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6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学案(1)
晶体结构与性质 考试说明 1.了解晶体的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3.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6.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考点一 晶体常识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 非晶体 结构特征 结构微粒 排列 结构微粒 排列 性质特征 自范性 熔点 异同表现 区别二者 间接方法 看是否有固定的 方法 科学方法 对固体进行 实验 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 (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 (1)概念 描述晶体结构的 。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 ①无隙 相邻晶胞之间没有 。 ②并置 所有晶胞 排列、 相同。 ③形状 一般而言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 (3)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方法——均摊法 ①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粒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n。 ②方法 a.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 图12-42-1 b.非长方体晶胞中粒子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石墨晶胞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被三个六边形共有,每个六边形占13。 4.晶格能 (1)定义 气态离子形成1 mol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 。 (2)影响因素 ①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 。 ②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 ,晶格能越大。 (3)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 ,且熔点越 ,硬度越 。 题组一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1.[2018·保定模拟] 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 ) A.测定熔、沸点 B.观察外形 C.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 D.通过比较硬度确定 2.[2018·大连四中期中] 关于晶体的自范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破损的晶体能够在固态时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 B.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晶块 C.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D.由玻璃制成规则的玻璃球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规律小结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具有各向异性和固定的熔点,用X-射线研究时,晶体内部的微粒在空间呈现有规则的重复排列,非晶体则没有这些性质。 题组二 认识不同类型的晶胞 1.最近发现,只含镁、镍和碳三种元素的晶体竟然也具有超导性。鉴于这三种元素都是常见元素,从而引起广泛关注。该新型超导晶体的一个晶胞如图12-42-2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 A.Mg2CNi3 B.MgC2Ni C.MgCNi2 D.MgCNi3 图12-42-2 图12-42-3 2.Cu与H可形成一种红色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单元如图12-42-3所示。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可以表示为CuxHy,则x∶y= 。 题组三 晶胞中微粒个数的计算 1.[2018·衡中期末测试] 根据晶体中的晶胞结构,判断下列晶体的化学式中不正确的是( ) A.AB2 B.CD4 C.EF D.XY3Z 图12-42-4 2.如图12-42-5是甲、乙、丙三种晶体的晶胞,则甲晶体中x与y的个数比是 ,乙中a与b的个数比是 , 丙中一个晶胞中有 个c离子和 个d离子。 图12-42-5 规律小结 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微粒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不同形状的晶胞,应先分析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被几个晶胞所共有,如六棱柱晶胞中,顶点、侧棱、底面上的棱和面心依次被6、3、4、2个晶胞所共有。 考点二 晶体的类型和性质 1.金属键、金属晶体 (1)金属键:金属晶体中 与 之间的相互作用。 (2)本质——电子气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 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 ”,被所有原子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 (3)金属晶体的物理性质及解释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以 相互结合。金属都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用电子气理论可解释如下性质: 2.四种类型晶体的比较 类型 比较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构成 粒子 分子 原子 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 阴、阳离子 粒子间 的相互 作用力 范德华力(某些含氢键) 共价键 金属键 离子键 硬度 较小 很大 有的很大, 较大 有的很小 熔、 沸点 较低 很高 有的很高,有的很低 较高 溶解性 相似相溶 难溶于任何溶剂 难溶于常见溶剂 大多数易溶于水等极性溶剂 导电、 传热性 一般不导电,有的溶于水后导电 一般不具有导电性,个别为半导体 电和热的良导体 晶体不导电,水溶液或熔融态导电 物质类 别及举 例 大多数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酸、非金属氧化物(SiO2除外)、绝大多数有机物(有机盐除外) 部分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硅、晶体硼),部分非金属化合物(如SiC、SiO2) 金属单质与合金(如Na、Al、Fe、青铜) 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强碱(如KOH、NaOH)、绝大部分盐(如NaCl) 题组一 晶体类型的判断 1.下列各组物质各自形成晶体,均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 A.NH3、Mg、C10H8 B.PCl3、CO2、H2SO4 C.SO2、SiO2、P2O5 D.CCl4、Na2S、H2O2 2.现有几组物质的熔点(℃)数据: A组 B组 C组 D组 金刚石:3550 ℃ Li:181 ℃ HF:-83 ℃ NaCl:801 ℃ 硅晶体:1410 ℃ Na:98 ℃ HCl:-115 ℃ KCl:776 ℃ 硼晶体:2300 ℃ K:64 ℃ HBr:-89 ℃ RbCl:718 ℃ 二氧化硅:1723 ℃ Rb:39 ℃ HI:-51 ℃ CsCl:645 ℃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属于 晶体,其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 (2)B组晶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 (填序号)。 ①有金属光泽 ②导电性 ③导热性 ④延展性 (3)C组中HF熔点反常是由于 。 (4)D组晶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①硬度小 ②水溶液能导电 ③固体能导电 ④熔融状态能导电 (5)D组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aCl>KCl>RbCl>CsCl,其原因为 。 方法技巧 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 (1)依据构成晶体的粒子和粒子间的作用判断: ①离子晶体的构成粒子是阴、阳离子,粒子间的作用是离子键。只要含有离子键的晶体就是离子晶体。 ②原子晶体的构成粒子是原子,粒子间的作用是共价键。相邻原子间的作用都是共价键。 ③分子晶体的构成粒子是分子,粒子间的作用为分子间作用力(某些含氢键)。 ④金属晶体的构成粒子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粒子间的作用是金属键。 (2)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 ①活泼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2等)、强碱(NaOH、KOH等)和绝大多数的盐是离子晶体。 ②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铵盐、金刚石、石墨、晶体硅、SiO2、碳化硅、晶体硼等除外)是分子晶体。 ③常见的单质类原子晶体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常见的化合物类原子晶体有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④金属单质或合金是金属晶体。 (3)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 ①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有的很低)。 ②原子晶体熔点很高。 ③分子晶体熔点低。 ④金属晶体多数熔点高,但也有少数熔点相当低(如汞、铯)。 (4)依据导电性判断: ①离子晶体溶于水和熔融状态时能导电。 ②原子晶体一般为非导体。 ③分子晶体为非导体,而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主要是酸和强极性非金属氢化物)溶于水,使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也能导电,但受热熔化后不导电。 ④金属晶体是电的良导体。 (5)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 ①离子晶体硬度较大、硬而脆。 ②原子晶体硬度大。 ③分子晶体硬度小且较脆。 ④金属晶体多数硬度大,但也有较低的(如钠、钾等),且具有延展性。 题组二 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1.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 ) A.NH3、CH4、NaCl、Na B.H2O、H2S、MgSO4、SO2 C.CH4、H2O、NaCl、SiO2 D.Li、Na、K、Rb、Cs 2.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 BCl3 Al2O3 Na2O NaCl AlF3 AlCl3 干冰 SiO2 -107 2073 920 801 1291 190 -57 1723 据此作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是离子晶体 B.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 方法技巧 晶体熔、沸点的比较方法 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同种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1)原子晶体 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 (2)离子晶体 ①一般地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主要因素)、离子半径越小,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Al2O3>MgO>NaCl>CsCl。 ②衡量离子晶体稳定性的物理量是晶格能。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3)分子晶体 ①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高。如熔、沸点 H2O>H2Te>H2Se>H2S。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沸点:SnH4>GeH4>SiH4>CH4。 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熔、沸点CO>N2。 ④对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如熔、沸点: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H3)3CCH3。 (4)金属晶体 金属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如熔、沸点:Na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
- 下载本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