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威六中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段 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丝绸之路是中西文化频繁接触、交流的主要途径,唐代诗歌中的诸多西域名物品类 以及文化现象均是这种交流过程的反映,丝路文化对唐代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空间之于文化,不仅仅只是地理概念,还应当包括时间观念和思想空间。唐代诗歌 的地理延伸从“阳关”“安西”到“葱岭”“西海”,直至“条支”“拂林”,正是汉代之后丝绸之 路的发展与延伸。唐代承续汉事,积极开拓西北,经营西域,藉保关陇安全。唐诗以汉 喻唐,包含了对古人英雄业绩的向往、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对民族 历史的崇敬和对国家实力的强烈自信。如果地域性和时间性是向外的延伸,思想性就是 向内的省视,而对于唐代诗歌而言,外来的思想影响莫过于佛教。佛教于汉晋之间自西 域传入,我国僧人又赴天竺求法,得佛教真传而使中国也成为佛教中心,至唐代达到鼎 盛。唐代文士礼佛及与佛教僧徒交往之风盛行,细密精深的佛理、意味幽远的禅意也使 得唐代诗歌中弥漫着浓郁的佛学气息。这种自觉自愿的能动选择、直指内心的深层体验, 激活了诗人创作的灵感,他们借助长于抒情达意的古典诗歌,深刻表达出了心灵深处的 生命意向和对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并存、多元文化共生的国家。20 世纪 80 年代,费孝通先生 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概念和理论,并认为这个不可分割的民族统一体是历经 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唐王朝加强对西域的经营,通过一系列羁縻州府的设置巩 固了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其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西北诸族的拥护,唐太宗还被尊奉 为西北各族共同的首领“天可汗”。唐代诗人岑参两度西域入幕,远驻北庭、轮台,对边疆 民族习俗感受至深,其诗歌就有对边疆和平安定、胡汉和睦相处的赞颂,《赵将军歌》:“九 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岑诗凸显了中华 文化的多元发展对各少数民族所产生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这种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得唐代成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 西域独特的自然景观、文化艺术、丰富物产及民俗风情为唐代诗人提供了丰富多彩 的现实内容和想象空间,唐代诗人作为时代精神的代表,及时地将这些文化养料有选择 地吸收到具体作品中去,创造出后世难以企及的“一代之文学”。另一方面,西域宗教艺 术对唐代诗歌形式的演变也有重要的影响。佛教传播不仅影响了诗歌创作的思维方式, 扩大了创作题材,佛教经典的传播还促成了四声的发现以及格律诗体的形成。总体而言, 唐代律诗与曲子词从某种程度上也许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吸收西域文明所孕育出的瑰丽 的艺术奇葩。 (摘编自郭文庭《唐诗中的丝路文学》,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丝绸之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唐代诗歌中 出现的西域名物品类以及文化现象等方面。 B.汉代之后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与延伸,可从唐代诗歌中出现的“阳关”“安西”到 “葱岭”“西海”直至“条支”“拂林”等地理名词中找到印证。 C.唐代诗人常常以汉喻唐,不只是因为他们对唐王朝国家实力的自信和对民族历 史的崇敬,更是因为他们有建功立业的雄心。 D.唐代诗人有选择地吸取了西域独特的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文化养料,创作出 大量的文化诗篇,创造出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的文学高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二段从向外延伸和向内省视两个层面论证了古代丝绸之路及佛教对唐诗 产生的影响,笔墨到最后集中在佛教的影响上。 B.文章列举了岑参两度西域入幕,远驻北庭、轮台的事例,是为了论证我国自唐 代以来就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和管理。 C.作者为了论证唐王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西北少数民族的拥护这一论点 时,使用了事实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 D.第四段阐述了西域风土人情、文化艺术以及宗教艺术等对唐代诗歌的影响,特 别是佛教,不仅影响了诗歌创作的思维方式,甚至促成了四声的发现和格律诗 体的形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唐代诗人用自己内心的深层体验来激活诗歌创作的灵感,进而表达他们对自我 生命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 B.岑参的“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写出了边境无战事,将军沉溺赌博 的情景,也反映了边疆地区民族友好和睦的气氛。 C.唐代律诗与曲子词深受西域宗教艺术的影响,是中华文化吸收西域文明所孕育 出的瑰丽的艺术奇葩。 D.费孝通先生在他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认为,我国是历经几千年的 历史过程逐步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民族统一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习近平强调,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 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 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 重大贡献。 习近平就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提出 4 点要求。一是要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考古工作任重道远。要围绕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总 体安排,集中力量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二是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 作。考古学界要会同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医学等领域研究人 员,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 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三是要搞好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要建立健全历史 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增强历史文化遗产防护能力, 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四是要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要 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 才辈出。 (摘编自新华网 2020 年 9 月 29 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 古学》) 材料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亚地区有一个文化系统,这个系统的中心就是在中国。从日本的历史上看,很多 文化都是从朝鲜传来。而追溯朝鲜文化的起源,可以发现它跟中国文明有着很深的联系。 我们之所以对中国文明的起源感兴趣,是因为我们关心自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如何 从中国传来,又受到中国文明怎样的影响。所以对于日本人来说,中国历史不是外国历 史,日本历史和中国历史是同一个历史。 开始的时候,中国考古发掘方面的技术、仪器都不是很好,他们那时候不了解要做 什么,怎么做有利于考古发掘。但是到了现在,中国在田野考古技术方面与日本差不多 一样。我 2005 年来中国的时候,觉得中国考古技术方面和国际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可 是现在几乎持平,甚至有的时候中国的技术水平比其它国家还要高一点。 (摘编自宫本一夫《中国考古水平已超发达 国家》) 材料三: 科学立足于逻辑、理性、客观与现实四条基本原则之上,是迄今为止人认识世界的 最有效的手段。科学并不等于正确,但是它可以避免迷信,它能够接受质疑。正是通过 基于四条基本原则的、反复的批评与质疑,科学不断取得进步,但这不能改变科学的真 实仍然属于建构的性质。考古学运用科学的一般方法论与众多的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过 去,由此形成了一些认识,这些认识是可证伪的,并不是绝对的存在,并不等于真实的 过去。 考古学以研究物质遗存见长,但最终研究的还是人。生活中的人是有身份差别的, 年龄、性别是基本的,还有宗教、阶级(阶层)、国家、民族、党派等。如抗日战争时 期,民族救亡就是根本任务,这里民族认同至关重要。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的认 识深受其所在社会背景关联的影响,所以,有关真实的维度上还需要考虑社会背景关联。 自然科学通常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自然界的事物不会因为社会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 人的社会是有差异的;而且因为人研究的是自身,如前面所说的社会身份差异是会影响 到一个人对社会的认识与感知的。就同一事物,立场的差异会带来迥然不同的认识,而 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都是真实的。当下社会如此,古代社会同样如此。考古学家从当代 社会出发寻找真实,必定是要受制于自身社会立场,他所探索的社会中同样有许多相关 的领域需要探讨。以为自己可以完全不受任何立场的左右,绝对中立,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陈胜前《什么是考古学的真 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梁思永并不是中国最先从事现代考古的学者,却是经受现代考古学正规训练的第一 人,在殷墟的考古挖掘中,他的加入显示出了重要价值。前三次殷墟挖掘,目的多限于 寻找甲骨文和其他遗物,几乎与民间所说的“挖宝”无异;而真正的考古学,关注点远远 超出发掘出来的文物,它应当是以研究和发现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为目的。 对于梁思永所发挥的作用,当年参加安阳考古的夏鼐先生说:“梁先生确是野外考 古工作的头等人才,不仅工作技术是头等,更重要的是那种负责的精神,能照顾到全局, 同时又不遗漏细节,小屯殷墟发掘工作的头几年,参加的人都没有受过正式的田野考古 训练,大家都在暗中摸索,想由尝试和错误中获取经验和教训,梁先生参加工作后,才 加以整顿,面目一新,他费了大力来改进田野考古技术,拟订各种记录表格,组织室内 整理工作,训练年轻人员,使一切都渐入正轨。”因此,有梁思永参加的安阳殷墟的第 四次挖掘,由于他对考古科学规范的倡导,被视为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 由草创转入正轨。 (摘编自公众号“大美 科学”) 4.下列对考古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我国的考古成就丰富了历史 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B.现在中国考古在田野考古技术方面与日本差不多一样,有的时候中国的技术水 平比其它国家还要高一点。 C.考古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人,考古学家从当代社会出发寻找真实,必定是要受 制于自身社会立场。 D.真正的考古学,关注点不仅在发掘出来的文物,还应当是以研究和发现古代社 会的方方面面为目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要想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 B.宫本一夫对中国文明感兴趣,他认为有的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国,受到中国文明 的影响,日本史和中国史是同一历史。 C.考古学运用科学的一般方法论与众多的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过去,由此形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认识,这些认识是可证伪的,并不是绝对的存在。 D.梁思永费了大力来改进田野考古技术,对考古科学规范的倡导,被视为中国考 古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6.有人说:“考古学所得到的认识是绝对的存在,等于真实的过去。”你认同这种说法 吗?请结合材料阐述理由。(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7-9 小题。 木佛(节选) 冯骥才 我从大小来子两人说话中知道,这地方是天津卫有名的华萃楼古玩城。 过不久,就有人进来东看西看。大小来子很有经验,一望而知哪种人是买东西的, 哪种人是无事闲逛,应该跟哪种人搭讪,对哪种人不理。我在这店里待了差不多一个月 吧,前后仅有三个人对我发生兴趣。一个矮矮的白脸瘦子问我的价钱。小来子说:“七 千。 ”对方摇摇脑袋就走了。 此后一个月,没人再对我问津。可是,一天,忽然一个模样富态的白白的胖子进了 店,衣着干干净净挺像样。古玩行里的人一看衣着就一清二楚,邋邋遢遢的是贩子,有 模有样的是老板,随随便便的反而是大老板。这胖子一进门就朝大来子说:“你这儿还 真够清净啊。”看意思他们是熟人,可是这胖子一开口就带着一点贬义,分明是说大来 子的买卖不带劲儿。 大来子明白,褒贬向来是买主。他笑着说:“哎哟, 高先生少见啊,今儿早上打北 京过来?高先生说:“是啊, 高铁真快,半个钟头,比我们从东城到西城坐出租还快。 一次我从东四到西直门,赶上堵车,磨磨蹭蹭耗了一个半钟头。”接着打趣地说,“今儿 我算你头一个客人吧?” “我可怕人多。人多是旅游团,全是来看热闹的,我这儿没热闹可看。这不是您告 诉我的话嘛——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东西好,不怕放着。”大来子说,“您里边坐。” 高先生一边往里走,两只小圆眼却像一对探照灯,上上下下打量着店里的东西,忽然眼 睛落在我身上。上前走了半步,仔细又快速“盯”了我三眼,这当儿我感觉这胖子的一双眼往 我的身体里边钻,好像原先我身体里那些肉虫子那股劲。他随口问大来子,“你柜里这个破 木佛价钱不高吧?” 大来子正要开口,嘴快的小来子已经把价钱说出来:“七千。不算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来子突然对小来子发火:“放你妈屁,谁定的价,你敢胡说!东西摆在这儿我说过 价吗?七千?那都是人家的出价,这样大开门的东西七千我能卖吗?卖了你差不多!” 小来子机灵。他明白自己多了嘴,马上换一个神气,用拳头敲着自己的脑袋说:“哎 呀呀,瞧我这破记性!这七千块确实是前几天那个东北人给的价,您不肯卖,还说那人 把您当作傻子。是我把事情记差了,把人家的买价记成咱的卖价了。”说完,还在敲自 己的脑袋。 高先生当然明白这是瞎话。这世界上瞎话最多的就是古董行。 高先生笑眯眯看着大小来子演完这场戏,便说:“我也只是顺口问问, 并没说要买 啊!说多说少都无妨。”说着便坐下来,掏出烟,先把一根上好的金纸过滤嘴的黄鹤楼递 给大来子。我一闻这香气沁人的烟味儿,就明白高先生实力非凡。大来子叫小来子给高 先生斟茶倒水。 “别人不卖,您是老主顾,您如果非要,我也不能驳面子。”大来子把话往回又拉了 拉。 “别扯别的,说要价。”高先生逼大来子一句。 “三个数,不还价。”大来子伸出右手中间的三个手指,一直伸到高先生面前,口气 很坚决。古董行里,三个数就是三万。 高先生脸上的假笑立即收了回去,但还是打着趣说:“你就等着 ‘开张吃三年’ 吧。” 说完他一边站起身一边说,“不是什么东西都能 ‘开张吃三年’的。古董有价也没价。 顶 尖的好东西,没价;一般东西还是有价的。”然后说,“不行了, 我得走了。今晚北京 那边还有饭局,一个老卖主有几件正经皇家的东西托我出手,饭局早订好了。我得赶回 去了。”说完告辞而去。 高先生是买家,忽然起身要走,是想给大来子压力。可是大来子并不拦他。 我在柜里看得有点奇怪,大来子不是想把我出手卖给他吗?干什么不再讨价还价就放他 走了? 大来子客客气气把高先生送出门后,回来便骂小来子说:“都是你多嘴, 坏了我的 买卖。 小来子说:“我嘴是快了些。 可是这七千这价也是您定的价啊。再说人家高先生明 摆着已经看上咱这木佛了,您干吗把价叫到三个数,这么高,生把人家吓跑了?” 大来子说:“你这笨蛋,还没看出来,他这是假走,还得来。” 我却忽然想到,前些天大来子把我从原先那黄脸男主人手里弄来,只花了区区的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元!古董行里的诈真是没边了。 奇怪的是,几天以后陆陆续续地来了几批人,点名要看我,价格一路从三千抬到两 万。大来子不卖,说:“这是高先生派来‘砸价’的。” ——(选自《北京文学》2019 年第 11 期,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始写木佛乏人问津,仅有的三个感兴趣的人,也被七千元的价格吓倒, 为木佛实质并不值钱埋下伏笔。 B.小来子虽然很机灵,但还缺少经验,先是没能像大来子那样看人定价,后来也 没有看出高先生的“假走”策略。 C.“两只小圆眼却像一对探照灯”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高先生的目光锐利, 说明高先生是个识古董的行家。 D.小说的叙述视角独特,是从木佛的视角来写的,这样既有利于将木佛的来龙去 脉交待清楚,又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 8.简析“开张吃三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 分) 9.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突转”技巧,“突转”是“剧情按照行动的必然性、或 然性向相反方面变化,从顺境转向逆境或从逆境转向顺境”。本小说正是利用了情节 上的“突转”手法。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 10-13 小题。 (甲)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与宣穆后有中表亲,是以见景帝。命司隶举秀 才,除郎中..。转骠骑将军王昶从事中郎。久之,拜赵国相,迁尚书吏部郎。魏帝尝赐景 帝春服,帝以赐涛。又以母老,并赐藜杖一枚。晚与尚书和逌交,又与钟会、裴秀并申 款昵。以二人居势争权,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迁大将军从事中郎。钟 会作乱于蜀,而文帝将西征。时魏氏诸王公并在邺,帝谓涛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 深以委卿。”以本官行军司马,给亲兵五百人,镇邺。泰始初,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 伯。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 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转北中郎将,督邺城守事。入为侍中, 迁尚书。以母老辞职诏曰君虽乃心在于色养然职有上下旦夕不废医药且当割情以隆在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除议郎,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菌 褥。礼秩崇重,时莫为比。后除太常卿,以疾不就。涛年逾耳顺..,归乡里。会遭母丧, 居丧..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诏曰:“吾所共致化者,官人之职是也。方今风欲陵 迟,人心进动,宜崇明好恶,镇以退让。山太常虽尚居丧,情在难夺,方今务殷,何得 遂其志邪!其以涛为吏部尚书。”涛辞以丧病,章表恳切。会元皇后崩,遂扶舆还洛。 逼迫诏命,自力就职。前后选举,周遍内外,而并得其才。 (摘自《晋书·山 涛传》) (乙)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 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 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摘自《陈 情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母老辞职/诏曰/君虽乃心在于色养/然职有上下旦夕/不废医药/且当割情/以隆 在公/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 B.以母老辞职/诏曰/君虽乃心在于色养/然职有上下/旦夕不废医药/且当割情/以隆在 公/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 C.以母老辞职/诏日/君虽乃心在于色养/然职有上下/旦夕不废医药/且当割情/以隆在 公/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 D.以母老辞职/诏曰/君虽乃心在于色养/然职有上下旦夕/不废医药/且当割情/以隆 在公/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郎中”,起先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随时建议或被询问、差遣,后为各部门要 职,如尚书省的属官。 B.“毂”,指车轮中心的圆木,借指车轮或车。推毂,就是推车,在此指推举人才。 C.“耳顺”,六十岁的代称,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可称“耄耋”。 D.“居丧”,指直系尊亲逝世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选文乙中李密多次被朝廷征召没有就职,陷入了两难境地,上表陈情时内心不 乏惶恐。 B.山涛善于交往,深得左右信任。晚年与和逌交往,又和钟会、裴秀诚恳亲密相 待,这两人都位高权重,山涛能够平心处中,使两人不感到遗憾。 C.山涛治理有方,注重提拔人才。冀州风俗鄙薄,经其努力,这里才崇尚贤能, 风俗得以改变;先后选用官吏,遍及朝廷内外,而且都是有才之人。 D.山涛深得器重,常常受到赏赐。景帝将春服转赐给他,又怜其母年迈,赐藜杖 一把;后又因他清廉俭朴无以供养,特赐给他每天供给凭证以及床帐席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小题。 江城子 元好问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①。 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 一掬钓鱼坛②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注释)①“西北神州”二句:金朝曾占有南宋西北疆域,当时又被元人所占,词人 与金朝有志之士痛心国丧,欲救国而不能,只得聚会新亭,一洒忧国之泪。②钓鱼坛: 在浙江富春山,相传是东汉高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开头三句凸显词人的忧国之情,词人醉后天不亮就起来舞剑,并且吟诵《短歌 行》感叹人生短暂。 B.正值国难,西北神州沦陷,令人难过,而“三十六峰”三句陡转,表明词人雄心 不泯、壮志不消。 C.下片开头三句发出悲慨,虽然词人自以为是豪侠,但双鬓已斑白,仍未为国立 功,显露无奈之情。 D.“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两句以问句表达豪情,词人虽已年老,但仍想建功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业,封侯留名。 15.请结合全词, 对“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一句进行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 ) 王 勃 《 滕 王 阁 序 》 一 文 写 景 字 字 珠 玑 , 尤 其 是 “ , 。”两句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 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 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 __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 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 3 ) 杜 甫 《 蜀 相 》 中 高 度 概 括 、 评 价 诸 葛 亮 一 生 伟 大 功 业 的 句 子 是 : “ , 。” 第Ⅱ卷 表达题(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小题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以杭州为起点,以北京为终点,全长 1797 公里,自 南而北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大运河是人类工程的奇迹,是中华民族 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奇迹,也是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集中 的地方。 大运河开凿之后,( )当时的朝廷政令通过大运河,快速向南方各省发布,南方 大员也经大运河把治理信息 向中央输送,大运河成了政治统治的有力 。明 清时期,南北经济交流频繁,京杭大运河是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干线。大运河与明清 时代的文化艺术繁荣也密不可分,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都与大运河有着 的联 系。 走进新时代,大运河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当前,正在全力建造大运河沿线生态经 济带,这是大运河历史上新的一页的开始。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展现 络绎不绝 纽带 千头万绪 B.展示 源源不断 纽带 千 丝万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展示 络绎不绝 枢纽 千丝万缕 D.展现 源源不断 枢纽 千 头万绪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被誉为文化之河、政治之河和经济之河,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南北之间 的经济文化交流。 B.被誉为政治之河、经济之河和文化之河,有效地保障了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 流和国家的统一。 C.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的统一和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被誉为政治之河、经济 之河和文化之河。 D.有效地保障了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国家的统一,被誉为经济之河、政治 之河和文化之河。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大运河沿线正在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带,这将开启大运河历史上新的一页。 B.大运河沿线正在全力建造生态经济带,这将开始大运河历史上新的一页。 C.正在全力建造大运河沿线生态经济带,大运河历史上新的一页即将开启。 D.正在全力打造大运河沿线生态经济带,这是大运河历史上新的一页的开始。 20.阅读下面所给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句子,使之与所给句子组成一副语意相关的对 联。(6 分) (1)三尺讲台,三寸笔,三寸舌,三千桃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 材 2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写一则 100 字左右的新闻短评。(5 分) 某报报道,“我是东北人,在火车站下车后想问个路,结果别人都指着一个大大的 蓝色提示牌却不理我,牌上写着: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谨防上当受骗。这牌子让人 看了很不舒服”。昨日,火车站旁的一块提示牌引起了外地游客的异议。警方表示,车 站一带常发生诈骗案,这属于善意提醒。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们理应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前不久,某大学出版社搞了一个出版物“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结果令人瞠目结舌: 《红楼梦》高居榜首;榜单前 10 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百年孤独》《瓦 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赫然其中。而同时,通俗文学作品以及通过网络阅读小说(文学) 的方式则大受欢迎。是经典文学的影响力落后于通俗文学了,还是旧的阅读方式过时 了?抑或是……? 对此,引发了社会一片热议。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据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体现你的思考、 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完成写作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威六中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二次学段考试高二语文答题 1.C。“更是因为他们有建功立业的雄心”错误。原因表述主次颠倒,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 段,原文为“唐诗以汉喻唐,包含了对古人英维业绩的向往、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更重要 的是表达了对民族历史的崇敬和对国家实力的强烈自信”。 2.B。“是为了论证我国自唐代以来就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和管理”错误,列举岑参的事例 是为了论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并存、多元文化共生的国家。 3.D。A 项,“用自己内心的深层体验来激活诗歌创作的灵感”不准确,相关信息在文章第 二段,原文为“这种自觉自愿的能动选择、直指内心的深层体验,激活了诗人创作的灵感”, 也就是说“自觉自愿的能动选择”和“直指内心的深层体验”共同激活诗人创作的灵感;B 项,对岑参诗诗意理解错,这两句诗写出了赵将军英勇豪迈的气概,也反映了边疆地区民族 友好和睦的气氛;C 项,“是中华文化吸收西域文明所孕育出的瑰丽的艺术奇葩”说法绝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原文说“唐代律诗与曲子词从某种程度上也许可以说是中华文化 吸收西域文明所孕育出的瑰丽的艺术奇葩”。 4.C。 “考古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人”概括不全。结合“考古学以研究物质遗存见长,但 最终研究的还是人”分析,物质遗存也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5.D。“梁思永费了大力来改进田野考古技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错误。结 合“因此,有梁思永参加的安阳殷墟的第四次挖掘,由于他对考古科学规范的倡导,被视为 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由草创转入正轨”分析,梁思永参加的安阳殷墟的第四 次挖掘,被视为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6.(1)考古学界的阐释是不能独立完成的,要会同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科技、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共同完成,而文化、法律、政治等认识很难保证绝对真实性存在。 (2)考古学运用科学的一般方法论与众多的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过去,由此形成了一些认 识,这些认识是可证伪的,并不是绝对的存在,并不等于真实的过去。(3)考古学以研究物 质遗存见长,但最终研究的还是人,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的认识深受其所在社会背景 关联的影响,所以很难保证客观真实。(6 分,每点 2 分。) 7.A.“为木佛实质并不值钱埋下伏笔”错,应该是和后面大来子对高先生开三万元高价形 成对比,突出古董行的诈。 8.①揭示了古董行业的暴利特点;②大来子和高先生先后说这话有着不同的目的,推动了 小说情节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揭露了人性的丑恶;(参考分析:结合语境,特别 是结合“东西好,不怕放着”可知,大来子这句话在表达两层意思:一,这“木佛”是好东 西;二,自己不急于出售。而后文高先生说“你就等着 ‘开张吃三年’ 吧”也有两层意思: 一,大来子的报价过高;二,大来子的希望可能会落空。接着高先生又说“不是什么东西都 能 ‘开张吃三年’的。古董有价也没价。 顶尖的好东西,没价;一般东西还是有价的”则 是暗示大来子,他并不认为“木佛”是好东西,自己并不是非买不可。彼此的语言交流实际 是心理“交战”,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也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揭露了人性的丑恶。) ③表达对缺乏信仰、崇拜金钱现象的忧虑。(6 分,每点 2 分) 9.①木佛原本乏人问津,面对高先生,大来子却不肯卖;②高先生明明看中了木佛,却说 走就走了;③高先生走后又却又接二连三派人来“砸价”。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富有悬念,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表现人们缺乏信仰、崇拜金钱,人与人之间虚伪、缺乏信任的 主题。(6 分,每点 2 分) 10.C。句子译为:因母亲年老辞职,诏书说:“你虽然把心思用在孝敬上,但职务有上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分,早晚又医药不断,应当割舍亲情,使一心为公之风兴盛。”山涛一心请求辞职,数十 次上表,很长时间才被接受。句中“旦夕”是“早晚”意,应修饰“不废医药”, 是说“早 晚又医药不断”,排除 AD。“上”在此应是动词,是“上奏”意,陈述“表疏”数十次上奏, 如果作“久乃见听”的主语,就用作名词,是“皇上”意,整句意思成了皇上很久才被允许, 不合情理了,应是山涛的“表疏”很久才被允许。“见”有被动意味。 11.C。“耄耋”指的是八九十岁。 12.D。根据原文“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菌褥”,“又因他清廉俭朴无 以供养,特赐给他每天供给凭证以及床帐席褥”的不是景帝,而是文帝。 13.(1)山涛甄别选拔隐士及受屈者,搜求访问贤才,表扬征召三十多人,都在当时出了名。 (5 分) (2)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 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5 分) 重点字词: ①屈,受屈者;旌,表扬;显名当时,状语后置句,在当时出了名。 ②奔驰,奔走效劳;则,但是;告诉,报告申诉;不许,不被允许; 14.D。“‘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两句以问句表达豪情,词人虽已年老,但仍想建功立业, 封侯留名”理解有误。“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等到将来封侯的时候,青史上会留下谁的 名字呢。这是词人忿激之辞。由于自己不在其位,报国无门,他日封侯,名上史书的人到底 是谁呢?词人情绪转向低沉,既然自己不能一展宏图,只好隐居江上。结合前后句来看,整 个下片词人情绪都比较低沉,此问句表达的意思是“他日封侯不会有我的名字”,表达的是 封侯无望的悲哀。 15.1.运用典故,以严子陵自比,意谓在这江山易代风雨如晦的末世,自己用世无望,只能 选择隐逸,表达一种无奈之情。 2.“泪”,直抒胸臆,强调词人十分忧愤悲伤。3.“风浩浩, 雨冥冥”,以景结情,营造风雨如磐,天地迷冥,大自然都为之悲泣的氛围,来作为环境渲 染,强调词人隐逸的万不得已和十分忧愤悲伤,含蓄蕴藉,耐人寻味。(6 分,每点 2 分) 16.(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7.B。第一组,展现:明显地表现出来。展示: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即摆 出来让人看。此处语境,“展示”与“成果”更搭配,故选“展示”。第二组,源源不断:形 容接连不断。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此处语境,指对信息的输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接连不断的,故应选“源源不断”。第三组,纽带: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枢纽:联系 过程的中心组成部分。此处语境,指大运河成了政治统治的中心,应选择“枢纽”。第四组, 千丝万缕: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千头万绪: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也 形容事情复杂纷乱。此处语境,指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与大运河有着各种关联,故应 选“千丝万缕”。 18.C。根据介绍事物的一般规律,应先介绍事物的作用,然后介绍意义,据此排除 AB; “政治之河、经济之河和文化之河”一般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的表述顺序,且大运河 的开凿首先基于国家利益,故排除 D。 19.A。①第一个分句主语残缺,应把“大运河沿线”调到前面;排除 CD;②搭配不当。 “建造”“生态经济带”搭配不当,把“建造”改为“打造”,排除 B。 20.示例: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一柄红烛,一点光,一点热,一片温暖/一腔热血,一 颗心,一园春,一代新人。(3 分) 似清风,拂衣拂面,轻轻洗濯世隅尘意/似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3 分) 21.(5 分)(示例 1)善意提示牌不善! 警方在火车站挂出提示牌的行为不妥。虽然警方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把所有人都当 作为非作歹的“假想敌”的做法,不仅让人看了很不舒服,也把初来乍到的游客推到了无助 的境地。面对火车站治安秩序不好的状况,及时打击违法行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才是警 方的职责所在。 (示例 2)应该倡导善行。 警方悬挂提示牌,这一行为不妥。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搭理陌生人的问话,热情 地为他人提供帮助,这类向善的行为彰显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悬挂这样的提示牌反其道而行之,不利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示例 3)警示明明,隐喻深深。 警方悬挂提示牌这一行为隐喻了当今社会出现的信任危机和人情冷漠的现象。作为政府 部门,本应倡导善行,但警方却挂出如此“雷人”的提示牌,无疑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 在这个信任匮乏、陷阱林立的社会,也许唯有躲避才是免祸之道。这一提示背后的社会隐喻 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的。 22.例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 本题是任务驱动作文,要求阐述看法、就事论理。不能写成话题作文和无限制的材料作文。 这则材料的核心问题要回答经典文学作品为什么没有通俗文学作品受欢迎。故写作重点应是 经典文学影响力不如通俗文学,并阐述其原因,进而分析用网络快阅读来解决问题;拒绝阅 读经典,原因大多是世事浮躁,人们更愿意接纳“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干 脆“读图”;本质原因是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问题。在一个追求“成功”的时代,像《红楼 梦》这样缺少“实用价值”,缺少“谋取实际利益”功能,同时又缺少快速获取娱乐“快感” 的作品,被阅读者驱逐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些承载着人类基本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的 “经典”,被我们以“不实用”而拒绝的时候,我们是否忽视了人类沉重的肉身恰是因“无 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的。这样写作可围绕“有用与无用”“与经典同行”等 展开。 我们也可勇敢质疑,曾经的“经典”是否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经典,有些依托社会背景生成 的“深邃”的经典是否有足够理由要求不同生活阅历的人去阅读、热爱并读出“意义”?这 样写作可就“何为经典”“人类经典演变过程”等展开。 也可谈通俗文学影响力不如经典文学,只是因其阅读的快捷而带来便利; 还可谈因读者(对象)不同影响力就不同,雅俗要求不一,进而谈解决办法等。 重点阐述运用网络阅读方式解决经典文学影响力下降的问题也属符合题意的文章。其他只要 是围绕材料中心的观点即可看到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首先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对 此质疑、批判,或者赞同。但要学会多问自己,为何如此? 参考立意: 1.让经典不再“孤独”。 2.亲近经典,提升灵魂。 3.经典虽无价,传播应有方。 4.别让经典湮没于“通俗年代”。 例文 这样的经典注定孤独 日前,某大学出版社列出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红楼梦》高居榜首,众多中外 名著赫然在目;而通俗文学则大受欢迎。 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经典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可 能有人会说,经典难道不是传世名作吗?怎么会注定孤独呢?诚然,经典理应是经久不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世之作;然而,经典的深邃性、穿透性与引领性注定曲高和寡。 当游客在南昌郊外的青云谱看到朱耷遗留下来的不朽的作品时,有几人能从那枯枝、残 叶、怪石、丑鸟等令人丧气的破残笔墨中去领悟那那倔强与顽强的生命?当黛玉之死一步一 步呈现在读者眼前时,又有几人能从“黛玉之死”看到曹雪芹设计这一情节“上接屈原、下 引王国维,昭示着一个难以穷尽的乱世的开启”? 可见从阅读内容上,与通俗文学的茶余饭后作比较,经典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信 息传递上,与通俗文学的哗众取宠作比较,经典不具备吊人胃口的噱头;从心灵洗礼来看, 与通俗文学的碎片化填充作比较,深层次上虽然具有绝对优势,但若优势藏于庭院深深,那 绝对优势也就成了绝对劣势。 而通俗文学则不然,它以时效性博人眼球,以趣味性吸引关注,以庸俗性迎合读者,以 碎片化抢占空隙。不是读者不想向上向善,而是读者实在难以沉潜下心来仔细品读。如果经 典的深邃与引领性能让读者在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那经典必然会重新赢得广大读者的 青睐。如何让经典的精髓为大众接受,或许,我们能从《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 《于丹论语心得》等著作中找到答案。当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如潮水般涌向书店购买上列书目 时,经典已然走进了读者的心中。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在于它的随波逐流而在于它的超前性;经典的伟大,不仅在于 它说出了我们内心深藏的隐秘,还在于说出了我们内心里难以抹去的、无法掩饰的真正恐惧 ——现代性对人类精神生活和灵性寄托的毁灭性打击。而这些,潜藏于庭院深处而不为人知, 就好比宝藏深藏于海底而游客只看到平静的水面一般。 所以,经典本不过时,但若没有合适的走近读者的方式,死活读不下去的排行榜经典名 列前茅的状况恐怕依然会继续。期冀有那么一天,经典不再孤独! 结构层次: 本文中开头部分第一段:“日前,某大学出版社列出一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红楼梦》 高居榜首,众多中外名著赫然在目;而通俗文学则大受欢迎。”第二段追问原因,为提出观 点铺垫:“可能有人会说,经典难道不是传世名作吗吗?怎么会注定孤独呢?诚然,经典理应 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然而,经典的深邃性、穿透性与引领性注定曲高和寡。”之后提出 观点“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经典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第三、四自然段先摆出事实“当游客在南昌郊外的青云谱看到朱耷遗留下来的不朽的作品 时,……当黛玉之死一步一步呈现在读者眼前时……”再做画龙点睛的论证分析:“可见从 阅读内容上,与通俗文学的茶余饭后作比较,经典那绝对优势也就成了绝对劣势”。第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两自然段,结合《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于丹论语心得》等著作说明经典以另 一种方式,也就是借助通俗已然走进了读者的心中。最后收敛全篇,总结全文:经典本不过 时,但若没有合适的走近读者的方式,死活读不下去的排行榜经典名列前茅的状况恐怕依然 会继续。期冀有那么一天,经典不再孤独! 参考素材: 1.孙敬悬梁: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 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 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 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2.苏秦刺股: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 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 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 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3.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 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 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 封郎中,迁博士。 4.少年包拯读书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 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 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 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 深厚的知识基础。 5.左思洛阳纸贵《三都赋》:左思并不是洛阳人,他生在山东临淄,因为妹妹应选入宫,他 才迁至洛阳。《文赋》的作者陆机听说左思要写《三都赋》,说他是狂妄之极,妄想超越班固 和张衡,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还讥笑左思写出来的东西只配给他盖酒坛子。左思不甘心,从 洛阳跑到河北,拜访了西晋时期的大文学家张华。陆机正在创作自己的《三都赋》,但看过 左思的《三都赋》后,不由得钦佩道:“写得太好了!真是想不到啊!”他料定自己写不过左 思,就不再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从不败美人:今年春节期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火了,火爆了 武艺姝、陈更等一大批诗词达人,火了康震、王立群等几位诗词大家,火了白茹云这样的生 命强者。同时,最火的当属主持人董卿。她在现场上出口成章,典故、名篇信手拈来,闲庭 信步般潇洒。即使在几位专业的教授面前,董卿丝毫不见下风。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谦谦君 子风度和工作需要使然,董卿的底蕴如果发挥出来,康震、郦波等教授未见是其对手。为什 么这样说?比赛现场,几位点评专家的座位上均有电脑提示,他们点评时眼睛不时要看一看 电脑。而很多时候,董卿是即兴发挥,根本没有利用“外力”。在演播大厅近距离接触董卿, 铅华洗尽,不施粉黛,素面朝天,温文尔雅的董卿真的不美一定如美酒一样,越来越纯越香。 所以,本人斗胆向女士进一言,多多修炼自己的内心,少一点追逐外在。任何人也斗不过时 间,能够证明你美丽的,只有内涵。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女士们,努力,做 一个董卿这样的真正美女。 7.碎片阅读宜反思: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场景是:地铁车厢里,大家都低头摆弄手机、电纸 书或者平板电脑。回到家中,频频刷微博又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必修课”。这股风潮甚至蔓 延到了出版界,一本本“微博图书”纷纷上市。这种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趋势, 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碎片化”“浅阅读”的忧虑。碎片化阅读在便于利用零碎时间来阅 读信息的同时,也大量挤占了人们深阅读的时间。碎片化阅读还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 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 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 8.对比速用:当我们沉浸在“浅阅读”的便捷、新鲜时,我们的心智其实也在慢慢退化。诚 然,“浅阅读”可以提供即时信息,让我们有一种与世界同步的“存在感”,然而却无法像深 度阅读经典那样,一步一步塑造成深挚的思想、高远的情怀,因此。才有毛泽东所说,“要 看五遍《红楼梦》才有发言权”的深刻见解。 参考译文: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与宣穆后是中表亲,因此见到景帝。命令司隶推举他为秀才, 任郎中。转任骤骑将军王狠的从事中郎。很久后,官拜赵国相,升任尚书吏部.郎。魏帝曾 赐给景帝春服,景帝转赐给山涛。又因为母亲年老,一并赐给他蔡杖一把。晚年与尚书和逌 交往,又和钟会、裴秀诚恳亲密相待。由于他俩居高官争权力,山涛心平气和处在他们当中, 各得其所,而都没有遗憾。升任大将军从事中郎。钟会在蜀作乱,而文帝将西征。当时魏氏 诸位王公都在邮城,文帝对山涛说:“西边的事我自行解决,后方的事就全委托你了。”以本 官代理行军司马,给亲兵五百人,镇守邮城。出京任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冀州风俗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薄,不相互推荐。山涛甄别选拔隐士及受屈者,搜求访问贤才,表扬征召三十多人,都在当 时出了名。人们开始崇尚贤能,风俗有了改变。转任北中郎将,督邮城防守事。入朝任侍中, 改任尚书。因母亲年老辞职,诏书说:“你虽然把心思用在孝敬.上,但职务有上下之分,早 晚又医药不断,应当割舍亲情,使一心为公之风兴盛。”山涛一心请求辞职,数十次上表, 很长时间才被接受。授为议郎,皇帝因为山涛清廉俭朴难以供养,特地给他每天供给的凭证, 加赐床帐席褥。礼节俸禄又高又重,当时没人能比。后来任太常卿,因为有病不赴任。山涛 年过六十岁,回到家乡。正好母亲去世,服丧超过礼制,背土成坟,亲手种下松柏。诏书说: “与我共同完成教化的,是统治众人的官职。如今风俗衰败,人心动荡,应该申明好恶,怎 能用退让来压抑自己。山太常虽然还在服丧,人情难于违背,但如今事多,岂能顺遂他的心 愿呢!任命山涛为吏部尚书。”山涛以丧事疾病为由推辞,上表言辞恳切。遇元皇后去世,才 乘车回到洛阳。由于诏令的逼迫,自己才就职。先后选用官吏,遍及朝廷内外,而都任用有 才之人。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 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 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 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 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 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 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 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