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 ‎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 ‎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对应的是( ) ‎ ‎ 选项 ‎ ‎A ‎ ‎B ‎ ‎C ‎ ‎D ‎ 用途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活性炭作口罩滤芯 ‎  碳棒(含石墨)作电极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 性质 ‎ 干冰升华吸热性 ‎ 活性炭吸附性 ‎ 石墨导电性 ‎ 氧气助燃性 A.A B.B C.C D.‎D ‎ ‎ ‎3. 厨房中有下列物质:①食盐②面粉③豆油④白糖⑤料酒,将它们分别放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②③⑤ B.②⑤ C.①④⑤ D.②③‎ ‎ ‎ ‎4. 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 B.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 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 D.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 ‎ ‎ ‎ ‎5. 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 A. B. C. D.‎ ‎ ‎ ‎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啤酒 B.矿泉水 C.汽水 D.液氧 ‎ ‎ ‎7. 给‎50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铁架台(带铁圈) ⑦蒸发皿. ‎ 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③⑥⑦‎ ‎ ‎ ‎8.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 ‎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C.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一种微粒 ‎ ‎ ‎10.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 B.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 ‎ ‎11.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 ) ‎ 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 ‎12. 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在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里加入其他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 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当升高温度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变,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 D.能导电的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总数 ‎ ‎ ‎13. 已知某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某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若该碳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镁原子的质量为( ) ‎ A.‎32m B.‎12m C.‎2m D.‎m ‎ ‎ ‎14.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推进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 B.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左侧玻璃导管口产生气泡 D.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 ‎ ‎15.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数为‎11mL,则倒出液体体积为( ) ‎ A.‎8mL B.小于‎8mL C.大于‎8mL D.无法判断 ‎ ‎ ‎16. 小明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 ‎ ‎ ‎17. 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 ‎ ‎18. 现有‎100g10%‎的KNO‎3‎溶液,若将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到‎20%‎(此时溶液未饱和),下列施不可行的是( ) ‎ A.蒸发掉‎45g水 B.蒸发掉‎50g水 C.加入‎12.5g KNO‎3‎晶体 D.加入‎100g30%‎的KNO‎3‎溶液 ‎ ‎ ‎ ‎19. M元素的离子为M‎2+‎,其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a+b+2‎ B.a+b−2‎ C.a+b D.‎b+2‎ ‎ ‎ ‎20. 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 ‎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二、非选择题(共9个题)‎ ‎ ‎ ‎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写出正确的仪器名称及操作. ‎ ‎(1)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 ‎ ‎ ‎(2)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________.‎ ‎ ‎ ‎(3)加热时常垫在玻璃仪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________.‎ ‎ ‎ ‎(4)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 ‎ ‎(5)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________.‎ ‎ ‎ ‎ 在横线填上相应的物质序号 ①盐水;②液氧;③洁净空气;④氖气;⑤铜丝;⑥硫粉;⑦冰水混合物;⑧氯化钾. ‎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 ‎ ‎(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 ‎ ‎(3)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 ‎ ‎(4)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 ‎ ‎ ‎(5)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 ‎ ‎ ‎ 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 ‎ ‎(1)电解水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 ‎ ‎(2)气体a为________;‎ ‎ ‎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 ‎ ‎(4)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 ‎ ‎(5)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 ‎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A.带铁圈的铁架台 B.酒精灯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 ‎ ‎ ‎(2)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 ‎(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有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 ‎ ‎(4)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为________.‎ ‎ ‎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 ‎(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________相同,第三周期中,开头的是________元素,靠近尾部的是________元素,结尾的是________元素.‎ ‎ ‎ ‎(2)如图所示,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_______离子. ‎ ‎ ‎ ‎(3)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物质.‎ ‎ ‎ ‎ 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1)图中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字母).‎ ‎ ‎ ‎(2)D中x=‎________.‎ ‎ ‎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填字母).‎ ‎ ‎ ‎(4)E中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 ‎ ‎(5)图中表示阳离子示意图的是________(填字母).‎ ‎ ‎ ‎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查阅资料:一氧化碳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 ‎ ‎(1)点燃一支白色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________;‎ ‎ ‎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处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 ‎ ‎(3)猜想和验证。(提供用品:火柴、澄清的石灰水、小烧杯) ‎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CO‎2‎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处 ________‎ ‎________‎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只含一氧化碳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玻璃管另一端管口若有蓝色火焰,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玻璃管内壁无白色固体 假设②________‎ 假设③:焰心气体只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玻璃管另一端管口________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________‎ 假设③成立;‎ 假设④:焰心气体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玻璃管另一端管口________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________‎ 假设④成立 ‎ ‎ ‎(4)写出石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 ‎ ‎ 实验室欲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 ‎(1)配制步骤 ①________;需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g,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g/cm‎3‎) ②称量:用小烧杯作称量容器,托盘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应放在________盘. ③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________搅拌,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 ④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 请在装有所配制溶液的试剂瓶(见图)标签上标明相应的信息.‎ ‎ ‎ ‎(2)在配制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4%‎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氢氧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③④⑤ ‎ ‎ ‎ ‎(3)若老师提供的药品有‎5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500g1%‎的氢氧化钠溶液,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除了上述配制方案外,你还可以设计出哪些配制方案,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________.(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及用量即可).‎ ‎ ‎ ‎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请填空: ‎ ‎(1)‎100g过氧乙酸溶液中含溶质为________.‎ ‎ ‎ ‎(2)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3)将‎100g该溶液与‎100g 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答案】‎ C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 ‎【答案】‎ D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 B、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将其色素和异味吸附在表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 C、石墨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蜡烛燃烧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是通过蜡烛燃烧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3.‎ ‎【答案】‎ D ‎【考点】‎ 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解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 解:①氯化钠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 ②面粉不能溶于水,把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悬浊液,所以错误; ③豆油不能溶于水,把豆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乳浊液,所以错误; ④白糖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 ⑤料酒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 故选②③; 故选D.‎ ‎4.‎ ‎【答案】‎ B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根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结合各粒子的带电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质子所带的电荷与电子所带的电荷相等,电性相反。 A、由上述分析,同一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和中子均不显电性,原子和中子的电性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 ‎【答案】‎ B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解答;‎ ‎【解答】‎ 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D、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6.‎ ‎【答案】‎ D ‎【考点】‎ 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解析】‎ 根据溶液的定义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可以对备选项进行判断那种物质是溶液.‎ ‎【解答】‎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解:A、啤酒是由酒精、水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错误     B、矿泉水是由水、矿物质元素组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错误     C、汽水是碳酸饮料,由水和碳酸组成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错误     D、液氧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正确 故选D.‎ ‎7.‎ ‎【答案】‎ B ‎【考点】‎ 用于加热的仪器 ‎【解析】‎ 本题应从加热‎50mL的液体需要的盛放装置,加热装置,支撑装置分析.‎ ‎【解答】‎ 解:加热液体要用到酒精灯.要加热‎50mL的液体,试管的容积较小,适合加热少量的液体,加热大量液体应该用烧杯,烧杯的底面积较大,灯焰小,会使烧杯受热不均,需要加垫石棉网,烧杯需要放在铁架台上加热,故使用的仪器为:烧杯、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圈). 故选B.‎ ‎8.‎ ‎【答案】‎ D ‎【考点】‎ 量筒的使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解析】‎ 根据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应对准凹液面最低处,而此题采用的是仰视,所以错误. B、瓶塞没有倒扣在桌面上,错误; C、试管中的液体超过了三分之一,错误; D、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正上方,正确; 故选D ‎9.‎ ‎【答案】‎ A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性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 根据分子的定义、特性分析回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解答】‎ 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A叙述正确;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B叙述不正确; 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故C叙述不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单个的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叙述不正确. 故选A.‎ ‎10.‎ ‎【答案】‎ D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A‎.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8‎,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故A项正确; B.铁属于金属元素,故B项正确; C.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C项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D项错误; 故选:D。‎ ‎11.‎ ‎【答案】‎ D ‎【考点】‎ 元素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解析】‎ A‎、根据元素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纯净物的构成进行分析; C、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溶化合物组成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由元素的定义可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氨气分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要说明的是同种元素须指明是原子做前提,故此选项错误;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例如,铁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故此选项错误; C、由单质的定义可知,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此选项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2.‎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答案】‎ C ‎【考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 ‎【解析】‎ A‎、溶液的浓稀是相对的,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B、根据饱和溶液定义来解答; C、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D、根据溶液呈中性分析.‎ ‎【解答】‎ 解:A、若低温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和高温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相比,溶质质量分数有可能大、可能小、也可能相等,因此必须强调同温度下,故A说法错误; B、在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里加入某物质不再溶解,加入其任何物质可能溶解,故B说法错误; 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当升高温度时,若溶液的质量不变,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故C说法正确; D、能导电的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但阳离子总数不一定等于阴离子总数,故D说法错误. 故选项为:C.‎ ‎13.‎ ‎【答案】‎ C ‎【考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解析】‎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量碳原子的质量×‎‎1‎‎12‎,则原子的质量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的质量‎×‎‎1‎‎12‎,故镁原子的质量为‎=24×m×‎1‎‎12‎=2m. 故选:C.‎ ‎14.‎ ‎【答案】‎ B ‎【考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解答】‎ 解: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内大气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左侧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 故选B.‎ ‎15.‎ ‎【答案】‎ C ‎【考点】‎ 量筒的使用 ‎【解析】‎ 从量筒的使用方法,仰视、俯视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去分析 ‎【解答】‎ 解: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实际体积大于‎19mL;倒出部分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此时量筒内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11mL,所以‎(>19ml)−(<11mL)=(>8 mL)‎; 故选C.‎ ‎16.‎ ‎【答案】‎ B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50g×14%‎=‎7.0g,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③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7g=43g(合‎43mL),应选用‎5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试剂瓶用于盛放氢氧化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②③⑤说法错误。 故选B。‎ ‎17.‎ ‎【答案】‎ B ‎【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 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根据题意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 A、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会导致溶液温度下降,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故选项正确。 C、蔗糖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 D、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8.‎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答案】‎ A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解析】‎ 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过三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③加入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该溶液,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100g−x)×20%=100g×10%‎,x=5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B、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100g−x)×20%=100g×10%‎,x=5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 C、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100g+y)×20%=100g×10%+y,y=12.5g,溶质的质量的一倍是‎2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 D、加入‎100g30%‎的KNO‎3‎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g×10%+100g×30%‎‎100g+100g‎×100%=20%‎,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 故选:A.‎ ‎19.‎ ‎【答案】‎ A ‎【考点】‎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由于M‎2+‎,核外电子总数为a,可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总数为a+2‎,由于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其质子数等于a+2‎;因为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知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b+2‎; 故选A。 ‎ ‎20.‎ ‎【答案】‎ A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A‎、根据不溶性杂质不会透过滤纸,溶液会通过滤纸进行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和溶剂成比例进行分析, C、根据蒸馏的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结晶的原理判断,‎ ‎【解答】‎ A‎、过滤只能将没有溶解的固体物质和溶液进行分离,而饱和溶液中溶质是均匀的分布在溶剂中的,不能够分离,故A错误, B、饱和的氯化钠溶液随着溶剂的蒸发,固体会逐渐的析出,故B正确, C、蒸馏是将水提纯的一个过程,将水分离出来,氯化钠就随之析出了,故C正确, D、结晶是将水分蒸发使晶体析出的过程,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9个题)‎ ‎【答案】‎ 广口瓶 坩埚钳 石棉网 湿润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考点】‎ 固体药品的取用 用于加热的仪器 常用加热仪器、夹持仪器、辅助仪器 仪器的装配与连接 玻璃仪器的洗涤 ‎【解析】‎ 根据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解答】‎ 解:(1)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广口瓶.‎ ‎(2)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坩埚钳.‎ ‎(3)加热时常垫在玻璃仪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石棉网.‎ ‎(4)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5)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 ‎【答案】‎ ‎①③‎ ‎⑦⑧‎ ‎②④⑤⑥‎ ‎⑤‎ ‎④‎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解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1)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等物质;洁净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2)冰水共合物、氯化钾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化合物.‎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3)液氧、氖气、铜丝、硫粉等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 ‎(4)铜丝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金属单质.‎ ‎(5)属于稀有气体的是氖气. ‎ ‎【答案】‎ 电,化学 氢气 水‎→‎通电‎ ‎氢气+氧气 氢元素,氧元素 D ‎【考点】‎ 电解水实验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根据电解水时的现象、结论及能量的转化分析回答,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解答】‎ 解:(1)电解水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气体a为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 ‎(3)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通电‎ ‎氢气+氧气;‎ ‎(4)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5)在电解水的过程中: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说法正确;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说法正确; C.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说法正确;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为:(1)电,化学.(2)氢气;(3)水‎→‎通电‎ ‎氢气+氧气;(4)氢元素,氧元素;(5)D.‎ ‎【答案】‎ 过滤,‎ACDF 吸附,物理 滤纸破损等 取少量的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考点】‎ 水的净化 硬水与软水 ‎【解析】‎ ‎(1)过滤是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的方法,根据过滤的操作分析所用的仪器解答;‎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据此解答;‎ ‎(3)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4)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析回答.‎ ‎【解答】‎ 解:(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有: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等;‎ ‎(4)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为:取少量的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故答为:(1)过滤,ACDF;(2)活性炭,物理.(3)滤纸破损等;(4)取少量的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答案】‎ 电子层数,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得到,阴 B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的概念 ‎【解析】‎ ‎(1)根据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第三周期中,开头的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2)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电子变成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 ‎(3)加碘食盐的“碘”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一般以无机盐类物质存在,指的是元素.‎ ‎【解答】‎ 解:(1)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第三周期中,开头的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2)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易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3)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氟、钙、铁、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元素. 故选B. 答案(1)电子层数;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2)得到;阴; (3)B.‎ ‎【答案】‎ AB ‎8‎ D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78.96‎ A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 ‎(1)依据质子数相同的元素是同种元素分析解答;‎ ‎(2)依据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解答;‎ ‎(3)在含有多个电子层的原子里,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为电子数为‎8‎属于稳定结构,进行解答;‎ ‎(4)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各部分的意义分析解答.‎ ‎(5)根据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分析回答.‎ ‎【解答】‎ 解:(1)依据质子数相同的元素是同种元素,由图示可知四种微粒中A、B质子数相同是同种元素;‎ ‎(2)由于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观察可知该微粒的质子数是‎18‎,是具有稳定结构的氩原子,所以核外电子数也应为‎18‎,所以X为‎8‎;‎ ‎(3)根据核外电子层排布,最外层为电子数为‎8‎属于稳定结构,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C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因此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CD,在D中质子数等与电子数,属于原子;‎ ‎(4)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各部分的意义可知E中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5)在A中质子数‎=13>‎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 答案:(1)AB;(2)‎8‎;(3)A;(4)‎78.96‎;(5)A.‎ ‎【答案】‎ 温度最低 可燃性 罩或扣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无明显现象或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成立,没有蓝色火焰,,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有蓝色火焰,,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 ‎(1)根据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进行解答; (2)根据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的物质具有可燃性进行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以及石蜡蒸气遇冷凝固进行解答。 (4)根据石蜡的燃烧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解答】‎ 根据图中的木条可以知道木条中间未变色,说明焰心温度低。故填:温度低;‎ 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状态为气态,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具有可燃性;故填:可燃性;‎ 假设‎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火焰就说明有二氧化碳。 假设‎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黑色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铜; 假设‎3‎:因为石蜡蒸气在用湿冷毛巾包住的中部凝固,上口处没有石蜡蒸气,所以取一较长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柴点燃,不能燃烧。而拿开湿毛巾后就会在玻璃管内壁发现有固体附着,说明焰心处的气体含石蜡蒸气。 假设④:由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蓝色的火焰,石蜡蒸气遇冷冷凝成石蜡的固体,所以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玻璃管另一端管口 有蓝色火焰,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 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所以假设④成立。 所以答案是: ‎ 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CO‎2‎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处罩或扣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无明显现象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只含一氧化碳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玻璃管另一端管口若有蓝色火焰,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玻璃管内壁无白色固体 假设②成立 假设③:焰心气体只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玻璃管另一端管口 没有蓝色火焰,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 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 假设③成立;‎ 假设④:焰心气体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玻璃管另一端管口 有蓝色火焰,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 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 假设④成立 由上述可知,石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是: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故答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答案】‎ 计算,‎40‎,‎960‎,左,玻璃棒 D ‎5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和‎500g水来配制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托盘天平的使用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解析】‎ ‎(1)配制‎1 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1000g×4%=40g,需水:‎1000g−40g=960g即‎960mL,称量物体时应左物右码,试剂瓶上应注明试剂名称和质量分数;‎ ‎(2)导致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4%‎的可能原因是:溶质少了(左码右物称量;溶质有杂质;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或溶剂多了(量水时仰视读数;烧杯或试剂瓶中有水);‎ ‎(3)配制溶液的方法很多:可直接用溶质和水配;如果用所给的溶液配时,要先算一算溶质是否够,如果不够加溶质,剩余的质量用水补充.‎ ‎【解答】‎ 解:(1)①计算: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1000g×4%=40g,水的质量‎=1000g−40g=960g,水的体积为‎960mL(水的密度是‎1g/cm‎3‎).‎ ‎(2)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水的体积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会导致水的体积偏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氢氧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会导致水的体积偏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⑤氢氧化钠固体不纯,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选:D.‎ ‎(3)‎500 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500 g×8%=40g,需水:‎1000g−500g=500g,所以可以用‎500 g 8%‎的氢氧化钠溶液和‎500g水来配制. 答案: (1)①计算;‎40‎;‎960‎; ②左; ③玻璃棒; ④ (2)D; (3)‎500 g 8%‎的氢氧化钠溶液和‎500g水来配制.‎ ‎【答案】‎ ‎15g‎;‎ ‎(2)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g‎100g+200g×100%=5%‎; 故答案为:‎5%‎;‎ ‎(3)将‎100g该溶液与‎100g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g+100g×5%‎‎100g+100g×100%=10%‎; 故答案为:‎10%‎.‎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解析】‎ ‎(1)利用一定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溶液质量‎100g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加入水后溶液质量增大而溶质质量不变,利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加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与‎100g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两溶液的质量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两溶液中溶质质量之和,利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 解:(1)‎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过氧乙酸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100g×15%=15g; ‎ ‎(2)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g‎100g+200g×100%=5%‎; ‎ ‎(3)将‎100g该溶液与‎100g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g+100g×5%‎‎100g+100g×100%=10%‎; ‎ 第21页 共24页 ◎ 第22页 共24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