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20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Ⅰ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 课标要求 】 1. 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 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 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 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 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 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 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 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 判能力。 4.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 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 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5.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 自己的阅读感受。 6.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 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 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 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 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7.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 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 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8. 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 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 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 五部以上 ) 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 150 万字。 9. 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 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10. 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 处理信息。 现代文阅读 Ⅰ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向 分析 1. 命题材料丰富,蕴含深刻的文化、人文价值。多从阐释文化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介绍民间艺术等方面选取文本。文本多为人文社科类文章,内容有极为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极强的历史厚重感。 2021 年是广东的新高考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山东、海南模拟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国卷的命题趋向。新高考题型题量为三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以山东新高考模拟卷为例,三个选择题与历年来论述类文本的题型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第 1 、 2 小题是对原来论述类文本第 1 、 3 小题的继承,而第 3 小题是对原来论述类文本第 2 小题的发展。两个问答题中,第一个考查论证方式的特点;第二个是开放性试题,可以回答 “ 是 ” ,也可以回答 “ 否 ” ,关键要自圆其说,有根有据。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 2018 年和 2019 年新课标卷的考查热点。 3. 论述类文本考查的常见类型: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 题型 分布 新高考卷考查形式为 3 道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分值 9 分;两道简答题分别是 4 分, 6 分。 命题探究 高考演练 一、 (2020 年山东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 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 1 ~ 5 题。 材料一: 《 流浪地球 》 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 《 三体 》 的热销,刘 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 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 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作者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 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 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 “ 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 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 一直 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 优势 ” ,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 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 性 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 品的科幻的平衡 ” ,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 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 “ 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 …… 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 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 ” ,却又话锋一转,表示 “ 这种笔 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 风靡世界 ”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 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 摘编自冰村 《 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 )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 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 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 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 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 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 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 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 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 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 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 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 过于粗陋,即便是 《 三体 》 ,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 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 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 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 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 …… 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 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 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 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 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 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 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 的来划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 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 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 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 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 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 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 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 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 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 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 摘编自王峰 《 科幻小说何须在意 “ 文学性 ” ? 》 ) 材料三: 科幻小说是姓 “ 科”还是姓“ 文 ” 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 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侦探小说是侦探 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 说,不等于科学技术。科幻小说当然姓 “ 文”,是将科学想象 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 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 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 被打破,现实和虚拟交 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 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 三体 》 的第一部 《 地球往事 》 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 二部 《 黑暗森林 》 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 体;到了第三部 《 死神永生 》 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 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 回式的叙事结构。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 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 摘编自汤哲声 《 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 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 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 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 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 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 D. 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 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 文 学性 ” 。 解析: A 项,“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错误。结合“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 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 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 《 三体 》 ,在人物设置 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分析,“无暇”错 误。 B 项,“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错误。结合 “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 …… 在这些或恢 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 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分 析,“较为随意”错误。 C 项,“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 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于文无据,材料二并未指 出这一点。故选 D 。 答案: D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 中,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 B.《 三体 》 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 读者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来看待它。 C. 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 验,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 D. “ 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 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解析: C 项,“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 种体验”错误。结合“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 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 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分析, 原文并没有把两者进行比较。故选 C 。 答案: C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 A. “ 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 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B. “ 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 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 C. “ 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 中加进自己的天才臆测。” D. “ 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 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解析: 材料二论述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 说欠缺文学性,同时指出不应该把文学性固化,原有的文学性 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 B 项可以论证这一点,故选 B 。 答案: B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案: ①以设问开篇,引发读者兴趣。②采用辩驳的论证 结构,先立再驳。③论证中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 引证法、对比法等。 5. 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 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 读。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概括。 结合“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 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 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每一 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 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 入结构因素的解释”“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 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 学性的欠缺”“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 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 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等分析概括。 答案: 不合理。①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在细节设置和 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 为心理的。②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③科幻 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 ④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 二、 (2020 届海南新高考平行模拟卷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 ~ 5 题。 材料一: 鲁迅先生曾说: “ 《 红楼梦 》 的要 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 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 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 ‘ 真’的人物。”据此创 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其 显著特征有三 —— 特征一: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 《 红楼梦 》 女性 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 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 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特征二: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 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 类的女性样板,而是一群 “ 小才、微善”“或情或痴”的寻常 “异样女子”,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 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 的美。 特征三: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小才, 有种种;微善,有种种;真性情,更有种种。单以真性情而论, 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有 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 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重合, 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这种女子或 活得洒脱 ( 如湘云、芳官等 ) ,或心智锐敏 ( 如黛玉、龄官 ) ,或性 格刚烈 ( 如直面戕害的鸳鸯、尤三姐等 ) ,是古已有之的“不 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 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是对儒家 “ 修 己安人 ”“ 和而不流”等积极内涵的认同与 实践。这种女子大 都活得安详 ( 如李纨、麝月等 ) ,待人谦和 ( 如薛宝钗、花袭人等 ) , 且品行坚韧 ( 首推平儿,还有薛宝钗 ) ,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 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 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 摘编自刘敬圻 《〈 红楼梦 〉 的女性观与男性观 》 ) 材料二: 薛宝钗是一位 “ 冷人”。曹雪 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 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 “ 冷香丸” 的药。 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 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 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 正是热的表现。 “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 毒。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 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 故。 “ 冷香丸”的意义,是解热毒的意义,也是治疗内外分裂 的意义。 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我倒很欣赏胡菊人 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 同情。 他说: “ 这药丸 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 ”薛 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毕竟 是个青春少女。她 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但她接受了 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用 “ 冷 香丸 ” 来化解自己的内热。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 ,她竟然把 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需要药治。林黛玉的悲剧固然是 悲剧,但她毕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表露过、宣泄过, 任自己的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 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 真情真性的世界。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她 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 理念埋葬掉的。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 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 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 人先生称之为 “ 大悲剧”。 以往的评 “ 红”者站 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 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 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 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 “ 冷人”面具 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 ( 摘编自刘再复 《 红楼人三十种解读 》 ) 材料三: 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 “ 奸 ” 。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说宝钗“孜孜以求的是‘甜如蜜’的 小 人之交。她常常给人送东西,有时是有一定同情心的善行。 但我们应看到,她的动机是复杂的。首先是求得美名,目的是 邀时誉,笼络人心 ” 。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 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 为此耍了阴谋 —— 移祸黛玉。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但读 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实事 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则不 难发现,指斥其 “ 奸”过于严苛。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 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 她。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 “ 一则宝玉不便,二则 黛玉嫌疑 ” ,她便抽身回来。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 忌之念。接着 见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 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宝钗 认为 “ 奸淫狗盗”,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 但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人们情急之 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关。宝钗当时就是为 找黛玉而来,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毕竟,处 境窘急,脱口而出,情有可原。 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 “ 纵然有这样大气, 也不过是个糊 涂人,也不为可惜 ” ,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 度。但说她将自己两套 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 黛玉,实在有失偏颇。因为黛玉 “ 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 是王夫人所说,且宝钗历来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 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 不大讲究,所以在姨妈精神上 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 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 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因为人们为了安慰 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 表她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断言其 “ 奸”,并 无铁证。 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 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 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 ( 摘编自周思源 《 探秘集 》 )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红楼女子之美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 一项是 ( ) A. 各美其美。 B. 美得适度。 C. 都兼具任情之美与 中和之美。 D. 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 解析: C 项,“都兼具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错误,材料 一第四段说的是“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 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 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并非“兼具”。故选 C 。 答案: C 2. 根据材料二,下列与“冷香丸”有关的说法,不符合原 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曹雪芹创造出以“冷香丸”治疗宝钗的“热毒”,是一 种精彩的写法。 B. “ 冷香丸”所解“热毒”,“病症”之一是追求功名, 之二是为人端庄。 C. 有人认为,“冷香丸”有治疗内热外冷分裂性格的意义, 对宝钗有益。 D. 有人认为,“冷香丸”是压制生命活力扭曲真实心性的, 对宝钗有害。 解析: B 项,“‘冷香丸’所解‘热毒’,‘病症’ …… 之二是为人端庄”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可知“为人端庄” 是“冷”的表现。故选 B 。 答案: B 3. 根据材料三,下列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中,与文意 不符的一项是 ( ) A. 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 可见她不存妒忌。 B. 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 急之下的正常反应。 C. 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 不是为了贬损黛玉。 D. 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 人,而不是讨好人。 解析: D 项,“ …… 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错误, 材料三倒数第二段说的是“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故选 D 。 答案: D 4. 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请综合 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 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三则材料,圈出对 宝钗评价的角 度,再分点进行概括。如材料一“ 《 红楼梦 》 的 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 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 ‘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 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这是创作原则方面的原因;如材料二 “ 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 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 者。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 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 面对邪恶社会的人”,这是读者立场角度的原因;材料三“曹 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 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 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这是写作手法方面的原因。 答案: ①从创作原则看, 《 红楼梦 》 是要塑造“真的人 物”,人物形象不单一、单薄。②从读者角度看,读者选取的 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 ③从写作手法看, 《 红楼梦 》 运用了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 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 5. 人物的复杂性是指文学作品中某个人物形象有丰富的释 读和评价的可能,上面材料中所分析的宝钗就是一个复杂性人 物。请从 《 红楼梦 》《 呐喊 》《 边城 》《 老人与海 》《 平凡的 世界 》 《 红岩 》 这六部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 ( 宝钗除外 ) ,结合 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复杂性的理解。 答案: 示例一: 《 边城 》 中 的女主角翠翠具有复杂的性格, 既善良、纯粹,同时又勇敢、有主见。十五岁的翠翠乖巧懂事, 疼爱爷爷;然而当她面对权势人家的大佬和二佬同时对她的倾 心,她却听从爷爷的主意,拒绝了大佬。而当爷爷死去,翠翠 面对她的心上人二佬却十分冷漠,似乎是怪罪他曾经对爷爷的 “不敬”。可见她十分有主见,不完全是旧时代的“乖女孩”, 人物更多面化。 示例二: 《 呐喊 》 中的孔乙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人物。鲁迅 所言的“不幸”与“不争”在他的身上得以很好地体现。一方 面他身为读书人,坚持穿长衫站着喝酒,把茴香豆分给孩子, 是一个善良的读书人,最后却被打断腿,也并未被人挂念,只 落个“大概已经死了”的“不幸”结局;另一方面,他十分迂 腐,好吃懒做,故步自封,自许读书人而一味维护“面子”, 拿“读书人的事”当幌子麻痹自己,不思进取,可谓“不争”。 由此观之,孔乙己是个让人既批判又同情的人物。 示例三: 《 红楼梦 》 中林黛玉的复杂,体现在她“柔”与 “刚”的矛盾性上。她的“柔”是明显地体现在她的外貌中的,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她成日的泪也表现了她的“柔”;她 的“刚”体现在她内里的品格中,她自恃才高,勇于反抗,坦 诚率性,不屑于做虚伪的掩饰,她是以“刚”的姿态面对这个 虚伪的世界。所以在对她两极分化的评价中,既有“古今奇女 子”的赞扬,又有“空有才情,其余不足取”的贬斥。 【 知识储备 】 一、熟悉 6 大命题手段 在高考中,要想准确确定选项,首先要了解命题者设置干 扰项常用的 6 种手段,这样,便于在解题时去定位比对的关键 区域和核心信息。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的 6 大手段如下表: 1. 删 ( 删减 ) 删除句子中的部分词语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 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意 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 容的曲解。 2. 添 ( 添加 ) 添加定语、状语、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造成 偷换概念或对原文内容的曲解等现象。 3. 调 ( 调换 )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从而改变句意, 会造成因果颠倒、主客颠倒、混淆条件等现象。 4. 改 ( 改变 ) 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曲解文意的情况;改变肯定与否定、现象与本质 等,造成部分涵盖整体、整体代替局部、现实代 替猜测等情况。 5. 漏 ( 遗漏 )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 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 种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 凑 ( 拼凑 )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 ( 或句子 ) 杂糅或胡 拼乱凑、东拉西扯、望文 生义、无中生有、随意 组合来干扰判断。 ( 续表 ) 二、明辨 7 大命题陷阱 了解了命题者设置干扰项的手段,还要掌握命题设错规律, 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识破错误选 项的陷阱,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会 在以下 7 个方面设置陷阱: 命题陷阱 类型解读 选项特征 1. 偷换概念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 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 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 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 ( 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 ) 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 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 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 回事。 选项句与原文中的句子 往往相差很少。有时增 加、减少一两个词语;有 时甚至是增减了“的” “ 了”等虚词;或者换 了一个相近的词语或句 子而改变了意思。 命题陷阱 类型解读 选项特征 2. 无中生有 指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 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此 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 纯属命题者故意迷惑考生的。 (1) 选项句的意思往往和 文章的整体意思相近,但 在文章中找不到具体依 据; (2) 选项句中的几个词 在原文中都有,但在原文 的不同位置。 3. 张冠李戴 把甲的观点、发现、发明说成 乙的观点、发现、发明。 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 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 项中出现类似“ ×× 的 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 注意是否有此类情况。 ( 续表 ) 命题陷阱 类型解读 选项特征 4. 以偏概全 ( 混淆范围 或程度 )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故意增删、 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 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 指以部分代整体 ( 或相反 ) 、以 个别代一般 ( 或相反 ) 、以特殊 代普遍 ( 或相反 ) 等,从而使考 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选项句有一些关键词,如: (1) 表数量多少的词语 ( 少 数、部分、几个、大多数 等 ) ; (2) 表范围大小的词 语 ( 凡、全、都、所有、 部分等 ) ; (3) 表程度轻重 的词语 ( 特别、十分、稍 微 等 ) ; (4) 表频率高低的 词语 ( 通常、总是、有时、 偶尔等 ) 。 ( 续表 ) 命题陷阱 类型解读 选项特征 5. 混淆时态 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 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 成既成事实。主要是指已然与 未然、或然与必然。“已然” 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 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 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 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 述为“既成事实”。“或然” 是“可能是”,转述为“必然 是”,也可能反之。 选项句中有一些关键词, 如:已经、曾经、过去、 现在、目前、将要、尚未、 之前、之后、一定、必将、 可能、估计、如果、未必、 完成、成功等。 ( 续表 ) 命题陷阱 类型解读 选项特征 6. 因果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 “ 因 ” 错断为 “ 果 ” , “ 果 ” 错断 为 “ 因 ” ,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选项句与原文相似,需注意: (1) 选项句中的 “ 因 ” 与 “ 果 ” 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 (2) 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就只要等。 7. 混淆是非 即肯定和否定颠倒。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选项句中往往会出现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有、没、无、无非、拒绝、妨碍等。 ( 续表 ) 考点一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解题指津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四个步骤 1. “ 投石探波 ” 定区间 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在原文中找到被考查的概念最先出 现的位置,以此为圆心,上下查找,确定信息区间。信息一般 集中在一个段落或一个段落的某个信息区间,这个段落多数出 现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但有的也分散在不同的段落。 2. 文题对比细排除 找到各个选项与原文对应的文字,一一比照。一是比照选 项与原文所阐释的角度是否一致,如:原文说的是原因,选项 变为结果;二是比照说法,看说法是否改变,若改变了,应判 断是语言形式的变化还是语意的变化。 3. 识破干扰保准确 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会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陷阱来干扰考 生,了解了这些干扰手段,就便于快速判断对错。常见的干扰 手段有断章取义、强加因果、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主次不分、 无中生有、夸大缩小、说法绝对、曲解原意等。 4. 标志词语助判断 利用文中一些标志性词语解读文本,可极大地帮助学生作 出正确判断。标志性词语主要有角度性标志语、结构性标志语 和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①角度性标志语 —— “ 角 度”是指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如 “为什么、怎么样、如何、认为”等,即使有时没有这些语句, 也可以根据句子、层次、段落等内 容来概括,且题干、选项也 会有所体现。②结构性标志语 —— 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 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次、此 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 这种情况下、也、同时、因此、总之、由此看来、综上所述” 等。③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如“更加、主要、所 有、特别、可能”等。 典题示例 (2018 年天津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后面的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 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 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 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 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 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 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 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 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 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载体。因此,信 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 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 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 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 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 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 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 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 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 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 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 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 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 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 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 活,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 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 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 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 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 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 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 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 节选自张志宏 《 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 》 , 有删改 ) 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 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 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B. 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 运动状态的属性。 C. 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 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 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 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剖析: C 项,曲 解文意, “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化,该题的设题区域在第三段,文中的表 述是 “ 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 沟通 …… 信 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 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 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 ,由“这种关系在信息化 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可知,“始终不会动 摇”一说错误。 答案: C [ 题型对练一 ] (2017 年山东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后面的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 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 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 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 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描 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 庄子 · 秋水 》 篇中,庄子看 见鱼儿 “ 出游从 容 ”,于是把自己在出 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 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 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 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 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 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 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 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 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 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 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 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 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 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 ( 自然、 社会、艺术中的事物 ) 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 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 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 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 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 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 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 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 “ 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 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 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 “ 内模仿”。 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 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 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 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 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 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 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 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 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 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 “ 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 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 无限。 ( 节选自童庆炳 《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 》 ,有删改 ) 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庄子 · 秋水 》 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 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 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 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 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 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 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 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 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 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 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解析: C 项,“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 价值”属于无中生有。由原文第二段中“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 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及第三段中“所欣赏并为 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并且在对 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可知,“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 审美价值”是错误的。故选 C 。 答案: C 考点二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解题指津 明确五方面,做好句意理解题 1. 析结构 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需要分析其结构进 而来理解其含意。 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 层层推进,这样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了。 2. 抓关键 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其含意主要是通过一些关键词显现 的。关键词是指能体现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中心概念的词语。 我们只有把句子中关键词的含义分析透彻,才能推知全句,甚 至全段的意思。 3. 辨语境 一般来说,句子与句子是相互关联的,句子之间的关系有 指代、总分、说明、扩展、比较等。对这样的句子,我们可以 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特定 含意。 4. 论目的 重要句子往往有其表意目的,或表明全文主旨,或彰显文 章的结构,或表达作者的情感,或引出行文线索。对这些句子, 还应从其表意目的的角度发掘其含意。 5. 明修辞 有些重要句子会用到一些修辞手法。对这些句子,可以从 分析修辞手法入手来透视其深层含意,有时还需要结合文章的 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典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 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 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 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 中寻找自我。 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着会被永远拒之门外。 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 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 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 一样。辛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 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 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 时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 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 终过时,这是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 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 因而被滥用的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 建筑仍在和我们对话,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 们自己的,但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 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 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 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 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了解如何使用传统建筑语 言的过渡期被硬生生地打断了。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 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建筑价值的转变既不是机械的,也 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 —— 它是一个文化的选 择。 ( 节选自莱昂 · 克里尔 《 社会建筑 》 ) 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 的一项是 ( ) A. 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 停止过。 B. 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 找自我。 C. 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 之门外。 D. 传统建筑如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 一步改进。 剖析: 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明确观点的重点在于 “不是一 劳永逸 ” ,意在说明“传统建筑并 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在 变化 ” ,然后需要查找选项信息在原文中的信息源,再经 过分 析,找出不符合要求的选项。 ABC 三项都可以从第一、二段中 找到相应的文字来支持题干的观点。 D 项,原文第二段通过“如 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 这个比喻,强调 “不能 再对它 ( 古典柱式 ) 做进一步的改进”,与观点相悖 。 答案: D [ 题型对练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电影善用技术更须关注心灵 完整地再现现实世界原貌一直都是电影的努力方向。技术 的进步使电影再现和重构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成为可能,让电影 制作似乎变得 “ 无所不能”,极大地推动了电影创作者的热情, 创作出一部又一部“色香味俱全”的大片,带动了电影产业的 繁荣。影片 《 少年派的 奇幻漂流 》 依然凭借其唯美的画面、精 致的构架以及奇妙的历险故事,创造了全球票房新高,再一次 证明了技术在电影产业中的力量。 然而,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尽管有一些成功运用数字技 术夺得高票房、好口碑的案例,但近年来电影生产者们对数字 技术的过分倚重,使得电影越来越忽视内容的重要性,盲目追 求视听的奇观性和猎奇性。电影题材也越来越脱离大众的现实 体验,过分追求给受众带来强大的视听冲击力,强调表层影像 和画面唯美,而缺少了深沉的人文关怀、深刻的现实关照和高 远的理想情怀。好莱坞影片 《 星球大战 》《 星球大战前传 》 中 虽缔造了许多奇观,但终究无法打动观众的内心。 实践证明,技术的进步固然重要,但是电影的根本仍然在 其内容的创作,在于如何利用情节、语言、人物等电影元素, 让观众产生生理上的视听愉悦和心理上的情感疏泄。观众对电 影等艺术作品的需求,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刺激,更多是寻 找一种虚拟与现实的契合,寻找在现实中常常被忽略或者被遗 忘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缺少深刻的文化内涵,空有华丽的镜 头和天马行空的想象,电影便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长此以往, 不仅严重削弱创作者的思想力和创作力,而且终将令观众失去 对电影产业的期待,远离电影院。 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深刻变革时期,经历着与西方 国家迥异的社会变革和文化体验,人们在寻找人生定位的过程 中,期待一种有效的 “ 指引”。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大潮中, 中国电影应立足国情,深入挖掘和宣扬观众普遍关心的主题, 深度关注和聆听观众对于电影作品的 期待,在不断提高影片思 想性和艺术性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运用技术力量,让中国 电影在数字时代飞得更高。 ( 有删改 ) 联系全文,下列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理解准确 的一项是 ( ) A. 尽管有一些成功运用数字技术夺得高票房、好口碑的案 例,但近年来电影生产者们对数字技术的过分倚重,使得电影 越来越忽视内容的重要性。 B. 近年来电影生产者们盲目追求视听的奇观性和猎奇性, 电影题材也越来越脱离大众的现实体验,过分追求给受众带来 强大的视听冲击力。 C. 技术的进步使电影再现和重构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成为可 能,创作出一部又一部“色香味俱全”的大片。 D. 过分强调表层影像和画面唯美,而缺少了深沉的人文关 怀、深刻的现实关照和高远的理想情怀的电影,终究无法打动 观众的内心。 解析: B 项,答 题区间为原文第二段。此项只解说了过分 倚重技术导致电影创作题材脱离大众,因而只体现了 “ 败也萧 何 ” 的一面,所以不准确。 C 项,答题区间为原文第一段。此 项只解说了技术进步给电影事业带来的繁荣,只体现了“成也 萧何”的一面,所以不准确。 D 项,答题区间为原文第二段。 该项解说了过分追求视听刺激,导致影片在人文关怀和现实关 照等方面的缺失,只解说了“败也萧何”的一面,所以不准确。 而 A 项,则是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全面解说。故选 A 。 答案: A 考点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指津 走好三步,解决筛选整合信息题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 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明确题干要求后,就 要回到文章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 的原句。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比对。选项信息 与原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的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 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 选项。 典题示例 (2019 年新课标 Ⅰ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 ——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 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 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 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 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 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 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 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 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 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 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 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 “ 更深 层的东西 ” 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 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 ——“ 三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 十年以来,在人民解 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 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 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 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的今 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 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 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 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 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 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 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 20 世纪 80 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 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 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 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 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 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 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 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 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 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 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 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 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 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 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 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 摘编自铁凝 《 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 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 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 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 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 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 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 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剖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 项,混 淆关系。原文第二段中说“只有与身处 的时代积极互动 …… 才 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是 “获得艺 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 的前提,并没有说 “ 就能做到以 人民为中心 ” ,二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C 项,强加因果。原 文第四段中说 “ 一个普普通通的劳 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 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 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 ,选项中 “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 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曲解文意。 D 项,说法绝对。原文最后一 段中说“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 分 ” ,选项中“无须考虑”说法绝对。 答案: B [ 题型对练三 ] (2019 年新课标 Ⅱ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 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 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 —— 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 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 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 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 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 《 戏为六绝句 》 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 《 饮中八仙歌 》《 曲江三章 》《 同谷七歌 》 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北征 》 及 “ 三 吏 ”“ 三 别 ”等五古之作 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 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 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 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 “ 飘然思不 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 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 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 变化之多,都 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 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 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 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 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 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 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 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 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了 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 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 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 《 北征 》 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 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 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 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 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 “ 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 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 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 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 摘编自叶嘉莹 《 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 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 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 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 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 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 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 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解析: B 项来源于第二段,原文说“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 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是杜甫 学习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长处,他的论诗作品“采择与欣赏” 的方面广,也体现了这一点;并不是对古今长短诗歌进行“正 面评价”。故选 B 。 答案: B 考点四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解题指津 ( 一 ) 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 “ 四关注 ” 1. 抓住文体特征,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 关系 论述类文本中论点是灵魂,起统率作用。要理清文章的行 文思路,可分析其论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 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 ( 并列、对比、总分、递进 ) 作切分。 2. 辨明重要语句 文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后呼应句 ( 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 ,往往能体现文章的思路,为分 析文 章思路提供重要参考。 3. 抓标志性词语 有些文章,为了表达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 表明前后、上下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 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分析结构,把握思路。可以作为标志性 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 等,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 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 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此外, 对应的词语、相似的句式、语意的分合、方位的顺序等也是明 显的标志。 4. 分析内容疏密 有些文段既无关联词,又无外在的形式标志,分析结构时, 就要认真研究各句段的内容,揣摩它与前后相邻句子或语段的 语意疏密度。彼此语意关系最近、间隙最小、结合最紧的,便 属于同一个层次;彼此语意关系较远、间隙较大、结合相对松 散的,便不属于同一个层次。 ( 二 ) 归纳 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 “ 四突破 ” 1. 从核心语 句突破 文章中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或句子,往往是理 解文意、概括文章具体内容的关键。这种句子或词语大多在篇 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 2. 寻主要线索突破 主要线索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脉络。精研脉络,把握思路, 概括文章具体内容,方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寻找主要线索也要 善于抓住关键性和标志性的句子。 3. 层层概括突破 有些文章的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只能在理解和分析 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相关文字信息,层层概括,综合归纳, 反复筛选,然后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4. 挖掘隐含信息突破 语境是表达情感、思想的铺垫。文章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 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意义,只有把语言 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才能真正理解阅读材料,吃透作品的含 义,从而准确归纳和概括文章内容和中心。隐含信息有时还体 现在注释、说明或情景材料中。 典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增强民 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处 不在的深厚传统,而民俗文化学在中国则是随着整个社会走向 现代的历史进程而出现的,其深厚根基则是在几千年的本土文 化之中。据史料记载,起源古老的节日风俗乃至一切民间习俗, 它的成因一般说来总是与原始社会中一个部落、一个部族或后 来的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最根本的共同愿望密切相关,往往是从 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最初总有一种功利目的。 而当风俗一旦形成便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有它自己的生命流程, 随着人类世代的绵延,风俗不断被补充、被修正,并被代代相 传。由于生存环境的变迁,后代的人们往往不能理解远古祖先 创造这些习俗活动的真正动机,遂根据各自的生存条件和状况, 对这些习俗作出新的合乎逻辑的解说,这样就造成了或附会了 许多有关习俗的解释性民间传说。可见,传说的附会总是在习 俗形成之后,实际上是为了延续或加强这一习俗才发生的。 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无疑是中华民族最具深厚文化 底蕴的民俗文化之一。端午也称端主、端阳。此外,端午节还 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午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 天中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节等。起初,端午节是从南方 吴越地区传播开来的祭祀龙图腾的民俗节日,因此可以称为龙 的节日,是对龙图腾的祭祀,是先民希望证明和显示自己的 “ 龙 子 ” 身份,以此祈求龙保佑健康与安全,从而达到驱邪、疗病 或祷祝丰收等目的。可见,端午这个节日,远在屈原出世以前 已经存在,而它变为屈原的纪念日,又远在屈原死去以后。为 什么传说端午起源于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其根源于民众生活的 某种实际需要,而用某个传说来解释它。正如闻一多先生在 《 端 午考 》 中提到的除屈原外,介子推、曹娥、越王勾践的遭遇也 都曾和端午节发生过关系。其实,在中国的漫长历史里,民间 流传的端午习俗传说一定还要更多更复杂。经过淘汰才留下了 上述四人保存于古籍之中。又经过多少年的流传到今天,人们 已不再把端午习俗与介子推、曹娥、勾践并提,而只与屈原相 联系了。不但在汉族地区如此,在少数民族中也是如此;不但 在大陆如此,在香港、澳门、台湾,甚至在国外的华裔中也是 如此。这就是说,屈原的传说战胜了其他所有的传说,与端午 节习俗建立了最牢固的联系。屈原的品质,显然要比他们更高 洁,更符合我们民族的理想。中华民族在节俗和传说的长期流 传中,集体地选择了屈原,是存在于一个民族集体意识的深处, 存在于融汇了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乃至 社会政治理想而形成的民族精神的精髓之中。 端午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伴随着人类生活方 式、思想方式的发展而变化。从早期单一的辟邪驱瘟主题,逐 步发展到兼顾辟邪驱瘟和纪念先贤两个主题并重。其中既包含 着我国古代天文学、医学知识,也体现着人民的忠孝观念。而 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端午节民俗中具有迷信性质的辟邪 色彩逐步淡化,游戏娱乐成分 ( 特别是其中龙舟竞渡游戏 ) 逐步 加强。可以说,同我国其他传统民俗节日一样,端午节的演变 过程记录着中国人走过的历史脚印。 深沉的民族感情来源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育。当今, 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大举入侵,许多人沉醉于 “ 圣诞 节 ”“ 愚人节”等洋节,渐渐淡忘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 节日。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要认 识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 够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民族节日在 文化上的传承。今天,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捍卫和弘扬优秀民族 传统文化,心怀敬畏、责无旁贷。 ( 有删改 )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 像端午节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民俗文化是增强 民族感情的载体,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 B. 古老的民俗文化伴随着人类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发展 而变化。 C. 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最具深厚文化底 蕴的民俗文化之一。 D. 端午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伴随着人类生活 方式、思想方式的发展而变化 。 剖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意思的能力。 BCD 三项以偏概全,不是本文最终写作意图。文 章第一段,强调 “ 传 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 体,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第二 段说明 “ 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无疑是中华民族最具深厚 文化底蕴的民俗文化之 一 ” ;第三段肯定“端午节的演变过程 记录着中国人走过的历史脚印”;最后一段 提出观点, “ 我们 要用实际行动捍卫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心怀敬畏、责无 旁贷 ” 。 答案: A [ 题型对练四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作为衡量社会 发展的人文标杆与精神尺度,具有极强的覆盖性、渗透性和持 久性等特质,具有感染人、征服人、熏陶人和塑造人等功效, 其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能够为增强 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精神动力与人文支撑。基于此,习近 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 “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 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 ”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 自身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与自觉服膺,是对自身文化生命 力秉持一种坚定信念和强烈信心,是对民族文化怀有一种深挚 情感和浓郁情结。从文化哲学角度看,文化自信包蕴两重含义: 一是文化主体应当尊崇本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持有一种敬畏 敬仰敬重之心,在此基础上,以开放胸襟包容心态审视和对待 一切外来文化,在共存共生中提振民族文化骨气、底气;二是 对文化客体而言,中华传统文化既能在演化进程中不断传承赓 续,又能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不被同化和异化。换言之, 文化自信是一种开明的文化气度,是一种健朗的文化心态,这 种气度和心态,不仅仅是一种基于既往成就上的自豪感和荣耀 感,也是对民族文化独特性存在意义的忠贞坚守和对民族文化 发展路径的孜孜探寻。 文艺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维度,在传统文化的 开掘、梳理、呈现和传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 创作只有对民族文化心存谦恭秉持信心,才能由衷地生发出对 自身文化的价值认同、审美认同和实践认同,从而使文艺创作 获得超越以往的精神高度和美学高度。中华民族历经 5000 多年 悠久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深深植根于国人内心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心理归 依,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丰厚滋养。如果脱离了民族传统 文化的深土厚壤,文艺创作就会成为无根的浮萍,只能在市场 经济大潮中随波漂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 话中强调: “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 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 幕历史悲剧。 ” 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母体,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 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文化风范, 唯其如此,中华文化才能在波谲云诡的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中掌 控话语权。 ( 摘编自刘金祥 《 文化自信是文艺创作的精神统摄 》 )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能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 力提供精神动力与人文支撑。 B.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价值的 高度认同与自觉服膺。 C. 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文艺创作才能获得超越以往的精神 高度和美学高度。 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心理归依,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厚滋养 。 解析: 文章围绕文化自信和文艺创作的关系来谈。 ABD 三 项未涉及文化自信和文艺创作的关系。故选 C 。 答案: C 考点五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解题指津 山东新高考模拟卷的两个问答题中,第一个问“材料二在 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这样的设问在之前的考试 中几乎没有遇到过,要答好此类题需要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和答题注意事项。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 一 ) 议论文的论点 1. 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 ( 即分 清论题和论点 ) ,一篇议论文 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 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 在文章开头,即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 在文章结尾,即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 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会出现 “ 所以、总之、 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 ” 等总结性的词语。 (3) 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 (4) 有的标题就是全文论点,直观醒目。 3. 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 性词语: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统 率和被统率的关系,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4. 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 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证明、肯定、 支持的内容就是论点。 ( 二 ) 议论 文的论据 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 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 示 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 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 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 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 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 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 公认的道理等。引用道理论据要准确恰当。 3. 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 文照录,认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 ( 三 ) 议论 文的论证 1. 论证方式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 (1) 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用这种 方式写作的议论文被称为“立论文。”如毛泽东的 《 继续保持 艰苦奋斗的作风 》 就是一篇立论文。 (2) 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议论方 式叫驳论。这类议论文常称为“驳论文”。驳论一般有三种方 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如鲁迅的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了吗? 》 一文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 的悲观论调进行批驳,是一篇反驳论点的驳论文。由于议论文 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 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的效果。一 篇驳论文可以把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力量和 说服力。 2. 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 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四种: (1)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例来 证 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 道理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 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 明论点的方法。如果这种方法使用得当,就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即引用名人 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 理的论证方法。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分析引证法的作用 时,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 法的特殊作用 —— 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 比喻论证: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 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 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 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的作用:将 ×× 两个 方面做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 接受。 二、 “ 论证 特点题 ”答题注意事项 1. 注意“手段”与“观点”的关系。总体而言,就如说明 文中的说明方法是为说明对象的特点服务一样,议论文中的论 证方法作为一种“手段”也是为“观点”服务的。 2. 注意道理论证和引用论证的区别。在解答论证方法的题 目时,如果作者围绕观点分析或阐述时引用了相关的名言警句 等,一般用“引用论证”的术语;如果没有引用名言警句等, 仅仅只做纯粹的道理分析或阐述时,一般用“道理论证”的术 语。 3. 注意“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和其他论证方法的 区别。在议论文中,论证或阐述一个观点,大多用“摆事实、 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往往是 “摆事实、讲道理”或论证语言上的一些写作技巧。如举两个 内容相对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来讲道理,用一个比喻使论证 内容更形象生动,引用一段话使自己的分析或阐述更有说服力 等。 4. 注意从论证方式、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等多个角度去解 答“论证特点题”。 典题示例 (2020 届山东下学期停课不停考线上考试 ) 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速为 8.42% ,而中国垃 圾增速超 10%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 70 亿吨。目 前,全国已有 2/3 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且有 1/4 城市已 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 近年热议的话题。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如 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 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 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 烧发电的规划。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 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 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 70% ~ 80% 。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直接 “ 变废为宝”。焚烧是一种能 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它 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 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受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 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 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 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 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 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 本很高,投资惊人。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 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通 行做法。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困难很大。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 建筑与生活垃圾混倒,无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 一方面,民间自发拾荒大军,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 大多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 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 摘编自霍文琦 《 直击城市垃圾之困 》 ) 材料二: 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 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 “ 垃圾”一词, 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 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 圾,无论从量还是从质上看,与 “ 传统垃 圾 ” 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 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 与技术。构成 “ 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 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 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 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 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 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 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 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 “ 赚钱”,整个社会都以资 本增值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 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 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 —— 固态 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 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由于垃圾 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 近年来,垃圾问题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表明工业文明的惯 性过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 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它的建设需要的前提: 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 取滋养。 国际 “ 零废 弃联盟 ”在全球推广“零废 弃 ” 理念,促使垃 圾减少。如,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 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 · 艾比马桶,完 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 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 ( 摘编自田松 《 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 》 ) 材料三: 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 “ 垃圾分类 ”“ 垃圾资源化 ” 的理念。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 一些地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 物质单向流动。照此运行,其 结果必然发生资源和环境两个危 机:资源日益减少、废弃物日益增多。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尽 快改变它,走上人类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 “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 ” 。 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 过程。自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以生态理念为基础, 提出新型循环经济 发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利用资 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 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 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 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 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 势。 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报道,德国一些企业的服务营 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有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进 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 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 摘编自赵章元 《 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 》 ) 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论证特点分析一般从三个角度答题: 1. 论证思路: ① 提分解式:提出论题 ( 论点 ) 、分析问题 ( 展开论证 ) 、解决问题 ( 得出结论 ) ; ② 驳论式:提出错误观点、批驳错误观点、提出 正确观点。 2. 论证的结构模式: ① 总分式结构; ② 对照式结构; ③ 层进式结构; ④ 并列式结构。也有可能是两种结构相结合, 称作综合式。 3. 论证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表达 效果。如引 证、例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结合 “ 常有 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 ”“有学者反驳 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 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 ”“ 但 是 ”“ 因此”等分析,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驳论,“但是” 一转,做出 “因此”的结论,开 启下文。 结合 “ 常有 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 ”“因此,批判 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 ” 分析,提出问题。结合“从质的方面 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 ”“ 从量 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 ” 分析,然后从 “质”和“量”两个方面 展开议论。结合 “ 表明 工业文明的惯性过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 得以延续。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 ” 等,提出 解决办法。全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组 织全文。 结合 “ 如, 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经过特殊设计,可最 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 · 艾比马桶, 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 有机肥,可以直接送 到农田或者花园 ” 分析,运用举例论证。 结合 “ 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 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 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 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 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 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 ” 分析,运用对比论证。 答案: ①首段先举出“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批判工业文明” 的事例,接着列出学者的错误观点进行驳论。“但是”一转, 做出“因此”的结论,开启下文。 ② 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材料。 首段,先提出垃圾问题根源在于工业文明;然后从“质”和 “量”两个方面展开议论。最后提出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 以“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思维缜密,逻辑严谨,不 回避问题,论证有力。 ③ 材料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例如,用 传统垃圾与现代垃圾的形成与消解不同作对比,批判学者论断 的荒谬;末段列举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和波士顿展出的洛克 菲勒 · 艾比马桶的例子,说明“零废弃”理念与创新。 [ 题型对练五 ] (2020 届山东烟台一模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 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 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 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 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 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 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 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 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 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 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 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 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 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 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 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 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 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 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 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 摘编自田海平 《 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 )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 “ 天下情怀”。在谈到“天 下 ” 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 “ 公 ” 与 “ 太平 ” 联系在一起, 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 《 老子 》 说: “ 修 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 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 上 “ 普”。 《 管子 》 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 ,以国为国, 以天下为天下。 ” 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 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 《 礼记 》 引录孔子的话 —— “ 天下为公 ” 。“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 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 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 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 “ 为万世开太平”。天 下太平是天下 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 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 “ 太平” 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 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战争。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 太平 ” 的理念,最重要的意 义不在于提出了 “ 太平 ” 的理念, 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 “ 万 世 ” 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 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 “ 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 “ 开 ” 就不 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 恩赐。 “ 开”,就是开拓、开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 最高的智 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 —— 天下情怀,是中华美 学精 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 《 岳阳楼记 》 里得到 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 则高唱: “ 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由于种种原 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 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 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 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 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 肯定的。 ( 摘编自陈望衡 《 中国美学的 “ 家国情怀 ” 》 ) 材料三: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 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 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 “ 成本 — 收益”分 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 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 将陌生人社会的规 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 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 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 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 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 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 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 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 中庸 》 的 “ 修齐治 平 ” 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 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 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 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 摘编自金香花 《 “ 家国天下 ” 观念的 历史形成及其现代 意义 》 ) 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 答案: ①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 “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分别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加以分 析论证。②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 古今对比,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 考点六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题指津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高考论述类文本阅 读的高频考点,但新课标卷一般采用的是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观点推断”。山东 2020 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采用的是 主观简答题的命题形式,题干是“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 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 看法 ” ,是一道开 放性试题,表明 “ 是 ” 或 “ 否 ” 的态度后,要 “ 结合材料 ” 谈, 从材料中找到依据,自圆其说。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方法 1. 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 语句 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关键句和中心句。这些语句常 在论述类文本的开头,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抓住这些 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 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关键。有时 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 态度。 3. 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 点和态度 有两种方法:①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多 者的观点,从而分析作者的观点。②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 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需仔细辨析。 典题示例 (2020 届山东东营一中下学期第 3 次质量检测 ) 阅读下面的 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 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在 22 世纪可能面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 大规模崛起,这些机器人的智力可能超过人类。据霍金教授称, 与其担心谁来控制人工智能的问题,人类更应该担心的是,人 工智能到底愿不愿意受人类控制。他曾向人们发出警告:人工 智能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绝,可能在接下来的 100 年之内就将 人类取而代之。他说道,我们的未来是一场不断增长的科技力 量与人类使用科技的智慧之间的竞争。 霍金和埃隆 · 马斯克共同 签署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人 类不应任由人工智能发展,而不加以控制;如果不对智能机器 严加控制,人类的前景可能会相当晦暗。 人工智能潜在的好处是巨大的,但人类在研究人工智能带 来的好处时,必须努力避免其可能引致的风险。例如,从短期 来说,人工智能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失业。而从长期来说,一旦 人工智能的智力超过了人类,它们就可能产生反抗,不按程序 设定行事。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想法行动。 ( 摘编自叶怡萱 《 霍金:人工智能 1 00 年内取代人类 》 ) 材料二: 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但也有人 认为它使人类摆脱劳动的束缚,由此人类将得到彻底的全面解 放。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 从技术本质来说,人工智能无非也是人类的一种技术发明 与创新。马克思认为各种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无非是人体器官的 延长。技术哲学的奠基人恩斯特 · 卡普认为人类的各种技术发 明、创新都是对人类自身器官的模仿,是人体器官的投影。由 此可以说,任何技术从其根源与本质来说都是对人体器官的模 仿,目的都是代替人体器官,减轻人体器官在劳动中的艰辛程 度。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本身,与过去的各种技术相比 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既然技术的本质都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投影,最终目的都 是替代人类劳动,那么为什么人们对过去的各种技术习以为常, 对人工智能技术却忧虑不安?在工具技术时代,各种工具仅仅 取代了人类作为工具性的肢体;在机器技术时代,各类机器不 但代替了人类的工具功能,而且还战胜了人类的有限气力。如 果说工具和机器还仅仅取代人的体力劳动,那么智能机器则因 为其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取代了人类的脑力劳动,这样劳动工 具和劳动者合二为一,人类的劳动功能被彻底取代。工具出现, 人类还可依仗体力和智力生存;当机器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可 以依仗智力生存;而智能机器出现,人类将会彻底被取代,人 类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再有,从历史来看,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或进步,总会有一 部分人的劳动或工作被新技术所取代,因此不得不面临转型。 这种转型对文化水平高、能力强的人群来说当然问题不大,但 对文化水平偏低、适应能力较差的一类人来说,转型并非易事。 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必然会给大部分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 冲击。在目前依然是按劳分配的体制下,失去了劳动机会也就 失去了分配财富的机会,因此人们在人工智能大潮逐渐逼近之 际就自然表现出不安和担忧。 但是,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彻底的解放和 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任何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减轻或 取代人类劳动,让人类从以往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智 能将工具、动力和智力三位一体,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决策、 自动控制,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人类 不知疲倦地生产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由此可以摆脱劳动对人类 的长期束缚,有可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全面解放 的梦想。不被劳动束缚的人类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从事过去 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人类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 的价值和意义。 ( 摘编自黄欣荣 《 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挑战及其应对 》 ) 材料三: 带有发动机的机器是人工体能技术的典型代表。人工体能 技术在刚刚出现时,也引起了震恐效应。可以说,今天我们在 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之所以存在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主要在 于人们担心人类智能不如人工智能时会超出人的控制,无法再 驾驭和支配人工智能。这里且不说人工智能在高级阶段是否能 具备真正的 “ 智能”,即使真的超过了人类智能,就像目前的 智能计算机在记忆、计算和图像识别能力上已经远超于人,但 我们并未感到失去了对人工智能的支配。再借鉴人的体力和人 工体能的关系来看,各种机械的 “ 体能”早就替代并超越了人 的体力,但人类并未因此认为已经不能支配人工体能技术了。 可以说经历了初期的那些对机器的恐惧性感受和认知后,今天 我们看到人类对于人工体能技术的态度日趋理性和冷静,这无 疑也是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中我们再度经历的认知提 升。 将来当人的一切工具性职能都被人工智能替代之后,人专 司于如何使用和支配各种人工智能器具,甚至对人工智能的哪 些功能需要开发、哪些功能不需要开发,抑或限制开发甚至禁 止开发,将会达成透彻而成熟的认知,从而将 “ 失控”的风险 降到最低。人和智能机器的 这种新的分工,正是保证无论多高 端的人工智能器具都将受制于人的基础。人工体能和人工智能 都是人工的技术,它们是否失控的问题,也是技术与人的关系 问题。 ( 摘编自肖峰 《 从人工体能看人工智能 》 ) 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应从哪些方面化解人们对人工智能 的担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结合材料二 “这种转型对文化水 平高、能力强的人 群来说当然问题不大,但对文化水平偏低、适应能力较差的一 类人来说,转型并非易事 ” 可概括出“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能 力,应对失业或转型问题”;结合材料二“不被劳动束缚的人 类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从 事过去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 人类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 可概括出 “ 人类未来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结 合材料三 “ 可以说经历了初期的那些对机器的恐惧性感受 和认 知后,今天我们看到人类对于人工体能技术的态度日趋理性和 冷静,这无疑也是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中我们再度经历 的认知提升 ” 可概括出“以人类对人工体能的态度类比,人类 对人工智能会日趋理性和 冷静 ” ;结合材料三 “ 将来当人的一 切工具性职能都被人工智能替代之后,人专司于如何使用和支 配各种人工智能器具,甚至对人工智能的哪些功能需要开发、 哪些功能不需要开发,抑或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将会达成 透彻而成熟的认知,从而将 ‘ 失控’的风险降到最低”可概括 出“人和智能机器新的分工,让人工智能受制于人,避免失 控”。 答案: ①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能力,应对失业或转型问题。 ②人类未来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③以 人类对人工体能的态度类比,人类对人工智能会日趋理性和冷 静。④人和智能机器新的分工,让人工智能受制于人,避免失 控。 [ 题型对练六 ] (2020 届山东枣庄滕州一中 4 月线上模拟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 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随 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 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 长。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 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 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 稀少。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 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还有的 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 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几千年间,我国 至少有 893 年为疫灾流行之年。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 频度为 20.99% ,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 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 78.34% ,是第二个疫灾 高峰期。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 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民间则 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 保佑。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 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 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 摘编自 《 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 》 ,有删改 ) 材料二: “ 新冠肺炎 ” 具有强大的 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 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 “ 疫” 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 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 “ 等、靠、要” 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 “ 上门服务 ” ,与国家、政 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 爆发以来,广大 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 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 的功能。这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 全新的样本。 为了防疫需要,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 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 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 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运行井井有条。这不仅 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 作基础。 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 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 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 这次 “ 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 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 有关。但民众对 “ 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 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 重要作用。 这次 “ 新冠 肺炎 ”疫情,在舆情的 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 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 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 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 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 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 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 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 客观地关注和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配的一些问题。民众参 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同时,这 次 “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 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 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 摘编自 《 “ 新冠肺炎” 战 “ 疫 ”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 步 》 ,有删改 ) 材料三: 2019 年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的一场大考。 随着收入和学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安全、 健康、知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而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的投入 欠账和重视不够,需要尽快扭转。特别是要转变单纯注重经济 增长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 服务的投入和管理。与此同时,要加强跨地区、跨层级和跨部 门的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力。 目前我国国家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但是在野生动物保 护、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还有待补足相关制度。要加快 弥补这些领域的制度盲点和制度漏洞,避免由此可能诱发的潜 在风险。与此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增 强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使制度真正发挥预 定作用。 此次疫情应对,广大医护人员、领导干部、基层人员和每 一个中国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都展现出了巨大的集体意愿,使 全政府和全社会的防控策略得以奏效。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 出,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专业能 力明显跟不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湖北等地领导干部 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一问三不知现象, 暴露出责任意识、专业知识和治理能力的明显欠缺。要提高领 导干部的执政本领,使其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上能够适应国 家治理的新需求。 此次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了 “ 快进”键,必将在各个方面加快国家治理转型,把我国制度 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 摘编自 《 疫情大考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下 了 “ 快 进 ” 键 》 ,有删改 ) 材料三指出“此次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的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中,政府在哪些方面尚需改进 和完善? 答案: ①应更加重视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民生公共服务 的投入弥补和管理;加强价值共享,实现国家治理的协调统一。 ②弥补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制度盲点和漏洞;提 高对制度的执行力,增强制度的权威性。③提升领导干部的治 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增强责任意识。 误区警示 (2016 年新课标 Ⅰ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 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 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 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 史的是司马迁的 《 史记 · 殷本纪 》 ,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 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 《 尚 书 · 盘庚 》 篇,其中亦 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 主张将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 “ 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 起 ”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 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 《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 及 《 续考 》 ,证明 《 史记 · 殷本纪 》 与 《 世本 》 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 印证,是基本 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 《 殷本纪 》 所载的 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 《 史记 》 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 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 《 殷本纪 》 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 《 史记 》 也确如 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 “ 实录 ” ,那么司马迁在 《 史记 · 夏本纪 》 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 《 殷本 纪 》 与 《 世本 》 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 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 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 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 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5 年王国维在清 华国学研究院讲授 《 古史新证 》 ,力倡 “ 二重证据法”,亦使中 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 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 1928 年秋,当时的中 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 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 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 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 《 说文解字 》 ,传统的文字 学主要是 《 说文 》 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 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 《 说文 》 的文字学进 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 《 说文 》 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 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 眼界大开。 说文 》 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 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 摘编自朱凤瀚 《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 ) 误区 1 :扩大 范围 示例: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 《 世本 》 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 虚构的。 B. 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 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 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 的新材料。 D. 许慎的 《 说文解字 》 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 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 不足。 误答: D 分析: B 项,扩 大范围,原文第四段只是说 “古史辨派对 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 情批判 ” ,并没有泛指旧史学。 正解: B 误区 2 :曲解 文意 示例: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尚书 · 盘庚 》 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 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 朝的存在。 B. 若想证实司马迁在 《 史记 · 夏本纪 》 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 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 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 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 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 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误答: A 分析: D 项,曲 解文意,原文第五段讲到 “汉代以后中国 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 《 说文解字 》 ,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 《 说 文 》 学 ”,意思是说“中国的文字学家很早就把许慎的 《 说文 解字 》 作为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凭依”了,而殷墟甲骨文被发 现,只是“大大 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 。 正解: 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