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教案

背影 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质感的语言。‎ ‎ 2.学习作者抓住特定场景展开描写的方法。‎ ‎ 3.感受父爱,感受真情,学会感恩。‎ 学习重难点:‎ ‎1.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质感的语言。‎ ‎ 2.学习作者抓住特定场景展开描写的方法。‎ 课时:两课时 资料链接:‎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是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抗战后期,他拒绝到蒋介石政府中做官。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写诗歌颂闻一多,他还冒危险参加了李、闻追悼会。此时,他生活清苦,一身重病,但仍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临终前嘱咐家属:“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1948年8月12日病逝。‎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二是以《背影》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春》、《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背影》是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作者的家庭原属于殷实人家,但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失业,祖母亡故,父亲在遭受打击之后,颠沛流离,贫病交迫。《背影》正是通过描写在家庭遭逢变故后,父亲送“我”远行时的情景,反映了旧社会知识分子动荡的生活和郁悒的心情,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父爱子、子爱父的真挚感情。‎ 学习过程 一、预习 导学 ‎1. 熟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积累字词,会读会写。‎ ‎ 奔丧   迂腐   踌躇  颓唐    蹒跚 交卸   差使     琐屑   狼藉    举箸 ‎2. 看意思说出相应的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     (                       )‎ ‎(2.)纷纷落下的样子。  (                       )‎ ‎(3.)凄惨暗淡,不景气。 (                       )‎ ‎(4.)失业在家。        (                       )‎ ‎(5.)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                       )‎ ‎(6.)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 ‎(7.)衰颓败落。         (                       )‎ ‎(8.)看到某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 ‎(9.)感情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 ‎(10.)细小而繁多(的事)。 (                   )‎ ‎3、迅速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事?本文主要事件是什么?发生在怎样的背景下(找表示时间的词)‎ ‎  ‎ ‎2.)文中一共几次写到了父亲的背影?分别是怎样情形下的背影?‎ ‎ ‎ ‎ 二、课堂研讨:‎ 一、导语:‎ 有一句话,值得你铭记一生:‎ 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 二、问题研讨:‎ ‎1.父亲买橘子的段落是文章的精彩处,阅读文中对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描写,回答问题。(注意父亲穿着、动作、语言以及背后的深厚感情)‎ 我看见他戴着(   ),穿着(   )大马褂,(    )棉被,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 ‎(2)、请你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刻画,首先写了父亲的穿戴衣着,接着描写了父亲走路蹒跚的姿势,最后写父亲艰难努力地爬月台的一系列动作。并体会这些词语所蕴含的信息以及其中蕴含的感情。‎ 父亲的穿戴: ‎ 走路的姿势: ‎ 爬月台动作: ‎ ‎(3)、买橘子这么费劲,为什么不让儿子去,回来后“心里很轻松似的”表明了怎样的心理?‎ ‎ ‎ ‎(4)、原来觉得很“聪明”的作者,为什么看到父亲的背影两次流泪?又为什么怕父亲看见?‎ ‎ ‎ ‎2.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并概括概括“父亲”和“我”的人物形象。‎ 父亲: ‎ ‎ ‎ ‎“我”: ‎ ‎3.“父亲”的话语是最朴实无华的了。可正是这朴实无华的的话语,燃烧着火热的情感,请从文中划出父亲说过的每一句话,体会其中潜在的情感。‎ ‎①                                                                                                              ‎ ‎②                                                                                                 ‎ ‎③                                                                             ④                                                                             ‎ ‎4.父亲的背影,是否让作者有所触动?表现在哪里?谈谈你的看法。‎ ‎ ‎ ‎5.在文中划出儿子的四次流泪,说说作者是什么心情?‎ ‎ 第一次                                                          的泪          ‎ ‎ 第二次                                                                的泪 ‎ 第三次                                                             的泪 ‎ 第四次                                                          的泪 ‎ 巩固、拓展:‎ ‎ 1.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20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 ‎  ‎ ‎2.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  ‎ ‎ ‎ ‎ 3.仿写句子:‎ 父亲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背,他从无怨言,默默地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 我要说父亲是                                                                 ‎ ‎                                                                                                                                                           ‎ 阅读《远行 ‎》,完成文后题目。   远行 李森祥 一走进大溪滩,就能望见我家的屋,望见那扇开启着的门。门像掉光了牙齿的老人之口,像是要说什么,又像是什么也不想说。有时,我觉得门总是在等。‎ 我去县城参加征兵体检,合格了。该怎么向父亲母亲说呢?他们愿意儿子离开那么长久吗?‎ 母亲坐在门槛上,两手抵在下巴上,目光恍惚。听我叫她一声,眼睛就有些红了,扯起围裙揩眼角,叹了一口气说:你一定验上了。母亲说完就离开门槛去烧夜饭。‎ 我就坐在母亲坐过的地方,屁股下面热烘烘的。父亲声音很低地说:你娘等你半天了。‎ 第二天起,我就发觉,芋艿、薯丝炒辣椒、大白菜,这些平日里最爱吃的菜,几乎每顿都有。我对母亲说:你不用搞这搞那了,我又不是可认识,我是你儿子。母亲说:儿子出门就是客。娘对不住你。人家儿子上大学出远门,都要办一桌酒肉饭的。娘办不起,你别怪。‎ 母亲杀了一只鸡,这是我们家唯一的鸡。这鸡过年要派大用,母亲却将它杀了。她像是早有准备,把弟弟妹妹都支开,才端出鸡让我吃。我怎么咽得下?我坚持全家人一起吃,不然,我一口也不吃。母亲只好让步。吃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却都不肯往鸡肉里动筷子。后来我发现母亲的眼睛都在往弟弟们妹的脸上瞟。‎ 我离家的日子快到了,母亲愈发忙,门槛上跨进跨出的,忙得她平日里最喜欢坐的门槛也不坐了。‎ 终于到了这天。早晨,我睁开眼时,看到我脑袋旁摆着一套崭新的蓝咔叽布中山装。这是母亲的习惯。每年过年时,母亲总是在年夜里悄悄放上一套新衣在我枕头旁,让我能穿着新衣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比谁的衣服做得好。比过了,就疯玩。常常是,新衣服穿一天就弄得很脏或把扣子绷掉了。晚上,母亲一边给我钉扣子,一边埋怨我:你这孩子,娘给你做套衣服不容易,你怎么一点都不爱惜……今天,我又穿上新衣服了。我知道该怎么爱惜,却要走了。‎ 村子里的人知道我要走,都来看。屋子里,屋门口,有不少人。房里只有母亲。母亲坐在一只旧的箱柜前,箱柜上翻开一只梳妆盒。梳妆盒是母亲的陪嫁,这几年不大见到她用,梳妆盒很旧了,镜子已经氧化得斑斑点点。母亲的脸映在镜子里,我看到母亲的脸也斑斑点点。母亲很耐心很仔细地梳着头,头发滋滋的。母亲将扑了水的头发梳得很光鲜。‎ 母亲见我很仔细地看她,就不好意思地一笑说:娘老了。我连忙说:娘不老。‎ 娘就笑笑。结果一笑笑出满脸皱纹。‎ 我见了,心里怦然一动,眼眶里热热的,便连忙退出房门。‎ 该上路看,门外有很多人送我。当我一脚跨出门槛的时候,无意之中碰了一下我家的木门,木门吱——嘎叫了一长声。回来,这一声也很深地刻进我心里。‎ 突然,有个女人叫了一声,说:你们家今天跟过年一样。我发现,我们家人人都穿着新衣服,的确跟过年一样。‎ 我走到母亲与父亲面前,想唤他们一声,结果喉咙里像堵着什么,只是低低说一声,我去了。我点点头,父母亲也就点点头。‎ 我在大溪滩的旷野里,再一次回头,再一次遥望我家的门。我母亲穿着新衣,梳着很光鲜的头,倚在木门上。父亲坐在门口,猛抽旱烟。‎ 从这时起,我不知道,父母以及那扇我走进走出的门是离我近了还是开始遥远了……‎ ‎(节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有删改。李森祥,衢州籍作家)‎ ‎7.从母亲爱儿子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 ‎ ‎8.看到娘“一笑笑出满脸皱纹”“我”“心里怦然一动”。请用第一人称写出此刻“我”的心理活动。(60字左右)‎ ‎ ‎ ‎9.文章多次写到“门”,其作用是什么?‎ ‎ ‎ ‎10.对画线句中的“远”和“近”如何理解?结合文意说说你的看法。‎ ‎ ‎ ‎ ‎ 六、布置作业 在你的生活中,你所感受到的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请你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顾你的父母或亲人让你最最感动的一件事或一个片段,写作。‎ ‎【答案】‎ ‎7.①母亲探明事理,虽不舍儿子远行,却默默支持儿子当兵;④母亲朴实细心,为不能给儿子办酒席感到歉疚,她做儿子最爱吃的菜,杀的鸡只想给儿子一人吃;②母亲勤俭能干,给儿子做新农,钉扣子,天天忙碌;④毋亲目尊要强,自己头发梳得光鲜,全家穿新衣,体面地送儿子去当兵。(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言之成理即可,但不少于两点) ‎ ‎8.示例:娘啊,您真的老了!您时时为儿子牵肠挂肚,怎么不老?您一心为儿子操劳忙碌,怎能不老?您满脸的皱纹让我揪心!(结合语境,合乎情理即可)‎ ‎9.结构上,有首尾照应的作用。内容上,作者借“门”来表达“我”与家之间的深厚感情。回 家时的遥望,离家时的回望,都饱含着“我”‎ 对家的爱与眷恋。“门”开启时的等待。“门”吱嘎叫了一长声,又寄寓着家对“我”的爱与不舍。‎ ‎10.“远”的感觉来自于空问距离和时间距离,离家参军,岂能不远?但从离家的那一刻起.对家的厚爱,对父母的眷念,将萦绕心头,无论何时何都将伴随着“我”,所以说,这份感情更真切,更贴近了。‎ 背影 ‎——品《背影》的情意美 ‎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散文。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历久传诵而感人至深,并不是凭借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而只凭了它在其中所表达的人世间最弥足珍贵的亲情,是凭了作者在文中所刻画的一位可敬可爱而又可怜的慈父形象。每读一遍《背影》,我们就会收获一份感动;每读一遍《背影》,我们就会对父爱多一份理解;每读一遍《背影》,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作者在文中着力表现的是崇高的父爱,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父爱子、子怜父的真情。特别是父亲的舐犊之情催人泪下,让人刻骨铭心。   文章开篇就交待家中一连串的不幸遭遇:“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还亏空”,“办丧事”,这一系列的“祸不单行”为整篇作品设置了惨淡的环境,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温情也就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通过一些具体而细微的事情体现出来。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得为自己更为一家人的生计去奔波劳碌。尽管父亲已嘱托茶房陪我去车站,且对茶房嘱咐再三,但还是放心不下,非亲自送儿子不可。到了车站,又是给我拣座位,铺大衣,嘱咐我,托茶房照应,这些细针密线的描写,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位慈父对儿子的体贴关怀。   作品中最精彩、最动人的是父亲不顾年老体衰爬月台买橘子过程中留下的背影。父亲蹒跚行走,慢慢探身、双手“攀”、两脚“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这一系列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态龙钟的父亲如此艰难地爬上爬下的目的只不过是为儿子买几只橘子,其对儿子的体贴爱抚到了何等程度。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流下了感激的泪,我们读者看到人世间这至真至纯的真情,又有谁不为之动容而泪眼婆娑呢?   《背影》之所以写得感人,除了生动地刻画了父亲这个形象,表现他深沉真挚的爱之外,还因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感情。这集中体现在他的四次流泪。这几次流泪,进一步渲染出悲悯的气氛,使文章形成一种催人泪下的感伤基调。徐州见父,面对家庭困境,“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难过的泪;车站买橘,看见父亲艰难的步履,“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感激的泪;与父告别,等到背影混入人群里,“我的泪又来了”,这是惜别的泪;久别读信,想到父亲的颓唐,“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是辛酸的泪。这四次流泪,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也造成了感情上的波澜迭起,一次又一次强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与读者形成强烈的共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背影》的构思精巧。作者采用截取法来选材构思。他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作为创造意境的构图中心,凭借着它营构、布设全篇意境的轮廓,显露抒情的微波洪涛,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围绕“背影”这个主体形象,作者先后进行了四个层次的点染和刻画。第一层是“南下奔丧”,叙写“背影”出现的背景——家景惨淡,父亲赋闲,祖母去世,父子奔丧……“背影”的忆起,交融着子对父的爱,调子是伤感低沉的。第二层是“南京送子”叙写背影的出现,即“我”看见的父亲买橘时的背影:“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在这幅画面中,“我”完全被父亲的爱所感动,“我”终于理解了父亲,“我”的眼泪烘托出背影感人的力量。在这幅子怜父的特写中,充溢着子爱父的感情,情调由伤感低沉走向深挚热切。第三层是“父子离别”,叙写“背影的隐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父亲的“背影”上浸润着儿子依依惜别的苦痛泪水,情调由热切酣畅而又转为凝重滞涩。第四层是“别后致书”,叙写深深怀念父亲的背影:“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在舒缓延宕的尾音中,滞涩凝重的惜别情韵又跌宕而为怀念父亲的无限缠绵之情。在这四层的点染中,作者感情的浪花每一次撞击,都产生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波纹,显示着感情旋转向前、变化腾挪的流程,诗意浓烈地画出抒情的波澜,强化了整体意境的艺术感染力,一个富有艺术美感的“背影”,留下了旷大的艺术空间,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写作特色 从平凡的生活中撷取意蕴丰富的素材。父母对子女的爱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流露出来。《背影》中所写的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类平凡小事很具普遍性、代表性,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对儿子说的四句话尤其让人觉得耳熟,但这些材料把父亲关心、体贴儿子的思想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真可以说,作者在选材上达到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高度。因此,文章很能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使读者读着不能不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眼前,让自己动心流泪。‎ 作者的笔触是展开而集中的。作品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把题点了出来,但没有立即扣住背影做文章,而是从北京──徐州──南京,一路写去,似乎离开了题。其实,这为突出主题做了有利的渲染和铺垫。父亲当时正处于奔丧、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境遇,即使在这样的境遇中,他还一如既往地爱护儿子,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这就更显示了父亲的崇高。接着,便刻画父亲的背影,把情节推向高潮。最后,作者又以父亲来信为感情的触发点,尽情抒写内心的感受,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照应了开头,深化了主题。‎ 文章的布局由远及近,疏密有间,详略相宜,虚实相济,显得特别和谐匀称。譬如第1段至第4段,对祖母去世、父亲亏空没有实写,而对父亲怎样关怀儿子则写得比较翔实,这种安排是突出主题的需要,因为前者只是意在点燃气氛,后者则和烘托背影有密切的关联。这四段,十分自然地为主题的展现起了过渡作用,没有它,高潮上不去,背影出不来。而刻画背影,作者也没有平均使用力量。如提到背影有三次,第一次是过铁道时,用笔较重,具体而细腻,饱含着作者的深情,实中有虚。第二次是离开车站时,只是虚带一句:“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这因为前面已经对背影详写了,所以不必多花笔墨,但这淡淡一笔,把作者悲酸惆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三次则是结尾时提到的,这完全是记忆中的背影了,是多年后由强烈的思念而产生的背影,这虽是幻象,但也是实情,它把通篇的情感抒发到不可逾越的高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剪裁布局上的手法是多么高超。‎ ‎ (一)语言朴实而简洁 作品全用白描记述事实,不做任何修饰、渲染。如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形象时用了这样的语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这些语言平白如话,但就是这么几句平白如话的语言,把父亲的穿着、体态、步履,买橘子的过程和动作,描写得栩栩传神,使我们不仅好像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而且好像也看到了关注着父亲的儿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作者在《背影》中采用白描手法,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不论是叙述事情,还是描写人物,都没用华丽的文字,而是用朴素平凡的语言娓娓而谈。作品中的父亲是普通的人,对他语言和行动的描写,也是很朴实的,没有精雕细琢的痕迹。请看父亲送“我”上车前后的几句话:‎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 (他)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看,这些语言多么简洁、朴实。作品运用平易朴素的语言,使父子感情显得更真挚、更亲切。叶圣陶先生曾赞扬说:“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背影》的语言的确很好地体现了朱自清散文平易自然、简练朴实的风格。‎ ‎ (二)抒情深沉而自然 ‎1947年,朱自清在答《文艺知识》关于散文写作问题时,曾谈到写作这篇文章的情由:“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可见这篇文章是在感情十分冲动的情况下写成的。因此,作者的感情不能不奔泻于字里行间。我们品味起来,大概有三种方式:‎ ‎1.渗透在叙述父亲形象的字里行间。‎ 文章有三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形象,第一次是通过作者的眼睛“看”写的,写得具体细腻,表明作者对父亲是多么关注,“关注”是深情的形象表现;第二次是通过作者眼睛“望”、“找”写的,尽管一笔带过,但作者对父亲的依恋之情仍跃然纸上;第三次是通过作者读信时看到的幻象写的,更见作者对父亲是何等的思念。‎ ‎2.直接写作者自己的情感表现。‎ 三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都有直接写作者情感表现的语句。第—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有“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二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有“我的眼泪又来了”;第三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有“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3.以自责、悔恨来反衬对父亲的思念。‎ 文中几处叙说自己悔恨的情绪,后悔自己当初总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悔深由于情切,这种后悔和自责,正是多年后由于省悟到父亲对自己的体贴而勾起的。在这里,作者巧妙地以自责、悔恨来反衬了思念之情,使思念之情更显得深沉。‎ ‎4.《背影》篇幅很短,行文很简练,但是对细节的描写却又十分细致,请看下面这段文字: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路边,慢慢地探身下去。……‎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这是父亲走过铁路,爬上月台去买橘子和买橘子回来时的细节描写,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的观察是多么细心,对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多么细致。其次,父亲几次不厌其烦地嘱咐茶房照应“我”和嘱“我”路上小心的描写,“我”三次看到父亲背影三次流泪的描写,都很细致,很动人。这些细致的细节描写,既突出了作品的重点,又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父子之情更加强烈,更加感人。‎ 由于作者深沉的感情抒发的如此真挚、如此自然,因此,读者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的情感波动,一起一伏地读下去,被其感动不已。‎ ‎ (三)动词的使用 在《背影》中,作者用来描述父亲的行动的动词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1.动词的重复使用。‎ 原来,作者的父亲是不准备亲自送儿子的,但又不放心,“颇踌躇了一会”,“踌躇”,动词,乃犹豫不决也。由不送而“踌躇”,说明父亲心里起了变化。散文接着说:“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第二次使用了“踌躇”这个动词。通过对这个动词的重复使用,便真实地写出了父亲对是否亲自送儿子是经过反复考虑的,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使文章从“说定不送”到“决定送”的变化更自然,而“踌躇”的结果还是去送,表明父亲的心思。‎ ‎2.动词的同义词的使用。‎ ‎《背影》在三个地方分别使用了“嘱咐”、“嘱”、“嘱托”三个动词同义词。这三个动词所写的三个动作都是由父亲发出的。第一次,当父亲说定不送“我”时,散文写道:“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第二次,当父亲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之后,文章写道:“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第三次,在父亲嘱“我”路上要小心之后,散文紧接着又写道:“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以上三次描述,作者很有分寸地使用了“嘱咐”、“嘱”、“嘱托”三个动词。“嘱咐”的用意是:父亲一再告诉茶房在送行时,要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谈得非常具体,真实地表现出父亲不送儿子但又不放心的心情。而父亲对“我”呢?散文只用了一个字:“嘱”,也有嘱咐的意思,但由于父亲改原来的“不送”为“送”,亲自去车站,所以他就有直接对独生子说话的机会,对儿子说话的机会,也就不必像“不送”时对茶房那样需要说得很多(因为那时恐怕茶房做不到)。一个“嘱”字,直截了当,一下子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也简明扼要地道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尽管父亲已当面“嘱我”,但他还嫌不够,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嘱托”则是托人办事的意思,这显然比“嘱咐”又多了一层意思,即“托”‎ ‎。由此可见,父亲的爱子之情也加深了一步。‎ ‎3.动词连用和与助词联合使用。‎ 当作者劝父亲回去的时候,文章写道:“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买橘子是《背影》的重点描述内容,也是一个最突出的细节描写。“看”是动词,但在这里它却是重叠使用,而且中间还嵌上了一个时态助词“了”,“看”变成了“看了看”。这个“看了看”就比“看”多了一层意思了。这也就进一步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经过看了又看,父亲终于发现铁道那边有卖橘子的。但是,要去买橘子,那是多么不容易!为了表现买回橘子的不易,文章又使用了极其平常的几个主要动词,即“穿过”、“跳”、“爬”,并且这些动词还同能愿动词联合使用,即“须穿过”、“须跳”、“须爬”。强调必须,也就表明了困难之大。‎ ‎4.动词的照应使用。 ‎ 要到那月台买回橘子,“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这件事让作者父亲去做是很困难的,因为他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这个“走过去”显然是同前文的动词“穿过”相照应的。但是“我”终于看到父亲“穿过铁道”,这个“穿过”再一次同前文的“穿过”相照应。在此,“我”看到父亲克服重重困难,“探身下去”,“爬上那边月台”。这里的“探身下去”则同前文的“跳下去”相照应,“爬上”同前文的“爬上去”相照应。“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句中的“攀”、“缩”、“倾”等动词则是对前文“爬上去”的进一步照应。读到这里,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一个老父亲为儿子不停地奔波的动人情景,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随同作者一起,“很快地流下泪来”。 ‎ 胡 杨 礼 赞 石星光 ‎  一 ‎ ‎  穿越了宇宙洪荒 ‎ ‎  凝炼了天地玄黄 ‎ ‎  胡杨林作为最早的植物群落 ‎ ‎  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 ‎ ‎  神奇地创造了 ‎ ‎  生命的绿色和希望 ‎ ‎  饱经了岁月沧桑 ‎ ‎  习惯了生态炎凉 ‎ ‎  胡杨林成为最后的留守物种 ‎ ‎  在这个严酷的环境里 ‎ ‎  精辟地诠释了 ‎ ‎  生存的价值和力量 ‎ ‎  二 ‎ ‎  有谁能如此顽强 ‎ ‎  耐旱 耐寒 耐盐碱 ‎ ‎  抗风 抗沙 抗祸殃 ‎ ‎  根深十米汲取营养 ‎ ‎  雨后三年枝发叶长 ‎ ‎  即使早死二十余载 ‎ ‎  遇水又有新芽绽放 ‎ ‎  有谁能如此豪放 ‎ ‎  活着一千年不死 ‎ ‎  死后一千年不倒 ‎ ‎  倒下一千年不朽 ‎ ‎  高擎生命的旗帜 ‎ ‎  终年与漫漫黄沙对抗 ‎ ‎  甘愿在茫茫戈壁驻防 ‎ ‎  三 ‎ ‎  物竞天择 天道有常 ‎ ‎  适者生存 弱者自强 ‎ ‎  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深处 ‎ ‎  胡杨林展示出生命的瑰丽画卷 ‎ ‎  在寸草不生的戈壁尽头 ‎ ‎  胡杨林高挺着永不弯曲的脊梁 ‎ ‎  春风习习 甘霖普降 ‎ ‎  悄然荡漾出一抹绿浪 ‎ ‎  秋风飒飒 胡雁高翔 ‎ ‎  顿时灿烂成一片金黄 ‎ ‎  无论春秋与冬夏 ‎ ‎  枝枝叶叶总昂扬 四 ‎ ‎  似柳非柳 似杨非杨 ‎ ‎  风刀霜剑改变了叶儿的形状 ‎ ‎  秋高气爽 寒霜初降 ‎ ‎  萧瑟中闪烁出耀眼的金光 ‎ ‎  一棵棵胡杨举起一把把火炬 ‎ ‎  把苍凉的边塞烘热照亮 ‎ ‎  潇洒地走过太久的寂寥 ‎ ‎  乐观地承受太多的凄凉 ‎ ‎  苦难的命运锤炼出铁打的性格 ‎ ‎  无悔的奉献焕发出铜铸的辉煌 ‎ ‎  生命的美丽应当这样欣赏 ‎ ‎  活着的乐趣应当这样歌唱 ‎ ‎  五 ‎ ‎  是谁让清溪潺潺流淌 ‎ ‎  唤起昔日枝繁叶茂的梦想 ‎ ‎  是谁让甘露点点滋养 ‎ ‎  带来今朝枯木逢春的气象 ‎ ‎  面对水天一色的明镜 ‎ ‎  倒影中也显示出无畏的模样 ‎ ‎  天生万物在相生相克中消长 ‎ ‎  水生木长在相辅相成中共享 ‎ ‎  生态的和谐原本是这样美好感人 ‎ ‎  自然的恩赐有时也如此慷慨大方 ‎ ‎  愿生生息息不再为干旱忧伤 ‎ ‎  愿世世代代不再为生存惆怅 ‎ ‎  六 ‎ ‎  孤寂往往注满着悲壮 ‎ ‎  悲壮往往孕育着辉煌 ‎ ‎  苍苍胡天穹庐下 ‎ ‎  莽莽大漠荒原上 ‎ ‎  胡杨林的生死奋战 ‎ ‎  展示出震撼心魄的英勇形象 ‎ ‎  任狂风肆虐沙砾飞扬 ‎ ‎  任烈日炎炎旱魔逞强 ‎ ‎  摧不垮的群体不屈不挠 ‎ ‎  灭不绝的部落愈挫愈刚 ‎ ‎  拼搏雕塑成生命的姿势 ‎ ‎  意志浇铸成坚固的屏障 ‎ ‎  七 ‎ ‎  直面沙暴挺起金盾般的胸膛 ‎ ‎  扎根戈壁高耸钢铁般的肩膀 ‎ ‎  耗尽精力 坚守不放 ‎ ‎  如锚似虬的劲根紧抠地床 ‎ ‎  宁折不弯 战死沙场 ‎ ‎  如矛似箭的遒枝刺破穹苍 ‎ ‎  历史踉踉跄跄疲惫地走过 ‎ ‎  岁月蹒蹒跚跚无奈地流逝 ‎ ‎  天地间留下无所畏惧的胡杨 ‎ ‎  气韵磅礴 浩浩皇皇 ‎ ‎  大自然留下了自强不息的胡杨 ‎ ‎  风骨凛凛 铿铿锵锵 ‎ ‎  八 ‎ ‎  狂风接着狂风 ‎ ‎  反反复复 把繁华演变成荒凉 ‎ ‎  沙浪推着沙浪 ‎ ‎  重重叠叠 把胡杨埋没成沙岗 ‎ ‎  苦也难忘 痛也难忘 ‎ ‎  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竞悲殇 ‎ ‎  多么想胡笳伴着牧歌 ‎ ‎  吟唱胡杨林的悲壮豪爽 ‎ ‎  多么想诗情伴着画意 ‎ ‎  赞叹胡杨林的英勇异常 ‎ ‎  情也难唱 景也难唱 ‎ ‎  一曲又一曲感天动地欲断肠 ‎ ‎  九 ‎ ‎  来吧 何不观赏这幅凄美的景象 ‎ ‎  胡杨林给予人们多少启迪多少遐想 ‎ ‎  来吧 何不吟唱这部生命的史诗 ‎ ‎  大自然给予人们多少教益多大期望 ‎ ‎  这是勇敢无畏的特写 ‎ ‎  这是充满哲理的华章 ‎ ‎  恰似荷锄牵犁的耕夫挥汗劳作 ‎ ‎  犹如艰难跋涉的旅人弓腰拄杖 ‎ ‎  胡杨义无反顾地在戈壁坚守 ‎ ‎  饱尝艰辛历尽痛楚毫不退让 ‎ ‎  生命之树顶天立地苦苦成长 ‎ ‎  生命之歌振聋发聩久久回响 ‎ ‎  十 ‎ ‎  莫问重重苦难后悲泪几行 ‎ ‎  且看屡屡奋争中豪情万丈 ‎ ‎  志气如磐石般坚毅 ‎ ‎  胸怀如大海般宽广 ‎ ‎  回望祖祖辈辈走过的路途 ‎ ‎  无数坎坎坷坷镌刻在心上 ‎ ‎  有道是自然规律不可违抗 ‎ ‎  逆之者亡 顺之者昌 ‎ ‎  有道是乾旋坤转变数无量 ‎ ‎  曾经兴旺 终究消亡 ‎ ‎  最难得 盛也豪放 衰也豪放 ‎ ‎  最难得 生也坚强 死也坚强 ‎ ‎  十一 ‎ ‎  沙漠之舟徜徉古道 沐浴斜阳 ‎ ‎  戈壁之魂梳理思絮 倾诉衷肠 ‎ ‎  一样的命运联结成知心朋友 ‎ ‎  一样的品格折射出璀璨光芒 ‎ ‎  就这样 静静地挺立在风沙线上 ‎ ‎  就这样 默默地守望到地老天荒 ‎ ‎  在这个生命难以存在的地方 ‎ ‎  多么需要相依相伴增添力量 ‎ ‎  在这个生态极其恶劣的地方 ‎ ‎  多么需要共勉共济挽紧臂膀 ‎ ‎  弱势群体竟是如此坚强 ‎ ‎  自强境界竟是如此高尚 ‎ ‎  十二 ‎ ‎  耐住寂寞 耐住清贫 ‎ ‎  只需要 几滴雨露 一片阳光 ‎ ‎  守住家园 守住村庄 ‎ ‎  只期盼 山川碧绿 花卉芬芳 ‎ ‎  执著的追求 美好的向往 ‎ ‎  苦也荣光 乐也荣光 ‎ ‎  从来没有自我标榜 ‎ ‎  从来没有邀功请赏 ‎ ‎  当沙尘暴再次铺天盖地袭来 ‎ ‎  可曾想起殊死搏斗在前线的胡杨 ‎ ‎  禁不住仰天长歌一曲胡杨礼赞 ‎ ‎  昔也辉煌 今也辉煌 昆明的雨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对往昔的一种怀念之情。‎ 第一课时 ‎ ‎【学习目标】‎ ‎1.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 ‎2.感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描写雨的古诗文名句,说说诗句中的雨具有怎样的特点,‎ 那么昆明的雨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昆明的雨》。‎ 二、讲授新课 ‎ ‎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提问 ‎1: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 ‎ 明确: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 喝酒的事。‎ 提问 ‎2:这些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 明确:都与雨有着联系。示例: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那样的又黑 又红,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声音是那样的柔和。‎ ‎ ‎ 提问3:请用几个词语描绘一番你对昆明雨的感觉。示例:丰满、饱和、旺盛、柔软……‎ ‎【目标导学二】‎ 多形式品读,体会作者情感 提问4:体会了昆明雨的特点,谁愿意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篇文章深情的读一遍 抽生朗读。‎ 提问5.请同学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说说他们读的怎么样?学生各抒己见。‎ 提问6:结合其他同学的简介,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篇文章再深情的,自由的读一遍。‎ ‎ ‎ 学生读课文 提问7:在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感情是怎样的吗:‎ 明确:喜爱、留恋、怀念等。‎ 请同学们带着喜爱、‎ 留恋、‎ 怀念的感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 听,读给好友听。甚至读给更多人听。‎ 白杨礼赞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3、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 ‎4、掌握生字和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 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白杨》请学生谈谈对歌曲的理解(人对白杨的感情)‎ ‎2.作者简介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代表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茅盾曾经写过一篇关于白杨的文章那就是(板书)——《白杨礼赞》‎ ‎3.这篇文章中作者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赞美)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 明确: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4.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5.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 二、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疏通阅读障碍  ‎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三、初步感知课文 ‎ ‎1.自主学习:把课文默读一遍,并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 明确: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 又如“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那么是什么呢?)‎ ‎2.趁机让学生读这几个句子 ‎ 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 “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 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3.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这样能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 ‎4.补充课文的背景 ‎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5.学习象征手法 ‎ ‎《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四、总结 ‎ 作者到底是怎样对白杨进行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的呢,我们下堂课再来深入地研读课文 ‎ 五.布置作业 ‎ ‎1. 抄写生字和常用词语 ‎ ‎2. 熟读课文 ‎ 第二课时 一、复习 ‎ ‎1.听写生字 ‎ ‎2.复习象征手法 ‎ 二、研读课文 ‎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是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农民的,作者到底是怎样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呢? ‎ 明确:表面上是写树,其实处处在写人 ‎ ‎2.找出写白杨树的段落(5-8段)说说这几段是写什么的? ‎ 明确:5-6段是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气质7-8段是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 ‎3.学生自读,要求用“圈点法”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要词语由这些词语你联想到什么? ‎ 明确: ‎ 总的形象:力争上游 ‎ 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 ‎ 外部形态: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 ‎ 叶:片片向上(进取) ‎ 皮:光滑淡青色(质朴) ‎ 内在气质:倔强挺立、不折不挠 ‎ 小结: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4.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  ‎ ‎(l)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采用了什么手法?  ‎ 本段可以分成两个层次1—4句是第一层,5—8句是第二层 作者欲扬先抑,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揭示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用拟人、对比手法赞美了白杨树  ‎ ‎(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 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思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 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 ‎5.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  ‎ 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8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 教师归纳: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6.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 ‎ 明确: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 ‎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西北高原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 ‎ 明确: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 ‎8.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  ‎ 明确: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9.了解本文多种抒情方式 ‎ 三、课堂小结: ‎ ‎1.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 ‎2. 散文中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是记叙、描写的深化 ‎ 四、布置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  ‎ ‎ ‎ ‎《白杨礼赞》说课稿 ‎《白杨礼赞》是语文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一篇散文 一、初中语文大纲要求:‎ 根据初中语文大纲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现代文除“‎ 能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思路”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材地位、作用的确立:‎ ‎《白杨礼赞》所在的这一单元是散文单元,本单元目标:‎ ‎1、欣赏所选的散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散文叙事、记人、描景、状物的写法 ‎3、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 ‎《白杨礼赞》这篇散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严厉斥责了一些贱视民众的顽固分子爱憎分明,感情炽热,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它那质朴的语言,新颖巧妙的构思,更是令人赞叹 三、学生情况分析:‎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白杨礼赞》面对的学生群体是一群13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和知识水平所限,对本文中作者要表达的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层次,所以老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做到兼顾全体——“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次等生吃了”对于简单的问题,由全体学生同步完成;稍难的学生间讨论,教师点拨;难点的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根据以上对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为:‎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白杨树的生活环境和形状姿态、风格品质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体会本文的阳刚、雄壮之美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给身边景物赋予象征意义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四)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应考虑到教学对象原有的知识基础,有针对性确立重、难点 重点:1、理解抒情与描写、议论的关系(本单元的编排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散文中的抒情,议论、记叙、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2、环境描写对表现白杨树的作用(文章第二段环境描写,从结构上看,似有扣题不紧之嫌,从内容上看仅仅理解为白杨树的出现做铺垫也显得有些肤浅为了让学生理解这段对烘托白杨树形象的作用,需要加以重视,因此定位为教学重点)‎ ‎3、文章第五段对白杨树的外形到内神的精心描绘是托物言志的基础,第七、八段是作者思维发展飞跃,由物到人的联想过程,象征手法在这里得以完成,故这两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难点:象征手法的理解其中第八段象征手法的理解,由于学生对散文接触不多,知识能力局限大,思维方式比较单一,要引导他们认识这些难度较大因此定为难点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就要制定合适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通过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讲解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积累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也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双主原则”‎ 本文思想内容深刻丰富,谋篇布局苦心经营,抒情方式灵活多变,用词造句精致讲究,是一篇散文精品,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鉴于上述原因,教学本文的指导思想为: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思维,热情参与 具体作法:‎ ‎1、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通过视觉、听觉的感知,促进思维,带动对内容的理解 ‎2、采用截取中间的办法,以突破重点为契机,带动全篇的学习 ‎3、采用摘录、朗读、讨论、比较等方法使学生动脑动手 六、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本节课十分注重以下几点:‎ ‎1、用普通话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运用摘录的方法 ‎3、学会运用替换法 ‎4、学习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 以教师的教法,指导学生的学法,让学生以后遇到此类问题,会运用朗读、质疑、讨论、比较等方法解决问题 七、教学程序 预习新课:①、字词方面的知识掌握②、课文背景的了解③、教材内容的熟悉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感受作者的创作思想)‎ ‎2、课文分析 ‎(1)解题:何为礼赞?(要求学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各抒己见,并达成共识:表示崇敬和赞美)‎ ‎(解题,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初步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另一方面为了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自信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2)结合预习,并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①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② 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哪些地方?(它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气质)‎ ‎③ 课文哪个段落重点描写白杨树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气质?(第五自然段)‎ ‎(这些问题的设置,关键在于让学生明确本文的抒情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并初步感受白杨树的不平凡之处通过速读回答问题,不仅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教给学生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3)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赏白杨树的插图,同时播放第五自然段录音,并要求在不看课文的情况下,摘录有关白杨树外在形象特征的词 ‎(本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利用视觉、听觉功能,变文字为图像,走入课文的情境之中这一变式处理不仅为了激发兴趣,使学生切实感受白杨树的形象特征,还训练学生快速地把握重点的能力同时教给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文录音的方法,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4)分析白杨树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结合屏幕上白杨树的插图)‎ ‎① 课文抓住白杨树哪些外部形态描写的?(干、枝、叶、皮)‎ ‎② 分别抓住什么特征进行描写?根据摘录的词句及课文中的词句,找出重点词语(干:笔直,绝无旁枝;枝:笔直,紧紧靠拢;叶:片片向上;皮:光滑,淡青色,有白色晕圈)‎ ‎③ 又是如何描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的?(倔强挺立,不折不挠)‎ ‎④ 从它的形象、气质,我们感受到这是怎样一种树?(力争上游的树)‎ ‎⑤ 力争上游是何意?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努力奋斗,争取先进,这里形容白杨树奋发向上的精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对于这段内容的学习,在前面摘录的基础上,结合白杨树的插图,形象、直观地理解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并能感受到白杨树的不平凡和白杨树蕴含的意义)‎ ‎(5)分析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由“这样不平凡的白杨树生长在哪里?”‎ 一问转入到分析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即黄土高原)部分的内容,并放映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要求一朗读较好的同学朗读此部分内容,其余同学观看画面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 黄土高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摘录关键词(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②从环境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黄土高原壮美的景色是如此不平凡,作者为何着意描写高原?(用雄壮、伟大的黄土高原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用单调的黄土高原反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 ‎③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哪些?这是哪种抒情方式?(描写、抒情相结合,这是借景抒情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方式,描绘西北高原“雄壮”、“伟大”的景色,描绘白杨树“傲然耸云”的英姿,这些描写包含作者强烈的感情:赞美不平凡的高原和不平凡的白杨树)‎ ‎(本班学生朗读,可产生一种亲切感让其余学生边听边观赏黄土高原雄伟、壮美的景色,展开联想的翅膀,想象黄土高原壮美的环境中那些傲然耸立的白杨树的形象,从而进一步理解白杨树的不平凡,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 ‎(6)分析课文七、八两自然段,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① 作者写黄土高原的景色,赞美白杨树不平凡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赞美白杨树,更是为了赞美像白杨树一样的人)‎ ‎② 讨论分析“树中好女子”和“树中的伟丈夫”的含义(前者指婀娜多姿的秀丽美,后者指高大雄伟的阳刚之美)‎ ‎③ 作者欣赏的白杨树具有哪种美?这是什么方法?(阳刚美;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 ‎④ 作者对两种美的表述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属何种抒情方式?(议论;融情入理)‎ ‎(此问题的设置,是要学生明白抒情和议论的关系就表达方式而言,此处主要运用了议论这种方式,但在议论过程中,饱含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故此种抒情方式为融情入理)‎ ‎⑤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A、用“替换法”:理解反问句的作用(如改为陈述句,与原句进行比较,语气就软得多了反问句寓答于问,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就更加肯定有力,加强语气)‎ B、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样逐步加深的?(由树及人的过渡—→从气质出发,点明象征北方农民—→由形象进行联想,指出象征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从品格出发,象征意义由具体的“人”上升成为整个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C、理解“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 这些语句的作用(这些词句提示内容一层一层扩展深化,一句比一句迫近主题思想)‎ D、有感情地朗读反问句,再深刻感受句子所蕴含的感情和意义 E、齐声朗读第八自然段,明确主要内容及抒情方式(直接点明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原因,使文章题意更明确抒情方式为融情入理)‎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个难点,所以在授课时,主要采用讨论法、替换法及有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会概括和归纳而对“欲扬先抑”方法的理解,重在引导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重在找出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及整个民族的精神和意志的共同点,让学生在特定的联系中,深刻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F、学了课文的写法,同学们能不能也在日常所见景物中寻找一个对象,赋予象征意义,使它从平凡到不平凡 ‎3、课堂小结(屏幕显示)‎ ‎(1)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 ‎(2)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是课文显著的特点 ‎(3)运用多种抒情方式:借景抒情、融情入理(抒情、描写、议论的关系)‎ ‎(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掌握)‎ ‎4、布置作业 ‎(1)根据各自的学习需求,背诵有关段落 ‎(2)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写一个片段,内容不限,字数200字左右 ‎(作业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加强语言的积累作业2: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说明:因利用多媒体教学,板书分散在各个片断中,故板书不再列出)‎ ‎ ‎ 本节课教学,我没有改变常规的各个环节,各项设计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能够充分发挥了他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预计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白杨礼赞学案 一、预习(明确学习目标,布置自主预习)‎ ‎(一)、难点和重点 ‎1、作者是怎样围绕线索来安排材料/的。‎ ‎2、作者实如何用直接抒情的句子将全文内容贯穿起来的。‎ ‎3、体会对比和烘托的巧妙运用 ‎(二)、自主学习及检测 ‎1、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利用工具书完成新字词的学习。‎ ‎2、查阅资料,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茅盾简介》‎ ‎3、查阅资料了解散文的特征,并简要记录。‎ ‎4、请同学们为下列字注音:‎ 大毡( )子 开垦( ) 外壳() 主宰( ) 坦荡如砥( ) ‎ 潜( )滋暗长 无边无垠( ) 诸( )如 倦怠( ) 婆娑( )恹恹( )欲睡 晕( )圈 虬( )枝 参()天 初融( ) 秀颀( )‎ ‎5、解释下列词语:‎ ‎(1)视野:‎ ‎(2)黄绿错综:‎ ‎(3)妙手偶得:‎ ‎(4)无边无垠:‎ ‎(5)倔强:‎ ‎(6)纵横决荡:‎ ‎(7)秀颀:‎ ‎(8)恹恹欲睡:‎ ‎6、读一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理清文章脉络)‎ 二、展示 ‎(一)、围绕下列问题通读课文,合作学习,分组讨论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3、本文是怎样围绕线索来展开抒情和议论的?(如何分段)‎ ‎4、本文主要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 ‎5、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作者真正想礼赞的是谁?‎ ‎(二)、请简要概括全文的中心。‎ ‎(三)、看一看: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说一说:它“不平凡”的含义 ‎(四)、动手在第三部分文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是什么?‎ 三、反馈 ‎(一)、自主完成本堂课的知识概要,总结知识学法 ‎(二)、完成课后练习题 ‎【学习反思】‎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一)、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 ‎(二)、将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 ‎(三)、细读课文第四部分,思考课后练习二、三题。‎ ‎(四)、课文第二部分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二、展示 ‎(一)、读一读第四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动手画出文中排比句,反问句。看一看句法有何变化。‎ ‎2、提问:这四句排比句和反问句连用,意思怎样加强?‎ ‎3、提问:第7自然段用拟人和对比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这是 ‎ 先抑后扬的写法。具体说说怎么抑又怎么扬?‎ ‎4、提问: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二)、读读第五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问:“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2、提问:“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 ‎3、提问:把白杨树和楠木进行对比目的是什么?‎ ‎(三)、提问:课文语言运用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说。‎ ‎(四)、请总结文章主旨 ‎(五)、展示学生疑难,合作探究解决 三、反馈 ‎《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一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篇散文思想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魁 力非同小可。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神”是作者“礼赞”白杨的根本。“形”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白杨树外貌,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黄土高原。这篇散文能够广为传诵,与它的“神不散”有很大关系。结构上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淋漓尽致的抒情,一切都让白杨树的神韵风采活现于我们的面前。真是一篇难得的好范本。‎ 一、你能用简单的板书勾勒出文章的脉络吗?‎ 二、作者是怎样观察 “美”并表现“美”的?你怎样看?‎ 三、学习完这篇文章后,请说说你对茅盾笔下白杨树的理解。(口语交际)‎ ‎ 【学习反思】‎ 讨论本节课的得失,课后写一篇学习体会,就课文内容、艺术手法、语言运用、课堂教学形式、目标达成的情况,或者是自己意见或建议等方面,任选1-2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背影 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2、着重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 融于字里行间真 ‎ 挚深沉的父子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4.学习文章精巧的选材构思方法——截取法。‎ 一、导入新课 ‎ ‎1、播放Flash动画歌曲《父亲》‎ ‎2、导入: 是啊,正如歌中所唱“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是那登天的梯”,如果说母爱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么父爱便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叙事记实散文《背影》,就是一片体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之作。请同学们把书翻到92页,让我们一同走近作者,共同感受这份浓浓的父爱吧。‎ 二、整体感知。‎ 播放《背影》视频录音,回答下面问题(1—4为抢答题)‎ ‎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 明确: (二年前的冬天,徐州)‎ ‎2. “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 明确:a、祖母死了 ‎ ‎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3.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写的主要事件?‎ ‎ 明确:浦口车站送别儿子 ‎4. 找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明确: 背 影 ‎5. 全文共写了父亲的几次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并依次划分课文结构层次。‎ 开篇设疑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1‎ 父 子 情 深 回忆往事 悲凉气氛(别时家境) 2-3‎ ‎ 铺垫背影(细心关照) 4-5‎ ‎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6‎ ‎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6‎ 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7 ‎ ‎6.作者用“背影”做题目好在哪里?‎ a.具有代表性。‎ b.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 c.角度新颖,给作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 .符合当时人物所处的特殊位置关系。‎ 四、精读赏析 ‎ 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许多事,比如: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拣定座位…….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齐读这一部分,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明确:望父买橘最让人感动。‎ ‎1、请找出描写父亲外貌神态及动作的句子读一读,并体会其中的含义。‎ ‎ 明确:父亲的穿戴: 黑、深青 (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势: 蹒跚 (蹒跚的背影)‎ 爬月台的动作:攀、缩、倾 (艰难的背影)‎ ‎2、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明确:<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些话含有着许多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 ‎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贵在以情感人。文中有几次作者的泪在悄悄地流,为什么?请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 a、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 b、感动之泪:望亲买橘 c 、惜别之泪: 父子离别 ‎ ‎ d、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过渡: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贷又是他内心充满忧愁;社会衰败,民不聊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朝不保夕的社会境况又使他深感痛苦和绝望。日渐苍老的父亲却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儿子,宽慰儿子。有些事本来不是他非做不可的,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胜任的,但他不做便于心不安。为了儿子,什么灾祸,什么劳累,都置之度外,父亲在千难万险中为儿子做的一切,比平常顺境中更难能可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流泪。‎ ‎4. 可这篇文章在选入中学课本时,有人却认为,父亲穿过铁道是违反交通规则,不宜当作教材,你怎样认识?(合作交流)‎ 过渡:父爱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梁,甚至于以透支生命的方式为儿女开出一条成功之路。‎ 五、情感迁移(打出齐读)‎ ‎(齐读) 世间的爱千万种,唯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心中,时刻温暖着我们的生命历程。‎ ‎ 过渡: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个鼓励的微笑,一沓零碎地学费,一句体贴的话,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的感动着我们。让我们申请的对他们说一声:我懂你们,我爱你们!‎ ‎ 打出字幕背景,播放歌曲《懂你》‎ 六、 写作指导 过渡:本文之所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除却作者洗练的文笔,细心的观察,用心的感悟,还缘于作者独特的的选材构思——截取法 ‎1〉截取法: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称之为截取法。‎ ‎2〉链接:教师下水作文《永远的怀念》‎ 永 远 的 怀 念 文 / 王燕婷 公元2003 年‎1月25日 ,与病魔苦苦抗争了两年的公公,怀着对亲人无限的眷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作为儿媳的我对于老人的内心世界知之甚少,但老人生前对我们关爱呵护的一幕幕,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清晰的定格在我记忆地屏幕上。(开头点题,引起回忆)‎ 公公一生共养育了四儿一女,所受的煎熬与窘迫可想而知。老人硬是凭着坚强和勤劳迈过了生活中的一道道坎,使原本贫苦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尤其是三个儿子相继考上了大中专院校,在当地一度成为美谈,可那段岁月留给老人的却是满身的病痛。(坎坷的经历)‎ 公公脾气不好,但对儿孙们却极尽慈爱之心。我是教师,爱人在乡镇工作,前几年工资经常拖欠,老人为此寝食难安,除了时不时叮嘱兄长们关照我们,他老人家更是竭尽所能地帮助我们,使我们安然度过了那段漫长而艰辛的岁月。最难忘那个冬日的早晨,放学我去接孩子,路过十字路口时,蓦地看到了公公的背影。他正手忙脚乱地从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一件件往下卸行李。每取一件,便下车小心地放好。公公穿着一身厚厚的灰布棉衣,每挪动一步腿脚都显得那么的力不从心。脚下的东西快要堆积成小山了,一床捆扎的严严实实,方方正正的棉被,一大袋自家磨制的面粉,大竹篮里更是装的鼓鼓囊囊。。。一旁的售票员满脸不耐烦的催促着,公公则满脸陪着笑。“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带着那么重的行李,全然不顾路途遥远颠簸,不顾惜自己年老体衰,只为了远在他乡的儿子省下买面粉的钱;只为了小孙女赶在上冻前和别的孩子一样盖上新棉被,穿上新棉衣……此情此景,每每忆起都让人无语凝噎。(送东西)‎ 到了该享福的年龄了,辛苦了一生的老人却闲不下来。我上班的学校较偏僻,业余又要参加自学考试,无暇顾及年幼的女儿,他又挑起了帮婆婆照顾孙女的重担。女儿小时侯特别淘气,公公总是耐着性子变着法哄她开心,大冬天,屋外漫天飞雪,女儿闹着要玩雪,老人便将女儿裹在皮袄里,在雪地里转了一圈又一圈,陪她一起堆雪人,掷雪球。。。女儿开心的笑了,他那患严重类风湿的双手却冻的不听使唤了;那年秋天,婆婆病了,我又恰逢在大力考试,公公一人忙的焦头烂额,为了让他邻居孩子陪女儿玩,他不惜买了许多小食品和玩具,家里几乎成了幼儿园。可老人怕我分心一直瞒着我,等我3天后回到家,公公已是筋疲力尽,躺在床上直呻吟……(照顾小孙女)‎ 公公病倒后,大哥,二哥访遍了各大医院也无法遏制病情的发展。疼痛难忍时,他就用乒乓球拍使劲顶住胃部,满头大汗硬是不吭一声,在我们面前总是装着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照旧有说有笑,看到我们难过掉泪反倒过来劝慰我们。可我却几次分明看见当他一个人枯身静坐时,常常盯者墙上那张全家福发呆,那声声压抑,近乎绝望的叹息声一次次撕裂着儿女的心……(与病魔抗争)‎ 公公去世的那天晚上,狂风大作,我一夜难眠,凌晨时刚闭上眼睛,恍惚中便见公公急匆匆走进家门,喊了声:“月(女儿的名字),爷爷走了。。。”瞬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我一下惊坐起来,随即电话那头便传来爱人的啜泣声:“爸走了。。。”女儿从梦中惊醒,大声哭喊着爷爷,我在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大滴大滴地流了下来……‎ 公公一生勤劳俭朴,不曾给儿女们留下什么贵重的东西,但环顾家中,却处处留下了老人爱的踪迹。如今,公公当年亲手栽种的杏树,桃树已挂满了累累果实,绿荫遮盖了大半个院落;他老人家历时半个月精心打造的那张苹果木案板放在新厨房里不大不小;那口从老家辛苦辗转运来的大水缸,总在盛夏缺水的紧要关头发挥着莫大的作用;还有摆放在储藏室那堆由公公亲手扎结的扫帚用了还不到一半…….每每看到这些东西,就会想起艰难岁月里一家人相濡以沫的一幕幕。顿时,一股浓浓的亲情,无边的思念,揪心的痛楚便会交替滚过我的心扉,泪眼朦胧中,我仿佛又看见老人正微笑着向我走来……(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表达思念之情)‎ 七、布置作业 截取你父亲身上的一个闪光点,写一段有关父爱的文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