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届高三押题卷(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2020届高三押题卷(二)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江苏高考冲刺押题卷(二)‎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构成甲硫氨酸的S元素只能位于R基上 B. 氨基酸数量和排列顺序相同的蛋白质为同种蛋白质 C. 经盐析的血红蛋白仍具有运输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功能 D. DNA—蛋白质复合物存在所有的细胞生物中,可参与DNA复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结构的多样性造就了功能的多样性。‎ ‎【详解】A、不同的氨基酸其R基不同,构成甲硫氨酸的S元素存在于R基上,A正确;‎ B、蛋白质的种类与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肽链条数和空间结构有关,B错误;‎ C、盐析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溶解度使蛋白质析出,一般不会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C正确;‎ D、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可以构成染色体,细胞中DNA复制或转录过程中存在DNA与酶(蛋白质)的结合,也能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D正确。‎ 故选B。‎ ‎【点睛】DNA—蛋白质复合物不一定指染色体,也可指在其他特定情况下暂时性结合的复合物,如在复制转录时DNA与酶的结合。‎ ‎2.科研人员从细胞中提取了某种化合物,研究发现该化合物成分中含有单糖,且该单糖参与构成了其基本骨架。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C、H、O B. 该化合物一定为纤维素、淀粉、糖原等多糖 C. 其彻底水解产物中有能使斐林试剂变色的物质 D. 其水解得到的单糖均可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 - 31 -‎ ‎【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获得的这种化合物中含有单糖,且该单糖参与构成了细胞的基本骨架。故该化合物可能是多糖或是核酸。‎ ‎【详解】A、该化合物可能为多糖或核酸,其中核酸组成元素为C、H、O、N、P,不是只含有C、H、O三种元素,A错误。‎ B、该化合物可能为核酸,故不一定为纤维素、淀粉、糖原等多糖,B错误。‎ C、淀粉等多糖水解后生成葡萄糖,核酸彻底水解产物中的五碳糖都能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C正确。‎ D、核糖与脱氧核糖不能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容易漏掉的点:核酸彻底水解后的五碳糖,即核糖和脱氧核糖均可以在合适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3.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滴加斐林试剂即可检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 B. 脂肪鉴定实验中苏丹Ⅲ染液能溶于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C.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应增加一个对照组 D. 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鉴定实验中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成熟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会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将失水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又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进行预实验可以缩小实验范围。‎ ‎【详解】A、滴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才能检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A错误;‎ B、苏丹Ⅲ染液能溶于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因此在脂肪鉴定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可洗去浮色,B正确;‎ C、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是自身对照实验,不需要增设对照组,C错误;‎ D、进行预实验是为了缩小实验范围,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D错误。‎ 故选B。‎ ‎4.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微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31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DNA和RNA,被称为半自主复制细胞器 B. 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的作用是参与蛋白质分子的加工和修饰 C. 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其与核膜和细胞膜可以直接相连 D. 溶酶体通过合成多种水解酶从而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线粒体与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都能进行能量转化,都含有DNA和RNA;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参与蛋白质的加工修饰,在植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粗面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滑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场所;溶酶体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外来的病菌和病毒。‎ ‎【详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DNA和RNA,被称为半自主复制细胞器,A正确;‎ B、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的作用是参与蛋白质分子的加工和修饰,B正确;‎ C、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其与核膜和细胞膜可以直接相连,C正确;‎ 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D错误。‎ 故选D。‎ ‎5.细胞膜是指包围细胞质的一层薄膜,它是由蛋白质、脂质、多糖等分子有序排列组成的动态薄层结构。为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做了许多科学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B. 在等渗溶液中,动物细胞不表现吸水或失水现象,但一直有水分子进出 C.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D. 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一定正在发生吸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其基本功能就是将细胞内的物质包裹起来,为内部的反应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同时由于细胞膜特殊的结构,也能起到一定的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详解】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A正确。‎ B、在等渗溶液中,动物细胞没有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此时,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平衡,B正确。‎ - 31 -‎ C、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正确。‎ D、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不一定正在发生吸水,因为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D。‎ ‎【点睛】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界环境中溶液的浓度。若细胞外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液浓度,细胞表现为失水;当细胞外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液的浓度时,细胞表现为吸水,但由于植物细胞最外层的细胞壁,植物细胞不会一直吸水。‎ ‎6.在呼吸速率最大的温度条件下,某植物叶肉细胞在1h内,CO2释放量、叶绿体O2产生量与光照强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随着光照增强,叶肉细胞呼吸速率逐渐减弱 B. 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 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固定CO2量为8‎ D. 降低温度时,O2的最大释放量将小于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光照强度为a时,CO2释放量和O2产生量都为4;光照强度b为光补偿点,此时O2产生量8;光照强度为d为光饱和点。‎ ‎【详解】A、随着光照增强细胞呼吸速率并不会减弱,CO2的释放减少是因为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A错误;‎ B、光照强度为a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因为仍有部分CO2释放到细胞外,B错误;‎ - 31 -‎ C、据图,b时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叶肉细胞固定CO2量为8,C正确;‎ D、降低温度时,呼吸速率减弱,此时光合速率无法知道,因此无法判断O2的最大释放量,D错误。‎ 故选C。‎ ‎【点睛】CO2释放量代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O2产生量代表光合作用的总量。‎ ‎7.下列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性染色体的生物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或XY型 B. 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等位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 C. ZW型的生物中,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所含性染色体为Z或W D. 与性别相关的性状遗传都是伴性遗传,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的性染色体类型一般分为ZW型和XY型,前者同型染色体为雄性,后者异型染色体为雄性。‎ ‎【详解】A、有的生物可能存在多种性别决定类型,如鱼类,有的是ZW型,有的是XY型,有的生物性别由环境来决定,如鳄鱼,A错误;‎ B、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等位基因,其遗传与性别有关,B正确;‎ C、ZW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中,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所含性染色体为Z或W,雄性产生的配子所含的性染色体是Z,C错误;‎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为伴性遗传,但并不是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就是伴性遗传,如从性遗传,D错误。‎ 故选B。‎ ‎8.将人体某细胞中双链DNA均用32P标记,然后置于含未标记P的普通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分裂中期有46个核DNA分子被标记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子细胞有23个核DNA分子被标记 C. 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核DNA可能为零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子细胞被标记的核DNA可能有0~23个 ‎【答案】C - 31 -‎ ‎【解析】‎ ‎【分析】‎ 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两条亲代DNA分子分别作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 ‎【详解】A、进行一次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被标记的DNA分子为92个,A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有46个DNA分子被标记,B错误;‎ C、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DNA复制了两次,有可能子代细胞中全部不被标记,C正确;‎ D、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子细胞被标记的核DNA为23个,D错误。‎ 故选C。‎ ‎【点睛】画出简图,以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进行推导,关键是抓住每次DNA复制后染色体中的标记情况。‎ ‎9.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 B. 人体体液中的物质可经细胞组织液血浆途径进行渗透 C. 人体因吸入灰尘而出现过敏反应时,说明内环境稳态已失调 D. 剧烈运动导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是神经一体液调节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主要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稳态包括化学成分的稳态和理化性质的稳态,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的稳态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详解】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还包括脑脊液等,A错误;‎ B、绝大多数的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中的某些物质可以相互进行渗透,细胞与组织液中的某些物质也可以相互进行渗透,B正确;‎ C、人体出现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反应过强,说明内环境稳态已失调,C正确;‎ D、剧烈运动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合成分泌较多的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这是神经一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体现,D正确。‎ 故选A。‎ ‎10.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31 -‎ A. 倒平板操作时,培养基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 B. 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不能作为鉴别不同微生物的依据 C. 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从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中挑取菌株 D.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可在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染色,然后接种分解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微生物分离:指依据微生物的特征,采用各种方法从含菌样品中获得由单一个体(如单一菌体或孢子)或一段菌丝生长繁殖形成的微生物群体的过程。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法。 平板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两个方面:(1)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条件,如营养、酸碱度、温度和氧的要求或加入某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生物生长的环境。(2)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以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 ‎【详解】A、倒好培养基后应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再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以防止冷凝水倒流污染培养基,A错误;‎ B、菌落的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可作为鉴别不同微生物的依据,B错误;‎ C、分解尿素的细菌在分解尿素时产生氨气,氨气能使酚红指示剂显红色,从周围出现红色环带的菌落中挑取能够分泌脲酶的菌株,C错误;‎ D、刚果红染色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先培养微生物长出菌落后,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再加入一定浓度NaCl将多余的刚果红带走;一种是配制好培养基灭菌后,倒平板时加入灭菌处理的刚果红,再接种微生物培养直至产生透明圈,D正确。‎ 故选D。‎ ‎11.如图所示为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其中卵细胞、极核、精子均为减数分裂的产物且遗传因子均单个存在。受精卵发育成种子,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植物的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组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31 -‎ A. 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植株一定具备杂种优势 B.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都是高度不育的植株 C. 一定条件下离体培养胚乳细胞能快速获得三倍体植株 D.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受精过程是精子和卵细胞融合的过程。卵细胞、极核、精子均为减数分裂的产物且遗传因子均单个存在,所以受精极核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详解】A、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植株未必具备杂种优势,A错误。‎ B、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不一定高度不育,因为花药壁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B错误。‎ C、根据题意胚乳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一定条件下离体培养可快速获得三倍体植株,C正确。‎ D、基因重组发生在形成配子的时候,即形成精子与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可体现基因重组,受精作用过程并未体现,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中的基因重组指的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组合。‎ ‎1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到内环境,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B. 内环境中不会发生葡萄糖的合成,但可能发生葡萄糖的分解 C. 血浆中的蛋白质,若进入了组织液,可被胰蛋白酶分解后再吸收进入细胞 D.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K+、HCO3-等无机盐和血红蛋白等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答案】A ‎【解析】‎ - 31 -‎ ‎【分析】‎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中为组织液,神经递质在其中扩散后作用于突出后膜;‎ 血浆渗透压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离子;‎ 胰蛋白酶等消化酶类在消化道中起作用。‎ ‎【详解】A、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之后作用于突触后膜,A正确;‎ B、葡萄糖的合成与分解发生在细胞内,B错误;‎ C、胰蛋白酶不会出现在组织液中,C错误;‎ D、血红蛋白一般存在于红细胞中,D错误。‎ 故选A。‎ ‎1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都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B. 当资源型且属于保护类生物的种群规模达到K值时才适合开发利用 C. 区别福建武夷山与大兴安岭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D. 生物群落中新的捕食者的引入可能会改变目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最核心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其受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种群数量K/2时,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A、无论是年龄组成还是性别比例,都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A正确;‎ B、当资源型生物种群数量超过K/2后,就可适当开发利用,但必须让种群数量不能低于K/2,B错误;‎ C、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标志,C正确;‎ D、引入新捕食者可以影响被捕食者及其相关的一系列生物,因而可能改变群落演者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 故选 B。‎ ‎14.如图表示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31 -‎ A. 甲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最大 B. 甲、乙两个种群的种内斗争均逐渐增大 C. 甲、乙两个种群间竞争关系先增大后减小 D. t时,乙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种群的增长呈S型;乙种群数量先增加,在t时刻达到最大值,后降到最低。‎ ‎【详解】A、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A错误;‎ B、甲种群种内斗争先增大,后平稳,乙种群种内斗争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 C、由曲线图可知两种群为竞争关系,开始数量都增多,竞争关系增大,随意乙种群数量下降,竞争关系减小,C正确;‎ D、t时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但随后种群数量大量减少,此时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错误。‎ 故选C。‎ ‎15.XO型性别决定是一种特殊的性别决定形式,即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XX),雄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XO),如蝗虫。如图为某蝗虫的染色体组成图,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染色体组成来自雄性蝗虫体细胞 - 31 -‎ B. 该蝗虫产生的精子中约一半不含X染色体 C. 该蝗虫的细胞减数分裂时只能形成11个四分体 D. 若该蝗虫X染色体上含一个显性基因,则其亲本雄蝗虫一定携带该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蝗虫有十一对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故该蝗虫为雄性。‎ ‎【详解】A、图中染色体组成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为雄性蝗虫体细胞,A正确;‎ B、该蝗虫可产生含X染色体和不含X染色体的精子,各占一半,B正确;‎ C、雄虫只有11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减数分裂时只能形成11个四分体,C正确;‎ D、该雄性蝗虫体内X染色体来自亲本雌蝗虫,D错误。‎ 故选D。‎ ‎16.70年前,澳大利亚政府从海外将百余只蔗蟾蜍引入昆士兰州,用来对付吃甘蔗的昆虫,结果引发了生态危机,几年后研究发现引入的蔗蟾蜍的后腿比原产地蔗蟾蜍更长,但不影响二者交配产生正常的子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澳大利亚的蔗蟾蜍与原产地的鹿蟾蜍之间存在地理隔离 B. 澳大利亚的蔗蟾蜍与原产地的鹿蟾蜍之间未出现生殖隔离 C. 蔗蟾蜍在澳大利亚的环境阻力大于其在原产地的环境阻力 D. 控制蔗蟾蜍后腿长度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地理隔离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是否产生生殖隔离的关键是看二者能不能完成交配且产生可育的后代。‎ ‎【详解】A、澳大利亚是独立的岛屿,因此与原产地的蟾蜍会出现地理隔离,A正确。‎ B、引入的蔗蟾蜍与原产地蔗蟾蜍能交配产生正常的子代,说明未出现生殖隔离,B正确。‎ C、蟾蜍在澳大利亚引发了生态危机,说明其环境阻力更小,C错误。‎ D、几年后研究发现引入的蔗蟾蜍的后腿比原产地蔗蟾蜍更长,推测控制蔗蟾蜍后腿长度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相应的改变,D正确。‎ 故选C。‎ - 31 -‎ ‎【点睛】提取题干信息,抓住关键词“海外引入”、“不影响交配”、“生态危机”。‎ ‎17.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十年禁渔,保护的不只是鱼,更是对生存环境的救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江禁渔有利于鱼类的繁殖,有助于维持长江生态系统的稳定 B. 长江生态系统中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能量也可流向生产者 C. 长江滩涂上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杨树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 D. 长江滩涂湿地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A ‎【解析】‎ ‎【分析】‎ 禁渔期可以使鱼群充分增殖,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为将来的捕鱼业打下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详解】A、长江禁渔有利于鱼类的繁殖,有助于维持长江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 B、长江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细菌产生的能量不可流向生产者,B错误;‎ C、长江滩涂上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杨树是一个种群,并不是群落,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D、长江的滩涂湿地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故选A。‎ ‎【点睛】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一般体现在其生态功能上,如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 ‎18.据报导,截至2019年底,我国艾滋病感染者突破120万,“防艾”刻不容缓。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及其病毒(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的R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 B. AIDS与类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相同 C. HIV虽会摧毁人体免疫系统,但在感染者体内仍可检测到相应抗体 D. 研制出与逆转录酶特异性结合的药物是治疗AIDS的有效手段之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艾滋病全称为免疫缺陷综合症,由HIV致病;HIV为逆转录病毒,主要寄生于免疫T细胞中,可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 31 -‎ ‎【详解】A、艾滋病病毒是逆转录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因此HIV的RNA贮存有遗传信息,其上具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A正确;‎ B、艾滋病为免疫缺陷病,风湿性心脏病为自身免疫病,两者发病机理不同,B错误;‎ C、艾滋病病毒虽能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但在感染者体内仍会有较多的HIV抗体,C正确;‎ D、艾滋病病毒是逆转录病毒,研制出与逆转录酶特异性结合的药物从理论上可抑制HIV的增殖,从而能有效治疗艾滋病,D正确。‎ 故选B。‎ ‎【点睛】免疫功能失调主要分两类:免疫能力过强,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免疫能力过弱,如免疫缺陷综合症等。‎ ‎19.下列关于酵母细胞固定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细胞可以采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进行固定 B. 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要及时与已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匀 C. 制备海藻酸钠溶液时,开始用大火加热,然后用小火加热 D. 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增强凝胶珠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固定化细胞:将微生物细胞限制或定位于特定空间位置,即将微生物制成固定化细胞后,能避免复杂的细胞破碎、酶的提取和纯化过程,因而固定化细胞内酶的活性基本没有损失。固定后的微生物细胞可以作为固体催化剂催化一系列反应,同时,催化反应结束后又能被回收和重复利用。‎ ‎【详解】A、酵母细胞适合采用包埋法固定,不适合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A错误;‎ B、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要冷却后再与酵母细胞混匀,B错误;‎ C、制备海藻酸钠溶液要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的方法,C错误;‎ D、制备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与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匀后,用注射器缓缓注射到CaCl2溶液中,以形成凝胶珠,D正确。‎ 故选D。‎ ‎20.2019年,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梳理出十大重点任务,包括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优生态等。为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下列相关措施错误的是( )‎ - 31 -‎ A. 保碧水:对太湖实施“控磷控氮”以防止水华再度爆发 B. 增蓝天:应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淘汰关停不达标燃煤机组 C. 护净土:可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但必须进行净化处理 D. 优生态: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应严禁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详解】A、保碧水就是防治水域的污染,应控制生活、工业等废弃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海,A正确;‎ B、增蓝天就是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及颗粒物等释放到大气中,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淘汰关停不达标燃煤机组,可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颗粒物等的排放,是保护大气的措施之一,B正确;‎ C、护净土就是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合理使用肥料、农药等,利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时必须进行净化处理等,C正确;‎ D、优生态就是让生态环境达到最佳,使自然、经济和社会持久而协调的发展,要合理利用野生资源,并不是禁止开发利用生物资源,D错误。‎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 ‎ ‎21.叶绿体内膜上具有许多运输蛋白,如图就是其中的一种——二羧酸交换载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苹果酸运出叶绿体基质促进了NADPH的生成 - 31 -‎ B. 苹果酸和延胡索酸出入叶绿体内膜可说明载体无特异性 C. 苹果酸运出叶绿体内膜的方式与人体中K+出细胞方式不同 D. 延胡索酸与苹果酸进出叶绿体内膜时伴随着磷脂的运动 ‎【答案】BC ‎【解析】‎ ‎【分析】‎ 二羧酸交换载体将苹果酸运出叶绿体基质,将延胡索酸运进叶绿体基质,在这一交换过程中伴随着NADPH的生成和分解。‎ ‎【详解】A、根据图可知苹果酸运出叶绿体基质促进NADPH的生成,A正确;‎ B、二羧酸交换载体属于蛋白质,虽然既能运输苹果酸又能运输延胡索酸,但是它们与载体结合的部位不同,所以仍能体现载体蛋白质的特异性.B错误;‎ C、苹果酸运出叶绿体内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人体细胞中K+运出细胞的方式也是协助扩散,C错误;‎ D、载体构向的改变会伴随磷脂的运动,D正确。‎ 故选BC。‎ ‎【点睛】载体与其所运输物质的结合的特异性体现在结合位点的特异性。‎ ‎22.某生物体内一种有毒的KF多肽由7个D构型氨基酸(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构型)、2个非蛋白源氨基酸构成,这样的多肽很难通过常规的中心法则合成。研究发现这是一类绕过中心法则的多肽合成通路——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NRPS是一个模块化的“流水线”,每个模块根据其特殊的三维构象挑选出特定的底物氨基酸,将其连在上一个模块制造好的多肽链上,然后传递给下一个模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KF多肽彻底水解的产物都可作为原料在核糖体上合成细胞的呼吸酶 B. NRPS催化生成的多肽仍受常规的64个密码子和20种氨基酸的限制 C. 特定的氨基酸与NRPS模块中特殊的三维构象结合并合成特定顺序的多肽 D. NRPS的产物具有极高的多样性和可变性,这有利于生物相互竞争和共同进化 ‎【答案】CD ‎【解析】‎ ‎【分析】‎ - 31 -‎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与底物氨基酸的结合具有特异性;KF多肽由7个D构型氨基酸(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构型)、2个非蛋白源氨基酸构成,其水解产物也无法合成正常蛋白质。‎ ‎【详解】A、KF多肽彻底水解的产物是7个D构型氨基酸(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构型)和2个非蛋白源氨基酸,呼吸酶的合成需要L构型的氨基酸,D构型氨基酸无法参与合成呼吸酶,A错误:‎ B、NRPS生成的多肽不受常规的64个密码子和20种氨基酸的限制,因为其有非蛋白源氨基酸,B错误;‎ C、氨基酸与NRPS模块中特殊的三维构象特异性结合并合成特定顺序的多肽,C正确;‎ D、NRPS的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故其产物具有极高的多样性和可变性,这有利于生物相互竞争和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CD。‎ ‎2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但图中有不完整之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中的能量少部分流向次级消费者 B. 乙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C. 甲、乙处各缺少一个细胞呼吸的箭头 D. ①中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答案】BC ‎【解析】‎ ‎【分析】‎ 甲: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乙:初级消费者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详解】A、由图可知,甲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根据同化效率一般为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A正确; ‎ B、乙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错误;‎ C、甲处缺少一个呼吸作用消耗的箭头,C错误;‎ D、①是指草食动物粪便所含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D正确。‎ 故选BC。‎ - 31 -‎ ‎【点睛】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自身生长发育繁殖量+呼吸作用散失量+粪便量。‎ ‎24.下列关于鸡血细胞中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提取DNA的原理是DNA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高 B. 该实验中第一次添加蒸馏水的目的是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 C. 向DNA溶液中加入50%的酒精并沿同一方向缓慢搅拌可避免DNA断裂和降解 D. 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4mL的二苯胺试剂即出现蓝色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粗提取的原理:在0.14 mol/L时,DNA溶解度最小;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 鉴定的原理:DNA与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 ‎【详解】A、提取DNA的原理是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此时最利于析出DNA,A错误;‎ B、第一次添加蒸馏水是为了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获得含DNA的核物质,B正确;‎ C、向DNA溶液中加入95%的酒精并沿同一方向缓慢搅拌可避免DNA断裂和降解,C错误;‎ D、DNA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进行,DNA与二苯胺试剂反应呈蓝色,D错误。‎ 故选ACD。‎ ‎25.如图为某一重组质粒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限制酶EcoR V处理该质粒得到的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同时用限制酶EcoR V和BamHⅠ处理该质粒可得到3个双链DNA片段 C. 在获得目的基因时应该使用的限制酶是BamH I D. 将受体细胞培养于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可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答案】ABD ‎【解析】‎ - 31 -‎ ‎【分析】‎ 该重组质粒四个酶切位点,一个EcoRV位点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中,BamHI位点在目的基因中。‎ ‎【详解】A、限制酶EcoRV在图中含有两个切点,用限制酶EcoRV处理该质粒可得到2个线性DNA分子,每个线性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正确;‎ B、限制酶EcoRV和BamHⅠ在图中共含有3个切点,同时用它们处理该质粒可得到3个双链DNA分子,B正确;‎ C、在获得该重组质粒时,不应该使用限制酶BamHI,若使用该限制酶,则会破坏目的基因,C错误;‎ D、将受体细胞培养于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可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D正确。‎ 故选ABD。‎ 三、非选择题: ‎ ‎26.马铃薯是生物学研究常使用的实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马铃薯叶片提取光合色素,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将马铃薯块茎制成匀浆,滴加__________,溶液颜色变蓝。‎ ‎(2)将马铃薯块茎放入清水中,马铃薯块茎的鲜重会增加,原因是水分子会通过__________作用进入马铃薯细胞;一段时间后,马铃薯的鲜重不再增加,原因是马铃薯块茎细胞膜外有__________,使细胞不再吸水。‎ ‎(3)马铃薯中含有大量的过氧化氢酶,但不能利用马铃薯匀浆催化H2O2分解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判断马铃薯中某生物大分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能否被酶水解,依据实验的科学性原则最好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4)某生物兴趣小组想研究马铃薯块茎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探究: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的蔗糖溶液,将同一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形态一致的切片若干,并取等量切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显微镜下观察马铃薯块茎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蔗糖溶液浓度即为马铃薯块茎的细胞液浓度。‎ ‎【答案】 (1). 使研磨更加充分 (2). 碘液 (3). 渗透 (4). 细胞壁 (5). 温度对H2O2分解的速度有影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6). 生成物 (7). 一系列不同浓度 (8). 介于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 - 31 -‎ ‎【解析】‎ ‎【分析】‎ 光合色素的提取一般用无水乙醇,研磨时加入碳酸钙可防止叶绿素降解,加入二氧化硅可使研磨充分;‎ 植物细胞渗透吸水与失水取决于细胞液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 酶催化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其活性受温度、酸碱度等因素影响。‎ ‎【详解】(1)利用马铃薯叶片提取光合色素,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使研磨充分;马铃薯匀浆中含大量淀粉,遇碘液成蓝色。‎ ‎(2)马铃薯细胞液浓度高于清水,渗透吸水,重量增加;细胞壁对植物细胞的膨胀有一定限制作用。‎ ‎(3)H2O2在温度较高时也会分解,所以不能用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若判断马铃薯中某生物大分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能否被酶水解,可通过检测生成物的变化来判断。‎ ‎(4)马铃薯块茎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是一定的,所以可将其置于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依据细胞质壁分离的情况判断细胞液浓度范围,介于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时的蔗糖浓度即为细胞液浓度。‎ ‎【点睛】判断能否水解,一般检测生成物的情况,因为反应物可能较长时间都存在;判断水解程度则可通过检测反应物的消耗量或生成物的产生量来进行。‎ ‎27.如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物质和能量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__,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 - 31 -‎ 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黑暗条件下,物质b生成CO2的场所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质基质 ②线粒体基质 ③线粒体内膜 ④叶绿体基质 ‎(2)在光照适宜条件下,给该植物提供适量的H2180,一段时间后在生成的糖类中检测到放射性,则180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已知d、c分别表示不同气体进出细胞的过程,若外界的光照强度恰好是该植物的光补偿点(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此时植株的叶肉细胞存在__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呼吸速率,此时叶肉细胞有__________(填名称)的释放和__________(填名称)的吸收。‎ ‎①仅有c ②仅有d ③c和d ④c或d ‎【答案】 (1). [H](或NADPH或还原氢) (2). 减少 (3). ①② (4). (5). ③ (6). 大于 (7). 氧气 (8). 二氧化碳 ‎【解析】‎ ‎【分析】‎ 图示为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物质与能量变化的综合;a为还原性氢,b为丙酮酸,d、c分别表示不同气体进出细胞的过程。‎ ‎【详解】(1)物质a是[H],突然停止光照,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减少;黑暗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物质b生成CO2的场所为②线粒体基质,进行无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为①细胞质基质。‎ ‎(2)在光照适宜条件下,给该植物提供适量的H218O,先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18O2,C18O2经暗反应生成含放射性的糖类。‎ ‎(3)若外界的光照强度恰好是该植物的光补偿点(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此时植株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存在③c和d,此时叶肉细胞有氧气的释放和二氧化碳的吸收。‎ ‎【点睛】植株的光合作用情况与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因为植株除叶肉细胞外还有许多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28.某湿地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部分生物与人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各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碳循环,图中箭头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 31 -‎ ‎(1)图中的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含碳物质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生物的光合作用 ‎③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④化石燃料的燃烧 ‎(2)图中B所利用的能量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部分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增加藻类的数量,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藻类与捕食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以增加鱼的产量。‎ ‎(4)在食物网中,若人的食物有1/4来自鱼和虾且来自两者的比例相等,其他来自该食物网之外的植物,若人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藻类_____________kg。‎ ‎【答案】 (1).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2). ①③④ (3). 藻类的残枝落叶、遗体 (4). 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动物粪便 (5). 用于各项自身生命活动 (6).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7). 不能 (8). 18.75‎ ‎【解析】‎ ‎【分析】‎ 图示为碳循环,故A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为分解者微生物。‎ ‎【详解】(1)图中的A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其中含碳物质的来源有①生物的呼吸作用、③微生物的分解作用、④化石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是将大气中二氧化碳固定至生物群落的方式。‎ ‎(2)图中B为分解者,可利用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及动物粪便,分解产生的能量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3)固定营养级之间 - 31 -‎ 能量传递效率一般是一个稳定的值,故通过增加藻类的数量,不能提高藻类与捕食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以增加鱼的产量。‎ ‎(4)取能量传递效率为20%,人增重1kg,则其上一营养级至少应提供5kg,鱼虾各5/8kg,根据食物链关系:藻类→浮游动物→鱼及藻类→虾,可知至少需要消耗藻类(5/8×5+5/8×5×5)kg,即18.75 kg。‎ ‎【点睛】碳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是光合作用,进入大气二氧化碳库的方式有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29.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在一个家庭中父母都患某种遗传病,但两个孩子都正常,于是对这对夫妇的双亲以及其他亲人进行调查,绘制了如下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并根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对该病的致病基因位置、遗传方式进行推断。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系谱图分析,该生物小组确定该病不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他们的依据是:若由“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判断致病基因为_____________性基因,则他们的亲代中应有_____________,而且还确定该致病基因不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Ⅱ1一定_____________,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Ⅲ1一定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推断,如果该病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正常个体的每对等位基因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那么Ⅱ2与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其子代都不会患病。若以上推断正确,Ⅲ1与一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婚配,后代发病率为____________。‎ ‎(3)为确定同学们的推断是否正确,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显 (2). 患者 (3). 患病 (4). 患病 (5). AAbb (6). aaBB (7). 1/4 (8). 在其他患同种病的多个家族中进行调查,观察是否符合推断结果 ‎【解析】‎ ‎【分析】‎ - 31 -‎ 按单基因遗传病推断,Ⅱ-2与Ⅱ-3患病,生出不患病后代,说明该病为隐性,而Ⅰ-3与Ⅰ-4不患病,生出患病后代,说明该病为隐性,二者矛盾,故该遗传病不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详解】(1)若由“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判断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则他们的亲代中应有患者,但Ⅱ-3的父母皆无病;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母患子必患,则Ⅱ1一定患病;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患女必患,则Ⅲ1一定患病,与系谱图不符,故确定该致病基因不位于X染色体上。‎ ‎(2)如果该病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正常个体的每对等位基因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要保证Ⅱ2与Ⅱ3两个患病个体子代都不会患病,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 、aaBB。若以上推断正确,Ⅲ1基因型为AaBb,其与一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婚配,后代发病个体为aaB ,占1/4。‎ ‎(3)除“该病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正常个体的每对等位基因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该种推断外,还存在其他可能性,如“该病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且正常个体的每对等位基因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为确定同学们的推断是否正确,可采用的方法是在其他患同种病的多个家族中进行调查,观察是否符合推断结果。‎ ‎【点睛】这种题目需要跳出思维定势,基因遗传病的类型除单基因遗传病外还有多基因遗传病。‎ ‎30.如图,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胺类激素(NE),可促进血糖增高,血管强烈收缩并使心肌收缩加强,心率上升,其合成、分泌、转化过程如图所示。多巴胺储存于囊泡中,在酶3作用转变成去甲肾上腺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 31 -‎ ‎ ‎ ‎(1)兴奋传至交感神经膨体信号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酪氨酸进入膜内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的协助。当细胞质中多巴胺浓度增高时,酶1的活性会受到抑制,该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 ‎(3)间隙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与β2受体结合后,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将________,α2受体与β2受体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起______________(填“拮抗”或“协同”)作用。‎ ‎(4)去甲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大多在单胺氧化酶或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作用下被破坏灭活。这一过程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去甲肾上腺素能参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去甲肾上腺素作为药物,可以对某些休克和心肌梗塞病人使用 b.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c.去甲肾上腺素仅分布在突触间隙中,不存在于血浆和淋巴 d.去甲肾上腺素经过体液运输,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 (1). 电信号→化学信号 (2). 需要 (3). (负)反馈调节 (4). 增加 (5). 拮抗 (6). 防止其持续作用于靶细胞,产生持续效应 (7). c ‎【解析】‎ ‎【分析】‎ - 31 -‎ 图示为突触结构,NE为神经递质,可与效应器细胞上的α和β受体结合产生效应,也可被效应器细胞摄取,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作用下被转化成NMN;NE还可与α2结合抑制NE释放,与β2受体结合促进NE合成;NE可被交感神经膨体回收再利用或被单胺氧化酶灭活。‎ ‎【详解】(1)兴奋传至交感神经膨体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2)酪氨酸进入膜内一般通过主动运输,所以需要载体的协助;当细胞质中多巴胺浓度增高时,酶1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多巴胺合成受阻,该调节机制称为负反馈调节。‎ ‎(3)间隙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与β2受体结合后,去可促进甲肾上腺素分泌,与α2结合抑制NE释放,故α2受体与β2受体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起拮抗作用。‎ ‎(4)去甲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大多在单胺氧化酶或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作用下被破坏灭活,可防止其持续作用于靶细胞,产生持续效应。‎ ‎(5)a、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胺类激素(NE),可促进血糖增高,血管强烈收缩并使心肌收缩加强,心率上升,故去甲肾上腺素作为药物,可以对某些休克和心肌梗塞病人使用,a正确;‎ b、NE可被交感神经膨体回收再利用,故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b正确;‎ c、去甲肾上腺素能参与体液调节,故可通过血液运输,所以去甲肾上腺素还可存在于血浆,c错误;‎ d、只有靶器官、靶细胞上有其特异性受体,故去甲肾上腺素经过体液运输,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正确。‎ 故选c。‎ ‎【点睛】NE既可与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也可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产生不同的效应。‎ ‎31.豌豆花紫色(A)对白色(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控制两种性状的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白色高茎豌豆和紫色矮茎豌豆两品种的纯合子,欲培育纯合的紫色高茎豌豆品种,其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31 -‎ ‎(1)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遗传规律研究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b.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 c.有易于区分的性状,结果可靠易分析 d.豌豆种子的性状都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2)要明显加快育种进程,可采用图中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的育种方法。图中过程③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④中激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⑤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 ‎(3)与高茎豌豆的DNA相比,矮茎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使其不能合成相关的酶,导致豌豆茎不能长高,从变异角度看,矮茎豌豆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过程①→⑤该豌豆种群______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原因是①→⑤过程中,人工会进行不断的筛选,在筛选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 ‎【答案】 (1). abc (2). ①②③ (3). 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幼苗 (4). 诱导基因突变 (5). 基因重组 (6). 基因突变 (7). 发生 (8). 基因频率发生定向 ‎【解析】‎ ‎【分析】‎ ‎①为杂交,②为花药离体培养,③染色体加倍,④为诱变育种,⑤为自交。‎ ‎【详解】(1)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遗传规律研究材料的原因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有易于区分的性状,结果可靠易分析;豌豆种子的性状并不都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故选abc。‎ - 31 -‎ ‎(2)要明显加快育种进程,可采用图中①②③的育种方法,即单倍体育种;图中过程③令染色体加倍可采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过程④中激光的作用是诱导基因突变;过程①→⑤为杂交育种,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3)与高茎豌豆的DNA相比,矮茎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属于碱基对的增添,故为基因突变。‎ ‎(4)①→⑤过程中,人工会进行不断的筛选,在筛选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故过程①→⑤该豌豆种群发生进化。‎ ‎【点睛】各种育种方式原理和其主要优点需要理解记忆。‎ ‎32.腐乳是豆浆的凝乳状物,其品质受盐浓度的影响,下图为某兴趣小组制作低盐腐乳的过程中测得的相关数据。普通腐乳要经过盐腌阶段得到盐坯,低盐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毛坯不含盐。回答下列问题:‎ - 31 -‎ ‎(1)腐乳制作所用的菌种主要是____________,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成易吸收的_________,腐乳制作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_______。 ‎ ‎(2)盐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析出豆腐中水分 ②防腐杀菌 ‎③调节口味 ④作为反应物 ‎(3)图1中低盐腐乳盐含量的增加幅度比普通腐乳盐含量的降低幅度要大,其原因可能是普通腐乳毛坯与发酵液间的渗透压差值比低盐腐乳的______________。‎ ‎(4)氨基酸态氮含量是判断腐乳是否成熟的标准,标准中规定腐乳氨基态氮的含量应不低于0.35g/100g。由图2还可知低盐腐乳的两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中低盐腐乳中氨基酸态氮的增长趋势为先快后慢。结合图1和图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受盐含量的影响,蛋白酶的活性变化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毛霉 (2). 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3). 15~18℃ (4). ①②③ (5). 小 (6). 低盐能使腐乳的发酵时间缩短 (7). 氨基酸的含量增加(合理即可) (8). 由强到弱 ‎【解析】‎ ‎【分析】‎ 图1:低盐腐乳盐含量逐渐上升后保持相对稳定,普通腐乳盐含量先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图2:低盐腐乳氨基酸态氮含量高于普通腐乳。‎ ‎【详解】(1)腐乳制作所用的菌种主要是毛霉,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腐乳制作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5~18℃。 ‎ ‎(2)盐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是:析出豆腐中水分,防腐杀菌,调节口味,故①②③。‎ ‎(3)图1中低盐腐乳盐含量的增加幅度比普通腐乳盐含量的降低幅度要大,其原因可能是普通腐乳毛坯与发酵液间的渗透压差值比低盐腐乳的小。‎ ‎(4)由图2可知低盐腐乳氨基酸态氮含量先达到0.35g/100g,所以成熟较早,缩短了发酵时间,同时氨基酸态氮含量也比普通腐乳高。‎ ‎(5)氨基酸由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得到,故图2中低盐腐乳中氨基酸态氮的增长趋势为先快后慢的原因可能是盐含量增大使蛋白酶的活性变化为由强到弱。‎ ‎【点睛】普通腐乳在制坯过程中即用盐腌制,所以在后期盐会渗出,含量下降;而低盐腐乳则会渗入发酵液中的盐分,盐含量升高。‎ - 31 -‎ ‎33.幼畜体外胚胎生产技术,即幼畜超排、胚胎体外生产和移植技术,是提高良种家畜繁殖效率的核心技术。科学家经过多年对辽宁绒山羊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的研究总结,形成了如下操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图中的A是指______________,经过程A处理后的精子才能与发育至______________期的卵母细胞完成受精作用。卵母细胞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卵母细胞活体采集前,科学家利用如下两种方式对供体母羊进行了超排处理,记录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不同超排方法对超排效果、卵裂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组别 羊羔/只 卵泡/个 平均卵数/个 卵裂率/%‎ 囊胚率/%‎ 先加PMSG后加FSH ‎6‎ ‎366‎ ‎61.00±13.96‎ ‎42.43(143/337)‎ ‎47.59(69/145)‎ 先加FSH后加PMSG ‎6‎ ‎515‎ ‎85.83±18.35‎ ‎22.80(101/443)‎ ‎25.74(26/101)‎ ‎①推测PMSG和FSH均属于________________激素。‎ ‎②结果表明:超排方法不同不仅影响超排效果而且对体外受精后卵裂及________________有很大影响。‎ ‎(3)B过程的生理学基础之一是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_____________,但移入受体的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任何影响。‎ ‎(4)已知产下的小羊羔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另外还可采用B处的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写一种)等技术加速辽宁绒山羊遗传改良进程,并促进优良畜群繁育。也可采用___________技术将B均等分割为几份,并进行胚胎移植,从而一次性获得多只羊羔。‎ ‎【答案】 (1). 精子的获能处理 (2).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3). 透明带反应 (4). 卵细胞膜反应 (5). 促性腺 (6). 早期胚胎发育 (7). 生理和组织联系 (8). 胚胎干细胞核移植 (9). 胚胎分割 - 31 -‎ ‎【解析】‎ ‎【分析】‎ 卵母细胞需在体外培养至减二中期才能与获能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检查筛选,得到活性足够的进行早期胚胎培养,尔后进行胚胎移植;A为精子获能,B为胚胎移植。‎ ‎【详解】(1)流程图中的A是指精子的获能处理,经过程A处理后的精子才能与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完成受精作用。卵母细胞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2)①推测PMSG和FSH均属于促性腺激素,促进超数排卵;②结果表明:超排方法不同不仅影响超排效果而且对体外受精后卵裂及早期胚胎发育(卵裂率和囊胚)有很大影响。‎ ‎(3)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之一是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方便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的运输。‎ ‎(4)采用B处的胚胎干细胞进行核移植,可得到多只优良后代;也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将B均等分割为几份,并进行胚胎移植,从而一次性获得多只羊羔。‎ ‎【点睛】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加速良种家畜的繁殖速度,这样良种家畜多了,逐渐淘汰劣势品种,总的来说就是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 - 31 -‎ - 3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