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领军考试(9月)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百强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领军考试(9月)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全国百强名校 ‎“领军考试”高三生物 ‎2020.9‎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冠病毒(2019-nCo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其表面的S蛋白能和人体细胞膜上的ACE2的受体结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的主要组成成分中都含C、H、O、N、P B.新冠病毒的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六种 C.S蛋白与ACE2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D.新冠病毒能增殖,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基本层次 ‎2.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都能使斐林试剂生产砖红色沉淀 B.葡萄糖在叶绿体中生成,在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 C.用苏丹Ⅲ染液鉴别胆固醇,能观察到胆固醇被染成橘黄色 D.脂肪中氮的比例高于糖类,氢的比例低于糖类 ‎3.某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在遭受冷害的过程中发生如下过程的变化,图中的蛋白质都含有 A个氨基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冰和解冻时-S-S-未发生改变,则蛋白质功能相同 B.未结冰时的蛋白质含有3个羧基,其中-SH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 C.A个氨基酸形成结冰时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8A-54‎ D.三种状态下的蛋白质中含有的肽键数相同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和中心体都无膜结构,因此二者都不含P元素 B.胰岛B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高尔基的面积基本不变 C.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D.植物的液泡中含有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对植物细胞有支持保护作用 ‎5.细胞在自身细胞器衰老或受损的情况下会产生“细胞自噬”作用,下图是细胞通过“细胞自噬”消除受损线粒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噬体育溶酶体融合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B.溶酶体内的多种水解酶是在溶酶体内合成的 C.信号蛋白的作用可能是引导吞噬受损腺线粒体 D.水解酶分解产生的小分子物质穿过两层磷脂双分子层进入到细胞质 ‎6.下图为某细胞局部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为中心体,则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⑥为核仁,含有能被龙胆紫染液染色的物质 C.①含有单层膜,性腺细胞中该细胞器比较发达 D.植物细胞中的④,在分裂后期形成细胞板 ‎7.下列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运输Na+和K+的方式都是协助扩散 B.抑制细胞呼吸,通过载体蛋白运输物质的速度都会降低 C.同一生物体内的细胞运输同一物质的方式可能不同 D.能通过胞吐形式运输的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 ‎8.如图线粒体内膜上有ATP合成酶,线粒体内外膜之间H+浓度大于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运输H+发生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中蛋白质的含量要高于线粒体外膜 B.线粒体内膜运输H+是一个吸能反应 C.ATP合成酶既有运输功能,也有催化功能 D.图示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该阶段有水生成 ‎9.将细胞液浓度、大小相同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甲、乙两种不同溶质的溶液中,细胞膜与细胞壁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溶液的浓度要大于乙溶液的浓度 B.在t1时刻,乙溶液的溶质开始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吸水 C.t1~t2时间段,甲溶液中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D.t0~t2时间段,乙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先降低后增加 ‎10.下列关于酶和ATP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和ATP都可以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发挥作用 B.细胞内合成ATP需要酶催化,而酶的合成伴随ATP水解反应 C.ATP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合成某些酶的原料 D.酶和ATP都具有微量高效和专一性的特点 ‎11.某生物小组利用蛋白质和蛋白酶探究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0.8mg/ml(甲组)、1.2mg/ml(乙组)、1.6mg/ml(丙组)蛋白质溶液进行实验,实验结果绘制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有温度、pH、酶量 B.10min后,底物全部被消耗因此乙组反应停止 C.该实验的结论为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大而增加 D.14min时甲组蛋白质是否被完全水解,可以加入双缩脲试剂鉴别 ‎12.下列关于酶的实验设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淀粉酶和淀粉作为实验材料可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B.过氧化氢组与过氢化氢加入肝脏研磨液组对照,可以验证酶的高效性 C.探究酶的专一性,可以设置底物相同,酶不同的实验组合 D.探究酶的适宜温度,可以设置低温、室温、高温三种组合 ‎13.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而不是葡萄糖,用离体的、刚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的蛙骨骼肌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设计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原理 ‎①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释放能量 ‎②肌肉收缩需要消耗能量 B 材料使用 实验前,对骨骼肌进行连续刺激,直至肌肉不收缩 C 实验处理 先给肌肉滴加ATP溶液,然后再滴加等量葡萄糖溶液 D 实验现象 每次滴加溶液后给予肌肉适宜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 ‎1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根据是否产生CO2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 B.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在无氧呼吸过程中,[H]会在线粒体内积累 D.人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15.下列与生物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没有设对照组,因此该实验不遵循对照原则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分散开来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别酒精 D.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实验中,NaOH扩散进不同琼脂块中的深度相同 ‎16.呼吸熵(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O2的消耗量)用于表示生物有氧呼吸能源物质的不同,下图装置甲和装置乙是测定呼吸熵装置,生物材料选择正在发芽的花生种子,关闭活塞,在25℃下进行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甲中的NaOH溶液用于吸收装置中的CO2‎ B.消耗O2与产生CO2的差值表示造成装置乙液滴移动 C.若装置甲和装置乙的液滴分别左移动200mm和20mm,则呼吸熵为0.9‎ D.欲使实验结果更准备,应增设一组实验,用等量死种子,其他装置与甲相同 ‎1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发现历程的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 ‎①恩格尔曼选择水绵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叶绿体为螺旋带状,容易观察实验现象 ‎②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认为植物生长所需养料主要来自水,而不是土壤 ‎③萨克斯在做实验前将绿色植物放置暗处几小时,目的是消耗植物体内积累的淀粉 ‎④鲁宾和卡门用18O同时标记H2O和CO2的O,证明氧气中的氧来源于水 ‎⑤卡尔文用18O标记CO2,证明光合作用过程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8.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光合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表示 B.因为t1>t2,A点的酶活性大于B点,所以A点光合速率大于B点 C.Ⅰ、Ⅱ和Ⅲ曲线在C点的光合速率相同的原因是光照强度较弱 D.突然将C点光照强度变为D,则叶绿体内C3的含量上升 ‎19.下图为某二倍体(AaBb)生物的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c点与a点相比,细胞内的mRNA的数量和种类相同 B.cd时间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和同源染色体组数相同 C.ef时间段的细胞中不存在等位基因 D.若用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则细胞停留在cd段 ‎20.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中蛋白质种类不同,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 B.成熟的红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 C.人体个体发育过程中,胚胎时期不发生细胞凋亡 D.人的造血干细胞中存在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基因 ‎21.下列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进行正反交实验,后代都是高茎”属于观察现象 B.“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呢”属于提出问题 C.“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属于假说内容 D.“用子一代的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属于实验验证 ‎22.下列与遗传学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出现矮茎属于性状分离 B.杂合子与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都是纯合子 C.要检测黑色羊的毛色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以选择自交或测交的方式 D.杂交子Aa连续自交n代,杂合子的比例逐渐下降 ‎23.某种玉米群体中Aa和aa两种基因型,A对a为完全显性,且Aa:aa=2:1,若含A的花粉50%致死,则自然状态下,子一代的表现型的比例为 A.7:8 B.11:9 C.2:3 D.17:9‎ ‎24.下表中①~⑥为玉米的6个品系的表现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其中②~⑥只有表中所给性状为隐性纯合,其他性状基因型与①都相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品系 ‎①‎ ‎②果皮 ‎③节长 ‎④胚乳味道 ‎⑤高度 ‎⑥胚乳颜色 性状 显性纯合子 白色pp 短节bb 甜aa 矮茎dd 白色gg 所在染色体 Ⅰ、Ⅳ、Ⅵ Ⅰ Ⅰ Ⅳ Ⅵ Ⅵ A.②~⑥为纯合子,细胞中既有显性基因又有隐性基因 B.①与②杂交,可以用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C.⑤与⑥杂交,F1自交,F2中矮茎胚乳白色的概率为1/16‎ D.③与④杂交,可以用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5.某科研所讲抗虫基因(B)和抗旱基因(R)导入到棉花植株中,两种基因在棉花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转基因棉花的细胞中最多含有三个R基因 B.该转基因棉花能产生BRRR基因型配子的概率为1/8‎ C.该转基因棉花与普通棉花杂交,后代都具有抗虫、抗干旱性状 D.干旱条件下,该转基因棉花自交后代存货植株中抗虫个体占63/64‎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6.(10分)‎ 左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Ⅰ~Ⅳ表示细胞的不同结构,物质微粒的相对数目表示浓度高低。右图中a、b表示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Na+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请列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图中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运输与右图中的a曲线对应,其中左图中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运输需要消耗ATP,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左图中的②为ATP合成酶,该酶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阶段的反应。除了线粒体内膜上存在该酶外,在植物细胞中该酶还存在于_______________上。‎ ‎(4)经测定,Ⅰ处PH=7.0,Ⅱ处PH=5.0,则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为__________;溶酶体是高尔基产生的囊泡形成的,与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合成、加工有关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__。‎ ‎27.(10分)‎ 某生物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α-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作用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Ⅰ.取6只试管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 Ⅱ.在6只试管中依次加入等量的α-淀粉酶溶液。‎ Ⅲ.迅速将6只试管分别放入0℃、20℃、40℃、60℃、80℃、100℃的水浴锅中保温5min。‎ Ⅳ.取出试管,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将每支试管放在60℃的水浴锅中水浴1min,观察各试管的溶液中颜色变化。‎ ‎(1)请指出上述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α-淀粉酶溶液是一种内切酶,以随机的方式从淀粉分子内部随机水解,β-淀粉酶则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下图β-淀粉酶在淀粉、Ca2+影响下的热稳定性测定结果绘制的曲线图。‎ ‎①α-淀粉酶溶液和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作用部位不同,从两种酶结构上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解淀粉的产物主要是麦芽糖。‎ ‎②分析图形,2%淀粉在处理50min前对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 某植物生存的地区平均气温在20~25℃左右,科研人员测定该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叶片光合速率等指标记录如下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分组 处理类型 检测内容 净光合速率 ‎(μmolO2/m2·s)‎ 总光合速率 ‎(μmolO2/m2·s)‎ RuBPcase酶活性 ‎(μmolCO2/mg蛋白·min)‎ 细胞内 ATP含量(mmol/DW)‎ 甲组 ‎6℃处理 ‎3.11‎ ‎3.51‎ ‎3.34‎ ‎127.67‎ 乙组 ‎22℃处理 ‎14.78‎ ‎15.15‎ ‎6.86‎ ‎286.38‎ 丙组 ‎36℃处理 ‎14.14‎ ‎14.51‎ ‎6.07‎ ‎237.74‎ ‎(1)图中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RuBPcase酶催化CO2的固定,表中中36℃测定光合速率时,该酶固定CO2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分析,低温影响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低温破坏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减少;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3)低温胁迫下对该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在6℃时卡尔文循环相对稳定时,突然提高外界CO2浓度,叶绿体中C3的含量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 某两性花植物的叶色性状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基因E/e、F/f控制,基因型中只有E存在时表现为绿叶,只有F存在时表现为红叶。将纯合绿叶植株与纯合红叶植株移植到一个新环境中,杂交,F1全部表现为紫叶,F1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叶:红叶:绿叶:黄叶=7:3:1:1。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进行杂交实验时,对母本需要进行_____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处理。F1全部表现为紫叶,F2中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2)推测在新环境中F2表现型比例异常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验证该假设成立,从亲本F1和F2中选择材料,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F2中的紫叶雌株与黄叶雄株放在以前的环境中杂交,后代中黄叶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 高三生物参考答案与详解 ‎1.【答案】B ‎【解析】新冠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RNA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P,A错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有磷酸、核糖和四种碱基,共6种,B正确;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其表面的S蛋白与人体细胞的受体结合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C错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基本层次是细胞,D错误。‎ ‎2.【答案】A ‎【解析】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还原糖,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葡萄糖在叶绿体中生成,但是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B错误;苏丹Ⅲ染液鉴别脂肪,不能鉴别胆固醇,C错误;脂肪中氧的比例低于糖类,氢的比例高于糖类,D错误。‎ ‎3.【答案】D ‎【解析】分析图形,结冰和解冻时的蛋白质相比,中间的肽链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因此两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的功能不同,A错误;未结冰时的蛋白质含有3条肽链,至少含有3个氨基和3个羧基,-SH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中,B错误;A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3条肽链,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8(A-3),图中形成一个-S-S-时脱去两个氢,因此蛋白质中质量减少18(A-3)+4=18A-50,C错误;从图中分析,三种状态下蛋白质中都含有A个氨基酸,都形成3条肽链,因此肽键数都是A-3,D正确。‎ ‎4.【答案】B ‎【解析】核糖体和中心体都无膜结构,但是核糖体有rRNA,含有P元素,A错误;胰岛B细胞能合成胰岛素,胰岛素为分泌蛋白,合成及分泌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依靠囊泡联系,高尔基体膜的面积基本不变,B正确;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C错误;植物的液泡中含有色素、蛋白质、无机盐、糖类等物质,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保持植物细胞坚挺,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D错误。‎ ‎5.【答案】C ‎【解析】自噬体和溶酶体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流动性,A错误;溶酶体的多种水解酶是在核糖体内合成的,B错误;从图形分析,受损线粒体产生的信号蛋白引导吞噬泡吞噬受损的线粒体,C正确;水解酶分解线粒体产生的小分子物质穿过一层生物膜进入到细胞质中,一层生物膜是一层磷脂双分子层,D错误。‎ ‎6.【答案】C ‎【解析】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中心体,A错误;能被龙胆紫染色的物质是染色质,存在于核仁外面,B错误;①为内质网,是单层膜的细胞器,与脂质的合成有关,性激素属于脂质,因此性腺细胞中内质网比较发达,C正确;④为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形成细胞板从而形成细胞壁,D错误。‎ ‎7.【答案】C ‎【解析】神经细胞Na+内流和K+外流都是协助扩散,但是在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中,Na+外流和K+‎ 内流为主动运输,A错误;通过载体蛋白运输的方式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抑制细胞呼吸主动运输的速率受影响,但是协助扩散的速率不受影响,B错误;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但是其他细胞运输葡萄糖的方式有主动运输,C正确;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吐形式释放出细胞,小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也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出细胞,D错误。‎ ‎8.【答案】B ‎【解析】线粒体内膜上能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因此含有大量的酶,内膜蛋白质的含量高于外膜,A正确;据题干信息分析,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H+浓度高于线粒体基质,因此H+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据图分析,ATP合成酶能够催化ATP合成,有催化作用,同时能运输H+,C正确;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该阶段中[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D正确。‎ ‎9.【答案】A ‎【解析】分析图形,在实验的开始之初,甲溶液中植物细胞膜与细胞壁的距离变化要大于乙溶液中的植物细胞,说明甲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失水速度较快,因此甲溶液的浓度要大于乙溶液,A正确;分析图形,乙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在t1时刻前植物细胞失水,但是失水的冋时,外界溶液中的溶质已经向细胞内运输,B错误;t1~t2时刻,甲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壁的距离值不变,可能是该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还可能是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C错误;t0~t1,乙溶液中植物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吸水能力增强,t1~t2,植物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减少,吸水能力降低,D错误。‎ ‎10.【答案】D ‎【解析】酶和ATP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正确;ADP、Pi与能量合成ATP需要酶催化,酶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伴随着ATP的水解进行,B正确;ATP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以作为合成RNA的原料,而某些酶的本质是RNA,C正确;酶和ATP都有微量高效的特点,酶有专一性,但是ATP没有专一性,D错误。‎ ‎11.【答案】B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蛋白质的浓度和反应时间,温度、pH和酶量为无关变量,A错误;从图形分析,乙组在10~14min范围内,生成物的量基本无变化,说明底物被完全水解,反应停止,B正确;从图形分析,在相等的时间内,底物浓度为1.2mg/ml组比16mg/ml 组生成物的量要大,说明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增大抑制酶促反应速率,C错误;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在14min时向甲组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反应溶液也会生成紫色,因此无法判断蛋白质是否被完全水解,D错误。‎ ‎12.【答案】C ‎【解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不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H2O2与H2O2+肝脏硏磨液对照,验证的是酶有催化的特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才能验证酶的高效性,B错误;探究酶的专一性,可以设置底物相同,酶不同,还可以设置底物不同,酶相同,C正确;探究酶的适宜温度,需要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而不是设置三种温度组合,D错误。‎ ‎13.【答案】C ‎【解析】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释放的能量为生命活动供能,肌肉收缩为吸能反应,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实验前,为防止骨骼肌自身储存的ATP对实验的干扰,需要给予骨骼肌适宜强度的刺激,消耗自身的ATP,B正确;若实验先滴加ATP,给予刺激后,肌肉收缩,但是若肌肉细胞内有ATP的剩余,滴加葡萄糖后,给予刺激肌肉也收缩,干扰实验现象,因此实验中应先滴加葡萄糖溶液,后滴加ATP溶液,C错误;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给予肌肉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D正确。‎ ‎14.【答案】A ‎【解析】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因此可以根据是否产生CO2判断细胞呼吸方式,A正确;进行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乳酸中,B错误;无氧呼吸过程中不存在[H]的积累,C错误;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存在,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 ‎15.【答案】D ‎【解析】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用的是自身前后对照,因此遵循对照原则,A错误;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色体的蛋白质和DNA分离,B错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别CO2,C错误;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实验中,NaOH扩散进不同琼脂块中的深度相同,各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与琼脂块的体积比不同,D正确。‎ ‎16.【答案】D ‎【解析】装置甲中的NaOH溶液用于吸收装置中的CO2,A正确;装置乙中,种子呼吸消耗氧气造成液滴左移,产生CO2造成液滴右移,因此造成裝置乙液滴移动的是消耗O2与产生CO2‎ 的差值,B正确;在25℃下经10min读出装置甲和装置乙的有色液滴分别向左移动200mm和20mm,装置甲中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因此200mm代表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装置乙中无NaOH,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使瓶内气压升高,吸收氧气使瓶内气压下降,压力差使着色液滴移动,因此,所以着色液的移动的距离代表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之差,则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200-20=180mm,所以该花生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200-20)/200=0.9,C正确:设置校正外界环境引起的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需将种子换成等量死种子,其他装置与乙相同,甲中容器内不存在CO2,改变了里面气体的种类,因此不采用装置甲,D错误。‎ ‎17.【答案】B ‎【解析】①水绵的叶绿体为螺旋带状,容易观察实验现象,正确;②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够更新空气,错误;③萨克斯在做实验前将绿色植物放置暗处,消耗植物体内积累的淀粉,防止对实验有干扰,正确;④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的O,错误;⑤卡尔文用14C标记CO2,错误。B正确。‎ ‎18.【答案】C ‎【解析】分析图形,光合速率在光照强度为0时值为0,说明光合速率表示的是真光合速率,应用单位时间内CO2的固定量表示,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A错误;A点光合速率大于B点,由于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而高于最适温度,酶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无法判断t1与t2的大小,也可能是t1<t2,B错误;从图形中可以看出,C点三条曲线的光合速率相同,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C正确;D点光照强度大于C点,产生的[H]和ATP多,C3还原速率增加,因此C3的含量下降,D错误。‎ ‎19.【答案】‎ ‎【解析】ac为细胞间期,该时期进行蛋白质合成,因此c点RNA的种类和数量高于a点,A错误;该段包括前期和中期,同源染色体条数为2,染色体组数为2,B正确;ef段包括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由于是有丝分裂,该细胞中存在等位基因,C错误;用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细胞中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但是着丝点到一定阶段断裂,最终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D错误。(此题无正确答案,均给分)‎ B选项修改为:cd时间段包括前期和中期,同源染色体的条数与染色体组数相同。供考后讲解试卷。‎ ‎20.【答案】D ‎【解析】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中遗传物质相同,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种类不同,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B错误:个体发育的胚胎时期也发生细胞凋亡,如胎儿指间细胞的凋亡,C错误;造血干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细胞癌变有关,D正确。‎ ‎21.【答案】C ‎【解析】孟德尔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正反交实验,子代都是高茎,该过程为观察现象,A正确;子一代为什么都是高茎,子二代为什么出现性状分离,属于提出问题,B正确;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属于假说内容,孟德尔没有提出基因一词,C错误;用子一代的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属于实验的验证阶段,D正确。‎ ‎22.【答案】D ‎【解析】亲本是相同性状,杂交后代出现另一种性状,属于性状分离,A错误;杂合子Aa与Aa杂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纯合子AA与aa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B错误;羊为动物,检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应选择测交的方式,C错误;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杂合子的比例逐代下降,纯合子的比例逐代上升,D正确。‎ ‎23.【答案】A ‎【解析】该玉米群体中产生雌配子的比例为A:a=1:2,雄配子的比例为A:a=1:4,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比例为2/3×4/5=8/15,AA与Aa的比例为1-8/15=7/15,后代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7:8,A正确。‎ ‎24.【答案】C ‎【解析】据题干信息分析,②~⑥只有表中所给性状为隐性纯合,其它性状都是显性纯合,因此所有的个体都是纯合子,A正确;①与②只有关于果皮的基因型不同,二者杂交后代基因型为Pp,其它基因型都纯合,因此可以用于研究基因的分离定律,B正确;④与⑥杂交,控制茎秆高度和胚乳颜色的基因都位于Ⅵ上,F1的基因型为AaGg,其中A和g在一条染色体,a和G在一条染色体上,再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F2中不会出现矮茎胚乳白色,C错误;③与④杂交,控制节长和胚乳味道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可以用于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25.【答案】B ‎【解析】该转基因棉花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最高可以含有6个B基因,A错误;图中一条染色体上抗虫基因B和抗干旱基因R连锁,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抗性基因的染色体用0表示)种类和比例为BRRR:BRR0:BR00:RR0‎ ‎:R00:000=1:2:1:1:2:1,共6种,BRRR占1/8,B正确;结合B选项分析,该转基因棉花与普通棉花杂交,为测交,后代有的既抗虫也抗干旱,有的只抗旱,有的既不抗虫也不抗干旱,C错误;干旱条件下,不具备R的植株不存活,000配子的概率为1/8,则不能存活的概率为1/8×1/8=1/64,存活植株的概率为1-1/64=63/64,抗虫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8×1/8+1/8×2/8+1/8×1/8+2/8×2/8+1/8×2/8+18×1/8)=53/64,故甲自交后代植株干旱条件下,存活植株中抗虫个体占53/63,D错误。‎ ‎26.【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1分) 使神经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1分)(或神经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 ‎(2)葡萄糖、氨基酸、Na+(1分) 葡萄糖和Na+(1分) 逆浓度梯度运输(1分)‎ ‎(3)三(1分)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1分)‎ ‎(4)主动运输(1分)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2分)‎ ‎【解析】(1)Na+为无机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还可以在神经调节过程中,神经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使神经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2)右图中的a的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两种方式都需要载体,左图中通过载体运输的是葡萄糖、氨基酸、Na+,其中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Na+逆浓度梯度运岀细胞,这两种方式需要消耗ATP,为主动运输。‎ ‎(3)分析左图,ATP合成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也能合成ATP,因此类囊体薄膜也存在ATP合成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也能合成ATP,因此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也存在ATP合成酶。‎ ‎(4)据题干信息分析,细胞质基质中的H+浓度低于溶酶体,因此H+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到溶酶体中。溶酶体中的酶是在核糖体合成的,据题干信息可知溶酶体是高尔基体的囊泡形成,因此合成、加工溶酶体中的酶涉及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7.【答案】(1)①在没有设定温度前淀粉酶和淀粉已经发生反应(1分);将步骤Ⅱ与步骤Ⅲ颠倒(1分)‎ ‎②第Ⅳ步中,用斐林试剂鉴别还原糖,水浴加热干扰实验(1分);将加入斐林试剂改为加入等量碘液,观察各试管的溶液中颜色变化。(1分)‎ ‎(2)①组成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2分) β-淀粉酶(1分)‎ ‎②2%淀粉在处理前50min能提高β-淀粉酶的活性,且该淀粉酶的活性随处理时间先増强后减弱(2分)‎ Ca2++2%淀粉(1分)‎ ‎【解析】(1)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实验步骤中,在自变量温度设置之前,步骤Ⅰ和步骤Ⅱ的淀粉和淀粉酶已经接触,由于酶具有高效性,已经发生反应,不能体现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需将步骤Ⅱ与步骤Ⅲ颠倒。‎ ‎②斐林试剂鉴别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低温下酶的活性在加热过程中会恢复,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生成砖 红色沉淀的颜色加深,干扰实验,因此该实验中鉴别试剂需改为碘液。‎ ‎〔2)①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都能水解淀粉,但是二者水解淀粉的部位不同,说明功能有差异,二者功能的差异是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造成的。‎ ‎②分析图形,对照组在50minβ-淀粉酶的活性丧失,而用2%淀粉在处理前50min,淀粉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活性在处理20min之前随时间增加活性增强,在处理20min后随时间增强活性减弱。从图形分析,Ca2++2%淀粉与淀粉酶共存时,更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 ‎28.【答案】(1)甲组、丙组(1分) 外界环境和线粒体(1分)‎ ‎(2)类囊体膜(1分) 低温抑制RuBPcase酶活性导致暗反应速率降低(2分)‎ ‎(3)低温对该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不显著(或低温对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几乎无影响)(2分)‎ 基本不变(1分) 因为低温下 RuBPcase酶活性低,提高CO2浓度也不能增大CO2固定速率(2分)‎ ‎【解析】(1)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植物生长的环境中平均温度在20~25℃,表格中22℃在该温度范围内,因此乙组为对照组,甲组和丙组为实验组。表格中36℃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因此固定的CO2来源于外界环境吸收,还有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 ‎(2)ATP在光反应中生成,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从表中分析,甲组与乙组对照,RuBPcase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低温降低了RuBPcase酶活性导致暗反应速率降低,从而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3)呼吸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分析表中数据,在6℃时,呼吸速率为3.51-3.11=0.4,22℃时,15.15-14.78=0.37,数值基本变化不大,因此低温胁迫对该植物的呼吸速率无显著影响。6℃时,该植物的RuBPcase酶活性活性很低,因此即便是提高CO2浓度,反应速率也无明显变化,因此C3含量基本不变。‎ ‎29.【答案】(1)去雄→套袋→授粉→套袋(2分) 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雌雄配子随机结合(2分)‎ ‎(2)基因型为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1分)‎ 实验思路:在新环境下,用F1与F2中的黄叶植株进行正反交实验(或用多组F1与F2中的黄叶植株进行杂交),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2分)‎ 实验结果:一组杂交的结果是紫叶:红叶:绿叶:黄叶=1:1:1:1,另一组杂交的结果是紫叶:红叶:黄叶=1:1:1(2分)‎ ‎(3)3/28(1分)‎ ‎【解析】(1)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植物为两性花,因此在对亲本杂交时,母本需进行去雄→套袋→授粉→套袋处理。据题干信息可知,E/e、F/f在遗传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纯合绿叶的基因型为EEff,纯合红叶的基因型为eeFF,F1基因型为EeFf,F2中之所以出现四种表现型,是因为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不同的基因型,表现为不同的性状。‎ ‎(2)正常情况下,EeFf自交,F2表现型的比例应为紫叶(E_F_):红叶(eeF_):绿叶(E_ff):黄叶(eef)=9:3:3:1,与理论值相比,实际比值中绿叶个体的组合E_ff是一种组合,少2种组合,如果是ef致死,则后代中没有eeff个体,因此致死的配子应该是基因型为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若要验证该推测成立,应在新环境的条件下,设计测交实验,让F1紫叶植株与F2中黄叶植株杂交进行正交和反交,比如Ef雌配子致死,F1作为母本与父本黄叶植株为正交的话,F1只能产生三种成活的配子EF:eF:ef=1:1:1,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叶:红叶:黄叶=1:1:1,而F1作为父本本与母本黄叶植株为反交,F1产生四种成活的配子,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叶:红叶:绿叶:黄叶=1:1:1:1。‎ ‎(3)在以前的环境中,根据题干中,亲本有纯合纯合绿叶EEff,说明在以前环境中不存在Ef配子致死,F2中的紫叶雌株的基因型有1EEFF、2EeFF、1EEFf、3EeFf,与黄叶雄株eeff杂交,后代中能出现黄叶植株是3EeFf与黄叶雄株杂交,因此出现黄叶的概率为3/7×1/4=3/2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