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届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高2017级高三上期11月阶段性测试文综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 1.西周人认为延绵宗嗣是后代义务,以祖先崇拜代替商人尚鬼的信念。这一变化表明西周 A. 家国一体观念强化 B. 神权与王权的分离 C. 地缘政治格局打破 D. 人定胜天思想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商人“尚鬼”到周人重视祖先和延绵宗嗣,体现了西周时期受政治发展,特别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影响,人们对家、国等现实问题的重视与家国一体观念的加强,A项正确;西周时期神权并未与王权分离,B项错误;西周时期古代地缘政治得到发展,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对自然和社会改造的信心,D项错误。 2.秦朝时囚徒程遂整理和再造的隶书,得到政府的肯定。这是出于当时 A. 王朝初建文化宽松 B. 文字统一的需要 C. 国家事务日益繁杂 D. 书写材料的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文字是小篆,但是小篆书写较为复杂,不利于文字传播效率的提高,因此民间通行更便捷的隶书,C项符合题意,B项排除;秦朝实行文化专制,排除A项;书写材料的革命是西汉早期发现的造纸术,排除D项。 3.西汉前期,大地主被时人称为豪强、豪门、豪宗等。从西汉中期开始,对大地主的称呼雅化为郡姓、大姓、名门、世族等,农民自称为宾客、奴婢、部曲。这一变化反映出 A. 自耕农经济削弱 B. 农民遭受的剥削减弱 C. 豪强地主的衰落 D. 礼制重心下移到庶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西汉时期地主和农民称谓的变化,特别是农民由原来的小农成为依附于地主的“宾客、奴婢、部曲”等,说明了封建田庄经济的发展和自耕农的减少,A项正确;农民成为地主的部曲或奴婢,说明农民受的剥削和控制加强,B项错误;大地主成为“郡姓、大姓、名门、世族”说明豪强地主得到发展,C项错误;农民的“宾客、奴婢、部曲”等依附身份不能说明礼制重心的下移,D项错误。 4.对于科考取士,山西人司马光主张照顾地区差异,按一定的份额“逐路取人”;江西人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考生的绝对成绩“惟材是择”。据此推知,当时 A. 科考人才标准变化 B. 科举制公正性弱化 C. 入仕减少加剧矛盾 D. 文化重心发生转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北宋时期南北方知识分子对于科考取士的录取提出了“逐路取人”和按“绝对成绩”“惟材是择”两个不同的方案,体现了在南北文化教育差异下的不同利益要求,D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考试内容变化,不能体现人才标准的不同,两种不同的录取方案,不是质疑科举制的公正性,也不是科举录取人士在减少引发的不同意见,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5.南宋儒生宋伯仁爱梅、种梅,长期观察、记录梅花各种形态,绘成了梅谱。他在观察到梅花有的花型像一把扇子,就会联想到这个是儒家教化天下,并赋诗说明。这反映了宋伯仁 A. 践行知行合一主张 B. 坚持个人独特的求理方式 C. 以格物致知的方式来求理 D. 对儒学认识存在僵化趋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伯仁从长期观察、记录梅花到以梅花联想儒家教化体现了程朱理学求理做人的方法“格物致知”,C项正确;材料无关宋伯仁的做人和所知的一致,不是其独创的方式,也不是儒学教条化和对知识分子的束缚,ABD三项错误。 6.下表为江南25个市镇373座桥梁建造情况统计简表(单位:座) 时期 宋代 元代 明初 明中后期 清前期 清中期 数量 10 27 27 99 30 59 注 官建与民建的总比例是1:12 如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宋代商品经济落后 B. 民间建桥技术更高 C. 政府财税收入下降 D. 商贸贩运逐渐发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商贸发展的要求和推动,明清时期江南桥梁建设特别是民建桥梁远远多于宋元时期,D项正确;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所发展,民间建筑桥梁增加是基本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民间建桥多于政府行为,不能说明财政收入下降,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7.1840年琦善处理中英关系时,最初给英国人的照会用“天朝大学士直隶总督部堂一等侯爵琦”。但后来仅留官衔成为定例,道光帝也认可他的做法。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B. 清廷调整外交策略 C. 官员爵位身份弱化 D. 清廷放弃宗藩外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后,清朝统治阶层办理外交时,称谓从用繁琐、自大,强调“天朝”、爵位到只“保留官衔成为定例”,反映了其外交策略的变化,B项正确;材料无关对西方先进技术的认可与学习,不是政府官员爵位改革和弱化,也不能充分说明清政府从宗藩外交到近代外交的实质变化,ACD三项错误。 8.1872—1890年,洋纱在华销售价格几乎每年都在下跌,最低时下跌1/3以上;洋布在华销售跌价的程度比洋纱更甚,但洋布进口增加不如洋纱迅速。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家庭纺织业基本实现了商品化 B. 机器纺织业得到很大程度发展 C. 土布比洋布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D. 传统手工纺纱业遭到沉重打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2—1890年”期间,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洋纱价格不断下跌,进口迅猛增加,势必会对传统手工纺纱业造成沉重打击,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洋纱大量进口,以其物美价廉冲击中国的纺纱业,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的基本解体和“家庭纺织业”实现了商品市场化,当时存在外国的资本输出、个体家庭生产等多种织布方式,洋纱进口不能说明是中国的机器纺织业得到“很大程度发展”,也不是“土布”、“洋布”的竞争和后者“更具有市场竞争力”,ABC三项错误。 9.1898年,光绪帝下令重印早期维新派代表作《校邠庐抗议》,令各衙门阅后批注加签。对此,包括大学士、内阁大学士等绝大多数中央级官员既不拥护,也不反对。这表明 A. 君主立宪推行受阻 B. 官场习气麻木保守 C. 变法缺失社会基础 D. 慈禧太后反对变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对于重印、学习和批注早期维新派著作的命令,“绝大多数中央级官员既不拥护,也不反对”,可知当时清政府中的官僚习气保守麻木,B项正确;只是对阅读进步思想无动于衷,不能说明君主立宪受阻,A项错误;材料中的规定不等于变法命令,C项错误;绝大多数官员对新思想的麻木保守态度与“慈禧太后”反对“变革”不符合,D项错误。 10.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指出:为了完成中国共产党在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中国共产党主张同国民党等革命党派以及其他革命团体,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 A. 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B. 深化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C. 注重掌握国民革命领导权 D. 系统地阐述革命动力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在认真地分析了中国国情的情况下,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认为当时中国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中国共产党最迫切的任务联合国民党等革命党派以及其他革命团体,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故B正确;1923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排除A;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国共产党没有重视掌握国民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系统地”阐述,排除D。 11.1935年5月,胡适在一篇纪念五四运动的文章中凄然感叹,“这年头是‘五四运动’最不时髦的年头”,因为“‘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使得个人解放,个人解放产出的政治哲学是所谓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这反映出 A. 团结抗日已成为当时民众的共识 B. 胡适主张五四精神要与时俱进 C. 国民党文化专制引发知识界不满 D. 个人主义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这年头是‘五四运动’最不时髦的年头”、“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思想解放”可知,五四运动强调思想解放,可知当时五四运动最不时髦,说明当时国民党实行文化专制,思想不自由,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与抗日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国民政府的文化专制,并非强调的是五四运动精神要与时俱进,B选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国民政府行使文化专制,与个人主义无关,D选项排除。 12.1938年,日本华北方面军情报记录写道:“可以断定,今后华北治安的对象是共军。”1939年他们认定:“应加紧收集情报,确立排除中共势力的对策,实为当务之急。”这主要是因为 A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 B. 日军将主力转向华北地区 C. 华北敌后抗战力量的壮大 D. 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日本对1938年华北军情的记录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反复强调对中共为主要对手的原因在于敌后抗日力量的壮大,C项符合题意。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是在1937年,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下半年,AD两项不符合日本针对“1938年”和“华北共军”的分析;材料中只有重视华北共军,没有将主力调到华北的具体信息,B项错误。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医院一直是宫廷的产物,朝廷医官主要通过选拔医家子弟入宫。古代医疗机构为平民医治的程度和规模相当有限,民间的医生主要由儒医和方郎中充任,走乡串户,悬壶行医。“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医生对病人的诊治以及病人家属照方护理皆在家中完成。在医患关系上,医疗的主体是病人,病人自由地择医而求治,医生只是被动地提供医疗服务。中医的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这种方式无论规模抑或质量都相当有限。 ——摘编自廖育群《岐黄医道》等 材料二 1820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诊所,随后政府和民间人士相继开办了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到1920年大城市新式医院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医家”,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体部分。近代医院制度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1905年清政府开始设巡警部兼管卫生事务,1912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卫生司,医院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在各方的努力下,各地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据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医疗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简析中国近代医疗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案】(1)特点:围绕王权而设置,为平民服务的医疗机构有限;以家庭基本单位的病人是医疗主体;医术以医家或师徒传承为主。 原因: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小农经济是古代基本经济结构;儒家思想的影响。 (2)变化:医疗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设置专门的医疗行政结构管理;西医大量建立,呈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 影响: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的要求;冲击了传统医疗制度与观念,推动了近代医疗制度和教育的发展;对改进医疗和提高国人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近代社会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医院一直是宫廷的产物”, “ 古代医疗机构为平民医治的程度和规模相当有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医疗服务的对象;由“朝廷医官主要通过选拔医家子弟入宫”,“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可知医术的传承方式;由“医生对病人的诊治以及病人家属照方护理皆在家中完成”,可知中国古代医疗的单位或方式。原因: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影响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历史因素进行分析。 (2)变化:根据材料一“医生对病人的诊治以及病人家属照方护理皆在家中完成”, “中医的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这种方式无论规模抑或质量都相当有限”等信息,对比材料二中“政府和民间人士相继开办了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1905年清政府开始设巡警部兼管卫生事务,1912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卫生司”,“近代医院制度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 医学人才的培养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等内容,结合所学指出,从服务对象,管理机构和整体格局等方面,指出中国近代医疗的发展变化。影响:根据材料二中“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医学到民生、教育、思想到社会政治、生活等多个方面,简要评析近代医学发展的社会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今日如回头仔细分析过去百年的史迹,则又觉这之中似颇有线索可循。吾人如试把同治中兴、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抗战,与夫今日正在滋长中的“民主自由”运动等等连成一气,作一个系统的分析,我们便发现这些重要史迹不是单独发生的。相反的,它们是一个接着一个发生的,层次分明地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总运动。而上述诸运动只不过是这一“总运动”的各阶段。一言以蔽之,这一个“总运动”便是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也就是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的“转型运动”。 我们的现代化运动是在西方文化挑战之下发生的,我们不仅要“布新”,我们还要“除旧”。对这项除旧布新工作的辛酸,知之最深者,实是孙中山先生。所以他说:“革命事业,莫难于破坏,莫易于建设。” ——摘编自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观点:近代中国百年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运动。 论证:在西方文明的挑战之下,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创办新式学堂,开启了中国经济和教育的现代化。 戊戌变法力图在政治上建立君主立宪的现代化国家,突破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局限,维新变法思想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改革措施,利于推动社会向现代转型。 新文化运动通过反省激活了传统文化,如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学术殿堂等;在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利用西方现代文化(民主、科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与解构,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的重建提供了可能;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 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运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愿望,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存在则是中国现代运动的主要障碍。 总之,为实现民族独立,中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这些主张和方案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化。 示例二 观点: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过程十分艰难。 论证: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发生的,西方的侵略虽然直接导致中国被迫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现代化的改革运动,但同时西方侵略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政治上,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与中国反动政治势力勾结,如晚清时期列强与清政府勾结,辛亥革命后支持专制独裁的袁世凯,对中国分而治之的政策导致中国近代军阀割据局面,这些都成为中国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化的障碍;在经济上,列强在华取得了经济特权,不利于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列强垄断了中国重要的工业资源,导致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 中国传统势力顽固,现代化不光要“布新”,还要“除旧”,西方国家现代化改革往往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封建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下进行的,而近代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封建势力强大,小农经济、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故中国现代化运动政治的民主化、工业化、科学理性等思想转型的过程自然十分艰难。 总之,由于列强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强大,中国的社会转型之路十分艰辛。 汞例三 观点: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论证:可从向西方学习的几个阶段的史实来论证。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一个‘总运动’便是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也就是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的‘转型运动’”,可提炼出观点:近代中国百年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运动。论证:结合所学,可从洋务运动兴起开启了中国经济和教育的现代化,戊戌变法力图在政治上建立君主立宪的现代化国家,辛亥革命推动政治民主化,新文化运动促进文化转型,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运动则是扫除中国现代运动的主要障碍——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进行阐述说明。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为实现民族独立,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后赵政权的羯族人石勒,认识到羯族力量有限,他重用“博涉经史”的汉人张宾为谋主,言听计从,下令胡人不得凌辱汉人,派官员到各地劝课农桑。他不识字,却喜欢听人讲经、诵读史书,虽在戎马倥偬之中,也不稍懈怠。他设立太学和郡国学,用儒家经学培养包括羯族将领子弟在内的人才,并建立秀才、孝廉试经之制。 建立前秦政权的氐族人苻坚,对汉族寒门士人王猛主张“宰宁国以礼,治联邦以法”,十分欣赏与支持。他广修学宫,亲临太学考试学生经义优劣。他对博士王寔说:“朕一月之内三次亲临太学,发现人才,躬亲奖励。其目的在于,不使周公、孔子的微言大义在我手里失传,是不是可以追上汉武帝、汉光武帝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石勒、苻坚改革相似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石勒、苻坚政策的积极作用。 【答案】(1)重用汉族杰出士人;重视儒家学说和教育;重视人才的选拔、考核和官员素质。 (2)传承了中原文化,扩大了儒学影响;拓宽了官员任用渠道,巩固了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 【详解】(1)相似点:根据材料“石勒”重用“博涉经史”的汉人张宾为谋主,“言听计从”,“苻坚,对汉族寒门士人王猛”,十分欣赏与支持。可知他们都做到了重用汉族人才;石勒“设立太学和郡国学,用儒家经学培养包括羯族将领子弟在内的人才,并建立秀才、孝廉试经之制”,苻坚“广修学宫,亲临太学考试学生经义优劣”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都重视儒家学说,强调发展教育,重视官员的选拔、考核和素质等。 (2)作用:根据材料、材料的上一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勒、苻坚重视人才、重视教育、学习汉族先进制度和做法的政策,对于传承中原文化和扩大儒学影响有直接推动作用;同时一系列汉化政策,还巩固了其政权,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 16.材料 沈家本(1840—1913年),1865年中举人,但1883年才中进士。20岁时,以父荫进入刑部任职习律,考中进士后继续留部工作。虽专业能力出色,但直到50岁时才升迁外放,历任天津、保定知府。在保定知府任上因处理教案问题而为八国联军所拘,生命几遭不测。1901年重归刑部担任右侍郎,后经袁世凯、张之洞和刘坤一三总督保荐,他临危受命,先后任首任修律大臣,负责筹建近代司法体系的最高法院院长等职。 沈家本上《删除律例内重法折》,一举废除凌迟、枭首等酷刑恶法,他积极响应恤刑狱,赞成废除刑讯;大量删减传统律例的死罪条款;积极推进男女同罚、满汉一致与身份平等。他批判盲目崇外与排外的两种法律心态,为实现审判独立的目标,不得不诉诸“勿求之于形式,而求之于精神”之举。他在修订法律馆敢于放权,大胆起用新人。 ——陈星宇《沈家本:中国近代具体法治的践行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沈家本由重科考到重近代法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沈家本的法治贡献。 【答案】(1)原因:《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严重,试图以法治救国;清末新政的实施;多年司法工作经历,认识到中国法治落后;民族工商业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西方政治与法治的影响。 (2)简评:顺应了近代世界民主法治化的潮流,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推动了中国近代法治的实践和民主、平等观念传播;培养了近代法治人才,为民国法治建设提供了借鉴。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中沈家本“20岁时,以父荫进入刑部任职习律,考中进士后继续留部工作”等个人工作领域、经历,“ 1901年重归刑部担任右侍郎”,“临危受命,先后任首任修律大臣,负责筹建近代司法体系的最高法院院长等职”这一特定环境等信息,联系其所处的特殊的时代及工作背景,结合“因处理教案问题而为八国联军所拘,生命几遭不测”体现的民族和社会问题,综合所学知识,从1901年前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分析沈家本思想变化的主客观原因。 (2)简评:根据材料中“废除凌迟、枭首等酷刑恶法”,“积极推进男女同罚、满汉一致与身份平等”,“批判盲目崇外与排外的两种法律心态”,“在修订法律馆敢于放权,大胆起用新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直接作用即法治近代化,到间接影响即法治理念和法制经验等方面,简评沈家本的法治贡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