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跟踪检测: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评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跟踪检测: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评估

单元评估三(第三单元)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专制之下无祖国”,其以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消灭封建专 制,以人民主权取代了君主主权,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激发了 民族意识。这说明( A ) A.近代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民族国家观念古已有之 C.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淡化了祖国观念 D.专制与祖国是对立的 解析:根据材料“专制之下无祖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兴 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从而 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激发了民族意识,表明近代民族国家是资 本主义发展的产物,A 项正确;材料是说近代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发 展的产物,B 项错误;材料是说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不是淡化祖国 观念,C 项错误;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2.1841 年,维多利亚女王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必须接受反对党 政府组阁,必须在政党政治中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 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这主要表明英国 ( B ) A.议会的权力开始超越国王 B.责任内阁制度日趋完善 C.国王真正成了“统而不治” D.资产阶级开始控制议会 解析:材料表明,维多利亚女王必须接受反对党政府组阁,不能 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 果,这说明责任内阁制对国王的规定日趋严密,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 完善,故选 B;A 出现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C 出现在责任内阁 制形成之初,D 发生在“光荣革命”之后。 3.1840 年英国议会以 271 票对 262 票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 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因此有人认为“1832 年的议会改 革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催化剂”,下面最能支持这个理论的依据是 1832 年议会改革( C ) A.缓和了资产阶级间的矛盾 B.提高了女王的政治权威 C.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D.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 解析: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促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要求改革 下议院的席位,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是打开中国市场,销售国内工 业革命产品,故 C 项正确。1832 年的议会改革并不是缓和资产阶级 间的矛盾,故 A 项错误。女王此时已经是“统而不治”,故 B 项错 误。D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4.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 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 院,成立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 的是( D )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 征 解析:明朝内阁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英 国内阁则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行政机构,D 项正确。英国内阁制形成后 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A 项错误。明朝最高权力 掌握在皇帝手中,而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B 项错误。明朝的内 阁长官称首辅,C 项错误。 5.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 邦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宪法还规定:“国会掌握宣战、招募 军队、制定有关军事立法和决定军事拨款等权力。”这些规定 ( A ) A.体现了美国文官控制军队的原则 B.说明总统是美国政治权力的中心 C.表明在美国行政权高于军事权 D.反映了美国总统与国会矛盾尖锐 解析:据材料可知,美国宪法规定由文职人员构成的总统和国会 控制军队,掌握与军事相关的权力,A 正确;B 错误,材料主要体现 的是总统和国会等文职人员对军事权的控制,并非体现美国总统是政 治权力的中心;C 与材料内容不符;D 错误,材料并未反映出美国总 统与国会矛盾尖锐。 6.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 1912 年宪法第十七条修正案生效,该修正案规定,确立代表各州的 美国参议员必须由民众直接选举。这说明( D ) A.美国各州州权有所下降 B.参众两院发展趋同现象显著 C.一战推动美国民主进程 D.政治民主化得到进一步提升 解析:材料表明参议员选举由州议会选出变为民众直接选举,这 是美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体现,与州权升降无关,故 D 项正确,A 项错误;材料只涉及参议员的选举,不能得出参众两院发展趋同的结 论,故 B 项错误;一战发生于 1914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 误。 7.1789 年冬,美国总统华盛顿到达波士顿,准备参加马萨诸塞 州长汉考克的晚宴,但因汉考克称病没有拜访总统,华盛顿最后取消 了参加晚宴的安排。华盛顿此举意在( D ) A.表明两人政治立场的对立 B.划清中央与各州的政治权限 C.突出美国总统的个人权威 D.维护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威 解析:从材料“1789 年冬”“因汉考克称病没有拜访总统,华 盛顿最后取消了参加晚宴的安排”中可知,华盛顿和汉考克之间的关 系体现出中央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关系,华盛顿此举意在维护美国中央 政府的权威,故 D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两人之间的政治对立, 故 A 项排除;B 项是 1787 年宪法规定的,故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 总统个人权威,故 C 项排除。 8.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 14 条宪法修正案,宣布: 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这一修正 案( C ) A.维护了美国的共和体制 B.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 C.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D.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 解析:材料“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 的公民”,体现出国家统一的观念,宪法修正案体现出联邦政府权力 的扩大,故 C 正确;共和制指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的一种制度,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 美国的黑人奴隶,B 错误;材料反映出国家统一的观念,没有涉及公 民的权利,排除 D。 9.1913 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他在书中,逐 一列出了 55 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 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 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 4 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 是 55 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 C ) A.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 B.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 C.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D.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是 55 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故 C 正 确;材料无法体现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排除 A;材料反映 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是 55 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与自由主义 的时代潮流无关,排除 B;19 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垄断, D 不符合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时间,排除。 10.1780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员邓宁提出的一项决议,称“国 王的影响已经增大,并正在继续增大,但应该削弱”。这表明当时英 国( D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遭到破坏 C.邓宁议员控制英国议会 D.国王曾尝试实行个人统治 解析:A 项,议会无权制约国王表述错误,不符合英国的政体特 征。B 项,君主立宪制遭到破坏不符合时代特点。C 项,从材料看不 出个别议员操控议会。D 项,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国王的影响力有 所增大,议会倡议限制国王权力,所以反映出当时国王想扩大个人的 统治权力。故选 D。 11.18 世纪的欧洲,法国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 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英国的文人则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较 满意;德国的启蒙学者则几乎完全回避政治。这表明( B ) A.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的传播 B.政治环境影响启蒙思想发展 C.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差异 D.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 解析:材料反映了近代西欧各国的反封建斗争以及建立的近代民 主政体,对本国的文人创作、思想启蒙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学革命的领域,故 A 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政治发展的情况,与经济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没 有体现制度构想的内容,也无法反映二者的吻合程度,故 D 项错误。 12.1792 年,法国授予美国人乔治·华盛顿、詹姆斯·麦迪逊、亚 历山大·汉密尔顿、托马斯·潘恩等法国公民身份,随后托马斯·潘恩还 被选举为国民公会议员。此举表明法国( D ) A.争取美国对欧洲联合的支持 B.对美国政体的完全接受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殖民主义 D.对美国革命精神的认同 解析:1792 年正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对美国人采取的授予 公民权等做法,表明了法国革命者对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美国革命的 一种认同,故选 D。 13.1875 年,国民议会在 2 月至 7 月之间先后通过了参议院组 织法、公共权力组织法、公共权力关系法,三者合起来即第三共和国 的宪法——1875 年宪法。以三部法律一起来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的宪政体制,这在法国宪法发展史上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一现 象( B ) A.体现了法国民主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B.是各政治势力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 C.说明了法国注重协调各阶层的利益 D.反映了法国民主政治构建已经完成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共和制确立的结果,但是没有体现艰难 曲折的过程,故排除 A 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君主派和共和派妥 协的结果,没有协调各阶层,故排除 C 项;法国虽然确立了共和制, 但民主政治构建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故排除 D 项;法国由三部法律 一起来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政体制,说明是各政治势力斗争妥 协的产物,故选 B。 14.写于 1851 年到 1856 年间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记载, 大革命后的法国官员免责制盛行、人民痴迷做公务员、富人免税穷人 纳税、审批文件通常要等两三年才能完成、农民进城导致地价飞涨等。 这些记载从侧面反映出( B ) A.法国的旧制度没有受到根本的冲击 B.大革命并未完成建设理想社会的使命 C.共和制的确立激发了人们的参政热情 D.民主共和在当时的法国尚未深入人心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后,贵族阶层依然享有特权, 说明大革命所想建立的平等社会并没有实现,B 项正确。法国大革命 后,法国先后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和共和政体,其旧制度是遭到根本 改变的,排除 A 项。人们积极参政的原因是实行官员免责制,没有 涉及共和制的确立激发了人们的参政热情,排除 C 项。材料并未体 现出民主共和思想是否深入人心,而是强调大革命并未完成建设理想 社会的使命,排除 D。 15.有学者指出,1871 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 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 催化剂。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德国政体变革在当时 ( D ) A.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B.超越了时代的要求 C.削弱了宪政的民意基础 D.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解析:根据“1871 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但却最终成为瓦解 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结合所学可知,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 颁布,促进了德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 剂,故 D 正确。 16.1871 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和联邦 议会的立法权涉及迁徙居住和公民权、海关与贸易、帝国赋税、度量 衡与货币制度、铁路、邮政和电报等范围,还规定联邦法律高于各邦 法律的制度。以上规定起到的作用是( A ) ①有利于建设统一强大的国家 ②促进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③强化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从材料中的“涉及迁徙居住和公民权、海关与贸易、帝国 赋税、度量衡与货币制度、铁路、邮政和电报等范围”来看,这一规 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巩固德国的统一,①②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A 项。 17.德国学者托马斯·曼对德意志 1871 年新确立的政治制度评价 道:“我深信德国人永不会喜欢政治民主——浅因在于他们不喜欢政 治,更深层原因在于广受诟病的专制国家,对德国人来说现在是将来 也是最适宜和最合意的一种——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他们最为敬服的 国家形式。”上述材料表明作者认为( A ) A.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B.对德国新制度所具有的专制色彩不满 C.对德意志当时的分裂状态表示愤怒 D.新制度全面保障了德国资产阶级利益 解析:材料“最适宜和最合意的一种”“最为敬服的国家形 式”,表明 1871 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适合德国国情 的政治体制,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颁布时,德国已经实现统一,故 C 项错误;D 项“全面保障”说法 错误。 18.德意志帝国的中产阶级认为,“为了在这个社会中维护和巩 固内部和平,无偏见地解决由于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所引起的暴力问 题,一个强大的、超越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 的。”这表明当时德国( C ) A.君主政体得到各阶层拥护 B.资产阶级放弃了民主诉求 C.威权统治有其时代合理性 D.王权中立消解了阶级冲突 解析:由题干可知,为了巩固内部的和平,“一个强大的、超越 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表明威权统治有 其合理性,故选 C 项;A 项中“各阶层拥护”材料没有体现;B 项 与材料无关;D 项“消除”太绝对。 19.英国史学家杰弗·埃利说道:“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用另 外的方式,用不同于自由主义的政治手段,也是能够获得与确保。当 然,这必须以这个国家事实上与合法的资产阶级利益的相应实现相一 致为条件。”这最有可能是指( D ) A.美国总统共和制 B.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C.英国君主立宪制 D.德国的二元君主制 解析:本题考查德国的民主政治。根据“用另外的方式,用不同 于自由主义的政治手段,也是能够获得与确保”可知,该国的民主政 治不健全,带有专制色彩。根据“必须以这个国家事实上与合法的资 产阶级利益的相应实现相一致为条件”可知该国的国情比较特殊,资 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德国,故选 D。英法美 的民主政治方式都不符合题意中的条件,故排除 A、B、C。 20.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 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法国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 D ) A.体现了分权原则 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总统负 责。故选 D。 21.英国君主制是目前西欧各国中最古老的君主制,尽管其已失 去过去的政治辉煌,但至今仍是英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君 主制的保留是英国巧妙地维护国家传统的一种表现。英国政治制度的 这一特点体现了( A ) A.对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 B.国王不可动摇的统治权 C.君主制推动着社会进步 D.对传统制度的根本维持 解析:材料“对君主制的保留是英国巧妙地维护国家传统的一种 表现”,这表明在英国民主确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君主制一直被保留, 体现了英国对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A 正确;英国的君主处于“统而 不治”的虚位,没有实权,B 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英国保留君主制, 未体现君主制推动着社会进步,C 错误;英国已经建立了资本主义的 君主立宪制,不是对传统制度的根本维持,D 错误。 22.《联邦党人文集》是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 约翰·杰伊于 1787 年 10 月至 1788 年 5 月间发表的一系列为联邦宪法 辩护的论文的统称。其中心思想是系统阐述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反对一切分裂美国的主张,并精辟地说明政府的结构功能。下列看法 与《联邦党人文集》的观点不符的是( D ) A.共和国无论有多大,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 于一定数目 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C.采用代议制的政体,它能保证我们正在寻求的矫正工作 D.人民自己集会,亲自提出意见要比人民代表发出的呼声更符 合公共利益 解析:材料表明《联邦党人文集》是为美国 1787 年宪法辩护的。 美国 1787 年宪法对参、众议院议会席位都有明确规定,且调节了南 方与北方、大州与小州的矛盾,故 A 项看法与《联邦党人文集》观 点相符。从“中心思想是系统阐述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可以看出 《联邦党人文集》是强调民主共和政体符合国家的利益,故 B 项看 法与《联邦党人文集》观点相符。美国 1787 年宪法确立的代议制民 主共和政体,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 C 项看法与《联邦党人文集》观点相符。D 项说的是直接民主比间接民 主更符合国家利益,而美国 1787 年宪法确立的是代议制政体,显然 D 项看法与《联邦党人文集》观点不相符合。综上所述本题选 D。 23.2017 年 6 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以国家元首身份主持 议会新开幕仪式,并在由首相特雷莎·梅团队拟定的演讲中,列出新 一届政府未来两年的立法和政策框架。女王开宗明义指出政府的当务 之急是,在“脱欧”时确保能达成最好的协议。据此可以看出英国女 王( D ) A.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 B.可以直接任免政府首脑 C.能够干涉国家政治生活 D.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解析:英国女王演讲的内容是由首相团队拟定的,她只是履行必 要的程序,反映出英国女王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故选 D 项。 英国国王没有实权,只能形式上任免政府首脑,也不能干涉国家政治 生活,故排除 A、B、C 三项。 24.美国 1787 年制宪会议对宪法的批准程序进行了变革,由《邦 联条例》规定的 13 个州议会的一致批准,改为“经过 9 个州的制宪 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批准本宪法的各州成立”。这一变革体 现了( D ) A.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 B.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 C.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 D.州权与人民主权相结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9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是美国两党政治形成的重要时期,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三权分立,故 B 项错误;美国是代议制民主,故 C 项错 误;材料“经过 9 个州的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批准本宪 法的各州成立”体现了州权与人民主权相结合,故 D 项正确。 25.1871 年,有人戏称德意志帝国议会只是“发表独白”的“一 个没有政府的议会”,除了审查和拒绝通过预算之外没有任何实权。 到 1899 年,帝国财政改革最终还是顺从了帝国议会中多数派的愿望。 这一变化反映了德意志( C )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B.议会权力的大幅度提高 C.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制发展 D.封建残余基本上被肃清 解析:材料中从“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到“帝国财政改革最终 还是顺从了帝国议会中多数派的愿望”,反映出议会的权力有所提 高,这一变化体现出德意志民主政治的发展,故 C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6 题 18 分,第 27 题 20 分, 第 28 题 12 分,共 50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地方州县是上层政权机构或正规官僚行政机构的 最低一级,州县官因之称为“亲民之官”。县以下为基层社会,清代 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 作为上层统治伸向基层统治触角里的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 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 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 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 织结构及发展态势。 ——摘编自张研等著《清史十五讲》 材料二 十七世纪英国的基层社会管理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 制,他们主要通过民众选举推选出合适的民警人员,与当地的教会管 理相互交织。地方政府与居民的关系并非完全的“按章办事”,而是 时刻地变换着的。换言之,在教区的社会管理中,他们的裁决大多是 依照约定俗成的习惯来进行的,教区民警和地方官吏都受到传统文化 习俗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在这个地方共同体中,最有效的约束并非是 来自帝国的条文章程,而是“睦邻关系”的传统,法律相比而言屈服 于这种观念,而不是凌驾之上。这种管理机制能够充分地体现人性, 而不是冰冷的事实。这种闪烁着自由的管理机制,虽然在处理问题方 面没有严格的刻度作为标准,但是他在英国十七世纪的基层管理上面 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直到后来英国建立起规范化的近代的官僚体 制,才逐渐取代这种“乡绅自治”的管理体制。 ——摘编自许洁明《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 特点及其积极作用。(9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 17 世纪英国与清代基 层社会管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9 分) 答案:(1)主要特点:不是国家正式官僚机构;三大系列社会组 织并存;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积极作用:对基层社会实施了有效管理; 维持了基层社会的统治秩序;推动了基层社会的发展;等等。 (2)不同之处:清代宗法关系在基层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7 世纪英国社会习俗及睦邻关系在基层社会中影响较大;清代基层有代 表官方的社会组织参与管理,而 17 世纪英国基层主要是选举产生的 民警与教会管理结合。原因: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向地方延伸; 宗法观念影响深远;英国民主思想产生较早;宗教对社会影响较大。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失败后,君主专制主义者在是否设单一候选人的问 题上没能达成一致。争吵使得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立起自己 的势力。1875 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 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材料二 1871 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 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 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宪法有关行政 结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主编《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1)据材料一,说明普法战争对法国政体演进所产生的影响。结 合法国 1875 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行政部门 权力微弱”的表现。(10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 1871 年宪法为什么要体 现“普鲁士的霸权”。它怎样体现了“普鲁士的霸权”?(8 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代议制确立的过程和所体现的 基本特征的认识。(2 分) 答案:(1)影响:普法战争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第三共和 国建立;加剧了法国君主派之间的矛盾,使共和势力有所增强,有利 于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表现:总统任命内阁必须经众议院同意,总 统的重要文件、命令要由总理副署。 (2)原因:德意志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完成了统一,其宪法在普鲁 士的领导下制定。体现: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德意志皇帝)担任联邦 主席,是国家元首,拥有绝对权力;普鲁士操纵联邦议会等。 (3)认识:适时妥协;国情的不同使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 立起自己的势力”和“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 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分析;第二小问,据“1875 年的法兰 西第三共和国可谓应时而生”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第(2)问,第一 小问,据“妥协性宪法”“基础上产生的”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第 二小问,据“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建立统一民族国家 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和“宪法有关行政结构的设置、政治体制 的架构等”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第(3)问,在明确近代代议制确立 的过程和形式所体现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国情谈认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竞选州长》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短篇小说,首 次发表于 1870 年。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展开,“我”代表独立党 与斯坦华脱·勒·伍福特先生和约翰·特·霍夫曼先生(共和党和民主党 的代表人物)一起参加纽约州州长的竞选。开始,“我”觉得自己有 超过这两位先生的显著优点,但心里却像有一股浊流在涌动一样。因 为“我”的良好的名声在政敌的眼中成了一种阻碍他们走向成功的 障碍,过几天“我”在阅读报纸时,发现了一篇关于“我”的文章, “我”竟然被指控有伪证罪。“我”当时愕然不已,后来越来越多的 报纸开始控诉起“我”来,各种各样的污蔑,诸如:伪证犯、蒙大拿 的小偷、挖坟盗尸犯、酗酒狂、肮脏的贿赂犯、可恶的行贿者进行中 伤,给“我”加上了各种各样的罪名,最终使“我”放弃了竞选。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 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 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 价准确全面)(12 分) 答案:示例: 情节:“我”代表独立党与斯坦华脱·勒·伍福特先生和约翰·特· 霍夫曼先生(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代表人物)一起参加纽约州州长的竞 选。 历史现象:州长是地方竞选产生的,而不是中央任命的,地方拥 有一定的自治权。 概述:北美独立战争之后,邦联制阻碍了美国的发展,1787 年 宪法确定美国为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立法、征税、发行货币、统领 军队、对外宣战等主权,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但是,联邦政府只拥 有宪法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他没有列明的属于各州。南北内战联邦 制一度受到挑战,内战结束后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联邦 法律至上性,从而巩固了联邦的统一。 评价: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同时,各州还保持了一定程度上 的自治,拥有一些州权,这样既有利于国家统一市场的形成,使这个 新生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的统治秩序,同时 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 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