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泰安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泰安二中 2020-2021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1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材料一: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加深,两岸民众之间的通婚逐渐增多,海峡两岸婚姻家庭也因此被誉为“第 四通”。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发现,大部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对中华民族文化持有积极肯 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瑰宝。其中部分人 对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国学等有着较深入的了解,并能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约 束自身行为。绝大部分的受访者肯定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并赞同“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 优秀的民族”这一说法。但涉及国家身份,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就是大陆,而台湾是一个特殊的 个体,台湾居民常以“台湾人”自称。 在采访和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了解民族文化的渠道是电视或网络,希望去大陆感受体 会,但当前大多以旅游的方式前往。大部分受访者对中华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认为中华文化源远 流长,能够认识到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对中华文化的践行存在着一定差异。 在面对“是否有必要在学校开设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相关课程”的问题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有必要, 但是被问及“是否愿意主动践行”时,回答却是否定的。 对这一群体展开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对于加深两岸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了解、促进两岸关 系的友好发展以及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通过构建两岸的文化 认同,形成两岸共有的价值观念和归属感,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打下坚实基础。 (摘编自卢文刚《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民族文化认同研究》) 材料二: 人的认同从来就是多重的。人首先有血缘族群的身份,而以血缘为基础的族群认同,总是与其 社会关系的性质相关联。每个国家一般都包含着许多民族或族群,而且世界秩序要求主权国家的基 本稳定,如果族群认同过于强势,在多民族国家就可能“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危机就可能 被某些预料不到的事件触发;如果国家认同强于族群认同,多民族国家就容易经历各种风雨变幻而 保持统一。 文化认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它与族群相关,也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作为中介认同 形式,文化认同必须既与族群认同有交叠部分,也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文化认同也与一定的地 域相关,即使是同一个族群,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 认同,这种认同不是族群的,而完全是文化性的和社会性的归属感。香港和澳门由于长期被西方国 家殖民,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出现了比较特殊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在回归之后,有些人的地域 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完全重叠。当然,随着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种 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既为是香港人或澳门人,也为是中国人感到骄傲。现在仍 然存在认同危机的是台湾,这是由内战所造成的分治产生的。台湾与大陆之间民族文化认同是基本 重叠的,但是国家认同出现了复杂的现象。很多人虽认同中国,但对中国的表述出现多种形式;也 有部分人采取“台独”的立场。 中国自古就有“天下一体”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中国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为了国家统一, 我们必须进一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和精神家园,从而扩大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交叠内容。 共同的语言、政治仪式、文化符号等是保障国家认同的重要构成性因素,会强化公民的归属感。 (摘编自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 材料三: 每一个人都属于某一特定的民族,同时在现代民族国家当中,每一个人也一定属于这一国家。 但从认同的特点来看,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要形成国家,就必须由 具备族体意识的人开展积极行动,各种局部的、游离的族群认同对于国家认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 用。这些局部性的民族认同本身不等于国家层面的国家认同,但是它们是国家认同的血肉,如果没 有这些局部性的群体意识,国家认同就会形同空壳。 对于国家认同而言,多元文化主义往往强调血缘、文化传统特征等因素。例如,在确立对“中 华民族”的国家认同中,我们往往强调“中华儿女”“华夏民族”“礼仪之邦”等标识民族特征的 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强有力地缩小了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亲和力,有 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念。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关注的是肯定“我们”的存在,而国家认同关注的是“我们”为什 么存在。单纯的自我肯定的局限性反映在民族认同的被动性上,它使人的自我意识束缚在诸如血缘、 语言、宗教或传统等实在因素之中。而要实现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价值,就不能不考虑到“国家”这 一体制的重要性,社会的整体利益只能借助主权国家的作用而得以实现。 (摘编自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仁”“义”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作为多元文化的内核,有效地固化了“中 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念。 B.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需保持平衡,如果国家认同过于强势,则 容易爆发某些始料不及的危机,导致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 C.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性,民族认同就会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没有共同的文化信 念,就不能构成统一的国家。 D.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注点不同,只有民族认同上升到国家认同, 才能实现民族共同体存在的价值。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部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践行存在差异,只要知行合一, 就能消除危机,促成国家和平统一。 B.材料一所做的调查反映出的问题,能印证材料二“台湾与大陆民族文化认同是基本 重叠的,但是国家认同出现了复杂的现象”的观点。 C.材料二和材料三作者表述的要义虽有不同,但是都明确强调了文化认同对维系族群 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的重要性。 D.中国谋求和平统一和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在文化认同 的基础上形成国家认同。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的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巩固和不断强化的国家认同会对民族认同的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打破两 者之间的平衡。 B.在国家的政治统一中,共同的民族性将发挥至关重要的合法化作用,是意识形态动 员的主要途径。 C.族群的相互承认与社会生活语境相联系,社会成员通过走向他们共同目标的构想, 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 D.在全球化和全球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多民族国家非常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夯实认同 基础,以增强国家凝聚力。 4.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观点态度。(4分) 5.请结合材料,试分析怎样加强香港地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6分) 二、现代文阅读 2(本题共 4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穿燕尾服的巴基先生 [匈牙利]米克沙特 关于阿尔弗勒德平原的“土财主”,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描述的。他们的收入不算多,但他们拥 有的财产倒不亚于摩洛哥王子呢。讲到巴基先生,故事有一大堆呢!的确,事情真是稀奇古怪:这 些身穿大棉袄,其貌不扬的人物,遇到他们高兴的时候也会悠然自得地叼着烟斗,坐上四轮马车, 招摇过市呢! 不过,他们很少闹出这种排场。巴基先生总是坐普通的农民马车来佩斯。在车上,他的午饭是 面包夹腊肉,他兴致勃勃地用他那把弗赫堡小刀切肉片;他要是想把味道调得好一些,就把腊肉放 在火上烤,让猪油慢慢地滴在面包片上面。这样可口的饭菜,连国王也没有吃过呢! 然而,有谁认为阿尔弗勒德的富农是吝啬鬼,他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们也是很会装阔气的, 只不过表现不一样罢了。因为老爷死了,在地狱里也还是老爷。在酒店里,碰巧他的兴头上来了,4 个吉卜赛人为他拉一段忧伤的小提琴曲调时,他就吆喝着吩咐堂倌: “去给这些吉卜赛人抬 4 桶酒来。” “我们用什么东西侍候你呢?巴基先生!” “给我抬半桶黑咖啡来好了。” 遵照巴基先生吩咐,堂倌在露天用一口大锅煮咖啡。整个酒店的人都忙碌地围着他转。他知道, 人们正在干一件大蠢事。但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表现出他的豪爽。只要是巴基先生的吩咐,即便是 一件蠢事,也大可不必去计较。他之所以叫巴基先生,是因为他有大笔财产,至于他的话对与不对, 都是无所谓的。 这位阿尔弗勒德的农民头子对于能挤进本地上层人物的圈子,感到非常得意。但是,要想得到 更高的地位,就先要获取好的名声。 巴基先生经常交好运,原因是他常跟老爷式的人物打交道;他家里的佣人可算得上高贵人物, 他们谈吐文雅,又有匈牙利式的健全的头脑。——因此,他的佣人无论跟谁打交道,都不会给主人 出丑的。 这件事情发生在巴勒时代①。当时,有位新州长到诺格拉蒂州上任,他决定庆祝一番:举行一 次午宴,宴请全州的达官要人。 从哪儿知道什么人是州里最尊贵的人物呢?再没有比查地产登记簿更清楚的了。这是一部真正 伟大的“科学著作”啊!谁要是从头到尾将它通读一遍,那么,在他面前不会有什么事情是“模糊 不清”的了。 州长秘书就是根据土地登记簿开列出应邀客人的名单。巴基先生当然是在被邀请之列,几乎还 是属于最前面的名次呢! 请帖发出去了。伟大的日子终于来临。州府大厦重新装饰过,焕然一新,这项工程是在州长亲 自指导下进行的啊!他准备把这次宴会办得豪华而又丰富多彩,使它成为空前绝后的大事件。他吩 咐仆役们,说:只有穿燕尾服的客人,才允许进去参加这次在阿尔弗勒德地区举行的极为盛大的宴 会。 呵!几乎所有的客人都穿着燕尾服来了。唯独巴基先生穿着农民的节日服装;是的,为了准备 参加这次宴会,这套服装经过了一番洗刷。他的裤兜里特地放了一条粉红色的、有些油污的手帕, 稍稍露在兜口外面,这够庄严的啦! “你到这儿来干吗?你是谁?”等候在门口的管家对他大声地问道。 “我么?我就是巴基呀!”他说,英武地挺直胸脯,大衣前襟上有笔直的 3 排纯银纽扣。 “巴基!现在不许到州长那儿去。他正在里面宴请客人。” “我就是来参加午宴的呀!” 管家睁大了眼睛。 “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他说道。 巴基先生从口袋里拿出请帖,管家把眼睛瞪得大大地、惊讶地注视着;但是,他还是这样说: “这不顶事。只让穿燕尾服的人进去。这是命令。这里是沙龙,只有穿礼服的人才配进去。” 巴基先生生气地转身走了。他观察了管家的神色,立刻赶到一家裁缝铺去,人们按照规格给他 穿上燕尾服。现在,在圣悌斯地方的人们,还常常谈起巴基先生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穿燕尾 服时可笑的模样哪! 巴基先生在宴会上故意找茬,出气。当客人围着大桌子坐好,仆役们首先端上汤时,巴基先生 皱着眉头,呆板地瞧着那只盛汤的大盆,故意把匙子弄得叮当响以引起大家的注意,然后低下头, 撩起他那套新买的燕尾服的右襟,漫到菜汤里去。 “你干吗?巴基先生!我的上帝,你到底要干吗?!”周围的客人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 诘问他,他们还以为他疯了呢! “哦!我请我的燕尾服喝汤哪!”巴基先生谦逊、安详地说,“因为我发现,不是请我,是请 它来参加宴会的。” 州长马上理解这件事情的原委。从此以后,他也很乐意招待身穿农民棉大褂的巴基先生了。 [注]①匈牙利 1848 年革命失败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实行残酷的黑暗统治,当时负责具体执行反 动政策的是内政部长巴勒·山陀尔。因此,人们惯称 1849 -1867 年为巴勒时代。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富人巴基先生不是一个特别讲究排场的人,他在马车上吃着简单的食物,但却兴致勃勃。 B.小说写不管巴基先生的话对不对,众人都照办,反映出当时的人对金钱的崇拜和屈从。 C.除了巴基先生,几乎所有的客人都穿着燕尾服,这是因为巴基先生觉得穿燕尾服可笑。 D.结尾写州长知道原委后,很乐意招待没有穿燕尾服的巴基先生,可见巴基先生的影响力。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中叙述巴基先生在酒店里“吆喝着吩咐”堂倌给为他拉小提琴曲的吉普赛人抬上 4 桶酒, 意在表现他为人豪爽、慷慨大方的性格特点。 B.“因此,他的佣人无论跟谁打交道,都不会给主人出丑的”这一句看似闲笔,实则是作者的 用心之笔,与下文州府管家阻挠巴基入场形成鲜明对比。 C.小说以“穿燕尾服的巴基先生”为题,起到突出主要人物、点明叙事线索、揭示形象性格、 暗示主题意蕴的作用;“燕尾服”成为阶级身份的象征。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详写巴基先生应新州长之邀参加午宴的始末,由此可以窥见十九世 纪中叶匈牙利社会的趋炎附势、邀荣固宠、追名逐利之风。 8、管家与巴基先生的对话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两个方面进 行分析。(4 分) 9、米克沙特的小说具有寓褒贬于幽默诙谐之中的风格。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 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 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 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 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 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 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 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 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 静自正。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节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B.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C.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D.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守藏室之史:“藏室”是藏书之所。“守藏室史”亦称“征藏史”。“征”是典掌之意,与 “守”相同,就是管理周王朝皇家图书的史官。 B.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因拴着丝绳而能收回再次利用。后来也泛指短 箭。 C.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古代三公之一。 D.孝文,是谥号。是后人根据皇帝生前事迹评定其生平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老子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时运来了就要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和蓬草一样随风飘转。这跟 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完全相同。 B.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的品格,同时也 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于常人。 C.老子写了 5 000 多字《道德经》,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然后潇洒离去,没有人 知道他的下落。 D.世上信奉老子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贬斥老子。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对老子的 学说只作客观描述,并没有尊老贬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2)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14、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显示出老子“老子,隐君子也”。(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15-16 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 [注] 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英武潇洒的形象。 B.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 的深情怀念。 C.尾联使用问句,表达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故友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形象。 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 象相关。 16.这首诗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 分)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 ”。 (2)《大学之道》中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 , ”说明“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一条。 (3)《老子》在列举车子、器皿、屋室等物品来阐释“有”与“无”的关系后,做总结的句子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 一匙酱油,坐在“户定”(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 气。 有时候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都会 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他的铃声。 每次他走到我们家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就跑出来,看见他浑身都沐浴在 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好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 唤醒了。 有时幸福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 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 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 福与忧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18.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内容,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经过山西北部折入阴山,至高阙为止。 B.南方古猿的脑量(450- -650 毫升)高于一般化石猿类和现代类人猿。 C.他说的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 题画》) D.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热烈的鼓掌) 19.夸张具有夸大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夸张进行简要分析。(4 分) 20.文中加着重号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生命和生活里,人人都有笑与泪、幸福与烦忧。”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 分) 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脱贫攻坚不可本末倒置,②这就要求我们秉承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③规范考核管理制度, ④激励一线扶贫干部把心思用在“扶贫”实践中。⑤驻村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帮村里跑项目、促合 作、找资金,⑥管理和考核方式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⑦鼓励广大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性、 主动性。⑧目前当务之急,驻村干部只有真抓实干,才能真正打好打贏脱贫攻坚战。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5 个字。 (5 分) 2020 年 6 月 23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 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标志着北斗全球星座的部署圆满完成。交通运输 部表示,北斗系统应用已扩展到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综合交通运输领域。目前,全国 已有超过 660 万辆道路营运车辆、5.1 万辆邮政快递运输车辆、1356 艘部系统公务船舶、8600 座水 上助导航设施、300 架通用航空器应用了北斗系统。在国际海事组织框架下,中国成功推动北斗系 统纳入全球卫星搜救系统,并持续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国际民航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和国际标准体系, 促进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日前,湖南某文科高分考生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消息引发各方讨论。有人赞许,认为其 坚守梦想,勇敢追梦;有人则表示不解,家庭困难,为何不选择一个“热门”专业,工作后能有丰 厚的收入,反哺家庭。两种看法,都有人支持,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理性看待高考分数、专业选择、 人生价值等的思考。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 的讨论会上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2019 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语文 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A 项,“‘仁’‘义’思想是中华民族文 化的瑰宝,作为多元文化的内核,有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念”错,结合原文“在 确立对‘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中,我们往往强调‘中华儿女’‘华夏民族’‘礼仪之邦’等标识 民族特征的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强有力地缩小了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 亲和力,有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念”可知,有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元体” 的观念的是我们往往强调“中华儿女”“华夏民族礼仪之邦”等标识民族特征的因素,并非“仁” “义”。B项,“需保持平衡”错。根据原文“如果族群认同过于强势,在多民族国家就可能‘有 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危机就可能被某些预料不到的事件触发;如果国家认同强于族群认同, 多民族国家就容易经历各种风雨变幻而保持统一”可知,容易爆发某些始料不及的危机,导致出现 动荡不安局面是族群认同过于强势,并非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没有保持平衡。C项,“民族认同就 会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过于绝对。原文说“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 可见二者并不矛盾。 2.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A项,“只要知行合一,就能消除 危机,促成国家和平统一”过于绝对。原文说“对这一群体展开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对于加深两 岸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了解、促进两岸关系的友好发展以及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都有着重要 的意义;同时,有利于通过构建两岸的文化认同,形成两岸共有的价值观念和归属感,为促进两岸 和平统一打下坚实基础”,可见只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打下坚实基础”。 3.A【解析】本题考查为文章选取论据的能力。A 项,“巩固和不断强化的国家认同会对民族 认同的发展形一成定程度的抑制作用”错,原文中提到“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 础和前提”,二者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 4.①对中华民族文化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②肯定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并能以中华民族 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约束自身行为;③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能够认识到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 ④不愿意践行在学校开设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相关课程。(每条一分) 5.①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其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提升公民归属感;②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 加深香港市民对大陆近距离深层次了解;③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升民族自豪感; ④坚持“一国两制”,清除殖民思想,严厉打击“港独”势力。(任答其中三条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观点并运用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香港青年国家认同, 结合文本分析如下:根据“香港和澳门由于长期被西方国家殖民,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出现了比较 特殊的情况”可知,香港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缺少了解,因此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例如通过多种 方式,强化其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提升公民归属感;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加深青港市民对大陆 近距离深层次了解;根据“随着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种情况已经发 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既为是香港人或澳门人,也为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可知,我们应当 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提升民族自豪感;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国两制”,清除殖民 思想,严厉打击“港独”势力。 6、C【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这是因为巴基先生觉得穿燕尾服可笑”依据 不足,原文后面写巴基先生穿着燕尾服可笑的模样,这是后话,与前文巴基先生不穿燕尾服缺乏必 然的关联。 7、A【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意在表现他为人豪爽、慷慨大方的性 格特点”这一分析不正确。从原文语境看,巴基先生在酒店里的这番行为,只是为了“装阔气”, 炫耀其富农的身份,博取所谓“出手阔绰、慷慨大方”的好名声。 8、①(从情节组织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巴基先生的自以为是,管家的照章办事、坚守原则, 将小说情节逐步推向高潮,为引出下文巴基先生换穿燕尾服和请燕尾服喝汤的情节做了充分的铺垫。 ②(从人物塑造看)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从巴基先生与管家对话时的言辞与神态等细节描写, 可以进一步看出他的固执自傲、自以为是的个性特点。(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从其他角度进行 回答,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结构与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文中管家与巴基先 生的对话的作用。解答这一问题,应从情节结构安排与人物形象刻画两个角度来分析。管家与巴基 先生的对话属于小说情节的发展部分,这一部分属于延迟叙事,即通过巴基先生执意不穿燕尾服去 赴宴,与管家照章办事、毫无通融余地的刻板,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做了铺垫,于是才有了巴基先 生临时改穿燕尾服,以及请燕尾服喝汤的戏谑场景的出现。同时,管家在作品中是个陪衬人物,他 的行为是新任州长权力意志的体现,管家越是正经、严格,越可见出他的势利眼,越反衬出巴基先 生这位新兴富农的另类个性,从两人对话这一场景中巴基先生的言辞及其服饰、神情细节的简洁勾 勒,可见其人之固执自傲、自以为是的个性。 9、①于细节特写中见幽默诙谐。文中写巴基先生稍稍露在兜口外的“有些油污”的粉红手帕的装饰 细节的勾勒,以及在筵席上故意做出滑稽动作而引人注目的行为,这些都为作品增添了耐人玩味的 谐趣。②以叙述者议论介入见幽默诙谐。文中对州长选定州里最尊贵人物的依据标准做了简洁的议 论,充满调侃、嘲讽的意味;还有对阿尔弗勒德平原“土财主”财产数量与行事做派的点评,满含 揶揄之意。③在遣词造句中见幽默诙谐。文中运用夸张手法、大词小用等修辞技巧,彰显幽默诙谐 之意。如“这样可口的饭菜,连国王也没有吃过呢”“这是一部真正伟大的‘科学著作’啊”“使 它成为空前绝后的大事件”等等,都极尽冷嘲热讽之意。(答出两点即可,每点 3 分;其中,幽默 诙谐风格成因分析与举例阐述各 1 分。从其他角度或内容切入,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风格的欣赏与探宽能力。题干明示米克沙特小说“寓褒贬予幽默诙谐 之中”的风格,要求考生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解答此题,须具体阐释米氏小说幽默风格形成的艺术 手段,即经由哪些艺术表现手法的路径建构这种幽默风格,须立足文本列举相关语例加以具体解说。 通过细读文本,不难发现,其幽默诙谐风格主要借助如下艺术表现手法,一是在小说人物形象的细 节特写中呈现幽默诙谐的色调。这可以从巴基先生的言行举止、神态服饰等带有明显调侃意味的描 写中看出。二是叙述者声音(叙述者对小说中人事的议论)介入,彰显了幽默诙谐的色彩。文中对 阿尔弗勒德平原“土财主”阶层特点的简介,还有新任州长拟办盛大午宴与筛选、邀请来宾的依据 等事件的议论,这些叙述者议论的介入都具有幽默调侃的味道。三是小说叙述语言在遣词造句方面, 具有夸张意味,大词小用、多用感叹句式等,从而突出其讽刺、戏谑之意。 10、B [本句的句式是对称的,“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这三个相 同的句式形成排比,所以应在这三个句子之后停顿。且句子的主语分别是“鸟”“鱼”“兽”,谓 语分别是“吾知其能飞”“吾知其能游”“吾知其能走”,所以可以在“鸟”“鱼”“兽”三个主 语后停顿。排除 A、C 项。“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句式也对称,主语 分别是“走者”“游者”“飞者”,所以应在三个主语前停顿。排除 D 项。] 11、D [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 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 同。。] 12、A [A 项,错在“跟儒家……的思想完全相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 想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老子的思想跟儒家“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不完全相同。相同的是得志时做官,但是不得志时是不同的。儒 家主张不得志时要加强个人修养,老子认为不得志时像草一样漂泊。] 13、(1)译文: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 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重点字词“乃”“言”“去”“莫”“终”) (2) 译文: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 王的人出现。(重点字词“始”“合”“岁”“离”) 14、(1)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2)见周之衰,乃遂去。(3)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而去,莫知其所终。(每条一分) 【参考译文】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骨头都已经腐烂 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 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好 像很愚钝。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 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 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 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 一样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 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 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 他的下落。 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 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 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 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 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 李氏就定居在齐地。 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 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 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15.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 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 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 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错误,颈联没有表达对 “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这里只是突出了一种对自己戎马生涯的怀念。故选 B。 16.①壮志难酬。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 悲伤。“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独寂寞。尾 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每条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准 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要素,结合重要诗句进行具体的分析。“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 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等句看出,年轻时的诗人旅游豪迈洒脱的气质,具有一种温婉 谦恭的男儿形象,诗人回忆了当年文武双全、壮志凌云、慷慨激昂的形象和战鼓雷鸣、烟尘遮天的战 争场面,此时的诗人是一位垂暮老者,暮年时在秋风中白了头发,内心一片苦闷情怀,充满着无限的惆 怅与悲伤;“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一句,有着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情怀,但是时光却无 奈,一味的催人老去,诗中饱含出这样的一种人生迟暮的悲苦凄凉情怀,也更加显示出诗人对友人逝 去的无限怀念,知音难觅,突出内心的无限伤感,写出内心苦闷抑郁的寂寞情感。 17.(1)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每空一分) 18. A 【解析】A 选项为解释说明;B 选项为补充说明;C 选项为解释引语的出处;D 选项插入语表示听 众对讲话的反应。 19.①句中强调画面、铃声把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体现了夸张的夸大性;②画面与铃 声从听觉、视觉角度勾勒柔美画面,能够激发作者对于美的感知,但“全唤醒了”用“全” 字,是对这种感知的夸大突出。( 每条 2 分) 20.①句式结构不同:改句是一个单句,结构简单,“笑与泪”与“幸福与烦忧”有重复之 感;原句为整句,与整个文段整齐句式相吻合,前后搭配也更合理。②强调内容不同:改句 重点落在“人人都有”;原句将“生命与生活”“笑与泪、幸福与烦忧”对举,更能强调苦 和乐并存”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引人深思。③语气节奏不同:改句语气平淡,节奏感不 强;原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与文段风格一致。( 每条 2 分,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21. (1)语句②,修改:“求真务实”后面加“的精神”。 (2)语句⑤,修改:“跑项目、促合作、找资金”改为“找资金、跑项目、促合作”。 (3)语句⑦,修改:“鼓励”改为“激发”。 (4)语句⑧,修改:去掉“目前”。 (只找出错误序号未改对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 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 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1)语句②,缺少宾语中心语,“求真务实”后面加“的精神”。 (2)语句⑤,语序不当,根据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先要“找资金”,再“跑项目”,最后“促合 作”。把“跑项目、促合作、找资金”改为“找资金、跑项目、促合作”。 (3)语句⑦,“鼓励”与“积极性、主动性”搭配不当,把“鼓励”改为“激发”。 (4)语句⑧,语意重复,“当务之急”包含有“目前”的意思,应删除“目前”。 22.【参考答案】①2020 年 6 月 23 日,②我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③北斗全球 组网圆满完成,④北斗系统应用已扩展到各个交通运输领域,⑤其国际化应用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每个要点一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则新闻报道,可以根据新闻六要素何人、何事、 何时、何地、何因、如何进行压缩。第一句话可以提取出何时(2020 年 6 月 23 日)、何人(我国)、 何事(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和如何(北斗全球组网圆满完成)四个信息。第二、 三两句可以压缩为“北斗系统应用已扩展到各个交通运输领域”,第四句话可以压缩为“其国际化 应用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23.参照 2020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两种看法,都有人支持,也让人对如何理性看待高考分数、专业选择、人生价值产 生思考。这段话可以作为发言稿立论的生发点。由此可以讨论以下观点: ①高考的分数不应被“待价而沽”。高考对考生来说究竞意味着什么?高考应是一种评价、一种 选择,更是一种成长。通过高考,进人心仪的院校,选择热爱的专业,坚定未来的志向,这才是高 考的应有之义。 ②专业的设置本无高下,只有适合与否,即是否适合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是否适合行业更新 的步伐,是否适合学生的全面成长与个性选择。当考生选择了适合的专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快乐充 实的学习生活.选择了为自己未来职业成长注人力量.夯实基础的可能。 ③人生本就多样,成才路本就有千万条,不同青年的多样选择、多彩路径能够汇聚为一股洪流, 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其他立意,能紧扣材料,思想积极健康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