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初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悄然( ) 炽热( ) zhì( )息 浩hàn( ) 2.默写古诗文。(10分)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水前波让后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分) A. 新中国一代代国家领导人殚精竭虑,奋发图强,为了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梦而努力着。 B. 著名演员王刚把和珅这个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D.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的安全问题,已成为老百姓嘴边炙手可热的话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才能走出一条丰富而精彩的人生之路。 B. 为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再次发生,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启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机制。 C.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D.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5分)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专程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瞻仰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缅怀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请你为上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校八年级3班打算举行“庆祝祖国70华诞”文艺晚会,请你为晚会主持拟写一段开场白(字数不超过10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二、诗歌鉴赏(7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栾家濑① (唐) 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②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注释】①栾家濑(lài): 辋川的一个地名。王维中年以后,在长安附近的蓝田辋川买了一份产业,称为辋川别业。王维在此居住时,常与好友裴迪在附近山中游玩,辑成《辋川集》。濑:石沙滩上流水湍急处。②浅浅:同“溅溅”。 (1)品析“泻”字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7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④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⑤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写作背景)元和十年(815年)八月,宪宗听信谗言,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这封书信体散文写于元和十二年(817 年),白居易47岁,在江州司马任上已经度过了三个年头,也是他进士及第后从政的第十八年。 【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猛浪若奔( ) (2)风烟俱净( ) (3)横柯上蔽( ) (4)大抵若是( )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 B. 哀转久绝/蝉则千转不穷 C. 林寒涧肃/皆生寒树 D. 沉鳞竞跃/负势竞上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是两篇情景交融的美文,结合本文内容和写作背景,谈谈作者所表达情感的异同。(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14分) 迎着风,一顶草帽(李丹崖) ①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父亲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还带着干燥的草香。 ②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尤其是在夜晚露天的打麦场上,我们一家人吃过了饭,聚集到这里,一边看守麦子,一边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工夫,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湿了父亲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珠。 ③白天的草帽多半属于父亲,父亲要么用它来遮挡毒辣的阳光,要么用它来遮挡被风吹散的麦糠。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 ④一场活忙下来,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的那一顶扣在一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 ⑤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还会禁不住手舞足蹈,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当然了,蒙古摔跤是我后来才知道的。那是在电视上,早已忘记了那是一档什么综艺节目,只记得我拉着厨房里忙碌的妈妈,“妈妈快看,那两个人在学爸爸……”妈妈扑哧一声笑了,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那是‘蒙古摔跤’!我哪里信妈妈的话,因为,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成那样夸张。 ⑥“砰——哐哐”,爸爸黝黑的脸膛上盛放着璀璨的笑容,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伴随着两顶碰在一起的草帽,爸爸的脸上浪花浮动。爸爸一跳起这种舞蹈,仿佛从来就没有疲惫过,直到我拿草帽的手累酸了,爸爸才停下来擦汗。 ⑦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兴地让我擦,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 ⑧爸爸的草帽,不止能在夏天发挥作用。到了来年春天也一样。到了春天,爸爸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让草帽飞上天。他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上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 ⑨现在依稀记得,那系在帽檐上的布条总是红色的,像一面细长的旗帜在空中飘扬,又多像一只金黄色的鸟,摆动着火红的尾天空遨游。春天的旷野里,我和父亲奔跑着,翻越一个又一个田垄,直跑到村口的妈妈唤起我的名字,那是要吃饭了。 ⑩那时候,我总会边吃边说,说爸爸是个发明家。每当我这样夸奖爸爸,一旁的妈妈总会撅起嘴唇。我一看妈妈吃醋了,忙用爸爸交给我的“招数”----妈妈,你是个美食家啊!接着,我们一家人都哄堂大笑。 ⑪光阴荏苒,记不得这样的场景过了多少个年头。现在,我定居城市,父母依然留在乡下。前几天,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结束时,母亲突然说:“你们要个孩子吧,你爸爸整天念叨着重操旧业呢!” ⑫ 我明白爸爸“重操旧业”的意思,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 1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场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草帽相撞怎会发出“哐哐”的声音?请结合第④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第⑨段画线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析文章标题“迎着风,一顶草帽”的作用和含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18题。(16分) 雨中明月山(梁衡) ①江西西部有明月山,藏于湘赣之间,不为人识。当地政府恨世人不识璧中之玉,闺中之秀,便邀海内外作家记者团作考查之游。 ②头一日,游人工栈道,乘缆车登顶,云绕脚下,雾入衣襟,游者不为所动;第二日,看大庙,殿宇巍峨,新瓦照人,更不为动。当晚,人走一半。 ③第三日,微雨,主人再邀所余之人作半日之游。无车无马,徒步爬山。一入山门,立见毛竹数竿,有两握之粗。青绿滚圆的竹面上泛出一层细濛濛的白雾,竹节处的笋叶还未退净,一看就是当年的新竹。但其拔地接天,已有干云捉月之势。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冲上去照相。然后开始爬山。 ④路沿峭壁而修,左山右河。山几不见土石,全为翠竹所盖;河却无岸无边难见其貌,其实就是两山间一谷。谷随山的走势成之字形,忽左忽右,渐行渐高。谷间只有四样东西:竹、树、石、水。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石头一色青黑。大者如楼,小者如房,横空出世,杂布两岸。有那顺洪水而流落谷底者,无论大小皆平滑圆滚,俯仰各态。雨濛濛,似下非下,湿衣润肤。正行间,路边有一石探向谷中,四围藤树横绕围成天然扶栏,好个“一石观景处”,凭“栏”望去,只见竹浪层层,满川满山,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近处偶有一枝,探向林外,正是苏东坡诗意“竹外一枝斜更好”。竹子这东西无论四季,总是一样的青绿,永葆青春朝气。大家就说起苏东坡,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说到城里菜市场上卖的竹笋。主人见我们对竹感兴趣,突然说:“你们知道不知道,这竹子是分公、母的?”我们一下子静了下来,都说不知。他说:“你看,从离地处起往上数,找见第一片叶子,单叶为公,双叶为母。”众人大奇,拨开竹子一找,果然单双有别。我自诩爱竹,却还不知这个秘密。大家又问,这有何用?“采笋子呀!山里人都知道,只有母竹根下才能挖到笋子。”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 ⑤等到又爬了几里地,过了一座吊桥,再折上一段石板路,半天里忽一堵石壁矗立面前,壁上有瀑布垂下,约有几十层楼房那么高。石壁的背后和四周都簇拥着绿树藤萝,如一幅镶了边的岩画,而画面就是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它不像我们在长江或黄河边,看大浪东去,浩浩千里,而是银河泻地,雪浪盖顶。我自然无法接近水边,只试着往前探了一点身子,便有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裹挟我们上天而去。我赶紧转身向后,这时再回望来路,只见云雾倏忽,群山奇峰飘忽其上,古庙苍松隐约其间。近处谷底绿竹拍岸,流水奏琴,偶有一束红叶,伏于石间,如夜间火光之一闪。 ⑥这时,主人在下面半山腰的一间石室前招手,待我们款款下来,他已设好茶桌。茶备两种。一为当地的黄豆、橙皮、姜丝所制,驱寒暖胃,咸辣香绵,慢慢入心;而另一种则为山上采的野茶,清清淡淡,似有似无,就如这窗外的湿雾。我们都不再说什么,只是端着杯子,静静地望着远处。许久,不知谁喊了一声:“天不早了,该下山了。”我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 15.文中着重写了哪几种景物?简要概括其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全文概括作者一行人游览明月山的感情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②段写到游人的反应,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说说文章结尾“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一句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11分) 19.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 文章在写一位领导人时是这样写的:“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这里的“他”是毛泽东。 C.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D.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20.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问题。(8分) A. 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B.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传说他能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他的口才很好,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在去西北的长征路上,其红二方面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最后他率众约二万人达到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 (1)以上两段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作者________________本书又名________________。(2分) (2)语段A中的“他”是谁?在作者眼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B中的“他”是谁?请说出本书中与他相关的两个故事情节。(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60分)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人都在渴望阳光,人人都在感受阳光。阳光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阳光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阳光重在发现,阳光是心灵的感觉,阳光是生命的体验……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以“角落里的明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真情实感。(2)诗歌除外,文体自选。(3)不抄袭、套作。(4)文中不出现所在学校、人名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