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梳理《 芣苢》
2020-2021 年新高一语文古诗文知识梳理《 芣苢》 一、文学常识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 305 篇。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己无法考证。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 或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 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 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 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 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 2.《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 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1)体例 风:土风、民谣。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十五国风”。 雅:宫廷乐歌。西周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小雅,“二雅”。 颂:祭祀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2)表现手法(根据朱熹《诗集传》)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铺陈叙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打比方。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起兴、发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3.四言诗: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 305 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 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 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 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 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作为当时四言诗的代表。 二、写作背景 这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谣,展现了农人劳作忙碌而欢乐的场景。《毛诗序》:“《苯 莒》,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后人多不赞成毛序的说法。苯莒,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 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苯莒》是《诗经·国风·周南》 中的一首诗。 三、重点字词 1.采采:采而又采。 2.苯苜:野生植物名,可食。一说即车前子,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 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3.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4.有:取得。 5.掇:拾取,伸长了手去采。捋: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6.祜: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7.襭: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四、整体感知 采呀采呀采苯莒,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茉莒,采呀采呀采得来。采呀采呀采茉莒,一片一片 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苯莒,一把一把捋下来。采呀采呀采茉莒,提起表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苯莒,掖起 衣襟兜回来。 五、问题探究 1.《苯莒》一诗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有什么艺术效果? 回答:(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采”“有”“掇” “捋”“桔”“纈”)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2)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效果。 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 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2.前人读《苯莒》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 括这种景象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回答:妇女们在田野里边采集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通过(铺叙)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 的。 3.扬之水说:“此篇(《苯莒》)作者不添一-事,读者不添一言,斯得之矣”,是抉得此诗之神。每一 -章中更换的几个字,虽为趁韵,却非凑韵,倒是因此而使诗有了姿态,有了流动之感。请你分析这种论断 的合理性。 回答:所谓“作者不添一一事”,其实就是说此篇的自然。也就是说,作者直接从客观世界中取材, 不添加任何自己的个人素材进诗。使读者读来,自然而然,毫不感觉有任何添加成分。当然,如此简洁的 诗歌,能够唤起我们的美感,绝不仅仅是因为“作者不添一事,读者不添一言”的纯粹客观世界的自然美。 而是因为诗里面非常巧妙地隐含了创作者的“情”。 4.艺术品一经生成,就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呼唤读者对其内涵进行探讨。这种探讨,在西方现代文论 中叫“召唤”与“填空”。请你结合《苯莒》理解“召唤”与“填空”的意义。 回答:召唤”指的是《荞莒》中的情感是在悠闲中展现出难以抑制的喜悦,这种喜悦不是大喊大叫, 而是在劳动的过程中,通过咏唱的节奏自然而然的流露。在自然的流露中,让读者顿生愉悦之情,不期而 遇地将自己对田野风光和生命动力有机结合。‘填空”指的是读者还原作品本意的同时,将自己的经历、 情感、审美理想等等融入到作品之中,和作品的内在情感交互影响,交互作用,共同完成情景交融的审美 意境。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意境,不再是作品中的意境,它是读者在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情感等 因素生成的全新境界。 七、写作特色 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吟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 方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洁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六个动词的变化,又表现了越来越多 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周南'苯苜》重章叠句是绝无仅有的。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 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 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一章,其实只 说了两句话:采苯莒,采到了。第二章、第三章竞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 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一采、有、掇、捋、桔、纈一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 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八、课堂小结 劳动是最美的,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绽放了嫣然的花朵,是因为辛勤的劳动结出了累累的硕果。劳动是 最美的,更是因为那辛勤劳作中的痴痴执着,更是因为那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持,更是因为它所带来的 催人奋进的希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