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考复习大全及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出师表中考复习大全及答案

‎《出师表》 ‎ 一.课文内容。‎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二.参考译文。‎ 先帝创立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奋不顾身,原来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报答恩情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发扬扩大志士们的勇气;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忠诚规劝的道路。‎ 皇宫中的大臣和朝廷里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当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做好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得到更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情品德善良平正,精通军事,在过去任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能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坚贞正直,能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就可以计算着时间等待了。‎ 我本来是一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田种地,只想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屋中来拜访我,向我征询对当代大事的看法,我因此十分感慨激动,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细心,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命令以来,我早晚忧虑叹息,担心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事没有实现,有损先帝的圣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偏僻的地方(去作战)。‎ 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并率领全军,向北进军,平定中原。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室,回到旧都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情酌理掌握分寸,毫无保留地向陛下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不能实现,那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应该责罚攸之、祎、允等人的怠慢,来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己多加谋划,征询治国的好道理,识别、采纳正确的意见, 深切追念先帝遗诏。(如果这样)我就接受您的恩德,心中感慨激动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我禁不住流下泪水,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三.文学常识填空。‎ ‎1.《出师表》作者是    ,字    ,是    蜀汉    、    。‎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                    。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    (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    (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        ,        ?‎ ‎3.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        之前。他写这篇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    ,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        ”的计划得以实现。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        ,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四.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   )  疲弊(   ) 不懈(   )  陛下(   ) 恢弘( )  忠谏( ) ‎ 菲薄(   )   陟(   )  臧否(   )  攸(   )   费祎(  ) 以遗( )陛下     ‎ 裨补( )   猥( )    自枉( )屈  夙(   )  庶( )  竭驽( )钝 咎(   )  咨诹( )( )  昭(   )   遗诏(   )‎ 五.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 ‎1、中道崩殂(   。崩,      。殂,   )‎ ‎2、益州疲弊(      ) 3、不懈于内(   )‎ ‎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 (这里是“   ”的意思) ‎ ‎5、忠志之士(      ) 6、追先帝之殊遇(   )(   ,   )‎ ‎7、开张圣听(         。这里是            )‎ ‎8、以光先帝(      ) 9、恢弘志士之气(动词,      。也作“恢宏”)‎ ‎10、妄自菲薄(         。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11、引喻失义(      。引喻,   、   。义,   、   。)‎ ‎12、以塞忠谏之路(   ) 13、陟罚臧否(陟,   。臧,   。否,   。)‎ ‎14、作奸犯科(      ,      )15、付有司论其刑赏(   ,   )(   )‎ ‎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   。)(平,公平。明,明察。)(理   )‎ ‎17、不宜偏私(   ) 18、此皆良实 (      )‎ ‎19、志虑忠纯(      ) 20、是以先帝(   ,   )‎ ‎21、简拔以遗陛下(   )(   ) 22、愚以为(自称的谦辞。我)‎ ‎23、悉以咨之(   ) 24、裨补阙漏(   )(通“缺”,    )‎ ‎25、性行淑均 (淑,   )(均,   )‎ ‎26、晓畅军事(   、   ) 27、举宠为督(   )‎ ‎28、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 ‎2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      )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31、贞良死节(贞,   。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32、躬耕于南阳(   ) 32、苟全性命于乱世(      )‎ ‎33、不求闻达(      ) 34、先帝不以臣卑鄙(      ,   )‎ ‎35、猥自枉屈(辱,这里是      的意思)(      )‎ ‎36、由是感激  (      ) 37、遂许先帝以驱驰 (      )‎ ‎38、后值倾覆 (   )(   ) 39、尔来(   )‎ ‎40、寄臣以大事(   ) 41、夙夜忧叹(      )‎ ‎42、以伤先帝之明(   ) 43、深入不毛(   ,这里是动词长庄稼)‎ ‎44、庶竭驽钝 (   )(比喻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45、攘除奸凶(      )(      )46、斟酌损益(损,      。益,      )‎ ‎47、责攸之、袆、允等之慢(      ) 48、愿陛下亲之信之(   )(   )‎ ‎49、以彰其咎 (   )(   ) 50、咨诹善道(   ) ‎ ‎51、察纳雅言 (   )(   )(雅言   ) 52、临表涕零   (   )‎ 七.一词多义: ‎ 益:有所广益  (   ) 斟酌损益(   ) 遗:以光先帝遗德 (   )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效:恐托付不效 (   ) 讨贼兴复之效  (   ) 不效则治臣之罪 (   )‎ 行:性行淑均(   )必能使行阵和睦(   ) 为:俱为一体(判断动词,   )举宠为督(动词,   )‎ 能:先帝称之曰能(      )必能使行阵和睦(   ) 道:中道崩殂(   )咨诹善道(   )‎ 遗:以光先帝遗德(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每与臣论此事(      )‎ 八.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必得裨补阙漏        通   ,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通   ,    ‎ 九.词类活用(可不掌握用法)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 2、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这里指动词,意思是      。    3、猥自枉屈   猥 这里指       4、此皆良实   良实:这里指       。    5、庶竭驽钝   驽(劣马)钝(刀锋不锋利)比喻       ,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 6.此皆良实: 形容词用作名词,      。7.亲贤臣,远小人: 形容词作动词,    ,    。‎ ‎ 8.深入不毛: 名词用作动词,       。9.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作动词,       。‎ ‎10.优劣得所: 形容词作名词,      (好的差的)‎ 十.重点语句翻译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                                              ‎ ‎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   译:                                              ‎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译:                                                 ‎ ‎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译:                           ‎ ‎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                                              ‎ ‎                                                                                   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                                                 ‎ ‎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                                                 ‎ ‎10、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译:                                              ‎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译:                                 1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                            ‎ 十一.理解性默写填空。(同学们:请不要厌烦重复的题目太多,要把知识掌握牢固哟!)‎ ‎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1分)       ,       。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       。 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       ,       ,       ,       。”“       ” 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               ,以        ;       ,       。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一致。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 ‎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 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     ,     ,      ,    ,      ; 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       ;②     ,      ,    ,      ;③       ,       。(或:      ,        ,        。) 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或:        )。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       ”。 14.《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1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 ‎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        ‎ ‎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 *        ,        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 ‎ ‎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       ,       ,       ,‎ ‎       ;②       ,       。‎ ‎(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 ‎(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3)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       ,       。‎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       ,       ,       ,‎ ‎       ,       ,       。‎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 ”一致。 ‎ ‎(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 ‎ ”。 ‎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10)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       。‎ ‎(11)后汉倾颓的原因:       ,       ,       。‎ ‎(1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       。‎ ‎(1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              。‎ ‎(1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 ‎ ‎(15)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       ,       、       ,       ,       ” ‎ ‎(1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       ,       。‎ ‎(19)“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       ,       ;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       ,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 十二.基本要点: ‎ ‎1、《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     、     、     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 ‎2、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表达了受恩感激之情。 ‎ ‎3、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 ‎4、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古代一种向帝王上书言事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请求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 ‎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都是治国之大计,这三条依次是: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 ‎6、《出师表》中的成语:     、     、     、     、     、     。 ‎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 ‎8、另外诸葛亮着重回顾了有关先帝的“     ”和“     ”两件大事, ‎ 十三.课文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1-5)分析当前形势,指明危机,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 第一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 时刻,希望刘禅“思危”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由此提出 的建议。‎ ‎ 第二段:提出 的建议。‎ ‎ 第三段:说明出师前在内政上的安排。‎ ‎ 第四段:说明出师前在军政上所作的安排。‎ ‎ 第五段:提出 的建议。首句从正反两面概括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次句引先帝故事,说明“亲小人”必将导致亡国;末句祉荐贤臣,说明“亲贤臣”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表达“受恩感激”之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六段: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茅庐”之恩。先自叙本志(淡泊名利,无意功名),次叙先帝“三顾茅庐”一事,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最后概括叙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第七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并表明兴复汉室的决心。首句述白帝城托孤事;接着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再转说目前情况,提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末句补说出师手国内政事的安排,启发后主亲贤纳谏。‎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点明全篇主旨。‎ ‎ 第八段:归纳各方面的责任。首先严于律己,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最后也向后主提出“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的希望。‎ ‎ 第九段:表文结束语。‎ 十四.相关链接:‎ ‎ (一)相关诗句:‎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3.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4.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陆游《武侯书堂》)‎ ‎5.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 ‎ (二)《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 ‎ ‎       、 、 、 、 、三气周瑜 十五.开放性试题    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指标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2、成语及名句:成语: ; 。名句:         ,         。    3、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文章意思是一致的?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2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2‎ 分)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1)六出:          (2)七擒:          (3)东和:     ‎ ‎(4)北拒:          (5)收二川:         (6)排八阵:     ‎ ‎(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    5、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巩固训练 ‎ 一、分段阅读 阅读1—5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中道崩殂( )‎ ‎2、益州疲弊( ) ‎ ‎3、不懈于内( )‎ ‎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 ‎5、忠志之士( )‎ ‎6、追先帝之殊遇( )‎ ‎7、开张圣( )‎ ‎8、以光先帝( )‎ ‎9、恢弘志士之气( )‎ ‎10、妄自菲薄( )‎ ‎11、引喻失义( )‎ ‎12、以塞忠谏之路( )‎ ‎13、陟罚臧否( )‎ ‎14、作奸犯科( )‎ ‎15、付有司论其刑赏( )‎ ‎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17、不宜偏私( )‎ ‎18、此皆良实( )‎ ‎19、志虑忠纯( ) ‎ ‎20、是以先帝( )‎ ‎21、简拔以遗陛下( )‎ ‎22、愚以为( )‎ ‎23、悉以咨之( )‎ ‎24、裨补阙漏( )‎ ‎25、性行淑均( )‎ ‎26、晓畅军事( )‎ ‎27、举宠为督( )‎ ‎28、必能使行阵和睦( )‎ 优劣得所( )‎ ‎2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31、贞良死节( )‎ ‎(二)地毯式阅读:‎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 ‎2.第1段作者分析形势时,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 ;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 。这种有利的主观条件是因“ ”形成的。‎ ‎3.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当前天下形势的?其目的是什么?‎ ‎ 。‎ ‎ 4.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哪些建议,主要陈说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 。‎ ‎ 5.就君主治国的角度来说,诸葛亮就哪三方面向后主提的建议?‎ ‎ 。‎ ‎ 6.第2段中,作者认为该“刑”的是“ ” 的人,该受赏的是“ ”的人。‎ ‎ 7.文章3、4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 。‎ ‎ 8.作者主要依据什么来向后主举荐贤臣,推荐文臣、武将?‎ ‎ 。‎ ‎ 9.诸葛亮是如何使刘禅认识到“亲贤远佞”的重要性的?‎ ‎ 。‎ ‎ 10.请为第5段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 。‎ ‎ 11.第5段中与“贤臣”意义相近的词语是 ‎ ‎ 12.文中的“先汉”指的是 ,后汉指的是 。‎ ‎ 13. “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 ‎ 。‎ ‎14.请从文中列出几组反义词。‎ ‎ 。‎ 阅读6—7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躬耕于南阳 ( ) ‎ ‎2.苟全性命于乱世( )‎ ‎3.不求闻达( )‎ ‎4.先帝不以臣卑鄙( )‎ ‎5.猥自枉屈( )‎ ‎6.由是感激( )‎ ‎7.遂许先帝以驱驰( )‎ ‎ 8.后值倾覆( )‎ ‎9.尔来( )‎ ‎10.寄臣以大事( )‎ ‎11.夙夜忧叹( )‎ ‎12.以伤先帝之明( )‎ ‎13.深入不毛( )‎ ‎14.庶竭驽钝( )‎ ‎15.攘除奸凶( )‎ ‎(二)地毯式阅读:‎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 。‎ ‎ 2.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词语)? 。‎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 ‎③“由是感激”的原因? 。 ④文中的“卑鄙”具体指什么? 。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 ⑥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 。‎ ‎⑦“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 ‎⑧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 ‎⑨“出师“的战略目标是(诸葛亮认为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是):‎ ‎ 。‎ ‎3.选段中追忆的往事让你联想到《三国演义》哪些故事?(至少写三个) 。‎ ‎4.作者回顾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 ‎5.作者为什么要自述本志? 。‎ ‎6.第6段作者如何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做铺垫的?‎ ‎ 。‎ ‎7.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 ‎ ‎8.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 。‎ 阅读8—9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 ‎(一)解释给加点的词:‎ ‎1.斟酌损益( ) 2.责攸之、袆、允等之慢( ) 3.愿陛下亲之信之( ) ‎ ‎4.以彰其咎 ( ) 5.咨诹善道( ) 6.察纳雅言( ) 7.临表涕零 ( )‎ ‎(二)地毯式阅读:‎ ‎1.“深追先帝遗诏”与前文 相照应。‎ ‎2.篇末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但这“涕零”中还包含着诸葛亮哪些未言亦不可言的话?‎ ‎ 。‎ 二、综观全文 1. 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 。‎ ‎ 。‎ 2. 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 ‎ 。‎ ‎ 。‎ 3. 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请结合文章,说说此文何以有如此大的震撼力。 ‎ ‎ 。‎ 4. 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可谓分析透彻,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 ‎ 。‎ ‎ 。‎ 5. 诸葛亮的《出师表》受到无数后人的高度评价,请写出与“表”相关的诗句。‎ ‎ 。‎ ‎《出师表》答案 ‎ 三.文学常识填空。‎ ‎1.《出师表》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刘备(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他写这篇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四.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cú)  疲弊(bì)不懈(xiè )陛下(bì)恢弘(hóng)忠谏(jiàn) 菲薄(fěi)(bó)  陟(zhì) 臧否(zāng)(pǐ) 攸(yōu)费祎(yī)  以遗(wèi)陛下     裨补(bì)     猥(wěi)    自枉(wǎng)屈   夙(sù)   庶(shù)竭驽(nǔ)钝   咎(jiù)     咨诹(zī)(zōu) 昭(zhāo)  遗诏(zhào)‎ 五.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 ‎1、中道崩殂(中道,中途。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2、益州疲弊( 人力疲惫,物力缺乏) ‎ ‎3、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实在)(这里是“时”的意思)4、不懈于内(懈怠,内,宫廷里)‎ ‎5、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忠诚有志,奋不顾身) 6、追先帝之殊遇欲报(追念)(优待,厚遇)(想要)(报答)‎ ‎7、诚宜开张圣听(宜,应当。扩大圣明的听闻。这里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8、以光先帝(发扬光大)9、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大。勇气,志气)10、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妄,无根据。菲薄,瞧不起。)‎ ‎11、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称引。喻,譬喻。义,恰当。)12、以塞忠谏之路(以,以致,塞,堵塞) ‎ ‎13、陟罚臧否(陟,奖励。罚,惩罚。臧,好,善。否,坏、恶。)1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15、付有司论其刑赏(交付)(主管的官)(判定)(罚)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平,公平。明,明察。)(治理)17、不宜偏私(偏袒,有私心)1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宫中,皇宫中,府中,朝廷里,俱,都,一体,一个整体)19、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善良诚实的人,志向心思忠诚无二)20、是以先帝(因此)‎ ‎21、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22、愚以为(自称的谦辞。我。认为)23、悉以咨之(询问) 24、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弥补,缺点和疏漏。阙通“缺”,缺点。广,更大的,益,益处)‎ ‎25、性行淑均(性行,性情品德。淑,善。均,平)26、晓畅军事(精通,通晓) 27、举宠为督(推举)‎ ‎28、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军队)(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29、此先汉所以兴隆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兴旺昌盛)(倾覆衰败)‎ ‎30、未尝不叹息痛恨(没有一次,痛心遗憾)31、贞良死节(贞,坚贞。良,可靠。死节,能够以死报国)‎ ‎32、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则,那么。隆,昌盛。计日而待,计算着日子等待。 ‎ ‎32、躬耕于南阳(亲自耕种)33、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不求闻达(扬名显达(做官)) ‎ ‎34、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学识浅陋)35、猥自枉屈(猥,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委屈自己)‎ ‎36、三顾臣,咨臣,由是感激(顾,拜访,咨,询问,由是,因此。感激,感慨激动) ‎ ‎37、遂许先帝以驱驰 (遂,于是,就。许,答应。驱驰,奔走效劳)38、后值倾覆 (遇到)(兵败) ‎ ‎39、尔来二十有一年(那时)(同“又”连接整数和零数)40、先帝知臣谨慎,寄臣以大事(细心认真)(托付) 41、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早,早晨)(忧愁叹息)(担心(实现)42、以伤先帝之明(损害)(英明,圣明) ‎ ‎43、深入不毛(谷物,这里是动词长庄稼)(不毛,指人烟稀少的地方)兵甲(兵,武器。甲,装备)‎ ‎44、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激励和率领)(全军)(向北)(希望)(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45、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46.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振兴)(到)47、此臣所以报先帝(用来)48、斟酌损益(斟酌,斟情酌理。损,除去。益,兴办、增加)‎ ‎49、进尽忠言(进,进献,提出。尽,毫无保留)50、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则,就。慢,怠慢)51.讨贼 兴复之效(任务)52、愿陛下亲之信之(亲近)(信任)53、以告先帝之灵(告慰)54、兴德之言(发扬,忠言)‎ ‎55、以彰其咎 (表明)(过失) 56、咨诹善道(询问)(好道理)57、察纳雅言 (识别)(采纳)(正言,正确的意见)58、不胜(不尽)52、临表涕零   (落泪,涕,眼泪。零,落下。)‎ 六.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序号 例句 古义 今义 ‎1‎ 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店铺开业 ‎2‎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极为憎恨 ‎3‎ 先帝不以臣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言行恶劣 ‎4‎ 由是感激 感动奋发 深刻的感谢 ‎5‎ 晓畅军事 通晓,熟悉 明白通达 ‎6‎ 临表涕零 眼泪 鼻涕 七.一词多义: ‎ 益:有所广益  (好处)  斟酌损益(增加) 遗:以光先帝遗德 (遗留)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 效:恐托付不效 (实现) 讨贼兴复之效  (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 (实现)‎ 行:性行淑均(品德)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 为:俱为一体(判断动词,是)举宠为督(动词,做)‎ 能:先帝称之曰能(能干,有能力)必能使行阵和睦(能够) 道:中道崩殂(道路)咨诹善道(道理)‎ 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判,判定)每与臣论此事(议论,谈论)‎ 八.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必得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疏漏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九.词类活用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时,时期。 2、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 3、猥自枉屈 猥 这里指:降低身份 4、此皆良实 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 5、庶竭驽钝 驽(劣马)钝(刀锋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6.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7.深入不毛:名词用作动词,长苗,长庄稼。‎ ‎8.以光先帝遗德:光,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9.优劣得所:形容词作名词,指能力强的与能力弱的人(好的差的) ‎ 十.重点语句翻译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物力缺乏   ‎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    皇宫里的官员和朝廷里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能够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颓衰败的原因。    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种地,在乱世间只求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之中扬名显。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学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对当代大事的看法,我因此十分感慨激动,于是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急紧迫的时候我奉命出使。    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0、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诚规劝的道路啊!    1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原来是(因为)追念先帝的特别厚待,想报答这恩情给陛下啊。‎ 十一.理解性默写    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1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以大事”    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1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3)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 ‎(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1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1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 (1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5)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 (1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17)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 (18)“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 (19)“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 十二.基本要点: ‎ ‎1、《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 ‎2、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表达了受恩感激之情。 ‎ ‎3、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 ‎4、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古代一种向帝王上书言事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请求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 ‎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都是治国之大计,这三条依次是: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 ‎6、《出师表》中的成语: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优劣得所、引喻失义。 ‎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 ‎8、另外诸葛亮着重回顾了有关先帝的“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大事, ‎ 十三.课文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1-5)分析当前形势,指明危机,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第一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 时刻,希望刘禅“思危”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由此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 第二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 第三段:说明出师前在内政上的安排。‎ ‎ 第四段:说明出师前在军政上所作的安排。‎ ‎ 第五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首句从正反两面概括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次句引先帝故事,说明“亲小人”必将导致亡国;末句祉荐贤臣,说明“亲贤臣”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表达“受恩感激”之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六段: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茅庐”之恩。先自叙本志(淡泊名利,无意功名),次叙先帝“三顾茅庐”一事,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最后概括叙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第七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并表明兴复汉室的决心。首句述白帝城托孤事;接着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再转说目前情况,提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末句补说出师手国内政事的安排,启发后主亲贤纳谏。‎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点明全篇主旨。‎ 第八段:归纳各方面的责任。首先严于律己,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最后也向后主提出“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的希望。‎ 第九段:表文结束语。‎ 十四.相关链接:‎ ‎ (一)相关诗句:‎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 3.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 4.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陆游《武侯书堂》)‎ ‎ 5.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 ‎ (二)《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 ‎ ‎       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八封阵、三气周瑜 十五.五开放性试题 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指标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对人物的把握能从文中章中找到依据,可得2分。如:忠君报国,深谋远虑。 2、成语及名句: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文章意思是一致的?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2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2分)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1)六出:六出祁山 (2)七擒:七擒孟获 (3)东和:东和孙吴 ‎(4)北拒:北拒曹魏  (5)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5、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审慎交友。(除此四点外,有新的感悟也可。)‎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巩固训练 ‎ 一、分段阅读 阅读1—5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中道崩殂( )‎ ‎2、益州疲弊( ) ‎ ‎3、不懈于内( )‎ ‎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 ‎5、忠志之士( )‎ ‎6、追先帝之殊遇( )‎ ‎7、开张圣( )‎ ‎8、以光先帝( )‎ ‎9、恢弘志士之气( )‎ ‎10、妄自菲薄( )‎ ‎11、引喻失义( )‎ ‎12、以塞忠谏之路( )‎ ‎13、陟罚臧否( )‎ ‎14、作奸犯科( )‎ ‎15、付有司论其刑赏( )‎ ‎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17、不宜偏私( )‎ ‎18、此皆良实( )‎ ‎19、志虑忠纯( ) ‎ ‎20、是以先帝( )‎ ‎21、简拔以遗陛下( )‎ ‎22、愚以为( )‎ ‎23、悉以咨之( )‎ ‎24、裨补阙漏( )‎ ‎25、性行淑均( )‎ ‎26、晓畅军事( )‎ ‎27、举宠为督( )‎ ‎28、必能使行阵和睦( )‎ 优劣得所( )‎ ‎2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31、贞良死节( )‎ ‎(二)地毯式阅读:‎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 ‎2.第1段作者分析形势时,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观);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观)。这种有利的主观条件是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形成的。‎ ‎3.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当前天下形势的?其目的是什么?‎ 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明蜀汉“危急存亡”的形势,意在刘禅能“思危”,激其发愤图强之志;再说有利的主观条件,指明希望尤在,意在促刘禅励精图治之行 。‎ ‎ 4.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哪些建议,主要陈说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因其余两条皆与此有关。刘禅昏庸无能,如不能亲贤远佞,必然会“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所以说,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 5.就君主治国的角度来说,诸葛亮就哪三方面向后主提的建议?纳谏、法治、用人。 。‎ ‎ 6.第2段中,作者认为该“刑”的是““作奸犯科” 的人 ” 的人,该受赏的是 “为忠善”的人。‎ ‎ 7.文章3、4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不可以,为提出“亲贤远佞”建议张本,使刘禅明了亲贤的对象。‎ ‎8.作者主要依据什么来向后主举荐贤臣,推荐文臣、武将?‎ 忠心、品德、才能。 ‎ ‎9.诸葛亮是如何使刘禅认识到“亲贤远佞”的重要性的?‎ 从正反两方面对比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提醒刘禅勿蹈桓、灵覆辙。 ‎ ‎10.请为第5段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此段诸葛亮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倾颓”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灵,昏庸误国为告诫,促使后主亲贤远佞,并“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借古鉴今,成败并举。 ‎ ‎11.第5段中与“贤臣”意义相近的词语是贞良死节之臣 ‎ ‎12.文中的“先汉”指的是西汉,后汉指的是东汉。‎ ‎13. “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内是指“皇宫中”;外是指“朝廷中”‎ ‎14.请从文中列出几组反义词。臧 否;刑 赏;平明 偏私;兴隆 倾颓 阅读6—7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躬耕于南阳 ( ) 2.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不求闻达( )4.先帝不以臣卑鄙( )5.猥自枉屈( )6.由是感激( )7.遂许先帝以驱驰( )8.后值倾覆( )‎ ‎9.尔来( )10.寄臣以大事( )11.夙夜忧叹( )12.以伤先帝之明( )‎ ‎13.深入不毛( )14.庶竭驽钝( )15.攘除奸凶( )】‎ ‎(二)地毯式阅读:‎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 。‎ ‎2.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词语)?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布衣”‎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③“由是感激”的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④文中的“卑鄙”具体指什么?‎ 地位低微,学识浅陋;具体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⑥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⑦“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 ‎⑧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⑨“出师“的战略目标是(诸葛亮认为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是):‎ ‎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3.选段中追忆的往事让你联想到《三国演义》哪些故事?(至少写三个)三顾茅庐、襄阳病败、白帝城托孤、渡泸水、南征孟获 ‎ ‎4.作者回顾往事的目的是什么?追述自己随先帝艰难创业,忘身忧国,不避辛劳的历史。既表达自己一片忠贞激励刘禅,更主要是为北伐请命。说明这是先帝托付,是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 ‎5.作者为什么要自述本志?表明无意功名利禄,从而突出先帝三顾之恩。 ‎ ‎6.第6段作者如何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做铺垫的?‎ 作者自述本志,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北伐建议。 ‎ ‎7.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 宽宏的气度,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德。‎ ‎8.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今天,我们仍要坚持以德服人。生活中对于小的缺点或恶劣的坏事要防微杜渐,因为小错不改,慢慢会变成一种恶习,而不断的积累善行,却可以铸造成优秀的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最终赢得人们的尊重。‎ 阅读8—9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 ‎(一)解释给加点的词:‎ ‎1.斟酌损益( )2.责攸之、袆、允等之慢( )3.愿陛下亲之信之( )4.以彰其咎 ( ) 5.咨诹善道( ) 6.察纳雅言( ) 7.临表涕零 ( )‎ ‎(二)地毯式阅读:‎ ‎1.“深追先帝遗诏”与前文 “盖追先帝之殊遇” 相照应。‎ ‎2.篇末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但这“涕零”中还包含着诸葛亮哪些未言亦不可言的话? 国内政局的担忧,对刘禅是否能采纳建议的忧虑 。‎ 二、综观全文 1. 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 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历史上,刘禅昏庸,宠幸宦官,对于朝政,诸葛亮事无巨细。此次出征,他必然为国政忧虑,所以重在提建议,荐人才。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有利于出征北伐。 ‎ 2. 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 ‎“受恩感激”,“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得体而恳切。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 3. 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请结合文章,说说此文何以有如此大的 震撼力。 主要从忠心耿耿的角度完成答案 ‎ 4. 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可谓分析透彻,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 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 问答题综合:‎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表中向后主刘禅陈说了什么请求和愿望?) 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 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哪一条是主旨所在?为什么?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主旨是:亲贤远佞 。这样才能让后主认识到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使命。(只有以广开言路为基础,用赏罚分明的手段,方可达到亲贤远佞的目的。) 3.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希望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成实兴复汉室的大业 4.本篇开篇有何特点?(为什么先分析不利的客观条件,再分析有利的主观条件呢?) 本文开篇分析不利的客观形势,起笔凝重,予人警醒,在分析不利的形势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使后主意识到形势的危急,又树立兴复汉室的信心 5.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 表现刘备的知遇之恩和对他的极度信任,说明了创业维艰,表达了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情希望后主支持北伐。 6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自叙本志和出身的? 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感激之情,以及对刘氏父子的效忠之情 7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为全篇议论作铺垫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其中“报先帝”一语呼应上文哪两件事? 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 9“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说明了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10如何理解第六段是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作铺垫? 作者自叙本志,为了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深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 11、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这条建议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刘禅是一个怎样的人? 亲贤臣,远小人。刘禅亲小人远贤臣,宠信宦官,昏庸无能,不辨忠奸。 1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自臣以当世之事”点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 有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 13、谈谈亲贤远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亲近贤人,才能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也只有疏远小人,才能避免他们的不良影响。“孟母择邻”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亲贤远佞无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平民百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的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 “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