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专题15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专题15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备战 2013】高考语文 考前 30 天冲刺押题系列 专题 15 论述类文本阅读 (教师版) 一、高考考点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考纲解读 1.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根据作者的观点理 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语句 3.根据试题要求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 4.研究文章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 5.理清顺序,抓住要点,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能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 要点、概括全文中心 6.在整体阅读中通过审读标题、寻找文章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考点分布 1.含义深刻、蕴涵文章主题思想、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 2.文眼、主旨句、过渡句、深化句和总结句 3.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新知识的阐释;能集中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 文章主旨的语句;含意深刻、比较难懂的句子 4.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 5.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 6.提取要点、抽象说明、综合归纳 【知识热点点睛】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某一事物的所有性质及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该事物的属性。其中,为该事物所特有并对该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是本质属性。概念和词语有 联系也有区别。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词语是概念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是表示事物或概念的语言形式。不同的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的正确反映是相同的,同一民族的语言中, 也常常用不同的词语去表示同一的概念。概念是思维的起点,一切科学都是由一系列概念组成的理 论体系。 所谓“重要概念”,就是指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涵文章主题思想,能够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 概念,一般涉及以下三点:①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②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 义;③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有对文章全局的“整 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体会。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 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从内容上看,是指能 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从表达方式看,是指那些直接抒 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 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从 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 此外,还有一些警句。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 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就是将筛选出来的信 息进行整理综合。重要信息,是指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对概念的阐述以及 那些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筛选和整合”一是指能够识别材料中信息的正误,二是指 能够从文章中筛选出符合试题要求的有关语句,进行简答表述。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 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 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多个方面沿着 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发展的过程都要 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 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想法、态度和 感情。 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文章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对文章结构、段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就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整理 的阅读思维过程。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都相对集中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我们把 这个中心思想叫做段落的中心。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括,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 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中心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与 句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上位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就是概括段落的中心。一个段落的 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一般来说,文章有几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多个内容 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等关系组合在一块,就形成了文章的中心。论述文中的内 容要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全文的中心意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大多是证 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 识的阅读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说,论述文中作 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文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 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论述文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 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别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图就比较隐蔽,这时就需要 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存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概括的方法有三种:①提取要点, 即判定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明的文章;②抽象说明,即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 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③综合归纳,即把文中的分论点综合起来进行阐述。 【解题技法指津】 一、整体把握,微观勾画 1.阅读原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说明或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成果或最新观 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此新成果或新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如何? 2.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节的主要信息。 3.微观勾画是指随时勾勒一些关键词语,以备答题时所用。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 (如“一旦”“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副词(如“凡时”“全”“将”“基本 上”“已经”“也许”“可能”等)以及一些修饰性的词语。 此外,由于论述类文章中有些内容表达起来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有时会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理解时要找出其“本体”。要确切理解含有修辞的句子,要注意前后对照,特点对应。 二、紧扣语境,把握内涵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要准确理解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信息, 从而把握其内涵。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词语往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话要么是关键信 息点(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就或承前或蒙后省略了相关内容。这些词语往往已突破 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意义。因此,阅读中要对这类词语慎重考虑。可 采用如下方法: 1.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 2.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析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3.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 容。 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句子有如下几种:一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二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三是与文章中心和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等)。对于第一种,可以用“抽 取主干法”,抓住句子主干,理清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其含意。对于第二种,应 该按照 “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领会,整体解析。第三种句子体现了文章的 思路,有的画龙点睛,有的承上启下,有的阐明要旨。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意,既要注意它在文中 的位置,还要看清来龙去脉。 三、抓住概念,识别混淆 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目,在设置选项上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其干扰项的 设置方法主要有: 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 或是外延太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别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凡”“一 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2.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3.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形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 考生。解题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了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省略 了一些关键的修饰词,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4.现实和设想的混淆。选项在对概念的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 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 5.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有些选项的设置,把肯定说 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肯定,有些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些属于无中生有,牵强附会,解答时, 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6.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混淆、颠倒。有些选项在设置时,将条件说成结果,或 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要重点辨析,找准答案。 四、筛选判断,逐步排除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对选择题要分析、比较、选择,首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 语言环境,瞻前顾后,寻找有效信息,并归纳信息的要点,进行筛选,再次排除干扰选顼,剩下的 便是正确答案。这样做题,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基本方法如下 : 1.复位验证法。在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时,如果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十分的把握,可把选出的 答案“复位”到原文中“验证”一下,如果语意连贯、意思准确则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2.事理分析法。在论述类文章中,常会遇到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 假设关系、选择关系等,要紧紧抓住表示事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语,作出正确的判断。 3.巧用选项法。在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命题中,命题者常常在句中确定两个考查点,每个 考查点按两种理解列为四个选项。遇到这种题目,可以巧妙地利用选项提供的“方便”,根据自己 对某一个考查点的正确理解,排除错误的选项。 【热频考点押题】 【考点押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名单学 何满子 古今中外都讲究名单学,要排出个尊卑等次来,古代叫做礼法名分,现在叫做摆平关系。排得 不妥当,就要出麻烦,甚至闹乱子。所以,各种国际性的集会,以国名的首字母,ABCD 来定先后, 这样才能不偏不倚,大家没话说。中国则将三山五岳的英雄一律以姓氏笔画为序,免得有人叽里咕 噜,彼此不开心。其奥妙都基于名单学的原理。 不少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却常以作者的社会地位、知名度安排其先后,放在显著位置或塞进 边边角角,令人感到官场的名单学也侵入了文场。论资排辈的风习有时诚不可免,似乎也只宜偶尔 为之,可权而不可经。倘一味遵循官场式的名单学,放弃编者的鉴别主张,虽然省心得多,但也不 免和势利眼同调了。 社会地位从来不应作为衡文的标准,可以置之不论。以知名度来论,也很难办。以写小说知名 的人未必在别种文体上是高手,如果此人偶尔也写写诗歌、小品或论文,那他由小说而得的声名就 和别的文体无涉,按理是不能挪用的。小说家写的诗歌、论文,就得到诗歌、论文堆里去接受检验。 有名的大评论家忽然兴致来了,也写写诗歌、小说,如以其由评论家所得的盛名凌驾于诗人、小说 家之上,显然有失公允。有如以造房起屋知名的大木匠师不应盖过作细木、雕花的匠师一样。梅兰 芳如到粤剧班子去也挂头牌,观众是会瞠目不解的。 再说,名作家是以某一作品或某些作品而成名,并非篇篇都是成功之作,可以压倒众芳冠冕群 伦。严肃认真的作家为了珍惜自己的声誉,为了尊重读者,不太像样的东西不肯轻易示人,这样的 人是有的,或很多的;但也并不见得个个如此,盛名之下不少作品其实难副者比比。更加上,报刊 编者为了名人效应,而且名人拿出来的作品比较可靠也是事实,于是纷纷向为数不多的名作家索稿;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有些作家疲于应付,只得草率成文,虽不一定是次货,但某些文章不如无名新人的奋力之作,也是 常事。但文以人重,编者硬是将名家的任何作品都压在知名度不高或尚无声名的作家之前,文章的 质量虽不能以衡器量器来测算,但亦如欧阳修所说:“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大体可以见出 分晓。按名按资排列,对名作家来说是僭越,对无名作家来说是委屈。 话本《拍案惊奇》中有一篇《波斯胡指破鼍龙壳》,里面也有个属于名单学的排座次的情节。 那位波斯国的巨商是以贸客的货单定席位的,以拥有奇珍异宝挟资丰厚者坐上席,“余者看货轻重, 挨次坐去,不论年纪,不论尊卑”。于是那些有猫儿眼、祖母绿等珍宝的客商坐上座;小说中的主 人公,携带着不自知其价值的鼍龙壳的文若虚“满面羞惭,坐了末位。”不料这回却大错特错了, 直到筵散后开始发货,巨眼识宝的波斯老板一见鼍龙壳,才“满面挣得通红”,惭怅地忙向文若虚 赔礼道歉,重新再摆较前更丰盛的筵席,尊文若虚为首座,连赔不是,以纠正先前排位不当的失误。 看来,这种不论大小尊卑看货排位的名单学,倒值得文场、报章杂志效法。文章的鉴别当然不 像鼍龙壳那样难,必须有识宝的高手,但评价质量也必须有一定的眼力,这点眼力也是编者所应该 具备的。否则,编排文章次序的编者就成了接应宾客入座的招待员了。 (有删改) 1.本文批判的对象是什么?请简要概括,不超过 20 个字。 答: 2.作者为什么说,“按名按资排列,对名作家来说是僭越,对无名作家来说是委屈”? 【答案】很多名作家的作品其实难副,名作家的草率之作不如无名作家的奋力之作;但编者一 律将名作家作品排在无名作家之前。 答: 3.第五段讲述了《波斯胡指破鼍龙壳》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答: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考点押题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 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 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 2005 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一是打造 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越来越难。这既是近年来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 转型问题所致,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的印象模糊,难以脱颖而出,通过选秀的梦想 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 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又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了选秀节目的瓶颈。倒是 《中国达人秀》才艺无门槛,感人的故事是其最独特之处,通过故事和才艺表演的充分结合,提供 感动观众的情感空间,成为一个有益的突破。 而《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 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 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 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 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 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 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 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 后”“90 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 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 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 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 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 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扣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 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 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使得出现 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 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 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 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 更多的观众。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 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 年 8 月 7 日)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在选秀文化经过了 2005 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之后出现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 化发展变化的结果,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结果。 B.《中国好声音》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看重音乐的专业性,让“好 声音”成为推荐人才的最重要的标准。 C.《中国好声音》关注了“80 后”“90 后”青年一代的焦虑,并加以具体的指点,展现了青 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D.《中国好声音》并不是一个让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给了选手们一个梦想开始 的起点, 让他们体味奋斗和梦想所带来的幸福感。 【答案】A 【解析】“对《中国好声音》的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的现象,是中国近年来选 秀文化发展变化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2.选秀节目怎样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选秀节目要想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就应该积极发现并呈现有个性形象风格的选手,在 形式、程序上不断创新,避免重复。 B.选秀节目要想赢得公众,就应该关注公众的需求,引导公众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 的修业和长期学习努力的过程。 C.选秀节目要想获得公众认可,就应该邀请那些在相关领域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人士参与到节 目中来,以增强节目的公信力和号召力。 D.选秀节目要想经得住质疑和追问,就应该标举脚踏实地,倡导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严格 自律,自觉奉行诚信的社会准则。 【答案】C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解析】文中说“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 上赢得了公众”,而并非依靠“邀请那些在相关领域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人士参与到节目中来”。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达人秀》不是只注重单纯的才艺,而是注重以情动人,通过故事和才艺表演的充分 结合,提供感动观众的情感空间,成为选秀节目的一个有益的突破。 B.《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体现了公众对选秀节 目有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这也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进入困局的重要原因。 C.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这些新人并 收其为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这是《中国好声音》的一个独特之处。 D.《中国好声音》并非完美无缺,有几位选手对自己经历的描述经不起追问。节目应该要求 每位选手有诚信,有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答案】B 【解析】这些争议主要体现的是公众对诚信的要求更加严格,而这也并非“近年来中国选秀文 化进入困局的重要原因”。 【名题巧练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吴汉东 当今世界,知识产权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知识产权的 拥有数量和对知识产权的 运 用与管理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知识产权制度可以为创新活 动进行 产权界定并提供激励机制,对创新成果进行产权保护并提供市场规范机制。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策源地,也是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发祥地。1623 年,英国《垄断法规》 最 早对新技术、新领域的发明与引进作出类似专利制度的规定。1709 年,英国《安娜法令》首 次授 予作者、出版商专有复制权利,激励人们对创作和兴办出版业进行投资。这些早期的知识 产权法 律,为工业革命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础。美国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作者。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 以来,美国对其知识产权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一方面,在国内建立促进知识经济发 展、科学技术创 新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与对外贸易直接挂钓的 政策。近年来,美 国通过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新产业发展, 在知识产权国际事务 中极力推行美国标准。我国要顺利实现到 2020 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的目标,必须积极实施知识 产权战略。为此,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以知识产权创造为目标,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和科技创新成果。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以版 权 为制度支撑的文化产业涉及软件、电影、音像、广告、传媒、图书出版等行业。据 88 个国家和地 区专利机构的统计,2008 年,全世界拥有 6 70 万件有效专利,比 2007 年增加 5.3%,其中近 28% 由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目前,美国和日本是主要的有效专利持有国,拥有全球 47. 5% 的有效专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利。我国应科学运用版权战略、专利战略,积极将文化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 权,为不断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出更多更好创新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以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为重点,构建创意产业群。有资料表明,美国的硅谷地区、日本的关 西 地区、德国的巴登富腾堡地区、意大利的都灵和米兰地区、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等,都是 通 过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应用来形成在全国乃至在全球有影响的创意产业集聚地。我国应立足 自身国 情和产业基础,借鉴其中的有益经验,提高创新能力,构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创意产业 群,形成 强势自主版权和自主品牌。当前,应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动漫产业、游戏产业,振兴电 影和音像 产业,促进广播电视业和图书出版业蓬勃发展,同时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培育和发展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 业。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后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与科技创新发展的制度 支 撑,也是世界市场经济体系运行的基本规则。从国际市场来说,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已成为国际 社 会对投资、贸易环境进行评估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既是文化与科技产品引 进的 基本前提,也是外商投资合作的重要环境要素。从国内市场来说,知识产权是市场主体进行 市场 竞争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盗版假冒行为,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 境,才 能使市场主体将人力与物力更多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实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1.下列关于文章前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当今世界,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对知识产权数量的拥有和对其运用 和管 理的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B.知识产权制度可以为创新活动进行产权界定和产权保护,井为之提供激励机制和市场规 范 机制。 C.英国是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发祥地,《垄断法规》和《安娜法令》这些早期的知识产权法 律, 为工业革命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础。 D.美国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运作者。近年来,美国通过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在知 识 产权国际事务中极力推行美国标准,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新产业发展。 【答案】C 【解析】A“综合实力”错,B 比照第一段的第二句话,D 第二句强加因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目前,美国和日本是主要的有效专利持有酉,拥有全球 47.5%的有效专利。据统计, 2008 年,全世界拥有 670 万件有效专利,比 2007 年增加 5. 3%,其中近 28%由美国专利 商标局授权。 B.以知识产权创造为目标,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和科技创新成果,是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 略 着力要做的工作之一。 C.我国应立足自身国情和产业基础,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提高创新能力,构建一批具有代 表 性的创意产业群,形成强势自主版权和自主品牌。这也是实施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 途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D.从国际市场来说,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已成为国际社会对投资、贸易环境进行评估的重要 内 容。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后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这是吸引外商的重要手段。 【答案】D 【解析】“这是吸引外商的重要手段”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我国才能顺利实现到 2020 年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B.我国应科学运用版权战略、专利战略,积极将文化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这样 才有可能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和科技创新成果。 C.软件产业、动漫产业、游戏产业,电影和音像产业,广播电视业和图书出版业等产业,是我 国目前构建创意产业群的重点对象。 D.从国内市场来说,知识产权是市场主体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所以,加强知识产权保 护, 严厉打击盗版假冒行为,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就能达到实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目的。 【答案】D 【解析】D 项第二句将原文的必要条件理解为充分条件。 【名题巧练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禅宗“第一义”的本性便是“不可说”。有人问文益禅师:“如何是第一义?”师云:“我向尔道, 是第二义。” 有的学僧就禅的根本问题向禅师提问,禅师或者答非所问,如回答说,“白菜三分钱一斤。”或 甚至把徒弟打一顿。不明个中道理的人,会觉得禅师对徒弟的反应,莫名其妙,难以理解。其实, 禅师正是借此告诉徒弟,这问题是不能回答的,只有靠自己去“悟”,一旦领会,便得彻悟。 第一义不可说,因为“无”不是任何“物”,因此无可说。如果称之为“心”,就是强加给它一 个定义,就是对它施加了限制。禅宗称之为落入“言筌”,即掉进了语言的网罗。慧能有一个再传 弟子马祖,曾有人问他:“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马祖回答:“为止小儿啼。”问:“啼止时 将如何?”曰:“非心非佛。”另一个徒弟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与万物都无关系者)是什 么人?”马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由这一点来看,任何佛经也无法和第一义挂钩。因此,建立临济宗的义玄禅师曾说:“你如欲 得如法所见,但莫授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始得解脱。” 要识得“无”这个第一义的真谛,就是对“无”的意识,这是“识”。因此,修行的方法也只 能是“不修之修”。传说马祖在成为怀让禅师的弟子之前,“独处一庵,惟习坐禅,凡有来访者都不 顾”。怀让一日将砖在庵前磨,马祖亦不顾。时既久,乃问曰:“做什么?”师云:“磨作镜。”马祖 云:“磨砖岂能成镜?”师云:“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马祖由此而悟,乃拜怀让为师。 因此,按禅宗的看法,修禅成佛的最好方法便是“不修之修”。 行事为人,无所用心,就是说,一切顺其自然。义玄禅师曾说:“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许多一心修持的人,不能照 这样去做,是因为他们对这种做法没有信心。义玄禅师说:“如今学者不得,病在不自信处。你若 自信不及,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转。被它万境回换,不得自由。” 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如果修行的途径就是如此,那么这样进行修持的人和不从事修持的人还有 什么区别呢? 对这问题的回答是:尽管吃饭穿衣是寻常事,要在做时无求无心,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举例来 说,人们通常喜欢漂亮衣着,当衣着受到别人称赞时,心底便不禁顾盼生姿、得意起来。这些都是 由穿衣引起的滞着。禅师们所著重的是澄心凝思,一无滞着,这时,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自然便是 修持。在开始时,或许要用一番心,才能做到无心无待,正如人若要想忘记一件事情,开始时需要 提醒自己去忘记。到了后来,渐渐可以“做而无所为”,这时,就需要脱去那一层对自己的勉强, 正如人最后忘记了他需要忘记。 (节选自冯友兰《禅宗:潜默的哲学》,略有改动) 1. 下列关于“第一义”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有的学僧就禅的根本问题向禅师提问,禅师常常答非所问,这是人们认为禅宗莫名其妙, 难以理解的原因。 B. 第一义不可说,因为“无”不是任何“物”,因此无可说。如果说就掉进了语言的网罗, 就是落入“言筌”。 C. 马祖对于别人“即心即佛”问题的回答是:“为止小儿啼。”这个回答没有违背禅宗“第一 义”不可说的原理。 D. 义玄禅师说:“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这一说法的依据是任何佛经 也无法表述“第一义”。 【答案】A 【解析】文中表示为“不明个中道理的人”会觉得禅师对徒弟的反应,令人莫名其妙,难以理 解。不是“人们”。 2. 下列关于“修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马祖由此而悟,这个例子说明修禅的方法是一切顺其 自然的“不修之修”。 B. 许多修持的人,因为他们对“无所用心,一切顺其自然”的修禅的方法没有信心,所以不 能做到“不修之修”。 C. 不从事修持的人和进行修持的人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穿衣,受到别人称赞时要顾盼生姿、 得意起来,后者则不会。 D. 禅修要抛弃一切得失考虑,以平常心做平常事,来做到“不修之修”。要达到这个境界, 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答案】C 【解析】修持人不只是对穿衣没有滞着,而是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滞着。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 A. “一口吸尽西江水”,是马祖的一个巧妙的说法,他希望问者能悟到“与万物都无关系者” 的宏大辽阔。 B. 因为修行的方法是“不修之修”,无所用心,一切顺其自然。所以禅“第一义”的本性便 是“不可说”。 C. 只要学禅的人有自信,知道禅的根本问题不可说,明白修禅的方法,就能不被一切外境所 转,得到自由。 D. “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着衣,未曾挂着一缕丝。”是说禅师们已经对任何事 物都没有“滞着”。 【名题巧练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温暖的“时间银行” ①从第一家“时间银行”成立至今,美国现已有 115 家“时间银行”,还有 100 余家正在酝酿 中,并已经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受益者近 2 亿人。 ②“时间银行”模式是这样的:每个人工作时间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一小时服 务,换别人的一小时服务;而且不用马上兑换服务,先在“时间银行”储存起来,需要时再提出来 换取别人的服务。 ③与原始的以物易物不同,“时间银行”的所有顾客,不用互相提供服务,每个人的所有工作, 最终以“时间币”的形式体现价值,无论为别人做什么事情,每工作一小时的报酬均为 1 个“时间 币”。 ④ “时间货币”与一般货币不同,它不像传统货币那样,可能因汇率贬值而导致财产缩水, 它不仅不会贬值,还可以储存,也可以转让,甚至还能预支,交易时也不用纳税。 ⑤家住宾夕法尼亚州阿伦敦的 28 岁姑娘玛丽亚·比利亚克雷塞斯,计划于今年 5 月结婚。而 就在筹备婚礼时,因手头紧而犯愁。关键时刻,她想到了所在社区的“时间银行”,便提出自己用 一个月时间,以担任医疗翻译、帮人照看宠物等方式来获取“时间币”,再用这些“时间币”换取 自己婚礼的所需。 ⑥一个月后,玛丽亚赚够了足够的“时间币”,然后从容不迫地举行了婚礼。婚礼当天,和她 一样在“时间银行”赚取“时间币”的一位化妆品销售员顾客,为她精心化好新娘妆,另一位在“时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4 间银行”打工的蛋糕师,也为她送来了一个 7 层高的结婚蛋糕,这些都让玛丽亚喜出望外。整场婚 礼隆重而热烈,刚好花去了玛丽亚一个月所赚取的 200 个“时间币”。换算下来,为她节省了大约 2000 美元。玛丽亚说:“如果单靠自己的力量,去规划哪怕是一件非常简单的小事,不仅要花费我 不少美元,还要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但借助了‘时间银行’这个外力,一切都很容易得到了解决, 确实一举两得!” ⑦实践证明,“时间银行”能让拥有时间的人,以计时劳动换取自己的所需,既化解了眼前的 经济窘境,又有助于邻里团结,使每个人在找到自己生命另一扇窗的同时,也让需要援助的人从别 人的帮助中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⑧正如首先在美国创立“时间银行”的埃德加·卡恩所言:“这个世界目前最需要的是重建信 任,以及确立新的人生价值。所以对‘时间银行’来说,总有广阔的生存空间。我始终相信,‘时 间银行’会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回馈,而受回馈的每个人,也会感到生活比以前更温暖,更幸福。” 1.下列对“时间银行”或“时间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时间银行”里,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服务去兑换别人相同时间的服务。 B.与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不同,“时间银行”里所有顾客之间的“交易”都比较灵活。 C.“时间银行”里所有顾客的工作时间都是平等的,都是以“时间币”的形式体现。 D.“时间币”同一般货币的最大区别是可储存、可转让、可预支,交易时还不用纳税。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时间银行”首先在美国成立,已经遍布全球各个地方,现在已经发展到 115 家,还有 100 余家在酝酿之中,让近 2 亿人受益。 B.婚礼当天,玛丽亚用一个月赚得的“时间币”刚好换取了化妆品销售员为她精心化的新娘 妆和蛋糕师为她制作的一个 7 层高的蛋糕。 C.玛丽亚认为,如果单靠个人的力量办事,会花去很多金钱,耗去许多时间和精力,如果借 助“时间银行”,一切事情都容易得到解决。 D.“时间银行”既能够解决一个人眼前的经济窘境,又有助于邻里的团结,还能让社会上所 有需要援助的人感受到别人的关怀与温暖.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5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时间银行”里,无论做何事,工作 1 小时的报酬都是 1 个“时间币”,因此,成员间 用以交易的劳动就不存在强弱轻重之分。 B.每个人在“时间银行”里的工作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如果各成员计较个人得失,不相互信 任,“时间银行”就无法正常运转。 C.“时间银行”有广阔的生存空间,会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回馈。因此,“时间银行”会让每 个人都感到比以前更温暖、更幸福。 D.人们在“时间银行”里以计时劳动换取自己的所需,因此,趁年轻时在时间银行里存储大 量时间币,年老后就一切无忧了。 【名题巧练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 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 低头做事,实为按规律做事。低头者,顺从、服从之谓也。顺从、服从什么?不是如《后汉书• 马援传》所写:“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而是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面对现 实,面向未来,顺从规律,服从大势,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不干明天后天才有可能做的蠢事。扎 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低头做事,更是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古诗云:“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 可见,所谓低者,即垂垂向下也。 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当人“举头望明月”时,“低头”就会“思”故乡。思,是低头的一项 重要工作、一个主要职能,也是发挥大脑功能的前奏曲和主旋律。而人的行为从来都是受思想支配 的。用脑做事,就是凡事都去想一想:这件事该不该干?怎么干?干了,利弊得失是什么?是马上干、 或是放上三五天等时机更成熟时再去干?除自己想外,还要广开言路借助“外脑”想,从而使该做 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就不是昂首望天,而是眼睛向下,走向基层,到群众之中,体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6 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 不满意,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就是要以人为本,疏通上下道, 变“上访”为“下访”,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就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就 是要不仅取得诚心做事能说真话的发言权,还要取得真正胸中有数的拍板决策权。 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低头之后,嘴的功能显然会有所减弱,手的功能相应会急速攀升。低 调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突出的是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硬作风。甚至在不经 意间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仍然是平平常常,笑看花开花落;自自然然,静观云卷云舒。 我还是我,天地间一匆匆过客而已——是这种人心语的真实写照。如果有什么媒体的镜头聚光灯照 将过来,这种人一般都会退避三舍,甚至“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低头做事更是专心做事。低头,就是专心致志,“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目不两视,耳不两 听,精神专一,心无旁骛。无数事实都证明,无论干什么事儿,心不专一,不能专诚,即便是小数 之弈,照样不得。大的方针确定之后,成功的秘诀全在专一。专一,就能做一件事,成一件事;就 能使本事随着事业上,能力攀着事功升。 朱熹在论及“知”与“行”时说过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 重。”知其低头做事固然重要,躬身实践低头做事则更为重要。 1.根据文意,下列对“低头做事”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低头做事”就是按规律做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 业的巅峰。 B.“低头做事”是指一个人做事,要发挥大脑功能认真的去想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同时还要 广开言路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C.“低头做事”是指深入调查研究,急人民之所急,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 政策措施的出台由老百姓的满意度来决定。 D.“低头做事”就是做事不张扬,不追名逐利,不趋炎附势,保持一种“低头向暗壁,千唤不 一回”的独善其身的心态。 E.“低头做事”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目不两视,耳不两听,只埋头拉车, 不抬头看路,“俯首甘为孺子牛”。 【答案】DE 【解析】D 项中的“低头做事”并非“独善其身”的心态;E 项中的“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 路”并非本文所表达的意思。 2.根据文意,下列选项符合“低头做事”原则的做法是( ) A.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 B.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 C.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7 D.低头者,顺从、服从之谓也 【答案】C 【解析】A 项反映的是个人生活小圈子中的“低头做事”,并非本文作者所赞同的做法;B 项是 大自然中的现象,并非做法。 3.文章结尾引用朱熹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结合文意回答,“知”指什 么? “行”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4.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展开论述的?请作具体分析。 答: 【名题巧练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相见以诚 郭沫若 “事实胜于雄辩”,这是最有普遍性而且有永远性的格言。不根据事实,或甚至违背事实,或 捏造事实的辩论,尽管怎样的花言巧语,终究骗不了人;即使能收到一时的效果,待到事实一揭穿 了,那效果会成为逆效果的。到这时言语逾花巧,逆效果来得便愈大。 欺骗有时似乎也有必要。所谓“兵不厌诈”,便肯定了诡诈的效力。其实,尽管你是怎样善于 用兵的人,你能够出奇制胜,但总要有兵可用。所以用兵的原则依然是忌“巧速”而贵“拙迟”。 这一次世界大战,苏、德之间的旋乾转坤的战役,便是这一原则的最具体的说明了。当希特勒对苏 联突然发动了闪击战时,他是多么“巧”,多么“速”。1942 年打进了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的小胡子 不知道会心地微笑了好多次,然而结果怎样了呢?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8 专门靠欺诈便能打胜仗,专门靠欺诈便可以收到任何大小事件的成功,天地间决没有那样的事 情。要说靠着欺骗便可以治国平天下,那更完全是笑话。那些搞政治的人似乎都中了些苏秦、张仪 的毒,说到政治就好像只有几套骗人的纵横捭阖。 今天应该是大家相见以诚的时候了。自己拿出真正的责任心来,大胆地照明自己的丑态,彻底 地荡垢涤污。不是骂人丑便可以掩盖得了自己的丑。千层的粉饰也把污垢掩盖不了,理由很简单, 因为污垢根本还是存在。 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烧”。这种人,他能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正视自己的过错, 勇于接受批评,更勇于对抗外来的一切横逆、诬蔑、诱惑、冷视。要怎样才能够“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要全靠一个“诚”。老老实实的做人,说话,做事,不存一点损人利 己的私心,这样便能产出舍己救人的牺牲精神。这样便能够大无畏。我有什么可怕?可怕的就是自 己骗自己! 没有诚意的人便没有勇气。这种人鬼鬼祟祟,专门损人利己,做不来一件堂堂正正的事,说不 来一句堂堂正正的话。一耍装腔作势,立刻便露出了自己的尾巴。但他们也有一项外来的资本,便 是靠他人也没有诚意。只要你有一毫私心,有一点软弱,他们便抓到了你这项缺点。于是威胁,利 诱,千层的蜘蛛网便罩到你的身上了。这样的现象四处都是,而以黑字写在白纸上的特别明显。但 今天是应该相见以诚的时候了,拿出诚意来,大家正大光明地做些对得住人民,也对得住自己的事。 (选自《沫若文集》第十三卷,有删节) 1.文章开篇并未直接从“相见以诚”的论题切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2.“相见以诚”中“诚”的具体内 涵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 答: 【答案】先引“事实胜于雄辩”的格言,强调违背事实只能失败;再阐述专靠欺诈无以成功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9 道理;最后点明必须相见以诚,正大光明做事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从反面 入手,先强调不“相见以诚”,欺骗必然导致失败的事实。然后再引出自己的观点——“相见以诚”, 接着阐明“诚”的含义,进而论证观点。 【名题巧练八】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论中国的绘画 宗白华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 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 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 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 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 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 空中,意境旷邈幽深。至于山水画如倪云林的一丘一壑,简之又简,譬如为道,损之又损,所得着 的是一片空明中金刚不灭的精萃。它表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有 如柏拉图的观念,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 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万象皆从空虚中来, 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 依据远近法(或名“透视法”)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 域。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而显。人与空 间,溶成一片,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我们觉得在这无边的世界里,只有这几个人,并不嫌其少。 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的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界。因为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 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 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 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 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家不是以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 对坐而描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 见人迹,没有作者,亦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近大 小,但却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 Plastic(造型的)形色阴影如西洋油画。西画、中画 观照宇宙的立场与出发点根本不同。一是具体可捉摸的空间,由线条与光线表现。一是浑茫的太空 无边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无阴影。有人欲融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的,结果无不失败,因 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清代的朗世宁、现代的陶冷月就是个例子。中国画中不是没有作家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0 个性的表现,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有时亦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 中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所以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花 鸟画所表现的亦复如是。勃莱克的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真可以用来咏赞一幅精妙的 宋人花鸟。一天的春色寄托在数点桃花,二三水鸟启示着自然的无限生机。中国人不是像浮士德“追 求”着“无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 远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画是讲求空灵的,但又是极写实的。他以 气韵生动为理想,但又要充满着静气。一言蔽之,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 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表现这种微妙艺术的工具是那最抽象最灵活的笔与墨。笔墨的运 用,神妙无穷,也是千余年来各个画家的秘密,无数画学理论所发挥的。 (选自《美学散步》,有删节)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A.中国画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自然法则是虽动而静,画家顺应自 然,故画中无须表现世间生命的动。 B.中国古代的哲人们认为,世间万象、世间万物生命的灵动,乃至生生不已的创造力,都来 源于宇宙深处的无形无色的虚空。 C.因为认识宇宙的立场和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可能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画法融合 在一张画中,古今失败的例子很多。 D.中国画常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一处云山烟景,因此往往显得荒寒,就像原始 的天地,看不出作画者的个性特征。 E.中国画追求深沉静默与无限自然合为一体的精神境界,而宋元山水画却是最写实的作品, 堪称传统中国画中的独树一格的另类。 【答案】B、C 【解析】A.中国画中有一层“深深的静寂”但并不是说无须表现“生命的动”,而是更具有了 “无尽的气韵生动”; D.作者的精神都融化在笔墨里,表现在山水中,并非没有作画者的个性;E.宋 元山水画同样表现出空灵的精神,具有典型的中国画特征,并非另类。 2.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的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画底不着色,而西洋画的画底全部着色。 B.中国画中的景物有明暗无阴影,而西洋画注重明暗阴影变化。 C.中国画颜色单纯无光,而西洋画油色光彩灵动。 D.中国画从不使用模特,而西洋画必须使用模特。 【答案】D 【解析】中国画并非不用模特,只是并不单纯地描画实物。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1 3.画线句“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超越”与“切近”,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15.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擅长画虾,他画的水中之虾,栩栩如生,但画面中只见小虾不见 滴水。依据文意,分析齐白石先生的虾趣图(见右图)表现出 来的中国绘画的特点。 答: 【名题巧练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科学的非科学功能 吴以义 ①如果我问一位学生,任何一位,科学之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大概都会得到一种颇为不屑的微 笑。出于对我的无知和年龄的怜悯,他们大概会给我稍作解释: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手机电脑,我们吃的抗菌素和害虫吃的农 药,都是科学给我们生活带来幸福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2 显例。但是如果我反驳说你的例子都是技术成果,而你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似乎在历史上和在 定义上都缺乏根据,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这是把每一个女人都叫妈妈,你的自以为是的信心可能 会稍许减退。让我们来作一个稍微细致一些的考察。 ②从历史上说,现代科学起源于 16 到 18 世纪初的科学革命,日心说的确立常被用来标志这一 历史进程。这一大家都说是很伟大的事究竟有什么伟大呢?平心而论,是太阳绕地球转还是地球绕 太阳转对我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福尔摩斯就不知道谁绕谁转,不仍旧是比苏格兰场高明不知多 少的大侦探吗? ③至于技术的发明,倒是给社会带来了可以看得见的好处。但是常常被用来标记产业革命的蒸 汽机,它的发明和当时的科学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事实上,关于热机的理论研究,还要再过六 七十年才出现。 ④如果我们把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的理解,而技术是对自然的利用,那么我们会看到,在历史上, 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地发展的,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粗略地说,直到一两百年前才 真正出现。而且所谓的“密切联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需要另外的细致说明。说实在的,给我 们带来留声机、电灯泡的爱迪生到底能不能解麦克斯韦方程式,我们还真的说不上来呢。 ⑤那么,科学到底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呢?科学帮助我们理解,帮助我们构建我们厕身其间的宇 宙的图景,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它的成果,尤其是在其发展的初期,并不常常导致直接 的物质利益。但是我们人之作为人,应当也不止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如果仅仅满足于饱食、暖 衣、逸居,于禽兽亦不远。 ⑥我们想要了解、进而理解我们厕身其间的环境。在这种对理解的追求中,我们发展了后来被 称为科学方法的认识模式,从观察到假说,到推理,到验证。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牛顿力学再到 这一图景的最终确立,我们证明了我们的理性有能力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而理性的最终权威也由 是确立。正是科学发展了现代思维方式:一种从现象出发,以理性为指导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 维方式,在以后的两三百年中,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屡战屡胜,屡试不爽。科学为我们提供 的,是一种全新的认识模式,作为科学革命在科学领域之外的一个直接后续事件,启蒙运动把人类 的认识水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⑦国人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642 年伽利略死牛顿生,正值科学发展之初, 崇祯皇帝正和李自成酣战中原,没人在乎地球绕太阳转还是太阳绕地球转;到了 1879 年麦克斯韦 死爱因斯坦生,同治光绪时期的士人看见的是洋人的坚船利炮,是已经充分发展起来了的技术。和 深藏不露的科学精神恰成对比的技术,这种物化了的力量,所向披靡,而国人穷于应付。作为技术 的基础和前导的、与之密切结合的科学,对于未经准备的中国知识界来说,竟成了一种无法理解、 无法消化的外在。即使像郭嵩焘、严复这样的先进分子,对于科学的这一层意义,尚觉隔膜,遑论 当时仍把洋人视为异类的一般读书人了。 ⑧我们可以在狭义上谈论科学,这是一种知识,这是一个体系——本文标题中的第二个“科学”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3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 ⑨但是科学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判定的标准,一言以蔽之,一种理性的不可动 摇的至上的权威,一种和现代化相匹配的文化。科学的这种功用,也就是本文标题中第一个“科学” 的意义。从历史上看,这种功用更为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真正地 理解科学,也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 (选自《科学》2012 年第 4 期,有删改) 【注】①苏格兰场:英国伦敦警察厅的代称。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科学和技术是对自然的直接利用,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 B.16 到 18 世纪初的科学革命,不仅孕育了现代科学,而且影响了后来的启蒙运动。 C.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因为它们始终是密切联系并不断共同发展的。 D.人们对科学孜孜不倦地追求,并没有仅停留在日常穿衣吃饭居住等物质利益方面。 E.科学是技术的基础和先导,是一种物化的力量,它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根据文意,下列例子能体现科学的非科学功能的一项是( ) A.爱迪生经过大量的实验,发明留声机和电灯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人类世界带来了光 明和欢乐。 B.霍金对广义相对论以及宇宙学的研究,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崭 新的思路。 C.比尔•盖茨的微软操作系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方式,使我们的生活快 捷便利。 D.袁隆平利用遗传育种的理论培育出了高产的水稻品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 巨大贡献。 【答案】B 【解析】A.属于技术带来的好处。C.属于技术带来的好处。D.遗传育种理论是一种知识体 系,属于狭义的科学范畴,科学的非科学功能属于广义的科学范畴。 3.第⑦段写“国人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何作用? 答: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4 4.科学到底为我们提供了什么?请根据文意分点作答。 答: 【答案】①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知识,一个体系。 ②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思维模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答案在后两段。概括这两 段的中心即可得出答案。 【名题巧练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不要活在新闻里 熊培云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不妨先想想人类历史。你一定会轻而易举地想到许许多多黑暗的场景: 冲突、流血、暴动、自杀,甚至大屠杀……公平总是理所当然,而不公正的事却长久萦绕于心,时 而让你寝食难安。难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当年会这样感慨:所谓人类历史,不过是一个 写满人性坏话的记事本。 那么新闻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闻一样在不断地说着人性的坏话:某些官员腐败了, 侵占了大量民脂民膏;某地又发生了屠杀婴幼的惨案,而此前其他地方的相同罪恶早已经令人发指; 某地有人自杀了,而且是几连跳;某地有人自焚了,有人推倒他家的房屋;某地有人在政府门前集 体下跪了,为了解决问题;某人遭遇了巨大的不公正,而你对此无能为力…… 天天面对的都是这样的新闻,你难免会心生绝望:这世界、我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的么?当然, 这样的绝望时间通常不会很长,常常转瞬即逝,人得学会积极生活,化解悲情,至少我是这样。因 为我知道,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新闻是免不了要说人性的坏话的。就像我们现在通常说的“要 在生活中维权,不要在维权中生活”,那好,也请你不要活在新闻里。 这实际上关系到一个媒介素养的问题。所谓媒介素养,说到底就是受众接受、解读媒介信息的 一种能力。 就个人而言,如果你能积极独立地思考,通常都不会天真地以为新闻里的“坏人坏事”就是我 们的生活全部,并由此得出一个“形势一片大坏”的结论,正如当年“形势一片大好”的宣传不能 够遮蔽现实的贫困一样。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好也罢,坏也罢,都只是对生活的取景,对现实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5 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就政府而言,同样应该具有的媒介素养是,负面新闻并不构成对其工作的全盘否定,更不意味 着媒体包藏恶意。一个人在生活上有洁癖,人们多会投以同情之理解,毕竟,那也算是个人自治的 一部分,其他人无权干涉;但如果带着洁癖去看新闻,去搞管理,去执政,难免脱离实际,而且显 得公私不分。生活不是童话,童话里也有大灰狼。又必须承认的是,媒体大张旗鼓报道“说人性坏 话的新闻”,除了商业上的考虑外,还因为媒体肩负了一种责任,即社会需要通过它了解国家与社 会运行是否正常。 伴随着自杀案与恶性杀人事件频繁出现,人们在讨论一个问题,即媒体的相关报道是否起了推 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方面有些媒体着实需要省思。在过去的文章中,我曾经批评中国的一些媒体总 是不厌其烦地描述杀人过程与杀人现场,唯恐读者不能身临其境。但另一方面,公众或者政府过度 批评媒体的负面报道,难免有苛责之嫌。 作为一种平衡,其实重要的是改变受众的观念:一方面,需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媒体报 道远处的一场火灾,你却因此烧毁自家的房屋,不理智的显然不是媒体,而是纵火者;另一方面, 全社会更要直面已然发生的不幸事件,以求彻底改造,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幼儿园不安全, 要加强保安,更要消除“深层次原因”,而不是嘴上说说;有人自杀了,更要查找究竟是什么导致 其走上绝路。如果一个工厂接二连三发生跳楼事件,这已经不是个体的绝望,而是集体性的绝望。 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给那些潜在的自杀者以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而不是前仆后继的勇气。说 一个人以死“唤醒社会”,实在是轻贱了人的生命,因为谁都应该好好活着;如果这种死不能够让 社会去了解背后更实在的原因,而停留于指责是媒体起了坏作用,并大加讨伐,实在是用错了力。 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许多人都在讨论“维特效应”。据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发 表后,造成了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 潮。说“风潮”,显然是言过其实了。事实上,《少年维特之烦恼》也让很多人活了下来,帮他们消 解了内心的绝望与忧愁,其中包括歌德本人。(选自熊培云《自由在高处》,新星出版社)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媒介素养,是指各大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修养。 B.作为媒介受众,人们要在各种负面新闻中学会独立思考,认识到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 C.媒体报道“说人性坏话的新闻”,完全出于媒体所肩负的一种社会责任。但不在这种新闻里 丧失判断力,则关系到媒介素养问题。 D.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并不是消除社会上自杀现象的根本途径。因为自杀往往有其更深层 的原因,停留于对媒体的指责是不正确的。 E.对政府而言,如果某些媒体经常报道一些负面新闻,就应该调查这些媒体所包藏的不 可告 人的目的。 【答案】BD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6 【解析】A 项,“媒介素养”是受众接受、解读媒介信息的一种能力。C 项,“完全”过于绝对, 还有“商业上的考虑”。E 项,“负面新闻不意味着媒体包藏恶意”。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让人们通过新闻了解社会运行是否正常,这也是媒体肩负的一种社会责任,所以政府和个 人都应理智接受“说人性坏话的新闻”。 B.如果媒体报道了一些负面新闻,结果引起很多人的悲观绝望情绪,这说明媒体将个体的绝 望变成了集体性的绝望,应该受到责备。 C.如果一个工厂接二连三发生跳楼事件,我们不能指责媒体起了坏作用,只能让社会了解背 后更实在的原因。 D.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发表,使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产生了 极坏的负面影响。 【答案】A 【解析】B 项,并非媒体变的,而是社会的原因。C 项,原文是“不能停留于指责”,并非“不 能指责”。D 项,“极坏的负面影响”有误。 3.结合全文,谈谈“不要活在新闻里”的理由。 答: 【答案】①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新闻是免不了说人性的坏话的; ②就个人而言,如果 能积极独立地思考,我们就能对现实情况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③就新闻事件而言,都只是对生活 的取景,对现实的断章取义; ④就政府而言,负面新闻并不意味着对其工作的全盘否定,更不意 味着媒体包藏恶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文中第二段“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 4.回想 2010 年,国内频发校园砍杀事件,从 3 月 23 日发生在福建南平的血案,到 4 月 30 日 发生在山东潍坊校园血案,不到 40 天的时间内发生了 5 起校园血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 待媒体在这些恶性事件中的责任呢?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 答: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