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2020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卷八语文试题(南通密卷)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年江苏高考全真模拟试卷八(南通密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黄河的发源地,是清亮澄净的雪川,安宁而 ,像个不请世事的稚童;黄河的入海口,则是波澜不惊的滩地,厚重而安详,好似 的耆儒。这其中虽有六盘山间扭动的灵巧,河套平原静躺的安沃,三秦大地你浊我清的分流,却再也没有一处地方像壶口一样 ,一样酒脱奔放。 A. 纯粹 老气横秋 肆无忌惮 B. 纯净 老态龙钟 肆无忌惮 C. 纯净 老气横秋 汪洋恣肆 D. 纯粹 老态龙钟 汪洋恣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能力,将病句、连贯具体语境中考查。病句类型一般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序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解答此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是划分句子成分,找出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判断句子成分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句子结构没有问题,可从语意及逻辑方面入手,判断句意关系。 本题中,纯粹:指不掺杂别的成分。纯净:指无污染的,单纯洁净的。语境说的是“像个不谙世事的稚童”,重在强调心境上的单纯、涉世未深,应选“纯粹”。老气横秋:指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态,或年轻人缺乏朝气的样子。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语境中“耆儒”指年高博学的读书人,应选“老态龙钟”。肆无忌惮:指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使用对象为人,且是贬义词。汪洋恣肆:指水势浩大而且放纵不拘。比喻文笔、言谈豪放,自由无拘束。根据语境“洒脱奔放”应选“汪洋恣肆”。 故选 D。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刚好日光加烂时, 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泉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①一边是青砖红瓦的老屋,一边是清澈见底的流水,小河不舍昼夜地流淌,缓缓延伸到远方。 ②小河的流水声,妇女的将衣声,孩童的婷戏声,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市井风俗画。 ③“一曲溪流一板桥,院衣石面汲泉瓢,家家屋后停织女,树底横舟手自摇。” ④这市井生活画卷,传承千百年来,使得老街古旧中透出活力,平静中显出朝气。 ③因此,这既是诗情画意中的泉水,“一池新绿芙水,矮几花阴坐著书。” - 26 - A. ①③②④⑤ B. ③①②④⑤ C. ①③②⑤④ D. ④①⑤③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此题解答需要紧扣上下文,由题干语境中“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泉水”可确定为⑤尾句,故排除C、D。①为首句,描述老屋与流水,③紧紧承接前句流水,②与③中的“溪流”、“浣衣”紧密联系, ④紧承②中的“市井风俗画”。 故选A。 3.下列诗句与“二十四节气”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杏花微雨染春衣,汤沟春酿醉乡愁。 ②粉浪幽幽夏至天,荷风缕缕鸟声连。 ③乳鸭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④蒹葭白露早纷纷,上下参差意象分。 A. ①白露 ②夏至 ③立秋 ④清明 B. ①白露 ②立秋 ③夏至 ④清明 C. ①清明 ②夏至 ③立秋 ④白露 D. ①清明 ②立秋 ③夏至 ④白露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中的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涉及二十四节气和古代诗歌。解答时首先要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根据这个判断对应二十四节气。 ①诗句中“杏花微雨”,“杏花”表明是春天,“微雨”表明天气下雨,对应“清明时节雨纷纷”之景。②由诗句中“夏至天”“荷风”可推知节气为夏至。③诗句中“一枕 新凉一扇风”有秋风习习之意。④由诗句中“白露”可确定节气为白露。 故选C。 4.阅读下图,对有关“知识付费”产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6 - A. 用户主要购买的四款知识付费产品是:在行、得到、知乎、百度知道。 B. 该图从动机纯粹性、内容质量、用户购买成本等三个维度进行了比较。 C. “得到”和“在行”这两款产品的动机纯粹性和购买成本都比较高。 D. “百度知道”在知识付费产品比较中处于劣势,但用户购买成本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图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解答时要注意表头和表位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比较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的特点等。 本题由图片可知,“得到”这款app的动机纯粹性较低。 故选C。 【点睛】“三步法”解答信息的筛选与图示表述:第一步,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第二步,关注图表细节数据。注意图表细节,如图表下“注”等提示文字;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信息的源头。第三步,准确解读符号意义。对于这类筛选整合信息的选择题,要准确还原符号的含义,辨别各选项与文中有效信息是否吻合,进而做出选择。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 2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 曾国藩 节母蔡氏,生三岁而室于欧阳。事玉光府君,家微也,姑刘孺人端严匡敕,无所假借,节一朝之食分之二日,并三人之事责之一手,举家事精粗剧易,壹委节母,不以何问他人。节母则先鸡鸣而兴,豫其未至,后斗转而息,补其阙遗。箕拘无尘,井汲无濡,半米寸薪,必珍必戒。诸则姒次第入门,节母躬其难者,让其易者。自亲舍及众私室,衣垢则浣之,绽裂则补缀。初不问其所自来,群从子女,寒则衣之,饥则慈以甘餈,就湢浴为之洁除。群从或忘其母而母节母,节母亦忘其非己出也。 乾隆三十年乙酋,舅席珍府君卒,明年玉光以毁死,刘孺人大戚。节母于时年二十有八,长子惟本甫三岁,少者成材未期耳。益屏去华饰,勤其力以率其妯娌与其子姓佣奴,各有专职。土无寸旷,人无晷暇,俯拾仰取,宾祭有经,猪鸡肥硕,蔬果怒生。方节母事姑之初,岁入谷二十石,逮姑之暮年,谷近千石。 惟本读书属文,试于郡县有声矣。年二十七岁而卒。妇蔡氏亦以节著。节妇蔡氏,少归欧阳惟本,节母之冢妇也。惟本殁时,节妇亦二十八岁。由是捐弃万事,壹从节母求所以事祖姑刘孺人之法。黎明刘孺人兴,节母执笄侍左,节妇自右约之;及食,妇具馔,母侑之;及寝,三世联床,听于无声。刘孺人即怒,节母负墙竦俱,节妇从容改为,以适厥指。即疾病,妇煮药,母尝而后进。夜则番宿递侍,衣不解带。一夕,节母起,堕床,折胁二骨,节妇号泣,就援之,母戒屏息,无令刘孺人得闻知也。刘孺人晚而丧明,手足痿痹。挽箯舆,日游庭中,节母肩前,节妇肩后。 其后刘孺人九十而终,节母且六十矣,二胁骨者竟无恙。其后二十余年,盗入室,劫母衣,刃伤节妇指及肘,创甚,亦不医而竟无恙。论者以为孝征,神或相之云。道光九年,节母殁,实年九十有六。二十三年节妇殁,实年八十有三。其前五年,岁在乙亥,均旌表节孝如例。 前史官曾国藩曰:“节妇之孙女子四人,次二者归于我。外舅福田先生,笃行君子也,数为余述诵两世事状。观欧阳姑妇之节,亦似庸行,无殊绝者,而纯学兢兢,事姑至六十年、五十年之久而不渝,天下之至难,孰逾是哉!”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年玉光以毁死 毁:诽谤 B. 刘孺人大戚 戚:忧伤 - 26 - C. 由捐弃万事 捐:抛弃 D. 均旌表节孝如例 旌:表彰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婆婆刘氏为人端庄严格,将全家的事都交给节母蔡氏去做,不拿这些事吆喝别人去做。节母就凡事都事先做好准备,在夜深时才休息,弥补遗漏的事。 B. 玉光先生去世后,节母带领妯娌和子辈以及长工一起劳作,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任务,在节母侍奉刘氏之初,每年收入20石谷子,到了刘氏晚年,每年收入千石谷子。 C. 刘孺人去世20多年后有盗贼入户偷盗,节母的指头和肘受了刀伤,伤及肋骨,非常严重,可是没有看医生竟然安然无恙。有人认为正是因为她有孝心,所以有神灵在庇护她。 D. 曾国藩认为节母节妇的行为,看起来像很平庸的行为,没有特别的地方,却能坚持数十年,朝廷在乙亥年,都按照律令表彰了她们。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黎明刘孺人兴,节母执笄侍左,节妇自右约之;及食,妇具馔,母侑之。 ⑵事姑至六十年、五十年之久而不渝,天下之至难,孰逾是哉! 8. 请简要概括节母蔡氏为人的特点。 【答案】5. A 6. C 7. ⑴早晨刘孺人起来,节母拿着发簪在左边侍奉,孙媳在右边给她扎头发。等到吃饭,节妇准备食物,节母侍奉刘孺人进食。 ⑵(欧阳氏婆媳)服侍刘孺人五六十年而不改变,天下的难事,哪一件超越这个呢? 8. 恪守孝道,至死不渝;关爱后辈,视若己出;持家有道,勇挑重担;勤劳节俭。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 A项,“毁”,悲伤过度。句意:第二年玉光先生因为悲伤过度而去世。 故选A。 【6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C项,“刘孺人去世20多年后有盗贼入户偷盗,节母的指头和肘受了刀伤,伤及肋骨”错误,原文节母“折胁二骨”是在刘孺人去世之前。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察文言语句翻译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第一句关键词:兴,起床,起来;执笄,拿着发簪;具馔,准备食物;侑,佐助,引申为侍奉。 翻译为:早晨刘孺人起来,节母拿着发簪在左边侍奉,孙媳在右边给她扎头发。等到吃饭,节妇准备食物,节母侍奉刘孺人进食。 第二句关键词:事姑,侍奉刘孺人;渝,改变;孰,哪一个。 翻译为:(欧阳氏婆媳)服侍刘孺人五六十年而不改变,天下的难事,哪一件超越这个呢?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 本题要求概括节母蔡氏为人的特点。文中“节一朝之食分之二日”,可见其节俭,持家有道;从文中“并三人之事责之一手,举家事精粗剧易,壹委节母,不以何问他人” 勇挑重担,持家有道;从“节母则先鸡鸣而兴,豫其未至,后斗转而息,补其阙遗。箕拘无尘,井汲无濡,半米寸薪,必珍必戒”可见其勤劳、能干;从“初不问其所自来,群从子女,寒则衣之,饥则慈以甘餈,就湢浴为之洁除。群从或忘其母而母节母,节母亦忘其非己出也”,可见其关爱后辈,视若己出。 【点睛】文言文阅读的解答核心是读懂文意。要理清人物的主要事件及性格特点。而读懂的基础又是积累文言知识,所以课内文言文的学习很重要。 【译文】 - 26 - 守节的欧阳氏母蔡氏,生下来三年就嫁给了欧阳氏,服侍丈夫欧阳玉光(玉光是字),家道衰落,婆婆刘氏(性格)端庄,严格,诚正,严整,没有向别人借债,节约一天的粮食分成两天去吃,把三个人的事合在一起让(蔡氏)一个人去干。全家的事(不论)精细,粗重,繁难,简单,都推给节母蔡氏去干,不拿这些事吆喝别人去做。节母就在鸡鸣之前起床,(凡事)都事先做好准备,在夜深时才休息,弥补遗漏的事。簸箕里没有尘土,井边没有撒下的水,一点点米,一寸长的木柴,都一定珍惜节约。每次丈夫兄弟的妻子来了,节母亲自做难的事,把简单的事留给兄弟的妻子去做。从双亲的房子到自己的屋子,衣服脏了就洗,衣服烂了就缝上。众多的侄儿侄女,不问是从哪里来的,冷了就给他们穿衣服,饿了就给他们准备甘甜的糍粑,到浴室给他们洗澡。侄儿侄女有的忘掉了他们自己的母亲而把节母当成自己的母亲,节母也忘掉了那些孩子并不是自己所生。 乾隆三十年,丈人席珍先生去世。第二年玉光先生因为悲伤过度而去世。刘孺人(节母丈母娘)非常悲伤。节母这年二十八,长子惟本刚满三岁,少者还没有成年。节母去掉了华丽的饰物,辛勤的努力带领她的妯娌和其子辈以及长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土地没有一寸没有种上粮食,人人没有片刻是空闲的。随时劳作,招待宾客,祭祀先人有规矩。猪和鸡长得都很肥,蔬菜瓜果长得都很茂盛。在节母侍奉刘氏之初,每年收入20石谷子,到了刘氏晚年,每年收入千石谷子。 惟本读书写文章,在郡县里都有相当的名声。二十七岁去世,节妇蔡氏(她的婆婆也姓蔡,不过不是一个人)也因为妇道闻名。节妇蔡氏,年少嫁给了欧阳惟本,节母的嫡长子的儿媳妇(古代妻生叫嫡出,妾生叫庶出)。惟本去世时,节妇也是28岁。从此放弃了所有的事,专心向节母请教侍奉刘孺人的方法。早晨刘孺人起来,节母拿着发簪在左边,孙媳在右边给她扎头发。等到吃饭,节妇准备食物,节母陪着刘孺人吃。等到就寝,三人一起休息,没有一点声音。刘孺人徜若发怒,节母靠着墙(非常害怕的样子),节妇从容的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满足刘孺人的意思。如果刘孺人得病,节妇煮药,节母尝过以后把药递上,夜里轮流服侍她,都不脱掉衣服休息。一天,节母起床,从床上摔了下来,节妇大哭,靠近去帮助她,而节母屏住呼吸,不让刘孺人知道这件事。刘孺人晚年失明,手脚瘫痪。抬着竹床,每天在庭院中游览,节母在前,节妇在后。 后来刘孺人九十岁去世,节母将近60岁了,两根肋骨竟然没事。过后二十年,盗贼进了她家,偷走了节母的衣服,节母的指头和肘受了刀伤,非常严重,没有看医生竟然没事。有人说这就是孝的表征啊,神灵有可能在帮助她呢。道光九年,节母去世,时年96。道光二十三年,节妇去世,时年83。这件事5年以前的乙亥年,都按照律令表彰了她们的节孝。 - 26 - 翰林曾国藩说,节妇的孙辈子女四人,两个人跟了我。外舅福田先生,一位正道直行的君子,多次给我讲这件事。看欧阳氏妇女的行为,看起来像很平庸的行为,没有特别的地方,而服侍刘孺人五六十年而不后悔,天下的难事,还有比这更难的吗? 【鉴赏】《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是晚清重臣曾国藩所著,传记中的婆媳二人都是年轻守寡、终身事姑的典型,作者认为她们虽无卓绝的言行,但五六十年如一日的奉行节孝是“天下之至难”,因此特别可贵。在叙述平庸琐事时,作者能把经历大致相同的二个人物用不同的笔墨区别开来,句子也熔炼而不费力。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顗①赴润州幕 杜牧 少年才俊赴知音帝,丞相②门栏不觉深。 直道事人男子业,异乡加饭弟兄心。 还须整理韦弦佩③,莫独矜夸玳瑁簪。 若去上元怀古去,谢安④坟下与沉吟。 【注】①杜顗:杜牧胞弟。②丞相:指李德裕,此时杜顗受李德裕的辟召。③书弦佩:皮带与弓弦。④谢安:孝武帝时位至宰相,赢得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9. 前三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0. 请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答案】9. 对杜顗年少才俊的赞赏;劝勉杜顗以正直之道待人接物;表达对胞弟的真关怀,希望他多加保重;希望杜顗尽分内职责,不要贪图荣华。 10. 用典,委婉含蓄,韵味悠长。借谢安的典故,表达对谢安的缅怀以及对其功业的赞赏;勉励胞弟像谢安一样干出一番大事业。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词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分清楚词句中哪些是写景、哪些是写情;其次要结合整首词弄明白作者的感情是什么,进而分析归纳诗人的思想情感。 首联“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门栏不觉深”,赞扬杜顗是少年才俊,遇到丞相这样的知音,并不觉得相门很深。 颔联“直道事人男子业,异乡加饭弟兄心”,勉励作为男子汉应该“直道”为人,即正直做人;同事表达了对弟弟的挂念关心之情,人在异乡要多加餐饭。 - 26 - 颈联“还须整理,莫独矜夸玳瑁簪”,“韦弦佩”指皮带与弓弦,诗人借此勉励杜顗要好好尽职,不要骄傲自满,夸耀自己的地位。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分析情感效果,再规范做答。 尾联“若去上元怀古去,谢安坟下与沉吟”,用了东晋谢安的典故,他赢得了淝水之战,意思是说,你如果在上元节怀古,就去缅怀一下著名的英雄谢安吧,你们俩才会有共同的志向的。诗人借典故勉励杜顗要建功立业。 【点睛】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有表现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表示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体现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反映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抒发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的,也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也有畅谈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写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发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抒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悲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愁仕途失意的苦闷的,有告慰平生的喜悦的。5.长亭送别。有写依依不舍的留念的,有发情深意长的勉励的。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⑵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⑶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⑷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⑸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⑹________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⑺文章合时而著,_____________。”(白居易《与元九书》) ⑻______________,天下归仁焉。(《论语》) 【答案】 (1). 多于在庾之粟粒 (2). 挟飞仙以遨游 (3). 翱翔蓬蒿之间 (4). 艰难苦恨繁霜鬓 (5). 欲辨已忘言 (6). 蓬山此去无多路 (7). 歌诗合为事而作 (8). 一日克己复礼 - 26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背诵默写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熟记熟背原文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含义选择恰当的语句。不可加字、漏字、错字。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本题强调了对诗句的理解。要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 “庾”“遨”“翱翔蓬蒿”“辨”“蓬”等字,理解字义去记忆。 五、现代文阅读㈠(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让 路 王海森 古榆村修路的事儿卡了壳,路基上有一座坟,怎么也迁不动。 坟的主人就是古榆村赫赫有名的三爷,他父亲的尸骨就躺在路中间,说什么也不迁,让村干部们毫无办法,乡领导就把迁坟的工作派给了我,协助村干部把那个钉子拔掉。 接到任务后我急急忙忙去了古榆村,第一时间去见那个三爷。 到了三爷家的门口,伸手一拽门,没拽动,看起来三爷正在家里呢。我就在门外大声地喊道:“三爷,您开门,我是乡里的,来跟您商量迁坟的事。” 说完话,我就站在门外等看三爷的回音。 可是,我耐心地等了足足有二十多分钟,屋里始终没有声音,看起来三爷还是在跟我们抵抗着,更说明任务的艰巨性。 我绕过房门,走到玻璃窗前,把脸贴上去,展屋里的三爷央求道:“三爷,您老开门吧,让我进屋去,咱爷俩当面好好谈谈。” 没想到,不但没听到三爷的回话,反而,窗子突然间往外一打,三爷把一个物件恨恨地地撇了出来,我一歪脑袋,没让那物件砸着,瞬间,窗子又关上了。 弯腰一看,原米是个烧火棍,用手一摸,摸了一手黑。 我还是没有灰心,又趴在玻璃窗上,再次跟三爷说:乡政府是为大家好,这条道修好了,外边的货车能地进来,村里的农产品也能运出去,咱们村就能富裕…… 话还没说完,,“咣当当……”从窗户上又撇出一件东西来,这回不是随便往外撇的,而是直接砸向我的脑袋,多亏躲得及时,没被砸上。 - 26 - 再去瞅那撇出来的物件,我的天哪,是一个脏吧唧的、大大的“掏灰耙”,这要是砸到脑袋上,不砸蒙我才怪了呢。 正在这个时候,村长慌慌忙忙跑过来,一把拽住我,一边拽一边说:“年轻人,快走吧,你能把这老头子整明白吗?” 我不想走,一定要见到三爷,说什么也不走。可是,我没有村长的力气大,他还是把我一真拽到他的家里。 门一开,一股香喷的气味儿立即扑鼻而来,把刚才的窝囊气一下子都驱赶得干干净净。再往桌子上一瞅,啊?我愣住了,好丰盛的宴席呀!鸡鱼肉蛋,样样都有,几乎吓坏了我。 这饭我说什么也不能吃,连忙往后缩着,说:“这可不行,这可不行……”村长一边往前推着我,一边毫不在乎地说:“全都是我家自产的,你就吃吧,不违反规定,又不是公款,有什么不行?” 说着,就强行把我按在凳子上,另一只手抓起酒瓶子,“咕嘟咕嘟”,把我眼前的酒杯倒满了酒。 我挣扎着刚要起来,就听“呼”的一声,门被打开了,没等我看准怎么回事儿,风风火火地走进来一个人来。 啊?三爷!这个我他不给面见,不找又自上家门的三等,进屋来什么也不说,虎虎生风地冲到桌子前,一把端起村长倒满的那杯酒,恨恨地波到地上。 随后,两只手往桌子上一抓,眼晴一瞪,大大ー用劲儿,“哗啦啦……”把桌子掀翻了,桌子上的大鱼大肉,荤菜素食,连着那瓶没倒净的烧酒,全部翻在地上。 本想前去阻止三爷的村长,完全傻在那里。 再去看三爷,做完了这一切,却威严地一转身,迈开虎步,蹬蹬蹬,洋洋得意地朝外面走去,还发出了一阵欢快的笑声:“你们吃去吧,哈哈……” “这,这……”望着已经走出屋来的三爷,村长抖抖地跟我说:“这可怎么办?怎么办?”我说:“这是老百姓对不正之风的一种惩罚!掀得对,今后再别搞大吃大喝了,好好干点实事儿吧。怎么办?赶快行动,让所有机械都上路,开沟,运料,给村民们一个最实实在在的交代吧。” “那三爷他爹的坟怎么办?” “不用你管了。”我坚定地说。 看到路上已经热火朝天,机声隆隆的场面,我又去了三爷的家,还得找他老人家谈清楚。 到了三爷的家门ロ,一把大锁已经把家门锁上,这回他是见都不给见了,我只好四处去找。 - 26 -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黑下去,家家户户都散尽了炊烟,但是,修路的热烈场面还在继续。 我脚步匆匆地往路上走去,上了路基,突然发现,就在三爷爹爹的坟前,跪着一个人,看背影儿,就是我要找的三爷。 我悄情地走上去,在三爷的背后站住了。 此时,虎虎生威的三爷完全没了虎气,他双膝跪在爹爹的坟前,已经泣不成声:“爹,都两三年了,村里总说修路,他们光说不干,你迁走有用吗?” “今天,我看到了,乡里来了千部,真的行动了,爹,你看,路上,已经红旗飘扬,机声隆,沙子,石头,都运上来了,真的是干了,咱,不能再占着不动了。” 我心里一激动,眼泪已经涌了出来,想上去说点儿什么,三爷突然忽地站起来,撕裂人心的一声喊:“爹,咱,让路——” (有删改)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注重描写三爷前后不同的表现,着力表现社会大背景下小人物思想观念的变化。 B. 小说中,我对村长说“不用你管了”表达出“我”对村长的强烈的失望和不满之意。 C. 小说中描写了热火朝天、机声隆隆的修路场面,为下文三爷同意迁坟的情节做铺垫。 D. 三爷说“直的行动了”表明三爷之前不迁坟是因为迟迟未见村里有修路的行动。 13. 请简要分析三爷这一人物形象。 14. 探究小说标题“让路”的丰富意蕴。 【答案】12. B 13. 从三爷三年来不肯迁坟,看出他是古榆村的一位孝顺的钉子户。从不肯见面、丢掏灰耙等看出他的顽固执拗、脾气暴躁。从掀翻村长的桌子看出他的性格耿直和嫉恶如仇。从后来主动迁坟让路的举动看出他的明事理、识大体、顾大局。 14. 表明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三爷迁走父亲的坟为村里修路工程让路。暗写地方干部“不作为”等不正之风要给“为民干实事”的有所为让路。表现了封建传统的思想观念为新农村建设的新时代发展让路的主题。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的情节、环境、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抓住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小说的艺术手法的运用、作品整体的概括和主旨的理解。注意首先通读全篇,把握小说的主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在文中内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 26 - 本题B项,“小说中,我说‘不用你管了’表达出‘我’对村长的强烈的失望和不满之意”错误。我说这句话,是说我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没有对村长强烈失望和不满。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概括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 三爷的人物形象分析可从他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别人对他的印象等角度入手。小说开头说“坟的主人就是古榆村赫赫有名的三爷,他父亲的尸骨就躺在路中间”他是钉子户,三年来都不肯迁坟,可以看出他是孝顺的。从不肯与我见面、丢掏灰耙等动作,看出他的顽固执拗、脾气暴躁。从他掀翻村长的桌子,可以看出他是以为村长在大吃大喝,耿直和嫉恶如仇的性格非常明显。后来,他看见修路的工程动工了,他到父亲的坟前告白,要主动迁坟让路的举动,看出他的明事理、识大体、顾大局的性格。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的能力。小说标题作用题通常联系小说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和联系读者的阅读感受作答。 “让路”这一标题,从小说结构的角度,是小说的情节线索全文始终围绕“让路”这个事件展开。这个标题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三爷迁走父亲的坟为村里修路工程让路。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塑造了三爷的明大理,有思想的特点。从主题的揭示上看,暗写地方干部“不作为”等不正之风要给“为民干实事”的有所为让路,表现了封建传统的思想观念为新农村建设的新时代发展让路的主题。 【点睛】小说文本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种常考样式。阅读文本时要紧紧围绕“三要素一主旨”进行圈点勾画。通过对标题、开头、结尾、意蕴深刻处以及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的圈点勾画,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为快速而准确地答题作准备。小说试题的命制往往围绕“三要素一主旨”进行,答题时要弄清各题考查的考点,然后根据考点所指向的小说三要素及主旨答题。 六、现代文阅读㈡(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山水之妙 朱良志 - 26 - 元代画家商琦的《春山图卷》局部是一幅青绿山水,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2米多长的长卷,画的是春山缅邈。虽然画的是山,但却给人一种飘起来的感觉。早春之时,乍暖还寒,绵延起伏的群山,在岚气中摇荡,云气氤氲,在微光的照耀下,山体似乎是透明一般。山下,画丛树、溪流、小桥、茅舍,一切都在似有似无间。溪涧潺潺地流淌,读此画似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平地上以淡墨渲染,茸茸的草意隐然跃现。溪流中似乎有冷气溢出,汇入缥缈的云烟。虽然作者传世的作品只有这一件,但这一件作品即可奠定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地位。他属于北宋山水画大师李成的一脉画法。画中的一切都在云烟中飘动。这哪里是一幅山水,简直就是一幅“云烟”。 其实,中国的山水画就是在做一种“云烟”游戏。董其昌曾说过:“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所以,中国画家又自称“耕烟人”,绘画的功能又被说成是“烟霞痼疾”,好作烟霞伴,化为心中闲,甚至以“云烟”来指代山水画。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中记载:“古人以‘云烟’二字称山水,原以一钩一点中自有烟云。”画山水就是画云烟。将相对静止的世界画得动起来,将固定的形象画得飘起来。北宋韩拙是一位出色的山水画理论家,他说:“凡云霞烟雾霭之气,为岚光山色,遥岑远树之彩也。善绘于此,则得四时之真气,造化之妙理。”云烟雾霭,是山水之彩。就是说,云烟是山水的精华、山水的灵气,没有云烟,山水就失去了灵魂。画出云烟缥缈之态,就是画出造化之真气。云烟是造化之真气的最好表现形式。如明浙派画家戴进有《烟水生涯》长卷(今藏美国佛瑞尔博物馆),此画极力塑造了一种烟水迷离之态。 为什么说画出云烟就是画出造化之真气呢?这是中国人独特的气化哲学所造成的。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一气派生,人也是一样,人也是由气而生,所以庄子的妻子死了,他并不伤心。因为在庄子心里,他的妻子本来没有生命,因为有了气的凝聚,才使她有了生命。现在她死了,是又回到气化的世界中去了。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气场,万物浮沉于一气之中。所以,山水画家要画这个世界,不是要画出它的外在表象,而是要画出隐藏在山水背后的气化氤氲的精神来。画家画山水是要深入到这气化的世界中去,与这个气化的世界相浮沉,卷舒苍翠,吞吐大荒,其画面就是宣导天地之气。画山水画,是于心灵中打太极。 这样的思路实在很独特,却是中国山水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像商琦的这幅《春山图卷》,云烟、雾霭、山岚这些“软体”的东西成了中国画家的宝贝。中国山水画中云烟蒸腾,山水在云烟之中腾挪缥缈,使其出落得更加灵动;山水在云烟笼罩中,俨然而成一个整体,云烟也成为串联细碎山川的隐在之线;又因云烟的遮挡、氤氲而显示出特殊的气势,使内在世界激荡起来。中国画家所强调的“浮空流行之气”,就是针对此而言的。 - 26 - 因此,中国山水画家与其说是在画画,倒不如说通过画气使自己加入到大化流衍的节奏中去。绘画就是要揣摩这种节奏。在画家的笔下,一切都动了,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是联系的。画的是一点,但却是千万个点;画的是一个固定于画幅上的景物,却是流动的世界中的影像。画家将自己置于气化世界的漩涡里,所以画出的只是一个引子,而未画的永远是个世界。 陶弘景有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据说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对此诗非常着迷,他说他的云烟图就是受此诗影响的。画山水,要画出云气来,画的就是心里的这种感觉。 (有删改) 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代商琦虽只有一幅《春山图卷》传世,但仅这一件即可奠定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地位。 B. 中国的山水就是在做一种“云烟”游戏。所以,中国画家又自称“耕烟人”。 C. 中国画者领悟到画出云烟就是画出造化之真气,由此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气化哲学。 D. 山水画家画气化的世界,不是要画出外在表象,而是要画出隐在山水背后的精神来。 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由元代画家商琦的《春山图卷》引出关于中国山水画中“云烟”的论述。 B. 文章引用北宋韩拙的理论论证云烟是山水的精华与灵气,是造化之真气的最好表现形式。 C. 文章举庄子例证了人是由气而生的观点,庄子并不因妻子之死而伤心,因为人终有一死。 D. 文章认为绘画就是通过画气使自己加入到大化流衍的节奏中去,这种节奏仍要仔细揣摩。 17.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中国山水画中的“山水之妙”妙在何处? 【答案】15. C 16. C 17. ⑴画家构图之妙,画中的一切都在云烟中飘动,全在烟云变灭中。⑵画法之妙,化静为动,将相对静止的世界画得动起来,将固定的形象画得飘起来。⑶理念之妙,画出隐藏在山水背后气化氤氲的精神来。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对词语、关系、论证等进行认真比对,最后进行辨析。 - 26 - C项,“中国画者领悟到画出云烟就是画出造化之真气,由此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气化哲学”错误。原文第三段第一句“为什么说画出云烟就是画出造化之真气呢?这是中国人独特的气化哲学所造成的”,可见C项是因果倒置,作者认为正是因为中国人独特的气化哲学造成了画出云烟就是画出造化之真气的情况。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文章举庄子例证了人是由气而生的观点,庄子并不因妻子之死而伤心,因为人终有一死”错误,庄子并不因妻子之死而伤心,是因为她死了,是又回到气化的世界中去了,而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气场,万物浮沉于一气之中。因此他与妻子仍共存于世界之中。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本题要求概括中国山水画中的“山水之妙”妙在何处。妙处之一,第一段在举例之后,第二段首句“其实,中国的山水画就是在做一种‘云烟’游戏”,可以概括出画家构图之妙,画中的一切都在云烟中飘动,全在烟云变灭中,这是中国山水画的表象之妙。妙处之二,中国画虽然画的是山,但却给人一种飘起来的感觉,画法之妙,化静为动,将相对静止的世界画得动起来,将固定的形象画得飘起来。妙处之三,因云烟的遮挡、氤氲而显示出特殊的气势,使内在世界激荡起来,这就是理念之妙,画出隐藏在山水背后气化氤氲的精神来。 - 26 -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六、现代文阅读㈢(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针对文化IP( 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评价中的“流量论”、恶意炒作等不良现象,第十三届北京文博会发布了《面向高质量的发展:2017——2018年度IP评价报告》,首次从国家文化建设的角度评价和思考IP成长与培育,避免商业利益的过度影响。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此举有助于为IP建设树立路标,从而构建属于当代中国的文化符号。 当下文化语境中,IP的概念,主要指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或文化形象。无论是商业博弈还是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对比,一定程度都包括IP之间的竞争。比如,好莱坞电影就是依靠塑造众多经典IP,吸引了全球数十亿观众。IP发展,已经成为打造世界级文化符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具有传统文化或中国历史背景的IP优势比较明显,特别是《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传统文学IP,以及武侠经典IP,在排行前20名中占比约一半,证明经典传统文化具有相当持久的文化热度,以及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更加强调文化本身的价值,也将成为未来打文化IP的重要导向。中国的IP发展不能照搬国外模式,需要走自己的IP打造之路,构建自己的文化生产方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文化IP建设为抓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参与到主流文化建设,一大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的文化产品已经诞生,期待更多的文化IP脱颖而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呈现中国力量。 (摘编自华挺《使我们的文化符号充满魅力》) 材料二: - 26 - 材料三: 近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文:国产动漫《哪吒》上映一个半小时票房过亿,粉丝好评如潮,还纷纷扎起哪吒头。黑眼圈哪吒有点丧萌,李靖夫妇教育颇具现代味,同样是打古代神话传说素材,能改出新鲜感不易,能融入当代价值关切更难。漫威字宙征服全球久矣,惜中国尚无世界级IP,“封神宇宙”能否降临?拭目以待。 中国为什么一直很难出现持久的、强大跨产业的超级文化IP?和过往的内容在世界观设计上的不成熟有极大关系,往往只有故事和人物,欠缺好的世界观和文化符号系统。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确实精心创造出完整的IP宇宙和文化精号系统,并且做得相当到位,全片结终紧紧扣在“抗争宿命”这一情感内核上,一切孽事因此而生,而通过爱的力量不断对抗,最终以重生复活的方式,让爱获得成功。所以说,新哪吒极具现代意识。 而成功的文化符号要符合两点,一是将符号与文化母体关联;二是符号与人性情感关联,总之,新哪吒从头到尾,是一套完整的文化符号体系,既继承传统,又创新演绎。 (摘编自陈格雷《新哪吒的IP宇宙与文化符号》) 1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7——2018年度IP评价报告》的发布有助于构建属于当代中国的文化符号。 B. 一个好的“文化符号体系”由生动的角色、精当的道具,恰当的场景等组成。 C. “强大故事”和“情感内核”是1P精神文化系统的核心,也是其主要部分。 D. 如果只有故事和人物,很难出现持久的、强大跨产业的超级文化IP。 19.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IP之间竞争,无论是在商业博弈中还是在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对比中都不可避免。 B. 具有传统文化或中国历史背景的IP优势比较明显,这类IP在排行榜中占比约一半。 C. 更加强调文化本身的价值,已经成为打造文化IP的重要导向,我们需要走自己的IP打造之路。 - 26 - D. 中国一直很难出现持久的、强大跨产业的超级文化IP是因为内容在世界观设计上不成熟。 20. 怎么样才能有效推进中国的文化IP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8. C 19. A 20. ⑴挖掘经典传统文化新的文化价值,更加强调文化本身的价值。⑵走自己的IP打造之路,构建自己的文化生产方式,既继承传统,又创新演绎。⑶背靠文化母体,进行世界观创新,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强大故事和情感内核,并以角色、道具、场景等,组成可长期延展的文化符号体系。 【解析】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问题。 本题C项,“‘强大故事’和‘情感内核’是1P精神文化系统的核心,也是其主要部分”表述错误,原文材料二的图表,材料三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例子,可以看出“情感内核”才是IP精神文化系统的核心。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本题A项,“IP之间的竞争,无论是在商业博弈中还是在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对比中都不可避免”正确,材料一中“无论是商业博弈还是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的对比,一定程度都包括IP之间的竞争”。 B项,“具有传统文化或中国历史背景的IP优势比较明显,这类IP在排行榜中占比约一半”错误,材料一中“具有传统文化或中国历史背景的IP优势比较明显,特别是《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传统文学IP,以及武侠经典IP,在排行前20名中占比约一半”,“在排行前20名中占比约一半”而非“在排行榜中占比约一半”,曲解文意。 C项,“更加强调文化本身的价值,已经成为打造文化IP的重要导向,我们需要走自己的IP打造之路”,错误,材料一中“更加强调文化本身的价值,也将成为未来打造文化 - 26 - IP的重要导向”是“将成为”,而不是“已成为”,将已然变成必然。 D项,“中国一直很难出现持久的、强大跨产业的超级文化IP是因为内容在世界观设计上不成熟”错误,原文材料三中“中国为什么一直很难出现持久的、强大跨产业的超级文化 IP, 和过往的内容在世界观设计上的不成熟有极大关系”,错解文意。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材料一第三段,“经典传统文化具有相当持久的文化热度,以及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更加强调文化本身的价值,也将成为未来打文化IP的重要导向”,可以概括出,挖掘经典传统文化新的文化价值,更加强调文化本身的价值。 材料一最后一段,“以文化IP建设为抓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可以概括出要走自己的IP打造之路,构建自己的文化生产方式,既继承传统,又创新演绎。 材料三最后一段“而成功的文化符号要符合两点,一是将符号与文化母体关联;二是符号与人性情感关联”可以得出,要背靠文化母体,进行世界观创新,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强大故事和情感内核,并以角色、道具、场景等,组成可长期延展的文化符号体系。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主观题时,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 八、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门随处见。大小不一,样式各异,功能有别。有形的,无形的,开着的,关着的……门,传达出人情冷暖,折射出观念变化,见证着社会发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 26 - 我的青春之门 我如金匠,日夜撞击敲打。只为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席慕容 一开一合的门,一开一合的人生,一开一合的自由,一开一合的青春之门。这扇门我们不知不觉进去,又浑然不知退出。门里的世界花花绿绿,又悲又喜;门里的世界用爱与恨交织,用苦与累渲染。 三毛说:“我像自由的空气,一切妨碍我自由的感觉,概不接受”。是啊,三毛是自由的,可自由何尝又不是青春门里的角色。三毛是青春的,即使容颜已老去,即使雨季不再来,即使她说:“我的青春,我的心已随荷西而去!”但那撒哈拉的每一粒沙不就是她自由,青春的象征?可是—— “我不再想你,怎么可能再想你?快乐是禁地,生死之后,再找不到进去的钥匙”。当荷西的死刺痛她后,她那扇青春之门销声匿迹,快乐的禁地,思念的苦楚,一切的一切,徘徊在三毛的天空,不曾离去。因为上帝永恒不变的大爱,让她开始学会爱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三毛进入了“青春门”,她获取了自由和快乐的资本,三毛又走出了“青春门”她忍受着生离死别的痛楚,如同一个饥渴难耐而又负重的行者在撒哈拉大漠中,希望于她而言,已是看不见的荷西。门里门外,区别无非是超越生死的爱恋和牵挂;门里门外,区别无非是自由与束缚的搏斗;门里门外,区别无非是忘与不忘的挣扎。 “我如金匠,日夜撞击敲打,只为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席慕容如是说,她把自己陷入了诗歌之中,在里面营造着青春的意境,偶尔从门里取出一点,便惊呆了一切世俗之人,绣口一吐便氤氲了门里一整个的青春。 她说她喜欢青春,对于她的生平,我不甚了解,但对于她的诗歌,我确实一种细腻而喜爱的感觉充斥心中。 “我可以锁住我笔/却为何锁不住我的忧伤?”一样的青春感受,一如一个少女情怀。 “但我仍在意裙裾的洁白/在意那一切被赞美与被抚慰的情怀”瞧,如江南采莲的女子,轻轻摘下扼腕上的那一朵莲,如此温婉如玉。 “如果/如果从开始就是一个错/那为何却错的如此美丽?”青春的少女,青春的岁月。暮然回首,又在青春之中。 青春之门永远为她打开,因为一颗不曾如三毛般负重的心,因为她说,回忆过去,一如山岗上那轮静静的月。那么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 26 - 青春门,门里门外两个世界,我们不需要达摩一苇渡江的空灵,不需要凤凰涅盘的壮美与绚烂,只需一个不知疲倦,纯洁永恒的心,方可青春永恒。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哲理性材料作文写作能力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天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 一、审题 材料分析: 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以人们熟知的“门”作为话题,体现不同的生活理念,蕴藏各自时代的记忆,给考生表达提供了多样的选择空间。该材料文字平易,话题平常。 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话,“生活中门随处可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聚焦生活中的“门”。第二句话,从“大小”“样式”和“功能”三个方面加以提示和引导,意在帮助考生展开联想,进行发散思维。从大小上来说,小到家门、厂门,大到国门;从样式上,有普通的木门、竹门、篱笆门,有现代化的铁门、玻璃门、镂空门、高科技的电子门、感应门、旋转门等等;从功能上,门有遮挡、阻断、关闭的作用,也有美化环境,彰显品位,陶冶心灵的作用,甚至会想到运动场上的足球门,交通工具上的汽车门、火车门等等。第三句话,提醒考生除了生活中的有形的门,还有无形的门,比如具有“障碍”“隔阂”等等门的特质的抽象的东西,比如“城乡隔阂”“门第之见”等。第四句话,表明了门的意义和影响。提示考生写作的角度。 材料的核心词是“门”,审题难度不大,立意也比较宽泛,文体的选择有足够的自由度。但是如果考生的立意只拘泥于门的“大小”“样式”和“功能”,简单叙事,泛泛而谈,就显得肤浅和幼稚。聪明的考生会由门说开去,以小见大,讲述一段故事,钩沉一段历史,抒发一段真情,抑或以门为由头,抓住门的特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阐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挖掘暗藏的生活经验和哲理,能够使自己的文章有深度和创意。 - 26 - 二、【参考立意】 1.讨论人的选择发展的议论文 2.记录成长心得的记叙文 3.抒发人生选择与实践不易的散文 三、素材 1.每次离开家,走出那扇门,我的耳边就响起了“路上注意安全”的嘱咐,走在上学的路上,遇到红灯便不敢闯。一次,我单独随旅游团远行,家里人为我做了细致的旅途准备,并且千叮咛万嘱咐,在我心中留下了:家门的里外明显不同的印象。 门内是家,门外是路。在门内没有风吹雨打,只有深情关爱。家是成长的小窝,课堂是成才的园地,家与校园的门内温馨美好,我们要珍惜,记住感恩!走出这道门,便上了路。门外的路千万条,走向何方? 短评: 文章洋溢着奋斗的热情,令人感动。 2.如果说生命是一棵耸立的大树,那么信念就是深深的树根;如果说生命是一只起舞的彩蝶,那么信念就是翩翩的翅膀。没有信念,那高峻挺拔将不复存在,没有信念,那婀娜多姿将杳然西去。有了自己的信念,通往梦想之路将会被开启。信念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悲观之人总会先败给自己,然后再被现实打败;乐观之人却是能战胜自己,战胜现实,而他们往往就凭着信念让自己存活下来。巴尔扎克在他最贫困潦倒的时期写出皇皇巨著《人间喜剧》,赢 3.门与路,永远相连。打开一扇门你会看见无数的路,或弯曲,或崎岖,或平坦,或漫长,而你的任务是在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直到走到终点——一扇新开的门。 鲁迅,一个耳熟能详的作家,他在那个思想封建的年代,走向爱国报国之路。他以前认为医学能治好战乱人民的心。在留学日本期间,他备受欺负、歧视,看着那些中国人和日本人一起说笑谈论中国人的死亡,他的心很凉。学医再怎么治也治不好心灵的缺口,他毅然弃医从文,用讽刺的 短评: 文章观点明确,事例丰富。 4.好句 人生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 我有那无比绚烂的青春,于是我有了生机盎然的世界。人生如一片丰收恬淡的庄园,硕大的希望与幸福等待着我的一闪而过而采撷满怀。没有等待的果实,只有昂扬的斗志去收获,我们虽没有指点江山的豪迈壮举但也不乏为了薄发而厚积的深沉。 - 26 - 人生,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它是一本惊天地泣鬼神的着作,而我们却读的太匆忙。于不经意间,青春的书籍悄然合上,以至于我们要重新研读它时,却发现青春的字迹早已落满尘埃,模糊不清。 时间好象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时间就像一把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时间犹如一面战鼓,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 青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它催发着青年人的躯体,启迪着他们的智慧。同时它也灌输着热烈的感情和坚强的理智。 5.奋斗不懈 我们从不轻言放弃,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我们明白在阴影的前方,一定会有一轮照着青春的旭日。我们是一群碟经过蛹的拼命挣扎,羽化成蝶,凌空飞舞。我们眼中没有失败,我们坚信只要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都会无怨无悔。我们用最浪漫的诗篇,表达我们最热情的理想,让那有韵有味的节奏在我们一张一合的唇齿间流淌。我们用最响亮的歌声,唱出我们最坚决的承诺,让那优美动听的旋律在我们一高一低的应和中留味。我们让手中的画笔能舞出青春的旋律,用五彩缤纷的画布装饰自己飞扬的梦想。 6.选择奋斗 岁月能奏出一支支激昂的乐典,谱写出华彩的乐章,让我们踏着音乐的节拍以愉悦的心情迈入青春的门槛。青春如一支神笔,它能描绘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画卷上印染着我们的理想,画卷上印染着我们的理想,我们的目标,我们为了实现而付出的辛劳都会在画中体现。青春如翱翔的雄鹰,自由的在广阔无垠的天空中飞翔。 7、青春前行 定立于青春水边,沉思着如何渡河,水中嬉戏的鱼儿或许会扰乱你的思绪,在这样的扰动下,或许你会放弃原有的那份真挚与纯洁,悄悄地走上“完美的殿堂”。因为青春的心总是溢满幻想,然而,朋友,你是否想过青春水很急,不允许我们过于追求完美。过于追求完美,总是以不完美收场。 四、结构 本文如果写成议论文,可以是议论文常见的结构。如总分式,递进式,因果式。例文为并列式。如果写成散文,要注重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抓住门的核心:规划、理性、理想、抗争、成就等,组织文章材料。 【点睛】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方法: - 26 -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26 -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