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不理想致焦虑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申请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 案例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高考不理想致焦虑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高考不理想致焦虑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 一例因高考不理想出现烦躁、焦虑、睡眠障碍、食欲下降近1个月的求助者,通过会谈、观察、询问和心理测查等方法,全面收集求助者的资料并进行评估和鉴别诊断,确定求助者是一般心理问题。咨询过程分为心理评估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心理咨询、巩固与结束三个阶段。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来访者不合理信念,代之以新的合理信念,从而使焦虑情绪逐渐得以缓解。经过四次咨询,在求助者主动配合下,求助者情绪、饮食、睡眠得到了改善,生活学习信心提高,咨询效果明显。 关键词: 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收集资料 (一)一般资料 李某某,女,18岁,某中学高中毕业生。近1月来,出现烦躁、焦虑、情绪紧张,失眠,同时伴有食欲低下、疲乏无力、胸闷,有时腹胀。自觉犹豫、困惑,注意力不集中,自己感到很痛苦。其父母均为中专毕业,在本县事业单位上班,家庭经济条件良好,对来访者要求严格,从小注重智力教育,期望孩子将来出类拔萃。来访者平时不做家务,父母照顾周到,除参加必要的交际和同学间的必要活动外,没有主动的人际交往愿望。近期尤其不愿和同学交往,但偶尔能通过网络与个别同学做简短聊天、交流。 (二)个人成长史 1.从小给予良好的识字教育,比同龄孩子认字早,识字多,三岁即进入托儿所,六岁上小学一年级。小学和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二年级曾获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被周围人称为“小才女”。进入高三后感觉学习紧张,但在班内仍然名列前茅。偶尔考差便会感到自责,担心这种失误会降临到关键的高考时。高考时,爸爸准点接送,休息尚可。 2.精神状态:情绪低落,低头少语,紧张、烦躁、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失眠。 3.身体状态:乏力,食欲低下等躯体症状明显。到医院体检,未发现器质性疾病依据。 4.社会功能状况:不愿交往,特别不愿意和同学交往,但能在通过网络和个别同学进行简短聊天、交流。 (三)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紧张、不安、精神差,睡眠不好,心情不好近一个月。 2.个人陈述:从小学始一直成绩优异,顺利升入初、高中。进入高三后,自己感觉还是和以前一样,看到同学都拼命学习,自感用不上时间,就会被同学落下,开始强化学习,比高二时每天减少了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高考前,老师开班会,强调同学们要调整状态,发挥最好水平,考上理想的学校,老师还让同学们表态,当时我因担心发挥不好没有表态。到高考开始前我觉得还有好多知识没有掌握,担心关键的考试会发挥失常,所以我不敢放松,还一直在背定律、记名词。高考结束后,自感发挥不好,特别是文综考得不好,一直担心成绩不理想,影响总体成绩。高考成绩公布后,文综比平时考低30多分,连平时不如自己的同学也比她多考了26分,总成绩比一本线低8分,自感上好大学无望,勉强报一个志愿又不甘心,再复习一年又怕还是发挥不好,心存惧怕,父母也觉得有点亏。志愿填报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到学校进行交流指导志愿填报活动,其他同学发言积极,我自感考的不理想,没有表态,而且自觉苦恼。后来,家长根据成绩填报了一所外省的二本院校并被录取。回家后,越想越觉得委屈、丢人,高考成绩不理想,上重点大学的希望落空了,将来就业困难,肯定找不到工作,我的前途也完了。每念及此,我就感到非常丢人,对不起父母、老师,并由此开始烦躁、不安、紧张,不愿出门、不愿见同学,并开始出现睡眠障碍。自感压力很大,遂由妈妈陪同前来咨询。 (四)咨询师观察了解和他人反映的情况 1.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身体发育正常,体态偏瘦,意识清楚,交谈合作,语言流畅,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好,有明确的求助要求,情绪低落且不稳定。 2.家长反映:平时学习认真,效率高,生活条件较好,怕吃苦;高考发挥不好,成绩不理想,父母也觉得有点亏;近期情绪差,不愿意接触老师和同学。 (五) 心理测验结果: 1.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45,标准分56,提示有轻度焦虑。 2.抑郁自评量表SDS:粗分49,标准分61,提示有轻度抑郁。 二、评估与诊断 咨询师通过摄入性谈话,收集资料,形成了初步印象,同时运用尊重、温暖、共情、积极关注的态度,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如下: 1.精神状态 :烦躁、不安、紧张、精神差、注意力不集中。 2.生理功能改变:食欲减退,睡眠障碍。 3.社会功能状况:兴趣下降,交往减少。 4.心理测验结果分析:求助者的症状是轻度焦虑、轻度抑郁。 综合以上资料分析、排查,对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一)诊断依据 1.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高考成绩不理想是明显的诱发因素,产生的情绪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 2.在严重程度上:社会交往欲望低下,社会功能受的影响程度较轻,无泛化。 3.在病程标准上:为近期发生,病程约一个月。 (二)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性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产生情绪困扰有明显的原因,情绪性质和强度与现实处境相符合,有良好的自知力,主动求治;求助者知、情、意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相对稳定;无逻缉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问题。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中广泛性焦虑主要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该求助者引起焦虑的对象明确,属常形冲突,可予以鉴别。 3、该求助者的焦虑情绪仅限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这一现实事件,无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病因分析 1.生物学因素:青春期,无躯体疾病症状体征。 2.社会性因素:主要表现为(1)家庭教育方式:家教严格,父母要求严格、期望值高;(2)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高考没有达到预期成绩,上没有被重点大学录取,自感对不起父母、老师,对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感到有压力。(3)求助者与人交流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因素:(1)个性因素:性格内向,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压力大。(2)认知错误:认为自己聪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必须要考上重点大学;高考不理想、没有考上重点大学会直接导致今后就业困难,我的前途就完了的不合理信念。(3)负性情绪:烦躁、紧张、不安、精神差、注意力不集中一直困扰着自己。(4)行为模式: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面对困境,不知所措。 三、确定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 (一)双方共同商定,确立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1)改变“认为自己聪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必须考上重点大学”、“没上重点大学就不能找到好工作,前途就完了”的错误观念;(2)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3)接受现实,努力改善心情,减轻压力,改变求助者的烦躁、紧张、不安、精神差的情绪;(4)改善睡眠状况和饮食状况。 2.最终目标和长期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学会自我心理调控,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咨询原理与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RET):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途径,探讨并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该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对事情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理性观念,才能克服求助者自身的情绪问题。其中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主要表现在高考不理想所带来的焦虑上。因没能考上重点大学,心情烦躁、紧张、不安、精神差。该求助者性格内向,家庭教育严格,父母要求较高,形成了求助者追求完美的不良人格特征。进入高三后,学习气氛陡然紧张,自己难以适应,又担心自己高考时会发挥失常,当高考真的发挥失常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及时作出就读或复读的决断,进而担心今后的就业和前途。形成了前途就完了这种不正确的认知。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与求助者沟通及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介绍,与求助者协商: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适应环境、改变认知,改善不良情绪状态,接受现实,接纳自我,建立自信。 (三)咨询方案 咨询过程分成三个阶段。1.心理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2.心理咨询帮助阶段;3. 巩固与结束阶段。 (四)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60分钟;咨询次数:5次。 咨询收费:80元/次;测验收费:30元/项。 四、咨询过程 第1次咨询(2013年7月26日) 1.目的: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 2.咨询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做心理测验,SAS,SDS。 (3)摄入性谈话。充分尊重求助者,用开放性的提问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通过倾听、尊重、无条件接纳、积极关注,让求助者尽情倾诉,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4)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 (5)确定咨询目标。 (6)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 3.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学习RET自助表的使用方法,列出自己的非理性认知。 第2次咨询(2013年8月2日) 1. 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分析上次的家庭作业,帮助求助者一起寻找和认识求助者的不合理;(3)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心理问题与非理性认知之间的关系;(4)指出原有认识的不合理性,采用与不和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纠正。 2.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很认真地列出了一些自己的非理性认知,涉及此次心理问题的非理性认知基本完全列出;(2)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帮助求助者确认与心理问题有关的非理性认知:①因为我聪明,平时成绩一直不错,所以高考一定能上的重点大学;②考不上重点大学,未来的学习和就业都将存在不可预知性,那将是一个可怕的结果;③高考成绩不理想,我的运气太差了。(3)咨询师针对求助者的认知,在对她的观点表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辩论,帮助求助者对正确认知进行领悟。 咨询辩论过程(摘录): ...... 咨询师:刚才你说你的成绩一直很好,就应该考个重点大学,你也一直对此坚信不疑,是这样的吗? 求助者:是啊! 咨询师: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是重点大学的录取率现在还相对较低,高考实行的是一次考试性选拔的办法。按你所说,谁在高考中都必须保证自己发挥出最好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是吗? 求助者:那倒不是,我发挥不好是我的运气太差了。 咨询师:你说你发挥不好,是你的运气太差了?那你的同学们是不是都发挥的很好,只有你才发挥的不好呢? 求助者:(沉默)...那倒不是,我们班的一位同学平时和我成绩差不多,他发挥得更差,连二本线也没进,现在已经去复读了。 咨询师:那对他考得不好你是怎样认为的?你认为他的运气也比你好吗? 求助者:我承认他运气也不好。也可能他有别的原因才没考好吧,要不他怎么就没有看出来有什么变化,而我就受不了呢? 咨询师:你的同学没有考好,没有看出来有什么情绪变化,那是因为他接受了这个不可更改的事实,正确的对待了这次高考,从而理智的进行了选择。你之所以感到受不了,是你没有正确面对现实,而不管你是不是正确面对,高考成绩都已经不可改变,纠结于改不了的事实,不如坦然面对它,你说呢? 求助者:(沉默)...你说的好像有道理,难道是我对自己和对别人采用了不一样的看法? 咨询师:是这样的,每个人在面对自己失利的时候,总是将原因归于客观因素,你就将高考失利的原因归于“运气”不好,从而导致了情绪的困扰。 求助者:你说的好像有道理,本来我也不相信命运。但我考得不理想却是真的啊。 咨询师:引起情绪困扰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评价等,是我们的非理性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你的同学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了高考失利的事件,所以他很快就摆脱了高考发挥不好的阴影,及时做出了选择而没有情绪困扰。你觉得是吗? 求助者:(沉默)看来是这么回事。 …… 求助者:但我只考上了一个二本院校,今后的就业肯定困难,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的人生不就完了吗? 咨询师:你认为什么是理想的工作呢? 求助者:理想的工作就是工作环境好,收入高...我也说不好,反正就是公务员和金领、白领这一类的吧。 咨询师:这种工作每一个年轻人都想有,这个我能理解,但是不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就一定能找到这样的工作? 求助者:那倒不一定,我的一个远方表姐就是XX政法大学的毕业生,现在还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在家闲着呢。 咨询师:那你认为理想的工作与重点大学有什么关系呢? 求助者:那倒是,并不是重点大学的学生都能找到好工作。可我连重点大学都没进去,那不是就更不好找工作了吗? 咨询师:按你所说,全国有这么多二本、高职、专科等院校的学生,那他们的人生都会不好吗? 求助者:(沉默),那是不可能的,看来是我的想法有点极端了。 咨询师:现在国家实行公务员公开招考制度,凡是具备相应学历的都可以报考,只要你具备相应的能力,不是一样能实现你做公务员的理想吗?今年,我就有个亲戚通过省级公务员考试,考取了省质监局的职位,而他是山东财经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他也是二本。对此你怎么看? 求助者:你是说,只要一个人具备了条件也做好了准备,一样会获得成功,并不一定非得上重点大学,是吗? 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我明白了。 …… 3.家庭作业:(1)想象以上不合理信念,并记录自己的感受;(2)一周内与自己比较喜欢的同学进行交往和互动,主动与老师和家长交流,并记录沟通心得。。 第3次咨询(2013年8月9日) 1.目的:(1)巩固咨询的效果;(2)咨询结束前工作。 2.过程:(1)通过与求助者一同分析她的家庭作业,进一步了解她对不合理信念的认识。(2)完善帮助求助者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缓解焦虑情绪。(3)与求助者共同分析她性格上的缺陷,鼓励她克服自己的弱点,改变不合理信念,使自己的性格不断得到完善。 3.家庭作业:记录自己的情绪与行为有什么改变。 (四)第4次咨询(2013年8月16日) 1.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结束咨询。 2.过程:(1)反馈上次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指出求助者需要继续用积极、理性态度去看待高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正性思维方式。(2)以后要不断提高个人自信心,学会分析自己非理性认知,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能力。(3)结束咨询,进一步巩固自己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4)心理测验结果:经过4次咨询,请求助者本人谈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她的成长。在求助者的主动配合和积极实践下,目前求助者自我感觉良好,心情改善,为此又进行了心理测量。SAS标准分40;SDS标准分39。 五、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本人评估:通过咨询我心情平静了,紧张、烦躁、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基本消失了,睡眠状况、饮食状况得到很大程度改善,能正常生活、交往,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新的大学生活。 2.家长评估:她的精神状态好多了,能主动与他人交往,现在正积极地参与入学前的准备,性格也开朗了。 3.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目前求助者进入正常生活和学习状态,精神面貌较初访时大有好转,睡眠、饮食已基本上恢复正常。 4.心理测验前后对比,标准分有所降低。说明求助者焦虑等不良情绪已基本消失。 通过以上评估,本案例咨询效果比较显著。 六、总结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让求助者接受了心理咨询,逐步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全面收集资料,掌握了求助者的情况,取得了求助者的信任与配合。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协助求助者寻找不合理信念,用合理信念来代替,从而改善了其应对能力,纠正了负性情绪,减轻了来访者的焦虑,提高了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咨询心理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操作技能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姚传芳.精神科查房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张怀春.心理咨询理论应用与实践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查看更多