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测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测试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测试试题 第I卷单项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制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C. 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D.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君主专制的刚性”是指君主地位的至高无上,反映了“家天下”的特点;“官僚制度流动的柔性”则是指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统治者可以通过科举制等选官制度选拔优秀的人才,反映了“公天下”的特点。因此材料体现了“家天下”与“公天下”的共存。故B项正确。题干中“君主专制的刚性”有导致中央集权的极大可能,君主专制要求中央集权;而“官僚制度流动的柔性”并不足以促成地方分权,中国古代始终对地方权力的膨胀防范有加。故A项错误。皇权的至高无上指的是“君主专制的刚性”,未全面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结合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但与材料表述的意思无关。故D项错误。‎ ‎2.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A. 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 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 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指的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故C项正确;A项,传位贤能为禅让制,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体现了商周之变,排除。B项弄反了,应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错误。D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并非法治,故排除。‎ ‎3.古代中国的贵族政治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层层分封,权力分散在各级贵族中,并世袭享有特权。因此,战国时代魏国和楚国通过变法削弱世袭特权,秦国通过军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强调军功而淡化世袭身份。这些做法 A. 标志着世袭制走向消亡 B. 标志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开始出现 C. 催生了分散的小农经济 D. 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转型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和“削弱世袭特权”等信息说明战国时期贵族政治色彩逐渐淡化,以军功为主的官僚政治逐渐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出现了转型,故D项正确;世袭制度并未因此退出历史舞台,A项错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封建生产关系发展的一个结果,排除B项;小农经济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C项错误。‎ ‎4.历史学家钱穆认为:“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郡县制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它 A.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B.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 D. 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的影响。依据材料可知,钱穆强调的是郡县制在维护中国统一方面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之所以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在这一制度下中央控制了官吏的任免权,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消除”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地方割据局面;B选项错误,行政效率的高低与中国统一没有必然关系;D选项错误,郡县制不能确保官僚队伍的廉洁。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 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 丞相主管全国军事 C. 国家政局稳定太平 D. 太尉纯属后人杜撰 ‎【答案】A ‎【解析】秦朝太尉一职虚设,实际上皇帝掌握军事大权,以此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故答案为A项。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秦朝三公九卿制下有太尉一职,排除D项。‎ ‎6.“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材料表明当时 A. 地方操控舆论推荐人才 B. 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 C. 中央加强人才选拔管理 D. 察举制重视门第出身 ‎【答案】C ‎【解析】材料时间是魏晋时期,因为地方战乱,交通阻塞,中央政府不能在全国推行选举,由中央指定地方的中正,选拔人才送交政府作为政府录用的依据,故答案为C;材料内容是采访同乡对被举荐人的看法,不是操控舆论,A错误;隋朝开始科举制,B错误;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并且材料没有体现重视门第出身,D错误。‎ ‎7.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士兵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8.“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宋朝考试实行糊名法,有利于考试公平公正,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科目有所减少”的信息,B错误;据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说明宋代和唐代都重视进士科,C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的信息,D错误。‎ ‎9.《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而军国机要综归内阁,犹为重寄。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由此可知 A 清初开始设立内阁制 B. 翰林院成为中枢权力机关 C. 军机处逐步取代内阁 D. 内阁职权变化折射皇权加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改内阁,分其职设”“复分其职设”可知内阁职权的变化折射出皇权的加强,故选D项;明朝开始设立内阁制,而不是清朝开始设立内阁,排除A项;明太祖废弃了宰相制,设六部直属皇帝,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而翰林院来自于“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排除B项;取代内阁与材料中“至本章归内阁”不符,排除C项。‎ ‎10.有史学家指出:“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他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A. 使中国蒙受屈辱 B. 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 C. 激发了救亡意识 D. 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C ‎【解析】根据“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可知,学者强调这场战争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激发了国人的救亡意识,故选C;根据“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可知,学者强调的是这场战争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激发了国人的救亡意识,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11.“辛亥革命就推翻满清这--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但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由此可知,该言论认为辛亥革命 A. 尚未实现民族主义 B.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取缔了不平等条约 D. 未能真正实现三民主义 ‎【答案】D ‎【解析】据“推翻满清,算是成功”可知,三民主义的三项目标中,只实现了一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而民权、民生主义则没有完全落到实处,D项正确。A、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 ‎12.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指出:“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很深,家乡观念也很深,用这两种观念和家族宗族团体来联合成国族团体,比较外国用个人为单位,更为实在和容易联络。救中国危亡的根本方法,在自己先有团体,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借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 B. 民族主义观念呈倒退现象 C. 主张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强化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用这两种观念和家族宗族团体来联合成国族团体,比较外国用个人为单位,更为实在和容易联络”可知,孙中山主张借传统观念来实现民族主义,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中的民族主义观念是与国情相结合的,不是倒退;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主张;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孙中山借助传统观念来实现民族主义,不是强化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3.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A. 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 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C.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 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苏维埃阶段”“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指的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进行完整的论述。故答案为A项。B项,论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题干中“苏维埃阶段”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是巴黎公社革命,排除;D项,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与“苏维埃阶段”不符,排除。‎ ‎14.二战结束后,毛泽东提出了“两个阵营”“一个中间地带”理论,认为美苏之间或早或迟会达成某种妥协,但“中间地带”国家并不需要因此放弃自己的斗争而随之实行妥协。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 A. 正确估计了敌我斗争形势 B. 已有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 C. 认识到第三世界的重要性 D. 与苏联结盟出于迫不得已 ‎【答案】B ‎【解析】毛泽东主张“中间地带”国家不需要放弃自己的斗争而跟随美苏实行妥协。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主张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故B正确;材料和敌我斗争形势无关,故A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第三世界的重要性,故C错误;材料没有与苏联结盟的信息,故D错误。‎ ‎15.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的内部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据此可知,列宁意在 A. 对资产阶级实行妥协的政策 B. 支持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 C. 最大限度地减少革命的阻力 D. 维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列宁反对立即采取暴力革命,他认为“这样会同的苏维埃对立”,因为当时苏维埃内部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支持临时政府,由此可见,列宁的意图是减少社会主义革命的阻力,选项C正确;列宁不主张立即暴动,不等于对资产阶级实行妥协,排除A项;列宁支持临时政府的政策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革命任务,意味着要结束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排除D项。‎ ‎16.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现在我们又在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这揭示出 A. 资本主义最终必将战胜封建主义 B. 无产阶级深受阶级剥削压迫 C. 旧制度中孕育着摧毁自我的因素 D. 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已成熟 ‎【答案】C ‎【解析】“现在我们又在进行着类似的运动”指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造成的,说明旧制度中孕育着摧毁自我的因素,故选C;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制度孕育着摧毁资本主义的因素,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7.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334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4%。这主要得益于 A. 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 B. 当时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落实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1992年中国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故D正确;A不是主要原因,排除;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B错误;1978年我国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8.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 A. 恩格斯坚持采用暴力斗争的形式 B. 马克思主义理论随时代进步而发展 C.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 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的赞同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见《共产党宣言》发表之时认为暴力革命是达到无产阶级目的的唯一手段,但是在1895年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民主制度随之发展,因此无产阶级实现阶级目标的手段发生了变法,在此背景下恩格斯肯定了和平斗争的重大作用,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选项B正确;恩格斯看到合法斗争的重要性,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的信息,排除C;材料只是恩格斯的个人意见,不能代表各国工人政党的意见,排除D。‎ ‎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总统制,杰弗逊称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翻版”。乔治·梅逊也说总统将会“一步登上美国王位”,这是因为美国总统权力很大。下列对美国总统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 B. 任期四年,掌握行政大权 C. 掌握军权,是军事最高统帅 D. 经国会批准,可签国际条约 ‎【答案】A ‎【解析】美国国家元首由选民间接选出,A错误,符合题意;B、C和D均是关于美国总统的正确表述,排除。‎ ‎20.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 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 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 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 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答案】B ‎【解析】根据“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表明孔子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和经世济民情怀,反映了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并非“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即作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人格,不属于“政治主张”,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大题,每小题12分,共计60分)‎ ‎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整顿吏治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 材料一上开公利而塞私门,以致民力,私劳不显于国,私门不请于君。……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辨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无得居游于百县。‎ ‎——《商君书》‎ 材料二鞅新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及(秦国)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强国》‎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为整顿吏治采取了哪些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是如何解决官员违法问题的。‎ ‎(3)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吏治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吏治建设的看法。‎ ‎【答案】(1)措施:不允许私下请托;设置监察官员;不得拖延公务处理;不允许官员外出休闲娱乐。‎ ‎(2)解决:制定《秦律》;严格执行。‎ ‎(3)成效:官员忠于职守;不结党营私;行政高效。‎ 看法:吏治建设要有制度保障;‎ 吏治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解析】‎ 第(1)问,“措施”,依据材料一信息“上开公利而塞私门……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辨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归纳得出:不允许私下请托、设置监察官员、不得拖延公务处理、不允许官员外出休闲娱乐等。‎ 第(2)问,“解决”,依据材料二信息“鞅新令行於民期年……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制定了《秦律》,并且严格执行律法。‎ 第(3)问,“成效”,依据材料三信息“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概括得出:官员忠于职守、不结党营私、行政效率高。“看法”,结合所学知识从吏治建设要有制度保障,吏治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 ‎22.市易法是力推的富国之法,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神宗时期,随着大商人势力的发展,他们在本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欺凌压榨外来商人,盘剥勒索本地行铺稗贩。……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朝廷在京师设立市易务。尔后,全国较大城市亦陆续设置市易务或市易司。……设立市易务的初衷是使“出入不失其平”、“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以及“因得取余息以给公上”。‎ ‎﹣﹣方宝璋《怎样看宋代市易法》‎ 材料二:市易务拥有“增”、“损”物价的权力,贱买贵卖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市易务官大多是从被称为“兼并之家”的大商人中召募的,一旦大权在手,强迫客商低价卖给市易务,再转手高价强卖给行铺户。……市易务吏人众多,如市易法规定在京市易务设勾当公事官一员,但从设置之初就突破了这一限制。……法定的市例钱远不够增设的吏人俸给,庞大的行政开支压力促使市易务不择手段地增加收入。‎ ‎﹣﹣魏天安《王安石市易法真相:国家强制剥夺国民财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推行王安石市易法的主要背景和目的。‎ ‎(2)除了市易法,王安石还采取了哪些富国之法?‎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市易法的初衷并没有真正实现的原因。‎ ‎【答案】(1)背景:大商人垄断经营,扰乱商业秩序。目的:平抑物价;抑制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除市易法外,还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等。‎ ‎(3)原因:国家过度干预商业;执行机构动机,手段不当。‎ ‎【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一“……他们在本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欺凌压榨外来商人……”得出大商人垄断经营,扰乱商业秩序; 目的:根据材料一“设立市易务的初衷是使‘出入不失其平’、‘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以及‘因得取余息以给公上”可从平抑物价、抑制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2)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措施还包括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 ‎(3)原因根据材料二“市易务拥有‘增’、损’物价的权力……市易务官……强迫客商低价卖给市易务,再转手高价强卖给行铺户……但从设置之初就突破了这一限制……庞大的行政开支压力促使市易务不择手段地增加收入。”可从国家过度干预、执行机构动机和手段不当等方面进行概括。‎ ‎23.维新变法十分注重报刊舆论的宣传。阅渎材料:‎ 材料一 戊戌变法时期,在维新派的带动下,国人自办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涌现,形成了国人办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潮。在1895—1898年期间,特别是1897和1898两年,固人新办报刊达94种……居主导地位的是时政性综合报刊和讲求新学的报刊。‎ ‎——方汉奇、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材料二 诚以此两自由苟失坠,则行政之权限万不能立,国民之权利万不能完也。而报馆者即据出版言论两自由,以实行监督政府之天职者也。故一国之业报馆者,苟认定此天职而实践之,则良政治必于是出焉。……诚哉,报馆者摧陷专制之戈矛,防卫国民之甲胄也。……故今日吾国政治之或进化、或坠落,其功罪不可不专属诸报馆。‎ ‎——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戊戌变法时期“国人办近代报刊第一个高潮”形成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国内南北“据主导地位的时政性综合报刊”的名称。‎ ‎(2)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认为报纸推动国家政治进化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中体现此理由的举措。‎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创办“新报刊”的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答案】(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派宣传变法的需要。名称:《时务报》;《国闻报》。‎ ‎(2)理由:以出版、言论自由监督政府行为防止专制;捍卫国民话语权(言论自由权)。举措: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3)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传播了爱国主义思想,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教育;开创了政治家办报先河,创造了报刊新文体,对近代中国报刊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一“戊戌变法时期,在维新派的带动下……在1895—1898年期间,特别是1897和1898两年,固人新办报刊达94种……”结合维新变法需要及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进行分析阐述;名称: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占全国主导地位的时政性综合报刊有天津《国闻报》和上海《时务报》。‎ ‎(2)理由:根据材料二“报馆者即据出版言论两自由,以实行监督政府之天职……报馆者摧陷专制之戈矛,防卫国民之甲胄也” 从报纸监督作用及捍卫国民话语权进行回答;举措:结合维新变法措施可知,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准许创立报馆、学会等举措体现了报刊对政府的监督及人民权力的捍卫作用。‎ ‎(3)结合维新变法中创办相关报刊从推动维新运动进程、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思想启蒙、对近代中国报刊史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行分析阐述。‎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成为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英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的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第一条农奴对地主的财产和人身依附关系永久性地取消。‎ 第二条农民和解放的农奴享有农村自由等级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第三条地主具有土地全部所有权,地主须分给农民永久所有的宅旁园地和耕种的份地,以便保障农民的生活和保降其履行对国家和地主的义务。‎ 第四条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其额度由各省制定。‎ ‎——俄国《解放农奴法案》1861年2月19日 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一一列宁《关于纪念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从上面解决”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理由。‎ ‎(3)指出材料三中列宁观察问题的着眼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 ‎【答案】(1)根源:农奴制问题。‎ 原因:阶级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2)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受仍村社的控制;获得一块份地但要付高额赎金。‎ ‎(3)着眼点:国家结构的变化。‎ 理由:经济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推动了俄国政治近代化进程。‎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一中“从上面解决”的问题指的是统治者沙皇自上而下的主动的实行改革,原因是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中“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的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可知是阶级矛盾的尖锐,还有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2)亚历山大二世认为“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原因就是不会给农奴绝对的和完全的自由,即自由式有条件的,在材料二中变现为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仍受村社的控制,不是真正的自由;获得一块份地但要付高额赎金,农民获得自由的同时,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3)根据材料三中“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可知列宁更看重改革对政治的意义。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可见着眼点是国家结构的变化。改革是俄国全部国家结构变化,经济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政治上:推动了俄国政治近代化进程。‎ ‎25.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二十年六月七日,康熙下诏,指示“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确定了攻台方针,并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后“委以独任专征”的大权。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起航,向澎湖、台湾进发。八月十三日,施琅到台湾,接受了郑氏的归降。经过20多年的和与战,清政府终于统一了台湾。‎ ‎——摘编自张春英主编《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史》‎ 材料二 ‎ ‎ 为了缓和十分尖锐的满、汉民族矛盾,康熙八年六月,康熙颁布上谕说:“满汉军民,原无异视。”康熙先后实行了许多缓和民族压迫的措施。他下达了永远停止圈地的谕旨;采纳汉族官员的建议,亲自祭祀孔子,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对于汉族的其他习俗,如祭城隍之神、祭禹陵、祭真武、祭历代帝王、祭太岁之神、祭五岳等,他也都予以承认。康熙亲政不久,就颁诏天下:“命有关部门荐举才品优长,但又不愿出来为官的明朝遗老,聘请来京,以便重用,为国效力。”‎ ‎——摘编自朱元鹏《清圣祖康熙全传》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帝在收复台湾中的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的民族政策及具体措施,指出其在政治方面的积极影响。‎ ‎【答案】(1)积极筹划,确定攻抚兼施、军事攻取的方针;重用人才(军事统帅);攻台后设台湾府,将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2)政策:“满汉一家”。措施:停止圈地;崇尚儒家文化;尊重汉族文化传统;延揽汉族文士。作用: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巩固国家统一。‎ ‎【解析】‎ ‎(1)依据材料中“康熙下诏,指示‘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确定了攻台方针确定了攻台方针”得出:积极筹划,确定攻抚兼施、军事攻取的方针;依据材料中“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得出:重用人才(军事统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攻台后康熙帝设台湾府,将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2)第一小问“政策”,依据材料“满汉军民,原无异视”可知是“满汉一家”。第二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中“他下达了永远停止圈地的谕旨”得出:停止圈地;依据材料中“采纳汉族官员的建议,亲自祭祀孔子,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得出:崇尚儒家文化;依据材料中“对于汉族的其他习俗……他也都予以承认”得出:尊重汉族文化传统;依据材料中“命有关部门荐举才品优长,但又不愿出来为官的明朝遗老,聘请来京,以便重用,为国效力”得出:延揽汉族文士。第三小问“作用”,结合相关政策和措施从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巩固国家统一角度作答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