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2中位数与众数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2中位数与众数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 中位数与众数 ‎1.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区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正确评判.‎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区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评判能力,进一步发展其数学应用能力.‎ ‎3.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 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 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区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正确评判.‎ 一、情境导入 师: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经常要求一些信息“用数据说话”,所以对数据作出恰当的评判是很重要的.下面请看一例:‎ 某次数学考试,小英得了78分.全班共32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0分,2个62分,1个30分,1个25分.‎ 小英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为77.4分,所以小英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数学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小英对妈妈说的情况属实吗?你对此有何看法?‎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作出评判:‎ 平均数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数据代表,但是在这里,利用平均数把倒数第五的成绩说成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显然是不属实的.原因是全班的平均分受到了两个极端数据30分和25分的影响,利用平均数反应问题就出现了偏差.‎ 师:怎样说明这个问题呢?我们需要学习新的数据代表——中位数与众数.‎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142页有关某公司员工的收入的题目.‎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对表现积极的学生予以鼓励.‎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 上述问题中,经理、职员C、职员D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该公司的收入情况:‎ ‎(1)月平均工资2 700元,指所有员工工资的平均数是2 700元,但只有正、副经理的工资比平均工资高,是他们两人的工资把平均工资“拉”高了.‎ ‎(2)职员C的工资是1 900元,恰好居于所有员工工资的“正中间”(恰有4人的工资比他高,有4人的工资比他低),我们称1 900元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9个员工中有3个人的工资为1 8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称1 800元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师:你认为用哪个数据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 让学生讨论,充分发表不同的观点,然后归纳:用中位数1 900元或众数1 800元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些,因为平均数2 700元受到了极端值的影响.‎ 结合上述问题的探究,引入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 3‎ 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教师指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刻画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让学生用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解释引例中小英的数学成绩的问题.‎ 注意事项:在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会有不同的观点,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不可强求结论的一致性.‎ 三、举例分析 ‎1.对于一组数据:3,3,2,3,6,3,10,3,6,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 B. 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 C.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 D.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 答案:A ‎2.2011~2012 赛季北京金隅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四、练习巩固 你课前所调查的20名男同学所穿运动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你认为学校商店应多进哪种尺码的男式运动鞋?‎ 五、小结 师: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哪些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特征:‎ ‎1.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最为充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 ‎2.用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它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但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用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较差,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但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是人们尤为关心的一种统计量.‎ 要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确定是用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来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 六、课外作业 ‎1.教材第144页习题6.3第1,2,3题.‎ ‎2.收集一组与本班同学相关的生活数据(例如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眼睛近视的度数、身高、体重等),并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来说明本组数据的特征.‎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本节课通过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揭示新知识、应用新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不可一味地否定.教师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千万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可强加给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3‎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