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教案
[把握·历史脉络]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表现以及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四条知识主线: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奠定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成为我国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 市经济、货币流通、对外贸易及商业政策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第19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耕作技术——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创制耒耜:传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 2.刀耕火种:直到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水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 3.铁犁牛耕 (1)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形成。 (2)汉代牛耕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了一牛挽犁。 (3)唐代出现曲辕犁。 4.主要影响:农耕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土地制度——贫者无立锥之地 1.制度演革 (1)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北魏到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在受到严重破坏后被废弛。 (4)宋代以后:“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土地兼并情形更为严重。 2.历史影响 (1)古代社会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较少。 (2)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 (3)开明的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但最终都未能成功。 (三)赋役制度 1.赋税沉重 (1)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2)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力役沉重 (1)劳动者服事徭役,使许多大型土木工程得以成功营造。 (2)过度征发徭役,又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 3.主要影响: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四)水利事业 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2.汉代:关中农民还创造了一种“井渠”,王景带领人民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 3.隋唐至明清时期:我国劳动人民不断改进灌溉工具。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本类型 1.家庭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 2.田庄手工业:包括粮食等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3.官营手工业 (1)从汉武帝时代起,政府垄断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 (2)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3)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4)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5)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其劳动创造性自然也受到严重的束缚。 (二)主要成就 1.纺织业的发展 (1)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 (2)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4)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5)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 (6)明代:在作坊中出现了雇工。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先进的冶金技术 (1)先秦:冶铜业在西周时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春秋晚期出现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2)汉代: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 (3)南北朝:出现了灌钢法,用于制作兵器。 【名师指津】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辨析比较】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 农经济三者的关系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它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解历史】 对土地兼并问题的理解认识 【易错辨析】 官营手工业并不是在整个 封建社会都占据主导地位 (1)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名师点拨】 明代棉布取代麻、丝成 为人们主要衣料的原因 棉花种植面积广;棉布质优价廉、柔软舒适、保暖性能好;制棉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易于推广;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广。 【轻巧识记】 “一、二、三、三、四”归纳古代手工业发展 一个新因素:资本主义萌芽。 二大象征:丝绸、瓷器。 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三大行业:冶金业、制瓷业、纺织业。 四大特征:规模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思维延伸】 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 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条件 (1)政治条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2)经济条件:①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②农业动力革新的要求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 [答题术语]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使农民遭受沉重的压迫。土地兼并导致耕者无其田,往往激起民众暴动。 3.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 3.陶瓷业的成就 (1)先秦:主要是烧制陶器。 (2)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由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3)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4)宋代: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耀州窑等名窑闻名天下。 (5)清代:创制了粉彩瓷器工艺。,4.古代中国,官营、私营、家庭和田庄几种手工业形式并存。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私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 5.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始终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品。 1.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1)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阶段特征 南移的表现 南移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 ①随着南方人口增加,开荒增多, 先秦至秦汉时期:奠定基础条件 楚、吴、越等对江南有所开发。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土地逐渐熟化;②气候日益适宜农业生产(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与三个寒冷期基本吻合) 东晋南朝: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①北方战乱,经济破坏严重;②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③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④统治者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⑤南方自然地理条件优越(而北方气候逐渐变冷) 隋唐五代:开始并逐渐南移 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至唐朝后期,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扬州的经济地位超过长安和洛阳。“安史之乱”以后,形成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 ①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且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冲击中原农耕区;②隋朝大运河开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③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南宋:最终完成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农业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两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①北方战火蔓延,自然灾害频繁,农田水利失修,经济日渐衰败;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南方除农业外,纺织业发达,商业繁荣 明清:地位巩固 江南出现许多重要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①统治者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正确措施;②科技的发展,人民的勤劳;③宋元时期奠定的基础 总体特征 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或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多重影响 ①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②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③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清代三大移民浪潮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以来经过康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 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形成三股大的移民浪潮。 (1)闯关东:是指华北地区农民向东北三省移民的运动。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清初满人倾族入关,东北人口剧减,但清政府将东北视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地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 (2)走西口:即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蒙古地区从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多元化社会。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作为移民主体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而当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晋文化的特色。 (3)下南洋: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在下南洋的移民浪潮中,福建、广东人占据大多数,这与其地理、人文因素极有关系。大量的华人涌入东南亚后,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许多华人在侨居国从事商业活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收购当地土特产,销售该国货物,从而形成一个沟通中国与海外贸易的商业网络。另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华人从事手工业,从事农业、园艺和渔业的华侨人数也很多,他们同样在当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3.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由人丁到财产的标准转变 (1)中国古代重要的赋税制度 ①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②编户制度: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被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他们依据人口和资产向国家承担人口税、田租、徭役和兵役,国家对他们控制十分严格。 ③租调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曹操进驻冀州后颁行租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每亩土地征收田租谷四升,每户征收户调绢二匹、丝二斤。户调取代汉代沉重的人头税,对农民有好处,也有利于大族豪强庇荫佃客。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二石、调帛或布一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④租庸调制: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役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实行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⑤两税法:天宝年间(唐玄宗年号),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它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既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土地兼并不再受到限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正式废除。 ⑥“一条鞭法”: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纳银代役的规定,说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⑦“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康熙时进行局部试点,规定以1712年为界,今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雍正时期,在全国推行,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赋税。“摊丁入亩”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沿革的特点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 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 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君主专制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历代赋税改革虽短期内减轻了农民负担,但随后又增长到比改革进行前更高的水平,这一定律后被学者总结命名为“黄宗羲定律”。 提升点一 单列视点——小农经济的形成、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史料一 下图是某高三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 [论从史出] 史料一为图片史料,体现了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再到“唐代”三个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 史料二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摘自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T24 探究:(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春秋战国时期,推动农业耕作方式由集体耕作制向个体耕作制转变的主要因素。 [教你读史] 史料二中《吕氏春秋·上农》是战国末年吕不韦组织编写,由此可断定时间。史料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提示] 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史料三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史料四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探究:(2)根据史料三、四,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教你读史] 史料三信息“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体现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体生产。 史料四中“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说明农民徭役重;“百亩之收不过百石”说明农业产量低;“贫者无立锥之地”说明土地兼并严重。 史料三、四主要论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活、生产状况,从本质上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提示]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担负沉重的赋税徭役,土地兼并严重,具有脆弱性。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1.基本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 (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4)脆弱性:是一种规模小、水平低、具有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 (5)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6)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因素 (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 (3)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严重的自然灾害。 视角1 从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变化角度命题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反映出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高考命题往往运用图文材料命题。解题时注意从图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史实分析。 [对点1] (2017·兰州模拟)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刀耕火种 C.男耕女织 D.自给自足 解析:选A。根据材料“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刀耕火种是粗放型农业,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男耕女织强调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自给自足强调自足性,是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视角2 从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角度命题 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模式,具有精耕细作、自给自足、脆弱性等特点,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需要,但是从长远来看,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解题时需把材料置于特定历史背景下分析思考。 [对点2] (2017·淄博高三诊断)元代王祯《农书》描述曲辕犁:“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这说明曲辕犁( ) A.在元朝开始用于农业 B.只适合南方水田 C.使传统耕作技术成熟 D.变革了耕作方式 解析:选C。曲辕犁是唐朝发明并用于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曲辕犁虽然出现于长江下游一带,但是技术可以传播与交流,曲辕犁具有普遍适用性,“只”字表述太绝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可以看出曲辕犁使用的方便性,故C项正确;曲辕犁并没有改变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故D项错误。 视角3 从经济重心转移角度命题 中国古代具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区域经济发展及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特点及影响是命题的重点。解题时重点结合经济重心南移的阶段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对点3] (2017·湖南十三校高三联考)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解析:选D。题目中强调的是京杭运河对北宋朝廷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京杭运河是北宋朝廷的生命线,北方的京师依赖南方的粮食,故B项错误;京杭运河属于水利工程,不属于都城防御,故C项错误;北宋时,北方的京师依赖南方的粮食,表明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故D项正确。 提升点二 单列视点——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及特点 史料一 鲁人善织屦(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赤脚)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战国)韩非《韩非子·说林上》 [论从史出] 史料一表明私营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到外地谋生,体现了私营手工业的主要特点。与官营手工业为官府服务,由政府直接经营的特点不同,说明其服务对象和目的不同。 史料二 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营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营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范文澜《中国通史》 探究:(1)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有哪些特点?地位如何? (2)根据史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提示] (1)特点:主要服务于官府贵族,排斥市场流通,实行工匠服役集中生产,代表最高技术水平。地位:明朝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2)变化: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到完全废除匠籍;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影响: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客观上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教你读史] 史料二信息“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到“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实质说明了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的松弛, 这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史料三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论从史出] 史料三信息“匠有常主,计日受值”说明明代中后期,伴随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民营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形态及特点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通方式 劳动力 地 位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 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 无偿调用各类匠户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 私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 私营主雇工 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 农民自身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视角1 从古代手工业特点的角度命题 手工业类型的不同决定了其各具特点。命题人往往依据不同时代社会经济的具体表现,运用不同材料来考查。解题时需结合三种手工业类型的特点来分析。 [对点1] 西汉时期,先前大量使用的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制兵器取代,退出历史舞台。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 ) A.经济发展导致铸币铜料紧缺 B.农耕工具革新推动兵器革新 C.火药应用改变传统战争样式 D.铁业官营促进冶铸技术进步 解析:选D。据材料“西汉时期,先前大量使用的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制兵器取代,退出历史舞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铁业官营促进冶铸技术进步,故D项正确。 视角2 从文明史观角度命题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冶金、纺织、制瓷等领域创造了极高的文明成就。解题时需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把握纺织业、陶瓷业和冶铁业分布状况及成就。 [对点2] (2017·淄博模拟)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 B.农业生产地位降低 C.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 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解析:选C。材料“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说明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故C项正确;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A项错误;“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说明农业生产在该地占重要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手工业状况,没有体现商业,故D项错误。 提升点三 综合视点——古代农业和手工业 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认识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特征,是封建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开创了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辉煌。小农经济一直是历年高考关注的热点问题,复习备考时,一要从文明史观角度,注意小农经济“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等方面的基本特点,认识其对整个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小农的兴衰与国家政策的调整等知识。二要关注官营、私营手工业发展态势变化及原因、以“一带一路”的相关史料考查中外交流,注意借助史料分析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与影响等。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 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3.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突出却未能导致技术革命的原因 (1)古代中国手工业规模小,自然经济占主导,社会需求不大,缺乏革新工具的动力和社会基础。 (2)代表当时手工业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的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使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3)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 (4)统治者往往对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 [针对训练] (2017·益阳高三调研)铜矿开采在明代属政府管辖,民间开采须经官府批准,并缴纳一定实物。明代后期,民间铜矿产量大大超过朝廷,据嘉靖年间记载,朝廷铸币铜不够,“照例行户部买办”。这一现象表明明代( ) A.政府重农又重商 B.民间铸造技术高于朝廷 C.生产技术进步税费低 D.铜矿开采政府亏本民间盈利 解析:选C。明代依然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故B项错误;题干中“照例行户部买办”表现出民间铜矿产量很高,连政府也要到民间采购,从而说明开采铜矿的生产技术进步,民间开矿需要向政府上缴的税费较低,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政府、民间开采铜矿的盈亏状况,故D项错误。 [随堂演练] 一、选择题 1.(2017·眉山模拟)关于我国农业,《孟子·梁惠王上》中有“深耕易耨”之说;在《荀子·富国篇》中也有“多粪肥田”“长斗石,取上种”等说法。这些记载反映出战国时期( )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C.农业主体地位的形成 D.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解析:选A。“深耕易耨”强调农业生产中翻土和锄草环节,“多粪肥田”强调农田施肥,“长斗石,取上种”是说要增加粮食的产量,必须选取上等品种,综合来说都是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故A项正确。 2.(2017·长春模拟)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 A.减少犁耕依赖 B.经营更趋市场化 C.注重精耕细作 D.生产日趋专业化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中的投资均是与农耕密切相关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3.(2017·赤峰模拟)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亿-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B.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C.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D.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解析:选D。边际土地的开发是由于人口增长太快,在农业科技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但我国古代人口并不是持续增长的,而且人口增长不是开发边际土地的根源,只能是重要的直接原因,所以A项错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才是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C项错误。B项“经济发展停滞”说法错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农业科技水平低下,故选D项。 4.(2017·河池模拟)战国时,郑国在秦国修好郑国渠后,使秦国关中变为沃野, 秦国日益昌盛,逐渐统一六国。这表明( ) A.秦国完成统一主要靠兴修水利 B.兴修水利有助于实现国家富强 C.郑国在秦统一过程中应记首功 D.当时各国都比较重视兴修水利 解析:选B。兴修水利有利于发展农业,增强国力,但不是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修好郑国渠后,使秦国关中变为沃野,秦国日益昌盛”,说明兴修水利有助于实现国家富强,故B项正确;作为间谍的郑国客观上有功于秦统一,但肯定不是“记首功”,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当时各国”,故D项错误。 5.(2017·临沂期中)中国古代的都城往往聚集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手工业以技术密集和产品精良为特色。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 A.民间市场狭窄 B.官营手工业垄断 C.统治阶级需要 D.都城具有吸引力 解析:选C。官营手工业为统治阶级服务,大都分布在都城和城市中,其分布特点即可反映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故选C项。 6.汉朝桑弘羊说:“家人有宝器,尚函匣而藏之,况人主之山海乎?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由此可知桑弘羊主张(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工商官营,反对豪民并兼 D.巩固统治,关注民生 解析:选C。材料主要讲汉朝桑弘羊反对废除盐铁官营政策,故选C项。“自由放任”“重农”“关注民生”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A、B、D三项。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 材料二 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解字》:钧,三十斤也),文采千匹,苔布皮革千石。 ——《汉书·货殖传》 材料三 及汉通西域,中国的丝绸,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中国的商人,并因此而有“丝绸人”之称。 ——翦伯赞《秦汉史》 (1)据材料一,指出“三服官”和“东西织室”的手工业类型,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 (2)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 (3)有观点认为:女性是汉代纺织业的主要劳动力,但“女性的劳动成果却被想当然地排除在经济学家的价值计算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概括官营手工业的特点;第(2)问应注意从产品交易量、质量、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三个方面说明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第(3)问应结合设问从“男耕女织”等传统观念方面去分析。 答案:(1)类型:官营手工业。特点: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 (2)产品交易量大;质量高;纺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 (3)原因:以“男耕女织”为基本特征的自然经济长期存在;纺织业是农业的补充;传统的价值计算方法往往忽视女性;计算女性劳动成果缺少必要的数据;男尊女卑思想。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石家庄高三调研)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这说明当时淖沱河流域( ) 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 C.“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 解析:选A。材料所说“迄今六千年左右”,此时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农业手工业有了一定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不仅反映了种植经济,陶蚕蛹的发掘也反映了手工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原始社会时期“男耕女织”并未形成,故C项错误;原始社会时期农业尚未发展到精耕细作,故D项错误。 2.(2017·佛山高三期末)商王朝的重大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通常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其中牛骨使用最多,用龟甲的较少。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生产活动中普遍使用牛,牛骨充足 B.作为书写材料,使用牛骨较龟甲便利 C.商王朝并不重视农业,大量宰杀耕牛 D.游牧和畜牧是重要的生产方式,牛骨头数量多 解析:选D。汉代才开始逐渐普及牛耕,不是题干的商朝,故A项错误;牛骨比龟甲更加沉重,而不是便利,故B项错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故C项错误;商朝时期青铜农具很少使用,铁农具还没有出现,农业生产主要使用石质、木质、骨质工具,生产力低下,人们生活对游牧和畜牧依赖较多,故D项正确。 3.(2017·宝鸡高三质检)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春秋战国时期, 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 B.家长制受到挑战 C.公民意识增强 D.中央集权的削弱 解析:选A。题目中显示了“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表明个体的小农经济兴起,男耕女织的个体家庭成为生产单位,故A项正确;“自我意识和家庭的观念”不是说家长制受到了挑战,故B项错误;题目中是说个体小农经济,不是说公民意识增强,故C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提到中央集权的削弱,故D项错误。 4.(2017·威海高三检测)《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这种生产体现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因地制宜 解析:选B。材料中没有体现“男耕女织”的生产特点,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种植五谷、树桑、种菜及养家畜等,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特点,故B项正确;精耕细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因地制宜的特点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 5.(2017·宿州高三质检)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耕牛的极度缺少 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冶铁技术的落后 D.小农经济的局限 解析:选D。秦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且材料也不能体现耕牛缺少,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落后封闭,导致农具更新速度滞后,古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很难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故D项正确。 6.(2017·德州模拟)《后汉书》卷七十六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陡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材料旨在说明( ) A.兴修水利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使用曲辕犁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 D.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 解析:选B。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东晋时期,完成于南宋,王景是东汉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得出材料重在强调采用犁耕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曲辕犁是唐朝出现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盐铁官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7.(2017·泰州模拟)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 355 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 750 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 095 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解析:选B。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表格数据反映出当时人均土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需要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促使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D项出现在汉代,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8.(2017·汕头高三质检)唐代中叶以前,人们讲地理、论食货必首推关中地区的情况;明末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在篇幅上华北、江南地区居多,浙江、广东、四川、湖广次之。这种变化集中反映了( ) A.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B.关中地区经济的衰落 C.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 D.进步思潮影响力扩大 解析:选C。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南方地区的经济实力上升,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北方地区尤其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 9.(2017·潍坊高三检测)“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分工过细 B.利益内耗 C.管理僵化 D.外部竞争 解析:选B。利益内耗指在官营手工业下,分工过细,导致代理链拉长,管理成本增加,最终导致利益内耗增加,成为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故B项正确。 10.(2017·武汉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 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解析:选B。材料并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发展如何,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故A项错误;庄园中的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形成竞争,以获取利润,有利于民间手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庄园经济是为了满足庄园的需要,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故C项错误;庄园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只是“时有发生”,远不能达到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的程度,故D项错误。 11.下列面向市场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 A.唐代的家庭手工业 B.宋代景德镇的官窑 C.明代私营纺织机房 D.清代江南制造总局 解析:选C。唐代的家庭手工业主要是自给自足,故A项错误;宋代景德镇的官窑是官营手工业,没有面向市场,故B项错误;明代私营纺织机房,产品面向市场,故C项正确;清代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军事企业,没有面向市场,故D项错误。 12.(2017·赣州高三摸底)据明朝万历《华州志》记载,陕西华州“郡之柳子镇,有千家铁匠,作刀剑剪斧之用,天下士大夫所共索,以为转相赠予者”。这表明华州柳子镇( ) A.铁业全行业资本主义萌芽 B.家庭手工业技术高超 C.冶铁开始采用机械化生产 D.铁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解析:选D。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征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以家庭使用为主,从“作刀剑剪斧之用,天下士大夫所共索,以为转相赠予者”,可知是私营手工业,故B项错误;机械化生产出现于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错误;从“郡之柳子镇,有千家铁匠”,可知冶铁业繁荣,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后期起,古老的骆驼商道有了一条对等的海路。瓷器成为新途径的首选,方便、大宗、价值又高,能提高船东的利润。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比例均衡、形态流动、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文化孤芳的排外心理。元朝青花瓷的诞生是泉州穆斯林商贾和景德镇窑主共同推动的,接纳了西南亚地区(中东)的传统审美价值。明朝青花瓷工艺改进并流行。清初,珐琅彩进入中国,使瓷器用色逐渐涵盖彩虹的所有缤纷。 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和商人频繁往来于欧洲与中国,世界开始聚焦中国。耶稣会士的中国报告和以拉丁文翻译的儒家经典,陆续在法国出版,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中国瓷器的造型风格、优良质地及瓷器上的图案花式和绘画深受欧洲人喜爱,欧洲各国作坊加以仿造。1769年,英国玮致伍德建立陶厂,此后引进机器生产,并采用新式转印技术。他不仅采用景德镇的精密分工制度,还推出创新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商业经营事项,如市场调查、报纸广告等。 18世纪中期后,熟悉中国的欧洲商人开始反驳耶稣会士描述的理想化形象,指出中国的官吏腐败衰弱的一面。西方知识分子很快转而反对中国,觉得不该把它视为西方社会的榜样;同样的,欧洲人也停止把中国瓷当成典范。18世纪末,欧洲瓷业将中国瓷器逐出国际市场,这与中国在世界事务上划时代的衰退同步进行,也与西方势力上升、前进成为全球重心的时序相互对应。 ——摘编自罗伯特·芬雷《青花瓷的故事——中国 瓷的时代》、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从唐朝至清朝中国瓷器业发展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命运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该变化的原因。(15分) 解析:(1)根据材料“瓷器成为新途径的首选”可知,瓷器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根据材料“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接纳了西南亚地区(中东)的传统审美价值”可知,瓷器与外国文化紧密相连;根据材料“图案花式和绘画深受欧洲人喜爱,欧洲各国作坊加以仿造”可知,影响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根据材料“将中国瓷器逐出国际市场,这与中国在世界事务上划时代的衰退同步进行”可知,瓷器业与中国的国力衰退有关。(2)第一小问变化,阅读材料可知,古代中国的瓷器深受欧洲的欢迎,到了近代,中国瓷器逐渐退出国际市场;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抓住“17-18世纪”,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经历工业革命,国力蒸蒸日上,而中国不改进技术、政治腐朽,瓷器随中国国力的衰弱退出世界舞台。 答案:(1)特点:瓷器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具有时代特色;瓷器工艺演进与中外文化技术交流密切关联;影响了欧洲瓷业发展和欧洲文化;后来衰落,其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国运的兴衰。 (2)变化:由被欧洲仰赖到被逐出欧洲市场;由被欧洲追捧到被冷落等。 原因:欧洲作坊大量仿造瓷器;工业革命后欧洲制瓷业的生产技术、组织管理和商业运行均有革新;欧洲对中国认识发生变化;明清以后,中国瓷器业虽有工艺发展,但没有出现革命性变化等。 14.(2017·福州高三质检)阅读以下材料,从中提取两项有关汉、唐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汉代灌区分布示意图 《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 工程类别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灌溉 98 29 23 938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汉代图和唐代表格可知汉、唐时期水利灌溉事业不断发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农耕经济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事业,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其次,据材料汉代图可知汉代的灌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材料唐代表格可知唐代在中唐以后长江以南的灌溉工程数量大幅增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汉到唐随着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再次,根据唐代表格可知,中唐前后江北和江南灌溉工程数量变化对比明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唐以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灌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中期以后江南的灌溉工程数量大幅增长。 说明:从汉到唐随着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示例二:信息:从汉到唐灌溉水利事业不断发展。 说明:农耕经济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事业,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示例三:信息:中唐前后江北和江南灌溉工程数量变化对比明显。 说明:中唐以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