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第十章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第十章 —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主 讲:张智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建学院 §10-1 概述 §10-2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放样 §10-4 曲线的放样 §10-3 数点的平面位置放样方法 §10-5 已知坡度直线的放样 第 10 章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第一节 概述 1 、施工放样 在施工阶段进行的测量工作。 2 、主要任务 将图纸上设计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与施工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标定到实地,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 3 、主要内容: (1)建立施工控制网; (2)依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建(构) 筑物的放样; (3)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通过测 量检查各部位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随着施工的进展,对一些大型、 高层或特殊建(构)物进行变形观测。 二、施工测量的特点与要求 1.施工测量虽与地形测量相反,但它 同样遵循 “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 后细部 ” 的原则; 2.施工测量精度取决于建筑物的用途、 大小、性质、材料、结构形式 和施工方法; 3.施工测量是工程建设的一部分, 必须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 4.施工测量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故施工测量应建立健全检查制度; 5.施工现场交通频繁,地面震动大;各种测量标志应埋设稳固,一旦被毁,应及时恢复。 6.施工现场工种多,交叉作业,干扰 大,易发生差错和安全事故. 返回 第二节 水平距离、 水平角和高程的放样 一、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是从地面上一个已知点出发,沿给定的方向,量出已知(设计)的水平距离,在地面上定出这段距离另一端点的位置。 1 .钢尺测设 ( 1 )一般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从已知点开始,沿给定的方向,用钢尺直接丈量出已知水平距离,定出这段距离的另一端点。 为了校核,应再丈量一次,若两次丈量的相对误差在 1/3000 ~ 1/5000 内,取平均位置作为该端点的最后位置。 A D AB B 1 B 2 B ( 2 )精确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应使用检定过的钢尺,用经纬仪定线,根据已知水平距离 D ,经过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后,并计算出实地测设长度 L 。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用钢尺进行测设。 例 从 A 点沿 AC 方向测设 B 点,使水平距离 D =25.000m ,所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测设时温度为 ,测设时拉力与检定钢尺 时拉力相同。 A C B ′ h AB L B D AB = 25.000m 1 )测设之前通过概量定出终点,并测得两点之间的高差 。 2 )计算 L 的长度。 3 )在地面上从 A 点沿 AC 方向用钢尺实量 25.015m 定出 B 点,则 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正好是已知值 25.000m 。 2 .光电测距仪测设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一般采用光电测距仪测设法。 ( 1 )在 A 点安置光电测距仪,反光棱镜在已知方向上前后移动,使仪器显示值略大于测设的距离,定出 C 1 点。 A C 1 D ′ ∆D C D ( 2 )在 C 1 点安置反光棱镜,测出水平距离 D ′ ,求出 D ′ 与应测设的水平距离 D 之差 △D = D - D ′ 。 ( 3 )根据 △D 的数值在实地用钢尺沿测设方向将 C 1 改正至 C 点,并用木桩标定其点位。 ( 4 )将反光棱镜安置于 C 点,再实测 AC 距离,其不符值应在限差之内,否则应再次进行改正,直至符合限差为止。 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就是在已知角顶并根据一个已知边方向,标定出另一边方向,使两方向的水平夹角等于已知水平角角值。 ( 1 )在 O 点安置经纬仪,盘左位置瞄准 A 点,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 1 .一般方法 当测设水平角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盘左、盘右分中的方法测设。 例 设地面已知方向 OA , O 为角顶, β 为已知水平角角值, OB 为欲定的方向线。 A O B B 1 B 2 β ( 2 )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恰好为 β 值,在此视线上定出 B 1 点。 ( 3 )盘右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测设一次,定出 B 2 点 。 ( 4 )取 B 1 和 B 2 的中点 B ,则 ∠AOB 就是要测设的 β 角。 2 .精确方法 A O B B 1 β β 1 ∆ β 例 设地面已知方向 OA , O 为角顶, β 为已知水平角角值, OB 为欲定的方向线。 ( 1 ) 先用一般方法测设出 B 1 点。 ( 2 ) 用测回法对 ∠AOB 1 观测若干个测回,求出各测回平均值 β 1 ,并计算出 ∆β = β - β 1 。 ( 3 ) 量取 OB 1 的水平距离。 ( 4 ) 计算改正距离。 ( 5 ) 自 B 1 点沿 OB 1 的垂直方向量出距离 BB 1 ,定出 B 点,则 ∠AOB 就是要测设的角度。 量取改正距离时,如 ∆β 为正,则沿 OB 1 的垂直方向向外量取;如 ∆β 为负,则沿 OB 1 的垂直方向向内量取。 三、已知高程的测设 已知高程的测设,是利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根据已知水准点,将设计高程测设到现场作业面上。 1 .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高程 某建筑物的室内地坪设计高程为 45.000m ,附近有一水准点 BM.3 ,其高程为 H 3 =44.680m 。现在要求把该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测设到木桩 A 上,作为施工时控制高程的依据。 BM3 A 大地水准面 0 1 ±0.000 ( 1 )在水准点 BM.3 和木桩 A 之间安置水准仪,在 BM.3 立水准尺上,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测得后视读数为 1.556m ,此时视线高程为: ( 2 )计算 A 点水准尺尺底为室内地坪高程时的前视读数: ( 3 )上下移动竖立在木桩 A 侧面的水准尺,直至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上截取的读数为 1.236m 时,紧靠尺底在木桩上画一水平线,其高程即为 45.000m 。 2 .高程传递 当向较深的基坑或较高的建筑物上测设已知高程点时,如水准尺长度不够,可利用钢尺向下或向上引测。 欲在深基坑内设置一点 B ,使其高程为 H 。地面附近有一水准点 R ,其高程为 H R 。 BM R 吊杆 a 1 b 1 a 2 b 2 ( 1 )在基坑一边架设吊杆,杆上吊一根零点向下的钢尺,尺的下端挂上 10kg 的重锤,放入油桶中。 ( 2 )在地面安置一台水准仪,设水准仪在 R 点所立水准尺上读数为 a 1 ,在钢尺上读数为 b 1 。 ( 3 )在坑底安置另一台水准仪,设水准仪在钢尺上读数为 a 2 。 ( 4 )计算 B 点水准尺底高程为 H 时, B 点处水准尺的读数应为: H B B b a A H A 大地水准面 水准仪的前视读数应为: b=HB-(HA+a) 用同样的方法,亦可从低处向高处测设已知高程的点。 A a H A 3 、测设水平面 视线高:H i =H A + a 各木桩顶尺上的 读数 均为: b 应 = H i- H设 返回 第三节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测设方法 直角坐标法 极坐标法 角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 一、直角坐标法 1 定义: 根据直角坐标原理,利用纵横坐标之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2 适用条件: a. 施工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 b. 垂直的建筑基线。 c. 已有彼此垂直的主轴线。 x :600.00m y :500.00m x :700.00m x :650.00m x :620.00m y :600.00m y :580.00m y :530.00m a b c d Ⅰ Ⅱ Ⅲ Ⅳ 3 .计算测设数据 建筑物的长度 建筑物的宽度 测设 a 点的测设数据( Ⅰ 点与 a 点的纵横坐标之差): x y 30.00m 30.00m m Ⅰ Ⅱ Ⅲ Ⅳ n 50.00m 20.00m a b d c 20.00m 30.00m 4 .点位测设方法 5. 检验 a. 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设计角度。 b. 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 x y 二、 极坐标法 1. 定义: 根据一个水平角和一段水平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2 适用条件: 放样距离较短,且量距方便。 P S R Q A B x 3 .计算测设数据 ( 1 )计算 AB 、 AP 边的坐标方位角 ( 2 ) 计算 AP 与 AB 之间的夹角 ( 3 ) 计算 A 、 P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 x P , y P ) ( x A , y A ) ( x B , y B ) D AP D AP A B P Q R S 4 .点位测设方法 D AS D BQ D BR 5. 检验: a. 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设计角度。 b. 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 角度交会法是在两个或多个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通过测设两个或多个已知水平角角度,交会出点的平面位置。 三、角度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且量距较困难的建筑施工场地。 什么样的建筑施工场地适宜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P A B C x x x 1 .计算测设数据 ( 1 )按坐标反算公式,分别计算出 α AB 、 α AP 、 α BP 、 α CB 和 α CP 。 ( 2 )计算水平角 β 1 、 β 2 和 β 3 。 2 .点位测设方法 A B C 示误三角形 P 若示误三角形边长在限差以内,则取示误三角形重心作为待测设点 P 的最终位置。 测设 β 1 、 β 2 和 β 3 时,视具体情况,可采用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 四、距离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是由两个控制点测设两段已知水平距离,交会定出点的平面位置。 距离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长,且地势平坦、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 什么样的建筑施工场地适宜用距离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1 .计算测设数据 P S R Q A B D AP D BP 根据 A 、 B 、 P 三点的坐标值,分别计算出 D AP 和 D BP 。 2 .点位测设方法 A B D AP D AP D BP D BP P Q R S 丈量 P 、 Q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与设计长度进行比较,其误差应在限差以内。 返回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是根据设计坡度和坡度端点的设计高程,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将坡度线上各点的设计高程标定在地面上。 A 、 B 为坡度线的两端点,其水平距离为 D ,设 A 点的高程为 H A ,要沿 AB 方向测设一条坡度为 i AB 的坡度线。 A A B B D i 大地水准面 H A H B i 1 i 2 i 3 i 4 i ( 1 )根据 A 点的高程、坡度 i AB 和 A 、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D ,计算出 B 点的设计高程。 ( 2 )按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在 B 点处将设计高程 H B 测设于 B 桩顶上,此时, AB 直线即构成坡度为 i AB 的坡度线。 ( 3 )将水准仪安置在 A 点上,使基座上的一个脚螺旋在 AB 方向线上,其余两个脚螺旋的连线与 AB 方向垂直。 量取仪器高度 i ,用望远镜瞄准 B 点的水准尺,转动在 AB 方向上的脚螺旋或微倾螺旋,使十字丝中丝对准 B 点水准尺上等于仪器高 i 的读数,此时,仪器的视线与设计坡度线平行。 ( 4 )在 AB 方向线上测设中间点,分别在 1 、 2 、 3 … 处打下木桩,使各木桩上水准尺的读数均为仪器高 i ,这样各桩顶的连线就是欲测设的坡度线。 如果设计坡度较大,超出水准仪脚螺旋所能调节的范围,则可用经纬仪测设,其测设方法相同。 返回 谢谢! Thank you!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