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地球的形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 左右的东周时期就有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 棋局”的天圆地方说。 同时认为大地静止不动, 日月星辰在天穹上随天 旋转。 战国时期,产生了第二次盖 天说,认为天穹有如一个斗笠, 大地像一个倒覆的盘子。北极是 天的最高点,四面下垂。从平直 的大地到拱形的大地,是盖天说 的一大进步,但它又主张天体都 绕着北极星旋转,离地球时近时 远,近了,仿佛就在天上;远了, 我们便以为它没入地下。 东汉时期的张衡是浑天说的集大成者。他指出: 浑天如鸡蛋,天体圆如蛋壳;地如蛋黄,居于中间, 天大而地小,天地好像蛋壳裹蛋黄。天和地都靠气支 撑,并浮着在水面上。 早在公元前340年,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月食 是由于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之间而造成的。地球在月亮 上的影子总是圆的,这只有在地球本身为球形的前提下才 成立。如果地球是一块平坦的圆盘,除非月食总是发生在 太阳正好位于这个圆盘中心之下的时候,否则地球的影子 就会被拉长而成为椭圆。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根据精密测量的结果,地 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长,北极半径又略长于南 极半径。当然,这与地球巨大的半径相比,是微不 足道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把地球看 成一个圆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