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政治(理)试题(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
2020-2021学年必修3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政治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19年3月5日至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②2020年6月15日,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张家界市土家风情园 ③2019年11月“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④永辉超市2019年举行“双十一”打折促销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19年10月l6日,“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展览共展出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展品246件。红山文化为世人所知的是其精美的玉器。本次展览集中了辽宁、内蒙古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精品。举办这次展览,能够( ) ①再现红山文化的脉络和独特内涵 ②对观众世界观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③转化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力量 ④让观众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9年8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陈彦的《主角》入选。他在该书的后记中写道:自己在剧团工作了近30年,与各类“角儿”打了半辈子交道,这些深厚的生活积淀在创作长篇小说《主角》时一泻千里般地涌流出来。由此可见( ) ①作家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④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能激发创作灵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0年7月6日,浙江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省委书记车俊在会上表示,要确保主题教育彰显“红船味”、“浙江味”,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说明( ) ①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反作用 ②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19年12月8日,湖北随州女孩孙玉晴带着母亲走上了CCTV-1《故事里的中国》栏目,讲述了她带着养母求学的故事。从火车站弃婴到北航博士,孙玉晴用28年的时间携爱前行、用力奔跑、追逐梦想、改写命运,是有孝心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她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网友,不少网友纷纷留言点赞:“这对父母善良有爱,理应赢得所有人的尊重和掌声!孙玉晴延续了善良的基因,孝顺父母,懂得感恩!”材料表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③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能决定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在上海,垃圾分类工作成为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人们相互交流垃圾分类做法。垃圾分类“金点子”频出。今天,生态文明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绿色生活也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表明( )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们行为的选择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④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19年国庆来临之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乐山市各中小学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爱国氛围,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学校这样做的依据是( ) A.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8.江西某高校学生自发组织春秋季“毅行”活动,通过在山林间长途跋涉,锤炼了学生意志,培育了互助精神。这体现了( ) ①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人们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放下书本,将课堂无限延伸,学生在愉快的旅行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欢迎与好评。这种研学旅行( ) ①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能够拓宽人的认识广度 ③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垃圾多,危害大,分类摆放人人夸。”“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家园更好。”某地通过漫画展示、宜传标语、科普巡展等形式,积极引导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使垃圾分类意识入脑入心。这说明( ) ①文化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②优秀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 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十三五”规划在文化建设方面再次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是基于( ) ①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②文化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9年全球运营商将陆续推出5G商业服务试营,相比4G,5G带来的变化不仅是速率的提升,更是媒介生态的革命,将会触发数字创意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由此可见( ) A.文化给予经济重大影响 B.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C.科学技术催生社会变革 D.文化创新的实质是文化发展 13.2019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倡导博物馆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进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这说明了(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纯粹“自然”的东西也可称之为文化 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④置身于文化环境中就能提升文化素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 ) ①文化对经济起决定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物质力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世界微笑日,是唯一一个庆祝人类行为表情的节日。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8日确定为世界微笑日,这一天会变得特别温馨,在对别人的微笑中,你也会看到世界对自己微笑起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微笑使心灵净化、社会和谐,这说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2019年春节前,短片《啥是佩奇》被刷屏。故事讲述了一位留守老人为了给孙子准备新年礼物,问遍全村“啥是佩奇”,短片唤醒了更多人对爱和团圆的追求。这表明( ) A.优秀文化能够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7.2019年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学校思想政治课放在突出位置是因为( ) 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理想信念导向人生选择,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④思政课建设必须立足课堂教育,守正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8.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艰辛、长期、曲折的奋斗历程,需要英雄模范,因为英雄模范崇德向善的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发掘并宣传英雄模范事迹中所体现的精神,可以教育、激励几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苦奋斗。重视宣传英雄模范事迹是因为(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学生欺凌事件的种类和适用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贬低或者侮辱他人人格言论等列入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这一《实施办法》的依据是( ) ①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②充分的物质条件,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主观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一个人“三观”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20.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围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主题,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努力让宪法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等。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之所以要开展以上这些活动,是因为( ) ①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1.2019年12月3日,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公布。建国门外交公寓、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前门饭店、故宫博物院延禧宫建筑群等21处北京建筑在评选中入围。建筑遗产的评选涉及纪念建筑、观演建筑、会堂建筑、教科文体建筑、住宅与住区、办公建筑、宾馆建筑、交通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十几种门类,时间跨度百余年。20世纪建筑遗产( ) ①见证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②是百年中国建筑艺术的智慧结晶 ③体现了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④体现了中国建筑百年发展的历史成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2019年11月5日到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欢迎与会各国贵宾时发表的致辞中指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由此可见,中国举办进博会( ) ①旨在推动世界经济、文化共同发展与进步 ②作为商业贸易活动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④目的是推动中华文化的走向世界、影响各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习近平在访问印度时指出,中印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交流互鉴绵延至今。两国先辈们克服重重障碍,开展广泛交流,推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发展和传播,双方均受益良多。人文交流大有潜力可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相互尊重和认同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②开放包容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④文化在交流和借鉴中融合为一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智慧城市是指在目前钢筋水泥的城市基础上,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数字的、网络的、虚拟的、智慧的城市形态。发展智慧城市,必须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这强调了智慧城市发展要( ) ①尊重多样,相互借鉴 ②理解个性,包容一切 ③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④立足实践,坚守传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5.近期,全国多地博物馆开始适时延迟闭馆,开设夜间展览时间,“夜游博物馆”成为新的文化风尚。这种让广大市民在晚上感受“博物馆奇妙夜”的举措,备受好评。这( ) ①满足了老百姓游览、学习需求 ②必然增加博物馆的利润 ③实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④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近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会议期间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被多次重申,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得到与会嘉宾的热烈讨论。会议认为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科研院校、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应积极作为,共同推动互联网“共享、共治”。全球互联网治理应( ) ①发挥互联网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充分发挥我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③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思想道德修养,文明上网 ④加强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创建的“中华古籍资源库”正式开通运行以来,已在线发布古籍资源3.2万余部,让中国国家图书馆超过60%的古籍善本资源实现在线阅读。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促进古籍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②超越时空局限,使读者平等地获取古籍资源 ③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中华民族在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 ④大力推进古籍资源的传播、保护、继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广电总局日前下发《关于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视剧展播工作的通知》,部署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视剧展播工作,遴选86部剧目,供全国各级电视台尤其是各省级卫视自8月起选购播出。《通知》要求在展播期间不得播出娱乐性较强的古装剧、偶像剧,确保播出剧目与宣传期整体氛围相协调。这是基于( ) ①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创新力和竞争力 ②有利于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③优秀文化作品能够成为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④电视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9.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感知“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 ) ①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2019年11月,习近平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强调,广大研究人员要坚定文化自信,发扬老一辈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表明( ) ①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要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各国文化成果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先继承后发展 ④要通过文化创新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地球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文明之间持续开展对话、交流,最终融汇成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这表明( )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决定各民族间经济和政治的差异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④文化交流使得各民族文化趋向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2019年3月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政府工作要坚决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优先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重视教育领域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途径 ②发展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心工作 ③教育是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④教师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担负着重要职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现代艺术周、国际创意动漫周、国际儿童戏剧周以及国际青年汉学家研修班……活动丰富多彩,这说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2020年清明节,国家民政局紧扣“文明、绿色、低碳、环保”的宗旨,宣扬清明文化、倡导祭祀新风。“慎终追远”仪式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 ①承袭传统孝道文化,筑牢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②传统孝道文化可以因时而变,应为其注入时代精神 ③传统孝道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应该传承和弘扬 ④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5.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下列可以支持“教育强则国家强”这一观点的有( ) ①教育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②教育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6.在央视举办的《魅力中国城》评选活动中,来自贵州的黔东南脱颖而出。它以苗舞、芦笙舞、铜鼓舞为代表的民族舞蹈,以生命树为象征的神秘芭莎,以蜡染、苗绣、侗布为典型的手工制作,以“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打动了大家,评委们在享受苗侗魅力的同时也希望黔东南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守住这块财富,使其永葆生机。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守住这块财富,使其永葆生机,应该( ) ①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其在文化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②推陈出新,实现苗侗文化与时俱进,使苗侗文化融入时代元素 ③继承传统,立足苗侗人民的生产生活,提炼原汁原味的苗侗基因 ④坚守本民族文化,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7.基于世界杯期间大量中国球迷前往俄罗斯观看球赛,中俄双方在莫斯科开设“中国之家”迎接中国球迷。“中国之家”还会举行2022年冬奥会推介活动、中国文化、饮食和各省区的展览等,向俄罗斯民众展示中国魅力。这说明( ) ①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大型体育文化活动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④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201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澳门文化发展更有为,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澳门凭借“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中西文化长期交会交流的历史优势,利用澳门对外联系广泛的有利条件,讲好当代中国故事。澳门多元文化共存( ) 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②能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③可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④能推进人类文明演进的研究,繁荣世界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9.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中意两国元首都表示。将抓住两国双边关系发展的这一关键历史节点,通过互办文化旅游年等活动,推动两国加强人文交流。举办“中意文化旅游年”( ) ①是基于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是文化与政治交融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发展两国政治关系 ③有助于两国理解个性和文化共享,逐步缩小双方文化差异 ④说明两国间经济政治关系的发展与文化关系的发展同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0.最近几年我国文创类节目相当火爆。从《国家宝藏》到《上新了故宫》,优秀传统文化纷纷走出“故纸堆”,以新颖时尚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上述现象( ) ①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体现 ②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创新更重要 ③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体现 ④意味着新传媒的出现取代了旧传媒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2019年12月4日,河南省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展演活动在河南大学举行。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李金川在讲话中指出,优秀的校园文化作为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高校不断发展的基石,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一流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阐述为什么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