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人音版社第10册第五课《铃儿响叮当》 教案 一、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 “××× | ××× | ×××.× | ×- |”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 | ×××× | ×- |”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纸杯节奏及声势律动,强化学生对弱起小节及附点八分音符的学习与感知。 2、过程与方法:以讲授与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改变机械训练音乐技能,把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在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智慧等因素紧密结合,通过体验、比 较、探究、合作等方式和过程来完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风趣的情绪生动的演唱歌曲,并能用声势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难点:1、纸杯节奏、声势律动与歌曲的结合 2、竖笛的二声部吹奏。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竖笛、纸杯。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①.师生问好。②.竖笛训练 ③.发声练习。 2、导入新课。 师提问“想到冬天你能想到哪些歌曲?”生自由回答。 师进一步引导“提到冬天的节日—圣诞节你能想到哪首歌曲?” 揭示课题——《铃儿响叮当》 3、新授 ①.初听,感受歌曲情绪想象画面,师简介歌曲。 ②.再听,师加入律动,生观察老师动作。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为歌曲配上的律动动作,然后看看你能记住哪几个动作呢?” 学生观察完毕后师找学生模仿出刚才的律动动作,展示图片,师生共同做一次。 ③. 第三次听,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师生共同加入律动动作完成一次。 ④ 加入音高, 师:“ 同学们老师,刚刚做的这几种动作你熟悉吗?” 生:“是科尔文手势” 师:“那好,现在让我们来唱出这些音吧。” 展示曲谱,先加入科尔文手势读出唱名。然后模唱曲谱 ⑤.加入竖笛 先集体吹奏高声部,然后集体吹奏低声部,最后二声部合奏。师进行适当指导解决难点。 ⑥.学唱 1听音频范唱,师生默唱。 2生第一次唱 师指导 。师:“通过同学们的口型,老师已经看出来,大家基本上都能够会唱了。因为这首歌曲的旋律我们太熟悉了对不对,但是节奏不够准确,现在我们一起按照节奏来朗读一遍歌词吧。 3 跟伴奏音乐,按节奏朗读歌词同时加入律动 4师范唱 “接下来老师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同时请同学们思考老师唱得与大家唱的有哪些不同呢?” 生:“老师是带着欢快的情绪在歌唱的。” “老师一直面带微笑。” 师:“非常好,那让我们带着这种欢快的情绪,面带微笑地跟老师再来演唱一遍歌曲吧。” 5生第二次唱,纠错指导。 5.师生齐唱。 6改律动为纸杯节奏。师示范纸杯节奏、展示图片,生模仿练习,小组合作将纸杯节奏带入歌曲。(小组合作时师在旁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7 小组展示,展示完毕进行评价(自评和互评) 四、活动创编 1.师组织多种形式进行歌曲表演。一部分同学打击纸杯乐器、一部分同学加入律动动作、一部分同学吹奏竖笛、一部分同学演唱歌曲,同时师进行钢琴伴奏。 热热闹闹的共同表现歌曲,将课堂推向高潮。 2.课外欣赏,欣赏合唱版《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五、 课堂小结。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这么快,老师觉得同学们唱的歌声很美妙,表演的也很精彩! 今年的圣诞节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