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6文言文阅读第4讲文言文翻译题教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6文言文阅读第4讲文言文翻译题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第4讲 文言文翻译题 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一、熟知文言文翻译“3大赋分点”‎ 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文言文翻译语句的赋分点主要体现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上,找准了这三点,也就抓住了翻译题的命题点和基本的得分点。‎ ‎ 重要实词 所谓重要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把重要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和借助语境推断词义的多义词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重要实词,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重要实词:                                    ‎ 译文:                                    ‎ ‎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重要实词:                                    ‎ 译文:                                    ‎ ‎                                    ‎ ‎[答案] (1)重要实词:东(名词用作状语)、封(第一个,使动用法)、肆(重要动词)、阙(重要动词)。‎ 译文:(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2)重要实词:博学(古今异义词)、日(名词用作状语)、参省(重要动词)、知(通假字)。‎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他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重要实词,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渤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1)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2)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 15‎ 高考总复习 ‎”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第七十四》)‎ ‎(1)重要实词:                                    ‎ 译文:                                    ‎ ‎                                    ‎ ‎(2)重要实词:                                    ‎ 译文:                                    ‎ ‎                                    ‎ ‎[答案] (1)重要实词:就(接近,根据语境可译为“跟随”)、奇(意动用法)、妻(名词用作动词)、资贿(财货,这里指“嫁妆”)‎ 译文: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对他能守贫刻苦感到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他,(少君出嫁时)陪送的嫁妆非常丰厚。‎ ‎(2)重要实词:大人(重要名词,对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奉承(古今异义词)‎ 译文:我父亲因为您注重修养德行,保持节俭,所以让我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只听从您的命令。‎ ‎【参考译文】‎ 渤海郡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对他能守贫刻苦感到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他,(少君出嫁时)陪送的嫁妆非常丰厚。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漂亮的衣服,戴漂亮的首饰,可是我实在是贫穷低贱,不敢承受这样的厚礼。”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注重修养德行,保持节俭,所以让我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只听从您的命令。”鲍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的愿望。”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与鲍宣一起拉着简陋的车子回到家乡。(她)拜见婆母的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她)修习为妇之道,同乡的人都称赞她。‎ ‎ 关键虚词 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②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总之,我们在翻译虚词时,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15‎ 高考总复习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关键虚词,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关键虚词:                                    ‎ 译文:                                    ‎ ‎                                    ‎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关键虚词:                                    ‎ 译文:                                    ‎ ‎                                    ‎ ‎[答案] (1)关键虚词:乃(于是)、之(到)、以(把)。‎ 译文:项伯于是在夜里快马加鞭赶到刘邦军队驻地,私下里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 ‎(2)关键虚词:其(第一个,助词,无实义;第二个,指示代词,那个;第三个,第一人称代词,自己)、则、者、而、之(第一个,第三人称代词,他;第二个,助词,的)。‎ 译文:出洞后,就有人责怪那个想出来的人,并且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出来)而不能尽情地享受游玩的乐趣。‎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关键虚词,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陈涉世家》)‎ 关键虚词:                                    ‎ 译文:                                    ‎ ‎                                    ‎ ‎[答案] 关键虚词:与(同、和)、之(第一个,动词,去、往;第二个,音节助词,无实义)‎ 译文:陈胜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对伙伴们说:“如果将来谁富贵了,都不要忘掉彼此。”‎ ‎ 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后,考生要灵活运用学过的文言句式的判断方法和翻译格式,重点把握容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要掌握各种句式的翻译格式。①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②‎ 15‎ 高考总复习 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③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固定的句式调到位。如:状语后置句,译时要将状语调到动词前;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译时要将定语和宾语恢复原位。④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确保句意通顺。⑤固定句式(结构):千万不要生硬地翻译,它有固定的译法,须在平时掌握好。‎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文言句式类型,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式类型:                                    ‎ 译文:                                    ‎ ‎                                    ‎ ‎(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式类型:                                    ‎ 译文:                                    ‎ ‎                                    ‎ ‎[答案] (1)句式类型:状语后置句和判断句。‎ 译文:这和拿刀把人杀死后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有什么不同呢?‎ ‎(2)句式类型: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 译文: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而您又被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和您结交。‎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文言句式类型,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非其任,强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1)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解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2)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有删改)‎ ‎(1)句式类型:                                    ‎ 译文:                                    ‎ ‎                                    ‎ 15‎ 高考总复习 ‎(2)句式类型:                                    ‎ 译文:                                    ‎ ‎                                    ‎ ‎[答案] (1)句式类型:被动句和判断句。‎ 译文:在乡里居住(同住一个乡里),竟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的德行修养得还不够。(“见”“也”分别为被动句和判断句的标志)‎ ‎(2)句式类型:被动句和省略句。‎ 译文:大家因为这个原因十分尊敬他,争着被他任用。(“重”,形容词用作动词;“争为用”,既是被动句,又是省略句,“为”表被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参考译文】‎ 郭解,是轵县人,字翁伯。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把酒饮尽。如果人家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就强行给人家灌酒。人家发怒,拔刀刺死了郭解姐姐的儿子,逃跑了。郭解姐姐愤怒地说道:“凭弟弟翁伯的仁义,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竟然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路上,不埋葬,想以此来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处境窘迫,自己投案,把真实情况详细地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是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着他走。只有一个人两脚张开,像箕似的坐在地上,傲慢地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门客中有人要杀掉那个人。郭解说:“在乡里居住,竟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的德行修养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啊!”于是他就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迫切需要的,轮到他服徭役时,请免除他的徭役。”以后每到服徭役时,多次放过他,县中官吏都没找他。他对此感到奇怪,探究事情的原因,竟然是郭解让人免除了他的徭役。于是,他就赤裸上身去找郭解谢罪。少年们听到这个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品行。‎ 郭解到别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双方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喝人家的酒,吃人家的饭。大家因为这个原因十分尊敬他,争着被他任用。乡里的少年及邻近县的贤人豪杰,半夜上门拜访郭解的有很多,门口常常有十多辆车子,请求把郭解家的门客接回自家供养。‎ 二、谨记文言文翻译“6字诀”‎ 明确了赋分点,找到了命题点,接下来就要动手翻译了。翻译时要做到:①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时再意译;②坚持“3原则”,即“信”(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达”(文通字顺,句意畅达)、“雅”(用语得体,简明优雅)。‎ 文言文翻译的“6字诀”分别是“留、换、调、删、补、变”。‎ 15‎ 高考总复习 字诀1‎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中,父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博士。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书记。(1)继勋入朝,会契丹入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止。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刺史赵廷进惧不 能敌,将奔嘉州,思恭止之,因率屯兵与贼战彭山。(2)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后度支请按其罪,太祖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太宗即位,迁将作监、知泰州。坐擅借官库银造器,又妄以贡奉为名,贱市狨毛虎皮为马饰,为通判王廷范所发。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三。‎ ‎(节选自《宋史·段思恭传》,有删改)‎ ‎(1)保留词语:                                    ‎ 关键词语:                                    ‎ 关键句式:                                    ‎ 译文:                                    ‎ ‎                                    ‎ ‎(2)保留词语:                                    ‎ 关键词语:                                    ‎ 关键句式:                                    ‎ 译文:                                    ‎ ‎                                    ‎ ‎[解析] (1)翻译时,官职、人名、地名不用翻译,同时根据特殊句式翻译的原则,“思恭谕以祸福”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为“思恭以祸福谕”,“(军士)乃止(喧闹)”为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出省略的成分。(2)翻译时,现代汉语仍然使用的“斗志”“钱帛”可保留不译;人名不用翻译;“贾勇”译为“勇猛”,“矫”译为“假借、假托”;根据特殊句式翻译的原则,“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为定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为“思恭募先登者军士厚赏”。‎ 15‎ 高考总复习 ‎[答案] (1)保留词语:继勋、朝、契丹、汴、思恭、帅。‎ 关键词语:会、谕、祸福、乃。‎ 关键句式:“思恭谕以祸福”(状语后置句),“(军士)乃止(喧闹)”(省略句)。‎ 译文:刘继勋入朝拜见皇帝,正赶上契丹入侵汴京,军士喧哗鼓噪,请求拥立段思恭担任同州主帅,段思恭用利害关系晓谕他们,拒绝没有听从,(军士)才停止(喧闹)。‎ ‎(2)保留词语:斗志、思恭、军士、钱帛。‎ 关键词语:募、贾勇、矫、供、给。‎ 关键句式:“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定语后置句)。‎ 译文:士兵们都持观望态度,没有斗志,段思恭就招募冲在前面的士兵并给以丰厚赏赐,于是士兵们勇猛作战,大败贼人,段思恭假托皇帝旨意把向朝廷缴纳的钱帛奖赏给士兵。‎ ‎【参考译文】‎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凭借祖先的功勋被推荐担任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年间,他的父亲段希尧担任棣州刺史,段思恭辞去官职(回家)奉养父母,(后)奉表章入朝,被任命为国子四门博士。开运初年,刘继勋担任同州节度使,征召段思恭做掌书记。刘继勋入朝拜见皇帝,正赶上契丹入侵汴京,军士喧哗鼓噪,请求拥立段思恭担任同州主帅,段思恭用利害关系晓谕他们,拒绝没有听从,(军士)才停止(喧闹)。乾德初年,平定蜀地,担任眉州通判。当时亡命之徒集结在 一起,进攻逼近眉州城,刺史赵廷进因害怕不能抵挡,准备逃往嘉州,段思恭制止了他,于是率领驻兵和贼人在彭山作战。士兵们都持观望态度,没有斗志,段思恭就招募冲在前面的士兵并给以丰厚赏赐,于是士兵们勇猛作战,大败贼人,段思恭假托皇帝旨意把向朝廷缴纳的钱帛奖赏给士兵。后来度支请求查究他的罪责,太祖爱惜他(行事)果断干练,没有允许,(反而)让(段思恭)主管眉州事务。太宗即位,升迁做将作监、泰州知州。(段思恭)因为擅自借官库白银制造器具犯法,又无端以进贡为名,用低价买来狨毛虎皮作为马骑饰物,被通判王廷范揭发。淳化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字诀2‎ ‎“换”即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士隆)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 15‎ 高考总复习 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1)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嗾 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冤,并捕鞫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2)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 ‎(1)需替换的关键词语:                                    ‎ 关键句式:                                    ‎ ‎                                    ‎ 译文:                                    ‎ ‎                                    ‎ ‎(2)需替换的关键词语:                                    ‎ 关键句式:                                    ‎ ‎                                    ‎ 译文:                                    ‎ ‎                                    ‎ ‎[解析] (1)关键是把“坐”“削”“籍”“谄”“善”等词替换解释为“因为”“取消”“官籍”“逢迎、奉承”“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凤鸣者,宝坻人”是判断句,要翻译成带“是”的句子;“坐罪削籍”是被动句,要翻译成带“被”字的句子。(2)关键是把“词”“连”“素”“悉”“逮”“付”替换解释为“状词”“牵连”“平时、向来”“全部”“逮捕”“交付”;“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为省略句,翻译时要在“素”前补出“薛凤鸣”;“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均为无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要翻译成带“被”字的句子。‎ ‎[答案] (1)需替换的关键词语:坐、削、籍、谄、善。‎ 关键句式:“凤鸣者,宝坻人”(判断句),“坐罪削籍”(无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 译文:薛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因犯罪被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与钱宁交好。‎ ‎(2)需替换的关键词语:词、连、素、悉、逮、付。‎ 关键句式:“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省略句),“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均为无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 译文:状词牵连到宝坻县令周在和薛凤鸣平时所仇视的几十个人,全部被逮捕交付司法衙门,薛凤鸣却能够被释放。‎ ‎【参考译文】‎ ‎(张士隆)又弹劾锦衣卫千户廖铠非法牟取利益之事,并且说:“廖铠凌虐陕西,正是他父亲廖鹏凌虐河南的旧习气。河南因廖鹏招致民乱,‎ 15‎ 高考总复习 廖铠又想祸乱陕西。(臣)请求将廖铠父子绳之以法,并召回廖銮,以此消除陕西民众的愤恨。”廖銮,是廖铠所随从镇守陕西的人。钱宁向来亲近廖铠,见到奏疏大为恼恨,于是趁张士隆调查薛凤鸣的案件时来诬陷他。薛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因犯罪被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与钱宁交好。薛 凤鸣与堂弟薛凤翔有嫌隙,唆使侦缉搜捕的人揭发他的隐私,交付司法官吏审讯,(薛凤翔因此)被判处死刑。刑部怀疑有冤情,一并逮捕审讯薛凤鸣。薛凤鸣害怕,让他的小妾哭诉冤枉,(并)在长安门外自杀,状词牵连到宝坻县令周在和薛凤鸣平时所仇视的几十个人,全部被逮捕交付司法衙门,薛凤鸣却能够被释放。张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调查惩办(此案),又逮捕薛凤鸣对证,(最终)释放了周在并恢复他的官职。‎ 字诀3‎ ‎“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状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应翻译为“寻求(寻找)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③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陈韡,字子华,福州候官人。登开禧元年进士第,嘉定十四年,辟京东、河北干官。绍定四年二月,躬往邵武督捕余寇,贼首迎降,韡以其力屈乃降,卒诛之。端平二年,入奏事,帝称其平寇功,韡顿首言曰:“(1)臣不佞,徒有孤忠,仗陛下威灵,苟逃旷败耳,何功之有。”景定元年,授福建安抚大使兼知福州。明年卒,年八十有 三。崔福者,故群盗,尝为官军所捕,逸去。因隶军籍,收李全有功,名重江、淮,又累从韡捕贼,积功至刺史、大将军。会淮兵有警,步帅王鉴出师,鉴请福行,韡因厚遣之。(2)福不乐为鉴用,遇敌不击,托以葬女擅归,亦不闻于制置司。鉴怒,请必正其慢令之罪。会韡亦厌忌之,遂坐以军法。‎ ‎(节选自《宋史·陈韡传》)‎ ‎(1)关键词语:                                    ‎ 调整句式:                                    ‎ ‎                                    ‎ 译文:                                    ‎ ‎                                    ‎ 15‎ 高考总复习 ‎(2)关键词语:                                    ‎ 调整句式:                                    ‎ ‎                                    ‎ 译文:                                    ‎ ‎                                    ‎ ‎[解析] (1)句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整:“何功之有”为宾语前置句,应该调整为“有何功”。(2)句翻译时注意“福不乐为鉴用”为被动句,翻译成带有“被”的句子;注意句式的调整:“托以葬女擅归”为状语后置句,应该调整为“以葬女托擅归”;“亦不闻于制置司”为状语后置句,应该调整为“亦不于制置司闻”。‎ ‎[答案] (1)关键词语:不佞、徒、苟、逃。‎ 调整句式:“何功之有”(宾语前置句)。‎ 译文:我并没有什么才能,所有的只是一片忠心,仰仗着陛下的神威,暂且免于失败罢了,哪有什么功劳。‎ ‎(2)关键词语:击、托、闻。‎ 调整句式:“福不乐为鉴用”(被动句),“托以葬女擅归”(状语后置句),“亦不闻于制置司”(状语后置句)。‎ 译文:崔福不乐意被王鉴调用,遇到敌人也不出击,以给女儿下葬为借口擅自回来,也不向制置司报告。‎ ‎【参考译文】‎ 陈韡,字子华,福州候官人。开禧元年考中进士,嘉定十四年,被征召为京东、河北干官。绍定四年二月,亲自前往邵武督察剿捕残余的贼寇,贼寇的首领前来投降,陈韡认为他是在力量耗尽之后才投降的,最终还是杀了他。端平二年,进京禀奏事情,皇帝称赞他平定强盗的功劳,陈韡叩头说:“我并没有什么才能,所有的只是一片忠心,仰仗着陛下的神威,暂且免于失败罢了,哪有什么功劳。”‎ 景定元年,被授予福建安抚大使兼福州知州。第二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崔福,原本是强盗,曾经被官军搜捕,(但他)逃跑了。于是就加入了军籍,因收服李全立了功,在江、淮一带名气很大,又屡次跟随陈韡剿捕强盗,累积功劳升到刺史、大将军。正赶上淮兵发出警报,步兵统帅王鉴发兵,王鉴请求崔福同行,陈韡便隆重地给他们送行。崔福不乐意被王鉴调用,遇到敌人也不出击,以给女儿下葬为借口擅自回来,也不向制置司报告。王鉴很生气,请求一定要治崔福轻慢军令之罪。正赶上陈韡也憎恶忌惮崔福,于是便按军法问罪了。‎ 字诀4‎ ‎“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 15‎ 高考总复习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1)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2)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夫将,提鼓挥枹①,临难决战。接兵角刃,鼓之而当,则赏功立名;鼓之而不当,则身死国亡。是存亡安危在于枹端,奈何无重将也?‎ ‎(节选自《尉缭子》)‎ ‎【注】 ①枹:鼓槌。‎ ‎(1)删削词语:                                    ‎ 关键词语:                                    ‎ 译文:                                    ‎ ‎                                    ‎ ‎(2)删削词语:                                    ‎ 关键词语:                                    ‎ 译文:                                    ‎ ‎                                    ‎ ‎[解析] (1)“夫”是发语词,“也”是语气词,皆可不译;“利”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利”,“臣妾”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臣妾”,这两个词均应意译;“盗”解释为“强盗”。(2)“之”是音节助词,“焉”为语气词,均可不译;关键是把“兵”“加”“亲”解释为“战争”“施加”“亲近、拥护”,这些词需意译的应意译。‎ ‎[答案] (1)删削词语:夫、也。‎ 关键词语:利、臣妾、盗。‎ 译文:杀害人家的父兄,掠夺人家的财物,奴役人家的子女,这些都是强盗的行为。‎ ‎(2)删削词语:之、焉。‎ 关键词语:兵、加、亲。‎ 译文:对于被讨伐的国家,要使农民不离开他们的土地,商人不离开他们的店铺,官吏不离开他们的官府。因为用兵的目的,只在于(惩罚祸首)一人,所以能不必经过流血战斗就可得到天下的拥护。‎ ‎【参考译文】‎ 凡是用兵,不要进攻没有过失的国家,不要杀害无辜的人。杀害人家的父兄,掠夺人家的财物,奴役人家的子女,这些都是强盗的行为。战争的目的,是平定暴乱、制止不义行为。对于被讨伐的国家,要使农民不离开他们的土地,商人不离开他们的店铺,‎ 15‎ 高考总复习 官吏不离开他们的官府。因为用兵的目的,只在于(惩罚祸首)一人,所以能不必经过流血战斗就可得到天下的拥护。将帅击鼓指挥军队,使 其在危难情况下与敌决战。当两军短兵相接的时候,如果指挥得当,就会建立功名;如果指挥不当,就会身死国亡。由此看来,国家的存亡安危,在于将帅的指挥是否得当,这怎能不使人重视将帅的作用呢?‎ 字诀5‎ ‎“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材,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奔丧。(1)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谥曰缪侯。汤下狱论。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域。即日引军分行,未至城三十里,止营。郅支单于 遣使问汉兵何以来,汤因让之:“我为单于远来,而至今无名王大人见将军受事者,何单于失客主之礼也!(2)兵来道远,人畜罢极,食度日尽,恐无以自还,愿与大臣审计策。”郅支单于怒,引兵攻,战不利,遁入城。汉兵围之。‎ ‎(节选自《汉书·陈汤传》)‎ ‎(1)增补词语:                                    ‎ 关键词语:                                    ‎ 译文:                                    ‎ ‎                                    ‎ ‎(2)增补词语:                                    ‎ 关键词语:                                    ‎ 译文:                                    ‎ ‎                                    ‎ ‎[解析] (1)“无循行”译为“没有遵守礼法的品行”;“选举”是古今异义词,译为“推荐、举荐”;“坐”是“获罪”的意思。(2)“罢”是“疲劳”的意思;“度”译为“估计”;“计策”译为“考虑策划”。‎ ‎[答案] (1)增补词语:(张勃)坐削户二百,会(张勃)薨。‎ 关键词语:无循行、选举、坐。‎ 译文:司隶上奏皇帝,弹劾陈汤没有遵守礼法的品行,张勃不按照真实情况举荐人才,(张勃)获罪,被削夺二百户食邑,恰好这时(张勃)死去,因而皇帝赐他“缪侯”的谥号。‎ ‎(2)增补词语:(我们的)兵来道远、愿(单于)与大臣审计策。‎ 15‎ 高考总复习 关键词语:罢、度、计策。‎ 译文:(我们的)军队远道而来,人马极其疲劳,粮草估计也将用完,恐怕不能自行还军了,希望(单于)同大臣审慎考虑策划。‎ ‎【参考译文】‎ 陈汤字子公,是山阳瑕丘人。从小喜欢读书,博学通达,擅长写文章。富平侯张勃与陈汤交好,认为他才能高超。初元二年,汉元帝下诏让列侯举荐茂材,张勃举荐了陈汤。陈汤等待升迁,父亲死了也不奔丧。司隶上奏皇帝,弹劾陈汤没有遵守礼法的品行,张勃不按照真实情况举荐人才,(张勃)获罪,被削夺二百户食邑,恰好这时(张勃)死去,因而皇帝赐他“缪侯”的谥号。陈汤下狱论罪。很久以后,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甘延寿一起出兵西域。当 天就带领军队分道前进,离城还有三十里,停下扎营。郅支单于派使者责问汉军为何而来,陈汤于是责备单于道:“我们为了单于远道而来,而到现在还没有有名的王侯大臣来见将军接受命令,为什么单于失去主人对待客人的礼仪呢!(我们的)军队远道而来,人马极其疲劳,粮草估计也将用完,恐怕不能自行还军了,希望(单于)同大臣审慎考虑策划。”郅支单于大怒,率领军队攻打汉军,作战不利,退入城中。汉兵包围了他们。‎ 字诀6‎ ‎“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如: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更衣”翻译成“上厕所”。‎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范升,字辩卿,代郡人也。九岁通《论语》《孝经》,及长,习《梁丘易》《老子》,教授后生。王莽大司空王邑辟升为议曹史。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①焉所呼天?方春岁首,而动发远役,藜藿不充,田荒不耕,谷价腾跃,斛至数千。(1)‎ 吏人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人也。如此,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矣。(2)升有一言,可以解天下倒县,免元元之急,不可书传,愿蒙引见,极陈所怀。”邑虽然其言,而竟不用。升称病乞身,邑不听,令乘传使上党。升遂与汉兵会,因留不还。‎ ‎(节选自《后汉书》)‎ ‎【注】 ①元元:指平民百姓。‎ 15‎ 高考总复习 ‎(1)变通词语:                                    ‎ 关键句式:                                    ‎ 译文:                                    ‎ ‎                                    ‎ ‎(2)变通词语:                                    ‎ 关键句式:                                    ‎ 译文:                                    ‎ ‎                                    ‎ ‎[解析] (1)“汤火”“帷帐”本指“热汤大火”和“居住的帐篷”,这里运用了比喻的说法,翻译时应该意译为“水深火热的境地”和“身边”;“非国家之人也”是判断句,要翻译成带“是”的句子。(2)“倒县”中的“县”为通假字,通“悬”,这里运用了比喻的说法,指“艰难的困境”;“愿蒙引见,极陈所怀”为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出省略的内容,“愿蒙(把我)引见(给皇上),(让我)极陈所怀”。‎ ‎[答案] (1)变通词语:汤火、帷帐。‎ 关键句式:“非国家之人也”(判断句)。‎ 译文:官吏百姓深陷水深火热的境地中,不再是国家的臣民。这样下去,那么青州、徐州的贼寇就在身边作乱了。‎ ‎(2)变通词语:倒县、元元。‎ 关键句式:“愿蒙引见,极陈所怀”(省略句)。‎ 译文: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天下人这艰难的困境,免去百姓的焦虑,不可用书信传递,希望您(把我)引见(给皇上),(让我)陈述我的想法。‎ ‎【参考译文】‎ 范升,字辩卿,代郡人。九岁通晓《论语》《孝经》,年长时,学习《梁丘易》《老子》,并教授后生学习。王莽的大司空王邑提拔范升做议曹史。当时王莽连续征兵,赋税繁多,范升于是向王邑提意见说:“现在天下的问题,比日月还明显,比雷霆还强烈,然而朝廷和国君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那么百姓到什么地方去乞求上天保佑呢?现在正是春天,而动员百姓远征,野草不能充饥,田荒无人耕种,谷价飞涨,每斛涨至数千。官吏百姓深陷水深火热的境 地中,不再是国家的臣民。这样下去,那么青州、徐州的贼寇就在身边作乱了。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天下人这艰难的困境,免去百姓的焦虑,不可用书信传递,希望您(把我)引见(给皇上),(让我)陈述我的想法。”王邑虽然认为范升的话有理,但始终不听从。范升称病请求退休,王邑不听,派他乘坐驿车出使上党。范升就与汉兵相会,于是留下来没有回去。‎ 15‎ 高考总复习 1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