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等三县市2021届高三10月过程性检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 年 10 月份过程性检测 地理试题 本试卷包括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综合题)两部分,请你把选择题答案答 在答题卡上。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45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绘 成简图(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的是( ) A. 地球自转速度 B. 地球公转速度 C. 日地距离 D. 黄赤交角 2. 9 月份,③地的日出方位( ) A. 逐渐北移 B. 逐渐南移 C. 先北移后南移 D. 先南移后北移 3. 10 月 1 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①地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在 60°~90°之间,并出现两次相同度数的太阳高度角,可见此处位于赤 道;②地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在 45°~90°之间,且除直射外正午太阳方向均在北方,可见此处位 于南回归线;③地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在 45°~90°之间),且除直射外正午太阳方向均在南方, - 2 - 可见此处位于北回归线;④地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在 0°~45°之间),有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 角为 0°),且除直射外正午太阳方向均在南方,可见此处位于北极圈。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在 45°左右,D 正确;地 球自转速度、日地距离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没有影响,AC 错误;地球公转速度只会影响正午 太阳高度变化的速度,B 错误;故选 D。 【2 题详解】 9 月份,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③地的日出方位逐渐南移,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3 题详解】 9 月 23 日太阳直射赤道,10 月 1 日,直射点距赤道最近,故①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 A。 【点睛】本题以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正午太阳方向简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 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新疆地区采用黑白条带地膜覆盖法(左图)繁殖山葡萄,即在垄中间用白色塑料薄膜, 垄两侧用黑色塑料薄膜,以此提高葡萄植株成活率。右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4. 不同颜色的地膜透光性不同,农业生产中白膜、黑膜对大气受热过程的主要影响分别是 ( ) A. 增强①过程 B. 减弱③过程增强②过程 C. 减弱③过程减弱②过程 D. 增强④过程增强①过程 5. 在葡萄垄两侧铺黑色塑料薄膜可以( ) A. 增加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湿度 B. 保持水分、抑制杂草滋生 C. 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膜内温度 D. 提高温度、增强光合作用 【答案】4. C 5. B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 3 - 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判断,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为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 是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可以穿越白膜,从而使地面增温, 地面增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失热量,但是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辐射却很少能够穿越 白膜,就相当于阻止了热对流,起到保温作用,结合题干即为减弱了地面辐射。黑膜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较强,穿透薄膜的光照较少,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综合可知 C 正确。故选 C。 【5 题详解】 薄膜覆盖不管是白色还是黑色,都能减少水分蒸发,保持膜内土壤湿度,A 错误。垄两侧黑色 薄膜由于透光率低,因此,可减少杂草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垄两侧杂草滋生,B 正确。薄膜覆 盖不能影响土壤的肥力,C 错误。透光性差,不能提高温度和增强光合作用,D 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相关知识,根据受热的基本原理可以推出正确答案。 受秘鲁寒流和离岸风的影响,冷水上涌,秘鲁沿海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6. 秘鲁渔场的形成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生产功能 B. 平衡功能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7. 有些年份,秘鲁近海上升流减弱或消失,则会导致( ) A. 秘鲁沿海一带降水比常年增多 B. 秘鲁近海冷水性生物比常年增多 C. 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变冷 D. 秘鲁寒流 上空对流运动减弱 【答案】6. D 7. A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厄尔尼诺 【6 题详解】 秘鲁渔场的形成受离岸风和寒流的影响,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 互联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 正确。故选 D。 【7 题详解】 秘鲁近海上升流减弱或消失,会导致秘鲁近海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说明出现了厄尔尼诺现 象,会导致秘鲁沿海一带降水比常年降水增多,A 正确。秘鲁近海冷水性生物比常减少,B 错。 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变暖,C 错。秘鲁寒流上空对流运动增强,D 错。故选 A。 - 4 - 【点睛】厄尔尼诺是指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厄尔 尼诺发生时,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 赤道 附近的太平洋西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湿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科学家发现,厄尔尼诺 现象还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 下图为阿姆河流域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咸海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 大气降水 B. 冰雪融水 C. 河流水 D. 地下水 9. 与乙河段相比,阿姆河甲河段( ) A. 含沙量大 B. 流量较大 C. 以侵蚀作用为主 D. 流量季节 变化大 【答案】8. C 9. D 【解析】 【分析】 【8 题详解】 咸海深居内陆,降水少,区域干旱,其水源最主要来自阿姆河、锡尔河,C 正确,A 错误;冰 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相对较少,BD 错误;故选 C。 【9 题详解】 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出,乙河段流经山地,沿岸汇入支流较多,水量大;甲河段流经沙漠地区, - 5 - 无支流汇入,加之降水少、蒸发量大,沿途渗漏和灌溉,流量小,含沙量小,以沉积作用主, ABC 错误;阿姆河的主要补给来自雪水,雨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作用不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D 正确;故选 D。 【点睛】本题以阿姆河流域水系示意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 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村名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密切。下图为山西大同市局部地区的村落分布图。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10. 对图示区域中村名命名影响最大的自然要素是( ) A. 水文 B. 地貌 C. 植被 D. 动物 11. 方位在命名地名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体现相对方位的一组地名是( ) A. 大红土沟小红土沟 B. 二对沟九对沟 C. 镇川镇川口 D. 邢家堡钱家堡 【答案】10. B 11. C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图中村名大多以“XX 沟”“XX 坡”“XX 堡”等命名,可以看出命名以地貌形态关系密切,现从图上 显示的信息可以看出,当地沟谷多,印证了命名以地貌特征的关系密切。故选 B。 【11 题详解】 大红土沟小红土沟主要反映外表形态,A 错误。二对沟九对沟体现的是数量排列关系,B 错误。 - 6 - 镇川和镇川口体现不同的方位,镇川口应位于入口处。C 正确。邢家堡和钱家堡体现的是不同 堡的名称,没有方位关系。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地方命名与地貌关系,考查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关系,主要根据图示信息 判断。 下图示意我国阴山山脉东中西三段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该山脉东中西三段的基带自然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水分 B. 热量 C. 光照 D. 海拔 13. 与阳坡相比,该山脉阴坡植被垂直带谱较丰富,主要原因是阴坡( ) A. 纬度高,夏季光照时间长 B. 是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C. 蒸发弱,土壤含水量较高 D. 相对高度较大,空间广阔 【答案】12. A 13. C 【解析】 【分析】 【12 题详解】 该山脉东部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较多,东中西三段的基带由典型草原带过渡到荒漠草原带, 再到草原化荒漠还,是水分差异造成自然景观明显差异,A 正确;热量、光照、海拔的影响小, 排除 BCD;故选 A。 【13 题详解】 该山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附近,降水少,阴坡蒸发弱,土壤含水量较高,植被垂直带谱较丰 富,C 正确;阴坡夏季光照时间短,A 错误,阴坡为北坡,不是夏季风迎风坡,B 错误;相对 高度相差不大,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以我国阴山山脉东中西三段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为切入点,设置道试题,考查 - 7 - 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地区某城市(由西至东相距 25 千米)的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城市 西部地区长时间未得到发展。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4. 工业区最有可能位于( ) A. 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15. 该城市西部地区规划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 高科技园区 B. 生态保护区 C. 科教文化区 D. 医疗保健 区 【答案】14. D 15. B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区 【14 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甲地土地价格最高,但人口密度较低,为商业区。乙处人口密度最大,土地 价格低于甲,但高于丙和丁,可判断出乙为住宅区。丙处人口密度和土地价格为 0,可能为绿 化带。丁地位于住宅区和绿化带以东,土地价格较低,人口密度较小,可能为工业区,D 正确。 故选 D。 【15 题详解】 由材料“城市西部地区长时间未得到发展”可推测出,西部地区最可能是生态保护区,B 正确。 故选 B。 【点睛】三大功能区的特点、分布及原因。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或条状,占地面积小,人口流 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是城市的核心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 口。工业区集聚性强,成片分布,因环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影响,一般分布在市区外缘、 - 8 - 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一般呈片状、团状、点状分布,占地面积大。住宅区与工业区之间一 般有绿化带。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5 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7 月初,李老师带领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山区研学考察,下图为该山区等高线地形图。 (1)研学小组在考察中发现,M 坡植被长势比 N 坡好,分析此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 (2)研学小组选择甲处作为宿营地,说明其合理性。 (3)为解决图中村落用水问题,计划修建一条引水渠道。在①、②两条引水线路中,选择你 认为最适宜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与 N 坡相比,M 坡坡度较缓,土壤物质的淋溶、侵蚀作用较弱,土层较厚,土 壤肥力较高;M 坡为阳坡,光照、热量条件较好。 (2)地形平坦开阔,适合宿营;与河流距离适中,取水方便且能避开突降暴雨引发的洪水。 (3)①水质好,(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自流;②水量大,距离短(建设成本低)。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山区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和应用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 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与 N 坡相比,M 坡的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流水作用对土壤 的淋溶、侵蚀较弱,土层深厚,土壤肥沃;M 坡位于南坡,为向阳坡,光热条件较好。 (2)读图可知,甲处等高线比较稀疏,地形平坦,视野开阔,适合宿营;与河流距离不是很 近,取水方便又能很好地避开突降暴雨引发的山洪。 (3)选择①:水质好,引水线路由高到低,水能实现自流;选择②:水量较大,引水距离 - 9 - 短,工程建设投资少。 【点睛】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森林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从 2019 年 10 月开始澳大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森林 大火,这场大火持续了 4 个多月。在大火发生区常见火焰龙卷风(如左图),气流夹卷着火焰, 像一条火龙一样旋转前进。火苗的高度 9-60 米不等,持续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 下图中右图示意 2020 年 1 月某日澳大利亚火灾严重区和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 (1)指出该日影响火灾严重区的天气系统,并分析其天气状况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2)推测“火焰龙卷风”多发区的地貌特点并说明理由。 (3)说明“火焰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答案】(1)暖锋(锋、低压槽),局部可能有降水,雨区有利于减弱火势;火灾严重区以偏 东风、偏南风为主,火势有可能增大(风助火势)并向西、向北蔓延。 (2)地势平坦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有利于“火焰龙卷风”的形成。 (3)大火造成的局部高温使大气迅速上升,近地面形成强低压中心,水平气流从四周向低压 中心快速辐合,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发生(顺时针)旋转,气流运动过程中夹卷着火焰。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天气系统。澳大利亚“火焰龙卷风”是一个低压系统强烈发展的气旋。低压天气 系统是近地面气温高,大气对流上升运动强烈,水平气流从四周旋转向中心辐合而形成的。 【详解】(1)天气状况对森林火灾一般会带来两方面的影响,降水浇灭火势,降水少或多风 - 10 - 组长火势。结合图示可知该日火灾严重地区位于低压槽部地区,结合大气运动分析,该处是 南半球低压槽部,会形成暖锋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容易带来降水,在雨区有利减弱火势; 结合等压线和大气运动,南半球低压系统南部以偏东风、偏南风为主,火灾严重区的火势有 可能增大,风祖火势,火灾继续向西、向北蔓延。 (2)在火灾严重区当降水较少时,但气温持续升高,地势平坦,地表摩擦力较小,地表对气 流旋转阻挡作用弱,大气对流上升运动强烈,在上升运动过程当中不断受地转偏向力偏转形 成涡旋,进而有利于“火焰龙卷风”的形成。 (3)“火焰龙卷风”是气旋,大火会造成的局部的高温,致使大气对流上升强烈,近地面形成 强烈低压中心。水平方向上水平气流从四周向低压中心快速辐合,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影响, 南半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旋转,中心气流上升,气流运动过程中把地面形成的火焰夹卷旋转 上升形成“火焰龙卷风”。 【点睛】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 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由于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云雨天 气,而高压(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 (1)低压(气旋)系统 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在垂直方 向上被迫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所以每当气旋过 境时,云量就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 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2)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我国中高纬 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十分常见,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 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的移动速度。如果冷锋移速较快,则冷锋附近形成较窄的雨区,并伴有大 风降温;暖锋雨区较宽,持续时间也较长。若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追赶暖锋,直至暖空 气完全被抬升,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被冷气团占据,气温明显下降,云和降水逐渐消失,天 气以冷、晴、干为主。 一般气旋是辐合上升系统,特别是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常常产 生云、雨,甚至有暴雨、雷雨、大风天气。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的前方 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的降水天 气,气旋的中部(两锋之间)是暖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 (3)高压(反气旋)系统 反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外流出后,垂直方向上高层的 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其中所含水汽不易凝 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例如,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在高压系统的 - 11 - 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存在锋面的低压系统,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多见于温 带地区,人们习惯称之为锋面气旋。在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 是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 斯湖为一潟湖,与大西洋仅隔一条泥沙堆积形成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 5 米,辟有人工航 道,湖泊南端有宽约 1.6 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下图示意帕图斯湖的位置。 (1)在图中用“→”表示出沙坝东侧洋流的流向,并简述沙坝的形成过程。 (2)指出沙坝形成过程中帕图斯湖盐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评价沙坝对阿雷格里港航运条件的影响。 【答案】(1)箭头由东北指向西南。河流带来大量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海域,受海浪、潮汐 等影响,河水流速减慢,在洋流影响下泥沙不断沿平行于海岸方向堆积并向西南方向延伸, 逐渐形成高出海平面的狭长沙坝。 (2)盐度不断降低。潟湖封闭性增强(潟湖与大西洋联通水道逐渐变窄),与大西洋海水交 换逐渐变弱,河水不断注入潟湖稀释海水。 (3)有利影响:沙坝与陆地间形成的潟湖受海上风浪影响小,形成天然避风港湾,利于船只 航行和停泊。不利影响: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在潟湖淤积,航道变浅,船舶通航吨位降低; 出海口变远,增加通行时间与成本。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外力作用、海水盐度、港口区位因素 - 12 - 【详解】(1)沙坝东侧的洋流为巴西暖流,由东北向西南流,箭头由东北指向西南。由材料“一 条泥沙堆积形成的沙坝”可知,沙坝是泥沙堆积作用形成的。从图中看,沙坝的北部有河流注 入,可推测出泥沙来自河流,在海浪、潮汐、洋流的影响下,泥沙堆积并向西南方向延伸, 形成沙坝。 (2)由材料“湖泊南端有宽约 1.6 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可推测出,在沙坝的形成过程中, 湖泊封闭性越来越强,湖水与海水交换越来越少,受海水影响越来越小,有河流不断注入淡 水,盐度不断减小。 (3)沙坝对港口航运条件的影响可结合图和材料来回答。从图中看出,受沙坝影响,港口距 离湖泊出口越来越远,增加通行时间与成本,为不利影响。由材料“一条泥沙堆积形成的沙坝” 可知,沙坝为泥沙堆积形成,可推测出湖泊也会不断淤积,航道变浅,不利于航行。从图中 看,沙坝可阻挡海上风浪,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要素,具备一定的人口吸引力是城镇健康发 展的必要条件。海南省政府公布的《海南省人口发展规划(2030 年)》预测,受自贸区(港) 建设、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以及季节性休假和健康养老迁移流动等因素影响,该省未来 人口总规模将继续增长。下图为海南省 2018 年各市(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概括海南省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分析大量外来人口对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特点:人口分布不均,沿海人口密度大,海口市人口密度最大,中部(山区) 人口密度小。 - 13 - 原因:沿海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坦,易于开发;沿海和省会(海口)开发较早,海、 陆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达。(中部为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开发难度大、 成本高;开发较晚,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 (2)促进餐饮、住宿、房地产、商贸、高新技术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与外界的经济 文化交流。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和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读图分析,海南省人口分布体特点表现为人口分布不均,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 中部山区人口密度小,其中海口市人口密度最大,五指山市人口密度最小。影响海南省人口 分布的因素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因素: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 为主,地形平坦,便于开发,环境承载力大;中部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开发难 度大,环境承载力小。社会经济方面,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开发时间较早,基础设施完 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部地区交通不便,开发时间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2)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为海南省带来的大量的劳动力、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有 利于带动房地产、商贸、旅游、餐饮、高新技术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带动消费,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海南省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基础设施的 建设;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 【点睛】三角度四方面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 (1)三个角度:①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②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 入地的影响。③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2)四个方面:①人口数量: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②性别比:轻工业区降低,重工业区 增加。③职业构成: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④交通运输: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