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化学专题四第三单元(化学键)一轮复习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高考化学专题四第三单元(化学键)一轮复习教案

‎2015《金版新学案》高中化学总复习讲义:专题四第三单元 化学键 考点一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 共价键 离子键 定义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成键微粒 原子 阴、阳离子 成键原因 原子有形成稳定结构的趋势 ‎(同左)‎ 成键方式 共用电子对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成键元素 一般为非金属元素 一般为活泼金属元素(通常指ⅠA族、ⅡA族)与活泼非金属元素(通常指ⅥA族、ⅦA族)‎ ‎ 2.共价键的分类 形成原子种类 电子对偏向情况 非极性共价键 同种元素原子 无偏向 极性共价键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1)Na2S:‎ ‎(2)CO2:‎ ‎ (1)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吗?‎ ‎(2)形成离子键的静电作用指的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吗?‎ ‎(3)形成离子键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吗?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吗?‎ ‎(4)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吗?‎ 提示: (1)不是所有物质都存在化学键,稀有气体中无化学键。‎ ‎(2)既有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也有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电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 ‎(3)都不一定,如铵盐全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其中的化学键就有离子键。‎ ‎(4)不一定,如AlCl3中的化学键就是共价键。‎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2)某些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能形成共价键 (  )‎ ‎(3)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 ‎(4)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 (  )‎ 答案: (1)× (2)√ (3)√ (4)×‎ ‎2.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②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③强电解质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④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是能量降低的过程 ‎⑤单质、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都存在共价键 A.①④           B.③④ ‎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原子:Na:__________,Cl:__________。‎ ‎(2)简单离子:Na+:________,F-:__________。‎ ‎(3)复杂离子:NH:____________,OH-:____________。‎ ‎(4)离子化合物 MgCl2:____________,Na2O:____________‎ Na2O2:____________。‎ ‎(5)非金属单质及共价化合物 N2:__________,H2O:_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 ‎(6)羟基:____________,甲基:____________。‎ 答案: (1)Na Cl·· ·‎ ‎(2)Na+ [F·· ]-‎ ‎(3)[HN··]+ [O·· H]-‎ ‎(4)[Cl·· ]-Mg2+[Cl·· ]- Na+[O·· ]2-Na+ ‎ Na+[O·· O·· ]2-Na+‎ ‎(5)N ⋮⋮N HO·· H O·· CO·· ‎ ‎(6)HO·· · HC·· ‎ ‎4.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HClO的电子式为HCl·· O·· B.H2S的电子式可表示为H+[S·· ]H+‎ C.用电子式表示Na2O的形成过程为2Na×+·O·· ·―→2Na+[O·· ]2-‎ D.MgCl2的电子式为[Cl·· ]-Mg2+[Cl·· ]-‎ 答案: D ‎5.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 ‎(1)N2:____________;‎ ‎(2)H2O:____________;‎ ‎(3)CO2:____________。‎ 答案: (1)NN (2)H—O—H (3)COO  书写电子式时常见的错误 ‎(1)漏写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如:‎ N2 N⋮⋮N。‎ ‎(2)化合物类型不清,漏写或多写[  ]及错写电荷数,如:‎ NaCl Na+ ;HF H+[ ]-。‎ ‎(3)书写不规范,错写共用电子对,如:N2的电子式为 N⋮⋮N,不能写成NN,更不能写成:‎ 或 。‎ ‎(4)不考虑原子间的结合顺序,如HClO的结构式为H—O—Cl而非H—Cl—O,因氧原子需形成2对共用电子才稳定,而H、Cl各需形成1对共用电子就稳定。‎ ‎(5)不考虑AB2型离子化合物中2个B是分开写还是写一块。如:CaBr2、CaH2、CaO2中Br、H、O均为-1价,Br-、H-已达稳定结构分开写,2个氧原子需形成一对共用电子才稳定,不能分开。它们的电子式分别为:‎ ‎[ ]-Ca2+[ ]-、[H]-Ca2+[H]-、‎ Ca2+[ ]2-。‎ ‎6.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 A.PCl5 B.P4‎ C.CCl4 D.NH3‎ 解析: 判断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方法为:最外层电子数+所成价键数=8,故A项、D项错;P4为单质,而非化合物,故B项错;C项中5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C项正确。‎ 答案: C ‎7.含有极性键且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 A.CH4 B.CH2===CH2‎ C.CO2 D.N2‎ 解析: CH4、CH2===CH2中氢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A、B项错;N2中只含有非极性键且为单质,D项错。‎ 答案: C  判断8电子结构的两种方法 ‎(1)经验规律法 凡符合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8的皆为8电子结构(含非极性键的分子除外)。‎ ‎(2)试写结构法 判断某化合物中的某元素最外层是否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应从其结构式或电子式结合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判断,如①H2O,O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H2O中每个O原子又与两个H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所以H2O中的O原子最外层有6+2=8个电子,但H2O中的H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②N2,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N与N之间形成三个共价键,所以N2中的N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考点二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物质类别的关系 ‎1.化学键的概念: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反应物内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内化学键的形成是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 ‎3.化学键与物质溶解或熔化的关系 ‎(1)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过程 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后均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 ‎(2)共价化合物的溶解过程 ‎①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如CO2和SO2等。‎ ‎②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其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如HCl、H2SO4等。‎ ‎③某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其分子内的共价键不被破坏,如蔗糖(C12H22O11)、酒精(C2H5OH)等。‎ ‎(3)单质的溶解过程 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如Cl2、F2等。‎ ‎4.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金刚石、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物质硬度大、熔点高,就是因为其中的共价键很强,破坏时需消耗很多的能量。‎ NaCl等部分离子化合物,也有很强的离子键,故熔点也较高。‎ ‎(2)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N2分子中有很强的NN,故在通常状况下,N2很稳定,H2S、HI等分子中的共价键较弱,故它们受热时易分解。‎ ‎5.化学键与物质类别 ‎(1)化学键的存在 ‎(2)化学键与物质类别 ‎①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 a.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N2、P4、金刚石、晶体硅等。‎ b.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 ‎②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 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NaH等。‎ ‎③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 如Na2O2、NH4Cl、NaOH、Na2SO4等。‎ ‎④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等。‎ ‎ (1)有化学键的断裂或形成就一定是化学反应吗?‎ ‎(2)如何鉴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合物?‎ 提示: (1)不一定是化学反应,如NaCl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其中有离子键的断裂,而将NaCl溶液蒸发结晶,Na+和Cl-重新形成离子键而成为晶体,也是物理变化。‎ ‎(2)将待鉴别物质熔化,熔化后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1.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 A.NaOH、H2SO4、(NH4)2SO4   B.MgO、Na2SO4、NH4HCO3‎ C.Na2O2、KOH、Na2SO4 D.HCl、Al2O3、MgCl2‎ 解析: A中H2SO4内只有共价键;B中MgO内只有离子键;D中HCl内只有共价键,Al2O3、MgCl2内只有离子键。‎ 答案: C ‎2.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Z2Y         B.X2Y2‎ C.Z2Y2 D.ZYX 解析: 由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可知Y在Z的上一周期,所以Y为氧元素、Z为钠元素,则X为氢元素。A选项,Na2O只有离子键;B选项,H2O2‎ 既有非极性共价键,也有极性共价键;C选项,Na2O2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没有极性共价键;D选项,NaOH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答案: B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组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H2O、NH4Cl、H2O2‎ B.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C.Na2O、NaOH和Na2SO4为离子化合物,HCl、NH3、NH4NO3、H2SO4为共价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是由不同种非金属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解析: NH4Cl中既含有共价键,也含有离子键,A错;非金属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可能为共价化合物如HCl,也可能为单质如H2、O2,B错;NH4NO3为离子化合物,C错;共价化合物,最少含有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原子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化合物的,D对。‎ 答案: D ‎4.下列关于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由两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共价化合物熔化时破坏共价键 D.熔化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 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也可能是单质,A错误;由两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也可能是单质,如HD,B错误;大部分共价化合物熔化时不一定破坏共价键,如冰熔化,C错误。‎ 答案: D  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三种方法 ‎5.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将SO2通入水中 B.烧碱溶于水 C.将HCl通入水中 D.硫酸氢钠溶于水 解析: SO2、HCl不含有离子键,所以不会有离子键的破坏,A和C不符合题意;烧碱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了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没有共价键的破坏,B错;硫酸氢钠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溶于水时钠离子与硫酸氢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被破坏,同时硫酸氢根离子中的共价键也被破坏。‎ 答案: D ‎6.从化学键的观点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据此你认为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 A.对空气进行降温加压 B. 金刚石变成石墨 C.NaCl熔化 D.碘溶于CCl4中 解析: A项中既无化学键断裂又无化学键形成;B项先断裂金刚石中的共价键再形成石墨中的共价键;C项只断裂NaCl中的离子键无新化学键形成;D项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答案: B 考点三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2)特点 ‎①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 ‎②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和绝大多数液态、固态非金属单质分子之间。‎ ‎(3)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例如熔、沸点:I2>Br2>Cl2>F2。‎ ‎2.氢键 ‎(1)定义:分子间存在的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 ‎(2)形成条件:非金属性强、原子半径小的O、F、N原子与H原子之间,有的物质分子内也存在氢键。‎ ‎(3)存在:氢键存在广泛,如蛋白质分子、H2O、NH3、HF等分子之间。分子间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 (1)氢键属于化学键吗?‎ ‎(2)范德华力、氢键、化学键三者的强弱关系如何?‎ 提示: (1)氢键不属于化学键,应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2)范德华力<氢键<化学键。‎ ‎1.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第ⅣA~ⅦA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 A.H2S     B.HCl    ‎ C.PH3     D.SiH4‎ 解析: 在第ⅣA~ⅦA族中元素的氢化物中,NH3、H2O、HF因存在氢键,故沸点反常的高,则含a的线为第ⅣA族元素的氢化物,则a点为SiH4。‎ 答案: D ‎2.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 ‎①NH3的熔、沸点比Ⅴ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 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水分子高温下很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①② D.①③‎ 解析: 水分子高温下很稳定是因为分子中O—H键的键能大。‎ 答案: B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H]-(2013·江苏,2B)(  )‎ ‎(2)丙烯的结构简式:C3H6(2013·江苏,‎2A)(  )‎ ‎(3)NH4Br的电子式:[HN··]+Br-(2012·海南,‎9A)(  )‎ ‎(4)次氯酸的电子式HCl·· O·· (2010·上海,‎2A)(  )‎ ‎(5)Na2O2的电子式为Na Na(2010·课标全国卷,‎7A)(  )‎ ‎(6)H2O的电子式为H+[O·· H]-(2010·江苏,‎2A)(  )‎ ‎(7)N2的电子式:N⋮⋮N(2011·江苏,‎2A)(  )‎ 答案: (1)√ (2)× (3)× (4)× (5)× (6)× (7)× ‎ ‎2.(2013·上海化学·4)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钠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 解析: A选项均属于分子晶体,克服范德华力,正确;B选项,硅属于原子晶体,破坏的是共价键,C60属于分子晶体,克服范德华力;C选项,HCl溶解破坏的是共价键,NaCl溶解破坏的是离子键;D选项,溴、汞的气化分别克服范德华力、破坏金属键。‎ 答案: A ‎3.(2012·课标全国理综卷·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Y;B项,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数为18或19;C项,H2O2或N2H4分子中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D项,W与X组成的化合物包括所有的烃类,故沸点不一定比H2O或NH3低。‎ 答案: C ‎4.(2010·海南化学·11)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Z2Y          B.X2Y2‎ C.Z2Y2 D.ZYX 解析: 由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可知Y在Z的上一周期,所以Y为氧元素、Z为钠元素,则X为氢元素。A选项,Na2O只有离子键;B选项,H2O2既有非极性共价键,也有极性共价键;C选项,Na2O2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没有极性共价键;D选项,NaOH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答案: B ‎5.(2010·天津·7)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 ‎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_______,B的结构式为________。‎ ‎(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 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该族2~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1 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 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 kJ·mol-1 b.+29.7 kJ·mol-1‎ c.-20.6 kJ·mol-1 d.-241.8 kJ·mol-1‎ 解析: 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是C、N、H、O,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所以X、Y、Z、L、M分别是H、C、N、O、Al。‎ ‎(1)H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向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可推断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l>C>N>O>H。‎ ‎(2)A、B分别是NH3、N2H4。每个N原子可以形成3个共价键,所以B的结构式是NHHNHH。‎ ‎(3)Se与O同主族,且比O多两个电子层,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Se的核外电子排布为+34 ,Se的原子序数为34;Se与O、S同主族,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硫的相似,为H2SeO4;同主族元素由上向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困难,放出的热量越来越少,甚至需要吸收热量。‎ 答案: (1)O 第3周期第ⅢA族 Al>C>N>O>H ‎(2)HN·· NHHNHH ‎(3)34 H2SeO4 b 阅卷现场(五)__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 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X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戊的单质与X反应能生成乙的单质,同时生成两种溶于水均呈酸性的化合物Y和Z,0.1 mol·L-1的Y溶液pH>1;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盐L,也能与Z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丙、戊可组成化合物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2)写出乙的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3)戊的单质与X反应生成的Y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4)写出少量Z的稀溶液滴入过量L的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答案] ‎ ‎(1)+17 ‎(2)N ⋮⋮N ‎(3)2∶3‎ ‎(4)AlO+H++H2O===Al(OH)3↓‎ ‎[错因分析]‎ 第一:元素虽然推断正确,但由于不能正确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化学方程式配平不正确失分较多。‎ 第二:机械模仿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忽视具体的装置图的特点,化学反应原理运用不准确。‎ ‎[规范指导]‎ ‎1.仔细读懂题目要求,明确写什么?怎么写?什么条件?什么状态?‎ ‎2.平时熟练书写各种化学用语、苦练基本功。‎ 专题讲座(五) 突破“位、构、性”关系类综合题的两个难点 ‎ 本专题内容是高考的热点,高考往往借助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关系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内容。‎ 元素周期表能够反映原子的位置和结构,在元素推断中如果已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可以快速确定元素的名称、原子结构及性质。但在实验考查中往往不是呈现完整的元素周期表,而是呈现某一片段,这就要求根据呈现的片段结构中提供的信息来推断元素。‎ 一、判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四种方法 ‎ 方法1:结构简图法:本方法常用于确定原子序数小于18或已知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的元素。其步骤为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简图→“电子层数=周期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方法2:区间定位法:对于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若用结构简图法确定,较复杂且易出错,可采用区间定位法。其原理:首先,要牢记各周期对应的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从第1周期到第7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2、10、18、36、54、86、118;其次,要熟悉元素周期表中每个纵行对应的族序数,ⅠA、ⅡA族为第1、2列,ⅢB~ⅦB族是第3~7列,Ⅷ族是第8~10列,ⅠB、ⅡB族为第11、12列,ⅢA~ⅦA族为第13~17列,0族是第18列。具备了上述知识,便可按下列方法进行推断:‎ ‎①比大小,定周期。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先找出与其相近的0族元素,然后,以0族元素为参照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②求差值、定族数。用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减去比它小而相近的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得该元素所在的纵行数。由元素所在的纵行数可推出其所在的族。‎ 注:如果有第6、7周期的元素,用原子序数减去比它小而相近的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后,再减去14,即得该元素所在的纵行数。如84号元素所在周期和族的推导:84-54-14=16,即在16纵行,可判断为ⅥA族,第6周期。‎ 方法3:相同电子层结构法:主族元素的阳离子与上一周期的0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主族元素的阴离子与同周期的0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要求掌握氦式结构、氖式结构等。‎ 方法4:特殊位置法: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如周期表中的第1行、第1列、右上角、左下角等来确定。‎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Z>Y>X B.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碱性:Z>X C.Y和X形成的化合物Y3X2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D.Y能与X或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发生反应 解析: 本题通过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确定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根据位置推断出物质的性质。短周期元素原子内层电子数可能是2或8,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6,X原子的内层电子数和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根据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可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即X为N,进一步得出Y、Z分别是Mg、S。Mg的原子半径大于S的,A错误;X、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分别呈碱性、酸性,B错误;Mg失去电子使N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Y3X2分子中只有离子键,C错误;Mg能与硝酸、硫酸发生反应,D正确。‎ 答案: D 二、元素周期表片段在元素推断中的应用 ‎1.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特殊结构的应用 ‎(1)特殊结构 ‎①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H和He,H元素所在的第ⅠA族为元素周期表的左侧边界,第ⅠA族左侧无元素分布;‎ ‎②He为0族元素,0族元素为元素周期表的右侧边界,0族元素右侧没有元素分布。‎ 利用这个关系可以确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和族。‎ ‎(2)实例 根据上图可知,四种元素分布在三个周期内,且A的右侧没有元素分布,可知A为He,B为F,C为O,D为P元素。‎ ‎2.元素的位置关系和原子序数关系的应用 ‎(1)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一般比左边元素原子序数大1,比右边元素的原子序数小1。‎ ‎②同主族上下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 若在ⅠA或ⅡA族,原子序数之差为上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数。‎ 若在ⅢA~ⅦA族,原子序数之差为下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数。‎ 如第三和第四周期的同族相邻元素,若在ⅠA或ⅡA族,原子序数之差为8,若在ⅢA~ⅦA族,原子序数之差为18。‎ ‎(2)实例 ‎①条件 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种元素所在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所在族序数的2倍,B、C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原子序数的4倍。‎ ‎②元素推断 根据A、B、C为短周期元素和A、B、C的位置关系可知,A为第二周期元素,B、C为第三周期元素。根据B、C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原子序数的4倍,设A的原子序数为a,则B与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7、a+9,a+7+a+9=‎4a,可得a=8。所以A为O、B为P、C为Cl。‎ ‎3.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周期表片段的应用 ‎(1)文图转化 在一些比较类型的题目中,由文字信息推断出某种元素后,可以先在图表中固定其位置,再根据其他元素的有关信息确定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即转化成周期表片段的形式,再进行比较,则很直观地得出结论。‎ ‎(2)实例 ‎①条件 X+、Y+、M2+、N2-均为含若干电子的短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离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N2->Y+,Y+>X+,Y+>M2+,M2+>X+。‎ ‎②元素推断 由于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N为非金属,应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边,由X、Y、M的离子半径关系,则可以推知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与N的位置关系,转化为周期表片段:‎ X ‎…‎ N(1)‎ Y M ‎…‎ N(2)‎ ‎…‎ N(3)‎ 则N可能和Y不在同一周期,也可能和Y、M在同一周期。‎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X、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的少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B.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S,S、O元素同主族,原子半径S>O,对;B选项中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P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