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湘潭一中、双峰一中、邵东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 年上学期湘潭县一中、双峰一中、邵东一中高二联考试题卷 语文科目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现代文阅读(共 36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屡提及并不断丰富的一个国际关系新 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关键原则和方向。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 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 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 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 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 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 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 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 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 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 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 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 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 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 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 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 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 2 -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 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 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 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还需要解决很多矛盾和 难题。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只是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 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B. 直到今天,以一个敌人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这值得辨 别和警惕。 C. 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 的论述中。 D. 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 找到适合理解自己的位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关键原则和方向,自然 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C. 本文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 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D. 文末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 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它们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 有些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 - 3 - B.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传统本源。 C. 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 源,但具有新意义。 D.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 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本题: A 项“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无中生有,原文只有第二段表述为“总的来说,早期这 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可知,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用中国古代 的“天下大同”理念,所以不能推断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 B 项“以一个敌人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在影响着大国间的外交政策”扩大概念范围。依 据原文第二段是“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此处扩大了范围。 C 项,缩小概念范围,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资源的范围缩小了。该项 对应的答题区域是第三段“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 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 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 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可以看出“打造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除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 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外,还应包括“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 D 项,正确; 故选 D。 【2 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 4 -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 C 项“本文重在论述……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错,只有第五段花了一段较短的文字论 述了一下,另外,“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关表述;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注意仔细阅读文章,要辨明检索区 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本题: D 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于文无据,“这一理想终 将……”原文并没有这么肯定,依据原文最后一段“一定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的”。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 型冠状病毒,即 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目前发现,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 传播,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需加强预防和隔离处理。现没有特效药 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节选自 2020 年 1 月《人民网》) 材料二: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节选自 2020 年 2 月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材料三: 要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方面,要立足当前,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 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尽快推 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 - 5 - 治保障;另一方面,要放眼长远,从医疗卫生资源投入、队伍培养、协同机制等各方面加强 公共卫生软硬件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增强社会的防护意识和能力,避免 小病酿成大疫。 要着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我们既要健全重大疫情应急 响应机制,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增强应急救援的协 同性、整体性、专业性,又要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应急医疗救助机制, 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要着力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 要内容,从产能保障、调度机制、储备体系各个环节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实 现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目标,确保应急物资 保障有序有力。 (节选自 2020 年 2 月《央视快评》) 材料四: 到目前为止,普通流感已经在美国造成 1 万人死亡。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预计,美 国每年有 12000 至 61000 人死于流感。但没有人认为这些人的死亡是由于美国政府不作为所 导致。 相比之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特德罗斯·盖布雷耶苏斯(Tedros Ghebreyesus)1 月 30 日表示:“在过去几周里,我们看到出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病原体,迅速升级为爆发的态 势,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应对。中国发现疫情、分离病毒、测序基因组并与世卫组织和全 世界分享,速度之快,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在保持透明度和支持其他国家方面也做的十分出 色。在许多方面,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对疫情的应对达到了一个新的标准。” 坦率的说,中国政府针对有关新型冠状病毒信息的预警所采取的迅速而果断的行动惊到 了我。全世界都应该祈祷这些政策是有效的,有很多人会因此而获救。 (节选自 2020 年 2 月中国日报网《“预警与决策的权衡”——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疫 情管控》) 4.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B.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体未在人类中发现,但人们一旦患上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还是很可怕的。 C. 有发热、乏力、干咳的症状表现就可以判定其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 6 - D. 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特效药很快就会生产出来。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基本原则是: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 B. 从卫生防疫工作的长远目标来看,一要加强公共卫生软硬件建设,二要改革完善疾病防控 体系,三要全面增强社会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C. 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工作中,不可回避统一性。 D. 到目前美国已有一万人死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世卫组织在比较后认为,中国政府在应对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的做法堪称世界标准。 6. 普通民众为了能预防新冠状病毒肺炎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说 明。 【答案】4. B 5. D 6. 因为现没有特效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所以我们要加强预防和隔离:(1)该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所以人们外出必须佩戴口罩。(2)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 在气溶胶传播风险,所以人们要做到家中勤开窗通风,减少或不去人员密集场所。(3)由于 该类重症患者容易出现生命危险,所以人们学会自查(出现发热等明显症状),要及时去医院 就诊。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 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A 项,“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错误,原文“目前发现,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 接触传播”可知,强调的是“目前发现”、“主要”途径。 C 项,“有发热、乏力、干咳的症状表现就可以判定……”说法过于绝对; D 项,“特效药很快就会生产出来”无中生有。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D 项,“有一万人死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张冠李戴,是死于“普通流感”。 - 7 -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 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 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普通民众的预防主要信息在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 炎”“目前发现,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气溶胶 传播风险,需加强预防和隔离处理”“现没有特效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据此 分条概括即可。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 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 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 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 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 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 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 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神医胡同 安晓斯 祥子跪在爹的遗像前,捧着香炉的手不停地抖动。香炉里插着三炷香,燃过的香灰不住 地掉下来。因为香炉不停地在动,三炷香燃过后的长度就不一样。 在沁水湾求得“平安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那三根香燃着的长度得一样。要不,咋还 能叫“平安香”。 祥子爹去世前,叫来了全家人,要把祖宗传下的“舒筋神丹”秘方的最后五味中药告诉 祥子。祥子打开一看,却只有四味中药。就问爹。爹指指身边的一个小箱子,我走后,你捧 着香炉跪在祖宗的牌位前,啥时三柱香一起着完,才能打开。那箱子里还有一味中药。 祥子的爹就是我们这里的董神医。 董神医家世代行医,到董神医这一代更是声名显赫。他家门前原是一条窄窄的小胡同, - 8 - 世代被称为“神医胡同”。董家行医,家教很严。医德惟上,药价低廉。自家种的草药不收 费,乡邻捐赠的草药不收费,不管多远的路,从不收出诊费。遇上特别困难的家庭,一律免 费。在胡同两边居住的乡邻还主动拆除了院墙,将“神医胡同”变成了一条宽宽的通道。车 来人往,更加方便。 祥子是董神医的独子,从老爹那里得到了许多真传,医术也广为称道。每次祥子在祖宗 的牌位前跪着,娘总会在旁边站着,从不说话。 董家最有名的中药丸就是“舒筋神丹”。爹去世前配好的“舒筋神丹”,是一包包的中 药, 还得再进行认真的研制加工,至少够祥子使用一年以上。听爹说,“舒筋神丹”由 50 味 名贵中药研制而成,可平常祥子只知道 45 味,加上爹去世前说的 4 味才 49 味,还有一味, 听爹说是最重要的,差了这一味,“舒筋神丹”的功效就会失去。 祥子知道,中药讲究配伍,别说差了一味,哪怕是“药引子”也是断然不能缺少的。 看祥子跪得很久了,娘终于说话了。孩子,再有一个月就是你爹的周年祭日。到那天, 你再和你爹好好说说。祥子听了,泪流满面。娘,一定是孩子做得还不够,爹还不满意。 这一个月,祥子就没好好睡过觉。 祥子是最理解爹的心思的。从小在中医世家长大的祥子,如愿考上了医科大学。毕业后, 祥子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和爹一起传承着这个世代有名的中医世家。 在世时爹常说广做善事。会不会是自己善事做得不够? 于是,祥子出资修缮了学校,修整硬化了村里的道路,村民们人见人夸。 董神医的周年祭日到了。那天一大早,祥子就听到外面一阵阵锣鼓声。开门一看,神医 胡同里已经挤满了人。村民们敲锣打鼓地将一面做工精致、精美大方的崭新的“神医胡同” 金匾送了过来。 这一天,祥子的泪水就没有断过。村里参与了董神医的周年祭典,那场面不亚于董神医 下葬那天的情景。 入夜,万籁俱寂。祥子又一次跪在祖宗的牌位前。 祥子捧着香炉的手,今天特别地稳当。祥子亲手点燃的三炷香静静地燃着,直到三炷香 燃尽, 始终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娘,我求得平安香了,我求得平安香了。大把大把的泪从祥子的眼眶涌出。孩子,快去 打开那个小箱子吧。你爹同意了。站在一旁的娘早已泣不成声。 祥子双手捧着那个精致的小箱子,虔诚地跪在爹的遗像前,好一会儿,才轻轻地慢慢地 打开。 祥子终于看到那一味中药了。 - 9 - 一片洁白的宣纸上,是爹用工工正正的小楷写的两个字:良心。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祥子求取平安香的情节开头,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也与下文祥子最终求 得平安香的情节相照应。 B. 文中插叙董神医行医“医德惟上”的情节,既彰显了其医者仁心的品格,又使结尾处最后 一味中药的揭晓合情合理。 C. “祥子捧着香炉的手,今天特别稳当”,这是因为在董神医周年祭典上,村民们送来了“神 医胡同”的金匾。 D. 小说重视细节描写,祥子娘从开始“从不说话”,到“终于说话了”,再到“泣不成声”, 见证了祥子的成长。 8. 文中三次写到了祥子的泪水,每次流泪的原因和心情都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做简要分析。 9. 小说以最后一味药“良心”的揭晓结束全篇,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答案】7. C 8. ①第一次流泪,周年祭日将至,祥子仍没能求得“平安香”,认为自己 做得不够好,未能让父亲满意,内心愧疚,惭愧地流泪;②第二次流泪,周年祭日当天,村 民们送来金匾,参与祭典,场面盛大,祥子内心为父亲感到自豪,充满对大家的感激,感激 地流泪:③第三次流泪,祥子终于求得“平安香”,不负父亲的嘱托,内心激动,激动地流 泪。 9. ①揭示悬念,与前文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②突出人物“医德惟上”的性格特征,使 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高大;③深化小说主题,突出在行医做人中良心的重要;④发人深省,引 人深思, 让读者回味无穷。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 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 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 项,“这是因为在董神医周年祭典上,村民们送来了‘神医胡同’的金匾”错误,结合上文 “在世时爹常说广做善事。会不会是自己善事做得不够……祥子出资修缮了学校,修整硬化 了村里的道路,村民们人见人夸”可知,“祥子捧着香炉的手,今天特别稳当”不是因为村 - 10 - 民们送来了“神医胡同” 的金匾,而是祥子为村里做善事,赢得村民赞誉,心里踏实。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文中三次写到了祥子的泪水,每次流泪的原因和心情都不同,请结合小说内容 做简要分析”,然后到文中找到写祥子泪水的内容,结合前后的情节以及祥子的表现来分析。 第一次流泪在第九段,当时祥子父亲周年祭日还差一个月,但祥子跪求平安香仍然没有得到, 结合祥子“听了,泪流满面。娘,一定是孩子做得还不够,爹还不满意”这一表现可知,此 时流泪是因为祥子认为自己没有做得更好,不能让父亲满意,内心满是愧疚; 第二次流泪在第十四段,也就是在祥子父亲去世周年祭日这一天,结合这一天的情形来看, “外面一阵阵锣鼓声。开门一看,神医胡同里已经挤满了人。村民们敲锣打鼓地将一面做工 精致、精美大方的崭新的‘神医胡同’金匾送了过来”“村里参与了董神医的周年祭典,那 场面不亚于董神医下葬那天的情景”,面对此情此景,“祥子的泪水就没有断过”,此时祥 子流泪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父亲感到自豪,村民们的举动充分证明了父亲形象的高大, 同时也对村民的举动充满感激; 第三次流泪在第十七段,周年祭日当晚,祥子“捧着香炉的手,今天特别地稳当。祥子亲手 点燃的三炷香静静地燃着,直到三炷香燃尽,始终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祥子终于求得平安 香,结合“娘,我求得平安香了,我求得平安香了”“孩子,快去打开那个小箱子吧。你爹 同意了”可以看出,祥子此时流泪是因为他没有不辜负父亲的嘱托,内心激动,激动地流泪。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的方向指向小说的结尾。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 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以最后一味药‘良心’的揭晓结束全篇,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然 后分析结尾写了什么,再分析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形象以及主旨之间的关联。 首先看小说结尾所写的内容,小说结尾提到“一片洁白的宣纸上,是爹用工工正正的小楷写 的两个字:良心”,这点明了收藏在小箱子里的“舒筋神丹”的最后一味“中药”,也是对 于医生最关键的一味“中药”,在小说结尾点出这一笔,就突出了小说“在行医做人中良心 的重要”这一主题,这是主旨上的效果。 接着分析上文中与这一结尾相关的情节,如“祥子爹去世前,叫来了全家人,要把祖宗传下 的‘舒筋神丹’秘方的最后五味中药告诉祥子。祥子打开一看,却只有四味中药。就问爹。 爹指指身边的一个小箱子,我走后,你捧着香炉跪在祖宗的牌位前,啥时三柱香一起着完, - 11 - 才能打开。那箱子里还有一味中药”“还有一味,听爹说是最重要的”,上文多次点明这一 味中药的重要,但始终没有说明是什么,这就设下悬念,到结尾才揭开谜底,与上文形成呼 应。 最后分析这一内容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联,上文多次提到这味重要的重要,没有这味中药, 药就会失去功效,由此可以看出,在医者的心中,“良心”“医德”的重要性,突出人物的 形象特点。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 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 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 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 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 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椽发瓦,呼嗟道路。 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 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 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今风 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 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 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 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 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 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 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 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 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 - 12 - 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 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 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 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过朝廷最 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服除”亦称“除丧”。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 定服丧期的长短。“期”为一周年,“大功”为九个月,“小功”为五个月。 C. “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D. “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后妃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奖 性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知古才能出众。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仕途顺利,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 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 B. 魏知古耿直敢言。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多次进谏,直言盛暑修观,劳民伤财, 唐睿宗认为他言辞恳切,停止了修建道观。 C. 魏知古忠君爱国。他秘密揭发窦怀贞等人的乱国阴谋,窦怀贞被杀,玄宗赐封二百户,五 百段物。随后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的节操。 D. 魏知古正直仁爱。他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赏赐,恩意优渥。开元三年去世,宋璟赞其 为正直仁爱的典范。赠其为幽州都督,谥号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②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 【答案】10. C 11. D 12. B 13. ①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 - 13 - 纷纷。 ②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 帛锦缎。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 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另外突厥对中原为患已久,虽然派遣使者请求婚娶,恐怕豺狼之心, 弱小时就顺服,强大时就骄逆,一旦时机成熟兵强马壮,如果乘中原饥荒,窥犯边塞,又如 何防备呢?” “月满骑肥”“月满”修饰的是“骑肥”,要连在一起,指一旦时机成熟兵强马壮,排除 BD; “窥犯亭鄣”“窥犯”的对象宾语是“亭鄣”,要连在一起,句意已经完整,应断句,“复” 属后句,排除 A。 故选 C。 【11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 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 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D 项,“给予褒奖性的称号”错误,“谥号”有褒有贬。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 字。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 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 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或相对,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 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 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谥号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后世给予或褒或 贬或明的称号,始于西周。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 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 - 14 - 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 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B 项,“停止了修建道观”错误,据原文“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 不纳”“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可知皇帝没有停止修建道观,句中表 述属无中生有;且魏知古前后两次进谏,第一次是站在百姓角度,第二次站在国家内忧外患 的角度。 故选 B。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 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 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 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 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 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①“乖人事,违天时”是并列结构;“乖”, 动词,违背;“作”,名词,劳作;“崇”,动词,注重,追求;“藉藉”,形容词,议论 纷纷的样子。②“讽”,动词,婉言规劝;“制”,名词,古代帝王的命令;“答”,动词, 答复;“段”,通“缎”。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 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 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 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 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 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 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以著作郎的身份编修国史,几次升任卫 - 15 - 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睿宗即位,因为他是旧属吏而授任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适逢建造金仙、玉真观,虽然正值盛夏,工程紧迫,魏知古进谏说:“臣听说‘古代的 君主统治百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姓忧 虑食物就废除百事’。因此说 ‘不做以无益害有益的事’。又说‘不要违背百姓而放纵自己的欲望’。这都是兴化立治、 施政养民的根本。如今为公主建造道观,将以此树立功德祈求福佑,然而造观的地方都是百 姓的住宅,忽然逼迫,令他们转移搬迁,扶老携幼,拆椽除瓦,怨声载道。违背人事和天时, 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 不急的事务,群心动摇,众说纷扰。陛下为民父母,想要凭什么安定 他们呢?希望颁下明诏,顺从人愿,停止劳役,赢得美名,这样过失还不算太多。”疏奏不 被皇 帝采纳。魏知古又进谏说“自从陛下剪除凶逆,继承帝位,百姓仰慕,认为朝廷有了新 政。如今风俗教化衰败日益严重,府库空虚,官员日增,各部门试补、员外、 检校官已超过 两千,太府的布帛为此用尽,太仓的米粮不能供给。臣先前请求停止营造金仙、玉真二观, 到现在还未停止。如今前遭水患后遇旱灾,五谷不熟,因此 到来年春天,必定严重饥荒,陛 下想要如何救济呢?另外突厥对中原为患已久,虽然派遣使者请求婚娶,恐怕豺狼之心,弱 小时就顺服,强大时就骄逆,月圆马肥, 乘中原饥荒,窥犯边塞,又如何防备呢?”皇帝赞 赏他耿直,让他担任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魏知古担任侍中。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 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 给予表扬,并赐物五十段。第二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 阴谋,窦怀贞被杀,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 遗憾先前的赏赐少,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 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这年冬天,诏令魏知古主持东都吏部选事,他以称职而闻名,皇帝 下诏称赞并赐衣一套。从此皇帝 待他恩意更厚,他由黄门监改任紫微令。开元三年魏知古去 世,终年六十九岁。宋璟听说后感叹道:“叔向是古代流传的正直的典范,子产是古代流传 的仁爱的典范,兼而有之者就是魏公啊!”追赠魏知古为幽州都督,谥号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邯郸少年行 高适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 - 16 -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注:①高适北游燕赵,先后欲投向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而未 果,此诗于回乡途中经邯郸时所作。②平原君:战国时赵国公子赵胜被封于平原,故有此称, 后为赵宰相。其人讲信义,重人才,曾养食客数千。③疏索:冷淡、疏远。④时事:现时的 事情,适应潮流的事物。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交待了“游侠子”居住的地方是邯郸,燕赵之地自古多豪杰之士,“游侠子”因此而 自我夸耀。“自矜”一词把他们的自得之态勾画得十分生动。 B. 诗人抓住“纵博”“报仇”“歌笑”“车马”这几个典型事例和场景,采用了夸张、比喻、 拟人手法以烘托渲染,突出了“游侠子”的豪迈意气和不羁的生活。 C. 七、八句是内容上的转折处,由写“游侠子”豪放的生活转入对其内心的揭示。他们渴望 凭借侠肝义胆为国建功,却得不到理解,不由得神游千古,怀念重人才的平原君。 D. 高适在诗中以“邯郸少年”自况,前半部分借“游侠子”的经历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 慨,后半部分则有所议论,将抑郁不平之情进一步表达出来。 15. 诗的末两句若奇峰突起,意蕴深远,令人回味。赵熙批曰:“大力收束,何其健举!” 请赏析。 【答案】14. B 15. ①借想象(或虚写)的场景抒情。诗人与少年“痛饮美酒”,“射猎 西山”,看似旷达,与世无求,实则正话反说,抒发了内心的愤懑之情(或怀才不遇、抑郁 不平之情)。②以“痛饮美酒”,“射猎西山”的豪举,刻画出“游侠子”的英武豪迈之态, 风格豪放,恰似奇峰突起。③与前文相呼应,收束全篇,使诗歌在结构上浑然一体。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 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 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 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采用了夸张、比喻、拟人手法以烘托渲染”分析错误,没有拟人手法。 - 17 -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赏析诗句,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指出它在炼字、词 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有时还要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 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本题题目是“诗的末两句若奇 峰突起,意蕴深远,令人回味。赵熙批曰:‘大力收束,何其健举!’请赏析”,“若奇峰 突起”“何其健举”是说这首诗的末尾两句风格豪放,也就是从风格豪放的角度赏析本诗的 末尾两句。本诗前半部分,诗人借“游侠子”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沉沦不遇的感慨,后半部分 则以直抒胸臆的议论,将抑郁不平之情进一步表达出来。末尾两句“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 射猎西山头”是诗人想象自己与少年共饮美酒,往来射猎来到西山头情景。看似旷达,与世 “无求”,实则正话反说,充满慷慨之情,愤懑之气,“宕出远神”。它不仅以“痛饮美酒”, “射猎西山”(西山即邯郸西北的马服山)的豪举,刻画出“游侠子”的英武雄迈之态。而 且以一虚字“且”冠在句首,更表现出他睥睨尘世、待时而动的高旷情怀和耿介刚强的性格 特征。这样的曲终高奏,宛若奇峰突起,意蕴深远,令人回味无穷。这里的“痛饮美酒”, “射猎西山”的豪举与诗歌开头六句渲染“游侠子”豪放的生活相呼应,使整首诗歌在结构 上浑然一体。 【点睛】赏析诗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某阕这些局部 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句”“请赏析……联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两 句”。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 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 析表达技巧题或 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 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 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 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答题步骤: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 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有时还要根据该句在全诗 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3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 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 - 18 - (2)《阿房宫赋》最能表现“秦人”对珍宝的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固时俗之工巧兮 (2). 偭规矩而改错 (3). 鼎铛玉石 (4). 金 块珠砾 (5). 扪参历井仰胁息 (6). 以手抚膺坐长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 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 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 别字形。 答题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偭”“铛”“砾”“扪”“膺”。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 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 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 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 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为了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 逐渐地 和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 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任何人也不可能 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 了。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 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 ),领略人类所 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 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 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是为着 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 ; 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 ,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 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9 - A. 熟悉 休戚相关 心智 熟视无睹 B. 熟悉 息息相通 心智 视而不见 C. 熟习 息息相通 心志 熟视无睹 D. 熟习 休戚相关 心志 视而不见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你都会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 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B.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 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C.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 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D. 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 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知道、多读,而是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 作。 B. 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 杰作。 C. 问题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而不是尽可能地多读、多知 道。 D. 问题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而不在于尽可能地多知道、 多读。 【答案】17. B 18. C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 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 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 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组,熟悉:了解得清楚,清楚地知道。熟习:了解得深刻,学习或掌握得很熟练。结合 - 20 - “逐渐地”“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等分析,选用“熟悉”。 第二组,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 密切。修饰“生动联系”,选用“息息相通”。 第三组,心智:一指头脑聪明;二指才智,智慧;三指脑力,神志。心志:意志、志气。结 合“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分析,此处应该是才智,智慧,选用“心智”。 第四组,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视而不见:不 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结合“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分析,选用“视而不见”。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 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 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通过……使”,使句子没有主语,排除 D 项; 关联词语“不是……而且……”不搭配,排除 A 项; 根据文意,两个分句间应是选择关系,不是递进关系,不能用“不仅……而且……”这组关 联词语,排除 B 项。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 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 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 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第一,前面“不在于”对应后面“而在于”,会让句子更通顺,排除 A 项; 第二,“多读、多知道”才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括号后面的内容与“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 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关系更紧密,排除 C 项、D 项; 故选 B。 20. 下面是芦河大桥施工现场的禁行通告,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禁行通告 芦河大桥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现已超过使用期限,桥梁基础结构及桥面破损厉害。 按照市政府安排,要在 2019 年 5 月 25 日至 2020 年 4 月 8 日将旧桥拆掉重建,届时将对桥梁 - 21 - 进行全封闭施工,施工期间不许任何车辆和行人通行,请过往车辆及市民绕行。本次施工给 您带来不便,敬请原谅。 特此通告。 芦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2019 年 4 月 25 日 【答案】(1)“厉害”改为“严重”; (2)“要在”改为“将于”“计划于”“定于”“于”; (3)“拆掉”改为“拆除”; (4)“不许”改为“禁止”; (5)“原谅”改为“谅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综合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考查语言运用准确、得体的能力。特别注意应用 文的语言表达要求,然后仔细阅读每一个句子,注意用词、搭配等方面的要求。 (1)“厉害”和“破损”搭配不当,且是口语,应改为书面语“严重”; (2)“要在”是口语,应改为书面语“将于”“计划于”“定于”“于”; (3)“拆掉”是口语,应改为书面语“拆除”; (4)“不许”是口语,应改为书面语“禁止”; (5)“原谅”是用于做错事而道歉,语境是请大家理解,改为“谅解”。 【点睛】通知(或通告)的格式: 第一,标题:开头的第一行正中。首先必须写上“通知”或“通告”二字,然后如果事情重 要,前缀有写“重要通知 ”或着“紧急通知”也可。还有的就是在“通知”“通告”前面写 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等。 第二,称呼:通知的对象的姓名、职称或着单位名称要在第二行顶格写。(也有时,因通知事 项简短 ,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直写正文。 第三,正文:首先另起一行,前头要先空两格再写。根据写的内容不同,对于开会的通知要 写明白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等,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 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第四,落款:共分两行写在正文的右下方,第一行写清署名,第二行写明日期。 最后,写通知一般内容要简单明了,浅显易懂,并且多采用条款式行文,使被通知对象能够 一目了然,能够明确的实行。 - 22 -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 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湖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 2019 年 10 月 18 日晚 20 时在武汉体育中心开幕。本届军运会项目设置有很大突破。共设 27 个大项,329 个 小项。有着“国球”之称的乒乓球项目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本届军运会也是继北京奥 运会后,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有来自 110 个国家的近万名现役军人同台竞 技,是世界军人运动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影响力最广的一次运动会。 【答案】2019 年 10 月 18 日晚;第七届军运会在武汉体育中心开幕;兵乓球首次列为比赛项 目;110 个国家的近万名现役军人参加;影响力广的一次运动会。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是语言由丰富到简洁的过程,包括筛选概 括类压缩、新闻类压缩等。筛选概括类压缩首先要辨明材料类型,进而把握重点。新闻类压 缩多为拟写标题、一句话新闻、概括导语等。在拟写标题和一句话新闻时,要抓住新闻中的 “主体”和“事件”。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 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概括新闻主要事实, 重点是抓住导语部分,梳理出新闻事件的时间、发生地、事件始末或其特征等。从“由国家 体育总局主办、湖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 2019 年 10 月 18 日晚 20 时 在武汉体育中心开幕”可梳理出时间:2019 年 10 月 18 日晚;地点:武汉体育中心;事件是: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从材料中“本届军运会也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规模 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有来自 110 个国家的近万名现役军人同台竞技,是世界军人运动会历 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影响力最广的一次运动会”可梳理出此次运动会的特点:规 模大:110 个国家;参赛人数多:近万名。地位和意义:北京奥运会之后又一世界级的体育盛 会。总之,结合文本,从新闻的要素、事件的特点、影响等角度归纳即可。 四、写作(60 分) 22.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 23 - 同是“低头”,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请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联系 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 一棵树苗,因为目标高远,想要成为参天大树,所以它才拥有了屹立于天地之中的强大; 一只蝴蝶,因为目标高远,想要从虫蜕变成最美的蝴蝶,所以它成功了,有骄傲的资本流连 于鲜花中;一汩清泉,因为目标高远,想要融入大海,所以它成功了,它拥有了广阔的、自 由的空间……种种现象表明:只有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 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我们都知道鲤鱼都想跃过龙门变成龙,可鲤鱼必须有高远 的目标,才能跃过龙门。如果一味地把龙门高度降低,即使跃过龙门变成了龙也不会有巨大 的成功。所以,想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求自己设定高远目标。虽然对鲤鱼而言龙门过高,可是 当它们跃过这高高的龙门,等待它们的便是巨大的成功。 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乐圣贝多芬有很大的音乐天赋,他在音乐领域中创作了多 首曲子,影响广大。但不幸的是成功时的他,耳朵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耳朵失聪 无疑是生命中的一大重创,若贝多芬就此放弃,他的成功就是之前的曲子,但他没有放弃, 失聪的他仍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设定高远的目标。在那段日子中他创作了震惊乐坛的《命 运交响曲》,所以,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成功远比他失聪之前的获得的来得多、大。虽然 他失聪了,但他制定高远目标,获得巨大的成功。 身为一名高三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设定一个高远的目标。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目 - 24 - 标便是考大学,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该有一个考重点的目标。虽然目标高远,但不能像鲤鱼一 样降低“龙门”,高远的目标给我们动力,驱使我们前进,获得巨大的成功。同时,在平时 的练习中,不该有难题就跳过,冲刺难题也是一个高远的目标,完成难题便是克服了一个障 碍,实现了一个目标。所以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制定高远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巨大 的成功,才能实现最好的梦想。 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一棵树苗、一只蝴蝶、一汩清泉都因有了高远的目标而获 得了巨大的成功。我相信,我们也可以。虽然我们不是名重千古的伟人,虽然我们没有突出 的才能天赋,但我相信:只有我们制定了高远的目标,才能有巨大的成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漫画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漫画材料作文的考查主 要是揭示和讽刺社会的现实,考生要认真审读漫画内容准确立意。 【审题】图一内容为一个人拄着杖低着头坚定地向上攀登,寓意是要向上攀登就必须低头努 力;或者低头努力的人才能实现高远目标。图二内容为一个人背着手低着头轻松闲适地瞧着 地上鸡的脚印,寓意是只顾眼前就会失去高远的目标;或者没有远大目标会让人得过且过, 缺乏斗志。综合来看,同是低头,一个是在向上攀登过程中的实干奋斗;一个却是胸无大志, 碌碌无为。两幅漫画意在让人思考实干、理想目标与人的生活、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本次 作文应该围绕着这一点展开。 【立意】①“低头”相同,人生不同 ②要向上攀登就必须低头努力 ③低头努力的人才能实现高远目标 ④只顾眼前利益就无法飞向高空 ⑤没有远大目标会让人得过且过,精神涣散 【素材】目标是春日灿烂的鲜花,没有辛勤的耕耘它就不会萌发;目标是夏日高耸的白杨, 没有风吹雨打,它不会葱郁挺拔。确立目标,固然重要,但若没有行动的付出,那目标只能 是水中月、镜中花。没有行动的付出,就不会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没有行 动的付出,就不会有“诬化论”的出现;没有行动的付出,就不会有《本草纲目》的问世; 没有行动的付出,就不会有中国和平崛起的劲风。 树立目标也需要科学的精神,有人说目标越高远,就越有利于人智能的发展。我不同意这种 观点,因为如果好高骛远,给自己确立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不管自己多么努力,由于主客 观条件的限制,其结果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我们确立目标时,一定要有科学的精神, - 25 -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确立目标,如此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大鹏的目标;雪压青松亦坚实,这是青松的目标;东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小溪的目标。目标伴随行动,一切皆成可能。 【结构】例文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只有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接着运用并列式结 构,举例证明“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同时联系现实论证“我们都应该制定高远的 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才能实现最好的梦想”。 【点睛】既然本题是一篇关注现实的漫画材料作文,所以考生就得关注身边事情,写作的时 候要注意充分结合现实和实际生活,把握材料的同时也要拓宽对材料的理解,这样才能使作 文有深度。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