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九文化与生活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准练专题九文化与生活 1、文化和旅游部指出,目前,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整个旅游业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要力戒红色旅游中的低俗、庸俗、恶俗现象寓教于游,让游客通过参加红色旅游真正感受革命历史文化,领略革命历史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只有优秀文化才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③弘扬传统文化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A.① ③ B.② ③ C.① ④ D.② ④ 2、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国饮食文化底蕴丰富,一道菜就是一个文化的体现,一道菜便能诠释一个文化的内涵。“吃”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体现了食物带给中国人的生活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说明(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②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技术有利于( ) ①维护国家安全 ②提升国民素质 ③提高科技竞争力 ④实现文化渗透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族复兴进程:国产大飞机飞天、国产航母下水、天舟翱翔太空、量子通信惊艳全球……正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的发展前景。材料表明( ) ①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① ② B.①③ C.② ④ D.③ ④ 6、商海淘沙,“老字号”总能在困境中枯木逢春,凭的是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靠的是自身的文化传承和品牌价值。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②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③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享受着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中国,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礼貌行为;而在日本,尽量别在地铁里给老年人让座,因为老年人会认为你是觉得他老了、不中用了。这表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人们的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③文化素养是人们在生活体验中自发形成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2018年4月2日《焦点访谈》“垃圾分类、减量变宝”,讲述了浙江金华如何成功进行垃圾分类的事例。当地的做法是通过宣传示范、党员带动、评比考核、奖励优秀,以表扬的方式激励落后,把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群众,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的习惯。这说明( )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着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经典咏流传》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诗词的美好与寓意,《朗读者》通过朗读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文学的力量……近年来,电视文化类节目既唤起了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又让制作企业赚得了实惠。材料表明( ) ①作为社会精神力量的文化,促迸人的全面进步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发展文化产业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有学者在谈及阅读马克思经典著作的体会时说,我会把读到的精彩段落用电脑打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把这段话阐述一下,马克思写300字,我们可以写500字。久而久之,你就将马克思的文字、思想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你会开始学会理解马克思和他的思想,这表明( ) ①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都是人们主动学习的产物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③只有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接受健康文化影响往往需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熏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同心同向发力的世纪伟业,需要营造 乡村振兴良好文化氛围,在全社会树立“乡村振兴人人 有责”的强烈意识,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社会 各界能人和各方力量投向乡村。乡村振兴需要营造良 好文化氛围是因为(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聚集乡村力量并直接转 化为物质力童 ②民族文化作为精神纽带,可激励广大农民为乡村振兴奋斗 ③优秀文化可帮助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 升信心 ④优秀文化可以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2、2019年4月29日,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本次园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同时,园博会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 ) ①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②丰富文化传播的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展示文化多样性的魅力 ④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各国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 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杨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根据材料,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1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强调,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现实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我们要力戒红色旅游中的低俗、庸俗、恶俗现象寓教于游,让游客通过参加红色旅游真正感受革命历史文化,领略革命历史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是因为,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①④项符合题意;不同性质的文化都能满足人的不同精神需要,②项说法错误;我们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是弘扬传统文化,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相关知识。该纪录片反映了当代中国发展成就并引起韩国民众关注,表明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人民的关注,③④符合题意。①夸大了该纪录片在韩国热播的作用。②从材料中看不出来。 3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材料主题句“‘吃’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体现了食物带给中国人的生活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②错误;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③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査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 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离枯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 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可见,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技术有利于提高科技竞争 力,维护国家安全,①③正确;材料与提升国民索质无关,②不符合题意;我 国不搞文化霸权主义,不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④错误。 5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族复兴进程,正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的发展前景,材料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6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②④符合题意,题目强调“老字号”凭的是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靠的是自身的文化传承和品牌价值,表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也说明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享受着文化; ③说法错误,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故选:C。 7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 要标志,①说法错误;不同民族对于让座的态度不同,表明人们的交 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②符合题意;文化素养是在对社会生 活的体验中自觉形成的,不是自发形成的,③说法错误;不同国家对 于让座的不同看法说明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符合题意。 8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②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③错误,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题干中,浙江金华通过宣传示范、党员带动、评比考核、奖励优秀和激励落后者等做法,把垃圾分类的理念传递给群众,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的习愦,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着人,①④入选。 9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朗读者》通过朗读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唤起了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又让制作企业赚得了实惠,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发展文化产业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③④正确;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迸人的全面进步,①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不选。故答案为D。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 响。学者阅读马克思经典著作,最终将马克思的文字、思想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是该学者自觉学习、主动接受马克思的思想熏陶的过程,是学者通过后天努力,形成马克思理论认识,提升马克思理论涵养及水平的过程,②④入选。“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 态性质的部分其呈现形式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和动态的文化活动。 文化的习得可以是潜移馱化地受到影响,也可以通过主动接受、学习。 ①误认为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都产生于人们主动学习,是对文化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的内涵、文化丰富多彩的形式、文化的获 得等知识的错误理解。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③中“只有”说说法错误。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优秀文化可帮助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信心,也可以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因此乡村振兴需要营造良好文化氛围,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聚集乡村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①错误。民族文化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②。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北京世界阅艺博览会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也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展示文化多样性的魅力,①③符合题意举 办园艺博览会是文化传播的途校而非手段,②不合题意④中“认 同”说法错误。故选B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助推制造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工 匠精神,担当历史责任。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秉承传统工匠精神,又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解析:依据材料中“自古以来……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等信息可以联系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知识进行分析,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可联系文化创新的知识进行分析,由“主动担当历史责任”可以联系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知识进行分析。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有利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团结和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 解析:本题结合“文化与生活”的知识来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属于文化活动,应结合文化的作用来分析其现实意义,因此,可以从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两个层面来组织答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