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3篇
2020 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3 篇 【篇一】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 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的决定性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 的工程,任重而道远。按照省委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统一部署,根据县 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们***局派员对驻点张塝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下面 就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我县北部,是当地乡镇的一个城中村,距县城只有 45 公里。该村 版图面积 4 平方公里,有 15 个自然塆村,9 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 1598 口人, 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员 440 名,耕地面积有 889.5 亩,其水田面积 793.2 亩,旱 地面积 96.3 亩,山林面积 1300 亩,其中有林面积 500 亩。村民以种植业为主, 主要经济来源靠务工收入,2010年全村经济收入1600万元,上年人均纯收入2600 元。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目前还有负债 110 万元。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该村设有 1 个农村党支部,党员有 43 名,流动党员 13 名,60 岁以上的 11 名,占 26%;高中及以上的 16 人,占 37%;困难党员 8 人,占 19%;致富无门的 5 人,占 11.6%;致富带头人 24 人,占 56%。 2、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 3 人,40 岁以下的 1 人,占委 员总数的 3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 3 人占 100%。正在接受培养的入党积极分 子 5 名,培养两年以上的 2 人。 3、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村级各项组织机构健全,按省委五个基本、 七个体系建设要求建立了规范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切实可行的各项工作制度, 村里能做到按章理事、按程序办事。两委班子成员整体素质较高均能在自身致富 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张塝村 2010 年粮食种植面积 795.77 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 8.8 亩,中稻种 植面积 777.28 亩,晚稻种植面积 9.69 亩,油菜种植面积 300 亩,棉花种植面积 46.2 亩,小麦种植面积 117.6 亩,玉米种植面积 28.7 亩;农民应得粮食直补资金 12407.99 元,农资综合直补 48025.61 元,良种补贴资金 17048.55 元,自进驻张 塝村,我们迅速进村入户逐一走访农户,我们通过听、问、看等多种形式深入了 解,农户对粮食补贴资金发放程序很满意,没有发现截留、挪用、抵扣粮补资金 现象,资金发放全部以一折通形式直达农户手中。 四、农村民生情况 1、该村 20xx 年有困难户 118 户,涉及贫困人口 383 人,已落实农村五保待 遇 7 户,保障人口 7 人,落实农村低保待遇户,保障人口 99 人,落实优抚待遇 9 人,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 7 人,落实独生子女待遇 1 人。所涉资金全部 以一折通按时直发农户。 2、该村现有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 124 名,其中原迁移民 34 名,后续移民 90 名,按照国家政策原迁移民每年每人 600 元生活补贴均以一折通形式如数发 放到对象手中。 3、通过调查该村民生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村支部村委会始终把关注民生、 惠及民生、保障民生牢牢抓在手上,每落实一项民生政策他们都按规定程序不走 样、落实政策不偏差来严格要求,村民心气顺、无怨言。 五、农业生产情况 1、该村属丘陵地貌,土地贫瘠,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耕地不足 0.5 亩, 大部分村民沿用的还是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主要是以种植水稻为 主,由于现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基本农田排灌困难,大面积农田面临 望天收,耕地利用率低,大面积农田只种一季稻,基本上是为了粮食自给。尽管 国家有这么好的种粮补贴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依然不高,仍有东干渠以上不能 排灌的基本农田处于抛荒状态。该村村民谈起种田还是连连摇头,他们给我们算 了一笔账:种植 1 亩一季稻能收稻谷 900 斤折款 900 元,需要投入良种 100 元, 化肥农药 150 元,人工 500 元,水费 20 元共计 770 元。到农民手中所剩无几, 因此还是有很多农民弃耕外出打工。座谈时他们强烈呼吁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 管一管农村水利设施维修这一块。 2、该村现有山林面积 1300 亩,大面积是荒山,林木覆盖率不足 30%,主要 是松树,杉树。有少量樟树。当地村民对林业创收没有明确思路,谈起山林开发 利用思想顽固,既不愿意利用用外资开发,也不愿意承包本村农户经营,他们害 怕山林被承包经营村民烧柴成问题,抱着山林就是为了老百姓用材的思想,村民 滥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也非常难于管理,所以该村山林很难发挥效益。 3、该村现有果园三个,分别坐落在一组、六组、八组、约计面积 200 亩, 因果园果树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栽植的,品种老化无钱改造升级不能产生效益, 目前一组梨子园无人承包处于闲置状态,已发包出去的两个果园场收益低微。当 地村民对果园场经营颇有微词热切盼望村级投入资金改造变成村级支柱产业。村 里还有意杨经济林基地 1 个约计面积 100 亩,基地树木长势良好,这是该村今后 的一笔财富,但后期必须加强管护严防人为破坏。 六、农民就业情况 该村现有劳动力资源 837 人,劳动年龄内 795 人,实际从业人员 780 人,其 中在本地从业 340 人,外出从业人员 440 人,外出人员中政府组织的 40 人;中介 组织外出的 20 人;企业招收的 80 人;农民自发外出的 300 人;外出人员中主要从事 第二产业,年收入均在 1.5 万元。该村为增加群众就业门路还大力进行招商引资, 通过村支部、村委会不懈努力现已引进两家服装生产企业可安排就业人员 300 名,其中圣威狼服饰已成为村党员双建双带基地,该基地发挥了技术培训、安置 就业的双重作用。该村实现了不出家门口就能就业。但是村民自主创业成效不明 显,尽管群众创业热情高涨,但缺乏创业可行性项目和创业基金,他们急盼政府 引导支持和给予资金扶持。 七、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当地群众反映该村近几年各项社会事业有所进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成绩明 显: 1、村民住房条件大面积改善,全村共有 395 户,已有 84.5%的农户住上了 楼房。2010 年以前国家投入危房改造资金 35000 元帮助村改造危房 6 户,使 6 户困难户住进新房。 2、该村有 80%农户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其中有 40%农户吃的是镇水 厂统一供应的自来水。 3、20xx 年数字电视光纤就已拉通,全村 98%的村民看上了有线电视或数字 电视。目前只是数字电视还没有实现整体平移,老百姓期望看上数字电视,但他 们对收费偏高有异议。 4、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该村就实现电话通村组,截止目前村有 92%的农户用 上了固定电话或手机,村已建电信基站 1 座,联通基站 1 座,移动基站 1 座,全 面实现通话信号全覆盖无盲区。 5、全村有 14%的村民步入信息高速路用上了互联网,学会了在网上查询信 息、发布信息、网上购物。 6、村里有 60%农户拥有摩托车;有 8 户购买了小汽车,大宗电器冰箱、洗衣 机、空调等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 7、全村有适龄少年儿童 256 名,得益于国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好政策全 部在校上学,部分贫困生享受到了生活费补贴,连续 10 年实现适龄少年儿童入 学率 100%;在校生巩固率 99.5%。群众对义务教育政策拍手叫好,只是对教育收 费不规范小有意见,比如说学校推行的学生平安保险、学生奶征订、课辅读物征 订、学生生活费等等没有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 8、村民全部参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村里建了规范的医疗卫生室,免费 为所有 60 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做到了定期免费跟踪服务,农民就医最 远距离不到 1 千米。 9、部分村民参与了社会养老保险,保险途径有社保、商业保险、还有部分 农民工在外务工厂家给他们购买了养老保险。 10、村里建起了远程教育基地、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和休闲活动场地,村民 学有阵地、玩有场所。 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通过考察,张塝村近几年已投入资金 120 多万元修通通村水泥路 1.2 千 米,通组水泥路 3 千米,45%的村民出行比较方便,还有 55%的村民急盼修通通 组水泥路,他们说:有一脚好路不仅出行方便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2、湾村大面积排水系统不畅,没有统一规划设计,时常引起邻里纠纷。 3、村里渠道、塘堰基本处于停用状态,水利基础设施老化,百姓不愿出义 务工村里又无钱修善,村民对此意见比较大。 4、村民保护环境意识不强,垃圾乱堆乱放,村里没有固定的垃圾存放点, 村民厕所随处乱搭乱建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情况 村里基层组织机构健全,各项社会管理比较有序,基本实现村民自治、民主 管理。 1、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较好,建村以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村里 成立了护村队,设立了治安中心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上 交;只要是发现矛盾纠纷苗头都能做到化解。 2、村里还成立了计生协会,自动入会会员达到了 243 名,计生协会在管理 该村计生事务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xx 年该村目前无政策外生育,在计 生协会的作用下,该村计生工作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老百姓称之为计生 协会是计生对象户的娘家。 3、该村在重大事务上均能做到三公开,特别是村级财务上透明度是相当高 的,村有民主理财小组并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工作定期接受审 核,按期上墙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对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收集并把处理结 果反馈当事人。另外,调查中我们看到村级党务政务公开栏上惠农补贴资金、农 村五保低保、村级财务等均已上墙公布。据村民介绍该村在落实上级惠农政策上 一律是由村民代表会说了算,代表会决议及时向村民公开。 十、农村改革面临的问题 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民真切享受到了国家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但也暴 露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调研梳理群众反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基层组织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也要加强,能 力亟待提升。 2、农村公益事业进展缓慢,甚至有些公益设施根本不能发挥作用,无人管 也无人问,百姓出现了极端思想总认为现在所有建设都是国家出钱,这是一个非 常危险的信号。 3、人员流动性大,计生工作难以开展。 4、农民致富门路不宽,缺资金、缺技术依然是制约农民致富的瓶颈问题, 虽然国家有支农信贷政策,但信贷手续繁杂资金到位不及时影响百姓信心。 5、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孩子不能享受到良好教育,这一现状制约了农村 经济的发展后劲。 6、村级债务化解事关农村稳定,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不稳定因素 的导火索。 7、农民对国家政策理解不深不透,有一种只想索取不想履行义务的错误思 想,就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这么好的政策也难以推行。 8、农村土地市场亟待规范,老百姓错误认为自个儿的承包土地想用来干什 么就干什么,想卖就卖,想建房就建房,一度还有些地方出现顶风违建。 9、农村弱势群体生活条件差,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逐年增多这一社会问题 亟待关注。 10、农村村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村民大局观念不强,参政议政水平不高。 【篇二】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 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我镇正 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十二五新一 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 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断调整农业产 业结构,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转型跨越,推动我镇经济科 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 我镇现有涉农办事处 X 个,共 X 个行政村,农户数 XXXX 户,农业人口 XXXX 人,耕地面积 XXXX 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XX 个。近年来,我镇上下在党委、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农村工作始终坚持上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 业发展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 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种植,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深入实 施移民扶贫开发,健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农业优势产业进 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以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为主题,引导群众积极调整种 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节水设施农业,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的 特色产业。 2、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日渐完善。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 育和发展大场大户,推动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以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为 代表,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生产,带动了周边 XX 多农户发展 现代农业,直接解决了 XXX 多人的就业问题。XX 年引进茶叶新品种黄金芽等优 良品种在 XX 分场建立高产示范基地,目前基地面积 XXX 亩。 3、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坚持高起点定位,以建设布局合理、设 施配套、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农户参与为主体, 社会帮扶为补充,以整组推进为主要形式,以合水分场试点村为突破,全面创新 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 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道路铺筑,农村危旧房改造,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不断 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推进。紧紧围绕实施生态立镇发展战略,扎实安排部 署,精心组织实施,狠抓措施落实,组织实施了林业特色产业、重点生态公益林、 新农村绿化美化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全镇林业生态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 头。 5、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凸显。抢抓省、市全力支持移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的 机遇,动员组织广大移民群众全力开展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呈现 出统筹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 40%,农业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十分匮乏,尽管近 几年全镇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农业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 题和制约因素。 1、结构因素。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相对偏大;蔬菜、畜牧产业链条仍不够 完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有的加工企业 与基地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畜牧业生产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 业。 2、市场因素。现有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还不畅,农产品在市场开发上还没有 完全走出去,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仍然滞后,优质不优价的问 题较为明显。 3、机制因素。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模经 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 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技术、信息、 销售等服务的需求。 4、资金因素。信贷政策不宽松,担保条件比较苛刻,贷款的投放面和投放 额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同时,能够争取上级扶持的农业项目较少, 进入农业领域的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也比较少。 5、客观因素。近两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继出台,在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积 极影响的同时,一些现实的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表现在部分干部的方法和思维 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沿袭着传统的抓法,缺乏研究产品流通、研 究市场、研究技术服务的本领;乡村组织原有职能在逐渐弱化,对农民的约束力 较差,组织难度较大。 三、建议和对策 1、突出产业规模效益,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节水示范、特 色高效的要求,围绕农家乐特色产业,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 引领、利益驱动、政府扶持、项目支撑、部门服务、龙头带动等措施,大力扶持 推广以农家乐、农家客栈为主导产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2、强化科技示范引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从人、财、物方面逐步加大对 茶叶基地的支持力度,重点推广农业高效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含 量,充分发挥高效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拓宽信息流通渠道,逐步开展专家咨询、 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质量监控、资源共享、产品交易等工作,推动农业萌生新 的亮点、新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强势品牌。 3、持续推进扶贫开发,着力改善发展环境。按照项目做支撑、政策做保障、 产业做龙头、基础做铺垫的要求,采取适当集中、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的模式, 集中财力物力扶贫攻坚,把覆盖移民乡村、增加移民收入的产业开发和区域性特 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带动,推进移民乡村土地改良、基础设施建设、 移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着力提高扶贫开发效益。 4、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全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资源禀赋和区域比较优 势,创新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统筹投入、集中 建设的新农村模式,加大农业和农村资源整合配置力度,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 的居民点改造精品亮点。实现农村人口向集镇、城镇的逐步转移。 5、加快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经济转型。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 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改革作为扫除障碍、激发活力、推动发展的有效手段, 不断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型跨越。一是进一 步完善配套田间工程,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全面提升农业节水水平。二是依 托土地流转政策,健全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合同文本,完善土地流转作价评估、 流转补偿、合同签证等管理制度,积极动员农民采取转让、转包、租赁等方式加 快土地流转步伐,引进经营能力强、资金实力厚的种养大户根据当地发展要求进 行产业开发,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经营,通过土地流转,由大场大户、 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 三是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就近吸纳部分富余 劳动力,变农民为工人,实现农民的就地转移。 【篇三】农村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一、农村网络现状 富拉尔基区下设两乡,共有行政村 10 个,总人口 3.39 万人。根据实地调研, 目前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已经全部覆盖;宽带互联网业务除了海格村外,其 他九个村实现了光纤到村、宽带到户;无线数字电视实现村村通。另外,富拉尔 基区的十个村屯现已经具备了基于固定电话业务开通的平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 但实现了村民危难时能够自救,而且还实现了村民之间的互助功能,是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农村信息化应用状况 (一)在七个农村中小学中,除了海格村外,均开通了宽带互联网业务,实现 了农村学生的互联网内容教学,但在教育资源远程共享方面,由于资金问题,均 没有实现。 (二)所有的村均没有建立信息服务站,没有一个公共的、可供全村农民共享 的信息服务系统,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农村信息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上的引导。致使 绝大部分村民依然在沿袭传统的耕作意识,从众意识强,思想落后,距离建设新 农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我区农业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但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 况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乡村后, 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 方面: (一)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 对信息情报反应迟钝、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敏感性。因而对信息技术需求欲 望低。这种现状,使农村仍然存在着信息流、物流不畅,生产、销售和需求相脱 节,一些农产品被压等压价,甚至出现滞销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化 建设是当务之急,这一点必须形成共识。 (二)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农民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农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实现信息化,人才是关键。由于农业发展相对落后, 信息技术人才很少,尤其是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更少。同时受经济能力制约,很 难吸引外地人才。 (三)农村信息服务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推广离不开政府统筹协 调,才能使各个领域协调一致地将涉农信息有效落地,才能通过信息服务实现调 整产业结构、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农户收入的目标。这不仅需要对此项工作增大 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中,增大财政投入。由于 财政困难,信息化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扶持,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以致信息化建 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 四、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的风貌。农民可以通过上网查 价格、上网查政策、上网选择良种、上网销售和采购,在网上听课学习农业科技 知识,网络信息在农民心中会成为一种依赖,成为学习实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信息化不但能增长农民的见识,还会增强公民意识,渐渐学会运用知情权、管理 权、监督权,村民民主自治的水平也将会明显提高。 (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如今电话、电视、 电脑多源的信息渠道使农产品价格公开透明,销路增多,农产品坐地增值。市场 化的农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了再生产取向,也将自发地引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譬 如山西省应县龙泉村以产胡萝卜为主,过去没有网络,胡萝卜找不到销路,只好 喂牛。自从有了网络后,从未滞销,而且价格高。通过网络还从日本引进了新的优 良品种。如今按订单生产,远销东南亚。胡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 6000 亩,占全村 耕地的一大半。每年户均收入两万元,人均 6000 元。胡萝卜的大量生产,又带 动村里发展起了胡萝卜科研、加工、冷库储藏等产业链。龙泉村先后上马 5 座冷 库、4 个储藏库、1 个高产试验中心。村支书刘建银说:“鼠标和键盘已经成了新 时代农民的锄头和镰刀,是离不开的生产工具”。 (三)推动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目前远程医疗、网上门诊、 住院预约、远程视频诊断等等网上医疗功能均面向社会开放,极大方便了社会就 医途径。另外,农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疾病的防治、预防和保养。农村 信息化工程带来了农村远程教育。通过有效建设远程教育网,使农村中小学连上 北京 101 远程教育网,通过互联网,成立好课堂。以此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拉 近城乡教育差距,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缓解农村师资匮乏的问题。 五、几点建议 (一)增强信息意识,加强。 组织领导。开展农村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信息意识, 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成立 专门领导机构,协调信息化建设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强 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依靠资金支 持。一是政府每年财政预算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动员社 会各界,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 三是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通过信息化手段帮扶农村脱贫致富,培养有文 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增值和应用管理,建立完善的农村信 息服务体系。 宋俊德教授提出“内容建设比网络建设更为重要,而这项工程通信运营商是 无法独自完成的,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宋教授建议“在通信运营商搭建了信 息沟通的平台后,各级政府、研究院所、科技单位应该有意识的在农村信息化问 题上形成共识与合力,依据各自的长处为农村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如先进的 种植方法、防灾方法、预警信息等。同时,政府应该给予实施内容交流平台建设 的单位一定的支持,如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我区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的农 村信息服务体系,应该在各村建立信息服务站,聘用专兼职信息员。作好信息分 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 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具有指导性,推动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并 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村各专业协会、农研所、村干部的积极性, 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 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信息内容的本地化, 增强时效性、正确性和实用性,最终使信息服务惠及广大农民。 (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为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大培训 力度。一是对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集中培训; 二是积极探索合适的方式,组织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有文化的 农民学习信息网络知识,通过组建农民信息协会、农民科技协会等形式,开展“网 络联乡村,信息进万家”活动,组织带动农民上网利用信息实现增收;三是制定 一些优惠政策,吸引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