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诗四首 使至塞上 (1)_鲁教版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简介作者: 王维,字摩诘,与孟浩然齐名, 并称“王孟”。是山水诗派的代表 人物,主要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 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 诘之画,画中有诗。” (摘自苏轼 《东坡志林》) 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使崔 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 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宣慰, 察访军情。实际是被排挤出朝 延。在赴边途中作此诗。 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找出诗中叙事的句子。 找出运用比喻的诗句。 找出描写边塞战士紧张生活,表 现他们为国戍边战斗精神的句子。 你从诗人所写之景中品出了什么 情感? 诗句揣摩: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一“征”一“归” ,一“出” 一“入” ,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既 是 写 景 , 也 是 叙 事 , 以 “蓬”、“雁”自喻,抒发了 作者被排挤的苦闷和远离家乡 异地飘泊的愁绪,情感复杂。 诗句揣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 “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 “落日照大旗”、“中天悬明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 界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 上之作,如《长相思》之“深夜千帐 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 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 (摘自王国维 《人间词话·四十四》) 诗句揣摩: “大”简洁形象,“长”突出黄 河之线条曲弯之美。二字简单、传 神,勾勒出一幅景色壮阔的背景图。 “孤” 使景物突兀醒目,“圆” 又给人温暖圆融、平和静穆之感, 两字对举,矛盾中愈显情感之复杂, 丝丝缕缕,欲辨还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句揣摩: 此句描写的奇特壮美的塞外 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视野开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再来品读: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简介作者:一个浪漫主义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 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 “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 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 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 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 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 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 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 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 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 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 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 三十卷。 背景: 王昌龄,李白的好友。因“不护细行, 贬龙标尉。以乱世还乡,为刺史闾秋 晓所杀。张镐按军河南,兵大集,将 戮之,辞曰:“有亲,乞贷余命。” 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晓 默然。 昌龄工诗,绪密而思清。时谓 王江宁云。(《新唐书·文艺下》) 由此可见,王昌龄被贬纯属“莫须 有”,他在《芙蓉楼送辛渐》中也明 确地表达了自己坦白的胸怀:“寒雨 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中写的景物有哪些?这些景物有何内涵? 杨花、子规、明月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 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 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 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 着。 杨花的文学意蕴: 杨花,即柳絮。古人的笔下,那纤细、洁白的杨 花经常被情绪化。 晏殊的“春风不解禁杨花,朦朦乱扑行人面。” 在纷纷扬扬的杨花中,让人感到的是淡淡的闲愁。 张先的“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月色中的杨花给人的是宁静的感觉。 女词人朱淑真的杨花,则是一种生命的放飞,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春还去,犹自风 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苏东坡更是写杨花的高手,杨花在他那里,一会 儿寄托着思妇怀人的幽情,“去年相送,馀杭门 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 还家。 ” 一会儿又如沦落天涯的离人。“似花 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 是,无情有思。”苏东坡一生坎坷,多次被贬谪 到荒蛮之地,难怪看到随风飘零的杨花会有如此 的感叹。 不管怎样,文人眼里的杨花到底 是不一样,在一般人看来,垂柳是柔 丽的,而杨花却似有些轻浮,如一个 感情不太专一的女性,想来,“水性 杨花” 一语,任何女性听了都不会高 兴。 杨花本无情无思,只因人有情。 白居易诗云:“谁能更学孩童戏,寻 逐春风捉柳花。” 也许只有无忧无虑 的孩童,才能真正体会出杨花的妙处。 杨花似雪,春日一景,不管怎麽说, 有大自然这一道独特的风景,春天就 更加风情万种了。 明月: 把无知无情的月亮变成的一个 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己, 使之人格化,这种奇特的想象 正诠释了“诗仙”李白的浪漫 主义。 写法探究: 1、2句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 意自现,作者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 用景写情,融情入景。 “过”字凝炼,含蓄。 启发:取景要典型。 表情要含蓄。 写法探究: 作者为什么把“愁心”寄与“明 月”? 作者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 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 心托之于明月;人隔两地,难以相 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自己 和朋友都可看见她,也只有依靠她 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他法。 写法探究: 将客观事物人格化有什么好处? 将感情赋予客观事物,就是将 抽象转化成易于被人理解、感 受到的具体形象,这样写更易 打动读者,含蓄的表达使人回 味无穷。这种写法也充分显示 出李白的艺术个性:想像惊人, 气概超逸,笔势灵动。 写法探究: 启发:不直白露骨地抒发自己 的情感,做到含蓄真挚、耐人 咀嚼。 你还记得哪些关于明月的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你还记得哪些关于明月的诗?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常照金樽里。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简介作者: 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 野老。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 游各地。他的诗各体兼备,真实地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誉为 “诗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 攻下长安。七月,杜甫听到肃宗在 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 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 虏,带到长安。因他官小,未被囚 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当时 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 凉。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全诗抒发的情感 诗的尾联总写了忧国思家的情 感。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 象。诗人满头白发,因焦虑忧 思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 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 内心世界。 品评: 全诗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感情 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 芜杂,格律谨严而不板滞,将 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