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试卷(解析版)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左传》中有大量的预言‘,但不再采用巫祝占卜的方式,而是以人物的品行来预言家族的兴衰,以统治者敬天保民的情况预言国家的治乱,这反映出当时( ) A. 礼乐制度的影响深远 B. 重视修身立德的做法 C. 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 D. 修史缺乏严谨的态度 2. 《苍颉篇》是秦汉时期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20世纪以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的尼雅遗址、甘肃玉门和敦煌等地陆续出土了《仓颉篇》木简,其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苍颉篇》相似。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 A. 中央政府对西域有效管理 B. 文字统一利于各地文化交流 C. 内地与西域交流异常活跃 D. 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展到西域 3. 秦代的基层组织最初是乡、里,后来增加了亭。汉代在此基础上又实行什伍制,令“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这种做法( ) A. 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 B. 提高了国家动员能力 C. 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D. 导致了冗官问题出现、 4. 宋神宗元丰改制时,有臣僚建议废除枢密院,仿唐制将军事事务归兵部。宋神宗以“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为由未予允准。这反映了宋朝( ) A. 谏议制度的完善 B. 部院间矛盾尖锐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重视权力的制衡 5. 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为55%、35%和10%.这一做法( ) A. 保证了科举制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B. 有利于科举人才来源的相对平衡 C. 推动了明代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D. 促进了全国范围内尚学风气形成 6. 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固定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道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 A. 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B. 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 C. 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 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 1. 长期以来,雅典几乎所有的法律都由公民大会颁布,法律修改和制定具有随意性。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人颁布了统一的法典。此后如果修改法律,必须经过严格得多的程序,必须经过陪审法庭的立法审查。从公元前399一前375年,居然没有新法通过。这说明当时的雅典( ) A. 公民大会丧失了立法大权 B. 陪审法庭拥有至上的权威 C. 有意防范直接民主的弊端 D. 主要致力于构建法律体系 2. 在罗马帝国早期,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及英雄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代英雄修建纪念碑、纪念像和纪念柱,并铭刻一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功绩。这一做法( ) A. 确立了政教合一的思想 B. 利于培育公民国家意识 C. 深受希腊人文主义影响 D. 意在强化统治者的权威 3. 1841年,英国保守党党魁皮尔在未获得维多利亚女王支持的情况下参加竞选,最终获胜并迫使女王命其组阁。记者克罗克评论此举为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人民为国王挑选首相的做法”。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 议会政治进一步完善 B. 首相必须对国王负责 C. 人民可直接选举首相 D. 执政党与国王的对立 4. 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客籍法》《惩治叛乱法》等四项法令,授权政府可以逮捕任何威胁或反对联邦政府的外侨和美国公民。美国国会此举旨在( ) A. 扩大联邦政府的行政权 B. 改变权力制衡的机制 C. 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 D. 限制外来移民的迁入 5. 如表反映了二战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 1947年6月 英国首相艾德礼与印度总督发表《印度独立方案》 1947年11月 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第181号决议) 1948年8-9月 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 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殖民体系的瓦解 C. 第三世界的崛起 D. 区域集团化加强 1. 20 世纪50年代末,美国将可携带核弹头的“朱庇特”导弹部署在土耳其。但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决定撤走“朱庇特”导弹来换取苏联撒走古巴导弹,引起土耳其的不满。这反映了( ) A. 超级大国主导世界格局 B. 美苏矛盾趋于尖锐化 C. “北约”集团开始分化 D. 核战争威胁世界和平 2. 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如表是其地区分配情况。这表明( ) 地区 亚洲 非洲 拉美 东欧 西欧及其 他国家 非常任理事 国席位数 2 3 2 1 2 A. 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B. 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 C. 两极对峙决定席位分配 D. 非洲开始主导联合国 3. 下表所示“柏林危机”一共有三次,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爆发时间 原因 结果 1948年6月 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 1949年5月苏联宣布解除封锁 1958年 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 以苏联让步完结 1961年 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 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作结 A. 尽力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B. 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C. 柏林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 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4. 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 A. 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得到加强 B. 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C. 第三世界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 D. 全球化促使各国文化同质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0分)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古就有华夏与夷蛮戎狄(又称四夷)之分。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天下大乱,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出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指中原)不绝若线”的局面。一向被中原诸国看不起并被视为夷蛮的荆楚早已独自称王,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有学者认为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是有道理的。老庄道家源于南方,而又产生出黄老无为思想。汉赋也明显受到楚辞的影响。 ——摘自裘士京等编著《中国文化史纲》 材料二:国朝(元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 ——摘自许衡《许文正公遗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汉法”的原因及其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周、春秋战国时代贵族社会主要礼仪表 西周、春秋 籍礼 监督平民在“藉田”上从事无偿集体劳动 冠礼 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 大搜礼 整编军队、检阅兵力 乡饮酒礼、乡谢礼 维护一乡内贵族宗法制度、统治秩序、军事训练和学习 朝礼 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 祭礼 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 婚礼和丧礼 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 战国 执政者主要重视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其它则改变了性质、作用,或被废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个主题并予以说明。(主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的乡里制度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到唐宋时期政府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到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官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材料二:晚清剧烈的社会动乱,导致传统官役制下地方社会秩序难以维系,许多地方逐渐兴举绅董制。与保甲、里甲以及乡约不同的是,绅董是享有薪酬的职位。且地方绅董的治理权属远超乎其上,“地方学务、卫生事务、道路工程、农公实业、慈善事业、公营事业、地方经济……皆归绅董办理”。但绅董治理模式并不是朝廷典章制度意义上的规范体系,而是依存于地方特定情景而变通运行的一个机制。 ——据王先明《绅董与晚清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历史变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演变的基本趋势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乡村治理的特点。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运动在英国广泛兴起。所谓和平主义,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西方国家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其实是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是过于苛刻了;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激怒,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这就是当时人所持的一整套和平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既有真理又有误解。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根据材料提取一条历史信息,并结合史实予以评析。(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没有进行正确的理性反思,不承认争霸性质,推卸战争罪责,奉战犯为“民族英雄”,坚持军国主义思想,宣传民族复仇主义;不承认军事失败,发展新的军事理论。德国对大战的错误反思,决定了它力图摆脱束缚扩军备战,挑战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重新走向世界战争之路,最终再次成为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张国臣《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一战的反思》 材料二:二战后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认,对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后果“全面承担责任”,并向受害国人民“认罪、道歉”“请求宽恕”。联邦德国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以防止纳粹沉渣泛起和新纳粹产生。教育青年面对纳粹罪行和侵略真相,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战后国际协定,承认战后边界,对邻国放弃一切领土要求。走和平崛起道路,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减少邻国对纳粹德国“东山再起”的疑惧。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被称之为欧洲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摘编自梅兆荣《德国如何反省二战侵略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再次成为世界大战发源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德国是如何进行战争反思的,分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的特点是等级、尊卑、贵贱,这些内容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而是以人物的品行来预言家族的兴衰,以统治者敬天保民的情况预言国家的治乱”可知,《左传》作者认为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能否长盛不衰的关键在于德行,意在引导时人立德修身。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预言不等于宗教信。 D.题干所给材料本身并没有论述《左传》的编撰体例和编写特点。 故选:B。 2.【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在西域的《苍颉篇》木简的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苍颉篇》相似,说明内地与西域文化的交流,即中原文化的影响扩展到西域,故D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内地与西域文化的交流,无法说明中央政府对西域有效管理,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统一问题,故B项错误。 C项中的异常活跃在材料体现不出,排除。 故选:D。 3.【答案】B 【解析】汉代推行的什伍制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基层的控制,有利于提高国家动员的能力,B正确; 材料未涉及赋税问题,A排除; 强化人身依附关系的是编户齐民,C排除; D是宋朝过度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排除。 故选:B。 4.【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宋神宗主张兵部负责军部日常事务,枢密院控制兵权,反映宋朝重视权力的制衡,故D正确。 A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题干涉及的君主专制,排除C。 故选:D。 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江南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超前,导致科举考试占优势,“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为55%、35%和10%”可以减少南方的优势,有利于科举人才来源的相对平衡,故B正确。 A说法片面,排除。 南宋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故排除C。 D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B。 6.【答案】A 【解析】A.在地方设立三司,后来又设立巡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地方事权的统一。 B.清朝的督抚制度也没有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故B项错误; C.明朝的“三司”互不统属,相互牵制,清朝固定督抚制度,不再设立巡按御史,这就强化了地方事权,提高了行政效率,C项错误; D.“每两道三省设总督一名”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雅典原来立法只通过公民大会,“法律修改和制定具有随意性”,体现了直接民主的弊端;而后来“如果修改法律,必须经过严格得多的程序,必须经过陪审法庭的立法审查”,则表明雅典在立法上有意防范这种直接民主的弊端,故C正确。 立法是公民大会最重要的职权之一,故A不符合史实。 拥有至上权威是公民大会,不是陪审法庭,故排除B。 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故选:C。 8.【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政府大兴土木,修建神庙、广场、凯旋门等帝国及英雄的纪念场,还为罗马历代英雄修建纪念碑、纪念像和纪念柱,并铭刻一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功绩”可知,罗马帝国早期修建纪念场和纪念碑、纪念像和纪念柱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公民的国家荣誉感,增强公民的国家意识,故B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政教合一的思想,故A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培育公民的国家荣誉感,不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故C项错误。 英雄人物对公民具有激励意义,与统治者的权威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B。 9.【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保守党党魁皮尔作为第一个未得到国王支持而竞选成功的首相,体现了国王对首相限制的大大削弱,议会政治进一步完善,故A项正确; 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排除B项; 英国首相不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议会选举后产生,排除C项; 材料中无法体现执政党与国王的对立,排除D项。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美国国会通过了《客籍法》《惩治叛乱法》等四项法令,授权政府可以逮捕任何威胁或反对联邦政府的外侨和美国公民“可知,美国国会通过颁布法令授权政府以维护联邦统一及国家稳定,C项正确。 A项,题干未体现政府行政权扩大,排除。 B项,国会授权政府说明权力制衡机制依然存在,排除。 D项,题干未涉及移民政策,排除。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步走向瓦解,材料中的“印度独立”“巴勒斯坦分治”“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均是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故B正确。 虽然材料中的四个事件均是发生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但其主旨并不是两极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故排除A。 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是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故排除C。 材料中没有涉及区域集团,故排除D。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国已撤走土耳其导弹换取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这实际上体现出美苏主导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故A正确; 材料信息体现了美苏矛盾的和平解决,不能说尖锐化,排除B; 材料只涉及土耳其不满,不能说明北约分化,排除C; D信息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A。 13.【答案】A 【解析】1965年10个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中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占7个,表明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故A正确; 1965年欧洲实现联合,已经恢复了实力,故B错误; 非常任理事国席位由联合国大选产生,并需要获得大会三分之二多数同意,故C错误; D错在“主导”,排除。 故选:A。 14.【答案】A 【解析】通过三次柏林危机的结果可知,苏联最终退让,这说明了它有意避免双方的直接冲突,故A正确; B不符合史实,苏联在冷战初期处于防势,排除; CD无法从题中体现,排除。 故选:A。 15.【答案】B 【解析】“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体现了二战后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16.【解析】(1)依据信息“汉文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可知特点是多元一体。依据信息“王权衰落,天下大乱,华夏与四夷的界限被打破”可知原因有王权控制力弱,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依据信息“中原文化和南方荆楚文化的结合”可知民族交融加强;中原文化先进。 (2)依据信息“诸民相杂,俗既不同”可知原因:巩固统治的需要;依据信息“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可知中原文化先进;吸取前代教训。联系所学可知,“行汉法”巩固了元朝的统治;加强了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答案】 (1)特点:多元一体。 原因:王权控制力弱,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民族交融加强;中原文化先进。 (2)原因: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原文化先进;吸取前代教训。 影响:巩固了元朝的统治;加强了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7.【答案】本题属于开放性题,依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变化与时代特征有关,由此提取主题是社会礼仪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结果。然后结合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其影响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得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等变化引发了社会礼仪的变迁的结论。 故答案为: 主题:社会礼仪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说明: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等,奴隶主贵族享有特权,世卿世禄,主要社会礼仪体现贵族特权,维护国君地位及其宗法秩序,有利于巩固统治;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宗法分封制受到冲击,奴隶主贵族逐渐没落,新兴地主兴起,纷纷推动社会改革,世禄世卿制被打破,逐步确立起君主专制制度,社会礼仪主要重视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等变化引发了社会礼仪的变迁。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信息的主旨,从社会礼仪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提取主题,然后结合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其影响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得出结论即可。作答时,注意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本题考查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变化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到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官役制,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可知,国家对乡村治理的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中央集权逐步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地方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 (2)根据“传统官役制下地方社会秩序难以维系,许多地方逐渐兴举绅董制”“地方绅董的治理权属远超乎其上”“地方学务、卫生事务、道路工程、农公实业、慈善事业、公营事业、地方经济……皆归绅董办理”可知,新旧治理体制并存;地方事权扩大;自治性加强。 【答案】 (1)趋势:国家对乡村治理的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中央集权逐步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地方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 (2)特点:新旧治理体制并存;地方事权扩大;自治性加强。 19.【解析】本题属于历史评析题,首先依据材料提取信息,依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运动在英国广泛兴起。所谓和平主义,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可以得出信息是一战后,欧洲兴起和平主义,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结合所学可知,该观点具有片面性。然后结合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二战前英法的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影响进行论证,最后得出应该辩证地看待一战后欧洲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的结论。 【答案】 信息:一战后,欧洲兴起和平主义,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该观点具有片面性。 论证:基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20年代和平主义在欧洲盛行,大大缓和了国际局势,国际关系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但是30年代,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英法等国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一味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气焰,没能制止二战的全面爆发,给世界大战带来了深重灾难。 结论:应该辩证地看待一战后欧洲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 20.【解析】(1)从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德国在一战以后再次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原因,首先是没有对一战进行理性的反思,其次是一战以后对德国的处置不公平,激起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还有就是德国长期存在的军国主义传统发挥作用。 (2)二战以后的德国理性的进行战争反思,承担战争责任,并且通过立法的方式防止新的纳粹产生,同时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儿,在国际上遵守国际协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融入欧洲一体化。二战后德国的对战争的反思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德国的和平崛起,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答案】(1)原因:没有对一战进行理性反思,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激起了民族复仇情绪,军国主义传统。 (2)方式:理性反思战争并承担责任,通过立法防止新纳粹产生,重视对青少年教育,遵守战后国际协定,走和平发展道路,融入欧洲一体化。 影响:促进了德国的和平崛起,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