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单元综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单元综合提升 一、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历程 时间 表现 原因 初步 形成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北平新政协召开,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建国 构建 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严重 破坏 “文化大革命”期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左”倾错误泛滥,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改革开放的进行; 14 高考总复习 完善 平反冤假错案;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民主法制日益完善 认识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 ②社会主义建设是崭新的事业,需要在探索中发展完善 ③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警惕右,更要防“左” ④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针对训练] 1.(2020·北京海淀区二模)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相关决议和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以上举措( ) A.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 B.完善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 C.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解析:选B。通过题干中“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可知,该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故选B项。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中苏(俄)关系的发展 1.中美关系 (1)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 ①根本原因: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又推行孤立中国的政策。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 ①从美国方面看: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 ②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①中美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矛盾在所难免。 ②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双方可作出妥协,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 2.中苏(俄)关系 14 高考总复习 (1)第一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50年代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予中国大量的经济上、技术上的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则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决地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而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模仿苏联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起了巨大的作用。 (2)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中苏关系处在对抗和僵持阶段。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为了能和美国争霸,提出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建议,遭到中国的严词拒绝,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60年,苏联撕毁全部经济技术合作的协议。中苏边境甚至发生武装冲突,严重威胁中国的边境安全。 (3)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 中苏(俄)关系开始恢复正常化。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苏联的对外政策从扩张转向收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中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当前,中俄致力于建立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 [针对训练] 2.1971年,有位美国学者说:“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共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这主要表明( ) A.美苏关系缓和具有战略意义 B.美苏军备竞赛负担沉重 C.中美关系改善影响较为明显 D.苏联力图破坏中美关系 解析:选C。由“1971年,有位美国学者说:‘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苏联……让步’”可看出中美关系改变对苏联有很大触动,故选C项;“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共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强调中美关系缓和的影响,排除A、B两项;材料未提及苏联力图破坏中美关系,排除D项。 三、现代中国外交的四次调整 1.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20世纪70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建立外交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具体体现为与日、美建交。 3.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是经济合作和周边良好环境的创设。如加入世贸组织、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4.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 14 高考总复习 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际秩序的重大发展,具体体现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针对训练] 3.(2020·江苏无锡期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主要说明新中国外交 ( ) A.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B.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奉行“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解析:选B。据题干“中方作了让步”“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可知,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平等谈判,以此来寻求苏联的支持,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故选B项。 四、现代世界国际局势对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 (1)国际局势: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尖锐对立。在欧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冷战,企图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亚洲,美国扩大朝鲜战争,对新中国进行战争威胁;同时,扶植日本,力图构建对中国与苏联的包围圈。 (2)中国反应:形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思想,为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这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毅然参加朝鲜战争,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独立和世界和平,内政上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起来。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及“文化大革命”时期(1956~1976年) (1)国际局势:美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西欧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不结盟运动不断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苏联霸权主义不断发展,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中国的安全。 (2)中国反应: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内政上,20世纪60年代恶劣的外交形势加剧了新中国的“左”倾错误。 3.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 (1)国际局势:两极格局逐步瓦解,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2)中国反应: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的政策。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内政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拓展训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是制约中国及亚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之一, 14 高考总复习 其影响极其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内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搞改革开放,必须大胆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而对外开放和引进的重点是美国。这样,能否顺利地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就是能否保证对外开放路线顺利实现的关键。 ——李捷《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 与中美关系新基础的奠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美国对亚太盟友经济援助的目的和影响。 【思路点拨】 第一小问目的,根据材料一“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对盟友、对中国、对亚太等方面分析。 【尝试作答】 (2)根据材料二,分析影响中国改善与美国关系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变化中有利于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变动。 【思路点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改革开放的角度分析因素;“变动”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即可。 【尝试作答】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外交中的变与不变。 【思路点拨】 可从国际局势、两国交往的方式等方面分析中美两国外交中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根本原则、国家利益等方面回答不变。 【尝试作答】 答案:(1)目的: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服务于遏制中国的战略。影响:对盟友来说,促进了亚太地区盟友经济的高增长;对中国来说,导致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对亚太来说,导致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循环的畸形结构,限制了经济的持久增长。 ( 14 高考总复习 2)主要因素:中国的改革开放。重要变动:两极格局瓦解、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显著。 (3)变:两国交往的国际局势发生变化;两国由敌对走向缓和与交好。不变:外交根本原则不变,永远是国家利益至上。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特定的时空下考查史事的途径) 历史“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即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是使学生掌握史事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和地理环境,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够在时空框架下运作,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 1.时间观念 历史的时间观念,是使学生掌握史事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时序性及历史史事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一般是按照历史发展的纵向规律梳理,也就是所谓的“时间概念”,即以时间为线索,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特征,对处在不同发展时段的历史现象做垂直联系比较。时间知识一般分为以下几方面: (1)时间表达:时、刻、日、月、纪年(王公、干支、公元、年号、民国)、年代、朝代、世纪、公元前(后)等。世纪与年代只是“时间段”概念,不特指某一具体时间点,其使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需记住具体时间点时使用;另一种是某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出现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段内,不适宜用一个时间点来表达。 (2)阶段分期:史前、古代、近代、现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理大发现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战后、冷战时期等。 (3)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时间:也就是特定史事或历史现象发生某一特定时间段。如19世纪五六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次大战前等用语的交替使用;还如,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民国初期、一战期间等。 (4)历史大事年表:按照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史事或历史现象的先后顺序来记忆重大历史史事或现象的时间等。 2.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简单说是史事或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的地点或地理范围,它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的必备基础,也就是历史的横向规律,即所谓的“空间概念”。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照国别或者区域确定空间:从国别看如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从区域看,亚洲、欧洲、美洲等,或者北美、东亚、西欧等。 14 高考总复习 (2)某一朝代或历史现象的活动地点或区域:如朝代的更替,都城的变迁,如古代中国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宋代东京(今河南开封)等;地理方位图东南沿海地区等。 (3)随历史现象的发展活动地点转移的空间:如明朝建都应天府(今南京),后迁都北京;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世界近现代经济重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等。 (4)对某些地点或区域的重要性要给予必要说明的:如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把中国同西亚以及欧洲连接起来,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也是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的要道。 培养学生时空观念,要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地域为基础把处在同一时段的历史现象做水平比较,寻找每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和特殊性,最终实现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古今贯通、纵横比较,使学生在纵横坐标中形成“时空观念”。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能运用各种对历史时间术语描述的方法,并认识几种主要的历史分期方式;能认知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并 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关联性,主要以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为节点,以时间为线,融点、线、面为一体。 (2)正确运用地理知识,特别是地图知识,从世界自然地理(大洲、大洋,著名的山脉、河流、湖泊等)、世界政区划分、中国自然地理、历代疆域的沿革、当今中国政区及经济区域划分等地理知识,从历史沿革的角度理解认识。 (3)运用好古今中外的历史地图,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构建起时空观念。 史学界对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原因的争鸣 【史界观点】 观点一 有的学者强调综合因素: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苏联因素,台湾、越南问题,国际国内局势变动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并且使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有起有落。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国际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的背景下,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促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最为重要的外交突破之一。 观点二 有学者强调毛泽东的因素:20世纪60年代末,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形势,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着眼,为了中华民族的经济腾飞,为了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樊篱,迈出了与美国解冻的步伐。毛泽东同志于1970年会见斯诺、1971年开展“乒乓外交”、1972年会晤尼克松,始终亲自掌握着处理中美关系的主动权,推动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展。 观点三 有的学者强调苏联因素:中美两国对苏联战略意图的判断、不尽相同的对苏政策取向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两国之间的政策互动,始终是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苏联重兵压境促使中国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做出战略性调整, 14 高考总复习 对苏联进行防卫成为中国军事战略的重中之重,寻求与美国合作成为中国战略支点。苏联强劲的全球扩张势头,使美国的对苏缓和政策严重受挫,从而强化了中美之间共同的战略利益,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了条件。 【争鸣感悟】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个长期过程,以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在这一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因素。除了上述学者所强调的因素外,周恩来、邓小平对中美关系正常化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另外,美国国内因素也不可忽视。 单元质量检测(三)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浙江桐乡测试)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 A.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B.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 解析:选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故A项正确;《共同纲领》出台时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尚未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不可能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故B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召开,故C项错误;《共同纲领》出台时尚未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不可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故D项错误。 2.下面所示内容是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权的部分规定。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二、制定或修改由参加中国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共同遵守的新民主主义的纲领…… 三、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甲、制定或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A.当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最高立法权 B.“新民主主义的纲领”是指1954年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D.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政协联合执政 解析:选A。根据材料“制定或修改……新民主主义的纲领”“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最高立法权,故选A项。 14 高考总复习 3.(2020·山东临沂期中)自1953年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比是8∶1;1995年变为4∶1;2010年后变为1∶1。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B.民主政治建设需要 C.各民族共同发展原则 D.国民素质普遍提高 解析:选B。根据材料“1953年以来……农村和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比是8∶1;1995年变为4∶1;2010年后变为1∶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也不断发展进步,故选B项。 4.(2020·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右图为华东人民出版社1953年出版的钱大昕的油画《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这一年,人民的选举( ) A.有力地促进了《共同纲领》的制定 B.开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全新阶段 C.使宪法草案大讨论迅速达到高潮 D.为全国人大的召开奠定组织基础 解析:选D。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与材料中“1953年出版”“人民的选举”相符,故选D项;1949年《共同纲领》制定,与材料中“1953年出版”不符,排除A项;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与材料中“1953年出版”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宪法草案大讨论,排除C项。 5.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 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解析:选C。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指在民主基础上实行集中,这是1954年宪法的原则,与参与人员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人大制度,故B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1954年宪法起草、讨论的参加人员有各类人群,这反映了其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社会主义原则,故D项错误。 6.(2020·百校联盟模拟)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同时对部分省市建制进行调整。辽东、辽西两省合并为辽宁省,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等,京津沪外的中央直辖市均改为省辖市。中央人民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 ) A.加强统一领导提高行政效率 B.配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14 高考总复习 C.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D.确保依法治国的方略落到实处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加强省市领导,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故A项正确;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加强省市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是在改革开放后,故C项错误;依法治国方略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故D项错误。 7.在“五四宪法”制定时,政协与人大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引发了有关“两院制”的讨论。毛泽东认为把人民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据此可知,此后 ( ) A.政协的职能发生重大转变 B.政协与人大具有较强互补性 C.人大与政协职能相互转化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待完善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毛泽东认为把人民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不再代行人大的职能,故选A项。 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解析:选C。1954年宪法适应了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1982年宪法适应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从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都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不会因为宪法的修改而改变,排除B项;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迈进,排除D项。 9.“革委会”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其领导成员采取“三结合”方式,即包括部分没有被打倒的“革命干部”、群众代表和“工宣队”“农宣队”或军管代表。这个机构( ) A.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是民主建设遭破坏的产物 C.消灭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表现 14 高考总复习 解析:选B。根据材料“采取‘三结合’方式,即包括部分没有被打倒的‘革命干部’、群众代表和‘工宣队’‘农宣队’或军管代表”可知,这个机构的政权组织形式缺乏民主色彩,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原则,是民主建设遭到破坏的产物,故B项正确。 10.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方面拒绝了台湾国民党当局提出的让美军“协防(金门、马祖、大陈等)外岛”的要求,另一方面建议国民党政府弃守外岛,退守台湾、澎湖。美国这一政策( ) A.有助于缓和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 B.企图造成台湾与大陆分裂的事实 C.表明其无意于插手台湾地区事务 D.客观上有利于大陆解决台湾问题 解析:选B。美国的建议不利于中国国家的统一和两岸的和平稳定,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建议国民党政府弃守外岛,退守台湾、澎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隔断两岸的联系,造成两岸的分裂,故B项正确;美国的建议本身就是对我国台湾问题的粗暴干涉,故C项错误;材料中美国的政策不利于大陆解决台湾问题,故D项错误。 11.号称“四大”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大民主”,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反右运动,盛行于十年动乱时期,并曾于1975年写入宪法,在1980年被断然取消。材料反映了党和政府( ) A.对民主法制认识的理性回归 B.对国内外形势的重新认识 C.开始重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D.工作重心由政治转向经济 解析:选A。根据材料“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1975年写入宪法,在1980年被断然取消”可知,1975年受“左”倾思想影响的对民主法制的认识得到了纠正,故A项正确。 12.(2020·北京西城区一模)右图为中国驻法使馆的收藏品——1964年1月28日的法国《世界报》,它刊登了中法建交公报。中法建交体现了( ) A.中国已打破长期的外交僵局 B.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两大阵营之间展开激烈斗争 D.两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解析:选D。观察题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时期美国借助马歇尔计划加紧控制西欧,中法建交体现了两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故选D项。 13.(2020·江苏南京、盐城二模)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至 14 高考总复习 80年代末各大洲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表》(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网站)。下列对表格中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 时间 地区 1950~1959年 1960~1969年 1970~1979年 1980~1989年 总计 亚洲 12 1 10 3 26 非洲 5 13 23 3 44 欧洲 6 1 14 0 21 美洲 0 1 13 6 20 大洋洲 0 0 5 2 7 总计 23 16 65 14 118 A.1950~1959年外交成就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B.1960~1969年非洲建交国增多得益于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1970~1979年建交国家数量增加得益于中美关系的改善 D.1980~1989年建交国家增加表明我国推动了不结盟运动 解析:选C。从表格信息可知,1970~1979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最多(65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故选C项;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排除A项;1960~1969年非洲与中国建交国增多,得益于万隆会议的召开,排除B项;我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20世纪80年代建交国家增加是因为我国实力增强,排除D项。 14.(2020·福建福州质检)1967年,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赞比亚签订协定,向两国提供无息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贷款援建坦赞铁路;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安哥拉签署协议,以该国未来开采的石油为偿付,提供贷款帮助安哥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反映新时期中国援非的特点是( ) A.政府主导注重实效 B.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 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援助与投资有机结合 解析:选D。由题干材料信息可以得出新时期中国对非洲既有援助也有投资,二者有机结合,故选D项;“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安哥拉签署协议”体现不出政府主导,排除A项;据“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安哥拉签署协议,以该国未来开采的石油为偿付,提供贷款帮助安哥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可得出有获取资源的要求,排除B项;中国援助安哥拉不属于新型区域合作,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郑重宣告:“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 14 高考总复习 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去找。”毛泽东这个对外战略方针,后来在《共同纲领》总纲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以保世界的持久和平。” ——摘编自吕乃澄、周卫平主编 《大棋局——中日美关系风云五十年》 材料二 1969年3月珍宝岛之战,使中苏关系彻底破裂。……珍宝岛事件发生后,尼克松和基辛格等人多次研究,认为责任在苏联一方。在基辛格看来,这对美国来说既是问题也是机会。问题是,苏联对中国的威胁如果得逞,就会打破国际战略格局的平衡,甚至会出现苏联势力无法阻挡的严重局面。机会在于,中国可能由此愿意缓和同美国的紧张关系。同时,中苏冲突加剧也会减轻欧洲受到的压力。最后尼克松和基辛格认为:美国有必要支持中国,以防止中国被苏联推毁,致苏联坐大,从而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摘编自陶文钊、倪峰、袁征等著 《当代中美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60年代末中苏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答案:(1)外交政策:“一边倒”。原因:国际上出现了两大阵营对峙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推行反共反华政策;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影响;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有一致性。 (2)重大变化: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影响:使中美两国的战略外交做出重大调整,为中美关系缓和创造了有利契机;导致苏联与西欧国家缓和关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欧洲国家压力;中苏对抗不利于两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时段) “新中国”一词内涵的历史发展脉络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康有为为改变清王朝危机,设想在巴西建立和管理殖民地时首次提出了“新中国”的概念,希望通过向外移民来挽救民族国家危机;梁启超也提出了“新中国”一词,这源于其对戊戌变法失败的思考 1907年 美籍传教士威廉·蒲鲁士作《新中国在演进》一书,揭示某些洋人活动的殖民性、有害性及其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冲突。并从这些冲突中凸显“新中国”出现的必要性 1910年 陆士谔写理想小说《新中国》, 14 高考总复习 该书以幻想形式对未来新中国进行了设计和构建,希望建立一个立宪民主的现代化新中国 辛亥革命时期 《新中国报论自由真理》中讲道:“人群之自由者文明也,外国惟文明故人群之自由胜。” 五四运动前后 国人纷纷提出建设“新中国”,各种“新中国”构想的呼声覆盖全中国,特别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的推动下,“新中国”一词的涵义进一步深化,囊括了民族独立的内容 1921年后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概念和实践两方面深化了“新中国”的内涵,并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新中国”一词的无限能量释放出来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新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 ——摘编自史宏波《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时间(时段)提取信息,围绕“‘新中国’一词的内涵”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选题角度,如“挽救民族危机”“近代化”“立宪民主的现代化”等,并根据选题角度拟出相应论题,如新中国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与近代化进程等。其次,根据论题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如从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提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从《新中国在演进》和理想小说《新中国》中可提取近代化等。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新中国”的基本内涵。 阐述: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此背景下,康有为首先提出了“新中国”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意图。此后,仁人志士们不断丰富“新中国”的内涵,五四运动后,反帝反封建成为时代主流,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也成为“新中国”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历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由此诞生,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人民获得了解放,成了国家的主人。 总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新中国”的基本内涵。 (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即可) 1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