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跟踪检测(解析版)岳麓版必修1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天津卷)“(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下图中( D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D对:据材料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可知,该政权是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建立的,瑞金位于江西省的东南部。A错:①在河北省,不符合题意。B错:②在陕西省,不符合题意。C错:③位于江西省和湖南省的交界处,不符合题意。 2.(2018·北京卷)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C )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解析:B错: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A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1930年所写,而遵义会议是1935年召开的。D错: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前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 7 3.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 ) A.土地革命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调动了积极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解析:1930年,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粮食大丰收,故选A项。红军英勇奋战主要是保卫根据地的安全,故排除B项。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C项错误。D项所述与史实不符,且与材料现象构不成因果关系,故排除。 4.“‘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的是不远了。”下列符合“燎原”之势的是( B ) A.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C.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D.南昌起义打响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解析:在全国根据地不断增多,得到巩固与发展的情况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故答案为B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不符合“燎原”之势,排除A项;红军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情况下进行的,不符合“燎原”之势,排除C项;D项是在1927年,发生在土地革命之前,与材料不符,排除。 5.1935年10月,毛泽东写下著名的诗歌《七律·长征》,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诗歌的最后一句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歌中的“三军”是指( A ) 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 C.红四方面军 D.三大主力红军 解析: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完成长征,实现了会师,所以诗歌中的“三军”是指红一方面军而非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是在1936年10月,所以只有选项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6.为纪念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是指( B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解析:根据材料“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并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项符合题意;A、C、D均与题干“长征途中”的要求不符。 7 7.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少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的黄色军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C )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解析:“红军帽”出现于1927~1937年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A项;告别红军帽是为了抗日,而不是保障工农割据,排除B项;共产党领导的是敌后战场,排除D项。 8.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见下图)。如果以下是四位现场观看阅兵的同学对“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的看法: 甲同学:正面战场,奋力杀敌 乙同学:敌后抗战,分割包围 丙同学:统一战线,凝聚力量 丁同学:美苏援助,致命一击 其中,看法正确的同学是 ( C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中国人民的团结抗战,故本题选C项,A、B、D说法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的。 9.1945年9月8日,当时最受欢迎的自由主义报刊《周报》在其创刊号上刊登了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表达了当时人们( A ) A.反对内战、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 7 B.反对冷战、呼吁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 C.反对朝鲜战争、呼吁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 D.主张一边倒、联合苏联维护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 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反映了人们希望化剑为犁,实现和平,故选A项。 10.“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当年毛泽东说的“进京赶考”的背景是( D ) A.解放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B.社会主义制度已在中国建立 C.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D.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解析:1949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故D项正确。 11.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 D ) A.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解析: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都属于民主革命,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特征,D项正确;国民革命没有建立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排除A项;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无法体现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排除B项;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统一战线,排除C项。 12.1927年11月《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案》指出:中国革命是“无间断的性质”;民族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后,已经成了绝对的反革命势力,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因此中国革命的前程,要“急转直下的进入社会主义道路”;“现在全国的状况是直接革命的形势”。此决议( A ) A.脱离了当时的客观实际 B.反映右倾思想在党内有所抬头 C.奠定了八七会议的理论基础 7 D.阐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 解析:1927年11月,在未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情况下,就要推翻资产阶级,“急转直下的进入社会主义道路”,是脱离实际的表现,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左”倾思想,排除B项;八七会议召开于1927年8月7日,而材料是“1927年11月”,显然时间不符,排除C项;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是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强调反帝反封,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近代以来,国人经历了由传统家国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的艰难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民众对君主是顺从依附的状态,个人权利弱化隐蔽、国家(君主)权力强化突出。 ——刘宗英《传统政治文化视角下地方 主义行动逻辑分析》 材料二 王韬(1867年漫游英法等国)对西方政体形式作了研究后,认为中国欲谋富强“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的学生课卷批语中,明确就君、臣、民三者关系提出新的见解,君、臣都是为人民办事者,君主好比店铺总管,臣相是店铺的掌柜,人民则是股东,国家真正的主人是人民。 ——摘编自雷颐《孤寂百年——中国 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 材料三 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孙中山1924年《国家建设·民族主义》 材料四 在抗战中迸发出来的是对新型国家的认同。这样的国家不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还要用新型的国家系统、理念和技术将其成员的热情、忠诚激发出来、组织起来,去为中华民族这一超越地域、等级、党派、性别的群体利益而奋斗,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包括“保种”“独立”、领土统一和完整,还包括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甚至寄望新型国家在新背景恢复国人曾有的民族地位和国家尊严。 ——徐慧清《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传统的家国观念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材料二中知识阶层又产生了怎样新的国家观念。(8分) (2)据材料三,孙中山认为国人的“国家观念”有什么不足?结合所学,孙中山是如何阐述民族主义的。(6分) (3)据材料四分析抗战中新型国家观念得到认同的原因,并理解新型国家观念的内涵。(6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指出近代中国家国观念演变发展的两条主线及其思想原动力。(6分) 答案:(1)内容: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家天下);君主即为国家。 7 原因:宗法制度的影响;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 观念:君民共治;人民主权。 (2)不足:缺乏民族精神。 阐述:中国民族自求解放(明确反帝);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3)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内涵:国家是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组织者;国家维护主权、领土完整、实现主权在民,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 (4)主线:一是从家国一体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主权国家);二是从专制国家观念向民主国家观念的转变。 原动力:反侵略求民主。民族民主思潮。 解析:(1)第一问由“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归纳出家国同构;君主即为国家。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两个角度分析。第三问由“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和“君、臣都是为人民办事者,君主好比店铺总管,臣相是店铺的掌柜,人民则是股东,国家真正的主人是人民”可以归纳出君民共治;人民主权。(2)第一问由“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概括即可。第二问结合孙中山的新旧民族主义进行阐释即可。(3)第一问由“在抗战中迸发出来的是对新型国家的认同”结合所学从民族危机和全民族抗战两个角度回答。第二问直接由“这样的国家不仅是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还要用新型的国家系统、理念和技术将其成员的热情、忠诚激发出来、组织起来,去为中华民族这一超越地域、等级、党派、性别的群体利益而奋斗,而中华民族的利益不仅包括‘保种’‘独立’、领土统一和完整,还包括保持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甚至寄望新型国家在新背景恢复国人曾有的民族地位和国家尊严”概括即可得之。(4)综合上述材料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可以从家国一体到主权国家和专制国家到民主国家角度回答。第二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反对外来侵略追求民主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角度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 干稻草那个软又黄哟咳啰咳 金丝被那个盖身上啰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咳啰咳 依呀依吱呀呀哟咳呀呀依吱哟 依呀依吱呀呀哟咳依呀依吱哟 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 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 7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 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 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 上述歌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某一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请根据相关信息确定两个历史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阐述。(要求:主题关键词选用恰当,阐述清晰,史论结合)(26分) 答案:主题一(政治上):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多次取得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主题二(经济上):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在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奠定了根据地的物质基础,巩固了红色政权。 主题三(理论上):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鉴于以城市为中心革命受挫的教训,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其他如: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共产主义乐观精神、官兵平等民主、军民艰苦奋斗等主题。(言之有理均可) 解析:依据材料“穿草鞋那个背土枪哟咳啰咳,反围剿那个斗志旺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天天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可以总结主题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军民反“围剿”,结合1927年至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反围剿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阐述即可。依据材料中“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啰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啰咳啰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啰咳啰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啰咳”可总结出主题二,共产主义乐观精神,进行经济建设等。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