家为例,孔子所以 被称为“圣之时者”,是因为他总是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他的述而不作是有选择的, 他把过去的经典按照时代需要给予了创新性整理和诠释,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以儒家文化为重要传承内容的中华文化有能力随着时代而调整、创新,这一点也可以从“亚 洲四小龙”有能力在儒家文化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得到证明。 ⑤当一个文化体跟另外一个文化体碰撞时,就会有强势弱势的差别,其决定因素在于经 济基础。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中国的经济基础,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完全有可能不断提 高。而且,只要有意识地实践、倡导,中国文化也有能力保持其核心伦理价值取向,根据时 代的需要不断地进行上层建筑的创新。 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不仅会继续保持经济的稳步发展,而且会将中 华文化发展为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之一。除中国以外,世界上还有 65%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 国家,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有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梦想和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不仅是 中国梦实现,还因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条件相似,来自于中国复兴经验总结出来的理论,很 有可能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为人类不断贡献其理论创新与文化自信的力量。 (摘编自林毅夫《从经济学视角看文化自信》,原载于《人民日报》)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文化的器物、组织、精神层次不断变化,但核心价值体系始终绵延不绝。 B. 中华文化伴随经济发展会形成完整的自治体系,从而适应并不断演进经济基础。 C. 以儒家文化的“仁”为核心的传统伦理价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D. 为了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中华文化要不断随时代变化进行创新。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经济学视角审视文化自信,较为充分地阐述了文化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B. ③段在中西对比中例证了中华文化及其传统伦理价值可与市场经济体系相容。 C. ④段中作者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论述了中华文化可以随时自我更新。 D. 文章从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文化更新与发展等方面论述了论题。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演化要适应经济发展,可见,孔子有选择地述而不作是为了适应经济文化。 B. 只要不断提高经济基础,中国文化就会在与其他文化体的碰撞中占据主动。 C. “亚洲四小龙”的事实说明,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以中国复兴理论为指 导。 D. 对中华文化内在关系和外在关系的认识都让我们对中国的文化复兴充满自信。 【答案】 13.C 14.C 15.D 【解析】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 项,原文是“器物层 次和组织层次的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 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六、【18 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族学视野下的中国书法 罗海东 中国式文人以独特的审美情感和系统的技术枝巧用毛笔书写汉字,书写主体的集体人格 化、书写工具的强大表现力、书写技法的高度程式化、表现客体的形音义自足与千变万化, 使得中国书法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写字”,成为民族特色鲜明的专门艺术。在中国艺术内 部,书法也颇有代表性。文字是文明最基本的要素,而汉字的实用与书法的审美一体两用密 不可分,所以中国书法地位特殊。历史上,汉字始终是中国的通用文字,故以汉字为载体的 中国书法,民族跨度较大,更加广泛地承载着 56 个民族所共有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天人合 一的自然观、阴阳调和的辩证法、自强不息的生命观、写意抒怀的艺术观等,在中国书法中 均有集中的、综合的反映。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自然依随汉族的文脉而发生、发展,同时也得益于中国少数民 族的参与和创造。早在东周时期,鲜虞族建立的中山国所出“中山三器”与“守丘刻石”, 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作。楚汉相承,由南方少数民族参与创造的先秦楚系书法与周—秦文 字系统一道,对汉代书法产生重要影响。正是在汉代,篆、隶、草、行、楷五种书体创立完 备,从此中国书法以风格史为主线,不断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资源 南北分流,由此逐渐形成 1700 年来中国书法碑、帖两大体系双峰并峙的基本格局。北方少 数民族直接确立了北碑体系,也间接促进了南帖体系的发展。元代,朝廷为笼络士人,礼聘 宋朝宗室赵孟頫并推赏其书法,赵氏倡导的复古书风,亦使宋末颓微的中国书法重回传统正 道。同时,以鲜于枢、康里巎巎、耶律楚材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书法家群体,以其特殊的身份 地位和较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书法的保护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代,许多皇帝 偏爱书法并身体力行,对中国书法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康熙、乾隆二帝,分别崇尚董其 昌和赵孟頫这两位继承型的帖学大家,令清代前期书坛延续了书法正脉。清代中后期,由于 文字学和考古学的发展,促成了碑学中兴的局面。 因此,中国书法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在中华文 化整合中的标志作用。中华文化整合的核心内容,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混融,其关键点 在政治军事上表现为秦(代表黄河文化)灭楚(代表长江文化),在文化艺术上则以汉字(书 法)之“书同文”为标志;其次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文献功能。书法遗迹即文字遗存,不仅 可与其他文献相互印证,甚至在相关文献损毁阙如时成为研究某段历史某些问题仅有的线 索,堪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例如被誉为“篆中之草”的《散氏盘》铭文,本为一篇地 契,却是研究西周晚期诸侯国纠纷与土地流转制度的珍贵文献;再次对中国社会的维系调和 作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中和简静、含蓄深沉为主要审美取向,具有人文化育功 能,关乎科举应试需要并与儒、释、道兼通的中国书法,为统治者治人尤其是治士独特贡献。 不仅所有读书人都要学书法、用书法,受到书法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入世不利的文化精英 如苏轼、徐渭等,往往也以书法释怀寄情、寻求精神的超逸。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书法兼实用与审美于一体,融合了写意抒怀、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等中国艺术观, 具有很强的民族象征意义。 B. “北碑”即北朝刻石的通称,淸朝中后期,人们追捧“北碑”,进而促进了文字学和 考古学的发展。 C. 中国早期的“先秦楚系书法”与“周-秦文字系统”都融人了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 智慧,对中国书法影响深远。 D. 元代帖学大家赵孟頰开一代书法古风,鲜于枢、康里巎巎等北方少数民族书法家也身 体力行,共同促进了书法的繁荣。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中国文人与中国艺术两个角度切人,分析了中国书法的显著特点,点明本文 的核心议题:中国书法实用性与审美性完美统一。 B. 文章以大段文字论述了中国历朝历代少数民族——包括处于统治地位的少数民族领 导阶层一一对中国书法的重要影响。 C. 文章以《散氏盘》铭文为例,论证了中国书法遗迹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具有文献功能, 尤其是在相关的文献缺损难寻或遭到毁坏的时候。 D. 文章一方面写中国书法对于多民族中国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写中国少数民族广泛 参与创造了中国书法,突出了“民族学视野”论题。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中国书法始终是以作为通用文字的汉字为载体,所以其民族跨度极大,广泛地承 载着 56 个民族所共有的民族精神。 B. 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中国书法不仅在文化整合中具有标志性作用,而且维 系调和着中国社会,具有人文化育功能。 C. 如果董其昌和赵孟頫,不临摹古法,不注重传承,他们就不会成为声名显赫的帖学 名家,也不会得到康熙、乾隆皇帝的推崇。 D. 中国书法不仅追求中和简静、含蓄深沉的审美境界,而且汇聚了儒释道三方的思想精 华,为统治者招贤纳士做出贡献。 【答案】 16.D 17.A 18.D 【解析】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 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中国书法实 用性与审美性完美统一”不是本文的核心议题。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作答时将各个选项 带入文本中,找到相关的信息进行辨析。D 项,“汇聚了儒释道三方的思想精华”,与文意不 符。 七、【18 届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起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道”的精神紧密相连。 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 也,明也,悠也,久也。”正是以山高水长来形容仁爱之道。同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所以,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 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关系。而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居“藐姑射之山”,“乘云 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更是一种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老庄哲学,成为中国山水 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 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更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一大特色。佛教徒们“性好山泉, 多处岩壑”。建于深山之中的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山水的亲近 不仅有利于僧人们的修悟,也是他们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的表现,于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便有 了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 透过对儒道释哲学与山水关系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三者对山水的态度有着本质 的相通之处,即都乐于从山水中得到审美愉悦,并且将山水大美与主体人格塑造和人生境界 的不懈追求统一起来。而在山水文化基础上诞生的山水画,“以形媚道”,体现出中国哲学精 神的深层内核。中国山水画,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切入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的最佳途径。 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上的山水画,为山水画家创造了一个走向“天地境界”的通道, 为山水画的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体验“天地境界”的审美空间,它可以让欣赏者 “澄怀观道”,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实现主体人格的超越。 可以说,山水画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山水画深刻影响和熏染着中国人的审美品 格、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毫无疑问,山水画精神的传承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精神的延续和 发展。 当代的山水画家,担负着“正本清源”,让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魅力发扬光大并且 将传统山水画进行“创造性发展”的历史使命。 “正本清源”的“源”不仅仅是山水画艺术层面上的“源”,不仅仅是明清,是唐宋, 甚至是春秋,它更是中国哲学和美学之源,是对“道”的体认。如龙瑞先生所言:“我们所 谓的‘正本清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中国文化核心思想进行的还原。”当代的山水画家, 应该在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精神深刻体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创作,不仅表现天地山川的自 然之美,还表现出画家的秉赋、襟抱和人格境界之美,从而让人们在山水画面前产生感动, 产生震撼,产生共鸣,感受到艺术之美,进而感受到山水之美以及中国人生生不息感天悟地 的人文精神之美,重新建立与山水自然的亲近与和谐的同构关系,最终深刻体验中国哲学的 “天人合一”之境,感受“天地境界”,实现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自我超越。 历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山水文化基因正流淌在自己的文化血脉里不被大多数山水 画家和大众所认识,山水画几乎成为“高处不胜寒”的濒危遗产。因此,当代山水画家应承 担起“教育和传播”的责任,“志道”,“弘毅”,真正担负起任重道远的文化使命。 (摘编自陈仕彬《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是道家的老庄这些,历代山水画家都受到他的影响。 B. 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因为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所以具有较高的审美感受力,从 而在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C. “以形媚道”的中国山水画为欣赏者提供了一个切入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的最 佳途径。 D. 中国山水画通过为欣赏者提供了深邃而广阔的审美空间来使欣赏者获得审美愉悦和 人格人生境界的自我超越。 20.系列对原文沦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引用《礼记·中庸》里的话,充分证明了儒家的道德感悟是和山水联系 在—起的。 B. 认为儒道释哲学对山水的态度有着本质的相通之处,这是文章论述当代山水画家应 该承担文化使命的前提。 C. 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道”的精神紧密相连是文章的中 心论点。 D. 建立于深山中的寺庙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论证佛教和山水紧密融 合的例证之一。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水画几乎成为“高处不胜寒”的濒危遗产,言下之意是说山水画家和大众没有认 识到中国的优秀文化基因正流淌在自己的文化血脉里。 B. 山水画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能否传承山水画精神的内核,直接关系到中国文 化精神能否得到延续和发展。 C. 当代的山水画家应该在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精神深刻体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创作, 使山水画的欣赏者实现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自我超越。 D. “正本淸源”的“源”包含着中国哲学和美学之源,包含着对中国文化中“道”的 体认和对中国文化核心思想进行的还原。 【答案】 19.D 20.C 21.A 【解析】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 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 括错误等方式。本题是曲解原文意思。 八、【18 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11 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这是全人类 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中 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现实。它反映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格局 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休戚与共。 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先发国家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获得超 额利润,并导致巨大的国际贫富差距。在这一阶段,我赢你输的博弈使发达国家获得了巨大 的收益,并导致了世界各国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然而,进入全球化的第二阶段,这 种输赢分化的博弈正在衰退,代之而起的是命运与共。“命运”一词,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 理解,是指人的生死、贫富、祸福、苦乐遭遇。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命运与共表现在经 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如,在经济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危机都会迅速传播和扩散,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再如, 在政治和社会等层面,西方国家支持怂恿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而这些国家的社会动荡导 致的难民潮,却使西方国家本身的治安陷入紧急状态。所有这些现象都昭示着,输赢分化的 全球化时代行将结束,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时代正在到来。 在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阶段,只有相互扶助、相互促进、利益共享,才能共同发展、共 同繁荣、共保安宁。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反映了在全球化新阶段世界利益关系格局的这种新变化。 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我们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求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结构。如,在经济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合作共赢, 共同发展、利益共享,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方利益;各国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 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 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 人权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维度。全球人权治理的目标,是促使各个国家尊重、保护和促进 人权的实现。它既是全球治理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又是对全球治理过程、方式和手段的重 要“边际约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对全球治理提出了要求,也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 提出了反思和重构的要求。 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超越西方自 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约束国际霸权主义的为所欲为,从人类命运休戚与 共的视角调整个人人权、各国人民的集体人权和人类集体人权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确保在 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整体的生存、发展、安全和健康。 (选自常健《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2017 年 6 月 15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习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着眼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长远利 益提出的方案。 B.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开放贸易壁垒,不能搞贸易 保护主义。 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是针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深刻反思和重构的要 求。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其中一个要求是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 原子论视野。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立论的前提是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 持续发展。 B. 文章分析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日益加深的格局,并因此要求人们承 认现实并直面现实。 C. 文章在论证中,认为全球化分为两个阶段,并以大量篇幅阐述了第二阶段的特点以 及对策。 D. 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先交代时代背景,引出概念,然后逐层分析概念 的内涵和要求。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球化的第一阶段,虽然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但是人类利益格局相 互依赖感还不是很强。 B.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在经济上都很难独善其身,如果荷兰国家的主权债务出现了危机, 甚至会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C. 如果西方国家依旧秉持过去的做法,挥舞人权大棒来干涉别国内政,“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就永远无法实现。 D. 只有超越西方狭隘的人权理论,按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世界才能变 得和谐美好。 【答案】 22.D 23.B 24.A 【解析】 22.试题分析:A“中国长远利益”缩小原文含意;B“开放贸易壁垒”无中生有;C“主 要是针对”主次不分。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 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 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九、【18 届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第二中学、醴陵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两校期中联考】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为什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是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现在普遍应用的科学之 技术,都来自数理科学。数理科学的机械自然观与自然本身是有冲突的。科学及其技术的力 量越强大,冲突越激烈。 数理科学的代表是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它建立在机械论、决定论、还原论的世界图景之 上。牛顿时代有种说法,“上帝是一个钟表匠”,整个宇宙被看成一架机器,由一系列机械连 接的构件组合而成,它是物质的,没有内在生命,这是机械论;这架机器可以分离、拆卸, 也可以重新安装、重新组合,这是还原论;只要掌握每一个部件的细节,就可以对整个机械 的运行做完全确定性的计算和预期,这是决定论。按照这种机械自然观的世界图景,整部宇 宙机器的运行遵循既定的、统一的物理规律;这些规律能够被人获知,写成数学方程;这些 方程可以计算。数理科学试图通过计算,对大自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言。进而,通过其技 术,直接对自然进行干预。于是,大自然成为人类研究、分析、计算、控制、改造、重构的 对象。大自然失去了其曾经的主体地位,变成了纯粹的客体,人类则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权 力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 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中,整个社会都把资本增值作为最高目标和最高行为准则,人类 通过科学对自然的改造也不例外。数理科学不仅为工业文明的意识形态提供支持(机械自然 观、人类中心主义、社会进步观等),还提供有助于资本流通、增值的技术。反过来,社会 也对这样的科学和技术予以支持,使得其获得更多的资源,从而加强了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 数理科学的实际操作方式是:从自然之中切割出一个局部,忽略这个局部与其他部分之 间的关联,建立理想化模型,再用数学方程来描述这个局部,此所谓科学规律。美国科学哲 学家约瑟夫·劳斯认为,科学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实验室中的地方性知识。人们把基于实验 室的科学技术强行应用于大自然(“大自然的实验室化”),必然要对自然的整体性造成破坏。 大自然也不会甘于“被”的命运,在整体上不会服从人类从局部自然中获得的规律。人类行 为在长时段导致的后果,就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一项科学的技术在应用之初,它的好处是当下可见的。而其负面效应则很难马上就被人 知晓。原因大致如下:有时候,负面效应要很长时间之后才能被人认识到;有时候,负面效 应是分散的,并不集中表现为单一的效应,难以找到责任者;还有很多时候,负面效应的承 担者与正面效应的享受者不是同一个人群,比如享受者是城市白领,承担者在生产第一线; 更有很多时候,负面效应的承担者并非人类,而是自然环境,它不会说话;还有一种可能, 承担者尚未出生,因为其影响在很久以后。由于负面效应显现的迟滞性,它一旦显现,就已 经晚了。并且,一经显现,就不可逆。 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数理科学把整个宇宙看成一架机器,认为它由一系列机械连接的构件组合而成,它 是物质的,没有内在生命。 B. 我们现在普遍应用的科学技术都来自数理科学,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就是数理科学的 代表。 C. 数理科学强调用准确的分析和精确的计算来对大自然进行研究、分析、计算、控制、 改造、重构,从而避免产生负面效应,为人类造福。 D. 推广数理科学及其技术,其负面效应的显现具有迟滞性,但是它一旦显现,就会给 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不可逆转。 2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是内在的、不可避免的,但这个负面效应将随着科学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而得到彻底解决。 B. “上帝是个钟表匠”的命题是错误的,是对万能的上帝的亵渎;上帝一定能引导人 类用科学技术解决推广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 C.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成果辉煌,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生 活越来越好。以后,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其负面效应也会日渐消亡。 D. 人类必须对已经运行了 300 年的工业文明进行彻底批判,对科学及其技术的内在属 性有清醒的认识,才有可能走上生态文明的道路。 2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成为科学技术研究、分析、计算、控制、改造、重构的对象,人类相信自己 有能力、有权力对自然进行控制与改造。这是数理科学的机械自然观的观点。 B. 文章中作者从分析数理科学的实际操作方式入手,指出数理科学不仅为工业文明的 意识形态提供支持,还提供有助于资本流通、增值的技术,从而加强了对自然的控制与改造。 C. 作者认为科学是一种实验室中的地方性知识,人们把基于实验室的科学技术强行应 用于大自然,必然要对自然的整体性进行破坏,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D. 文章最后一段分析科学技术应用其负面现象在应用之初很难被发现的五点原因,表 明科学技术应用产生的负面效应正在危害而且将会越来越严重地危害自然与人类。 【答案】 25.C 26.D 27.C 【解析】 25.试题分析:数理科学的机械自然观与自然本身有着根本的冲突,这种冲突,自然会 危害人类,再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 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 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C 项张冠李戴。 十、【18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八校高三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君子”为中国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今天人们仍将“君子”作 为人格美的典范。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统治者,自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理 想人格。很多论著中都有这样的解释: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 人。 《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 则。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 人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拥有 自立于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强调 在政治实践中贯彻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子曰:“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这表明,《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正是通过学《诗》,君子才更 具有人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 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但很多时候,人总要面临仁 义与利益的选择。《里仁》篇对此表达了明确的看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处也。” 君子知礼,以礼来处理人与自身、他人、社会的关系。《论语》中以君子衣食住用等方 面的礼节来表明君子好礼的品质。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 的品质。在周礼几近消亡时,孔子的弟子问他是否可以结束一些祭祀仪式了,孔子表现得十 分不舍。他难以割舍的不是礼的具体形式,而是礼所包含的精神导向作用。这不仅是对长幼 有序、尊卑有法的留恋,更是对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不舍。 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君子”形象所承截的人生美学价 值一直是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君子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是理想形象: 博学多识,仁义知礼,德行高尚:有治国安邦之能;处下位不馁,居上位不骄。在道德和行 为上,君子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始终令人神往。当今时代,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一代人,我 们仍然向往君子式的人生。 (摘编自杜晓丹《<论语>中君子的人格之美》,有删改) 28.下列关于“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一直以来都有把“君子”作为理想的道德人格典型的传统;即使在今天人们依 然把它作为人格美的典范。 B. 虽然“君子”曾经是指统治者,但根据诸多论著的解释可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 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C. “君子”要想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借 以提升内心的人格修养。 D. 《论语》中的“君子”,不仅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而且有着极好的行为准则,所以 他们有着几近完美的人格。 2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只学习而不思考或者只思考而不学习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二者结合,才能拥有自立 于世的能力和洞穿一切的眼光与视野。 B. 在孔子时期,《诗》是君子修身的重要内容。体现君子人生美学意义上价值的仁义和 知礼,正是通过学《诗》获得的。 C. 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利”的态度明显不同,君子追求的是一种以“仁义”为核心的 道德感,他们从不考虑物质和名利。 D. 君子知礼好礼。与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礼节相比,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 重更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 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与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就不去享受,这是儒家在 处理仁义与利益之间的矛盾时持有的鲜明态度。 B. 在一些祭祀仪式的去留问题上,孔子并非难以割舍具体的形式,而是留恋长幼有序、 尊卑有法,更不舍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C. 几千年来,“君子”形象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始终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 这与君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关。 D. 无论在道德上迸是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地不断散发着人格魅力。在当今时代,君 子式的人生仍然让有知识、有理想的人为之神往。 【答案】 38.D 29.C 30.C 【解析】 28.试题分析:强加因果。“极高的内心修养”和“极好的行为准则”都属于完美人格 的一部分。也不存在递进关系。 29.试题分析:说法绝对。从文中“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可知,君子从不考虑的是 不义之富与贵。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 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 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C 混淆范围。 30.试题分析:曲解文意。由原文“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可知,“君子”形象与君子所扮演的角色无关。 十一、【18 届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列小题。 ①“中和”在我国美学体系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它是我国古代人们对于美的最基 本的认识。 ②“中和”这一美学范畴形成于先秦时代。它包括“和”与“中”两个方面。以“和” 为美的思想早在孔子之前就出现了。据《国语·郑语》记载,史伯就有过“和五味以调口” 和”和六律以聪耳”的说法,他还指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等等。这都是强 调美只能存在于事物的多样性的统一之中,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就叫做“和”,因此“和”就 是美。稍后于史伯的晏婴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他不仅认为美在于多样性的统一,而且特 别强调这种统一往往是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例如音乐的美就是由音的“清浊、大小、短长、 疾徐”等对立因素互相调和统一的结果。 ③当时的人们认为整个宇宙就是由阴阳的对立统一所组成的一个和谐的整体,不仅自然 是和谐有序的,而且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也是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 一"是中国古代美学所追求的最高的“和”,也是最高的美。 ④“中”的观念的形成同孔子的“中庸”之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中庸”思想的实 质是要求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应当保持调和,矛盾的双方都有所节制,以避免矛盾的 激化而引起统一体的破坏。孔子还提出“过犹不及”,反对矛盾的任意一方为突出自己而压 倒另一方,主张每一方都在自身所应有的限度内适当发展,这样就没有“过”或“不及”的 毛病,这就叫作“中庸”。“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本原则。 ⑤对于孔子来说,美也是离不开这个原则的,违背了“中庸”,就不能有美。孔子对于 美的看法是任何一方都不要超过,而要适当配合,如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就不会有美。孔子之 所以称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在于其情感的表现是适度的。这说明孔子主 张以理节情,情理适中,既不抹杀情感,也不放纵情感。正是在孔子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 了后世所谓“怨而不怒” “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它既是中国艺术的一般特征,也是中 华民族审美心理的一般特征。 ⑥本来,以和为美的思想,在西方也早已出现。但是,在我国由于这一思想同孔子的中 庸思想相联系,就特别强调各种对立因素在量上的适度,强调各种对立因素的调和运中,这 便形成了中国美学以“中和”为美的思想。它是我国美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范畴,影响了我国 整个封建社会的美学和艺术的基本风貌,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 性格。 (选自李戎主编的《美学慨论》,有删改) 3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美学的重要范畴“中”,是我国古代人们对于美的最基本的认识。 B. “中”形成于先秦时代,包括“和”与“中”两个方面的美学范畴。 C. 多样统一的“和”与各方都不超过、互相配合的“中”,构成了美学原则“中和”。 D. “中和”影响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美学和艺术的基本风貌,甚至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 格。 32.下列关于“中”“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美学所追求的最高的“和”,也是最高 的美。 B. 美学原则“中”强调的是平衡调和,各要素要在自身所应有的限度内发展,不能压 倒别的要素。 C. “怨而不怒” “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是由孔子以理节情、情理适中的主张发展来 的。 D. “中和”是我国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范畴,但“中”“和”观念的形成时间并不一致, “和”要早于"中"。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介绍“中和”时,引述史伯、晏婴、孔子等的观点,有助于阐明“中”“和” 的原则和特征。 B. 文章第④段介绍中庸之道,是为了阐明它是孔子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儒家遵循的修 身处世的基本行为准则。 C.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因众多意象统一产生了动人之美,若只有一个意 象就不具备和谐之美了。 D. “和”与“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全面把握“中和”的内涵,对于理解中国传统 美学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 31.C 32.C 33.B 【解析】 33.试题分析:B 项,介绍中庸之道是为了下文解释“中”的美学原则。选项明显偏离 文章主旨。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 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 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论据的作 用分析错误。 十二、【18 届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独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的复杂关联。除了自然界种种 物象变化对人心的影响之外,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 现。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 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在不同的人眼 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形态: 一方面,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使人产生或悲或喜之情;另一方面,人将悲喜之情转移、投 射到本无情感知觉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 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 对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生命共感现象,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自然变化、草木 荣枯使古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察到自己的生命,并联想到万物与人的生死。因此,在古人 的诗文中,纯粹的自然现象是没有的,流动的水,吹过的风,开落的花,都与人自己的命运 休戚相关。 生命的共感帮助我们理解了自然物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却难以解释为什么 有的自然物可以引起人的快感,有的则引起人的悲感。这就需要探讨自然与人之间异构与同 质的问题。 异构,指二者之间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同质,指两种物质之间本质的相同。前者将两种 物体区别开来,后者则将两种物体联系在一起。人类和自然,无论形式差异多大,都遵循生 命的规律,如生老病死、兴衰荣枯。只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具有更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介 入,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都是人赋予它的。但久而久之,这种内 涵脱离了人的主观赋予而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了。比如,人愤怒的时候就像江海中翻滚的波 涛,于是有人便赋予波涛以愤怒的含义;在悲伤的时候泪如雨下,于是有人便赋予雨以悲伤 的含义。可是随着这些含义日趋固定,当后人写“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时,写“泪飞顿作 倾盆雨”时,谁还会为这些自然物的原初含义而大动脑筋?在人们看来,这些自然物所包含 的愤怒、悲伤、愉悦等含义似乎是它们与生俱来的。 自然物之所以能表现人的心理情感,除了人赋予它以意义之外,它本身必定也具有能够 使人赋予这种意义的某种特质。这种特质,被西方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称为“力的结构”。 由于人的情感也受着形式不同但实质一样的力的结构的制约,所以,人便自然地从外部事物 中观察并提取与自己心理情感相一致的内在意义,从而将该事物作为表现自己某方面的情感 的特定载体。 由此可见,人们观察自然并借以表现自我情感,是一种主客观相互包容、渗透、影响的 活动。这个活动中人的心理情感的作用会得到强化,但自然的物性特征也不可忽略。 (摘编自尚永亮《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与异构同质》) 34.下列各项中的情境,不能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生命共感”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中,暮春时节,林黛玉来到大观园,看到繁花落尽,满地堆红,于是带 着扫把、篮子、花锄,扫起落花,埋在土里,做成花冢。 B.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家,端起酒杯自斟自饮,看到院子里的松树傲然挺 立,菊花灿然怒放,他感觉到心中涌出一种久违的快乐。 C.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严冬时节,林冲看到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大雪纷纷扬 扬,他觉到身上寒冷,为了御寒,便挑起酒葫芦出外买酒。 D.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坐在被竹林和树木包围着的小石潭边,四周寂静无人,寒 气透骨,幽静深远,感到过于冷清,心神凄凉,于是起身离去。 3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中,自然界的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施加着一定的影响,而人 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 B. 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是人赋予它们的,只不过时间久了,这些 特定的精神内涵就成了这些自然物与生俱来的东西。 C.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体现着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现象,也体现着自然与人异构 与同质的问题,它是主客观相互包容、渗透、影响的活动。 D. 要让某个自然物表现人的某种心理情感,除了人赋予它以意义之外,这个自然物本 身也必须具有能够使人赋予其这种意义的某种特质。 3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论述了自然与人之间异构与同质的问题。 B. 第 1 段运用了引证法,引用了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的是为了说明人的现实 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的观点。 C. 第 3 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生命的共感难以解释的现象引出了对自然与 人之间异构与同质问题的探讨。 D. 第 4 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如“人愤怒的时候就像江海中翻滚的波涛”“在悲伤 的时候泪如雨下”等使语言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答案】 34.C 35.B 36.A 【解析】 34.试题分析:C 项,文中的风雪描写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没有林冲情感的投射。 35.试题分析:B 项,结合文本内容“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 都是人赋予它的。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 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 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中心 论点概括不准确。 十三、【18 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 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 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 徒,“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人民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 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 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 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 造户籍。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 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 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 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相 对,意为国家的人。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 徭役。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 15 至 56 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的“户赋”。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 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徒,人户要迁移 户籍,需经“乡啬夫”批准。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在西周封建制下,是 不存在全国性户籍制度的,全民登记户口,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为周天子除了保留王畿 的土地,其余的大部分土地与人口,都分给无数的诸侯国。而诸侯也是只保留一小块封邑, 蒋其余土地分封给各个大夫。也就是说,周天子能够直接控制的土地,只有狭小的王畿。虽 然周朝设有“司民”之官,“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但这里“书于版”(计 入户籍)的人口,显然只是生活于王畿的臣民而已。至于各诸侯国的人口,诸侯也是管不着 的。这样,经典封建制下的人口,分属于不同层次的贵族(周天子、诸侯与大夫),他们是 各级贵族的“私民”,而不是国家的公民。这样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塔状社会。 先秦封建制瓦解之后,社会结构变得扁平化,不再有贵族,因而也不再有“私民”,全 体臣民都成了国家的编户齐民。这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 属于贵族的人生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同时这也可能是一个历史的陷阱,因为失去了贵族 这个中间阶层,国家直接统辖无数的编户齐民,极容易造成国家对国民的奴役和国民对国家 的依附。 (摘自《户籍上的中国》,作者吴钩) 3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最先建立了严格周密的户籍登记制度,要求国内无论男女老少, 都需要登记,出生要及时注册,死亡要及时销户。 B. 秦国通过废旅店的方式来禁止百姓擅自迁徙,百姓若不得已外出,需要持介绍信住 店,店家如果让没有户籍的人住店,双方都要被治罪。 C. 秦国在诸侯争霸中胜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行了户口登记制度,获得了全民动员 的能力和丰厚的财力、政治体制更加严密。 D. 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是对秦国全民户口登记制度的继承和完善,在逐级加强户 籍管理的基础上,汉代还设立了专门管理户籍的官员。 3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谈及秦国、汉朝的户籍管理,并与西周封建进行对比,西周没必要也不可能进 行全民户口登记。 B. 文章首段重点谈及秦国的户籍管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引经据典进行论证, 而且摆事实进行论证。 C. 文章第二、三段论述汉代户口登记制度,内容详实,户籍每年进行核查,而且登记 的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等。 D. 文章末尾对社会结构进行探讨,从深层进行挖掘,先秦贵族阶层的消失,社会瓦解, 贵族和私民都成为公民。 3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刘邦的大军攻进咸阳时,萧何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资料,这体现了他过 人的政治远见。 B. 西周和汉代都存在着全国性的户籍制度,都设有专门管理户籍和人口的官员,只是 相比较而言,西周管理的人口数量比汉代少。 C. 从秦国与汉代的户口制度可以看出,国家所有赋税的征收与徭役的实现,都必须通 过发达而有效的户籍制度来支持。 D. “编户齐民”制度让奴隶脱离贵族的掌控,获得了人身的自由,但也极易让国民进 入另一种新的奴役状态。 【答案】 37.A 38.B 39.B 【解析】 37.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 生筛选整合文中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 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 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 项,“西周和汉代都存在着全国性的户 籍制度”说法错误,原文是“在西周封建制下,不存在全国性户籍制度的”。 十四、【18 届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仁与孝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仁”作为儒学核心理念,结合时代需要演 化为“仁德”(完美的个人修养)、“仁爱”(理想的人际关系)、“仁政”(完善的政治统治) 思想,形成了完备的“仁学”体系;“孝”作为孔子思想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同时又贯穿于 “仁德”“仁爱”“仁政”之中。 孔子使孝由源出的宗教意义转化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从宗教道德传统转化为个人道德修 养及家族道德原则。孝成为一切高尚道德的内在根据,在具体践行过程中,奉行孝道成为建 立各种美德的起点;实践孝道的过程就是仁德不断扩充发展,进而实现孝的目标,同时进达 仁德境界的过程。孔子提出:“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是仁德 的基础,在家里行孝尽悌就是仁德培养的开始,是达仁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的境地,最终达到仁德兼善天下的目的。 孔子的仁强调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孔子要求人们用博大的胸怀去爱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亲之情成了仁的根本内容。对父母的 亲亲之爱即“孝”,就自然成为仁爱的起点。孝与仁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百姓通过对父母 的亲情之爱推己及人,彰显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和担当,不断追求仁爱的最高目标。孔 子以“爱人”回答樊迟,意在强调家庭是人际关系的起点,爱从家人开始,进一步推扩到爱 他人爱万物爱万民,进达仁爱境界。孔子希望通过孝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秩序,从最基本的亲 亲之爱入手,通过发自内心深处爱的情感表达,达到博施于民的仁爱大道,实现家庭和睦、 社会安定、人民和谐。 孔子从家庭内部父子、兄弟之间的自然“亲亲”出发,将孝的功能推扩到社会和政治层 面,试图较为圆融地和解家庭、社会和国家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 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安其分,才能营造一个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君主才能实现有效 统治。在家能够孝悌父母兄弟,就形成了亲亲、尊尊、长长的社会伦常秩序,在日常生活和 工作中必然循规蹈矩、克己复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会出现,使父母不至受辱,使家族不至 蒙羞而尽到孝道。孔子认为孝是为政的始基,孝悌是可以实现和操作的道德实践,从孝悌在 家庭内部的实行推扩至整个国家,仁政的目标就可达到。 总之,在孔子由仁德、仁爱而达仁政的具体途径中,孝始终贯穿其中。孝是仁德的根本, 是仁爱的根基,是仁政的根源。孝是仁得以塑造的道德根据,是仁得以展开的实践基础,是 仁由下而上得以施行的内在动力。 (节选自《论孔子之仁与孝》,作者丁立磊,有删改) 40.下列对于“仁与孝”的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孝”是孔子“仁学”思想之外的另一个儒学核心概念,但是,同时又贯穿于“仁 德”“仁爱”“仁政”等完备的“仁学”思想体系中。 B. 由仁德、仁爱而达仁政的具体途径是以孝始终贯穿其中,孝是仁得以塑造的道德根 据、仁得以展开的实践基础,是仁爱的根基,仁政的根源。 C. 孝悌是仁德的基础,建立各种美德从奉行孝道开始;实践孝道的过程就是仁德不断 向外扩充发展,循序渐进地进达仁德境界的过程。 D. 孔子认为孝是为政的始基,孝悌是达仁的途径,是可以实现和操作的道德实践,将 孝悌在家庭内部实行,进而将仁爱博施于民,仁政即可实现。 4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孝源出于宗教意义,孔子使之转化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使孝从宗教道德传统转化为 个人道德修养及家族道德原则。 B. 孔子的仁强调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要求用博大的胸怀爱人,而发自内心深处的 爱亲之情则成了仁的根本内容。 C. 孔子以“爱人”回答樊迟,意在强调家庭是人际关系的起点,爱从家人开始,进一 步推扩到爱他人,进达仁德境界。 D. 孔子认为孝与仁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百姓通过对父母的亲情之爱推己及人,彰显 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4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希望通过孝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秩序,从家人之间的爱,通向博爱他人的大道, 从而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人民和谐。 B.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是指君臣父子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安其分,后 世有些人认为这是在鼓吹封建等级制度。 C. 孔子从家庭成员间的自然“亲亲”出发,将孝的功能推扩到社会和政治层面,试图 较为圆融地和解家庭、社会和国家关系。 D. 孔子认为在家孝悌父母兄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然循规蹈矩、克己复礼,不会 出现犯上作乱的事情,使父母不至受辱。 【答案】 40.C 41.C 42.B 【解析】 40.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于‘仁与孝’的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项”,这是考查 十五、【18 届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 小题。 价值诉求:经典文学创新的边界 杨建军 阅读研究和创意开发是经典文学资源传承发展依赖的两条主要路径,然而这两条路径的 发展都遭遇了困境。 经典文学资源曾经以纸媒印刷为主要传播形式,与读书密切相关的文学课堂、文学研究 等阅读研究活动是传承经典文学资源、体现经典文学价值的重要形式。当前,经典文学资源 的创意开发,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漫画、游戏等铺天 盖地而来,把经典文学作为“IP 剧”创意开发素材的尝试也正在兴起,人们沉浸在由新的 文化传播形式缔造的感官盛宴里。可是,我们也悲哀地发现,某些创意开发淡化经典的精神 价值,甚至借用经典文学故事制造感官刺激已成为一种新时尚。文学经典被纳入了社会的消 费系统,公众多倾向于将文学经典作为商品来消费,而不再对经典的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在 将经典文学资源开发为相关的文化产品时,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操作方式一再降低经典改 编所需恪守的底线。倚重演艺明星,借助经典故事框架,制造娱乐盛宴成为一种热潮,一系 列“雷剧”、“神剧”接踵而来。究其原因,过于注重人的视听体验而忽略人的精神境界提升, 经典文学资源的创意开发走上了媚俗且庸俗的道路。 经典文学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应该让呈现形式的多元化和价值诉求的立体化相辅相成。 法国学者罗贝尔·埃斯卡皮曾在《文学社会学》中提出的概念“次文学”,指由文学原著改 编的电影、电视剧、戏剧、连环画、评书等文艺作品。他认为“次文学”在文学作品的普及 和传播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回溯历史可见,诸多文学名著的传承也存在着由原著改编的戏 剧、评书、影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正是这些由文学原著衍生的多元文化产品合力促生了经 典文学生生不息的活力。在全媒体时代的当下,经典文学资源呈现形式的多元化,应该是其 创新发展的组成部分。 价值诉求的立体化,是经典文学资源创新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当前,经典文学资源 传承面临的短板,是价值诉求过于简单化。在片面追求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借助经典文学资 源的社会影响力,追求经典老故事的新奇呈现,把经典文学任意改编的诸多“戏说”,正是 价值诉求简单化的体现。有学者认为,文化资源应该具有膜拜、展示、体验三个层面的价值。 膜拜价值是文艺作品能够在精神层面给予人感染力的价值,展示价值是文艺作品能够以多种 艺术形式得以呈现的价值,体验价值是文艺作品能够给人参与感和互动感的价值。经典文学 资源价值诉求的立体化,意味着膜拜、展示、体验三个层面价值诉求的有机结合。形象地说, 即膜拜价值是经典之魂魄,展示价值是经典之体态,体验价值是经典之衣着。不能把经典文 学开发成戴着经典帽子的行尸走肉或贴着经典商标的时尚服饰。只有这三种价值有机结合, 才能形成经典文学形神兼备且仪态万方的艺术感染力。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43.下列对于“经典文学资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去,经典文学资源主要以纸媒印刷的形式进行传播,并通过与读书紧密关联的活 动传承其作为经典的价值。 B. 现在,经典文学资源以多媒体的手段为主要传播形式,并通过创意开发的新形式让 人们获得新的有益的信息。 C. 要让经典文学资源永葆青春活力,不仅要使其呈现形式多样化,更要注重其创新发 展过程中价值诉求的立体化。 D. 膜拜、展示、体验三个层面的价值在经典文学资源的创新发展中缺一不可,三者也 应做到有机结合。 4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经典文学资源传承发展依赖的两条主要路径一一阅读研究和创意开发,目前的发展 境况都不容乐观。 B. 新的文化传播形式让人们感受到了经典文学新的魅力,但是经典文学的精神价值惨 遭淡化却成了不争的事实。 C. “雷剧”“神剧”的泛滥使人们过于注重视听体验而忽略提升精神境界,让经典文学 资源的创意开发走上错误轨道。 D. 文章引用法国学者罗贝尔·埃斯卡皮的观点,是为了论证由经典文学改编的影视剧 等也能促使经典文学保持生生不息传承的活力。 4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传播载体的变革,某些创意开发中,新的文化传播形式带来的审美体验显得单 一,经典文学资源传承越来越趋于小众化。 B. 依靠演艺明星和经典文学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将经典文学变为“戏说”,正是当前经 典文学资源传承面临的价值诉求简单化的表现。 C. 将文学经典变为商品,而不是深入思考经典文学的意义,加上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 化,这些使得经典文学改编质量越来越差。 D. 文章把经典的展示、体验、膜拜价值分别比作经典的衣着、体态和魂魄,这一比喻 和对比论证,突显了价值诉求立体化的重要性。 【答案】 43.B 44.C 45.D 【解析】 43.试题分析:B 项,“现在,经典文学资源以多媒体的手段为主要传播形式”、“让人 们获得新的有益 点睛:议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 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等,和足以各自和特征,结合原文分析作用。此 题选项所指部分论证手法分析错误。 十六、【18 届广西南宁市高三上学期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日前,全球首家共享书店在安徽合肥正式亮相。在这家书店,只需用手机下载“智慧书 房”APP,注册并缴纳 99 元押金,扫一扫书后面的条形码就可以直接把书带回家。共享书店 模式的启动,实现了由买书到借书、把书店变成自家书房、由个人阅读到共享阅读的重大转 变。 只能现场翻阅或购买,不能借阅带走,这是书店与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区别。在某种程度 上,共享书店打通了书店与图书馆的区隔,从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角度,这种规则,倒确 实是契合了“共享理念”的实质。同时,看完即还,无需为囤书而烦恼,也满足了时下不少 人的“断舍离”态度。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办卡和借阅,其实也都比较方便了。但相对来说,共享 书店,因为其属于商业性质,在书的更新效率和服务等方面,都有着优势,相信能给人与一 般图书馆不一样的借阅体验。 抛开共享概念不谈,三孝口书店的最大特点,其实体现在书店服务人员从过去的销售身 份变身为用户的专属阅读顾问,以“给读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的阅读服务”为目 的,给予人们更为专业的阅读指导。专属阅读顾问,这一点,在目前绝大多数的民营书店和 公共图书馆,都属于比较稀缺的服务,若能够借此形成特色,必将增加书店的吸引力和卖点。 但问题在于,专属阅读顾问要能够真正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要求可不低,是否能实至名归, 还需要市场检验。 为了鼓励阅读、传播阅读,共享书店还推出“阅读奖学金”制度,只要根据规则完成阅 读任务,即可获得充值押金的返还。此外,读者还可以通过书店的 APP 将自己拥有的书籍在 “智慧书房”的虚拟空间内进行管理,通过写书评、晒书拍等方式进行评论和交流,实现“以 书会友”。这些延伸服务,是致力于增加书店与读者的互动频率,并扩大阅读的社交功能, 这与时下一些民营书店所主打的社交体验,其实有着殊途同归之效。 其实,对真正热爱阅读的人而言,书店具体的经营模式到底是怎样并不重要,关键还是 店内所提供的书的质量到底如何,是否能满足特定群体的阅读口味,能否引领一种有质量的 阅读观念。在这个意义上,共享书店也好,传统书店也罢,只要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阅读和 消费体验,都值得肯定。 事实上,书店作为一种市场化机构,它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图书馆,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 即是经营的好坏,评判权最终还是在市场和消费者手上。明晰这一点,其实不必要太在意书 店的形式,市场自然会给出最客观的答案。 (选自朱昌俊《“共享书店”:形式不重要,好坏交由市场》,有删改) 4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共享书店的出现,即将实现把书店变成自家书房、由个人阅读到共享阅读的重大转 变。 B. 共享书店之所以按照当下流行的“共享理念”来运营,是因为它打通了书店与图书 馆的区隔。 C. 共享书店的阅读顾问给读者提供了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指导也更为专 业。 D. 共享书店推出众多延伸服务的目的是增加与读者的互动频率,扩大阅读的社交功能。 4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针对当下出现的“共享书店”这一新兴事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论述思路清晰。 B. 读者可以通过共享书店的 APP 在“智慧书房”的虚拟空间内管理自己及他人拥有的 书籍。 C. 文章认为,书店只要能给真正热爱阅读的人带来良好的阅读和消费体验,就值得肯 定。 D. 文章指出:“共享书店”这种形式并不重要,书店经营的好坏最终会由市场来评判。 4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能够像“共享书店”一样将书借阅带走,书店与图书馆的区别就已不再明显。 B. 因为“共享书店”商业性质的属性,所以在书的更新效率和服务等方面存在优势。 C.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并不关心书店的经营模式,因此“共享书店”对他们吸引力不大。 D. 继多种共享形式之后,共享书店的出现说明我国共享经济在不同的领域逐渐有了新 的尝试。 【答案】 46.D 47.B 48.C 【解析】 46.试题分析:A 项,变已然为未然,原文是“实现了……”。B 项,因果倒置,就是打 通书店与图书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 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 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C 项无中生有。 十七、【18 届辽宁省大连育明高级中学、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 10 月】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中秋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时令节日,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君王的祭月仪典,而演变为民俗 节日,据现有资料考察,是唐代的事。唐是中秋节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了形式多元、内涵 丰富的中秋文化,奠定了流衍至今的中秋节俗的文化基调。 中秋节的形成,唐玄宗是关键人物。开元十七年,玄宗将自己降诞之日八月初五定为“千 秋节”(《唐会要》卷二九)。这是唐代最重要的大节,举国欢庆。庆典上,玄宗要向四品以 上的官员赐金镜,群臣献寿,也要进奉宝镜。这些镜子被称为“千秋镜”。“月宫镜”就是千 秋镜的一种,纹饰上或有明显的月轮图案,或刻画桂树、嫦娥、蟾蜍、玉兔等月宫神话元素。 唐代月宫镜中出现的形象系统与今日所流传的基本一致,说明当时对月宫世界的想象已经成 熟。 《太平广记》记载了一个玄宗游月宫的故事,约略如下:开元年间的中秋十五日夜,玄 宗在宫中玩月,被一名叫罗公远的异人接引前往月宫,见到仙女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 玄宗于是密记其声调,归召伶官,依其声调,作《霓裳羽衣曲》。(《太平广记》卷二二) 这则材料的重要性非比寻常。它揭示了从八月五日千秋节向八月十五中秋节转换的契 机。中秋玩月习俗多见于中晚唐之后,暗示了玄宗死后,千秋节自然消亡,中秋节才转而代 兴。两者的民俗记忆互相勾连:盛世天子玄宗、盛大的欢宴、月神话的元素、赏月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透露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神话正在向艺术领域渗透、转移。 中秋文化同样渗透到了文学领域中。赏月是中秋节俗的核心,唐诗当中也出现了大量的 咏月诗。其实“月”是诗歌最古老的意象之一,《诗经·陈风·月出》就有“月出皎兮”的 经典咏叹。但唐代的咏月诗有其独特之处。翻检《全唐诗》,常见八月十五“与诸公望月”、 “同诸客玩月”、“与某某赏月”这样的题目,还有多人燕集,同题共作的。这充分说明唐代 中秋的赏月活动不再是个人行为,已经群体化,形成了节俗。同时,唐咏月诗中开始非常密 集地出现月宫、桂、蟾蜍、玉兔、嫦娥等神话意象。这种前所未见的现象,是唐代月神话影 响力扩大的直接反映,它已经渗入了文学创作,并逐步生成固定的意象群。最值得关注的是, 唐咏月诗不但吸收了月神话的元素,在主题表现上,也超越了朴素的追求长生久视的宗教情 感,越来越重视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 早在千余年前的唐代,中秋文化已经深入了中华文明的肌理。古希腊苏格拉底曾有“认 识你自己”的哲学宣言,实际上,无论中西,对拥有深厚积淀的灿烂文明古国,考镜源流、 追溯历史,不仅是寻根、体认自我,更是为了传承、发展与未来。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6 年 9 月 9 日) 4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秋节向上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君王的祭月仪典,而在唐代,也经历了一个由八月五 日千秋节向八月十五中秋节转换的过程。 B. 从唐代月宫镜来看,人们对月宫世界的想象在当时已经成熟,不脱离桂树、嫦娥、 蟾蜍、玉兔等月宫神话元素。 C. 千秋节与中秋节在民俗记忆上是互相勾连的,比如,盛世天子玄宗、盛大的欢宴、 月神话的元素、赏月的行为。 D. 唐代咏月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对集体赏月行为的描写以及月宫意象群的开始出现, 主题上也超越了追求长生久视的宗教情感。 50.下列对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认为,根据现有资料,中秋节成为一种民俗节日,是唐代的事。唐代形成了形 式多元、内涵丰富的中秋文化,奠定了中秋节俗的文化基调。 B. 文中《太平广记》中的一则玄宗游月宫的故事,暗示了神话正在向艺术领域渗透、 转移,同时也表明,如果没有这个记载,那么就不可能产生现在的中秋节。 C. 唐代的咏月诗表明,月神话已渗入文学领域,神话中追求长生久视的宗教情感已逐 渐被诗中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超越。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方式,从器物、乐舞、文学三个方面,论证了唐代是中秋节发展 的关键时期,中秋文化已经深入到中华文明之中。 5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平广记》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述:“玄宗……前往月宫,见到仙女数百,素练霓衣, 舞于广庭。”这其中带有明显的月神话的元素。 B. 作为中国诗歌中的古老意象之一,“月”大量出现在唐代的诗篇中,其中有不少诗篇 记录了中秋赏月的节俗,有助于后人探寻中秋文化。 C. 中秋节俗中对明月的玩赏行为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审美因素,表明了人们已经艺术地 审视月宫这一神话世界了。 D. 中秋文化已经深入了中华文明的肌理,之所以追溯中秋文化,就是为了找寻民族文 化的根脉所在,并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 【答案】 49.D 50.B 51.D 【解析】 49.试题分析:D 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 5 段可知,唐代月宫、桂、蟾蜍、玉兔、 嫦娥等神话意象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 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 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D 项混淆范围。 十八、【18 届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高三 11 月教学质量测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下列小题。 做哲学研究,关键是面向哲学问题,提出理论去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哲学家要继 续研究那些传统上仍未解决的重要学理性问题,也要直面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从中提 炼出相关的哲学问题,或者赋予旧问题以新形式,或者在新背景中探讨老问题,发展新的哲学 理论。歌德说得好:“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新探索必须从学术传统中寻求强大支撑。即使是一位原创的思想者,也需要从学术传统 和学术同行那里获得激励,从而加强自己思想的论证力量。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即使是那些自 称原创的学者,在阐述他们的思想时,也会把许多伟大的先贤和著名的同辈引为同道。例如, 当代美国哲学家布兰顿(Robert Brandom)是“分析实用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创造了“推理 主义语义学”,但他按自己的理解,大量征引解说康德、黑格尔、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塞拉 斯、罗蒂、达米特以及他的同事麦克道维尔,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先驱和同道。 新探索需要学术共同体的共同参与。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位独立的研究者要 从他的学术同行那里获得反馈,不管这种反馈是赞扬、改进、批评,还是彻底的否定,由此产 生相互切磋甚至是论战,从而促进相互理解,共同进步。但中国哲学界目前的状况是:各位学 者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对同行所发表的著述基本上不读不看,当然更不评论,实际上没有形成 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可以仿效国外学术出版机构的做法:在匿名审稿 过程中,凡是不征引、不讨论当代学术同行工作的相关论著,都不接受发表或出版。循此办法, 逐渐硬性地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 新探索需要学术共同体的共同参与。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位独立的研究者要 从他的学术同行那里获得反馈,不管这种反馈是赞扬、改进、批评,还是彻底的否定,由此产 生相互切磋甚至是论战,从而促进相互理解,共同进步。但中国哲学界目前的状况是:各位学 者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对同行所发表的著述基本上不读不看,当然更不评论,实际上没有形成 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可以仿效国外学术出版机构的做法:在匿名审稿 过程中,凡是不征引、不讨论当代学术同行工作的相关论著,都不接受发表或出版。循此办法, 逐渐硬性地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 (摘编自陈波《哲学研究——诠释与创新并重》,2017 年第 15 期《新华文摘》) 5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哲学研究,从研究路径上来看,主要是研究传统,其次是直面现实生活。 B. 哲学研究,其研究的学术成果至关重要,而研究的论题却并不那么重要。 C. 一个原创性的哲学研究者,须对相关的先贤、著名的同辈有足够的了解。 D. 哲学研究应多做翔实可靠的研究,关键不在于怎么研究,在于研究什么。 5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哲学的研究,我们应该摒弃功利性地研究,反对关起门来研究,从而逐步形成真 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 B. 中国哲学家应走入现实生活,对其问题可从哲学层面研究,或赋予旧问题以新形式, 或提炼出新的哲学问题。 C. 对哲学的研究,不可以一个人独立研究,而应当与其他研究者一道共同研究,只有 这样才能提高其学术水平。 D.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哲学研究应当把握的重点,集中强调了诠释与创新并重的重 要性,二者不可偏弃。 5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代美国哲学家布兰顿(Robert Brandom)的“推理主义语义学”是在前人理论的基 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发展来的。 B. 在现实生活中,哲学研究需要我们去原创,但原创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抄袭前人的作 品,因为可以大量征引解说。 C. 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须避免一厢情愿式的思考,思考你的观点遇到哪些不同意 见,并做出一定程度的回应。 D. 哲学研究中,后人的创造往往是建立在前人和他人工作的基础之上的,借助“巨人 的肩膀”方能站得高看得远。 【答案】 52.C 53.C 54.B 【解析】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 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 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B 项偷换概念。 十九、【18 届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高三 10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词中,词人频频以水入词,传情达意,主要是因为水与词的特质相通。 词“以清切婉丽为宗”,水的运用使得这一盛行于秦楼楚馆的文体洗尽铅华,增添了一 分清婉、灵动和含蓄。“诗庄词媚”,词较于诗有更多儿女情长、爱恨相思的描写,文人词更 侧重内心对恋情的执着与迷惘,借助水这一意象,既突出恋人的柔情和恋情的纯洁,又显得 含蓄蕴藉、缠绵悱恻。 婉约词主言情,尚含蓄,涓涓细流恰可将那些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娓娓道出,并将其表 现得欲露而不露。即使是豪放词,也宜表达得沉绵深挚。流水恰可进行一种缓冲,使之于豪 壮中更显沉咽缠绵、刚柔并济。 水具有流动性和传递性,视线随着流水放射出去,心中百感也随之生发、释放。范仲淹 的《苏幕遮》由天到地,由黄叶到秋水,接天连地的一江秋水,在带动词人视线移动的同时, 更将思乡之情、羁旅之倦吟唱出来。 水的绵绵不断常常带动着忧思情感的传递,水又是没有约束性的,象征着情感的一发不 可收。“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去不断,来无际。”(欧阳修《千岁秋》)流水缠绵、源源 不绝,激发人绵绵不断的情思,离人的目光、伊人的相思,都可以顺着流水延续千里。流动 的水连接两地、贯通两心,分离的人可以以水传情,可以思接千里。 古代交通不便,横亘于前的江河湖海是词人与恋人、友人的阻隔,也是与家乡、亲人的 阻隔;同时,水也可以代指无法逾越的抽象意义上的阻碍或心灵隔阂,如故国、亡人、无法 企及的爱情、对往昔的追忆等。 山遥水远,音信难托,水的阻隔性令牵挂、思念无法传递,郁结于心,只有将这份怅惘 诉诸流水,“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张先《碧牡丹》)。于是,常借助飞 翔的大雁、水中的游鱼来逾越流水的阻碍,传递思念,“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清平乐》)。 水的流逝还极易引起词人的忧伤与感怀。淡烟流水,轻寒漠漠,心思纤密之人生无端闲 愁;逝者如川,春秋代序,多愁善感之人感时伤怀,叹流年似水易逝,红颜如花易陨;滚滚 江水,淘尽英雄豪杰,淘尽兴衰荣枯,豪放悲悯之人思接千古,叹世易时移,生故国之思。 缪钺《论词》指出,词体的生发因其与自然之境界、人心之情感相应和,文章的体格、 意象的选择都折射出作者的修养和品格。宋代士人经常通过描写开阔澄净的水面、晴朗空明 的月色,来映衬自己的高洁人格、旷达胸襟和俊朗风神。在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 正是一句“表里俱澄澈”,道出了士大夫的气节一一高洁傲岸、冰清玉洁。与此同时,当文 人士子仕途偃蹇、报国无门时,静水流深也恰能抚慰他们失落受伤的心灵。 有宋一朝,一方面士大夫过着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风雅生活,另一方面,积贫积弱的 国情、险恶多变的仕途以及文人柔弱敏感的情思,令他们有着无尽的慨叹,而水,恰以它的 特点触发、传递和排遣着这些情思,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介频频出现在词作中。宋词也因此成 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湿润的一卷。 (摘自《思与格:宋词水意象的情感解读》) 5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让盛行于秦楼楚馆的词得以洗尽铅华,增添了清婉、灵动和含蓄之韵,这得益于“水” 这一意象的运用。 B. 文人词更侧重内心对恋情的执着与迷惘,借助“水”这一意象,既可突出恋情的纯 洁,又显得含蓄蕴藉、缠绵悱恻。 C. 水具有流动性和传递性,视线随着流水放射出去,心中百感也随之生发,范仲淹《苏 幕遮》中的情感正是因“水”而生。 D. “涓涓细流”可将要眇之情、凄迷之境娓娓道出,并将其表现得欲露而不露,这很 符合婉约词“尚含蓄”的特征。 5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水既可代指具体的与恋人、友人、亲人、家乡的阻隔,也可代指抽象意义上无法逾 越的心灵隔阂。 B. 牵挂、思念难以传递,郁结于心,因此可以逾越流水阻碍的大雁、游鱼就成为词人 常用的传递思念的意象。 C. 淡烟流水,逝者如川,滚滚江水等,只要是水的流逝都会引起词人的忧伤与感怀, 虽说感怀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总是给人以沉重而悲戚的感受。 D. 意象的选择,能体现作者的修养和品格,如从“表里俱澄澈”中就能让人感知到张 孝祥高洁傲岸的人格。 5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出自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 者借“水”这一意象将感情表达得沉绵深挚。 B.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和“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有异曲同工 之妙,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情感的触动、生发、郁结于心。 C. 流动的水可以连接两地,贯通两心,分离的人可以以水传情。如“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D. “水”是宋词中的高频意象之一,“水”的特征暗合了词体清切要眇的特质和宋代士 人的高洁情操,也与宋词抒情的特点相通。 【答案】 55.A 56.C 57.B 【解析】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 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 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 C 无中生有。 57.试题分析:选项曲解文意,“情感的触动、生发、郁结于心”,错,应该是表现出“情 感的一发不可收”。 二十、【18 届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三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 僻字的文化意义 ①在“汉字听写”比赛中,那些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和词,并不受青睐,比赛的意义 就是看那些学生选手能否写出高难度的字和词。所谓高难度,就是在现代汉语中用不到或者 难得一见的字和词:比如“捍蔽”“溪刻”“唼喋”等等。这些远离日常生活的词,现在露出 了芳容。它们躺在某些古代的典籍和文献中,或者在文学作品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如果没 有这类竞技节目,我们可能一辈子不会光顾,它们可能也没有机会光临。 ②人们有理由质疑出题人的意图:那些古怪冷僻的字词除了难倒选手们,在最后关头起 到淘汰一部分比赛者的作用,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吗?即除了比赛上的意义,它们还有深刻一 点的文化意义吗? ③所谓冷僻的字和词,是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不常用而逐渐退出人们视野的,有点自 然淘汰的意味。孤立地说,那些僻字对今人有意义,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特别的功用,那是 无稽之谈。因为脱离了日常生活特定的语境,文字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的,也难说今后会 派上什么用场;但是,所有的文字都记载了先人的生活历程和开拓精神,反映了我们祖先的 创造能力。那些得以留存的生僻字词,记录了我们古人的各种探索和尝试,也表明人类文化 演进的复杂性和彼此的不可替代性。 ④我想,随着汉字听写比赛的深入,古奥冷僻的词语或许也会不甘寂寞,纷纷登场。作 为一档竞技节目,我认可这样的说法,即听写那些相对常用的而又容易读写错误或互相混淆 的词语,对于规范我们的语言更有帮助。毕竟僻字不是为了竞技节目而存在的。“汉字听写” 比赛也许只会时兴一阵,而僻字作为人类文化的化石,会长久流传下去。 ⑤没有进入日常生活用语的僻字,像是古董。除了供摆设、观赏,古董大多数时候是压 在库房的,僻字的情形也相似,压在古文献和辞书中,难见天日。不过有些也许还能重新融 入我们的语言交流系统之中。文化的发展是淘汰和唤醒并行的,淘汰的旧文化有时会在某些 境遇中又重新露头,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文化神秘的伟力有时就缘于偶然性和突变 性之中。 ⑥从当下应用的角度讲,我们倡导语言文字的简便实用,但是不能因为推崇简便实用而 否决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世界历史的丰富性包含在语言的丰富性之中,当 然也包含在那些僻字之中,僻字的产生和弃用,显示了文化演进的某种轨迹。如果我们把古 希腊语和拉丁语看成人类早期灿烂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又有什么理由不把中国古代语言看成 人类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禁锢我们国人思维的不是中国古代文化或文字,而是只认某种文 化为唯一正确者而屏蔽其他文化,不能吸收人类的整体文明成果。 ⑦像“汉字听写”这类节目反映出的汉字文化,其生命力不取决于外在的所谓时代发展 的客观规律,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汉字使用者,取决于汉字使用者的敬意和热忱。 (取材于蒋原伦《僻字的文化意义》,有删改) 58.下列对作者所认为的僻字的“文化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僻字可以显示出我们文化演进的独特轨迹。 B. 僻字作为文化的化石,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C. 僻字虽冷僻,仍可能再进入语言交流系统。 D. 僻字承载着古代文化,比常用字价值更大。 5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和词相比,人们更青睐在现代汉语中难得一见的字和词。 B. 汉字比赛中听写僻字,因为能难倒选手、分出胜负,所以具有较深刻的文化意义。 C. 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古汉语与古希腊语、拉丁语一样是人类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D. 只要使用者具备敬意和热忱,那些僻字便能展现出自己的生命力,重新焕发光彩。 60.作者认为:“文化的发展是淘汰和唤醒并行的。”下列各项中所引材料的性质不属于 本文作者所论的一项是( ) A. 以前的文学史,说到汉赋,往往批判其辞藻繁缛堆砌,讽一劝百等等。后来的研究 者,重新肯定了其开拓性价值和在修辞方面的努力。 B. “囧”(jiǒng)字,“槑”(méi)字,还有“烎”(yín)字等等一些早已退出人们生 活的古汉语中的词,而今又回来了,成为网络热词。 C. 网友们将“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缩写为一个词“喜大 普奔”,这个网络成语被网友们争相使用,风靡一时。 D. 过去北京有很多老规矩,如“一见面就地打招呼”“不许当众喳呼”等等,已经渐渐 被人淡忘。现在被重新整理出来,引发大家的热议。 【答案】 58.D 59.C 60.C 【解析】 58.试题分析:“比常用字价值更大”并非原文的意思。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 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 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此题 D 项曲解文意。 二十一、【18 届四川省成都七中上学期半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 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随着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 化引起了国际人士的关注。人们一般认为这些国家(地区)经济奇迹的创造,跟他们信奉或 推行儒家文化有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儒家为核心的国学再次进入国 人视野并受到热捧,儒家思想在当前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首先,儒家思想有利于精神充盈。与人要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来满足物质需求一样, 人类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同样需要付出辛勤的劳作,只不过这种劳作需要通过修炼的方式来完 成。在儒家看来,人最重要的价值以及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精神。孟子说:“无 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要想获得人的至高价值,就要有对人之为人的正确认识。将这种认识付诸实践,知行合 一,精神充盈的过程才算完成。其次,儒家思想有利于人际和谐。儒家的精神修养说以“仁” 为基础,因而它能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与社会风气的好转。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不但如此,孔子还指出了“仁”由近到远的实施方法,他说,“仁者爱 人”,“爱必由亲始”,所以,“孝悌”是“仁之本”。孟子更是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儒家不仅重视人际关系,也十分重视人与物的关系。孟子说:“亲 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种有着既爱他人又爱万物的“民胞物与”思想,可以使人与人 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世界之间充满温情。儒家思想还有利于文明养成。儒家不仅提 出“仁爱”思想,更是通过“礼”和“仪”把它落实于人的行为之中。儒家文化的“礼”, 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规范与秩序。作为修养,它要求人们待人接物要至诚至敬;作为规 范,它要求人们对不同人与物要有不同礼数;作为秩序,它要求人们在不同领域遵守不同规 则。儒家也很重视丧礼和祭礼,孔子的学生曾子就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当然,儒家思想也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明显的重义轻利、重私德轻公德等弊端,我们 不能因今天精神匮乏就盲目推崇儒家思想。毕竟我们在解决精神文明问题的同时也需要强大 的物质文明,可这些单靠儒家思想是无法根本实现的,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 计其功”的观念明显不合时宜。因此,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一个去 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 (节选自杨生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有删改) 6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开始信奉或推行儒家文化,这在一定程度 上促进了他们的崛起。 B. 将对人之为人的正确认识付诸实践,做到知行合一,这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而付出的劳作。 C.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改善人际关系,优化社会风气,利于人际和谐,是因为儒家精神 重私德轻公德。 D. 儒家思想无法帮助我们在解决精神文明问题的同时发展物质文明,因此我们不能盲 目推崇儒家思想。 6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人的精神充盈、人际和谐、文明养成三个维度论证了儒家思想在当代依然具 有重要作用。 B. 引用孟子“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的句子,证明了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在 于人有精神。 C. 孟子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也是“仁”由近到 远的实施方法。 D. 作者引用“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为了证明儒家思想已不具备现实 价值的观点。 6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几年,国学类电视节目受观众热捧,不少人以吟诗诵词为一种时尚,这种国学热 潮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有关。 B. 构建和谐社会,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与文中“民 胞物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C. 待人接物至诚至敬、对不同人与物有不同礼数、遵守不同领域的不同规则,这些都 是“仁爱”在人的行为中的体现。 D. 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重视丧礼和祭礼等中国传统礼仪, 社会成员就能够养成文明的言行。 【答案】 61.B 62.D 63.D 【解析】 62.试题分析:作者通过对“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否定,来说明儒家 思想中重义轻利的观念不能满足我们发展强大物质文明的需求,但无法证明“儒家思想已不 具备现实价值”。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 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 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项论据作用 分析错误。 63.试题分析:“重视丧礼和祭礼等中国传统礼仪,社会成员就能够养成文明的言行。” 错误,根据原文,无法推断出“重视传统礼仪”是“社会成员养成文明的言行”的充分条件。 二十二、【18 届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社会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社会”和希腊文的“言论、学说”的结合,就其最 一般的意义而言,它是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1838 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西方社会学的 创始人孔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首先使用“社会学”概念的,目的是要表明一种新的不同于以 前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实证社会学说。但是,由于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和 不确定,使得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总是显得模糊不清和捉摸不定。 ②社会学家们对社会学的分歧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会学有没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第二, 如果社会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有些社会学家根本否认社会学有 特定对象,他们或者把社会学归结为方法科学,强调社会学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或 者把社会学当作“剩余社会科学”。前者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学有研究对象的可能性;后者 则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当作一种变化不定的东西或者是其他学科不研究的内容的大杂烩。 ③显然,上述观点都否定了社会学的独立性和它在社会科学中的应有地位。因此,绝大 多数社会学家都不赞成这两种看法,而肯定社会学有自己的独特研究对象。那么,社会学的 独特研究对象是什么?学术界又各持己见。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侧重以社会为 对象,重在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的秩序和进步等等,它主要体 现了社会学史上的实证主义传统;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它主要体现 了社会学史上的反实证主义传统。 ④其实,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社会有机体,就是现实的、具体的、作为整体的 社会。因此,社会学要研究的不是一般的抽象的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而是由 具体的个人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所结成的现变的社会,以及这个现实社会的运动、 变化、发展的过程。简单地说,社会学研究对象就是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值 得注意的是,研究社会的整体结构与过程不等于对社会进行包罗万象的研究,而是研究构成 社会的各种要素、各个部门的结构关系以及这种结构关系的运动变化过程。社会学是一门研 究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这一定义是符合社会学自身历史发展规律和时 代发展需要的。 (节选自吴增基等主编《现代社会学》第三版) 6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捉摸不定,导致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和不确定。 B. 把社会学当作方法科学或剩余社会科学都是在某种程度上否认社会学有特定对象。 C.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社会有机体,不是抽象的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 D. 以个人的社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是社会学史上反实证主义传统的主要体现。 65.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在提出社会学概念的基础上,引出“社会学研究对象”这一关键阐述对象。 B. 第三段首句评价上文内容,又引出下文话题,在论述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C. 第四段紧承二、三段的两个层进式问句回答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的问题。 D. 文章在论述“社会学”概念的过程中,采用总分式论述结构,最后得出其科学的定 义。 6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分析社会学的存在的分歧时,对学术界的不同见解并非都否定。 B. 认为社会学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绝大多数都不赞成社会学是方法科学。 C. 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观点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不一致的。 D. 准确的社会学定义是符合社会学自身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的。 【答案】 64.C 65.D 66.B 【解析】 64.试题分析:A 项,原文第一段中“由于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和不确定,使得社 会学的研究对象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 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 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B 项偷换概念。 二十三、【18 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语文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中国古文字的产生时代这一问题始终缺乏具体确切的答案。就是世界各国的文字学 专家,对于文字产生的具体时代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学派。 一种说法,认定文字的起源并不比语言产生晚,认为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或新时器时代 初期就产生了文字。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把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和各种刻记纳入了文字 的范围。他们把原始人的许多岩画谓之“图画文字”;也有把纹文时期的纹记视作正式的文 字。这主要是对文字的真正定义和内涵缺乏一个正确的认定。当然我们很容易想象人类没有 形成语言的时候,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只好用手势比划或在地上画图表示。但 是文字终归是文字,它和那些原始的辅助表意手段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根本的区别是不管 世界上哪个民族的文字,没有一个不是他们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世界文字之林中有的是表 意文字,有的是表词文字,有的是标声文字,但都是和他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一致的,凡是语 言能表达的,文字就能表达。所以可以说文字尽管在某种功能上超出了语言,但仍然是语言 的辅助工具。这样的文字,自然是产生在语言产生以后。 还有一种观点也是不能使人认同的。那就是拘泥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没有见到完 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的不存在,就对没有被认识或没有被发现的甚至对理应存在和实 际有过但已消失的事物持一完全否定的态度。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并非是科学的态度。比如 说,在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中,很多人认定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是最古老的汉字,可在甲 骨文被发现以前,人们长期认为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些一见实物就动辄 定论的习惯,一直妨碍了对文字起源的系统地、理论地探讨,也难以形成一个科学的客观的 明晰结论。 当然,甲骨文是比金文更为古老的汉文字,有一些甲骨文的单字比钟鼎文的结构带有更 为原始的特征,如“ ”(子)、“ ”(午)、“ ”(丁)等。但人们都能看到,甲骨文的结构比 钟鼎文简练,是简化了的古文字。甲骨文大多是当时用来刻在甲骨片上的占卜记录,为了便 于镌刻,长期形成了一种非常简练的书体。文字的简化是文字形成以后的运作行为,所以甲 骨文的出现,说明文字的产生已经有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究竟中国古文字起源于何时?根 据种种依据推断,中国古汉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形成于五千年后的新石 器时代。 (摘自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 6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有文字学专家对文字内涵缺乏正确的认定,把各种刻记或纹记看作正式的文字。 B. 原始人类用手势比划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这种表意手段可以帮助理解语言。 C.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都是自身民族语言的符号,都和本民族语言相辅相成。 D. 对没有完整实证材料的事物,哪怕理应存在或实际有过,也应该认定其不存在。 6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重点阐述关于古文字产生时代的不同见解,并作出了古汉字最早出现时代的判 断。 B. 文章第二段提出错误观点并分析其错误原因后,提出“文字产生在语言之后”的观 点。 C. 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先阐释概念,再论证其谬误,然后指出其消极影响,层层深 入。 D. 文章末段说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为了证明甲骨文的出现已有相当长的期。 6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即使把那些能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的可视符号认作是文字,也不能认定文 字的产生比语言产生更早。 B. 文字的产生是在语言产生之后,不管是表意文字、表词文字还是标声文字,都是民 族语言的符号和辅助工具。 C. 文字的简化是文字形成以后的事,而甲骨文存在一些非常简练的书体,所以甲骨文 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D. 作者认为,中国古文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这种观点在世界各国 文字学家中并未形成公论。 【答案】 67.A 68.D 69.A 【解析】 67.试题分析:B 项,文中说“想象人类没有形成语言的时候,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 某种信息,只好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 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 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考核论据 和论点之间的关系,注意判断。 69.试题分析:原文说“人类没有形成语言的时候,……画图表示。”如果将“可视符 号认作是文字”,那自然可认定“文字的产生比语言早”。 二十四、【18 届吉林省舒兰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为今用”才能发挥史学功能 周伟洲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它的过去,现在是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史学作为研究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门学科,事实上是很难脱离社会现实的,每一个时代的史学总是要为 那个时代的现实服务。所谓“鉴古知今”“古为今用”“历史的启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应该是史学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纯客观” 的史学是不存在的,哪怕是中国传统的考据学,也是反映那一时代的特点并间接为现实服务 的。所以,那种企图将史学与现实隔绝开来的想法,既无可能,也不利于史学发挥自己的社 会功能。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古代史籍之完备、史家之众多、史学深入社 会之广泛,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国史学的镜鉴功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从孔子作《春 秋》、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到今天出版的各种史鉴类历史书籍,无 不鲜明地体现了史学“古为今用”的功能。清代顾炎武说:“夫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 今天,史学对社会的影响也十分巨大。这种影响往往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到社会各个层 面,发挥着凝聚中华民族、促进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等积极作用。史学这方面的社会功能,虽 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其作用绝不可低估。这种社会功能也决定了在现今社会,史学绝非可 有可无的学科,绝非脱离社会现实的“纯学术”,史学所承载的历史观念是上层建筑的重要 组成部分。只有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史学,才能更好发挥史学“古为今用”的功能。 在强调史学“古为今用”、为社会现实服务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一种错误倾向, 即为了“古为今用”而有意无意地歪曲或篡改历史。史学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不 能为了服务现实而伪造历史。像“影射史学”那样以歪曲历史来为政治斗争服务,当然不是 真正的“古为今用”。当下,还有一些人为了标新立异、一呜惊人,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会, 这也不是真正的“古为今用”。诸如此类的历史论著,瞬间就会被历史淘汰。史学发展的实 践证明,用一个确切的历史事实比用十倍过激、空洞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因此,“古为今用” 必须建立在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基础之上,不能以主观意志和现实需要而任意 歪曲、伪造历史,否则史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史学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系、史学的社会功能,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不过,当前史 学在发挥社会功能方面既有许多令人鼓舞的现象,也有许多令人沮丧的事情。史学在市场经 济冲击下出现了不景气的局面:高校历史系招不上学生,历史系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困难,史 学论著难以出版或发表,等等。这显然不利于史学发展,也不利于史学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 与史学性著作的冷清相反,市场上那种宫廷秘史之类的通俗小册子则四处泛滥,相关题材的 “戏说”型影视作品也是大热。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形势,是需要史学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但无论形势怎么变化,我们都应坚信时代需要史学,通过自身变革,史学终归会适应新的时 代并更好地为时代服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门学科,它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无论在哪一个 时代,总是要为现实服务,即所谓“古为今用”。 B.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完备的古代史籍、众多的史家、广泛深 入的社会学史,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C. 史学的“古为今用”、为社会现实服务当然不能以主观意志和现实需要而任意歪曲、 伪造历史,否则史学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D. 当前,市场上宫廷秘史之类的通俗小册子泛滥,相关题材的“戏说”型影视作品大 热,与史学不景气形成了一定的对比。 7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阐明观点:“古为今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等表达的意思与史学最主 要的社会功能相同,没有“纯客观”的史学,包括中国传统的考据学。 B. 第二段以孔子作《春秋》、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和现代史鉴 类书籍等为例,阐述史学“古为今用”的功能,符合“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的评价。 C. 第三段提出应防止一种错误倾向,即以歪曲历史来为政治斗争服务的“影射史学”、 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会的史学,这些都属于伪造历史,目的是标新立异、一鸣惊人。 D. 作者在文章最后批评了一种不正常的现状:历史系毕业生比较难找工作,史学论著 难以出版等,这既不利于我国的史学发展,也不利于史学发挥它应有的社会功能。 7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史学与现实隔绝开来的想法,既无可能,也不利于史学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因 为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它的过去,现在是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 B. 现今,史学对社会的影响发挥着凝聚中华民族、促进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等积极作用, 如史学让整个中华的 56 个民族同奔中国梦,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C. 作者强调史学“古为今用”、为社会现实服务,同时也特别提醒,要注意防止为了“古 为今用”而有意无意地歪曲或篡改历史的一种错误倾向。 D. 作者承认当前史学在发挥社会功能方面既有令人鼓舞的现象,也有令人沮丧的事情, 但坚信通过自身变革,史学终归会适应新的时代并更好地为时代服务。 【答案】 70.B 71.C 72.B 【解析】 70.试题分析:B“广泛深入的社会学史”不是原文“史学深入社会之广泛”的意思。 71.试题分析:C 原文只是说“还有一些人为了标新立异、一鸣惊人,把历史与现实牵 强附会,这也不 二十五、【18 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10 月)第二次验收考 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代的“达人” “达人”作为社会称谓,很早就已经出现。《左传·昭公七年》记录了鲁国贵族孟僖子 推崇“礼”的一段话,其中称孔子为“达人”。他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 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他追溯了孔子家族的光荣,又引了臧叔纥的话:“圣人有明 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臧叔纥认为“达人”的出现和“明德”的理念有一定关 系。他的所谓“圣人”如不当世,其后代必有“达人”的说法,可以说是“达人”称谓比较 早的记录。“达人”虽然不是“圣人”,却和“圣人”有某种颇相亲近的关联。 汉代人说到“达人”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见于贾谊撰写的一篇文采特异的文章。他在《鵩 鸟赋》写道:“小智自私,贱彼贵我;达人大观,物亡不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则写 作:“小知自私兮,贱彼贵我;通人大观兮,物无不可。”可见,在当时人看来,“达人”和 “通人”的意思是大体相近的,都是说通达之士。“达”就是“通”,是汉代语言文字学常识。 《仪礼·士昏礼》“下达纳采”,郑玄的解释就是“达,通也”。 东汉晚期,“达人”的出现比较密集。所谓“月旦评”形式与士人阶层对风誉的普遍追 求,可能是这一现象的文化背景。后来在中国民间被看作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就被称作“达 人”。《艺文类聚》卷六四引晋习凿齿《诸葛武侯宅铭》对他有“达人有作,振此颓风”的高 度赞美。 汉末作为社会称谓的“达人”,通常的涵义大约是指有地位、有身份、有影响、有名望 的人。一位于天文占相“无不精微”、作卦预卜“其言皆验”的方士管辂,在一位退职返乡 的官员王经来访,就他卜筮的可信程度“有疑难之言”时这样说:“君侯州里达人,何言之 鄙!”由王经的身份,可以知道当时“达人”称谓的涵义。管辂这里所说的高踞于“小人” 之上的“达人”的“达”,推想已经隐约有显达的意思。但是汉代“达人”称谓的“达”的 涵义,并不宜与“穷”“达”的“达”完全划等号。 大致在更晚近的时代,“达人”这种人称符号似乎又有了特别重视名誉层次,即俗说出 风头、得风光的意思。唐诗所见卢照邻、权德舆、孟郊等,都可以说依然继承了古意。然而 储光羲以及卢纶等人的诗句所见对于“名”的追求,似乎体现时人对“达人”品格的理解发 生了变化。“达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种虚荣标志,与汉代“达人”风范是有所不同 的。虽然郤正《释讥》关于“达人”的文化品质也说到“身没名灭,君子所耻”,但是对于 “名”的迷恋如果超越常限,自然会完全背离汉代“达人”的人生原则。 73.下列关于“达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达人”一词作为社会称谓,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它和“圣人”的意思既有 区别又在某些方面有着颇为亲近的关联。 B. 汉代语言文字常识中,“达”就是“通”。所以在汉代人看来,“达人”的意思就是“通 人”,它们说的都是通达之士。 C. 汉代虽然有用“达”字隐约地表达显达之意的例子,但是“达人”中的“达”的涵 义和“穷”“达”的“达”还是略有不同的。 D. 和汉代的“达人”风范不同,大致在更晚近的时代,“达人”还体现了古人对名誉层 次的重视,有出风头、得风光的意思。 7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鲁国的贵族孟僖子引用臧叔纥的理论,称孔子为“达人”。他的说法可以说是“达人” 称谓比较早的记录。 B. 关于“达人”,《鵩鸟赋》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着大同小异的记载,由此可 见,贾谊的文章是汉代人解释其涵义的典型的例子。 C. “达人”在东汉晚期出现的比较密集,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可能是“月旦评”形式与 士人阶层对风誉的普遍追求。 D. 卢照邻等唐代诗人可以说是继承了古意,在“达人”这种人称符号的使用中体现了 对名誉层次的特别重视。 7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诸葛亮在中国民间被看做智慧的化身,《诸葛武侯宅铭》中称他为“达人”,是对他 的一种高度赞美。 B. 方士管辂称呼退职返乡的官员王经为“达人”,可以知道当时“达人”大约是指有地 位、有身份、有影响、有名望的人。 C. “达人”一词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虚荣的标志,从储光羲等人的诗句基本可以证明 时人对“达人”品格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D. 古人认为“身没名灭,君子所耻”,因此要保证不背离汉代“达人”的人生原则,最 好的方法是把对“名”的迷恋限制在常限内。 【答案】 73.B 74.C 75.D 【解析】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 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 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D 项强拉因果。 二十六、【18 届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六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 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回归东方生态文化的经典价值 王岳川 当今世界正在兴起一种“回归经典”的文化大潮。人文学者应该在回归经典中“守正创 新”,在“物质现代化”进程中开始实现“精神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必须从本民族高度向人 类共同高度出发,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 中国文化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即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实用文化。思想文化主要 是儒道佛三家。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佛 家文化主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除思想文化以外,还有以琴棋书画为主的艺术文化和节 日民间文化。 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内容表现为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代表着中国 文化的幽眇境界和自由精神。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 突中建立自己的形象和本质,相反,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 自己的本真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分别 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三个维度。儒家强调的是“和谐之境”,道家强调的是“妙道之境”, 佛家强调的是“慈悲之境”。和谐、妙道、慈悲是三家的最高境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一种中庸平和、辩证宽容、知足常乐、幽默圆熟的多元特性。文 化是不止息的精神生态创造过程,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构成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一个不断提 升自己的文化氛围,一个具有宇宙论、生死论、功利观、意义论的东方价值整体。中国文化 逐渐世界化正在成为可能。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西方现代性扩张导致的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浪潮,已经被百 年历史证明不是东方的福音,而是人类单面化和异化的开始。人类遭遇的问题,核大战也罢, 资源耗尽也罢,环境污染也罢,沙漠化也罢,海啸也罢,都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现代性到了 极度膨胀的程度就会反过来毁灭人类。现代性为人们承诺美好生活的同时,又带给人们太多 的生态灾难: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文化生态危机,它使得森林毁 灭、水土流失、河海污染、物种退化、精神失落、道德沦丧、心态失衡,形成威胁人类生存 的生态大灾场。 人类的精神生态遭遇到空前的危机。在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导引下,无论是亚洲还 是非洲都正在走向“理论翻新时代”和“肉体体验时代”。于是,升级、突破、扩展、肉身 感、消费主义就成为这代人的精神轨迹。当代人成为从旧的“经验时代”蜕变出来又仰望着 “理论时代”的中间人,他们从生活话语方式、日常行为模式和当下时尚态度中,将生活娱 乐化、文化流行化、生命肉身化、精神平面化。这些因素在一种“新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 影响着当代人的想象、城市的色彩和气质、周边的环境和思维的演变。面对精神生态失衡的 消费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哲人们提倡具有文化生态意义的“重回乡土、感受生命大地”的 精神复归方式。 东方差异性文化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开始了对 “东方”的全新关注。如果我们什么都 “拿来”而不“输出”的话,东西方文化就会出现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可以认为,西方正在 吸收东方文化精神而从事人类文化的新整合。换言之,新世纪西方知识界将目光转向东方, 必将给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社科认识模式以新思维,并将给被西方中心主义边缘化的 东方知识界带来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勇气和重新寻求人类未来文化新价值的文化契机。 (选自 2010 年 6 月 16 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76.关于“中国文化”,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没有中国文化坚持拿来与输出的自主创新,中国就难以实现现代化。 B. 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是思想文化,它主要由儒、道、佛三种文化构成。 C. 中国文化是一个具有多元性的东方价值整体,并且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D. 中国文化虽然已经世界化,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全盘西化”浪潮的冲击。 77.下列就西方现代性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西方现代性扩张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的浪潮,使人类开始单面化和异化。 B. 受欧美现代性、后现代性影响,亚洲和非洲人的精神生态遭遇空前的危机。 C. 西方现代性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但也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的危险。 D. 全盘西化并没有给东方带来福音,这使得西方一流思想家将目光转向东方。 78.下列理解和判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因此中国 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之境”。 B. 当代人已经从旧的“经验时代”走出,走进新的“理论时代”,走上具有文化生态意 义的精神复归。 C. 设立孔子学院就是一种文化“输出”的自主创新,能给西方中心主义以新思维。 D. 孔子学院的设立一定能促使人类文化融合,避免文化生态失衡。 【答案】 76.D 77.D 78.C 【解析】 76.试题分析:“已经世界化”与原文不符,原文只是“成为可能”。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 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 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此题 D 项混淆逻辑范围。 二十七、【18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 9 月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小题。 中国的官印为何由方变圆? 在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圆形官印出现之前,方形印章是不二 之选。但是,方形印章在当代中国却有了不同命运,仅存的硕果是人民币背面的“行长之章” 和“副行长章”,而圆形公章已通行于世。 中国最早的印章出现于春秋时期,当时文字写在竹简上,印章主要是用来钤印封泥,起 到保密作用。《周礼•地官•司市》有“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的记录,当时公私印章都 可以称为“玺”。秦始皇规定玺为天子专用,臣民印章只能称为“印”。 中国印章图案最初完全由文字组成,字形的形体美对印章布局之美起决定作用,最常见 的是篆书,宋元以后隶书、楷书和各种宋体书也开始出现在印章中。由于汉字本身结构,无 论采用何种文字入印,汉字整体形状都呈方块状,为体现对称之美,从秦代到明清,皇帝、 王侯、官署的正式印章都是方形的。 《大明会典》和《大清会典》对印章的规格和尺寸做了规定。皇帝、皇后、太后、太子、 亲王的玺印称为“宝”或“玺”,用玉和金制作,印钮为龙或龟。正一品至九品官员的印章 用银或铜铸造,印的边长从三寸四分到一寸九分、厚度从一寸到二分二厘不等。文官的印钮 均为直钮,只有御史的印钮上面有穿孔,而总督、将军等高级武官的印钮为虎钮。 古代玺印中青玉地位高于白玉。明初六玺中,等级高的天子之宝、信宝、行宝是青玉制, 次一级的皇帝之宝、信宝、行宝是白玉制。金玺再低一级,主要是皇后、太后、太子用。这 些宝玺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比如祭天时用“皇帝奉天之宝”,颁发诏书用“皇帝之宝”,祭 享百神用“天子之宝”,调兵征伐用“皇帝信宝”,调发番兵用“天子信宝”,册赏赐劳用“皇 帝行宝”,册封藩邦用“天子行宝”等。 《大明会典》中记栽的明朝传国宝玺有二十四方。清朝的传国玺在乾隆时期最终完备, 大体上仿照明朝,但增加了一颗“大清嗣天子宝”•变为二十五方宝玺。此外,乾隆帝传位 嘉庆后,又用青玉制作了一方“太上皇帝之宝”,但这方宝玺只使用了一代。 1912 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制作了五方印玺。1927 年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后, 着手制作五方新国玺,其设计尺寸均大于袁世凯时期的旧玺。1949 年以前中国普遍使用方 形公章,例外情况:一是圓形的邮政印章(邮戳),一是中国海关日戳。目前收藏于国家博物 馆的“中 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印应当可以算作中国最早的圆形官印。它与传 统中国印章最大的区别是将图徽符号加入印章,打破了以往中国印章只有文字而无图徽符号 的结构,为追求对称以及必须将镰刀锤子图案置于中央,只能选择圆形。 实际上在 50 年代前半期,新政权各级机关和地方政府所使用的印章都是方印,但是到 1955 年之后统一改成了圆形公章。等级最高的是国印,直径七公分,中央为国徽,国徽外 刊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字,使用时由国务院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钤用。 7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时期,为保证写在竹简上往来信件的保密性而使用封泥,“钤印”应运而生。 B. “玺”为天子专用,臣民印章称为“印”,明淸时期皇后、亲王的印章也可称为“玺 ' C. 我国古代正式印章采用方形,主要由印章上汉字字形的形体美、印章布局之美决定。 D. 明清前各朝代对印章的规格、尺寸、材质都有明确规定。明清时代的规定更具体严 格。 8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官印的形状为主要内容、以历史沿革为主线呈现了中国官印的演变与发展。 B. 文章以我国官印“由方变圆”的演变为论题,阐述了不同的形状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C. 在论述过程中使用很多具体可考的实例,就增强了材料的权威性和观点的说服力。 D. 对于官印形状,文章先综述观点,接着介绍印章起源,最后分析“由方变圆”的原因。 8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要根据一方文物印章推断其使用者,其材质、尺寸、印钮等细处特征均是重要 参照。 B. 明初,宝玺需要做出之宝、信宝、行宝等三种类型以供使用,这是因为不同的玺用 途不同。 C. 我国第一枚圆形官印将图徽加入印章,为追求对称及必须将图案罝于中央,只能选 择圆形。 D. 1955 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印也改成了圆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才有资格 使用。 【答案】 79.A 80.B 81.D 【解析】 79.试题分析:B 项,错误在于秦始皇之前公私印章均可称“玺”;C 项,主要由布局美 (对称美)决定;D 项,明清时期开始有严格规定,历朝历代的要求原文无据。 80.试题分析:无中生有,文章对于方形 81.试题分析:理解错误,国印由国务院报请国家主席使用。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 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 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D 项曲解文意。 二十八、【18 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10 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永嘉乱后,五胡民族纵横中原地区,秦汉国家的乡亭里制度随着华夏帝国的崩溃遭到极 大冲击,代之而起的是坞堡壁垒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北部中国,坞壁乃至隋唐村落制的形成和 发展,是中古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由此决定坞壁是中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自二十世纪四 十年代以来,中日学者相继对坞壁展开研究。学界研究坞壁的思路及成果可以分为两类:一 是就坞壁本身的起源、类型、分布及兴衰进行考察;二是将坞壁作为中国基层社会变迁的重 要环节进行探讨,尤其关注从坞壁到村落的社会变迁。坞壁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意义不言而喻, 也是学者集矢之处,然而学界关于坞壁的经济功能则着墨较少。坞壁作为“小城”的经济模 式,它与南方处于常态的庄园制经济存在显著差别。北魏时期的坞壁经济脱胎于两汉时期的 豪强地主庄园制经济,其产生、发展、演变和衰亡的历史过程,伴随着地方豪族与国家权力 的力量消长。 两汉之际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激化,地方豪强在国家动乱之际为保护其生命和财产安全 建立豪强坞壁,坞壁经济随之产生。王莽天凤年间,北方大饥,兵乱盗贼甚嚣尘上,社会逐 渐呈现出混乱动荡的景象,在长安周围以及河北等广大区域分布着形形色色的坞壁。东汉政 权建立后,光武帝刘秀遂下令摧毁坞壁,采取“遣其渠帅,皆诣京师;散其小民,令就农业; 坏其营垒,无使复聚”的政策,使得坞壁仅残存于边境,坞壁组织一度受到压制。东汉末年, 地方主义渐成气候,中原板荡之局更是成为坞壁迅猛发展的土壤。魏晋以降,北部中国进入 持续的混战期,没有能力迁徙他地或远距离逃散的下层民众,为规避兵燹和逃脱赋役,纷纷 依附于豪强地主,委身坞壁以求自保。坞壁在豪强大族领导下,聚族而居,吸收流民,以宗 法血缘为纽带者,如缑氏县的刘聚、北地郡的赵氏坞、陇西的侯坞等;以地缘乡里为纽带者, 如济北郡的乌下聚、泰山郡的菟裘聚、洛阳的一泉坞等。深入考察其内部特征,大多数坞壁 同时具有宗法血缘和地域乡里的特征,这构成了中古时期北方豪族经济的典型特征。 西晋永嘉丧乱,北方地区的民众更是依靠坞壁以抗击外族的侵扰和掳掠。在持续的战争 中,坞壁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在此经济基础上衍生出呼啸乡里的地方势力。十六国北魏时期 的坞壁既有新建的,也有汉晋时期已经存在的。这些坞壁的军事和经济力量有强有弱,少数 坞壁力量尤为强大。北魏统一北方后,中央权力得以伸张,地方主义色彩浓厚的坞壁有所减 少,但并未灭绝,坞壁仍然拥有较强势力。隋唐帝国一统南北,中央集权空前强大,寄生于 地方主义的坞壁经济才宣告衰落。 (摘编自《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坞壁经济》)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坞壁是中古杜会重要的基层组织,功能比较完善,兼具政治、军事和经济功能。 B. 坞壁是以宗乡关系为纽带而组建起来的,都同时具有血缘和地缘的双重特征。 C. 坞壁经济脱胎于两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制经济,它与南方庄园制经济没有差别。 D. 光武帝刘秀下令摧毁坞壁,坞壁组织一度受到压制,直到东汉末年才得以恢复。 8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先总写学界对坞壁的研究现状,然后详写其发展过程,最后略写它的衰落。 B. 与学界研究坞壁的思路及成果的传统不同,本文则重在介绍坞壁的经济功能。 C. 文章以时间为序来写坞壁从秦汉时期举起,到魏晋时期兴盛,直至隋唐衰落的过程。 D. 本文运用引用、举例等方法介绍坞壁在魏晋时期的发展状况,写出了它的突出特点。 8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永嘉乱后出现了强大的地方势力,他们抗击外族侵掳,使得坞壁经济长足发展。 B. 北魏统一北方后,中央权力得以伸张,但坞壁并未灭绝,坞壁仍然拥有较强势力。 C. 坞壁在某种程度上保护坞壁的经济生产免于兵灾的破坏,这一点具有积极的意义。 D. 隋唐帝国统一天下,中央集权空前强大,寄生于地方主义的坞壁经济才宣告衰落。 【答案】 82.A 84.D 84.A 【解析】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 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 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 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A 项,因果倒置。 二十九、【18 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它是中国古典诗词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诗词的含蓄包括 两层内涵:一是题旨即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另 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读 者从中获得无穷之意蕴。 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如《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 胧,“所谓伊人”的隐约,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在先秦至六朝的典籍中,虽未具体提及 “含蓄”一词,但已推许类似的手法,《文心雕龙》有《隐秀》篇,认为“情在词外曰隐”,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这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含蓄”成为一种美学形态 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体有一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 第一次提到“含蓄”。晚唐的王睿将含蓄正式尊为一种诗歌体式。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 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 认为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晚唐司空图的含蓄 理论可以说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具体的“象”“景”“味”“韵”是有限的, 要获得无限的意蕴,就要从中超脱出去,在“象外”“景外”“味外”“韵外”的更大的空间 作无待的逍遥之游,以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运用。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 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梅尧臣的话可说是对司空图的 一种补充。之后,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 追求之一。至南宋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中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含蓄之美推至极 致,还提出了“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说法。 降及明清,以含蓄评诗文更成为惯则。清代“神韵”领袖人物王士祯直承了司空图的含 蓄说。他盛赞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外”,认为“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 言之妙”。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认为诗要“神寄影中”,所以须“脱形写影”,认为谢灵 运诗就是“多取象外,不失环中”。明人胡翰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有限的语言表 达无限的“言外之意”,惟有“象外““言外”才会“四表无穷”。 以上论述,说明不同的时代都在强调含蓄所具有的笔墨寥寥、意溢千里的美学价值。崇 尚深情绵邈、含蓄蕴藉,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神韵天然之佳作,便形成了一股文学潮 流,至今不衰。 (摘编自陈友冰《中国古典诗词的显隐》) 8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手法上的含蓄,是指诗人采用借代、暗示、隐喻、象征等手法,造成弦外之音,使 读者从有限的描述中获得无穷的意蕴。 B. 先秦六朝典籍中,虽没有提及“含蓄”一词,但朦胧隐约手法的运用却受到推崇赞 许,《文心雕龙》有《隐秀》篇为含蓄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C. 到了两宋,含蓄美已成为诗、文、绘画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而严羽的《沧浪诗话》 将其推至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之一。 D. 明清时期,以含蓄评论诗文成为习惯准则。王士祯盛赞盛唐诗“蕴藉含蓄,意在言 外”,唐人五言绝句“有得意忘言之妙”。 8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先秦诗歌中就有含蓄手法的运用,例如《诗经•蒹葭》中就有“所谓伊人”“宛在水 中央”的朦胧之美,可知含蓄手法当时已得到人们的推重。 B. 作者引刘禹锡的“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 是为了证明在唐代营造含蓄风格已成 为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C. 梅尧臣的“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的主张是对司空图倡导在有限的“象”“景”之 外营造更大的空间,来传达“不尽之意”等的补充。 D. 晚唐司空图的含蓄理论可谓是“言外之意”说的集大成者,清代王士祯直承了司空 图的含蓄说,可见司空图对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 8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以时间为序,具体论述了“含蓄”作为一种美学追求 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以及为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B. 唐代是诗歌的巅峰期,也是“含蓄”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从诗学概念到被尊为一种 诗歌体式,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C. 含蓄美不仅是诗歌创作的一条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 说含蓄美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追求。 D. 王士祯认为盛唐诗“意蕴含蓄,意在言外”,王夫之说谢灵运诗“多取象外,不失环 中”,说明在含蓄理论出现之前,诗人们对含蓄手法的运用已较成熟。 【答案】 85.C 86.A 87.C 【解析】 8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 生对文本内容的 法过于绝对化。 三十、【18 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列小题。 诗人你要“掌声”干什么? 张建平 中国当代诗人大都有一个情结,就是娇情。文本的口水话泛滥之后,情感似乎成为珍惜 物,不仅需要憋出来、强生出来,甚至需要“变”出来。 诺贝尔文学奖被鲍勃·迪伦收获,又刺激了下中国诗人的神经,似乎,我们从来没有停 止过“仰望星空”,在一腔望月的诗意中,总应该寻求到些许的心理平衡,却总伴随着失望。 仰望星空不能指责,这是诗歌的前提,但真的能看到什么,什么精神之纯粹能够积淀在中文 诗歌的经脉中,的确应该冷静地思索一下了。其实,迪伦的诗歌翻译得不好,用中文语境来 看,没得深意。这就是语言语境的问题。莎士比亚的诗歌也如是,英文语调、感染力、诗歌 韵律非常强悍,直指内心。在中文语境下,当代诗歌与我们中国古典诗歌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应该是公认的事实。获得诺贝尔奖的迪伦能够把情感融入诗歌、歌词的文本能力应该可以 讲得到了评委不同语言语境的公认,不应产生异议,虽然,我仍然不喜欢中文翻译的他的诗 歌。 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歌的内质、核心、风格、情调在哪?其实刘勰的《文心雕龙》里 写的很清楚,“文以载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创作的命脉,一千多年来,包括八股文在 内的文本演绎出来的文章,判其立意、立论、立章大都出于此,文用气长,文以胆论,无气 无胆,绝非文章,那是说话,那是口水。喷在文坛里,那是痰盂。而“文以载道“如何呢? 真正的“载道”是顶天立地,吸天地之大气,壮人生之伟胆。直面人生世界之苦难,直面人 生社会之丑恶,人行仗义,文书真镜。文人、诗人的痛苦应该积淀大众之苦难,胸怀天下, 诗人的情怀应该“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诗人的笔法文脉应该可以气贯山河。 这个世界,不可能没有苦难,当诗歌可能寄情寄怀的时刻,直指内核,才是文学诗歌的 精髓。描写、刻画、揭露丑恶,同情苍生,才可能有文之胆气。 我们的语境如今变了,在有限的情怀里,只能依靠稀有的真实情感,勇救地面对邪恶。 无法载道时,我们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求道”,像海子那样最终用死亡揭示诗歌。再 有一条,就是我们当下做的,用白话的口水挑起“激情”在某种想入非非的情感寄托里,研 磨章句,无气就只能口水,无胆就只能看着上司的脸色,在肮脏的地上,用文字“爬”出一 行行可怜的“诗歌”。诗歌,成为脑浅层的发泄物。 我相信,中文文学、诗歌的命运,会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当文学与诗歌面对强权,甚至 面对武力的时候,文本在解构、倾诉的时刻,若无文胆,势必进入风花月夜的出处。情感, 或许只能有王国维那番的寄托,但再无杜甫。不应该责怪风花月夜,月光给予诗人的是安静 的对话,这是诗歌纯粹的语言。中国文人的担当其实应该得道载道,藐视权责,孤独地走在 探索、探求的远方。 那么,如果诗歌不是为了感触与揭示苦难,给希望,一个真实的仰望星空的坚守空间, 你要“掌声”干什么? 我们井不在什么远方。只在“此处”,因此处有美女莺歌,此处有达官俸禄,因此,我 们只关心迪伦先生到底领不领这个奖?其实,以我有限的对于诗歌认知看,即使我并没有关 注过,并好好阅读过他的一些诗,我的潜意识里也会相信,领不领奖对于迪伦应该不很重要 了,因为,他从未在“此处”已然走在远方…… (摘自《独立作家》网,有删改) 8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当代诗人大都娇情,缺乏真情实感,似乎成为珍情物的情感还是憋山来、强生 出来,甚至“变”出来的。 B. 鲍物·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中国诗人失衡失望,同样没有停止过仰望诗歌的星空 却没得到同样的回报。 C. “文以载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创作的命脉,古典文学的内质、核心、风格、情 调在“载道”中得以落实。 D. 海子最终用死亡揭示诗歌,是“求道”,是不愿意把用白话的口水挑起“激情”寄托 在某种想入非非的情感里。 8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迪伦、莎士比亚的诗歌在英文语境里很有感染力,直指内心,在中文语境里却没深 意,是中文语境的表现力问题。 B. 中文文学、诗歌的命运会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文学与诗歌面对强权、武力,需 要有文胆有担当与之抗衡。 C. 我们的诗人没有停止过“仰望星空”即没有停止对诗歌的追求,但在追求中应该加 强积淀纯粹的精神。 D. 如果诗歌无法载道诗人也不“求道”,“诗歌”就成了用文字“爬”出的一行行可怜 脑浅层的发泄物。 9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诗歌应吸天地之大气,壮 人生之伟胆。 B. 诗人应该有担当,能胸怀天下,诗歌是为了感触与揭示苦难,给希望,而不是为了 得到多少掌声。 C. 文中“此处”指名利享受,“远方”指藐视权贵不断探索的文学精神。迪伦“已然走 在远方”,我们“只在此处”,表明了作者的褒贬态度。 D. 中国当代诗歌与古典诗歌相差甚远,因为我们找不到传统文化文学创作的命脉,与 诗人的追求及诗歌的表现力无关。 【答案】 88.B 89.A 90.D 【解析】 88.试题分析:作者认为,中国诗人与迪伦并没有“同样的”仰望星空,两者之间的追 求有所不同。 89.试题分析:是翻译时语言转换的问题,不是中文语境本身的表现力问题。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 现象、材料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